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误触辐射源面临截肢,一个需穿防护服的行业却乱象丛生

工作直至第六天事发,陈勇仍未被培训,也无劳动合同。之所以还能接受这份工作,他解释,单纯为了多赚钱。老板在电话里允诺他,这份工作月薪高达12000元。

梁昊从业这些年,只见过一个无损检测员穿防护服进行作业,绝大多数从业者都不会穿。

“现在好多无损检测公司都不养拍片子的人,都是找临时工或外包队,不看资质和证件。”一位不愿具名的外包公司老板称。

一些无损检测公司会“借证”揽活,或是与取得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假签约,或是挂靠有资质的无损检测公司。

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南方周末实习生 郭晓雨

责任编辑:何海宁

2024年4月26日,陈勇发生事故的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4年4月26日,陈勇发生事故的现场。受访者供图

“不是我一定要选择这个工作,是工作选择了我。”2024年12月29日,24岁的陈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24年7月,他将自己一段可怖的职业经历发布在了网上。2024年4月,他在工作中误触辐射源,面临截肢风险。目前他正在医院治疗。“医生说,他们尽量想办法保住右手,不是截肢就一定会好,截肢后也可能伤口愈合不良,继续腐烂。”

陈勇说,这场悲剧缘起一家没有从业资质的无损检测公司,他入职后,在没有获得相关操作证书和经验,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上岗,进行危险作业。“我没有文化,没有背景,做这份工作是想挣多点钱。”

在陈勇的遭遇受到全网关注之后,类似受害者随之浮现。在网上,他们自称也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违规上岗的工人。在这一人群背后,是无损检测行业的乱象丛生。

“拿命换钱”

陈勇做的工作是伽马射线检测,属于无损检测中的一种,简称“拍片”,是指通过伽马射线对金属工件进行照射成像,以非破坏的形式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类似X线透视,该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核工业、石油石化等诸多领域。

工商信息显示,陈勇所在的山东科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宇检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自然村,法定代表人魏庆东,纳税人资质项显示空白,主要承包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和建设工程等方面的检验检测。

事故发生在与泰安市邻近的高密市。2024年4月26日9时许,陈勇与两个同事在高密市一处空旷地带进行伽马射线检测工作,使用的设备是铱-192γ射线探伤机。操作工人需转动手柄,将设备内的伽马源通过传输管输送至紧贴焊缝处的底片处进行曝光,直至曝光结束,操作人员再次摇动手柄将放射源收回至探伤机。

或是因碎沙石混入,中午12时许,探伤机出现卡源故障,传输管收不回来。陈勇回忆,他和两个同事第一时间向老板魏庆东汇报,后通过老板联系到山东贵诺检测技术服务(以下简称贵诺检测)有限公司的专业维修人员。当时,探伤机由贵诺检测提供。

2025年1月7日,该维修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当天喝了一瓶啤酒,不能开车到现场。“但我没让他拿手去碰辐射源。”他回忆,自己跟魏庆东打电话强调过,“我还说,你们把探伤机放在那,做好警戒,人撤离,我去修。”

陈勇说,他徒手去拨传输管,检查是否有沙石堵塞,结果误触伽马源金属链约三五分钟。随后,将探伤机扔在草里。

事发当晚,陈勇开始头晕恶心。数天过去,他的右手发红、发烫,并伴疼痛,最终于5月7日确诊症状是因核辐射引起。

类似事件在浙江一家无损检测公司也发生过。2022年,当时22岁的陆航在一次作业过程中,伽马源从探伤机内脱落,陆航赶紧退后,还是被辐射到了。事后陆航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次日,手掌发烫,开始溃烂脱皮。

“他的手被烫干,整块手掌心坏掉了。”陆航的姐姐向南方周末记者转述,陆航遭辐射后,全家人陪同其到处找医院救治。两年来,一家人在浙江、上海、四川、重庆等地的医院奔波。

更令陆家难以接受的是,陆航的手反复溃烂,甚至演变成甲状腺癌。他的遭遇在网上曝光后,一名相似经历的男子发来私信,诉说自己被辐射后也不幸发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县城里的数据标注员:“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

邢开瑞面试过上千人,知道数据标注的不超过5个。陶致萍的父母问女儿,是不是要提着油漆桶,在大马路上划线。

李亚梅听老板讲,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提升性能。她不想那么多,累到坚持不下去,就想着给孩子赚点奶粉钱。

“机器识别准确率变高以后,简单的项目变少,人力需求也变少。”有人认为数据标注行业将会收缩,有人相信需求永不会消散。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南方周末实习生 郭晓雨

责任编辑:谭畅

(谭畅使用AI工具生成/图)

2024年12月末,四季如春的云南降温了。在蒙自一处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里,十位员工对着24英寸的电脑屏幕勾勾画画,办公室只有点击鼠标和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坐在窗边的男孩搓搓手,吸吸鼻子,继续工作。

他们在做的是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数据标注工作。屏幕上显示一种由雷达车扫描生成的4D逻辑图层,他们需要标明图层中的车道线、行驶区域、道路边界线以及地面标识指引。

数据标注是指对图片、语音、文本、视频等数据进行处理,转换为机器可识别的信息,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素材。“前面有多少智能,后面就有多少人工”的调侃,道出了数据标注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中起到的基石性作用。

2020年2月,数据标注员作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一个工种,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短短几年,这个劳动力需求量巨大的行业,迅速在一些中小城市落地生根。

“做梦都在画车道线”

屏幕上的图层是黑白色的,像医学治疗中的X光片,主干路在布满黑灰噪点的阴影里,以更深的颜色突出显示。坐在屏幕前的数据标注员如同看诊的大夫,指着图中一片雾蒙蒙的阴影区域比划一圈,“这是绿化带,在道路边上,因为它有明显的分层。”

员工们熟练地滑动鼠标,画面不时翻转,呈现立体三维图,或俯视平面图。光标牵动着红色坐标线在画面上移动,定下的点变幻成绿色,多点连成线。员工每画出一条线、一个框,都意味着几分钱到手了。

工资,在这里是以分为单位累计的。

“我们按计件结算,一天可以标120块钱,每月能赚三千出头。”在蒙自,这座隶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县级市里,一间约170平方米的办公室和12名数据标注员,是云南凯瑞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的全部家当。27岁的彝族女孩李亚梅是公司里最年长的数据标注员,她高中学历,出身于蒙自农村,如今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她想通过这份工作,给孩子赚点尿不湿和奶粉钱。

月收入两三千元不算高薪,但相比于许多奔波劳累的工作,对着电脑重复操作界面8小时,就可以赚得这份收入,李亚梅感到满足。

以前,李亚梅做销售宽带的话务员,收入差不多,每天连续拨打7个小时电话,时常被人误会为骗子。那是份挑战她性格的工作,“好紧张啊,就希望对面不要接电话”。

数据标注这份工作,李亚梅没经面试,就直接被老板邢开瑞录用。邢开瑞也是27岁,他刚创业,缺人,对员工不设置门槛,“只要你愿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