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上海书单:阅读一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By: 毛雯雯
15 November 2024 at 05:12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上海书单:阅读一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毛雯雯
Raphaelle Macaron
上海是一座转型与革命的城市。法租界绿树成荫的街角、老城厢和豫园张灯结彩的屋檐、石库门的小巷和民居、黄浦江畔充满未来主义气息的浦东地区,以及历史悠久的外滩殖民建筑之间,上海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历史与文化在这里交融,焕发出勃勃生机。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中国五个开放外国租界、允许英、美、法、日建立飞地的港口城市之一。这个国际中心孕育了一种特殊的中国现代性: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成为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化大都市——堪称中国的爵士时代巴黎和纽约,涌现出“七大歌后”这样受欢迎的艺人、阮玲玉和金焰这样的电影明星,以及张爱玲这样迷人的作家。
很容易沉醉在上海那种迷人的氛围之中。我母亲出生在那里,在她1966年离开后的几十年来,这座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时至今日,这座超现代大都市的气息和景色仍在不断刺激我的感官,丰富我的想象力。阅读上海的文学作品,你会陷入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所有那些不断膨胀的神秘、阴谋、放纵与丰盛。
我应该带些什么书?
广告
需要轻装上阵的时候,一本薄薄诗集的陪伴总是受欢迎的。上海诗人王寅的《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A Summer Day in the Company of Ghosts)涵盖了他几十年的创作——王寅是1978年邓小平经济改革后兴起的朦胧诗运动的诗人之一。现居上海的诗人、视觉艺术家徐今今于2020年出版的《来世仍有歌声》(There Is Still Singing in the Afterlife)一书中,有许多关于家庭、遗产和历史的挽歌,其中很多都发生在她的家乡。
奥布·雷伊·莱斯库尔的处女作《河东,河西》(River East, River West)讲述了一个在上海上国际学校的少女和她的房东继父的故事。作家裘小龙的短篇小说集《红尘岁月》记录了从1949年到21世纪初,发生重大变化的上海传统弄堂里普通居民的生活。1995年,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以白居易的唐代悲剧长诗命名,从一个女人在弄堂的童年开始,全景式地描绘了她在上海40年的生活。《海上花列传》是韩邦庆的小说,出版于1892年,被张爱玲译成英文(张爱玲的任何一本书都是旅途中的绝好选择)。
你会推荐什么文学景点?
张爱玲的故居常德公寓是必去之地。这是一栋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建于1936年,三年后,这位作家与母亲和姑姑搬到那里。张爱玲曾去香港留学,于1942年回到这里,在这里写出了许多她最好的作品。
一楼的一个庭院通往一家书店和咖啡馆,专门介绍张爱玲的写作生涯。张爱玲自己也写过一篇关于在这座公寓里生活的文章——收录在她的文集《流言》中——她说自己是一个住在公寓里的城市女孩,听不到有轨电车的声音就睡不着。
当然,张爱玲的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说。她的作品抒情而梦幻,但又有电影般的细节,往往是上海现代女性躁动生活的缩影。她的史诗级间谍惊悚小说《色,戒》讲述一群戏剧专业的学生在战时的上海兼职做线人的故事,读完后可以再看李安2007年的电影改编,由梁朝伟和汤唯主演。她的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收录了她最受欢迎的作品,包括以上海一个老式家庭为背景的家庭剧《金锁记》,以及扣人心弦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讲述了一个上海女孩和她神秘的姑姑在香港生活的故事。也可以试试她的长篇小说《小团圆》,这是一部黑色浪漫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上海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以及她与一个卖国贼的恋情。
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妮娜·明雅·鲍尔斯的诗集《木兰》(Magnolia)细述了这位新西兰诗人作为海外游子追随张爱玲的足迹在上海漫游的经历(诗中也描述了对张爱玲公寓的造访)。鲍尔斯的美食回忆录《小月亮(Tiny Moons)还事无巨细地描绘了在上海一年的饮食经历:相信这座城市会让你尝到美味佳肴。
哪些书可以向我展示这座城市的其他方面?
卫慧的小说《上海宝贝》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一股小潮流的缩影,当时一些年轻的城市女性在书写关于性、毒品和摇滚的艳情小说。关于这个时代,我最喜欢的另一部小说是上海作家棉棉的《》。
珍妮·张(音)是上海出生、纽约长大的诗人和小说家,她的小说集《酸涩的心(Sour Heart)中有一篇快节奏的作品,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的上海和1996年的美国之间穿梭。记者、著名亚裔美国活动家谢汉兰的《离开上海的最后一艘船》(Last Boat Out of Shanghai)讲述了四则1949年革命后逃离上海的故事。
欧大旭的小说《五星亿万富翁》(Five Star Billionaire)讲述了一群定居上海的马来西亚移民的故事。石黑一雄的《我辈孤雏》(When We Were Orphans)以战时的上海为背景,从一个英国人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他回到这个他长大的城市,调查失踪的父母的案件。尤莉·闵(音)的《上海英侨》(Shanghailanders)是一部以未来城市为背景的家庭小说,故事从2040年开始,倒叙至2014年。
傅麦前不久出版的处女作《假面舞会》(Masquerade)讲述了一个在上海为艺术家朋友看家的酷儿男性发现了一本神秘小说,讲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一个假面舞会。在即将于明年1月出版的处女作《寻找家园》(Homeseeking)中,卡丽莎·陈(音)记录了一对朋友,两人在上海长大,从童年时代就结下了友谊,但后来搬到其他地方,经历了中国60年的动荡历史。
广告
作家与这座城市短暂而激烈的接触也带来了不少作品。兰斯顿·休斯在他的回忆录《我徘徊,我彷徨》(I Wonder as I Wander)中用了一章来描述他1933年的上海之行。而在本世纪,诗人特伦斯·海斯在他的文集《注意你的语言》(Watch Your Language)中有一篇精彩的文章,讲述了他参加2016年上海国际诗歌节的经历。
我可能会在公共场合看到哪些文学偶像的名字?
在虹口区,有一条满是可爱老房子的街道,名叫多伦路文化街。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就是在街边的一座建筑里成立的。该组织由上海作家于1930年成立,旨在团结左翼政治人士。它于1936年解散,但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它的创始人之一鲁迅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形容为“20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多伦路上有鲁迅和两个弟子坐在一张桌边的雕像。再往北是鲁迅公园,那里有鲁迅博物馆和鲁迅墓。他的小说集译本《阿Q正传》于2010年由企鹅经典出版社出版。
在多伦路上,你还会看到丁玲的半身雕像,她留着短短的波波头,端坐在长椅上。丁玲和她的丈夫诗人胡也频都是左联成员。她的作品关注不遵循传统的中国年轻女性的困境,后期作品描绘了农村地区的艰辛。英译作品选集《我自己是女人》(I Myself Am A Woman)收录了她的小说《1930年春上海》。
在同一条街上,你会看到茅盾的雕像,他的小说《子夜》是一部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经典作品。小说尖锐地描写了上海外国人定居点的资本主义利益勾结,以及这座处于战争边缘的工业化国际大都市的巨大不平等。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就是以茅盾的名字命名的。
我应该逛什么书店?
广告
到外文书店购买英文书籍。伦敦书评书店在上海也有一家姊妹书店思南书局,里面有很丰富的英文书籍。思南书局诗歌店则是一个专门为诗歌而设的新天地,这家庞大而庄严的书店位于圣尼古拉教堂内,建筑于2019年翻新并重新开放那里不但安放着众多的诗歌作品,还有一排排仿佛直抵云霄的高耸书架。
毛雯雯的上海书单
《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王寅著;安德烈娅·林根费尔特译
《来世仍有歌声》,徐今今著
《河东,河西》,奥布·雷伊·莱斯库尔著
《红尘岁月》,裘小龙著
广告
《长恨歌》,王安忆著;白睿文(Michael Berry)和陈毓贤(Susan Chan Egan)译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著;张爱玲译
《流言》,张爱玲著;安道(Andrew F. Jones)译
《色,戒》,张爱玲著;兰诗玲(Julia Lovell)译
《倾城之恋》,张爱玲著;金凯筠(Karen S. Kingsbury)译
《小团圆》,张爱玲著;潘简(Jane Weizhen Pan)和马丁·梅兹译
《木兰》《小月亮》,妮娜·明雅·鲍尔斯著
《上海宝贝》,卫慧著,布鲁斯·休米斯译
《糖》,棉棉著,凌靜怡(Andrea Lingenfelter)译
《酸涩的心》,珍妮·张著
《离开上海的最后一艘船》,谢汉兰著
《五星亿万富翁》,欧大旭著
《我辈孤雏》,石黑一雄著
《上海英侨》,尤莉·闵著
《假面舞会》,傅麦著
《寻找家园》,卡丽莎·陈著
《我徘徊,我彷徨》,兰斯顿·休斯著
《注意你的语言》,特伦斯·海斯著
《鲁迅小说全集》,鲁迅著,蓝诗玲译
《我自己是女人》,丁玲著,塔尼·E·巴洛与加里·J·比约尔奇编辑
《子夜》,茅盾著,许孟雄(音)和A·C·巴恩斯译

毛雯雯(Sally Wen Mao)著有多本诗集,包括以上海为背景的《表面王国》。她是巴鲁克学院英语和创意写作助理教授。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于今年出版。

翻译:晋其角、Ziyu Qing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