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8 January 2025Main stream

石头造了一台有机械手臂的扫地机!这是卫生领域的「变形金刚」|CES 2025

By: 周奕旨
8 January 2025 at 18:32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为《All the Dust That Falls》。

这本书主角 Spot 是一台扫地机器人,它有一个可以伸展的机械手臂,在被意外召唤到一个魔法世界后,这个可以伸展的手臂帮助它一路过关斩将,颇有现实魔幻主义的味道。

但没想到,配备一根手臂的扫地机这么快就来了。

在 CES 2025 大会期间,石头科技(Roborock)召开全球发布会,推出了最新的旗舰级扫地机器人 G30 Space,其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一个名为 OmniGrip 的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

OmniGrip 五轴机械手内嵌于机身顶部,在工作时,可以进行展开、伸展、水平和垂直弯曲,以多角度地灵活拾取物品,帮助机器人清理障碍物,提升清洁效率。

在清洁卫生的同时,对地上的杂物进行打扫这件事听起来简单,但对于机器人来说,这意味着一套完备的系统支持才能做到。

G30 Space 上搭载了 3D ToF 传感器与 RGB 摄像头,两者在工作时协同配合,对扫地机路径进行识别,并统计传感器接收到的视觉数据。

当视觉捕捉到地面的物品以后,还需要让扫地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才能顺利地计算 OmniGrip 机械手最佳抓取位置并收纳至指定区域。

依靠石头科技训练的视觉模型,G30 Space 扫地机器人可以识别超过 100 种家庭中的常用物品,也支持用户在 app 中自定义添加家中的物品,并用图片的方式让 G30 Space 进行学习并识别,防止出现扫地机无法识别从而导致误处理的问题。

除了这个机械手,G30 Space 在 StarSight 石头星阵领航 3.0 系统的支持下提升了从平面到空间的避障能力,在识别到机器即将进入狭矮区域时,会主动收回机身尾部的 LDS,将整体厚度降低至 7.98 厘米,进一步探索沙发地步等曾经的「卫生死角」。

作为本代旗舰产品,石头 G30 Space 也配备了石头标志性的底盘升降功能,可以越过最高 4 厘米的障碍,完全可以应对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门槛、滑动门轨道以及深度有限的下沉式设计。

此外,扫地机具备强大的 22000Pa 吸力,配备双旋转拖布和防缠绕滚刷,力求对毛发等易缠绕物品保持更高的清洁度,同时在拖布位置搭载了强震增压热拖功能,可以对地面实施 8N 的下压力,并保持 4000 次每分钟的高频率振动,提高清洁地面顽固污渍的效率。

随着 G30 Space 而来的,还有相应的全能基站,在扫地机停止工作后,基站支持自动清空尘盒、补充水箱、清洗拖布和热风烘干并杀菌等功能,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的频率,推进清洁机器人的智能化。

除了 G30 Space 外,共同推出的还有同系列的 G30,除了没有配备 OmniGrip 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外,G30 的其他配置与 G30 Space 保持一致。

在石头科技召开全球发布会的同时,石头 G30 Space 也同步出现在 CES 2025 大会上,仅仅两天,这个大会已经出现了数种多形态的扫地机器人。

除了昨天介绍的有两条「腿」的追觅和今天登场的配有机械手的石头机外,还有一些扫地机值得我们关注。

同样来自中国的科沃斯另辟蹊径,没有在形态上做出较大改变,而是将传统的升降圆形拖布换成了一个滚筒拖把,以 4000Pa 的压力和每分钟 200 转的旋转次数追求更好的清洁效果,而安克的智能家居子品牌 Eufy 虽然没有配备拖把,但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拆卸电机、集尘箱和电池单元,再安装其他清洁配件,可以组装成手持式吸尘器,提供 30000Pa 吸力,成为跨界玩家。

可以说,在这届 CES 上,大家的目光再次聚集,扫地机市场开始从形态上出现分歧。

说到底,这些五花八门的创新,无论是机械手还是多形态,都是为了寻找「扫地机的最优解」而作出的尝试,其最终目的也很简单——让家务更轻松,虽然这个过程目前看来尚才起步,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各式各样的扫地机没有意义,丰富的产品始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至于谁能最先找到答案,成为最终的赢家,就要交给时间了。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首批搭载 RTX5090 显卡!联想推出新游戏本|CES 2025

By: 周奕旨
8 January 2025 at 18:32

在 CES 2025 大会上,联想可谓是准备了不少东西。

除了可以纵向伸缩的柔性屏幕笔记本、双屏笔记本和 SteamOS 游戏掌机外,还有一台电脑也值得关注。

联想推出 Legion Pro 7i 游戏笔记本,这台电脑可以选配英伟达刚刚在 CES 2025 上宣布的 RTX 5090 显卡。

RTX 5090 显卡基于 Blackwell 架构打造,这种架构继承了上一代 Ada Lovelace 架构的优点,同时针对生成式 AI、深度学习和高性能计算进行了全面的优化。

如果落实到具体表现上,RTX 5090 显卡主要针对两方面性能进行升级,其中 CUDA 核心性能数量进一步提升,达到 21760 个,Tensor 核心也得到了强化,AI 性能和深度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而 Blackwell 架构支持最新的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 DLSS 4,每个传统帧可以生成多达三个额外帧,帧速率比传统渲染最多提高了八倍。并对 RT 核心进行了升级,游戏的分辨率、帧率以及光追性能变得更强了。

对于 Blackwell 架构和 DLSS 4 技术,黄仁勋在 CES 主题演讲上说:

新一代 DLSS 不仅能生成帧,还能预测未来,我们用 GeForce 实现了 AI,现在 AI 正在彻底改变 GeForce。

RTX 5090 拥有 920 亿个晶体管、32GB 的 GDDR7 显存,以及 1,792GB/s 的带宽,得益于 DLSS 4 技术和 Blackwell 架构优化,这款显卡性能较上一代 RTX 4090 提升了两倍,能够轻松处理大型 3D 游戏、AI 运算和复杂的图形任务。

此外,Legion Pro 7i 还搭载了英特尔最新的 Core Ultra 275HX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基于最新的 Arrow Lake 架构,采用 3 nm 制程工艺打造,配备 8 个性能核心和 16 个能效核心,设计功耗为 55W,与 RTX 5090 搭配,能够在各种高负载任务下提供稳定而流畅的性能。

游戏笔记本想要驾驭强劲的性能,最大的门槛在于散热。

联想为 Legion Pro 7i 配备了 Hyper 散热腔室,通过蒸汽腔设计和高效风扇组合,支持高达 250W 的 TDP 散热,确保长时间高负载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

除了显卡与处理器外,联想 Legion Pro 7i 使用 16 英寸 OLED 显示屏,支持 240 Hz 可变刷新率,机身左侧配备 HDMI 2.1 端口、一个 USB-A 3.2 Gen2 接口与一个支持 140W 超级快充的 USB-C 接口以及一个支持 Thunderbolt 4 的 USB-C 接口,而机身右侧则是两个 USB-A 3.2 Gen1 接口、3.5 毫米耳机插口和 2.5 千兆以太网接口,从前代来看,支持超级快充的 140 W 供电提供了快速的充电体验,0-80% 仅需 30 分钟,满电状态下续航时间长达 8 小时。

除了旗舰型号,联想还推出了 Legion Pro 5 系列,提供更多配置选择,Legion Pro 5 采用了 AMD Ryzen 9 9955HX 处理器,单核性能和多核性能表现均衡,适合从策略类到在线竞技类的不同游戏需求, 并使用 2024 年搭载于 Legion 7i 上的 Coldfront Hyper 散热技术,支持 200W 的 TDP,兼顾性能与成本控制。

此外,所有型号均搭载了 AI Engine+ 智能调节系统。这个「智能助手」会根据游戏场景动态调整 CPU 和 GPU 的功率分配,在高负载时优先保障显卡性能,在低负载时优化功耗平衡,并调控散热系统,提升整体使用体验。

联想 Legion Pro 7i 售价 2399.99 美元,Legion Pro 5i 售价 1449.99 美元,均于 3 月发售。

在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的今天,游戏笔记本这个东西,好像开始变得有些「名过其实」了,这些配备顶级显卡的设备,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游戏需求,其强大的性能完全可以胜任 AI 开发、深度学习等更广泛的领域。

随着显卡性能的持续提升和 AI 场景的普及,高性能笔记本正从以游戏为核心的定位,转型为兼顾「游戏+AI」的多功能平台。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搭载高性能显卡的机器将继续成为应对双领域需求的主力解决方案。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戴尔砍掉 XPS 产品线,笔记本阵营大变动,还推出了一台代替耳机的屏幕|CES 2025

By: 周奕旨
8 January 2025 at 09:56

在 CES 2025 大会的开头,不少厂家都拿出了亮眼的产品或规划,从个人日常用品,到跃进九天之上的航天火箭,层出不穷。

但要说起今天的主角,戴尔一定占据了一席之地。

与别家以发布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来夺人眼球不同,戴尔的热度有点剑走偏锋——砍产品。

准确地说,戴尔对其核心笔记本电脑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彻底终结了延续32年的 XPS 产品线,而历史稍短的 Inspiron 系列也未能幸免,同样被宣告停产。

此外,曾经更为专业且细分化的 Latitude、Precision 等系列也一并取消,所有产品重新调整为三个系列:Dell、Dell Pro 以及 Dell Pro Max。

我敢肯定,大家百分之百对这个命名方式觉得熟悉,甚至当戴尔揭开新的产品系列名以后,已经有笑话在流传:

戴尔接下来的产品肯定还将会有 Dell Air、Dell mini 以及 Dell Studio。

言归正传,戴尔三个新的系列将现有产品打乱并重新归纳,其中 Dell 代替了以前的 Inspiron 系列产品以及 XPS 系列产品,Dell Pro 系列取代了 Latitude 系列商务笔记本电脑,而 Dell Pro Max 则取代了之前的 Precision 系列工作站。

为了进一步划分产品,戴尔在三个系列之下还设置了三个级别,分别是 Base、Plus 以及 Premium,分别代表着基础款、进阶款和高端款,以便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定位,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配置。

▲ Dell Pro 14 Premium 在触控板上增加了一些控件

新的命名方式会带来一段时间的混乱,特别是在老戴尔的库存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时候,市场上可能会长期共存 XPS、Inspire 等遵循曾经命名方式的电脑,以及使用 Dell Premium 等全新命名方式的电脑,而后者往往是前者的继任者,这需要消费者重新去了解整个体系。

▲ 比如目前的戴尔 XPS 13,继任型号将被称为 Dell 13 Premium

当然,毕竟是 CES 大会,戴尔还是没忘记展示新产品,比如这个已经用上新命名方式的家伙——Dell Plus 32 英寸 4K QD-OLED 显示器。

戴尔在显示屏下方配备了红外传感器,这个红外传感器会在工作时实时捕捉你的头部位置以及动作,再将动作数据传输给人工智能,最终调整五个 5W 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让用户不用带耳机就能获得近似的听感。

当显示器将声音传向你的一只耳朵时,它还会利用破坏性干扰(不同相位的声波相互作用并相互抵消时产生的干扰)阻挡声音意外传递到另一只耳朵,简单来说,这种技术是利用两组相位相反的声波(波峰与波谷重合)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抵消,从而降低或完全消除声音的能量的原理,利用麦克风捕获环境噪音,生成相反相位的声波来抵消噪音。

这种技术与主动降噪耳机的技术一样。

实际上,戴尔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技术的公司,在此之前,雷蛇推出的利维坦条形音响就配备了类似的功能,利用多个扬声器单元和算法控制声波的传播方向,让用户在不同位置都能感受到清晰的声音效果。

而宏碁早在 2023 年就将这种扬声器技术与 27 寸显示屏连接在了一起,并为其搭载了 3D 显示技术,不过宏碁研发的这块屏幕主要用于创意专业,相比之下,戴尔的新显示器更适合玩游戏,因为其配备了 32 英寸 4K OLED 显示屏,并提供了高达 120Hz 的刷新率,快速响应时间 0.03 毫秒,并支持 AMD 提供的可变刷新率技术 FreeSync Premium,可以有效减少屏幕撕裂、卡顿和延迟问题,提升游戏显示效果。

这台显示器售价为 799.99 美元,将于 2025 年五月在美国上市。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追觅发布 X50 Ultra,这是一台长「腿」的扫地机|CES 2025

By: 周奕旨
8 January 2025 at 09:55

在现在的消费产品市场中,如果说手机是台面上的竞争最激烈的卷王,那扫地机器人就是在背地里较劲儿的隐形卷王。

要说扫地机器人角逐场的常驻选手,就避不开国产厂商。

在 CES 2025 大会上,来自北京的追觅率先出手,推出「长腿」的扫地机 X50 Ultra,这两条「腿」是一个名为 ProLeap 的系统,由两个电动摇臂组成。

ProLeap 系统在去年德国柏林 IFA 技术展上首次亮相,其运行方式相当巧妙——当激光雷达识别到面前有障碍物时,机身内部隐藏的电动摇臂将会探出,并借助两端的齿轮将扫地机整体撑起并挪动位置。在近半机身越过障碍物后,扫地机会继续前行,电动摇臂借助向前的动力回到机身内,再由摇臂根部的大齿轮回弹归位,为下一次越过障碍做准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电动摇臂可以克服 6 厘米高度的地形差,但对于爬楼梯来说还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常见的楼梯台阶比较狭窄,还无法满足电动摇臂的活动范围,这两个摇臂最主要的应对场景是家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门槛或是滑动门轨道以及下沉式装修。

除了这个电动摇臂,X50 Ultra 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潜望式 360° 升降雷达,雷达升起,更高效地扫描并绘制家庭环境,配合 AI 加持的摄像头,精准识别电源线、拖鞋等地面物品,而在雷达藏于机身内时,整机高度只有 89 毫米,可以潜入类如茶几、电视柜等低矮区域清洁作业,进一步消除扫地机器人的死角。

X50 Ultra 的最高吸力可达 20000Pa,比前代 X40 Ultra 高了 8000Pa,在作业完成后,X50 Ultra 会返回配对的多功能基站,这个基站配备 3.2 升集尘盒、4.5 升净水箱和 4 升污水箱,可以自动拆卸和安装扫地机的拖布,并使用 80°C 热水清洗拖布、热风烘干、收集灰尘等功能,向更智能的全自动体验再进一步。

追觅 X50 Ultra 将于 2025 年 2 月 14 日正式发售,目前定价为 1699.99 美元。

除了 Dreame X50 Ultra 外,市场上几种扫地机器人配备了跨越障碍的能力,石头科技今年秋季发布的 P20 Pro 借助底盘升降技术,能跨过 4 厘米高的障碍,而来自美国的 SharkNinja 则凭借机身橡胶轮胎的抓地力跨过 2 厘米高的障碍。

从扫地机器人最初出现时,几乎都以简单的圆饼形态为主,和大家想象中的机器人相去甚远,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竞争,虽然整体形态变化不大,但底盘升降技术、机械摇臂设计,都可以说是为这块圆饼打造了一双「腿」,配以各种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的辅助,使其终于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了。

而随着形态的进化,扫地机器人也迎来了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的能力,以更灵活的姿态触及更广区域,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地形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扫地机器人也许还远没有「卷到头」,除了一双腿外,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形态亟待挖掘,为人类带来更好的、更实用的家居清洁助手。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丰田花 100 亿建了个未来城市,还将未来移动方式拓展至太空|CES 2025

By: 周奕旨
7 January 2025 at 15:33

在 CES 2025 的丰田发布会上,丰田宣布 Woven City 已经为第一批居民做好了准备,这是一个大型「生活实验室」,用于探索未来移动项目。

这个项目建立在富士山山脚下的日本静冈县裾野市丰田汽车工厂旧址上,占地面积约 70 公顷,由丰田与设计了两个世贸中心以及 Google 在山景城总部的著名建筑公司 BIG(Bjarke Ingels Group)合作设计。

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用于探索未来移动方式的交通部分、用于探索未来环保的能源部分以及用于探索未来城市的物联网部分。

在 Woven City 中,丰田根据三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将 Woven City 的街道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供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高速道路、仅限行人使用的步行道路,还有个人使用的小型移动装置(自行车、踏板车)道路。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专用道路。在这一区域,丰田将测试其自主研发的 e-Palette 自动驾驶技术,同时还将在以氢为主要能源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进行深入验证。

此外,Woven City 还会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特殊车辆,为想要体验赛车快感的轮椅使用者提供支持。

作为一个「未来城市」,道路虽然是重要的一环,但并非唯一的核心,建筑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Woven City 的建筑主要由木材建造,并将在建筑外立面和房屋内配置各种传感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整个城市串联起来,打造数字世界的「万家灯火」,探索未来城市及屋内生活的样本。

此外,建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能源支持上。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不仅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动力,还将全面支持公共空间的运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的城市一角,除了人类和汽车外,还有一个必要的角色——机器人。

Woven City 将部署一定数量的机器人,通过城市中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与环境的深度互动。这些机器人将广泛参与公共空间管理、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生活,承担多样化的功能,探索机器人在未来生活中可能扮演的具体角色和功能,为未来城市的全面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Woven City 听起来也许有些复杂,总而言之,这个项目立足于氢能源、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三种技术,为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丰田董事长 Akio Toyoda 的话讲:

Woven City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工作和玩耍的地方,更是一个人们可以发明和开发各种新产品和想法的地方,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居民愿意参与其中,让发明家有机会在安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中自由测试他们的想法。

整个项目 2021 年正式启动,现在终于准备好接受第一批居民,大约 100 名丰田员工及家属将在今年秋季入住其中,在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总共容纳 360 名居民,其中包括食品服务业务从业者,以及一家自动售货机公司和一家初创公司。

除了在地面建设一座未来城市以外,丰田还将未来发展的目光望向了宇宙。

在 CES 的发布会上,丰田董事长 Akio Toyoda 表示:

未来的移动方式不应该仅限于地球,也不应该仅限于一家汽车公司。

为此,丰田通过子公司 Woven By Toyota 向日本私人航天公司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IST)投资了大约 70 亿日元(约 4440 万美元),这是一家创立于 2013 年的年轻公司,于 2019 年成功发射了 MOMO-3 火箭,成为日本首枚由私人公司开发并进入太空的液体燃料火箭。

目前,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公司正在全力开发名为 ZERO 的小型轨道运载火箭,目标是将数十公斤级的微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为商业卫星提供低成本发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此前已涉足太空领域,正在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发月球车,以支持 NASA 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其航天产业,计划到 2030 年代初期每年发射 30 枚火箭,并通过补贴支持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和 Space One 等初创公司。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iPhone 年度最佳应用,2 人团队打造出最合适小白的视频神器

By: 周奕旨
16 December 2024 at 18:44

这些年,iPhone 的更新让我愈发疑惑。

从 iPhone 13 Pro 系列上出现的 ProRAW,到 iPhone 15 Pro 系列出现的 Apple Log,都是非常专业的图片或是视频格式,对于有专业需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这部分人只占消费者群体的极少数。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些更新更多时候毫无作用,甚至会误导大家,浪费本就昂贵的内存。

脱离群众要不得,苹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于是,在刚刚公布的 App Store Award 2024 上,苹果用年度 iPhone 应用 Kino,给了一个答案。

举起手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导演

想知道答案是什么,我们先要知道这届 App Store Award 的主角 Kino 是什么。

Kino,源自德语或斯拉夫语言,为「电影院」的意思,同时也可指「电影」。

显然,开发者没打算在名称方面做太多文章,无论是 app 图标上镜头一样的图案,还是打开 Kino 官网的主页后那句自问自答式的标语,都在揭示 Kino 是一个摄影类 app:

如果有 iPhone,你就是电影制片人。

打开 Kino,首先弹出的并不是无趣乏味的取景框与参数界面,而是一个类似于开箱的界面。

纸壳材料的表面,除了大号的「Kino」字样外,还有琳琅满目的文字与图案,我扒了扒详细信息,制作了下面这张图片。

一张图,几乎将 Kino 整个应用勾勒出雏形,让用户心底有数。

进入主界面,Kino 的画面比较清爽,整体布局基本遵循原相机的逻辑,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改动,对于初步上手专业拍摄的使用者来说有效降低了学习成本,非常友好。

Kino 的界面设计以取景框为主,操作区域集中在屏幕的右侧,几乎所有核心操作都在这里完成,布局清晰而高效。

从左至右分别为视频的曝光模式(自动/手动切换)和当前选定的视频规格,比如分辨率、帧率和格式等。

左下方新增了音频输入的左右声道音量监视器,实时显示录音的音量状态。此外,这里还显示了当前视频规格下,iPhone 剩余存储空间可录制的时长,让用户对拍摄状态一目了然。

至此,Kino 的一级菜单就已经完全介绍完毕了,但显然,想要拍出电影般的画面,这么一点儿设置不太够,我们还需要精准控制一些变量。

在取景框右侧的操作区域,一共有四个入口,进入镜头倍数切换键上方的小箭头,进入 Kino 的拍摄控制设置,里面从上往下分别是:

  • 进一步设置
  • 前后置摄像头切换
  • 构图参考线(九宫格)
  • 防抖开关
  • 波形图显示开关
  • 白平衡

这些功能并不少见,在绝大多数摄影 app 中都是常客,并不能算 Kino 的优点,在第一次打开 app 的时候,介绍中有一个页面是这样的:录制键旁边的图标延伸出一道覆盖取景框的彩虹,下面的介绍,真正道出了 Kino 的优势:

电影级色彩,零剪辑门槛。

当看到电影级色彩的时候,我立马意识到,Kino 的出现,说白了是为了用好一个功能——iPhone 15 Pro 系列上推出的 Apple Log。

Apple Log 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后期制作空间。通过采用专业级的 Log 色彩空间,Apple Log 能够捕捉更丰富的动态范围和细腻的色彩细节,使得用户在后期调色和编辑过程中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作自由。

对此,Kino 内置了专业调色预设,这些预设被称之为 LUT,可以帮助没有调色基础的用户快速创作出不损失画质的专业视频,通俗地讲,这是视频领域的「滤镜」,用户可以在拍摄中实时预览 LUT 的色彩效果,也可以导入自定义 LUT 实现个性化风格效果。

点击主界面的录制按键旁边的图标,就能进入 Kino 内置的电影级 LUT 列表,在这里面,Kino 会根据你目前选择的视频格式显示不同的 LUT,当然,你也可以移驾到设置中查看完整的 LUT 表格,一览 Kino 的强大色彩配置。

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琳琅满目的 LUT 到底该怎么用,都是什么效果,哪几个更好用,都需要亲手拍一拍。

在拍摄了超过 50 GB 的素材以后,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份 LUT 的成像风格表,里面标明了每个 LUT 的效果与色彩偏好,并辅以样片进行讲解。

Apple Log 与 SDR 视频均支持的 LUT:

  • Sando:画面饱和度较高,对比较大,具有轻微的胶片质感,适合拍摄日常生活场景,特别是户外自然光条件下的画面
  • Lektar:高对比度,色彩饱和度适中,影调清晰锐利,适合城市建筑或需要突出明暗对比的画面
  • Chroma Noir / BNW:经典黑白胶片风格,光影层次感强,适合在颜色杂乱的环境中凸显光影
  • Kolor / Kolor 79:颜色偏暖,适中对比度,整体画面略带褪色感,呈现经历漫长时间的旧胶片感
  • Tyrell / Wallace:冷色调处理,色彩更加克制,带有未来感和沉稳感
  • Glostrup:画面呈暗调,通过低明度、高饱和来营造氛围感

仅支持 Apple Log 的 LUT:

  • Neutral:简单还原 Log 格式的灰片,将画面调整为自然的标准色彩,提供色彩校准的起点
  • Salman 03:温暖柔和的色调,带有微妙的粉红和橙黄光晕
  • Mellowed:低对比度,色彩偏绿,具有极其强烈的风格化味道
  • Fadeo:带有褪色感的画面风格,色彩偏暖,暗部压低,整体色调带有复古感
  • Verve: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明亮,适合温和的室内环境
  • Kinochrome:致敬经典的 Kodak 胶片色彩风格,色彩偏暖的同时带有轻微的褪色
  • Anjin:高光压制,影调平滑,色彩偏暖而低饱和度

仅支持 SDR 视频的 LUT:

  • Tamarisk:温暖而炙热的色彩风格,整体画面呈现柔和的暖色调
  • Alpine:冷色调,色彩偏粉,在清爽的画面氛围中不失柔和

在这些 LUT 中,我个人较为常用的是 Sando、Stalman 03 与 Glostrup。

Stalman 03 与 Glostrup 以不同的画面亮度和对比度提供了总体偏向青橙的成像风格,这种风格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可谓是万金油配方,但使用时需要留意人脸肤色;

而Sando 则保持着中正平和的风格,没有给出明显的风格化调色,通过加强对比度和饱和度,让画面以丰富自然的颜色与明暗对比来获得使用者的青睐。

这些 LUT 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专业创作者对于色彩的不同需求,还为不同场景和视频类型提供了定制化的风格选择。对于使用 Apple Log 格式的用户,这些 LUT 提供了从自然还原到复古胶片的多样风格,而 SDR 视频用户也能通过精美的 LUT 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Kino 的 LUT 共有两种使用方式:

  1. 先选定,后录制,LUT 直接烧录在视频中,一键拍出自带调色的影片不是问题
  2. 先录制,后烧录,先将视频录制下来,再进入取景器界面右下角的相册进行套用,为视频提供更多可能

除了使用 Kino 拍摄的视频,Kino 还允许用原生相机或其他第三方 app 拍摄的视频(包括 Log 视频)套用这些独特的 LUT。

值得一提的是,Kino 的制作团队 Lux Opitcs 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Lux Optics 在成立之初就只有两个人——前苹果设计师 Sebastiaan de With 与前 Twitter 工程师 Ben Sandofsky,他们对影像都非常感兴趣,幸运的是,他们两人合作起来刚好有将这份兴趣转为成果的能力。

于是,2017 年,专业摄影应用 Halide 正式推出,两年后,由 AI 驱动的长曝光摄影软件 Spectre Camera(Lux Optics)发布,这两个应用先后获得了 Apple Store Award 2019 年度最佳应用奖项与 Apple Design Award 2022 的最佳视觉与图形大奖。

在 Lux Optics 的底部,陈列着这个小团队迄今为止开发的四个应用,并骄傲地写到:

Made with love in California and New York by two dads.
由两位父亲在加州和纽约倾注爱意创造而成。

在推出 Halide 与 Specter Camera 以后,时间来到 2020 年,Lux Optics 工作室发布了一篇文章,宣布一位 iOS 开发者 Rebecca Slatkin 的加入,将团队规模扩展至三人。随后就迎来了 Kino 的面世与获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完全称得上是世界上人均获奖最高的工作室了。

珠玉在前,为什么还要颁奖给 Kino

所以,现在我们清楚 Kino 是什么了——一款专门使用 Apple Log 拍摄电影的 app。

但这还不够,要了解一棵树,光看它的叶子是不够的,还要看它生长的土地、阳光和风雨。

在 iPhone 上,已经有两个大名鼎鼎的软件,是专为 Apple Log 设计的:苹果自家的 Final Cut Camera 与 Blackmagic Design 推出的 Blackmagic Cam。

前者有苹果原厂背景背书,而后者则是专业电影调色软件达芬奇的开发商专门为 Apple Log 设计的。

▲ Blackmagic Cam

有这两位前辈在场,Kino 凭什么冲出重围?

我们先将目光转向 Final Cut Camera,作为苹果的自家应用,它沿袭了苹果一贯的设计风格,界面简洁直观,功能布局井然有序。屏幕上的信息密而不乱,顶部显示着当前的拍摄设置,例如 ProRes 格式、HDR 输出、4K 分辨率 和帧率设置,让用户一眼就能掌握拍摄状态。

不过,Final Cut Camera 与原生相机一样,没有给用户提供快门速度的控制入口,只有简单的曝光补偿,在面对动态模糊、控制光源频闪等问题的时候,Final Cut Camera 就显得较为无力。

同时,在拍摄 Log 格式 的视频时,Final Cut Camera 仅支持 HEVC(H.265) 和 Apple ProRes 两种格式,实在过于笼统,无法进一步选择 Apple ProRes 更细化的规格,导致使用者在视频体积的控制上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与精细度,相比之下,Kino 就提供了更细致的 ProRes 规格,提供了更细致的选择。

交互与设计搞清楚了,我们来看看色彩方面的配置,Final Cut Camera 沿袭了苹果一贯无为而治的风格,除了供 Log 视频在预览时套用的 Apple Log to Rec.709 还原 LUT,完全没有其他 LUT,也不支持外部导入。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 Final Cut Camera 更多地服务于多台设备联机拍摄,通过这个 app,用户可以在多台 iPhone 和 iPad 之间实现同步拍摄和远程控制,所有设备所录制的素材都会被精准地标记和管理,直接导入 Final Cut Pro 进行后期编辑,为苹果生态下的 Final Cut Pro 提供无缝衔接的素材采集解决方案。

这么看,里面提供的 ProRes 格式与 Log 更像是苹果顺手把新的功能塞进去,顺便给第三方开发者打个样。

再聊聊 Blackmagic Cam,这个 app 可以说是完全把相机上可以做的设置都搬了过来,提供了强大的可控性,只要你愿意深入设置,你几乎可以在 app 里找到任何一个可调参数,真正实现了在手机上模拟传统电影机的体验。

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对 Blackmagic Cam 的表现赞不绝口——它就像是一台我手掌中的迷你电影机,在手机的机身中提供的操控自由度和专业感,用起来非常舒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可控性,全塞进一个约 6 寸的手机屏幕上,多少显得有些「局促」且混乱,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曲线才能熟悉地使用每一项功能,顺利拍出影片。

Blackmagic Cam 只提供内置的 Apple Log to Rec.709 的还原 LUT,如果需要其他风格化的 LUT,需要自己导入,考虑到苹果并不算友好的文件管理流程,这对于新手而言也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有了对比,我们终于了解 Kino 的优势在哪里了:它比 Final Cut Camera 提供了更多的可控参数,以及好看又好用的 LUT,又比 Blackmagic Cam 的界面设计更美观直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使用门槛,让每个人都能像套滤镜那样简单地使用 Apple Log 这种专业格式,以此帮助用户创作出更好的东西。

介绍到这里,我想,我们已经可以给 Kino 下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了——这是一款更友好、更简单、更有趣的,专门使用 Apple Log 拍摄电影的 app。

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苹果这两年给 iPhone 的更新,的确愈发专业,专业到想要使用这些功能,伴随着高昂的学习成本和漫长的学习曲线。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生活够忙碌了,根本没有时间留给「怎么用好手机的新功能」。

▲ iPhone 13 Pro 系列上推出的 ProRAW 照片格式

而站在厂家的角度来看,手机这种形态经过十几年的迭代,无数人的努力,的确是已经把目前科技范围内能想到的更新都做了,向专业化深入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口——这更像是一种行业自我挖掘的尝试,而非面向用户需求的自然演变。

于是,在环境与时代的挤压下,厂商与用户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尖锐的矛盾:用户愿意为一部更好用、更简单的手机买单,而厂商却只能沿着专业化的道路前行,试图在细分市场里找寻新的卖点。

作为权宜之计,可以,但长久以往,肯定不行。

要么就找到新的方向,拿出一些真正的创新,要么就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让普通用户也能跨越门槛,轻松触及专业功能,总之目的很简单,要让手机更好用,消费者才买帐。

现在看来,在前者几乎没有可能的情况下,苹果选择了后者。

于是,Kino 这样一个更友好、更简单、更有趣的,专门使用 Apple Log 拍摄电影的 app 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将这些专业功能,通过一些 app 作为桥梁,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地、几乎没有学习成本地用起来,拍出比以前更好的照片、更好的视频。

我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样充当桥梁的 app 会越来越多,这座桥梁一面是专业,一面是用户,而它最终通向的,是一个质朴而恒久的目标:让手机回归好用。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 2024 年度最佳应用出炉,国产游戏夺得桂冠,这个设备首次入选

By: 周奕旨
12 December 2024 at 17:36

就在刚刚,苹果发布了 App Store Award 2024 榜单。

今年的榜单共揭晓了 17 个获奖者,年度应用依然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既有熟悉的老面孔,也有异军突起的新势力;年度游戏则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不同类别之间的鲜明对比让用户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除了这些固定类别,今年还有一个新设备杀入榜单,为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应用体验。


2024 App Store Award 榜单

年度应用
– 年度 iPhone 应用:Kino ❇
– 年度 iPad 应用:Moises
– 年度 Mac 应用:Adobe Lightroom ❇
– 年度 Apple Watch 应用:Lumy ❇
– 年度 Apple Tv 应用:F1 TV
– 年度 Apple Vision Pro 应用:What If…? An Immersive Story

年度游戏
– 年度 iPhone 游戏:剑与远征:启程 ❇
– 年度 iPad 游戏:Squad Busters
– 年度 Mac 游戏:Thank Goodness You‘re Here!
– 年度 Apple Arcade 游戏:Balatro+
– 年度 Apple Vision Pro 游戏:THRASHER:Arcade Odysseu

文化影响力
– Oko ❇
– EF Hello 英孚英语 ❇
– DailyArt 每日艺术 ❇
– NYT Games
– The Wreck
– Do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2

*❇ 按照惯例,标星即为大陆区可以体验的 app

专业性,成为苹果的年度关键词

今年,年度应用的焦点再次汇聚在专业性上,挖掘智能设备更多可能,同时,生成式 AI 已经脱离了去年获得年度趋势奖的单个应用界限,融入已有的应用中,让过去复杂的专业性应用变得易用好用,甚至将生产力带到更便携的设备上。

年度 iPhone 应用:「Kino」

Kino 是一款由 Lux Optics 工作室推出的视频拍摄应用,专为 iPhone 拍摄电影视频设计。

Kino 的界面简洁直观,白平衡、网格设置、防抖和对焦等功能设置一目了然,必要的参数都显示在屏幕上,得益于苹果在一年前推出了 Apple Log,为 iPhone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频调色空间,Kino 内置了专业调色预设,用户可以在拍摄中实时预览色彩效果,也可以导入自定义 LUT 实现个性化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Kino 的制作团队 Lux Optics 先后通过由 AI 驱动的长曝光摄影软件 Spectre Camera(Lux Optics)与专业摄影应用 Halide 获得了 Apple Store Award 2019 年度最佳应用奖项与 Apple Design Award 2022 的最佳视觉与图形大奖,今年早些时候,这款应用推出了完全无算法介入的「Process Zero」模式。

Lux Optics 工作室在研发 Halide 与 Spectre Camera 时只有两个人——分别是前苹果设计师 Sebastiaan de With 与前 Twitter 工程师 Ben Sandofsky,直到 2020 年,Lux Optics 才迎来一位 iOS 开发者 Rebecca Slatkin,成为三人小团队。

毫不夸张地讲,这个工作室在人均获奖数量上堪称全球之最。

年度 iPad 应用:「Moises」

iPhone 成为了人们的便携摄影机,iPad 则凭借更大的屏幕成为音乐家的好助手。

今年荣获年度 iPad 应用的 Moises 是一款专精于音乐制作的应用,使用者可以在 iPad 上使用它来创造动人的乐曲。

Moises 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近年进展迅速的人工智能技术,它能够从任何歌曲中分离出人声和各种乐器,生成同步的节拍器音轨,转录歌词,检测和同步和弦,调节音频速度和音高,检测歌曲调性,支持协作播放列表,设置倒计时,创建多种伴奏音轨,修剪和循环音乐部分,并导出高质量的音频混合和分离音轨,为音乐制作、练习和表演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这些功能听起来复杂,但实际上只需要三步就可以完成:

  1. 上传音频或视频文件,AI 会分离人声与乐器,同时检测歌曲的节奏和和弦
  2. 修改音轨、移除人声、控制音量等你需要的修改
  3. 下载修改后的音轨或是自定义混音

年度 Mac 应用:「Adobe Lightroom」

我知道影像很重要,但我没想到苹果居然连 Lightroom 这种老牌专业调色软件都拿出来了。

Lightroom 是一款由 Adobe 开发的专业图像处理和管理软件,主要用于摄影师和图像编辑者。它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帮助用户进行照片的组织、编辑和分享。

作为数码影像时代的软件巨头之一,Adobe 专业性毋庸置疑,曲线、HSL 等功能的出现与设计都有它的影子,可以说,在静态影像的后期领域,你很难找到比 Lightroom 更专业的调色软件。

今年,Lightroom 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最大程度地迎合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增加了去除干扰、去除反射、AI 降噪、镜头模糊效果、AI 遮罩与自适应预设等功能,这些变革性照片编辑功能极大程度地优化了创意工作流程,赋予创作者更多的控制权,进一步突破了静态影像的后期上限。

2007 年首次推出,迭代至今的 Lightroom 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还能拿下大奖,何尝不算一种历久弥新呢?

国游夺魁,体验为王道

游戏一向是 App Store Award 的重头戏,在今年的年度游戏榜单中,国产游戏继续登上舞台,拿下年度 iPhone 游戏的桂冠,而去年开始兴起的「慢节奏」游戏也保持着自己的地位,文化影响力榜单中的「The Wreck」与「Do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2」都提供了慢节奏的游戏体验,将玩家带入一段故事中,散开一片涟漪。

年度 iPhone 游戏:「剑与远征:启程」

这是一款大世界放置卡牌 RPG 游戏,结合了角色扮演、策略战斗和奇幻叙事的元素,一起探索名为「伊索米亚」的广袤世界。

「剑与远征:启程」大胆采用了竖屏界面,精简了UI,使得玩家可以单手操作,体验更加舒适。

游戏以魔法绘本风格为主,提供了一个开放大世界供玩家探索,游戏里的英雄共有6种不同的种族,包括耀光、绿裔、蛮血、亡灵、半神、恶魔,为玩家提供了丰富的角色选择和策略搭配,核心战斗玩法增加了布阵维度、地形设计等元素,提供了更大的策略空间,玩家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不同的英雄技能和地形优势来取得战斗的胜利。

此外,游戏推出了多种注重策略的模式,如荣誉对决模式,卡组、道具乃至如何克制对手都看玩家对游戏的理解和策略,对玩家的养成进度不做要求,提供了公平竞技的平台。

作为第四款上榜 App Store Award 的国产游戏,「剑与远征:启程」自 2024 年 3 月海外欧美公测以来,全球累计流水超过 5 亿人民币,其中首月流水就超过 1.8 亿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不小的商业成功。

「剑与远征:启程」背后是莉莉丝游戏——一家成立于 2013 年游戏公司,集游戏研发与全球发行于一体,致力于为全球玩家提供超越预期的游戏体验,其推出的「万国觉醒」在海外也长期处于收入榜单前列。

文化影响力获奖者(部分):「The Wreck」&「Do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2」

The Wreck 并没有什么铺垫,你可以很快搞清楚前因后果:主人公 Junon 在 36 岁时,人生分崩离析的故事。她的职业生涯遇到瓶颈,私生活变得一团糟,并且与母亲的关系疏远。当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后,她赶到医院,发现情况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这一天可能是她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天,如果她不做出改变,可能会以一场车祸结束。

玩家需要跨越屏幕,沉浸式地进入 Junon 的一天中,玩家会通过 Junon 的记忆拼凑出她的过去,并根据对她的了解改变这一天的生活轨迹,解锁新的对话选项并修复佛烈的关系,最终帮助她避免车祸,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姐妹情谊、母女情、对他人离世的悲痛以及带着伤口继续生活的讨论。

在「Do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2」中,主角 Nick 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出现剧变——他被诊断出 HIV 阳性,这个突如其来的诊断结果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使他不得不面对新的现实,适应这种情况,尝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接受自己新的身份。

这个游戏是一款模拟社交媒体互动的角色扮演游戏,与「The Wreck」不同,我们需要扮演 Nick 通过在社交媒体中发文和互动来推动故事发展,体验 Nick 在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与他人的关系中展现真实的自我。

如果说去年的「Unpacking」还有些隐晦,需要解析才能慢慢品味其内涵,那今年文化影响力获奖榜单中的游戏则更为直白,它们聚焦于具体的人,可能是正经历极度糟糕境遇的人,也可能是被社会视作「另类」的个体。

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始终存在局限,但苹果希望通过这些游戏,帮助玩家跨越理解的鸿沟,在体验与反思中,共同构建一个更包容、更少障碍的世界。

今年的新玩家:Apple Vision Pro

作为苹果的「明日产品」,Vision Pro 可以说是苹果对未来展望的具象化产品,所以,从 App Store Award 中,我们也许可以进一步揣测苹果对于未来的规划与设计。

年度 Apple Vision Pro 应用:「What If…? An Immersive Story」

这是漫威、ILM 沉浸式和迪士尼+携手打造的应用,通过 Vision Pro 极致的视觉体验,将用户带入漫威世界,经历一场不可思议的多元宇宙之旅。

「What If…? An Immersive Story」以漫威的多元宇宙为主题,玩家将亲历多个平行宇宙的故事,解锁隐藏的剧情线,与熟悉的角色并肩作战,甚至影响故事结局。

在这款应用中,玩家能够与漫威电影宇宙中的经典角色面对面交流,体验极具代入感的剧情情节。角色不仅会出现在玩家所处的环境中,还能根据玩家的动作和反应作出动态回应。

通过 Vision Pro 的先进追踪功能,允许玩家利用手势和眼神施展法术,与反派展开激烈的战斗。每个玩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策略自定义战斗方式,创造独一无二的互动体验。

年度 Apple Vision Pro 游戏:「THRASHER:Arcade Odyssey」

说实在的,由于交互的特殊性,Vision Pro 中游戏与应用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你很难讲刚刚介绍的「What If…? An Immersive Story」不是游戏,毕竟玩家可以在里面尽情战斗。

但相比之下,苹果还是将年度 Apple Vision Pro 游戏大奖颁给了这位新面孔。

THRASHER: Arcade Odyssey 是一款迷幻街机动作游戏,提供了震撼的街机动作奥德赛和感官视听体验,玩家可以通过挥动手臂引导一条壮丽的太空鳗鱼穿越惊艳的场景。

THRASHER: Arcade Odyssey 由音乐游戏「音速甲虫」(这个游戏以「节奏与暴力美学的结合」而出名)的艺术家和作曲家团队开发,并由 Lightning Bolt 乐队的贝斯手布赖恩·吉布森创作迷人原声带,展现空间音频和触觉反馈,带来令人惊叹的感官体验。

在听觉的渲染下,玩家需要通过 Vision Pro 提供的交互方式,让太空鳗鱼做出俯冲、冲刺、翻滚等动作,并击败最终 Boss,游戏将视觉、听觉与交互融为一体,从原始阴暗的深渊到天体极乐的高处,最终与宇宙中的神婴进行一场令人心跳加速的决战。

这次颁奖中可以看到,苹果不仅鼓励开发者利用 Vision Pro 的硬件特性,还着力推动其成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创作舞台,打造一个更加感官化、沉浸化和个性化的数字未来。

一年一度的 App Store Award 随着获奖榜单的公布落下帷幕,在 45 个入围应用中,这 17 个应用脱颖而出,除了是对开发者的认可外,也是苹果借此向所有用户传递其对智能设备未来的愿景与规划。

今年,小而美、兼具设计感与实用性的应用与游戏依然备受青睐,而更专业、更注重生产力的工具类应用也展现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外,新形态设备与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三者交织下,这份榜单前所未有地丰富,为智能设备与应用勾勒出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数字生态,以及未来更多的可能。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Apple Watch Ultra 3 爆料:除了久等的血压检测,还有卫星短信

By: 周奕旨
11 December 2024 at 18:08

Apple Watch Ultra 自从推出以来,在社交媒体上更多是作为 Apple Watch 大屏版、科技版出现,比起专业性,大家似乎更喜欢它更为硬朗的外观。

但现在,根据 Mark Gurman 爆料,苹果打算改变现状,让 Apple Watch Ultra 进一步向更专业的方向靠拢。

健康,是 Apple Watch 系列的立身之本,而高血压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常常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发展,却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健康问题。

很多人在血压升高时并不会感受到明显的不适,即使血压达到危险水平,也可能毫无症状,这种特点使得高血压在初期容易被忽视,直到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心脏、大脑、肾脏以及血管出现问题。

为此,苹果一直打算为 Apple Watch 加入血压检测功能,而血压监测功能则有助于人们对自己的血压保持动态了解,以调整身体状态或是及时就医。

▲ 传统的血压测试方式

Gurman 称,苹果的目标是在 Apple Watch Ultra 3 中引入该功能,它可能也会包含在 2025 年的标准 Apple Watch 中。

从已有信息来看,苹果并不打算将 Apple Watch Ultra 做成一个会膨胀的气球,所以该功能不会提供确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而是跟踪用户的血压是否呈上升趋势,并在检测到高血压时发送警报。

作为竞争对手,三星与华为都已经在智能手表上配备了相应的功能,其中三星 Galaxy Watch 内置了一颗光电容积脉搏波传感器(PPG),而随着 Mate 70 系列一起推出的华为 Watch D2 手表则采用的是尽可能模拟血压监测仪的方案——手表内置了 26.5 毫米超窄力学气囊,并结合血压融合算法,实现了医疗级的精准血压测量,在牺牲续航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功能。

▲ 华为 Watch D2

目前,Apple Watch 系列已经能够检测心房颤动或心律不齐,此外,它可用于进行简单的移动心电图测试。还有一个血氧监测功能,但由于专利与监管问题,这些功能可能在部分地区缺席。

除了监测身体内部的健康情况,Apple Watch Ultra 作为主打户外探险与极限运动的智能手表,怎么能少了近年来大火的卫星通讯呢?

今年,苹果在 iPhone 上启用了非紧急卫星消息,据爆料,除了刚刚介绍的血压监测外,此功能也将出现在 Apple Watch Ultra 上。

与 iPhone 上的非紧急卫星通讯一样,Apple Watch Ultra 允许使用者在没有蜂窝或 Wi-Fi 连接的情况下从手表发送短信。

为此,苹果第一件事是对 Apple Watch Ultra 的基带动刀。

根据 Apple watch Ultra 的拆解来看,苹果为 Apple Watch Ultra 使用的是英特尔 XG742 基带,作为续作,Apple Watch Ultra 2 在官网的技术信息中也只支持 LTE 与 UMTS 通讯标准,应该也延续了前代使用的英特尔基带,但由于其于 2019 年底已退出 5G 基带竞争,所以在 Apple Watch Ultra 3 中,苹果也许会转向联发科生产的基带,这也是苹果第一次选择联发科作为主要组件供应商。

联发科生产的基带支持 5G RedCap 标准,这是 3GPP 在 R17 标准中提出的一项技术,旨在为中低速率和低功耗设备提供更加经济高效的 5G 连接解决方案,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降低功耗,为设备尽量延长续航时间,非常适合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使用。

有了 RedCap 的加持,Apple Watch Ultra 在长时间网络连接的情况下续航表现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是苹果想要以此增加对抗佳明手表的筹码,这个运动市场的老牌玩家依然以数百小时的续航时间保持优势。

硬件有了变化,但软件应该保持稳定,如果不出意外,Apple Watch Ultra 3 上的卫星服务将继续由 Globalstar 提供。

Globalstar 是一家专注于卫星通讯服务的美国公司,主要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网络,向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语音和数据通讯服务,苹果与其合作始于 iPhone 14 的卫星紧急求救功能,而今年更是斥资受够了 Globalstar 20% 的股份,而 Apple Watch 则可以视为其进一步合作的成果。

在彭博社宣布 Apple Watch Ultra 3 支持卫星通讯后,Globalstar 的股价飙升了约 15%。

随着爆料,下一代 Apple Watch Ultra 正逐渐展现出全新的形象:更专业的健康监测、支持 5G 的蜂窝网络、更可靠的卫星通讯功能,以及稳定的续航表现,与 S 系列拉开了更加鲜明的定位差距。

你对 Apple Watch Ultra 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为 MacBook 安上 5G 芯片?你的 iPhone 终于不用开热点了

By: 周奕旨
11 December 2024 at 18:05

最近,苹果在基带芯片上的动作真不小。

明年春季,iPhone SE 或将搭载苹果首款自研 5G 芯片。若进展顺利,2026 年第二代支持毫米波的基带芯片将应用于 iPhone 18 和高端 iPad,而代号「Prometheus」的第三代芯片也随之而出。

iPhone 能否凭借自研基带改善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信号短板,我们先按下不表,现在有个更有意思的事情。

前不久,爱范儿发布了一篇讨论 MagSafe 的文章,在你来我往的评论区中,有条评论抛出了一个看似「跑题」的问题:

你们知道 MacBook 最大的刚需是什么吗,是户外没有无线网,急需的 5G!平板电脑都能用 5G,MacBook 为什么不能?

给 MacBook 安装 5G 芯片,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总归有点怪,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比想象更意外。

一语成谶,彭博社最新的报告揭示,苹果的确打算为 MacBook 系列配备 5G 基带芯片。

让 MacBook 像 iPhone 一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似乎正在成为苹果的下一个计划。

一条早有探索的路

既然苹果说要做,那我们就来看看,做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名编辑,我最头疼的莫过于出差时处理工作。一旦需要紧急完成任务,而周围却没有稳定网络,我只能让 iPhone 承担「外挂网线」的角色,牺牲它那本就捉襟见肘的续航,以确保 MacBook 在没有 Wi-Fi 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联网。

显而易见,开头的评论已经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对于经常出差或从事户外工作的用户而言,MacBook 内置信号基带无疑是一件充满安全感的事情。

没有出差或是户外需求的用户,5G 芯片的加入也有其用处。

在现在的流媒体 app 或是游戏 app 中,有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

正在使用移动网络优化体验。

类似的机制完全可以用在 MacBook 上,用以提升网络的稳定性。

在 Wi-Fi 和 5G 网络的双方加持下,通宵下载什么大文件都不怕网络抽风,一觉醒来任务稳稳当当地跑完,零意外,再也不怕出现第二天起床看见「网络连接已中断」的提示。

最后,也别忘了苹果的最爱——隐私。

公共 Wi-Fi 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我们这种普通用户而言,互联网的防御和威胁是一件潜在但完全有可能的事,如果 MacBook 安装了 5G 基带,能够自行解决网络连接问题,就不必依赖来路不明的热点,从源头降低信息外泄的风险。

对于那些需要严密保护工作信息却又不想每天提心吊胆的用户而言,这无疑多了一层安心的防护。

说了这么多好处,那么问题来了:内置基带这么好,别的厂家不做吗?

正如那句老话,太阳底下无新事,给笔记本电脑安装 5G 基带,并不算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回头看向历史,有不少老牌电脑厂商早就做过。

2005 年,索尼推出 VAIO VGN-T350 系列笔记本电脑。

▲ 索尼 VAIO VGN-T350/L

该系列电脑通过内置的 Cingular EDGE 蜂窝数据模块,允许用户无需外接数据卡或使用手机基带,即可在有移动蜂窝网络信号的地方直接上网。

在此之前,笔记本电脑通常只能通过外置 PCMCIA 数据卡或借助手机蓝牙/数据线连接来实现移动数据访问。

索尼 VAIO VGN-T350 首次将此类蜂窝网络模块直接内置于笔记本内部,从而被广泛视为「首款商业化上市、真正实现了内置蜂窝数据上网的笔记本机型」。

▲ VGN-T300 系列配备了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广域网(蜂窝网络)指示灯

随后不久,IBM、联想、戴尔与惠普等高端笔记本也纷纷推出带有内置 3G/EDGE/CDMA2000 等模块的笔记本,都将直接连接互联网作为卖点之一。

别的不说,就连苹果也动过心。

2011 年,一台 MacBook 原型机出现在 eBay 网站上,在一番激烈的竞逐后,这台 MacBook 的价格已经升高至 7 万美元。

之所以引来如此多人的关注,是因为这台原型机实在是太过特殊——屏幕的侧边,延伸出来了一条天线。

▲ 带有天线的 MacBook 原型机

随着 7 万美元大关的突破,这台原型机突然从 eBay 上撤下,并没有成交,不过卖家 evilroot 在 MacRumors 发布了更多的信息,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这台 MacBook 天线版原型机大约生产于 2007 年,具有红色电路板(而正式版本是蓝色),除了外观上显眼的天线外,还有内存盖下方摆放的 SIM 卡卡槽,据推测,这台 MacBook 原型机将支持 3G 网络,在 MacRumors 上,evilroot 对这根天线做了更多描述:

老实说,我认为大部分关于天线看起来不好的东西都是由于我拍摄照片的角度。它看起来相当大。实际上,它非常小,当延伸时,它只从显示屏上突出约2英寸,可能一毫米或两毫米厚。

更有趣的是,天线实际上是用磁铁固定在设备上的——有点像 MagSafe 功能中使用的磁铁,早在 2008 年苹果就为此申请了专利。

▲ 左、中:MacBook 原型机的天线|右:2008 年,苹果申请的天线专利

当然,时代与技术的限制之下,这台 MacBook 只停留在了原型机的程度,没有正式推出。

时至今日,联想 ThinkPad 系列中,还有部分机型提供内置的蜂窝模块,通过 4G 基带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戴尔的 Latitude 系列也有些型号搭载高通 Snapdragon X55 基带,为用户提供无 Wi-Fi 环境下的上网服务,惠普 EliteBook 系列、微软 Surface Pro 系列,都各自有类似的选择。

Mac 加基带,正是好时候

可以说,但凡是主打办公的高端笔记本,曾经都多多少少做过这样的尝试,不过始终没有大面积铺开。

原因也很简单:续航是个大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苹果而言,算不上困扰——自从 M 芯片推出以来,凭借高能效的 ARM 架构与系统级集成的 SoC,MacBook 的续航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

与我目前用的 i9 16 寸 MacBook Pro 相比,现在 14 寸的 MacBook Pro 都可以轻松将续航翻倍。

在强大的续航支持下,原本束手束脚的使用体验变得随意起来,一颗高度集成于 SoC 中的基带,不再是压力和负担。

再加上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电脑的需求开始趋于多样化,每个人拿到 MacBook 的使用场景都不一样——这位可能是放在家中作为代码编辑器,承担主要的工作任务,而另一个人则可能拎着 MacBook 与相机一起在广袤的无人区拍摄银河和星空。

此时,在续航已经大大增强的基础上,让 MacBook 适应更多的使用环境,不是一件错事。

5G 基带出现在 Mac 上,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环境。

虽然苹果没有公布 MacBook 系列的具体销量,但取决于 MacBook 在整个 Mac 产品线中占据绝对的生态优势位置,我们可以从总体的营收数据来窥斑见豹,推测 MacBook 系列在哪个市场卖得最好。

根据 MacroMicro 的数据来看,2024 Q3 数据中,大中华区在苹果营收占比排名第三,为 15.84%,而前两名分别是北美的 43.89% 与欧洲的 26.26%。

▲ 数据与图片来自 @MacroMicro

如果粗略地将营收占比看作用户占比,那么 MacBook 的用户更多集中在北美与欧洲。

而这两个地方,自有国情。

在欧美,商业通讯运营商的大部分套餐有一个巧妙的限制——流量给得很大方,甚至有可能无限制使用,但如果是作为热点使用,则有严格分级的流量上限。

比如 Verizon、T-Mobile、AT&T 的普通套餐,普遍有着热点 10-15GB 的限制,哪怕花大价钱订阅最高套餐,也会在 50G 左右被限速,比如 T-Mobile 的基础套餐,需要选择 75 美元的第三档,才能使用 15GB 的热点流量,想要更多的热点流量,需提高到 90 美元的档位,才能使用 50GB 的热点流量。

▲ 运营商 Verizon 的 55 美元套餐,限制为 60GB 的热点流量

在流媒体兴起的时代,但凡有跟视频沾点边儿的工作需求,这点流量真的不够用。

按照惯例,在文章的结尾,我还是要泼一桶冷水。

毕竟东西唱得再好听,也要落实到消费者手上,才是真的好。

按照苹果的习惯,就算 5G 基带成功推出,我们依然面临一个问题——有非常大的可能,这套方案会使用 eSIM。

eSIM 这个东西,我们就不再浪费笔墨了,iPad Pro 的蜂窝版近在眼前,完全可以作为参考。

不过,无论怎么说,从技术、需求与环境的综合视角来看,苹果想为 MacBook 加上基带这件事,虽然乍一看令人意外,但细细思量,的的确确是在情理之中,堪称苹果的欧·亨利时刻。

2020 年,爱范儿曾经发布过一篇《苹果造芯,拯救 iPhone 信号 | 硬哲学》,详细剖析了苹果自研基带芯片的布局和野心。

2019 年,在苹果与高通和解的当天,英特尔宣布退出 5G 基带芯片市场。

彼时,MagSafe 离开大众视线已经四年有余,神秘的 M1 芯片还没揭开面纱,iPhone 刚刚开启全面屏时代不久。

同年 7 月,英特尔将相关团队与资产打包,以 10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苹果,至此,苹果走上自研基带芯片的道路。

转眼五年过去,MagSafe 早已回归,M 系列芯片已经迭代到 M4,iPhone 只多了一颗相机控制键。

此时,我们终于听到了苹果基带芯片的脚步,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方式向我们靠近。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索尼新旗舰发布,售价近五万,这是一台普通人「不需要」的相机

By: 周奕旨
21 November 2024 at 15:50

2021 年初,索尼在经过三代机身的打磨后,顺利推出了自家的旗舰级无反 Alpha 1。

这台机器的问世,正式宣告着主打静态画质的 R 系列、主打视频的 S 系列以及均衡的 M 系列有了老大哥,也成为了彼时的主心骨。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 Alpha 1 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当红炸子鸡时,事情却发生了转变——小弟们个个猛如虎,M 系列以下犯上,画质担当 R 系列也迭代到第五代,Alpha 7S III 更是以超强的高感、直录银河等特性火出了圈,去年年底的 Alpha 9 III 更是将 Alpha 1 的风头瓜分殆尽。

近四年过去,索尼新一代旗舰 Alpha 1 II 登场。

四年磨一剑

作为一台相机的核心,CMOS 传感器至关重要,所有的光信号都会通过 CMOS 转为电信号,成为我们熟悉的数码照片。

索尼 Alpha 1 II 继续搭载前作 Alpha 1 相同的 5010 万像素全画幅 Exmor RS BSI CMOS 传感器,型号为 IMX 610。

由于四年没换 CMOS,Alpha 1 II 拍摄的静态影像并没有太大提升,如果有高像素需求,需要通过像素转换多重拍摄模式来弥补,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摇摇乐」,用户可以拍摄 16 张照片,并在后期合成为约 1.99 亿像素(17,280 x 11,520 像素)的高分辨率影像。

我知道四年不变的 CMOS 可能引起诟病,但这事出有因——目前民用领域的确找不到更强的 CMOS 了。

理论上,IMX 610 最高可以达到以一秒六十张的速度连续拍摄 50mp 14-bit RAW 的照片或录制 8K 240p 14-bit 规格的视频,Alpha 1 II 还远没有触及到其极限,同样一块底,索尼还搭载在自家售价高达三十五万元人民币的旗舰电影机 CineAltaV 2 上(又称 VENICE 2),这台电影机自 2021 年上市后,参与了多场电影的拍摄,也可以侧面印证其性能潜力。

▲ CineAltaV 2 在片场

不过,虽然 CMOS 没有更换,Alpha 1 II 的连拍性能还是不错,可以在 5010 万像素的规格下,进行每秒 30 张的画面不黑屏高速连拍,最多支持连续拍摄 153 张 Raw 格式照片,并以约 120 次/秒的速度对画面进行曝光计算,保证连拍照片的曝光准确。

得益于这块 CMOS 高速的读取与前代就配备的防畸变功能,电子快门并没有产生较强的果冻效应,加上更快的快门速度,电子快门在许多应用场景中的也许比传统的机械快门更有优势。

▲ 电子快门

想要拍摄一张照片,自然不能只看 CMOS,对焦性能也同样重要。

去年年底发布的 Alpha 9 III 已经秀出了索尼在对焦功能上强大的技术储备,拍摄了《特朗普举拳照》的美联社驻华盛顿特区首席摄影师埃文·武奇就因其强大的对焦性能将其作为自己的工作专用相机。

▲ 埃文·武奇与索尼 Alpha 9 III

Alpha 1 II 配备了 759 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覆盖约 92% 的取景范围。从 CMOS 读取的大量数据通过双 BIONZ X R 处理器进行高速处理,同时优化的算法确保了高速度自动对焦和跟踪性能,从而实现可靠地锁定和跟踪拍摄对象。

可设置的对焦点尺寸也变得更多了,相比之前的 S、M 和 L 尺寸,Alpha 1 II 预设对焦范围增加了 XS 与 XL 两种尺寸,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快速调用。

▲ 更小的对焦范围,带来更高的合焦进度,图片来自 @索尼中国

同时,AI 芯片的加入,解决了前代 Alpha 1 的最大遗憾之一,配合双 BIONZ XR 处理器,Alpha 1 II 可以对人类的姿态进行识别,对焦不犹豫,锁焦稳得住。

除了人体识别外,动物、鸟类、昆虫、汽车、火车和飞机等多种物体识别对焦的成功率也得到了提升,在拍摄照片和视频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强大的连拍与对焦性能的保障下,Alpha 9 III 上出现的预拍摄功能,也出现在 Alpha 1 II 上,这个功能可以捕捉用户按下快门之前最长 1 秒的图像。

可以说,这是相机上的 Live Photo,相机用户再也不需要为偶尔的恍惚懊悔,迎来了自己的「后悔药」。

▲ 图片来自 @索尼中国

现在是流媒体与视频的时代,搭载了与 CineAltaV 2 同款 CMOS 的旗舰无反 Alpha 1 II,视频性能自然也不弱。

Alpha 1 II 最高可以拍摄 8K 30p 10-bit 4:2:2 或是 4K 120p 10-bit 4:2:2 视频,以 Super 35 规格拍摄 4K 30p 或 24p 时,可以获得由 5.8K 超采而来的画面,为不同需求的创作打造充裕的画质条件。

▲ 图片来自 @索尼中国

同时,机身支持与专业电影机兼容的 S-Log 曲线,其中的 S-Log 3 伽马曲线可以记录超过十五档的动态范围,与 CineAltaV 2、FX9 等电影机拍摄的素材轻松匹配,打通后期处理流程。

对于新手而言,S-Log 的确不好上手,Alpha 1 II 支持导入 16 个用户 LUT 用于预览画面,进一步降低专业调色曲线的使用门槛。

如果 S-Log 还不能满足用户的创作需求,Alpha 1 II 还支持通过机身上的 HDMI 接口连接外录设备,将 16-bit Raw 格式的视频输出到外部记录仪,在几乎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为后期提供极大的调整空间,助力所有创意的落地实现。

▲ 连接了外录设备的索尼 FX3

外观设计方面,Alpha 1 II 遵循了索尼一贯的设计,整体外形紧凑利落,机身采用哑光黑色镁合金打造,透露出精致与刚毅感,质感强烈并具备良好的耐用性与防护性。

Alpha 1 II 整机仅重 743 克,配合深厚的手柄设计,在长期握持的使用中缓解手部压力与疲劳。

在橙色的卡口环中,Alpha 1 II 内置了 5 轴防抖组件,最高可以实现 8.5 级画面中心防抖与 7.0 级画面周围防抖补偿,为高像素条件下的清晰成像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Alpha 1 II 也加入了动态防抖增强模式,这个功能首先出现在索尼 ZV-E1 上,提升超过 30% 的防抖效果,影像旗舰也能成为「运动相机」,不过这个功能在开启 8K 或是 120 帧及以上的视频规格时不可用。

此外,机身配备了与 Alpha 9 III 相同的可触摸操作 4 轴多角度翻转屏,从任何角度拍摄照片、视频都不是难题。

▲ 图片来自 @索尼中国

在机身卡槽上,Alpha 1 II 的双卡槽都支持最新的 CFExpress A4.0 卡格式,写入速度可以达到 3GB/s 以上,是 CFexpress 2.0 速度的 2 到 2.5 倍,在回看照片时,Alpha 1 II 支持按顺序无缝读取观看两张卡内部存储的照片。

索尼 Alpha 1 II 的官方售价为 47999 元,将于 2024 年 12 月上旬正式上市。

影像巅峰,意义何在?

有一句笑话是这样说的:

想要完全发挥现在旗舰相机的性能,可能需要用最高规格的视频录制一只野生动物在非洲大草原的银河星空下穿着婚纱奔跑。

虽然听起来真的离奇荒谬,但这的确是各家旗舰现状的真实写照。

就像布加迪用极致速度和性能定义超跑标杆一样,Alpha 1 系列就是那种秀肌肉的性能怪兽,几乎没有人可以同时触碰到它每个方向上的性能极限,这样的定位注定了它服务于专业的影视团队或是有着极致需求的摄影师,其将近五万的售价也证明了这一点。

▲ 图片来自 @索尼中国

那这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的相机,它有意义吗?

我认为有。

现在,我们正处在摄影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在摄影诞生一百多年后,手机摄影这个新贵,凭借它的便携性和强大的算法杀入局中,让摄影这件事变得前所未有地亲民。

手机的加入是打压,短短十年就让相机市场逐步压缩,但另一个角度来说,手机阵营的加入也是一剂强心剂,整个摄影环境因为手机的加入,涌入无数新玩家。

相机和手机两大阵营也从最初的对立,逐渐进入了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的阶段,相机开始加入 AI 辅助成像,手机也学习相机厂商的色彩科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阵营的技术突破,都有可能给对方带来新的灵感与方向。

影像的可能性,变得无限丰富。

回到具体的设备上,索尼 Alpha 1 II 这台「影像巅峰」离我们很远,不是一台普通人需要的设备,但我们又的确需要它们——正是这些有点遥远的设备,孕育着人们想像中的影像技术,只要技术有进步,就迟早会以某种形式,向每个用户普及。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某台「遥不可及」的设备诞生,在未来拍出更好的照片。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iPhone 16,引起一场手机壳的割据混战

By: 周奕旨
13 November 2024 at 15:41

转眼,iPhone 16 已经推出了两个月。

本来以为在这一代 iPhone 上,Apple Intelligence 会是最大看点,但落地遥遥无期的 AI 和各种「剑走偏锋」的偷渡方法,早已消磨了大家的热情。

此时我才发现,原来 iPhone 16 上真正的主角,还是那颗相机控制按键。

别误会,我的意思并非是它多好用,而是为了保护这个小东西,着实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一颗按键,复杂集成

就像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再不济也要套一个袋子一样,不少人拿到新手机的第一件事,大概都是准备一套手机壳与贴膜。

但在 iPhone 16 上,这颗按键给手机壳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先回顾一下相机控制按键是个什么东西:这颗按键由一块蓝宝石玻璃、一个压力感应器与一个机械结构组成,支持手指的滑动、按压与点击操作。

我们可以将这颗按键的交互方案分成两套结构:一套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点按激发,另一套则是通过用于屏幕上的电容感应与压力传感器来实现触摸与按压激发。

机械结构好解决,从电源键到音量键都是通过这种最基础的方式来交互,无论是开孔设计、硅胶覆盖,甚至是金属与硅胶结合以营造金属触感,市场上早已有成熟的方案来应对了。

但电容与压感明显是个新东西。

电容触摸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人体导电性来检测触摸位置,它在表面覆盖了一层透明的导电材料(通常是氧化铟锡),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场。

当你用手指触碰到材料表面时,人体会吸收一部分电流,这一触摸点的电容值就发生了变化。屏幕内部的传感器能够快速感知这种正在发生的电容变化,并将其传送至处理芯片,计算出触摸的精确坐标位置。

也就是说,想要隔着手机壳用好这颗按键,满足传统的机械结构还不够,还必须有可以传导手指生物电讯号的介质。

有需求,就有市场,不过这一次,商家想挣这份钱,可谓是忙坏了。

需求无限多,方案不完美

在 iPhone 16 才推出时,大家想要带相机控制按键的手机壳,因为官方的手机壳也配备了相机控制按键,跟着原厂的做法肯定没错。

那我们看看原厂是怎么做的:与 iPhone 16 上的相机控制按键一样,官方 MagSafe 硅胶保护壳上有一片蓝宝石玻璃,并配备有传导层,能够将手指的动作传递给手机的相机控制按钮。

之所以选用蓝宝石玻璃,是因为它能达到约为 2000HV 的硬度——这是矿物玻璃的两倍,不锈钢的十倍,只有少数材料能够划伤这个硬度的蓝宝石玻璃,比如 4500 至 10000HV 的真钻石。

目前官方网站出售的 Beats 保护壳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案。

与硬度相对应,蓝宝石玻璃的成本也相当高,虽然苹果从未透露过相机控制按键的蓝宝石玻璃成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使用蓝宝石玻璃的设备揣测——Apple watch。

▲ YouTube 博主 @Unbox Therapy 测试 Apple Watch 的蓝宝石屏幕硬度

知名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公司 IHS Markit 通过对 Apple Watch 拆解分析,得出了一份提及蓝宝石玻璃屏幕成本的报告:

Apple Watch 上使用的蓝宝石玻璃屏幕的总成本约为 27.41 美元,其中 7.86 美元为材料成本,其他部分包括研发、劳工和制造费用。

综合考虑材料成本和加工工艺,iPhone 16 系列的相机控制按键蓝宝石成本合理估计在 8 至 15 美元范围内。

这种成本对于第三方制造商来说毫无疑问非常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险,用户也更喜欢物廉价美的东西,想要继续维持低价多销,就需要想别的办法——用其他材料覆盖这颗按键。

这种办法的效果不算好,大多数材料的导电性能有限,隔着一层材料操作这颗按键一点也不丝滑,大家想要的是既能保护按键,又不影响操作的手机壳。

于是整个十月,市场的需求开始出现分歧。

一部分人在发现带相机按键的手机壳并没有那么好用以后,干脆不要这颗按键了——反正也不好用,AI 又没落地,我要它干嘛?不如包起来。

于是有的商家推出了类似于 iPhone 15 系列的手机壳,直接忽略掉这颗相机控制按键。

而另一部分人则不愿意放弃,原因也很简单——我为这颗按键花了钱,不管用不用得上它都要在那儿。

执着有时候会带来新发现。

厂家继续生产额外做了相机控制按键的手机壳(后称电容手机壳),这些壳子绝大多数都遵循苹果官方手机壳设计——用玻璃材质作为表面材料,保证手指操作的顺滑度,再设计一个导电层,将电信号变化传导到手机上的相机控制按键,达成精准操作。

但是结果也不乐观,由于控制成本,第三方的电容手机壳也出现各种翻车,比如玻璃材料脱落、按键整体脱落。

不过这些还算小问题,一个避雷贴的出现,彻底把这类壳子打入冷宫:如果手机壳内部有灰,时间一长,iPhone 机身上的按键就会被弄出印子。

安了手机壳还留印?这简直不可接受,市场的呼声又又又变了:

不要带按键的手机壳!

这下商家是真的麻了,赶忙又将发布前提前设计的开孔壳库存拿出来卖。

此时,又一个新鲜的东西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按键贴膜。

没错,继屏幕贴膜、镜头贴膜之后,按键贴膜也出现了。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反复折腾以后,大家实在是对于这颗矜贵的按键失去耐心了,索性就用最实用的方法吧——开孔手机+按键贴膜。

甚至,广大用户还为其总结了非常全面的经验:为了防止这颗按键出现任何意外,不管用开孔壳还是全包壳,最好都贴上按键贴膜。

手机壳厂家打得不可开交,按键贴膜商家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事情到了这里,市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总而言之,目前大致还有四套方案:

  1. 搞全包,将这颗按键直接屏蔽,当它不存在
  2. 抛弃按键的半按和触摸功能,只保留机械结构的点击
  3. 坚持开孔结构,搭配按键贴膜一起卖也是不错的选择
  4. 又开始新一轮的电容手机壳研发,企图通过软化金属或是硅胶包裹的方案解决电容按键壳留印的问题

这些方案都不错,可以说各有簇拥,但需要注意的是,全包只是一时之举,并不能长久——这与尚未落地的 AI 有关。

根据爱范儿对 Apple Intelligence 的测试来看,与视觉相关的 AI 功能只有一个入口,就是这颗难搞的相机控制按键,如果坚持全包,就等于放弃了这一部分功能。

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

面对困境,退缩只会让我们被更大的困境追赶。

说到底,这颗按键惹出来那么多麻烦,完完全全是因为苹果设计的偷懒。

根据微博博主 @楼斌 Robin 对 iPhone 的拆解来看,相机控制按键通过焊接将键帽与内侧的金属衬板死死固定在一起,如果出现损坏,只能进行破坏性拆解。

▲ 拆解图片来自微博 @楼斌 Robin

苹果官方的维修报价来看,这颗按键的保外维修价格高达 4399-6099 元。

这颗按键真是用得起,坏不起。

近年来,苹果一直在帮助用户管理注意力,以便提高效率,为此陆续推出了专注模式、自动化等功能,其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苹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让用户更专注,拒绝那些非常好的想法,以便为伟大的想法腾出空间。

目前看来,苹果用这颗集成了多种结构与技术的按键,逼着购买了 iPhone 16 的用户必须要在日常使用中压缩自己的「伟大想法」,分出一部分注意力给苹果这个「非常好的想法」,实在是背离了初衷。

可别说用户把手机供起来,毕竟爱惜自己的东西,永远不会有错。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体验 iMac M4 后,我发现了苹果的小心思和乔布斯的影子

By: 周奕旨
8 November 2024 at 12:00

2001 年,《老友记》第七季正在美国播出,斩获了约 2000 万平均收视人数,位列当年全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前五名。

这部从上世纪走来的经典美剧,虽然热度有些下降,但漫长的播出生命线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彩蛋——剧中的产品伴随时代更迭而变迁。无论是 Nokia 手机、PlayStation 还是 Windows 系统,都有着浓烈的时代属性,寻找这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标志物」,一度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这一季,有个新家伙登场。

独特的半透明外壳、以浓厚的红色为主色调、屏幕边缘包裹着透明的塑料材质,以及透过外壳可以隐约看到内部的构造,放在精心设计的片场中也能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眼球。

iMac G3,这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发布的首批重要作品之一。

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对这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备定位极其清晰:

iMac 让电脑使用变得更简单。

那是千禧年前后,互联网还是个新鲜玩意,电脑则没那么友好,设计呆板无趣、界面晦涩复杂,没有吸引力的同时学习成本也相当地高。

苹果想让 iMac 成为人们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门户,所以它技术理念先进、它使用直观易懂、它设计优雅好看,苹果甚至专门推出了一条宣传片,就为了表明 iMac 简单又有趣,连小孩子都能轻松使用。

最终目的很简单——要让每个看到它的人都跃跃欲试。

▲ iMac G3 活跃在各大影视作品中

不负众望,以这个角度切入市场的 iMac G3 大获成功,被视为苹果复兴的标志。

二十六年后,iMac M4 发布。

门面担当,性能不弱

第一眼看过去,iMac M4 最显眼的就是同样多的配色,甚至连官网的宣传标题都将彩色元素置入其中。

iMac M4 的整体配色遵循了 iMac M3 的方案:搭配相同颜色的不同饱和度,形成 iMac 的色彩美学。

高饱和度的颜色覆盖了 iMac 的整个背部面板,使其在任何角度下都能呈现出浓郁的视觉冲击力,清淡的同色系 logo 与背面的浓烈形成对比,以便在任何环境中,人们都可以一眼看见这个协调又亮眼的家伙。

清淡的颜色还填补了剩下的细节:正面底部面板与支架都选择用较低饱和度的同色系颜色示人,营造出柔和的视觉效果,让用户在使用屏幕时不易分散注意力,这倒是与苹果一贯的注意力理论相匹配。

清淡的颜色与 iMac M3 一样,保留在更换了 USB-C 接口的妙控键盘与妙控鼠标上,虽然键鼠与 iMac 不是一个整体,但依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辨认它们的配套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的电源线也拥有了与 iMac 本体匹配的清淡颜色,而不是标配白色了。

与配色相符合的就是它的产品定位——看到这样颜色鲜艳讨喜,设计简约的 iMac,你只会想做些愉快轻松的事情,而不会想把它带到枯燥又烦闷的专业环境中。

就像全球著名设计咨询公司 IDEO 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蒂姆·布朗说的:

性能决定了你的产品能做什么,而设计决定了用户如何去做。

在这一代 iMac 上,最大的变化是它的大脑——M4 芯片登场。

爱范儿拿到手的是一台顶配 iMac,搭载满血 M4 芯片,32GB 内存与 2T 固态硬盘,我们先按照惯例,对它进行了一次跑分。

在 GeekBench 6 中,iMac M4 获得了单核 3699 分、多核 14833 分的成绩,作为对比,上一代 iMac M3 的单核成绩为 3138 分,多核 11912 分,获得了约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

今年的 WWDC,苹果宣布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登场,AI 正式成为苹果产品必须具备的功能,AI 性能成为躲不开的话题。

同样是 GeekBench,iMac M4 在 AI 测试中通过 CPU 获得了单精度 4687 分、量化分数 6268 的成绩,作为对比,iMac M3 的得分为 4103 和 5615。

单精度分数代表 iMac M4 在高精度、细致计算任务(如复杂图像识别)中的能力,而量化分数则展示了它在快速、省电任务(如实时语音助手)中的效率。

不过,我们始终认为纸面参数仅供参考,只有当这些参数化作这台 iMac 的实际体验时,才赋予其真正的意义。

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与一名摄影师,正好模拟日常大部分的使用场景,试试这台设计与性能并驾齐驱的 iMac M4。

写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在自己不够熟悉的领域,常常需要依赖浏览器查询资料,让我能「博古通今」。

由于资料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我常常需要同时打开许多网页进行翻阅。然而,许多网页包含复杂的脚本、动画或后台任务,一旦开启,CPU、GPU 和 RAM 需要并行处理各种任务,成为电脑性能的隐形杀手。

此时,iMac 能支持我同时浏览多少个网页,很关键。

测试中,我打开了 50 个网页,覆盖视频、小游戏、新闻、带动效的官网等类别,在网页全都加载完成后,我快速切换每个网页,并使用其中的动效和小游戏,iMac M4 依旧丝滑,没有任何卡顿出现。

虽然大家更为熟知的是透明大背头 iMac G3 与台灯电脑 iMac G4,但 iMac G5 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代。

2004 年,一根支架撑起的「白色相框」,为未来的 iMac 设计奠定了基础。

20 年后,同样是一根支架撑起了 iMac M4,以及正面分辨率 4480 x 2520 的 24 英寸 4.5K 视网膜显示屏。

不过,一台显示屏可不够。

在我日常使用中,稿件、网页、图片处理与微信等交流工具常常同时存在,来回切换十分分散注意力,多台显示屏成为了刚需。

经过测试,这台搭载满血 M4 芯片的 iMac 支持同时连接两台分辨率为 6K(60Hz)的外接显示器,并且同时运行 Safari 浏览器、飞书、微信、剪映等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应用时没有出现明显卡顿。

一台 iMac 再加两台外置显示屏,每个任务终于都可以优雅地排列在屏幕上,不用从一堆软件的堆叠中找自己需要的界面了。

互联网的发展史,其实也是数码照片的传播史,图片随着网络一起,成为人们最基础的信息媒介之一。

摄影是我的爱好,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从不会使用公司的 MacBook Air 做图片工作——因为太卡。

这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我不少的休息时间。

▲ MacBook Air M1

在 M4 的加持下,新 iMac 能否承担一定的图片处理任务,这至关重要。

为了测试 iMac M4 的图片处理功能,我准备了 7 张由富士中画幅相机 GFX 100S 拍摄的图片,通过 iMac 背部的四个雷雳 4 接口传输到 Photoshop 中,使用 Photomerge 功能进行全景接片。

这七张照片每张 1 亿像素,接片后去掉重叠部分,再进行矫正,像素量达到了 4.7 亿,工程文件大小为 10.7GB。

在合成之后,我打算对这张全景照片进行调色,试试它处理静态图片的极限在哪里。

要知道,在如此庞大的像素压力下,实时处理图片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性能不够的电脑往往不能实时预览调色效果,要等操作结束一两秒后才能看到调整效果。

别小看这一两秒,这一点卡顿就足以让用户拿起手机,转移本来专注的注意力。

在 iMac M4 上,我对这张全景接片先后进行了曝光调整、曲线调整、HSL 调整,并使用了三个蒙版工具,对照片做精细化调整。

在二十分钟的后期过程中,无论是对图片进行接片、畸变矫正,还是后续的曝光、颜色等基本参数进行调整,或是用蒙版精细处理局部细节,iMac 都没有掉链子。

看来,静态影像还难不倒它。

在静态影像测试时,我想到一个梗:

剪辑已经成为一个人必备的基础技能。

这句玩笑话,我听到不止一次了。

虽然有夸张的意思,但随着流媒体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消遣娱乐,还是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这种动态媒介。

剪辑视频的能力,的确愈发重要。

普通的剪辑肯定不在话下,但生活中难免遇到偶尔超标的需求,比如调色,iMac M4 能胜任吗?

在这次测试中,我将单条 4K 60 帧,Apple ProRess 422 Proxy 规格的 Log 视频放进达芬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Lut 还原、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添加胶片光晕、添加胶片颗粒、降噪与锐化等一系列操作。

这对于 iMac 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前面的还原与调色效果中,我可以在预览界面实时查看渲染过的视频,当加入胶片光晕与颗粒效果后,预览帧率下降到每秒 15 帧左右,此时还能勉强对画面进行实时的动态预览。

等降噪效果登场,iMac 才彻底吃力起来——预览界面的帧率下降到每秒 3 帧左右,几乎不可用于动态预览,只能在设置好降噪参数后先关闭节点,等输出前再打开。

这条测试视频总时长为 20 秒,共 1200 帧,输出为 4K 60 帧 H.264 视频所用时间为:

  • 带降噪与锐化效果:11 分 59 秒
  • 不带降噪与锐化效果:1 分 42 秒

从实时预览的帧率与输出速度来看,此时,iMac 几乎已经触及了自己的性能边界。

我通常只用达芬奇做粗剪与调色,等到输出以后再放到 Final Cut Pro X 中做剪辑(更偷懒的话就用剪映),这很容易让输出的片段四处散乱,得益于 iMac M4 上双双突破 3000MB/s 的读写速度,我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些零碎片段的整理工作。

从这一系列测试来看,iMac 在 M4 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轻松处理繁琐的基础任务,偶尔的「出格」需求也不在话下,虽然差点没扛住比较基础的降噪处理,但表现足以让我满意。

毕竟,对于一台更偏向于日常工作娱乐使用的电脑,快慢只是时间问题,跨过「能做」这个门槛,才是最重要的。

褪去束缚,回归本质

我们以十年为一期,纵观 iMac 的发展,背后其实隐藏着很有意思的变化。

1998 年,第一台 iMac G3 诞生。

凭借设计的优越与使用的简单,让 iMac 成为大众喜欢用、乐于用的电脑,由此成为了苹果的常青树之一。

十年过去,随着用户需求逐渐开始细分,专业软件如雨后春笋进入个人电脑。

2009 年,iMac 27 英寸与 21.5 英寸推出。

两种尺寸的屏幕、更强的 intel core i5 和 core i7 处理器、更多的 RAM,都是为用户日益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准备的配置。

爱范儿的办公室里就还有一台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iMac,它没有先进的 M 系列芯片,也没有多彩的颜色设计,但得益于当时苹果提供了足够多的定制选择,让它依旧很强大——在同时期的 MacBook Pro 已经相当吃力的今天,这台老 iMac 依旧可以快速响应我的需求。

▲ 搭载 intel 芯片的 iMac

又一个周期过去,随着科技进一步进展,人们对电脑的专业需求已不再浅尝即止,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也愈发细分。

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之间的需求可能大相径庭,由于 iMac 本身一体机的特性,苹果官方提供的配置已经不足以满足所有用户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需求了。

这才有了现在的 Mac 现状——Mac mini 凭借高度拓展性快速崛起,而 iMac 定位逐渐向基础使用收拢。

专业需求的转移,让 iMac 的「高配」之路戛然而止,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各司其职,才能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选择。

褪去了「束缚」的 iMac,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诞生时的定位——凭借设计与性能的平衡,让人们乐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就像 2021 年,颜色再次回归 iMac 时,库克说的那样:

iMac 是让人们感到快乐、充满灵感的设备。

这与 iMac 诞生时,乔布斯的愿景一脉相承。

又何尝不是一种历久弥新呢?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