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3 April 2025Main stream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主要經濟體稅率一次看

3 April 2025 at 13:17

2025-04-03T04:39:13.253Z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4月2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讓美國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記者會,宣布了這項預期影響巨大的關稅措施。川普在演說中稱,他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並將關稅計劃形容為「經濟獨立的宣言」,他稱這項計劃將「讓美國再次富裕」。

根據川普公布的內容,美國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針對特定國家徵收的稅額更高。中國、歐盟和越南分別面臨34%、20%和46%的關稅; 日本、韓國、印度、柬埔寨和台灣,分別受到24%、25%、26%、49%和32%進口關稅的打擊。

川普表示,最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是針對其他國家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回應,「我們將向他們收取大約一半(稅率)......因此關稅並不完全對等 」

川普稱美國長期被各國「糟蹋」、「他們這樣對我們,我們也對他們這樣做」、「在許多情況下,朋友比敵人更糟糕」,主張此舉將促進國內的製造業發展,把工廠和工作機會帶回美國,美國也將打開外國市場、瓦解他國設下的貿易壁壘,並認為此舉將降低美國物價。

但有經濟學家此前警告,這項新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並使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數千美元。

據白宮公告,10%的基準關稅將在本週六(5日)午夜後生效,更高稅率的對等關稅則是預計在下週三(9日)午夜後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週三也公布一系列不受到此次對等關稅影響的商品,分別是早前已被加徵關稅的鋼鐵、鋁汽車。目前,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也暫時未涵蓋在這波對等關稅措施中。

川普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市場緊張

中國累計關稅超過50%

川普在演說中點名競爭對手中國,批評北京「操縱貨幣和設立貿易壁壘」,因此將對中國再加徵34%的關稅。若加上川普此前已經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累積稅率達到了54%。

除此之外,川普週三也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終結對中國包裹的小額豁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免除關稅)政策,意味著中國電商平台未來可能將面臨更多審查。分析人士警告,目前透過Temu或Shein等平台進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不再被允許進入美國。

根據白宮說法,川普此舉是為了打擊中國在芬太尼危機中的作為,批評許多人將類阿片藥物在內的非法物品藏在價值低的包裹中,利用小額豁免鑽貿易漏洞。

亞洲盟友也成箭靶

川普此波全面對等關稅也波及多個亞洲地區的主要盟友,日本及韓國分別被加徵24%及25%的關稅,台灣則是被徵稅32%。

川普在演說中重申過往說法,指台灣拿走了美國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美國過去是該產業的王者,但如今幾乎失去一切。不過他也提及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稱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來自全球最棒的企業之一,並且將在美國興建全球最大的廠房之一。

歐盟被徵稅20%、加墨獲排除

針對多次被川普批評「坑害」美國的歐盟,在此次對等關稅措施中則被加徵20%的關稅。

川普週三稱:「歐盟在剝削我們,讓人看得太難過了。」

另外,川普政府指出,由於加拿大及墨西哥當前已經正在繳納25%的進口關稅,因此將免於繳納10%基準關稅以及對等關稅。

各方如何反應?

中國:中國商務部週四(3日)上午發出聲明,指美國「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對等關稅)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

商務部聲明批評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強調此舉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呼籲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英國: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回應:「我們的方法是保持冷靜,並致力於完成這筆交易,希望能減輕已經宣布的事情的影響。」他也強調,英國政府將繼續捍衛國家的利益,「沒有什麼是不可考慮的」。

巴西:巴西政府週三表示,美國聲稱關稅是對等的說法「未反應出現實」,「正在評估所有可能的行動,以確保雙邊貿易的互惠,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以捍衛合法的國家利益。」但也補充稱,該國仍對對話持開放態度。

澳洲: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違背了我們兩國夥伴關係的基礎......不是朋友的行為」,但排除了對美國徵收對等關稅的可能性,以避免提高澳洲家庭生活成本,稱接下來將尋求與美國談判。

瑞士:瑞士總統凱勒-薩特(Karin Keller-Sutter)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瑞士將「快速決定」下一步行動,並補充說「國家的長期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遵守國際法和自由貿易仍是核心價值。」

義大利: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呼籲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警告貿易戰將削弱西方實力,「(美國對歐盟徵稅)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舉措,對雙方都不利。」

梅洛尼說:「我們將盡我們所能努力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掀起貿易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則警告受影響國家:「不要報復」,揚言對美方的任何報復行動,都會進一步升高情勢。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墙外文摘:习近平反腐,其实是在制造腐败

3 April 2025 at 12:47
null 墙外文摘
2025-03-30T13:43:22.269Z

(德国之声中文网)时事节目“不明白播客”主持人袁莉采访了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讨论“习近平反腐为何越反越腐”。

节目比较了刚发布的中纪委报告和去年的报告,2023年的反腐立案总件数是62.6万件,留置人数是2.6万,处分了61万人。到了2024年,它们分别增加到87.7万、3.8万和88.9万。2023年批评教育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次是172万人,202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15万人。其他比如政治纪律处分,中管干部查处,行贿案件立案各种各样的项目的数字都有增长。

裴敏欣认为,中共的反腐运动是违背专业知识的。其实在学术界有很多很多关于治理腐败的文献。这些研究认为根治腐败不能通过反腐运动来反腐。不能为了反腐而反腐,那肯定是反不了腐。造成腐败的基本原因不外乎这些:第一,政府运作不透明。第二,没有公众监督,特别媒体、民间团体的监督。第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特别是通过国有企业和各种各样的行政规章制度对资产占有、分配。过去的12年里,习近平做的基本上是相反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多,对民间团体的打压、言论的管控越来越严,这使得腐败没有从根本上去治理。出现越反越腐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习近平和特朗普应该谈谈AI?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为什么我认为特朗普和习近平应该尽快会面》,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和人形机器人能为人类带来诸多潜在的益处,但如果不赋予它们正确的价值观并加以控制,它们可能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甚至会破坏社会稳定。此外,这个新时代的主题必须是大量规划当机器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人好时,人类将从事什么工作,以及如何维护人类从工作中获得的尊严。成百上千万人可能同时失去工作和尊严,这将会引发社会混乱。

文章说,中美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要求两国相互信任,合作建立一个道德的推理系统,确保我们得到人工智能最好的一面,缓和最坏的一面,这听起来非常荒谬。但是,两国领导者应该从软件技术公司如何使用“合作竞争”(指竞争者之间的合作)中学到东西。苹果、微软、谷歌和Meta都想在商业上摧毁彼此,但它们最终意识到,如果它们在一些基本标准上进行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政,就可以为它们原本独立的产品和服务大规模扩展市场。如果两国之间没有信任,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这将是加强版的TikTok问题。

台湾青年能接住中共的就业橄榄枝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不顾中国青年失业,却向台湾青年抛就业橄榄枝?》,作者MC小臣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202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222万人,连续多年创新高。然而,就业市场却无法吸纳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许多应届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2023年,中国官方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5.7%,但有学者指出,实际数据可能不足三成。甚至在经济发达的上海,也未能达到官方标准。为了掩饰就业困境,中共将“灵活就业”纳入统计,例如外送员、自媒体从业者等,只要每周工作一小时,即不计入失业人口,导致数据失真。

然而,在中国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的同时,北京政府却积极向台湾青年抛出“就业橄榄枝”。近期,中共推出多项对台优惠政策,鼓励台湾青年赴陆发展,包括提供创业补助、专案奖励、低门槛就业机会等。

作者提醒有意赴陆发展的台湾青年,需审慎评估风险,包括中共政策不确定性,言论自由受限等政治风险,中国科技、制造业面临国际制裁,中共统战与身份认同操作等等。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 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 各國稅額一次看

3 April 2025 at 12:47

2025-04-03T04:39:13.253Z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4月2日)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讓美國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記者會,宣布了這項預期影響巨大的關稅措施。川普在演說中稱,他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並將關稅計劃形容為「經濟獨立的宣言」,他稱這項計劃將「讓美國再次富裕」。

根據川普公布的內容,美國對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針對特定國家徵收的稅額更高。中國、歐盟和越南分別面臨34%、20%和46%的關稅; 日本、韓國、印度、柬埔寨和台灣,分別受到24%、25%、26%、49%和32%進口關稅的打擊。

川普表示,最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是針對其他國家向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回應,「我們將向他們收取大約一半(稅額)......因此關稅並不完全對等 」

川普稱美國長期被各國「糟蹋」、「他們這樣對我們,我們也對他們這樣做」、「在許多情況下,朋友比敵人更糟糕」,主張此舉將促進國內的製造業發展,把工廠和工作機會帶回美國,美國也將打開外國市場、瓦解他國設下的貿易壁壘,並主張此舉將降低美國物價。

但有經濟學家此前警告,這項新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並使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數千美元。

據白宮公告,10%的基準關稅將在本週六(5日)午夜後生效,更高稅額的對等關稅則是預計在下週三(9日)午夜後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週三也公布一系列不受到此次對等關稅影響的商品,分別是早前已被加徵關稅的鋼鐵、鋁汽車。目前,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也暫時未涵蓋在這波對等關稅措施中。

川普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市場緊張

中國累計關稅超過50%

川普在演說中點名競爭對手中國,批評北京「操縱貨幣和設立貿易壁壘」,因此將對中國再加徵34%的關稅。若加上川普此前已經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累積稅額達到了54%。

除此之外,川普週三也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終結對中國包裹的小額豁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免除關稅)政策,意味著中國電商平台未來可能將面臨更多審查。分析人士警告,目前透過Temu或Shein等平台進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不再被允許進入美國。

根據白宮說法,川普此舉是為了打擊中國在芬太尼危機中的作為,批評許多人將類阿片藥物在內的非法物品藏在價值低的包裹中,利用小額豁免鑽貿易漏洞。

亞洲盟友也成箭靶

川普此波全面對等關稅也波及多個亞洲地區的主要盟友,日本及韓國分別被加徵24%及25%的關稅,台灣則是被徵稅32%。

川普在演說中重申過往說法,指台灣拿走了美國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美國過去是該產業的王者,但如今幾乎失去一切。不過他也提及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稱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來自全球最棒的企業之一,並且將在美國興建全球最大的廠房之一。

歐盟被徵稅20%、加墨獲排除

針對多次被川普批評「坑害」美國的歐盟,在此次對等關稅措施中則被加徵20%的關稅。

川普週三稱:「歐盟在剝削我們,讓人看得太難過了。」

另外,川普政府指出,由於加拿大及墨西哥當前已經正在繳納25%的進口關稅,因此將免於繳納10%基準關稅以及對等關稅。

各方如何反應?

中國:中國商務部週四(3日)上午發出聲明,指美國「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對等關稅)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

商務部聲明批評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強調此舉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呼籲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英國: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回應:「我們的方法是保持冷靜,並致力於完成這筆交易,希望能減輕已經宣布的事情的影響。」他也強調,英國政府將繼續捍衛國家的利益,「沒有什麼是不可考慮的」。

巴西:巴西政府週三表示,美國聲稱關稅是對等的說法「未反應出現實」,「正在評估所有可能的行動,以確保雙邊貿易的互惠,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以捍衛合法的國家利益。」但也補充稱,該國仍對對話持開放態度。

澳洲: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違背了我們兩國夥伴關係的基礎......不是朋友的行為」,但排除了對美國徵收對等關稅的可能性,以避免提高澳洲家庭生活成本,稱接下來將尋求與美國談判。

瑞士:瑞士總統凱勒-薩特(Karin Keller-Sutter)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瑞士將「快速決定」下一步行動,並補充說「國家的長期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遵守國際法和自由貿易仍是核心價值。」

義大利: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呼籲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警告貿易戰將削弱西方實力,「(美國對歐盟徵稅)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舉措,對雙方都不利。」

梅洛尼說:「我們將盡我們所能努力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掀起貿易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則警告受影響國家:「不要報復」,揚言對美方的任何報復行動,都會進一步升高情勢。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降准降息如何“择机”?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

降准、降息是央行的重要政策选项,以加大宽松力度,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

从“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变为“保持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体现了货币政策在目标设定上更加细致和精准。

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责任编辑:张玥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视觉中国/图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视觉中国/图

202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季度例会。会议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样一系列政策信号,意味着什么?货币政策的调整会为经济带来怎样的改变?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他长期从事公司金融领域研究。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田轩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

“择机降准降息”

南方周末:央行表示将择机降准降息,“择机”将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田轩:在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或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时,降准、降息(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是央行的重要政策选项,以加大宽松力度,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

在时机的选择上,需要平衡内外部经济环境,包括通胀水平、就业状况、房地产、资金空转问题等内部因素,以及资本外流、汇率波动压力等外部因素。还要考虑之前已出台政策的效果和累积效应,避免过度宽松引发通胀风险,并避免降息带来的息差缩窄,对银行经营造成过大压力。

南方周末: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

田轩: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是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3 April 2025 at 09:57

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措施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特朗普表示,他将签署行政命令,对多国实施“对等关税”。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计算对美国构成了极大威胁的国家的所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形式的综合税率。关税将不是完全对等的,美国将向这些国家收取大约一半的费用。

此前,多个贸易伙伴已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应。

多方反对美加征关税政策

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前夕,多方4月1日密集表态,对此表示反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有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冯德莱恩还表示,美国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状况变得更糟。

加拿大总理卡尼4月1日表示,加方拒绝一切试图削弱加拿大的企图,如果美国对加拿大额外加征关税,加拿大将对此进行报复。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4月1日称,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墨西哥将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人民和就业。

此前,美国公布了一份清单,将澳大利亚的制药等行业列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潜在目标。当地时间4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对美国做出让步,相关问题没有谈判余地。

网络编辑:明非

AI和机器人,广东如何抢跑新赛道?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单个外资项目,在政策实施期内最高可按照3%奖补比例,封顶1.5亿元进行奖励。

广东省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责任编辑:张玥

4月1日广东省新闻发布会现场。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摄

2025年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摄

“诚挚欢迎广大有志青年、企业家、科学家和投资者到广东投资兴业,推动更多好项目、好企业落户广东。”2025年4月1日,广东省副省长王胜在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说。

王胜表示,《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在全省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打造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广东成为热门词汇。“新春第一会”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随后,广东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成果集中涌现

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链,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过去一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震中曼谷唯一倒塌的高楼:中国承建商遭质疑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地震中曼谷唯一倒塌的高楼:中国承建商遭质疑

DAMIEN CAVE, MUKTITA SUHARTONO
周二,曼谷倒塌建筑现场。
周二,曼谷倒塌建筑现场。 Chanakarn Laosarakham/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上周五在数百公里外的缅甸发生地震期间,曼谷只有一栋建筑倒塌。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至少15人死亡,数十人失踪。确定事故原因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但对现场工人的采访,以及早期的官方调查结果,凸显了建筑设计和质量方面的潜在问题。
中铁十局是此次调查的焦点,这家中国国有企业在泰国还有十几个其他项目,灾难发生后,该公司的承包商试图从现场移走文件。
这家中国公司背后的母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是一家负债累累、急需新项目的中国基础设施巨头,其子公司在几个国家面临安全薄弱的指责。
广告
曼谷的工人告诉《纽约时报》,中铁十局是该建筑施工财团的成员之一,他们向承包商支付了较低的报酬,这些承包商使用的材料质量较差,而且使用了比平常更窄的立柱。
泰国官员对废墟中扭曲的金属进行了检测,称他们发现了不合格的钢筋,这些钢筋由一家泰国工厂制造,工厂的所有者是中国人,当局已于去年12月关闭了这家工厂。
一家反腐败监督机构还表示,在3月28日逃离的工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这栋30层的高楼坍塌之前,该机构就已经发现了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我站在三楼的柱子那里往后看,横梁并没有破裂,”38岁的电工内提蓬·帕通说,周二,勉强逃过一劫的他在现场等待失踪朋友的消息。“由于里面的金属被挤压,它们碎裂了。”
泰国官员将此次倒塌事件描述为对国家形象的打击,他们已采取积极行动,调查与该大厦签订6200万美元建筑合同的财团。这座大厦原本是为政府审计员提供的办公场所。
在周二的内阁会议上,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下令当局也要审查泰国所有涉及中铁十局的项目。她没有提及中铁十局的母公司是否会受到调查。
“我们确实需要找到一个答案,”佩通坦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告诉人民和全世界,在泰国发生了什么。”
周三,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在大楼倒塌现场问候等待消息的人们。
周三,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在大楼倒塌现场问候等待消息的人们。 Lillian Suwanrumpha/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压力之下
这座30层高楼的合资项目于2018年在泰国注册,其中包括泰国开发商意大利-泰国开发公司,但据工人说,日常运营由中铁十局负责。
广告
这家中国公司最近发布的一段宣传视频展示了无人机拍摄的该建筑画面,赞扬了其建筑质量。中铁十局还负责泰国南部的一个机场航站楼,据泰国交通部称,该航站楼本应在1月份完工,但截至3月,完工不足40%
中铁十局曼谷办事处没有回复寻求置评的电子邮件。中国大使馆在Facebook上发表声明,敦促中国企业配合泰国政府的调查。
中铁十局的母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以修建了中国约4.5万公里高铁线路中的大部分起家。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新项目的需求减弱,该公司及其子公司扩大了业务范围,急于招揽工程。
时机往往与中国政府的优先事项一致。2019年,随着北京寻求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中铁集团在所罗门群岛购买了一座休眠金矿。那里的工人告诉时报,安全问题经常被忽视。
在此过程中,该公司的债务飙升。其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的总负债为1.74万亿元,几乎是五年前8107亿元的两倍。
基建巨头中铁集团债务飙升,急需新项目。
基建巨头中铁集团债务飙升,急需新项目。 Reuters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中国政治和金融的专家史宗瀚说,当一家公司背负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时,“产生现金流来偿还债务的压力可能相当大”。
去年11月,塞尔维亚一座火车站顶篷倒塌,造成15人死亡,中铁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与涉嫌腐败的官员一起受到指责。
广告
在曼谷,施工进度落后于计划,这给该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尽管该建筑于2020年开工,但完工还不到一半。泰国反腐败组织主席玛纳·尼米蒙空表示,由于项目延误,政府曾威胁要在2024年取消该项目。
更令人起疑的是,四名自称分包商的中国公民在地震发生第二天被监控摄像拍到从废墟后面的一间办公室里移走文件。他们告诉当局那是为了保险索赔。警察没收了文件;这些人被拘留,然后被释放。
周三,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找到一具遇难者遗体。
周三,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找到一具遇难者遗体。 Wason Wanichakorn/Associated Press
强度不够的材料
曼谷的结构工程师很难理解这座建筑为什么一下子就坍塌了。
参与起草曼谷抗震标准的泰国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彭侬·瓦尼猜说,这座建筑本来应该能够屹立不倒。他说,地震发生后,在曼谷检测到的地面运动,“大约是我们在设计典型建筑时考虑水平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泰国基本上遵循美国的防震模式,即摩天大楼以钢筋混凝土为核心。核心通常是位于建筑物中心的矩形竖井,楼层和垂直支撑柱向外延伸。
广告
彭侬说,在倒塌的那座建筑中,设计师把核心设置在偏离中心的位置。他还说,他看过设计图。其他类似设计的建筑没有倒塌。但他说,由于地震距离较远,地震波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而且曼谷的大部分地区都建在软土上,建筑物可能既摇晃又扭曲,从而加剧了危险。
彭侬和其他几位工程师强调,现在确定坍塌的原因还为时过早。钢材质量、设计、工作标准和土壤都可能发挥作用。但他说,迄今为止,从工作人员和官员那里收集到的证据,加上地震的视频片段,都表明,较低楼层的核心和支撑柱发生了坍塌。
“它似乎是从底部而不是顶部倒塌的,”他说。
2024年12月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了曼谷建筑的施工情况。
2024年12月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了曼谷建筑的施工情况。 Planet Labs, via Reuters
其他专家一致认为,相比从顶部倒塌,大楼更像是从底部倒塌,这与在最后一刻逃生的工人的说法相符。
当时在倒塌大楼三楼至十楼作业的六名员工表示,这个项目经常显得不安全。他们报告的一些问题相对较小:许多工人穿运动鞋,而不是钢头靴子;在较高楼层使用安全带的要求被忽视。
三名在较低楼层工作过的工人说,这栋楼的柱子比他们在其他高层建筑工地看到的要细。在八楼工作的阿皮察·柴劳说,他的主管非常担心,亲自测量了这些柱子,“他说这些柱子不对。”
广告
“我当时没有想到这一点,但现在看来,”他还说,“和我参与过的其他项目相比,那块地板看起来并不结实。”
两名因担心遭到雇主报复而拒绝透露姓名的分包商表示,中国管理人员经常无视泰国同行的建议,采用低报价合同,导致材料质量下降。
关于中铁集团在塞尔维亚子公司的报道也凸显了质量控制的缺失。在那里,一名曾参与发生致命坍塌事故的车站工程的工程师说,负责该事故的中国财团雇佣的一名承包商无视设计规范,在顶棚上额外添加了混凝土。
11月,塞尔维亚一座火车站顶篷倒塌,造成15人死亡,工人们检查顶篷。
11月,塞尔维亚一座火车站顶篷倒塌,造成15人死亡,工人们检查顶篷。 Darko Vojinovic/Associated Press
泰国工业标准研究所所长农提猜·利基塔蓬表示,曼谷大楼的问题包括使用的钢材强度太弱。
从现场收集的两种规格的钢筋样品在质量、化学性质和抗压能力方面未通过泰国钢铁协会的测试。农提猜说,其他样品符合要求标准,但有问题的金属是由同一家中国公司生产的:新科原钢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泰国罗勇府有一家工厂。
泰国当局在去年12月关闭了这家工厂,理由是发生一起涉及天然气泄漏的事故后存在安全风险。他们查获了2400多吨钢材,此前的测试发现,这些钢筋的肋高和硼含量不符合批准的标准,破坏了与混凝土的粘合力,削弱了混凝土的强度。
政府还要求该公司高管召回已售出的所有钢材。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是否已执行。
记者无法通过该公司网站上列出的电话号码联系到该公司置评。
以国有企业为首的中国建筑网络在曼谷最近的建筑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增添了公寓、铁路和其他项目。泰国政府与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是泰国最大的投资国。上个月,应北京要求,泰国将40名寻求庇护的维吾尔人遣返回中国,这引起了联合国官员和活动人士的强烈谴责,他们长期以来一直警告称,这些人回国后可能会面临酷刑和监禁。
在中国国内,北京试图审查有关这栋倒塌建筑的报道和讨论。调查新闻媒体财新网一篇关于该大楼结构的解释性报道,以及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的一篇关于大楼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短文在发表后不久就被删除了。
但在泰国,对高层建筑的恐惧现在已经很普遍,愤怒情绪也随之高涨。
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提提南·蓬苏迪拉克说,“泰国公众对中国企业的存在和政府交易的批评日益强烈。”
“中国打造的建筑倒塌,”他还说,“可能会强化这种批评的观点。”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美国对台征32%关税 台湾行政院︰强烈不合理 将与美严正交涉

By: 陈美华
3 April 2025 at 12:34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对来自台湾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关税。台湾行政院3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行政院认为强烈不合理,并高度遗憾,后续将与美国严正交涉。

台湾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表示,这项税率的提出,并未实际反映台美经贸实际状况,对台湾并不公平,并有三大不合理之处。

第一项不合理是,这次美国对等关税的计算方式、科学依据及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不明,无法反映台美贸易结构高度互补性以及实质贸易关系,这是第一项不合理。

第二项不合理是,近年台湾对美国出口及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主要是反映近年美国客户对半导体及关联产品,尤其是AI产品激增之需求,以及川普总统第一任任期对中国加征关税及科技管制等国安政策,台商供应链转移回流台湾,美国对台湾资通讯产品需求增加,此反映台湾对美国经济及国安的巨大贡献,却反被课征高额关税。

第三是,美国指出低价违规转运“洗产地”也是计算税率原因,美国长期关切中国低价违规转运,这次与中国贸易密切国家,尤其有违规转运问题的国家取得的税率也更高,例如越南46%、柬埔寨49%、泰国36%,但台湾已有相关措施,积极查缉违规转运,台湾财政部以三道防线防堵,包括事前预防、事中严查、事后严罚。

李慧芝表示,行政院长卓荣泰稍早已指示经贸谈判办公室立即盘点此高额关税不合理及对台湾不公平之处,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说明,并持续与美方沟通。

© REUTERS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对来自台湾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关税。图为台北市一家电脑相关产品商店。

关于激光雷达的一些资料

By: ferock
3 April 2025 at 08:55
ferock: 视觉和激光雷达雨雾天的区别:

https://video.twimg.com/amplify_video/1907444882555457536/vid/avc1/638x360/opzA7qyNSGBN6fDJ.mp4?tag=16



1. 注意激光区域黑暗区,也就是盲区

2. 注意前车激光检测到的云雾,基本不可用





关于激光雷达业内人员的分析:

https://pbs.twimg.com/media/Gnh7kouWkAAuFXc.jpg



具体文字我这里摘出来了。

以下是图片中的完整文字内容(已核对原文并修正部分笔误/格式):



---



经是普通消费者中的“佼佼者”了。

<这次事故 SU7 是标准版,没有 Lidar>

有 Lidar 的版本能处理(或者类似鼓吹的)——你们真的不懂 Lidar 。



目前量产的( 96 线/128 线)激光雷达,稳定检出雪糕筒的典型距离在 50 米左右。在高速上 50 米也就一秒多点。



任何一个智驾算法团队都不可能对雪糕筒这种远距离下 lidar 打上去只有几个点的物体不降噪不滑窗就直接报出,在 lidar 的点云里,雪糕筒在超过这个距离里和 Lidar 常见的各种噪点(扬尘,高反,水雾,阳光)很难区分。



那么更高线束的 Lidar ( 192 线或以上)是否可以更好更有效一些?理论上是的。前提是:

1. 你买的车激光雷达不是一个只通了电的样子货。

2. 你买的车激光雷达是感知主传感器。

3. 在配备了更高线束的 Lidar 以后,你买的车的智驾算法团队能挤出足够多的系统资源( cpu gpu ai core 啥的)来处理数量暴增的点云。



智驾业内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上面三条都在说什么,如果不幸命中了你的公司,请不要暴露公司名称。我不想收到律师函。





---







以上,你们自己判断

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求救各位老哥~

By: kiffer
2 April 2025 at 17:47
kiffer: 本人不到 30 ,男,每年 4.1 日左右进入过敏,持续一个月。左侧基本鼻涕不断,晚上会加重。
带来的并发症有过敏性哮喘,结膜炎,耳朵痒。
基本上氯雷他定,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阿斯美,眼药水,吸雾等不能停。特别是引发的过敏性哮喘,每天晚上必须要进行上述的抵抗。
痛不欲生。
过敏源查了二十多种没查出来,(很奇怪,不是花粉,尘螨等等)医生建议前往上海北京医院查。
求救各位老哥,有没有靠谱的法子,小弟感谢不尽。

双非硕有必要读吗

By: dyyd993
2 April 2025 at 13:22
dyyd993: 本科土木,干了一年辞职考研,跨考南京邮电电子信息复试被刷,目前调剂联系了一所农业大学的导师,方向主要是目标检测,问了学长发现师兄师姐大都是读博,导师带的也大都是学硕,我预测读完出来工作也不好找。
现在就是不知道要不要读双非硕了,但不读的话又找不到工作,工地只要应届生,回不去了。
再来一年二战我感觉有点顶不住了,我 01 年,读出来都 28 了,而且我都不知道该考什么专业了

作为 SU7 车主,且经历过类似改道 NOA 接管的感受。

By: SuanCaiYv
2 April 2025 at 11:01
SuanCaiYv: 我是 su7Max 车主,我提车三周,也算是新手。事故令人惋惜,但是事故之后,我立刻想起来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

半个月前,我从上海开车去南京,刚提车一周整。晚上十点高速,前面改道施工,高德没有提示(对这点后来回想不理解)我和副驾的朋友聊天,放音乐,开着 NOA 领航辅助(分心了,第一大致命点)。

突然车辆急刹,从 120 降到 80 ,同时车辆自主变道到中间车道,提醒:请立即接管!请立即接管!我才反应过来,发现我所在的最左侧车道正在施工,放了反光柱,而我也没有开远光(第二大致命点),反光柱从最左侧引导到中间车道左侧,而车子贴着反光柱成功把我带到了正确的道。幸亏:

一后面没车,二中间车道没车。路况算空旷,不然要么是追尾要么是剐蹭侧撞。

这算是 NOA 救了我一次,类似的在我提车第一天我就直接上高速了,那天是白天,改道施工,改道到逆向车道。和事故里很像。NOA 也是立即刹车变道,但是车流多,NOA 没法主动变道(小米的 NOA 非常保守,变道非常慢)于是我被动接管并变道。好在是白天➕车流大,大家速度都不快。

回到事故,我想起来我提车那天,交付特地告诉我机械门把手怎么开,并告知我出现意外怎么呼救(就在头顶),而我也在使用智驾之前通过小米的考试(每个用户智驾开始使用之前必须考试,这是小米强制性的,跟人不跟车)。所以从头到尾都不信任智驾。这起事故到底算是车的责任还是司机责任呢?

我从来不觉得小米有大肆宣传智驾,并且任何小米官方人员,交付还是销售全部都明确告诉你(最起码我经历的都是)智驾是辅助,人必须及时接管,而小米的智驾学堂会明确告诉你哪些状况智驾会不可用,其中就包括我遇到的和这起事故里的情况。而我们车主群都知道小米智驾很烂,没有车主敢完全信任。

剩下的就是颇受争议的话题,我不想引发争论,只是借助这件事谈谈我的经历和感受。另外在深夜高速救了我的,也许正是被大家所喷的激光雷达,毕竟人眼看不到的改道,我不觉得摄像头也能看到。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34%关税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周三(4月2日)在白宫玫瑰园宣布,美国将对进口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称之为“全球对等关税”计划。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关税,对欧盟商品征收20%,对台湾、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也设立不同税率。中国商务部就此表示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稅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长期以来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处于“被掠夺”地位,他强调,这项关税计划旨在重振美国工业,并终结对美国“不公平”的贸易待遇。特朗普说,这项对等关税将为美国带来经济独立,并称其为“美国的解放日”。

次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

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实施差异化关税,其中,中国:34%;欧盟20%;台湾32%;越南46%;瑞士31%;英国和巴西10%;日本、韩国、印度:分别为24%、25%和26%;柬埔寨:49%。此外,特朗普宣布,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将设立最低10%的关税标准。如果美国成功征收上述税收,将为美国增加约六万亿美元收入。

广东贸易商:已将订单转到越南 未来几天非常关键

在中国,专做出口美国电子产品的广东贸易商李女士周四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美国的新关税让中国业内人士心急如焚,无所适从,她感叹“一切听天由命”。她说,之前该公司已经调整策略,将订单转到越南:“中国的外贸出口只能采取迂回的方法,在中国接单,货物从东南亚比如在越南出口,在越南有工厂,产地也是越南。但是广东厂商就接不到订单了。”

对于美国加征越南货品关税达46%,李女士认为越南政府会在其它方面向美国妥协,以降低关税,而未来几天非常关键。她也表示:“越南工厂的效率没有广东高,实在没办法货品在中国生产后运往越南,再转运出去(美国)。”

美国买家要求中国出口价扣除关税

不过,美国采购方最近多次向中国供应商要求减价,以弥新关税损失。李女士说,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买家要求出口商品价格包含关税:“美国买家要求把定价固定在中国货到美国货仓的价格,入境关税他们不负担,中国出口商的利润被大大削减,这边(入境美国前)的成本就要自己(出口商)承担,为此,你只能提高货物的单价。比如我之前10元卖给你的货,现在要12元卖,你不提高单价,怎么负担成本。”

中国商人张胜其对本台说,美国加征中国货34%关税,这将直接打击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尤其是电子、机械、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大幅上升,导致美方买家减少订单、转向其他国家采购。他说:“这会引发三大连锁效应:一,订单流失,出口企业利润下滑;二,产能缩减,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三,就业受挫,沿海出口导向型地区首受冲击。总结一句话:中国出口的货品对美国依赖度越高,受到的冲击就越重。”

越南关税46%精准打击中国商品转运

关注美中关税战的张胜其认为,美国对越南征收46%统一关税,比中国高出12个百分点。这一政策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就是中国商品“搬到越南”规避关税的路径已被精准识别,而越南作为“出口替身”的角色被全面瓦解,转口避税空间被彻底压缩。他说:“特朗普政府通过“产业链溯源+源头责任追究”的双重机制,成功封堵了中国制造经越南绕道出口美国的通道,有效抵消了中企在越南设厂转出口的价格优势。”

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措施后,国际市场迅速作出反应,美元兑欧元汇率在国际标准时间20:20下跌超过1%。分析人士指出,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可能因高额关税而放缓,全球供应链也将受到冲击。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证实,对中国的新关税将加到现有的20%基础税率上,使实际关税税率达到54%。他补充称,各国仍有机会与美国政府就关税问题进行讨论,但特朗普目前可能不会调整政策。

美中关系学者李朗认为,特朗普向各国货品征收关税,其效果就像1930年美国胡佛总统(任期1929-1933任期)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效果一样,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在远东和欧洲刺激了法西斯主义的上升,促进了二战爆发。他说:“特朗普总统类似关税措施和他的行政命令也会重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霍利关税法案,全球地缘政治的混乱,为全世界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对中国来说,给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外贸,带来直接的影响,也会改变美国和欧洲,美国和亚洲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

另一位中国学者吴昊对本台说,特朗普是一位非常强势的美国总统,他做了一辈子生意懂得如何经商:“如何利用手中的杠杆同对手进行激烈的对抗,更能对付中国。中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位美国总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应对都是非常笨拙,如果中国不作出彻底改变,很难逃过这一劫难。”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新挑战

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在2018年和2019年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推行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后保留了部分对华关税,并在2024年进一步加征新关税。此次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措施,意味着美国正进一步推向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所谓“对等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

责编:陈美华

© REUTERS

2025年4月2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无人机拍摄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宣布新关税当天船上的货柜。

不再满足于追赶光学,OPPO 的「凝光影像」正在以计算重新发明光学

By: 周奕旨
3 April 2025 at 12:00

人类对光的驯服,始于一种近乎原始的忍耐与妥协。

1839 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时,曝光时间动辄十几分钟甚至半个钟头。那些渴望被历史记住的面孔,不得不在烈日下如雕塑般静止,稍一动弹便化为模糊的魅影,这也让早期肖像总蒙着一层庄严的「石化感」。

▲ 早期的人像摄影,需要一个足够舒适的姿势,才能长时间地保持动作

两个世纪后的今天,手机成为每一个人口袋里的相机,但移动影像技术狂欢的背后,「大底传感器」、「超大光圈」构筑起新护城河,本质仍未脱离古典光学的路径依赖。计算摄影在加速移动影像弯道超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眼望穿的算法痕迹。

在 OPPO 2025 影像科技之夜上,OPPO 正式宣布推出自有影像品牌——LUMO 影像,通过搭载凝光影像的的 OPPO Find X8 Ultra,我们看到了一种面对移动影像困境的全新思考路径:

不再满足于追赶光学,而是以计算重新发明光学。

光的桎梏:传统摄影中百年未见之困局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却也是被光绑架的艺术。

相机主导摄影的百余年间,人造光源基本只有白炽灯和荧光灯两种。

传统相机设置中,针对人造光源仅有白炽灯和荧光灯两类白平衡选项,它们以特定权重计算全局白平衡的自动算法(AWB),这也是手机影像沿用的白平衡计算方式。

▲ 传统相机中提供的白平衡预设

但 21 世纪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白炽灯、钨丝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逐渐从历史舞台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拥有更高显色性、更低功耗的 LED 灯,只是这种光源对于影像来说却是个不小的难题——LED 光源色温复杂多变、光谱组成不一,令传统成像系统难以适从。

世界愈发繁华,光线也愈加复杂。用户拍照的时候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荧光灯,而是外滩那霓虹斑斓的灯光秀、是大唐不夜城变幻莫测的全息投影,是酒吧闪耀的 RGB 光带。

传统方案试图以全局白平衡矫正色彩,却让人物与背景陷入「非此即彼」的妥协:为保留霓虹灯的冷艳色调,人像脸颊不得不被迫染上冷峻青色;因光影多变,影像不得不接受光影错位或层次断裂的视觉困扰。

这种削足适履的逻辑,构成了百年影像发展中无法逾越的光影困局。

「第五颗镜头」,重构手机多摄的协同逻辑

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凝光影像带来了丹霞原彩镜头。

这不是什么辅助角色,而是一颗功能完备的摄像头,它由完整的光学模组、CMOS、滤光片等元器件共同构成。背后更有一套量身定制的算法支撑——分区色温感知技术。

简单来说,分区色温计算就是一位懂得因地制宜的调色师,可以将画面解构为一块一块的区域,分别识别和校准不同区域的色温,彻底突破了「一刀切」的全局处理局限。

在光影复杂的夜晚拍摄人像时,它能独立优化人物肤色的白平衡,避免因全局调整导致的肤色偏黄或偏青问题,确保人像呈现自然通透的质感。同时,背景中霓虹灯的独特色彩得以完整保留,真实光影氛围不受干扰,使整幅画面在情绪表达与视觉真实之间取得理想平衡。

凭借着全球首个分区色温感知技术,丹霞镜头终结了沿用百余年的全局白平衡的困局,让手机首次实现对复杂光源的精细化光谱解构——人物肤色与场景光效不再互相妥协。

从技术哲学角度看,丹霞镜头的分区色温感知技术本质是将计算能力植入光学底层。

不同于传统影像链路中算法仅在后端处理 RGB 信号的表层干预,OPPO 通过前端光谱传感器直接获取原始光谱数据,使计算摄影从后期修正转变为光学设计的内在组成部分。

这是一种「硬件即算法」的范式转换,类似半导体行业将 AI 加速器从外部附加组件提升为芯片核心架构的革命性演进。

随着多摄时代的到来,一台旗舰手机的摄像头甚至可能多达四五个,这种硬件堆砌的边际效用正在变低,而 OPPO Find X8 Ultra 正在重构手机多摄的协同逻辑——广角超广角负责环境叙事,长焦捕捉情感特写,丹霞镜头扮演「色彩协调者」,在不同焦段间建立光谱统一性。这使得各个镜头不再孤立成像,而是通过光谱、色温、深度等多维度数据的智能融合,构建出完整而精准的场景物理光场模型。

这种多模态感知架构,超越了传统光学的机械复制。就像自动驾驶系统整合多种传感器感知世界一样,丹霞镜头或许预示着未来移动影像将整合更多维度的感知能力,从而让影像从视觉复刻升维为环境感知的艺术表达。

而驱动这一切的核心,是以人类感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哲学的胜利。

全链路原彩 ProXDR:一次从技术到生态的「影像普惠」

2010 年,当 iPhone 4 首次将 HDR 技术引入手机领域时,三帧合成的魅力让人们初次领略了计算摄影对传统影像的革新。

十多年后,虽然移动 HDR 已经拓展到视频领域,却仍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社交平台压缩了动态范围,跨设备的色域映射出现失真,即使最惊艳的 HDR 影像也难逃千篇一律灰调平面的命运。

这种断裂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影像技术的单点突破无法扭转生态割据的系统性困局。

凝光影像作为一个完整的影像系统,所构建的不仅是从硬件到底层算法的全链路能力,更包含了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一环——展示。

过去,我们评价一个影像系统的优劣,经常会说「所见即所得」,但照片不只是被「拍下」,更重要的是被「看见」这一社会化过程。

「所得即所见」同样重要。

在全新的凝光影像系统中,OPPO 通过全链路的原彩 ProXDR 体验,实现了三个维度的革新:

  • 从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起,用户在取景框里看到的画面就已经具备完整的 HDR 效果,彻底消除了拍摄与成片之间的观感落差;
  • 后期编辑时,全链路 ProXDR 实况仍能保留 HDR 显示,确保不论怎样调色或剪裁,照片的动态范围与色彩表现都不被破坏;
  • 原彩 ProXDR——作为全球首个完整的 HDR 解决方案,OPPO 并没有完全将其封闭在自家的生态里,而是联手谷歌,推动 HDR 标准在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上完成适配,共同推进 HDR 图像的生态普及,让影像之美真正跨越设备界限。OPPO 还与国内影像潮流发源地小红书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首次将完整的原彩 ProXDR 显示技术带进小红书,让用户在小红书分享的内容也能亮起来。

这是业界第一次彻底以 HDR 规格,重新构建了从拍摄、成片、编辑、显示到分享的全部影像管线,并覆盖了从照片、视频、到 Live Photo 实况照片的全部拍摄格式。

从达盖尔银版术到柯达胶卷,影像史本质是一部标准争夺史。全链路原彩 ProXDR 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先进性,更在于其揭示的行业真理:​影像的民主化,从来不只是硬件普及,更是体验标准的无界统一。

计算摄影的进化轨迹:从补偿机制到重新定义「光的意义」

正如银版摄影术催生了印象派画家对瞬间的痴迷,凝光影像或许正孕育着这个时代的布列松。

丹霞原彩镜头与原彩 ProXDR,一者解构光的复杂性,一者重构光的完整性,演绎着移动影像的一体两面:

丹霞原彩镜头代表通过分域感知与精准计算,让每一缕光线重获「表达自由」,全链路 ProXDR 则在重新定义「何为真实」。

追溯计算摄影的进化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计算摄影作为一种补偿机制,用算法弥补硬件短板
  • 第二阶段:让算法与光学相互赋能,形成光学与算法的协同系统
  • 第三阶段,通过多摄协同与感知升维,重新定义「光的意义」

当凝光影像在技术与艺术、客观与主观、记录与表达之间寻找平衡点时,OPPO 不仅在解决一个工程问题,更在回答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创造的究竟是更聪明的相机,还是更懂光的眼睛。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lululemon 这件运动 T恤,为何连 F1 冠军也爱穿

By: 艾 梵
3 April 2025 at 12:00

弹射起步,高速过弯,极限缠斗,绝杀冲线…

F1 赛车——集尖端科技、极致速度与人类潜能于一体的顶级竞技。

在比赛中,车手需承受高达 5G 的过载力(相当于自身体重 5 倍的重力加速度,与战斗机飞行员相当),心率飙升至 190 以上,并经历高温,脱水和肌肉力量的考验和洗礼。

赛场之外,传奇背后,是每年超 2000 小时的高强度专业训练,将人体潜能推向极致。对运动员而言,一件舒适的运动 T 恤必不可少。

最近,lululemon 携手 F1 七冠王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演绎全新 Metal Vent Tech 系列,邀请人们发现运动中的乐趣,活出分秒必争的生动。

「一衣多穿」的 Metal Vent Tech 系列一直是 lululemon 男士系列中的畅销产品,它既适用于 HIIT 综合训练、 力量训练,举重等高强度运动,也能应对动感单车、划船机、自重与爆发力训练等有氧训练。当然,也非常适合日常各类运动。

全新 Metal Vent Tech 系列在版型上,肩部和袖孔部位采用更加宽松的剪裁,抬高肩缝,为胸部提供更多空间,打造更加灵活的穿着感受。运动背心款抬高了袖口位置,加大遮覆面积,剪裁贴合不同男士身形,开练更自在,更柔韧有余。

品牌还推出了全新 Relaxed-fit 版型,提供相同运动表现支持的同时,版型更为宽松,满足不同个人偏好,让训练更专注。

▲lululemon 品牌大使汉密尔顿身着 Metal Vent Tech 系列和 Pace Breaker 系列

一件运动 T 恤里,藏了怎样的黑科技

购买一款手机,消费者往往会注重性能、参数、材质、手感、设计美学等诸多细节。

lululemon 也一直将 Metal Vent Tech 当作科技产品来研发,针对版型、缝线工艺和面料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升级。

今天玩物志就来评测看看,这件经过多次迭代的 Metal Vent Tech 能否成为都市男性运动训练的安全感:

延续品牌一贯风格理念,这件运动 T 恤采用低饱和度配色和简约版型设计,能适配多种训练场景。

反光标识隐藏在下摆侧面,既是一个低调的 logo 设计,又能有效提升夜间运动安全性。

后摆略长于前摆,能避免在运动时弯腰或举手露出腰部,内侧藏着小小的英文彩蛋。

上手第一感觉,衣服轻盈且手感柔软,实测重量仅 132.3 克(M 码),能更好地减少衣物在运动中带来的注意力分散,让训练更专注。

采用特殊透气面料和科学孔洞设计,一体式的网面结构,能快速排出汗水并促进空气流通,保持运动时的干爽透气。

而我最欣赏的,则是 Metal Vent Tech 在缝线上的思考。

市面上不少运动 T 恤均采用多片式的缝合工艺,缝线越多,意味着对身体的摩擦系数越大。

Metal Vent Tech 运动 T 恤运用创新的「无侧缝剪裁」设计,直接消除侧缝摩擦源,避免了在高强度运动时传统缝线对腰部的摩擦。同时,这种设计能保持衣身的一体成型,特别适合需要反复动作的运动(如举重、划船机等)以及长时间训练。

除此之外,衣服也将必要的接缝(如肩线、袖口)减到最少,进一步避免在手臂摆动或躯干扭动时腋下和背部的摩擦,保护敏感皮肤,增加运动自由度。

放大 20 倍观察,能看到衣物表面闪烁的银光,这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隐藏的「黑科技」。

针对运动时无法掩盖的汗味和异味尴尬,Metal Vent Tech 采用由 X-STATIC® 提供技术支持的 Silverescent™ 专利面料,将 99.9% 抗菌银线编入面料当中,有效抑制异味和细菌滋生,且更耐磨损、耐洗涤。

除了刚刚展示的薰衣草紫色,我穿上的这件橡木棕的配色,也非常百搭。

穿上 Metal Vent Tech 后,你能明显感觉它与普通训练 T 恤有很大不同。体感轻爽,不会对皮肤产生摩擦和压迫,几乎感觉不到衣服的存在。可以说,它是我穿过最舒适的运动 T 恤之一。

另一个显著的优点,则是版型。与旧款相比,全新的 Metal Vent Tech 提高了肩部缝线,让胸部线条在视觉上显得更加饱满,肩部更挺括。

无论在袖子长度、肩线、背部与腰部的剪裁设计,都能让人感觉衣服既宽松又贴合身体。

我的体脂率偏高,如果衣服版型不够优秀,很容易暴露缺点。但 Metal Vent Tech 不紧绷却显身材,藏住缺点,突出优点,很好地展示了身体的线条。

为了测试 Metal Vent Tech 的运动自由度和版型,我穿着它进行了各种力量训练和 HIIT 训练。

像蝴蝶机夹胸等上肢器械训练以及举重等力量训练,需要频繁大幅度地活动手臂,此类运动对训练服饰的袖子剪裁,还有衣服版型,舒适度等都有较大考验。

尽管静态时 Metal Vent Tech 呈现出合身的剪裁,但动态训练时却并没有不适的包裹感,宽容度足够。

新版本的袖口设计更为宽松,抬起手臂时也有富余空间,不会感到紧绷。

HIIT 摔球训练属于高强度有氧,容易大量出汗,衣服会频繁摩擦身体,而 Metal Vent Tech 的表现也令人惊喜。

不仅在动态运动中仍能保持透气性和合身剪裁,也能让身体获得充足的自由度和舒适感。衣服不会粘在身上,皮肤一直保持干爽。

一件运动 T 恤的「性能」评测

如果说一款卓越的手机应该配备强劲的处理器、流畅的操作系统、优良的材质和惊艳的外观设计,那么一件舒适的运动装备的自我修养应是:材质亲肤舒适、显身材、透气性佳且不易变形。

既然一款是「科技产品」,我们还希望进一步测试这件衣服的「性能」:

首先是暴力拉扯,是否耐穿、是否易形变是考验一件运动 T 恤的重要标准。

邀请了两位平时一起训练的朋友,让她们帮忙做个暴力拉扯测试,模拟衣服进行多次晾晒后的形变效果。

将 Metal Vent Tech 往两侧方向暴力拉扯 10 秒钟,再将其静置 1 小时左右,让 T 恤弹性纤维的形变趋于稳定,再进行前后尺寸数据对比,减少测量误差。

经过测量,拉扯前,M 码的 Metal Vent Tech 衣领到的前摆长度为 68cm,拉扯后,它的长度依然是 68cm,可见抗形变能力相当出色。

接下来是透气性测试。我们采用「热蒸汽传递法」,通过观察玻璃杯的起雾时间,来对比 Metal Vent Tech 和普通棉质 T 恤的湿气排出速度以及透气性能。

▲ 起雾时间越短,说明衣服透气性越好

可以看到,水蒸汽进入普通的棉质 T 恤后,需要较长时间才出现起雾现象,水蒸气排出速度较慢。长时间静置后,玻璃杯依然呈现「半透明」状态,说明湿气排出不充分,透气性不足,一部分湿气仍在衣服内循环。

对比之下,Metal Vent Tech 运动 T 恤起雾时间更短,10 多秒就让杯壁呈现「浑浊」状态,湿气排出及时且彻底,可见其透气性能比棉质 T 恤有更优秀的表现。

当然,我们还测试了衣服的防汗防臭效果。今天,我特地加大了运动量,平时 1 小时的运动时长,今天增加到 1.5 小时。

在进行不同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后,测试衣服的防汗防臭效果。

广州最近的天气将近 30 度,即使在空调房训练,也难免大量出汗。Metal Vent Tech 运动 T 恤不仅能一直保持干爽,不会粘在身体上,而且也不容易在腋下,背部等容易出汗的部位透出汗渍。

它的防汗防臭效果也相当不错,不仅自己闻不到身上有任何汗味,在场的健身伙伴也认证过没有异味。

既是运动生活方式品牌,也是科技公司

事实上,lululemon 从未将自己定义成运动服饰品牌,而是一家运动生活方式品牌。而在我们看来,它其实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科技公司。

注重科技研发,不断升级产品舒适度、功能性和版型的背后,是品牌强调「Made to feel 感受为先」理念的体现。

为了全方位覆盖不同细分领域的训练场景,lululemon 推出了涵盖瑜伽、跑步、训练、网球、高尔夫以及日常出行等多系列产品,凭借丰富的产品线精准满足不同运动爱好者的个性化需求。

lululemon 的技术创新也始终贯穿全品类,旗下拥有多种专利面料。比如品牌最具标志性的 Align™ 瑜伽裤,搭载专利 Nulu™ 面料,具有极佳弹力和延展性,以「裸感」出圈,同时还能修饰腿型,堪称运动服饰中的经典之作。

还有 2024 年推出的 ShowZero™ 男士休闲衫,采用创新型面料结构,与皮肤接触的内侧具有透湿性能,外侧则不易让汗水显痕,有效解决男士日常穿着中因出汗而导致的尴尬问题。

为此,lululemon 成立研发实验室并组建科学家团队,专门研究人们在运动中有什么感受,以此改良面料的软硬、透气度,以及衣服的剪裁、缝线,让产品更舒适,更好穿。

在产品被用户穿上之前,其材质、缝线都已经被无数的感受与体验所验证。

做到了技术为先,所以才能「感受为先」。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Auto Tariffs Take Effect, Putting Pressure on New Car Prices

3 April 2025 at 12:14
President Trump says the tariffs will encourage investment in U.S. factories, but analysts say car buyers will have to pay thousands more.

© Saul Martinez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n Audi dealership’s showroom in Miami, on Saturday. Tariffs will be highest on cars manufactured abroad.

Rubio Visits NATO Amid European Alarm Over Trump’s Agenda

3 April 2025 at 12:01
The secretary of state’s trip comes amid an abrupt shift in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fter close cooperation during the Biden era.

© Maansi Srivastav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Secretary of State Marco Rubio is expected to press President Trump’s call for a swift end to the war in Ukraine, an approach that alarms many European leaders who overwhelmingly support Kyiv and fear that Mr. Trump will wind up appeasing Russia.

The Country Was Fake. But Its Land Grab in Bolivia Was Real.

Emissa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Kailasa,” led by a fugitive holy man, were deported after negotiating 1,000-year deals with Indigenous groups.

© Manjunath Kira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The guru known as Swami Nithyananda after appearing at his bail hearing near Bengaluru, India, in 2012. A fugitive holy man, he has claimed miracle powers.

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专栏作者

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

托马斯·弗里德曼
Ben Hickey
前几天在上海,我面临一个选择:去看哪个明日世界?是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看那个美国设计的假明日世界呢,还是去真正的明日世界?后者是由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打造的巨型研发中心,面积大致相当于225个美式橄榄球场那么大。我选择了华为的研发中心。
这个中心引人入胜、令人赞叹,但最终却令人深感不安:它生动地印证了一名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的美国商人在北京对我说的话。“以前,人们是去美国看未来是什么样的,”他说。“现在他们来这里看。”
我从未看到过像华为园区这样的地方。它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建成了,由104栋设计独特的建筑组成,修剪整齐的草坪覆盖着整个园区,还有迪士尼式的小火车将园区连接起来,园区最多可容纳3.5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实验室,100家咖啡馆,还有健身中心,以及其他旨在吸引最优秀的中外科技人才的额外待遇。
练秋湖研发中心基本上可以说是华为对美国试图将其扼杀的回应,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从2019年开始限制向华为出口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美国技术。禁令曾给华为造成巨大损失,但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已寻求通过创新来突破封锁。正如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去年报道的那样,那一直是华为在做的事情:“尽管受到美国的制裁,华为去年仍推出了使用先进半导体的‘Mate 60’智能手机系列,令世界震惊。”华为后来还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并发布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鸿蒙,与苹果和谷歌的操作系统竞争。
广告
华为还涉足人工智能领域,为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到能替代人类矿工的自动采矿设备等创造所需的技术。华为高管说,仅2024年一年,公司就在中国各地为电动汽车安装了10万个快速充电桩;相比之下,美国国会已在2021年为建设充电桩网络划拨75亿美元,但截至去年11月,该网络只在12个州建成了214个可使用的充电桩。
把这点用特写镜头展现出来,简直令人恐惧。特朗普总统把注意力放在美国的跨性别运动员能参加哪些比赛上,中国则把注意力放在用人工智能改造本国的工厂上,以便超越我们所有的工厂。特朗普的“解放日”战略是加倍征收关税,同时摧毁推动美国创新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工作人员。中国的解放战略是,为让本国从特朗普的关税中彻底解放出来而开设更多的研发园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
中国政府向美国传递的信息是:我们不怕你。你们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样子——而我们也不是你们以为的那个我们。
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例证一:《华尔街日报》2024年的报道称,华为“去年的净利润增长了一倍多,标志着这家公司惊人的复苏”,“在国产芯片上运行的”新硬件刺激了这种复苏。例证二:《华尔街日报》最近引用的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提到中国时的说法,他说,“我不认为他们能独立地做出太多的创新,但如果我们继续与他们分享所有这些技术的话,他们就能做出来。”
我们的一些参议员需要多出去看看。作为一名美国的议员,如果你要抨击中国,那请便——我甚至可能陪你来一轮——但至少你要先做好功课。如今,两党中这样做功课的人太少了,却有太多的共识,认为政治上安全的做法是抨击中国政府,高呼几声“美国,美国,美国”,说几句民主国家永远比独裁国家更具创新力的陈词滥调,然后就算了事。
我更喜欢用极其坦率的方式来讨论我们的弱点和优势、中国的弱点和优势,以及为什么我认为在人工智能革命的前夕,将给我们两国带来最美好未来的战略叫作“美国工人与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合作、美国制造”,藉此来表达我的爱国情怀。
广告
让我解释一下。
特朗普的异想天开
我认同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征收关税的做法。那时,中国正在阻止某些美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我们需要以对等的方式回应中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例如,中国政府一直在拖延美国信用卡在中国的使用,直到本土的支付平台完全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使中国成了一个无现金社会,几乎所有人都用手机上的移动支付应用来支付所有费用。上周,在北京的一个火车站,当我在一家商店里使用Visa卡付款时被告知,需要先将我的信用卡与一个移动支付应用(例如中国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这两款应用合计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90%以上。
我甚至同意特朗普加征有针对性新关税的做法,这对堵住中国把墨西哥和越南作为美国关税的后门可能有用,但需要把它作为更大战略的一部分。
我不能同意的是特朗普的异想天开,那就是,只要在一个行业(或整个经济)周围筑起保护墙,然后——瞧!很快,美国的工厂就会蓬勃发展,它们能在美国用相同的成本生产那些产品,而且不会让美国消费者承受任何负担。
首先,这个想法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几乎每种复杂产品——从汽车到iPhone、再到mRNA疫苗——都是由庞大且复杂的全球制造生态系统制造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产品不断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的原因。当然,如果要保护的是钢铁行业,我们的关税也许很快会对保护这种大宗商品起作用。但如果想保护的是汽车行业,认为只要筑起关税高墙就能做到的话,那你根本不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让美国汽车公司取代它们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在美国制造所有的零部件,这需要多年时间。就连特斯拉也需要进口某些零部件。
但如果认为中国占据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靠的只是欺骗的话,那也错了。欺骗、抄袭,强制性技术转让,中国确实都做过。但中国制造业像今天这样如此强大的原因不仅是它能更便宜地生产东西,也因为它能更便宜、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产东西,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产品中来。
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中国的健身俱乐部模式
中国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曾长期担任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的伍德克(Jörg Wuttke)将其称为“中国的健身俱乐部”,其运作方式如下:
广告
中国从重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教育开始。中国STEM专业的毕业生每年达350万人,大约相当于美国所有学科的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总数。
有这么多STEM毕业生的国家能在解决任何技术问题上投入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多的人才。正如《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柏凯斯(Keith Bradsher)去年报道的那样:“中国有39所大学开设了培训稀土行业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课程。美国和欧洲的大学大都只偶尔开设相关课程。”
虽然许多中国工程学科的毕业生可能达不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水平,但中国最优秀的工程师是世界级的,而且数量众多。中国有14亿人口。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中国是百万分之一的人才,仍有1400个和你一样的人。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职业学校每年培养出成百上千万名电工、焊工、木匠、机械师以及水管工,因此如果有人想出了一种新产品,想建一个工厂来生产它,工厂很快就能建成。需要一个能把中国国歌倒过来唱的粉色圆按钮吗?中国明天就有人把它生产出来,而且能快速送货上门。中国的高铁已把550多座城市连接起来,这让我们的美铁Acela列车看起来像是旧时的驿马快递(Pony Express)。
中国正在不懈地追求将一切数字化,并用网络连接起来,快速进出酒店房间只需要刷脸。善用技术的乞丐们能把收款二维码打印出来,让路人用手机扫描一下后快速捐款。整个体系都是为速度设计的,包括如果你挑战中共统治的话,因为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你会很快被逮捕、很快消失。
如果我们不在关税壁垒后面建立类似的健身俱乐部模式的话,我们将陷入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不可能靠关税来实现繁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
广告
我四个月前也来过中国。在那次和这次访问之间,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者展示了他们研发自己的开源人工智能引擎DeepSeek的能力,而且使用了少得多的美国专业芯片。我能感觉到中国科技界的魔力。这种活力是实实在在的。上个月,中国总理李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说,中国政府“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一名曾在特斯拉工作过的中国年轻汽车工程师对我说:“所有的人现在都在插入了多少人工智能上竞争。人们现在吹嘘自己插入了多少人工智能。所有的人都很坚定。‘我将使用人工智能,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用。’大家都在为那个东西做准备,就连只是在一条简单生产线上制造冰箱的人也说,‘我必须使用人工智能,因为我老板叫我那样做。’”
凯马特的购物者们请注意:有一个已经拥有像中国那样强大且数字化连接的制造业引擎,然后给这个机器的每个层面注入人工智能后,那就像给生产注入一种兴奋剂,能够优化和加速制造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到测试,再到生产。
对于美国议员来说,现在可不是因为害怕被称为“熊猫”拥护者而避免访问中国的时候。
正如亚洲集团的中国区总监、美国人林汉昇在上海和平饭店与我吃早饭时说的那样,“DeepSeek本不该让人感到惊讶。”但他继续说,由于美国所有那些新的“限制海外投资和抑制合作的做法,我们现在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毫无觉察。中国正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定义未来的技术标准。这将让我们在未来处于严重的竞争劣势。”
中国政府不想打贸易战
广告
尽管中国有很多优势,但它并不想与美国打贸易战。中国许多中产阶级现在不开心。十多年来,许多中国人把钱用在买房子上,而不是存入银行,因为银行利息几乎为零。这样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许​​多人曾在泡沫膨胀期受益,后来政府在2020年收紧了银行提供给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后,他们又受到了冲击。
所以他们现在不想消费,因为房产收益没有了,而且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和医保也很微薄。所有人都在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正如我的同事柏凯斯前不久报道的那样,经济放缓已让中国政府失去了刺激经济和提供补贴所需的税收收入。“中国政府手上用于帮助出口行业的备用资金减少了,该行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可能受到关税的冲击”。
简言之,中国的健身俱乐部模式很厉害,但政府仍需要与特朗普达成一项保护本国出口引擎的贸易协议。
我们也需要这种协议。但特朗普已变成一个如此不可预测的行为者,随时都在改变政策,以至于中国官员严重怀疑是否能与之达成他会遵守的协议。
斯坦福大学的谈判专家米歇尔·盖尔凡德说:“为特朗普辩护的人认为,他的不可预测性让对手不知所措。但非常好的谈判者都知道,信任而非制造混乱,才是得到持久结果的关键。特朗普用“你输我赢”的方式做交易是一场危险的博弈。”她补充道,“如果他继续不计后果地把盟友当作对手,把谈判桌当作战场,美国不仅可能达成糟糕的协议,还可能发现世界上没有人再会与我们做交易了。”
在我看来,唯一的双赢交易是我所说的:美国工人与中国的资本、技术和专家合作,在美国制造。也就是说,我们只是需要把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使用的致富战略搬到美国来。中国那时的做法是:中国工人与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的技术、资本和伙伴合作,在中国制造。
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商业顾问麦健陆(Jim McGregor)向我解释说:为了进入中国市场,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以前会来中国,成立与中国公司合资的企业。现在,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对中国的跨国公司说:如果你们想进入欧洲市场的话,可以带上你们的技术来跟我成立合资企业。
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一边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征收关税,一边欢迎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通过要求它们把最好的制造创新授权给美国公司,或与美国公司合作成立股权平分的先进制造业合资工厂的方式。但必须要求中国在美国的合资企业稳步增加它们在当地采购的零部件数量,而不是无限期地进口零部件。
当然,这需要用巨大的努力来重建信任,信任在目前的两国关系中几乎完全缺失。这是实现合理双赢贸易的唯一途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将会走向双输的局面。例如,今年3月19日,得州参议院初步通过了一项法案,将禁止以中国、伊朗、朝鲜、俄罗斯为主要居住地的人,以及设在这些国家的组织在得州拥有财产。把中国列入这个名单简直是愚蠢:嘿,让我们禁止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吧,而不是为他们来得州投资创造激励措施和条件。
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害怕?我们又是什么时候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此视而不见的呢?你可以尽全力谴责全球化,但这不会改变我们和我们的命运已被电信、贸易、移民,以及气候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事实。
我喜欢《怎么办:为什么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方式意味着一切》(How: Why How We Do Anything Means Everything)一书的作者多夫·塞德曼对这种情况的描述。他对我说,当涉及美国和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时,“相互依存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或是建立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共同发展,或是维持不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一起衰落。”
但无论我们选择那种做法,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两国的领导人过去都曾知道这点。最终,他们将重新认识到这点。我心中唯一的问题是:等到他们重新认识到这点时,曾经为两国创造了如此多财富的一体化的全球经济还会剩下些什么?

托马斯·L·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是外交事务方面的专栏作者。他1981年加入时报,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他著有七本书,包括赢得国家图书奖的《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欢迎在TwitterFacebook上关注他。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World leaders call Trump tariffs 'wrong' and 'unjustified'

3 April 2025 at 09:33
Getty Images/BBC Composite image of Mark Carney, Giorgia Meloni and Anthony AlbaneseGetty Images/BBC
Canada's Mark Carney (L), Italy's Giorgia Meloni (C) and Australia's Anthony Albanese (R) have been reacting to Trump's tariffs on goods coming into the United States

Italian Prime Minister Giorgia Meloni has said US tariffs on European Union imports are "wrong", afte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nounced he would begin charging a 20% rate on EU goods.

Meloni is one of the many world leaders reacting to Trump's "liberation day" announcements, which include a universal 10% baseline tariff on all imports into the US from 5 April.

Around 60 countries - including the EU - will be hit with steeper tariffs from 9 April. Some of the highest rates will be levied on smaller countries, such as Lesotho, which has been hit with a 50% levy.

Trump said the measures would "make America rich again", adding that he had been "very kind" in his decisions.

Meloni, a Trump ally, said the EU tariffs would "not suit either party" - referring to the EU and the US - but that she would work towards a deal with the US to "prevent a trade war".

Her Spanish counterpart Pedro Sánchez said Spain would protect its companies and workers and "continue to be committed to an open world."

Irish trade minister Simon Harris said he was ready to negotiate with the US, calling it the "best way forward", while Taoiseach Micheál Martin said Trump's decision was "deeply regrettable" and benefitted "no-one".

Outside of the EU,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Anthony Albanese said Americans would end up paying the biggest price for what he called "unjustified tariffs", but said his government would not impose reciprocal measures.

"We will not join a race to the bottom that leads to higher prices and slower growth", he added.

Latin America's biggest economy, Brazil, approved a law in congress on Wednesday - the Economic Reciprocity Law - to counter the 10% tariff imposed by Trump. There was no immediate reaction from the president, but last week 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said his country "cannot stand still" in face of the tariffs.

Shortly after Trump's announcement, US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warned countries not to "retaliate" and "sit back, take it in".

"Because if you retaliate, there will be escalation", he told Fox News.

Watch: Key moments in Trump’s ‘Liberation Day’ tariffs announcement

Noticeably, the US's two biggest trade partners, Canada and Mexico, were not mentioned in Wednesday's announcements.

The White House said it would deal with both countries according to previous executive orders, which imposed 25% tariffs on the two nations as part of efforts to address fentanyl and border issues.

Regardless, Canada will still be impacted by the tariffs, Prime Minister Mark Carney said. Measures such as the 25% tariff on automobiles starting at midnight on Thursday would "directly affect millions of Canadians", he added.

He vowed to "fight these tariffs with counter measures", adding that the US levies would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