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10 April 2025Main stream

特朗普:暂停对等关税90天 对中国关税立即加到125%

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下午透过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宣布,考虑到已经有75个国家寻求谈判,一周前宣布的美国征收对等关税立即暂停90天;“对全球市场缺乏尊重”的中国,关税税率则将从目前的104%再上调到125%。

他在讯息中同步表示,在90天内,这些寻求谈判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将降低至10%,宣布时立即生效。

此轮中美贸易战,源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针对中国,他计划在原有20%关税的基础上,再加征34%的“对等关税”,作为中国多年对美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回应。有异于其他国家立即寻求和美国谈判,中国随后在4月4日宣布对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反制,未料此举促使特朗普为了施压中国撤销34%关税,又宣布加码50%,导致美国对中关税达104%,4月9日起生效。

中国国务院在9日下午发表“中美经贸关系中方立场白皮书”,强调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平等对话应是大国间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未料数小时后,9日傍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所有美国产品再加50%关税,达84%。

【中美贸易战再省级 中国民众怎么看?】… pic.twitter.com/DcTEKuCjbD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9, 2025

针对美中两国的贸易紧张局势严重升级,美国华盛顿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主席、美国前贸易副代表科特勒(Wendy Cutler)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告诉记者,这对两国而言是双输的局面:“美国消费者将面临商品涨价,甚至出现部分商品短缺的情况;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上升,最终仍将由消费者承担这些压力。而中国出口商则需寻找替代市场,但当前其他国家也正积极采取行动,以保护本国制造业免受进口激增的冲击。此外,双方经济成长将放缓,因为企业会推迟投资决策,等待更明确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经济和贸易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也向本台分析表示,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压力,两国政府将需要扩大举债:”中国将透过举债来支撑那些失去美国市场的企业;而美国则会举债,以某种方式补偿消费者因关税上升所承受的高物价压力。”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周三的声明中指出,中方将对此“坚决反制”,美方升级对华关税的做法是“错上加错”。

除了关税报复性加码外,中国商务部也在同日将6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被列入清单的包括护盾人工智能公司与内华达山脉公司等。商务部新闻稿称,这些企业对台军售以及和台湾展开军事技术合作,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以及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此外,中国商务部也以”防扩散”为由,将12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

科特勒指出,“中双方都在加码报复对方,这已对两国的企业与民众造成负面经济影响”。不过,她也认为,美中两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周迎来谈判:“就像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时那样,我预计在接下来几周内,双方最终会认知到坐下来谈判符合共同利益,并有可能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

史剑道也指出,谈判很可能即将展开,不过双方是否能取得成果还很难说:“谈判能够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谈判启动的主要契机,可能会是其中一方做出让步,即使只是象征性的小让步,或者是美国与日本或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初步协议。”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玫瑰园就关税问题发表讲话时,手持一份“对外贸易壁垒”文件。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美驻华大使提名人珀杜出席听证 对中强硬表态

本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驻华大使人选戴维·珀杜(David Perdue)出席了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政客》(POLITICO)报道,珀杜在听证会上对中国发表强烈批评,称中国正对美国发动“新型态的战争”,并表示:“马克思式的民族主义正在重塑中国,而中国的全球野心正在威胁当前的世界秩序。”

外界普遍认为,珀杜此番言论显示他正试图重塑形象,拥护特朗普对中国强硬政策的立场,这也与当前美国国会两党对华态度趋于强硬的共识保持一致。

相关报道

美国务院选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

以对华强硬著称 特朗普将提名前佐治亚州参议员珀杜为驻华大使

特朗普:前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珀杜将担任驻华大使

报道指出,周四的听证会聚焦于中国构成的国安威胁、美国与盟友及伙伴的合作重要性,以及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被削弱后对美国软实力的影响等议题。但较为敏感的问题并未被提及——例如,珀杜过去曾发表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相悖的言论,支持将美国制造业外包至低工资国家;在人权方面,他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拒绝谴责中国,并认同中方将香港抗议视为“内部事务”的立场。

报道指出,参议员们回避这些争议,突显珀杜近期对华强硬表态已成功安抚外交委员会中的鹰派议员。这也可能反映出,部分倾向缓和中美紧张局势的议员,愿意接受一位对双边关系持“复杂观点”的人选出使北京。

据本台早前报道,珀杜拥有40年的国际商业经验,曾在新加坡与香港生活。他于2015年至2021年间担任联邦参议员,作为美国国会中友台议员之一,他曾于2018年访问台湾,并与时任总统蔡英文会晤。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驻华大使人选戴维·珀杜 (David Perdue)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

藏传佛教高僧被证实离世 失踪8个月后死讯曝光

中国官员周三(4月2日)证实,一位在八个月前失踪的的藏传佛教领袖近日去世。两个独立消息源对自由亚洲电台藏语组指出,该名深具影响力的领袖在公开呼吁保护藏语和藏文化之后失踪。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Tulku Hungkar Dorje)是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龙贡寺的第十任住持,享年56岁。多年来,他以慈善家、教育家和宗教导师的身份在藏区广受敬仰,信众尊称他为“堪布”,意为藏传佛教的转世高僧。

在图尔库·洪卡尔·多杰过世的消息传出后,众多藏人网民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哀悼。网民们纷纷写道:“当这样一位位有学识的领袖接连离世时,我们就像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孤零零地被留下。”、“听闻又一位全心全意为西藏宗教与民族事业奉献的人士辞世,我的心从深处感到痛苦”、“一位像黄金般坚强的人,怎么可能只是病死?”。

独立消息来源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中国官员周三召集龙贡寺七名僧侣,通知他们图尔库·洪卡尔·多杰已去世,但未说明具体的死亡时间、地点及死因。当这些僧侣们被告知他去世的消息时,还被要求签署一份政府正式文件确认其死讯,但中国官员未透露住持遗体的下落,也没有说明他在失踪的几个月里被关押在哪里。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最后一次公开讲法是在2024年7月,之后便“被消失”。自他失联以来,中国当局严禁寺庙僧侣及当地藏人讨论其下落,并禁止传播他过往讲法的音频和视频。到了2024年12月,外界对其安危愈发担忧。一位消息人士当时告诉本台,北京方面已开始拘留多名来自西藏各地的知名喇嘛进行审讯,并担心图尔库·洪卡尔·多杰可能已在羁押中去世。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一生致力于推动藏区教育与慈善。2005年,他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创立当地首座藏传佛教尼姑庵,并陆续设立多所学校与职业培训中心,为牧区藏族家庭的子女提供免费教育。这些学校不仅教授藏语、藏族历史,还包括中英文、数学、品德教育,以及唐卡绘画、藏医、裁缝与地毯编织等职业技能。据悉,这些机构多数在他失踪后不久遭到关闭,其中一所早在2021年就已停办。

除了教育事业,他还于2004年成立慈善基金会,长期为数千名僧人、尼姑及年长藏人提供免费粮食、衣物和药品。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于1980年至1989年在龙恩寺接受僧院基础教育,随后赴印度和美国深造多年。他于2002年回到西藏,接任龙贡寺第十任住持至今。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藏传佛教僧侣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纪念仪式上诵经。

TikTok剥离倒计时 美国多方竞标白热化

随著国际版抖音 TikTok 必须在 4 月 5 日前与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完成剥离,科技公司 AppLovin 已提出收购 TikTok 的计划,并正与赌场大亨史蒂夫・韦恩(Steve Wynn)洽谈潜在的资金支持。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部分分析人士认为 AppLovin 是有力的竞购方之一,因其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高效搜集用户数据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该公司也已向特朗普政府提交报告,表示有能力解决美方对国家安全的疑虑,并承诺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审核多项潜在收购方案,包括由云端运算公司甲骨文(Oracle)与多家美国投资者提出的联合收购案,以及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银湖集团(Silver Lake)与黑石集团(Blackstone)的投资提案。

此外,据《纽约时报》报道,有消息称,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com)也在最后时刻参与竞购,与成人内容平台 OnlyFans 创办人斯托克利(Tim Stokely)合作,提出收购整个 TikTok 的计划;但白宫评估后认为,亚马逊的提案推进空间有限。

美国高级官员预计将于本周三召开会议,进一步敲定交易细节与未来营运方式。有消息指出,华盛顿可能倾向于为TikTok引入新的美方投资者并降低中资占比,借此绕开正式出售程序,以降低政治风险。

另据本台此前报道,特朗普总统近日表示,他有信心推动字节跳动接受协议,以避免 TikTok 在美国遭到全面封禁。他也释出可能松动对中关税的讯号,称若北京在此案中展现合作意愿,将考虑调降目前对中国征收的 20% 关税。《华尔街日报》则引述消息指出,北京方面已表示愿意就交易展开讨论,但强调此案是中美更广泛贸易谈判的一部分,并正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预计于周三稍晚公布的“对等关税”新政策。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TIKTOK 应用程序。

对美谈判新筹码? 中国限制企业赴美投资

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披露,中国已开始限制本国企业对美投资,此举被视为北京在与特朗普政府谈判中新增筹码的一部分。

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多个部门近几周已接获指示,暂停对有意赴美投资企业的注册及审批流程,这一政策动向凸显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温。据称,目前尚无迹象显示,这项限制将波及已在美完成投资的中资企业,或影响中国对美国国债等金融资产的持有情况,然而,发改委暂停受理投资申请的具体原因及其持续时间尚未明朗。对此,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均未回应彭博社的置评请求。

本台早前曾报道,随着特朗普总统本周三将针对美国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中国可能再次被列入加征关税名单。对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在“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已做好应对“外部超预期冲击”的准备。彭博社指出,在中国资本持续外流的背景下,北京近期已加大了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查力度。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772.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8.7%。不过,这些资金主要流向“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发展中国家项目,其中近八成投资流向亚洲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对美投资则同比下降5.2%,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9%。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一名员工从办公室窗户望向上海港。

缅甸军方误向中国救援车队鸣枪示警 称士兵未接获通报

据本台缅甸语组报道,缅甸军政府本周三表示,其士兵日前误向一支载有中国紧急救援物资的车队鸣枪示警。军方发言人佐敏吞(Zaw Min Tun)指出,事件发生于周二,当时车队途经掸邦北部瑙秋(Nawnghkio)一处驻有安全部队的村庄时未停车,驻守士兵因此朝天鸣枪三次示警。他强调,事件中无人受伤,物资也未受损,涉事士兵事前未被告知有车队通行,军方将对此展开调查。

这支车队由中国红十字会派出,共九辆车,当时正参与缅甸地震的救灾行动。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7.7级,已造成超过2800人死亡、4600人受伤,伤亡人数预计仍将上升。

针对这起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周三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重申,中缅是“胞波”友邻,并呼吁各方保障中方人员安全。他表示:“中国红十字会向缅方提供的救灾物资援助已运抵缅甸,正在运往曼德勒灾区途中,目前救援人员和物资均安全。……中方衷心希望缅甸各族各派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包括中方在内的国际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在缅甸军方发表声明前,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已率先通报此事,并表示事后已派遣部队护送中国车队前往曼德勒。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发生后,包括德昂民族解放军和若开军在内的四个武装团体宣布为期一个月的单方面停火,以推动国际人道救援工作开展,并承诺期间不主动发动攻势,仅在自卫情况下应战。由遭军方推翻的民选政府组成的“民族团结政府”(NUG)也在震后宣布停火。

不过,缅甸军政府拒绝了上述提议,将领们指控武装团体借机重整和训练部队。有目击者指出,军方仍在执行空袭等军事行动,影响救灾进展。而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则辩称,军方只针对武装团体的“恐怖活动”展开打击,并表示国防军没有主动攻击少数民族的营地,政府始终敞开大门,愿与所有民族武装组织会谈。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缅甸军方人员在站岗。

美俄关系正常化之际 王毅访俄重申中俄友好

本周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公开表示,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在乌克兰停火谈判前景不明、外界猜测美国是否试图拉拢俄罗斯、离间中俄关系之际,王毅自本周一起展开为期三天的莫斯科之行,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展开对话。

据《南华早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二与王毅会面。普京表示,十分期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访问俄罗斯,出席二战“胜利日”纪念活动。他指出,届时习近平将以“主宾”身份出席,并展开深入的国事访问,讨论两国关系现状。王毅则在会谈中强调,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容外部势力干涉。

自特朗普于今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俄关系趋于缓和,正值“美俄改善关系意在牵制中国”的舆论猜测升温之际,中俄宣布习近平将访俄,进一步引发外界对美中俄三角关系的遐想。

对此,王毅周二在接受俄新社专访时予以驳斥。他指出,外界炒作的所谓“反向尼克松战略”是冷战思维的残留,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如泰山”。他同时欢迎俄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称这有助于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平衡,为动荡的国际局势增添稳定因素。

《南华早报》还指出,王毅此行已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会谈,为“普习会”奠定基础。王毅在会谈开场时称拉夫罗夫为“我的朋友”,强调中俄高层互动频繁,习近平与普京今年已进行两轮战略沟通。他重申,中国愿与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多极化的国际秩序。拉夫罗夫则表示,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双方将继续通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密切协作。

外界普遍认为,随着美俄关系逐步回暖,克里姆林宫正努力消除中方疑虑,稳固中俄关系。据本台早前报道,美国与俄罗斯在沙特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晤后不久,习近平于2月24日“应约”与普京通话,听取了普京关于“俄美接触最新进展及俄方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原则立场”的介绍。

相关报道

普京提议朝鲜与中国加入乌克兰停火谈判

俄乌战争3周年 G7将要求中国停止支援俄罗斯

美国务卿:美国不希望俄罗斯成为中国的“永久小伙伴”

俄乌战争僵局未解 特朗普威胁对俄石油征次级关税

与此同时,乌克兰战争前景依旧未明。综合多家国际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日表示,他对俄罗斯迟迟无法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感到“愤怒”,并扬言将对俄罗斯石油祭出次级关税。这意味着,凡是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国家都将被美国加征额外关税,其中首当其冲的将是中国、土耳其、巴西和印度等俄罗斯石油主要进口国。

特朗普此番强硬表态,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公开施压乌克兰的回应。普京要求乌克兰组建临时政府,并要求现任总统泽连斯基下台。据美联社报道,普京此前已明确排除暂时停火的可能性,声称此举只会让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获益,使其有机会补充军火;克里姆林宫官员本周二也表示,当前俄美就乌克兰问题的谈判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南华早报》报道称,尽管美方外交人员持续斡旋,俄乌双方上周勉强达成了一项局部停火协议,包括交换人质、暂停对黑海和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但协议的落实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在能源设施方面的攻击尚未全面停止。

另一方面,中国则持续通过外交和经贸手段为俄罗斯提供支持;据俄新社报道,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24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2025 年 4 月 1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莫斯科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握手。

特朗普称有信心达成协议 避免TikTok在美被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他有信心与国际版抖音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达成协议,避免该应用在美国遭到全面封禁。

根据今年1月生效的相关法案,TikTok必须在4月5日之前完成出售,否则将被全面禁止在美国运营,除非白宫选择延长期限。特朗普上周日指出,目前有多个潜在买家对TikTok表达了兴趣,并强调中美双方都积极参与相关协商,因为这笔交易也符合中方利益。他还表示,如果北京同意出售TikTok,他将考虑调降目前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他曾以国家安全为由试图封禁TikTok,但在该平台于去年美国大选中获得大量年轻选民支持后,特朗普的立场出现转变。美联社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字节跳动是否改变其此前“无意出售”的态度;目前,已有多家美国财团和企业提出收购或合并方案,其中包括微软(Microsoft)。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也曾建议,美国政府应与收购方共同持有TikTok 50%的股份。

责编:李亚千

© AFP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命令时向记者谈论 TikTok。

孟加拉投向中国怀抱?临时领袖指访中达成21亿协议

上周五,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是自去年8月孟加拉发生政变、民众推翻威权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由尤努斯出任临时政府领导人以来,首次出国进行国是出访。

综合国际媒体报道,孟加拉临时政府首席顾问、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的办公室出访后指出,孟加拉在此次的出访中争取到21亿美元的投资、贷款与援助。孟加拉不仅要建立一个中国工业经济区,有30家中国企业承诺进驻,两国也将强化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合作;同时,中方还计划提供4亿美元贷款,用于升级孟加拉第二大港口——孟加拉港(Mongla)。

不过,中国政府的官方声明对这些具体合作案和金额几乎只字未提。

针对尤努斯首访中国一事,德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DOS)专研南亚政治的政治科学家贾斯明·洛奇(Jasmin Lorch)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原本孟加拉临时政府希望安排尤努斯首先出访邻国印度,以展现对双边关系的重视,但由于新德里态度冷淡,最后才将首次国是访问改至中国。

洛奇表示:“中国是孟加拉的重要贸易伙伴,而孟加拉当前亟需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以稳定经济。在此次访中期间,双方也顺利签署了多项投资协议。”

相关报道

孟加拉总理辞职逃亡 中国友邦频陷执政危机

美国会听证“一带一路“乱象 呼吁立即应对

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为何指责美国干预?

“命运共同体”的背后:中孟合作恐加深不对等依赖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在与尤努斯会晤时,双方重点讨论了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投资合作。中方特别强调,中孟两国将共同推动“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过,随著中国对孟加拉投资与贷款的不断增加,洛奇就此警告,这可能对孟加拉的民主转型构成不利影响:“一个主要风险是债务问题的加剧,另一个风险则是孟加拉对中国这个威权国家在关键经济与基础设施项目上的依赖日益加深。此外,中国的投资与经贸合作通常几乎不附带任何社会或环境标的要求。因此,从整体来看,孟加拉民众究竟能从这些合作中获得多少实质利益仍不明朗,而相关基础设施项目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风险。”

此外,尽管中国是孟加拉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年度贸易总额高达250亿美元,北京方面也于去年12月给予孟加拉对华出口的零关税待遇,但据路透社报道,孟加拉每年对华出口额仅约10亿美元,且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领域,凸显出该国对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

中孟关系升温 印孟关系受考验

另一方面,自孟加拉民众推翻威权政府后,其便与邻国印度关系紧张,因为前总理哈西娜在政变后逃往印度,而印度却尚未回应孟加拉引渡哈西娜回国受审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中孟关系的不断加深,外界也关注这将为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此,洛奇分析指出,中孟互动日益紧密势必引发印度的不安,特别是在孟加拉港以及提斯塔河(Teesta River)水资源治理等潜在合作项目上,这些发展不仅与印度利益相悖,且提斯塔河的水权分配本就长期是印孟两国之间的敏感议题。

不过她也指出,印孟关系的走向仍取决于印度中长期的回应策略,而孟加拉则可能会延续在中印之间维持平衡的传统外交方针:“中孟关系升温或许会进一步拉远孟印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可能促使印度重新强化与孟加拉的互动,以防中国影响力在该区域持续扩张。”

责编:李亚千

© AFP

穆罕默德·尤努斯抵达北京,参加会议。

💾

台积电西进、美中交锋 美国对台政策未明引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已满两个月,至今对台海局势的公开表态仍相对有限,这也引发各界对未来四年两岸关系走向的关注。本周五,美国纽约智库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举办一场专题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欧洲及中国的学者共同探讨台海情势的未来发展。

会上,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多位官员在就职前曾公开表达强烈支持协助台湾加强防卫,但接下来华府将采取何种对台政策,仍须观察特朗普本人最终的立场与态度。

亚洲协会高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中国研究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表示:“目前状况仍处于观望阶段,关键在于总统接下来想把政策导向哪里。尽管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过去曾明确支持加强对台协助,但自从总统就职以来,他们的表态显著低调,整体上对中国的立场也更趋沉默,我认为这反映出总统当前的政策重心可能在其他领域。”

同为亚洲协会高级研究员、专研台海议题的高喜明(Simona Grano)也谈到,特朗普总统很可能会以“交易”的方式决定华盛顿最终对台海问题的立场。不过她强调,台湾民众不必过度忧虑自身处境将比照乌克兰的情况。

高喜明说:“对特朗普总统而言,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取决于它的价值,所以他可能会要求台湾增加对美投资,或是要求台积电技术转移,……他也可能跟中国交易,那对台政策的走向会如何就很难说。不过,相较于乌克兰,台湾对美国在战略军事与经济层面都要关键得多,我认为特朗普是明白这一点的。”

台积电赴美投资千亿 中国学者警告恐重创台湾

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台积电将大幅加码对美投资,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兴建五座先进设施,总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外界普遍认为,这项投资不仅象征美台科技合作加深,也有助于台湾避免在对美出口芯片时被课征高额关税。此外,当时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谈及台海局势时也表示,若中国对台动武将是一场“灾难”,并强调:“如果台湾发生任何事情,后果将非常严重。”

然而,在周五的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警告,台湾无力拒绝特朗普总统转移芯片技术的要求,也难以逃避美国关税大棒,因此台积电的转移只会为台湾带来”重创。

信强同时指出,台湾的总统赖清德在近期召开国安会议并非明智之举,并声称北京对此“极为不满”,未来可能采取更多反制措施。他进一步表示,北京实际上掌握着多种可以对台施压的工具,过去之所以没有使用,只是不想伤害台湾的“普通百姓”。

自台积电宣布加码投资美国以来,尽管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数次说明,“美国客户需求量非常大...后年要盖的生产线(产能)也被订了”,但是台湾在野党和中国学者不断炒作,台积电最后将变成“美积电”,推动“疑美论”在台湾发酵。就此,美国在台协会处长谷立言,3月23日公开表示,台积电扩大对美投资,美方期待台湾制造业帮助美国“再工业化”,取代机器人、无人机等关键产业的中国供应链;同时,他也重申美国对维持台海和平的承诺。

“不敢代表中南海” 中国学者在美会议立场微妙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者在参与美国智库活动时,时常会遭遇来自北京的“盯场”,以确保发言内容不偏离官方立场。在此次研讨会上,也可观察到信强对特朗普持温和保守评价、批评赖清德强化台湾认同等论述,呈现出“既不敢代表中南海、又不断重复北京立场”的微妙态度。

据本台此前报道,去年12月,中国国企“国投证券”(SDIC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曾在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研讨会上质疑中国官方经济增长数据造假,指出实际增长可能仅为2%或3%,远低于官方宣称的5%。同时,他也质疑政府有足够能力挽回经济颓势。会后,《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习近平对高善文的发言感到震怒,指示对其进行调查与处分,并禁止其在“未指明的时间内”公开发言。

 责编:李亚千

© 路透社/Leah Milli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台湾半导体投资事宜召开记者会。

💾

美参议员会晤李强 重申芬太尼为核心关键

​上周日,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特朗普总统的坚定支持者戴安斯(Steve Daines)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随行的还有多位美国大型企业代表。

本周四,戴安斯在接受美国西北地区电视网 NonStop Local 采访时表示,他在会谈中与中方高层直接讨论了关税与毒品问题。他强调,北京应积极阻止芬太尼前体化学品流入美国,并指出这一问题与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密切相关。他还提到,美中贸易摩擦经常冲击美国农牧业,中国不时暂停进口美国牛肉,对此他在会中表达了对美国牛肉出口许可即将到期的担忧。

相比之下,中国官媒新华社对这场会谈的报道并未提及有关芬太尼的讨论,但整体措辞相较以往“战狼式”声明更显得温和保守。报道指出,李强强调,两国要遵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特朗普总统一月通话的共识,聚焦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选择对话而非对抗。李强还表示,北京将积极回应外企的合理诉求,做到“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戴安斯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率领美国企业代表团参加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据本台早前报道,今年论坛的核心议题是稳定外资和吸引新一轮投资,希望在经济增长放缓与美中关税战升温的双重压力下,实现在“两会”期间所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责编:李亚千

© Ng Han Guan/Pool via REUTERS

2025 年 3 月 22 日星期六,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举行会晤前握手。

假钓鱼真监控 菲国逮捕6名中国间谍

据专注东南亚新闻、附属本台的“博纳新闻”(Benar News)报道,本周三,菲律宾当局宣布在近期逮捕了6名中国籍人士与1名菲律宾人,他们涉嫌伪装成渔民,在具战略意义的苏比克湾(Subic Bay),对美、菲海军舰艇进行间谍行动。

此次的逮捕事件发生于3月19日,菲律宾情报单位发现,有可疑外籍人士在苏比克湾入口处的格兰德岛(Grande Island)进行秘密情搜活动。菲律宾国家调查局局长海梅·圣地亚哥(Jaime Santiago)就此指出,这6名中国公民以休闲钓鱼之名进驻该岛,却经常在码头逗留至深夜,有多位目击者表示,这些中国公民假装利用无人机运送鱼饵,实际上则是对当地美、菲海军资产进行监控。调查人员对此查获大量照片、文件与电子设备证据,被逮捕的菲律宾人则是为该团队担任警卫工作。

截至目前,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与中国外交部尚未就事件做出回应。

位于苏比克湾出入口的格兰德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901年至1992年间,苏比克湾曾是美国在海外最大的海军基地。2023年,中国官媒新华社与《环球时报》曾大篇幅报道美国投资公司博龙资产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对该海湾的投资计划,并强烈批评该公司采取“由民入军”的策略,意图在完成设施建设后将其交由美军使用,以加强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进而“加剧南海和亚太局势紧张”。

菲律宾官方则表示,随着中菲在南海的摩擦持续升级,自2024年以来,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而被逮捕的中国公民人数已增至12人。今年1月,菲律宾国家调查局就曾逮捕另一批中国间谍嫌疑人,其中一人被控驾驶间谍车辆在马尼拉关键地点进行情报搜集,另有5人频繁出现在面向南海的巴拉望岛,疑似针对菲律宾海军进行情报侦查。

责编:李亚千

© Gerard Carreon/BenarNews

2025 年 3 月 26 日,国家调查局副局长费迪南德·拉文(Ferdinand Lavin)(坐在中间)和其他官员在马尼拉介绍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捕的六名中国公民和一名菲律宾人。

“心理瓦解战”:美智库揭中共对台多层次秘密行动

近日,美国华盛顿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发布最新报告,揭露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最终吞并台湾的目标,近年来发动了大规模秘密行动,并明确指出,北京当前采取的手段已不限于传统情报搜集,更试图削弱台湾社会的凝聚力、破坏制度的完整性、削弱民众的抵抗意志,透过多层次、系统性的渗透行动,逐步侵蚀台湾的民主韧性。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华盛顿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现任主席、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分析师孟沛德(Peter Mattis)就此告诉本台记者:“这份报告清楚划出了中共相关活动的界线,点名指出哪些行动必须被警觉并加以应对。若我们无法清楚掌握北京究竟在做什么,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默许其对台湾人民心志产生过大的影响力。……当这些活动被具体标示出来后,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行动正持续扩张,且出现频率不断增加,这些作法已不再只是针对国民党出身的菁英,而是将渗透目标扩大至台湾社会的各个层面。”

 这份标题为《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秘密行动》的报告指出,北京当局如今对台湾的秘密行动分为三大类:情报行动、网络空间行动、与统战工作。就情报行动而言,报告提到,台湾持续面临来自中国的间谍威胁,一度在一年内针对84起案件进行调查,并最终起诉39起案件。目前,中国当局的主要手段为透过金钱诱惑招募次级线人、从原先的高阶将领转而锁定中层军官、以及要求招募者签署效忠和投降书等。

 在网络行动方面,北京当局则是透过培植高阶黑客,对台湾的政府网络和关键基建定向攻击,并窃取台湾在半导体等关键产业的智慧产权。在中国黑客的频繁活动下,台湾也成为了受黑客入侵最频繁的印太国家;最后,在统战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透过积极的与社区领袖和地方组织交流,展开影响力行动,涉及的领域包含夏令营、教育与文化活动、宗教活动、与文化艺术连结等。该报告统计,在台湾有超过150个组织与中共统战系统存在联系。

总统府宪兵沦共谍 专家忧重创军方士气

孟沛德就此告诉本台记者,在三类秘密行动中,最令他感到担忧的是中共对台湾军方的情报渗透:“我记得在渗透的起诉案中,有一起事件涉及了台湾总统的维安团队。相关案件衍伸出的另一个问题是,被招募为间谍的台湾军人会向中国宣誓效忠,这样的过程会被拍摄纪录,这样的视频会直接重创台湾的整体士气以及制度完整。”

本周三,适逢台湾总统府宪兵共谍案一审宣判,主嫌赖重宇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褫夺公权6年,其馀3名被告则分别被判处5年10个月至6年8个月不等刑期。

据本台此前报道,去年12月,台湾的国防部接获检举,指负责总统府安全、有“天下第一营”之称的宪兵211营官兵,涉嫌转售军中资料给中国情报人员,赚取新台币200万元(约44万人民币)的报酬。台湾检方表示,最早被中共吸收的是宪兵211营中士赖重宇与国防部资通电军指挥部上兵陈文豪,他们自2022年4月起,以手机翻拍机密文件转交给中国特工,而后赖重宇被调离原职后,又将情报工作转交给同营中的后辈黎育尔及林育凯。

从TikTok到小红书:流行文化渗透成认知作战工具

孟沛德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谈道,中共对台湾的网络空间行动及统战工作同样需要被重视,因为虽然在短期内相关行动所带来的危害不显著,但在危机情况发生时,这两项行动会大大帮助中共动员以及削弱台湾的反抗能力。

面对中共对台的秘密行动,孟沛德建议,当前最重要的是由上到下,透过台湾的总统赖清德明确、冷静的向人民解释中共所带来的威胁与风险,使民众能意识到问题并加以应对,就如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期间对美国人民进行炉边谈话一样。

孟沛德同时也指出,随著抖音、小红书等应用程序在台湾日渐普及并蔚为风行,流行文化渗透也成为台湾政府必须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当这些平台成为年轻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管道时,其潜在风险不容小觑:“这些程序的演算法是不透明的,它可以被操控,类似的情况曾发生在罗马尼亚甚至是美国。台湾政府可以应对的方法只有要求社群平台更加透明,或是直接在台湾禁用相关程序。”

据本台此前报道,罗马尼亚政府在今年2月拘捕了亲俄罗斯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兼总统候选人乔治斯库(Călin Georgescu)。该国的情报部门发现,乔治斯库在去年底的总统大选期间,利用国际版抖音TikTok进行宣传,并在总统选举的首轮投票中意外胜出,为此罗马尼亚宪法法院紧急中止总统大选投票。有资料显示,乔治斯库受到TikTok上多个帐号的支持,并受到演算法的放大推送。

责编:李亚千

© 路透社/Dado Ruvic

照片中展示的是中国和台湾的旗帜。

中国释放美思明智员工 释出安抚外资讯号?

本周二,中国当局释放了美国知名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遭拘留的员工。该集团透过路透社发表声明指出,“被拘留的北京办公室员工皆为中国籍,目前已全数获释,我们感谢中方让我们的前同事能够与家人团聚。”

过去两年,该公司五名员工一直遭中国公安拘留于北京。据本台此前报导,2023年5月,中国警方突袭美思明智北京办公室,带走五名员工。据悉,这场突袭行动可能与该公司曾调查新疆供应链中是否涉及强迫劳动有关。在事件发生后,美思明智随即关闭其在北京与香港的办公室。

外资疑虑未解 北京密集动作求信任

此次释放时机,恰逢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落幕。随著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压力,加上美中关税战升温,北京正多方释出善意讯号,试图稳定外资信心。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7.1%, 创下自2008年以来新低。除了避免外资流出外,北京也希望吸引新一轮资金流入,借此提振内需、缓解外部冲击,以实现“两会”期间所设定“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便指出,面对国际局势不稳与不确定性上升,更需要“国家开放市场”。他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继续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据本台英文组报道,今年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86名企业代表参加中国发展论坛,其中美国企业代表人数最多,有近30人。

上周日,李强也才刚与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特朗普总统的坚定支持者戴安斯(Steve Daines)会面,同行的还有七位美国大型企业高层。

针对美国企业代表团访华并会见李强,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专研国际经济的高级研究员华特斯(Riley Walters)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分析表示:“ 仍有许多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商业利益,无论是将中国作为供应链的一环,或是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苹果与波音公司便是例子。这些企业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要考量,极可能是希望在当前及近期美中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确保其在华商业利益得以持续。”

此外,不仅李强,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也在最近一周内频繁会见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包含苹果、辉瑞、加拿大资产管理公司博枫等。

市场监管持续收紧 外资在华压力倍增

不过,自2023年美思明智员工遭拘留事件爆发后,外资企业对中国经商环境的担忧以显著升高。该案仅为中国当局整顿尽职调查行业的开端,同年,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mpany)的上海办事处亦遭公安突击,虽未有人员遭拘留,但公司员工被问话,并有电脑与手机设备被带走;此外,警方也突击搜查了总部位于纽约和上海的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 Partners)的几个办事处,包括上海、北京、苏州和深圳等地,当局指控其为“境外情报机构帮凶”。

华特斯就此指出,确实有越来越多在华经营的美国及其他外资企业反映,中国的营商环境正持续恶化,这些挑战包括本地竞争对手获得政府支持、以及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等因素。他表示:“美国以及其他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但同时也势必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与市占率流失的风险。”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James Pomfret

美国企业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在中国香港的办公室

💾

外交稿件再掀风波 日方抗议中方擅改首相言论

日本政府3月22日就中国外交部擅自修改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言提出抗议。

3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中国外交部随后发布的新闻稿称,石破茂表示,日方充分认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重要意义,“尊重中方阐述的立场”,并愿与中方加强交流与合作。

不过,日本外务省在中方新闻稿发布后迅速回应,声明称“石破茂首相‘尊重中方阐述的立场‘”的表述并不属实;对此,日方已向中方提出抗议与交涉,并正式要求中方立即删除与事实不符的内容。

针对这起争议,美国华盛顿智库兰德公司(RAND)专研东亚安全问题的政治科学家青木尚子(Naoko Aoki)分析指出,北京擅自修改石破茂言论的举动,很可能是对日本此前行动的反制,“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个月与美国总统川普针对台湾议题进行会谈之后,显然让北京感到不满。但是,这类举措显然是无法改变日本的立场,因此我认为,北京此举主要是针对国内民众所做的政治表态。”

据本台此前报道,今年2月,石破茂首次在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会后,美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将加强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开放。声明中,双方强烈谴责中国以挑衅行为试图改变东海与南海现状的作法,两位领导人也重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并表示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

同场不同调?中日会后各说各话

此次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争议新闻稿具体写道,王毅在会谈中要求,日方应以文件,“ 切实履行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关口,希望日方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和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作出明智选择,向世界发出正确信号”。

对比中方强调政治议题的立场,日本外务省指出,在当天的会谈中,石破茂曾就多项敏感议题向王毅明确表达关切,包括东海局势、在华日本公民安全、早日释放被拘押的日本人、以及解除对日本水产、牛肉等农产品的进口限制等,并重申双方有必要努力减少当前悬而未决的问题。

但与日方立场相比,这些关键事项并未出现在中方发布的新闻稿中。截至目前,中国外交部也仍未撤下“尊重中方阐述的立场”的相关表述。

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也曾就此议题发言指出,日方在《中日联合声明》中作出过明确承诺,即“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切实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

这并非中方首次在外交新闻稿中“调整”日方立场;早在去年7月,王毅在老挝与时任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会晤后,中国外交部亦曾声称上川表示“日方坚持一个中国立场从未改变”。当时,日本外务省也立即对这一不实内容提出驳斥。

青木尚子就此指出,此类对声明内容的“修改”虽然不利于中日关系,但也不至于对双边关系造成重大打击。她表示:“我认为,这正好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责编:李亚千

© via REUTERS

日本外务省透露,中国外长王毅和石破茂在会谈中还谈及东海局势、确保在中国的日侨安全等议题。

美国制裁中国炼油厂 指其购买伊朗石油资助胡塞武装

综合国际媒体报道,美国于本周四宣布制裁中国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Shandong Shouguang Luqing Petrochemical Co., Ltd.),指其向与胡塞武装有关联的船只购买了价值约5亿美元的伊朗石油。

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将该炼油厂称为“茶壶”,这是国际对中国中小型民营炼油厂的统称。据路透社报道,此次制裁是自特朗普总统二月宣布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行动以来,美国第四轮针对伊朗石油销售的制裁,旨在遏制德黑兰获取核武器并资助武装团体。

本台此前报道,尽管面临美国制裁风险,中国仍透过多种手段继续进口伊朗廉价石油,包括利用“影子油轮”经营,以船对船转运的方式在马来西亚海域进行“暗油”交易,以规避监管。

责编:梒青; 网编:何足

© 路透社

图为山东滨州市的一家炼油厂,属于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所有。摄于2019年10月24日。

中国籍夫妇在日本历史遗址私设露营区 遭警方逮捕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一对中国籍夫妇未经许可,在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的国定特别历史遗址“大野城迹”一带开设露营区,涉嫌侵夺不动产,本周四遭福冈县警方逮捕。

报道指出,在太宰府市开发土地须经当地政府批准。尽管该露营地的经营方声称“已获得太宰府市政府的口头许可”,但市政府方面否认此说法,并表示曾多次劝导撤除设施无果。因该夫妇屡次无视行政指导,违反《文化财(古迹)保护法》与《都市计划法》,最终遭警方拘捕。

近年来在日中国籍人士涉案侵害历史遗迹案例增加。本台此前报道,去年曾有3名中国籍男子因在东京靖国神社的石柱上喷漆涂鸦,其中29岁的姜卓君被东京地方法院判处监禁8个月,另两名涉案男子则迅速返回中国,躲避警方追缉,其中包括绰号“铁头”的网红董光明。

责编:梒青; 网编:何足

© Dazaifu City Education Committe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ssets

“大野城遗址”鸟瞰

霸王茶姬越南涉“九段线”争议 越南外交部:正协调调查

针对中国连锁茶饮品牌霸王茶姬(CHAGEE)在越南扩展门店,却在官方手机应用程序中暗藏“九段线”争议地图一事,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Pham Thu Hang)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台湾中央社提问时表示,越南相关单位正在协调合作,以进一步厘清信息。

据本台此前报道,霸王茶姬日前在社群平台脸书(Facebook)上发起宣传活动,鼓励民众下载其手机应用程序,参与胡志明市首店开幕并免费领取饮品。然而,有越南民众发现,该应用的登录页面显示了宣示中国南海主权的“九段线”地图,随即在社群引发强烈反弹,不少越南网民呼吁抵制。

除霸王茶姬外,中国绒毛玩偶品牌“娃三岁”(Baby Three)本月初也因“九段线”争议受到关注。有越南消费者发现,该玩偶的脸部疑似绘有“九段线”地图,随即引发热议,越南当局随后下令调查相关生产及销售单位。

相关报道

中国“九段线“触碰底线 越南拟举国检举侵权影片

“九段线”又出事了 王凯在越南吃瘪

越南以“九段线”为由禁好莱坞电影

专研南海问题的越南学者丁金福(Dinh Kim Phuc)曾向本台表示,近年来,越南民众对中国企业在商品中暗藏南海主权标志的敏感度明显提升,网民反应迅速,且在抵制行动上高度团结。他指出,尽管中越两国同为共产党国家,并长期以“同志加兄弟”相称,但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分歧,始终是双边关系深化的主要障碍。

与此同时,国际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本周二表示,美国将在4月2日启动新的对等关税政策,主要针对全球关税最高且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其中,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引发外界关注。

对此,中央社的报道指出,范秋姮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越南与美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持续紧密交流与合作,促进经贸发展。另据本台此前报道,越南自2021年起便奉行”竹子外交” 政策,强调在国际关系上如竹子般“柔韧而睿智”,欢迎与各国合作,同时在美中竞争中保持中立,不选边站队。

责编:梒青; 网编:伍檫愙

© 路透社

中国连锁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在越南扩展门店.

西藏原“一把手”吴英杰贪腐案开庭 当庭认罪悔罪

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直属的《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报道,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本周四公开审理了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受贿案。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吴英杰在2006年至2021年间,利用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务之便,为相关单位在工程承揽和企业经营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人民币3.43亿余元。庭审中,吴英杰当庭认罪悔罪,法院宣布休庭,并表示将择期宣判。

本台此前报道,党龄37年、现年68岁的吴英杰,曾因迫害人权,在2022年被美国国务院列入制裁名单。他在2016年至2021年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被外界视为西藏民族、宗教和文化“同化政策”的执行者。藏人行政中央驻台代表格桑坚参曾告诉本台,吴英杰在任内推行西藏民族、宗教、文化灭绝,严厉打压藏人信仰自由。

相关报道

西藏原“一把手”吴英杰被查 卸任已超过两年

四十年治藏高官因受贿落马 透露信息耐人寻味

西藏新疆河北黑龙江等地省级官员落马

2021年底,吴英杰以”半退休”的方式改任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2023年3月任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不料,2023年6月,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同年12月被“双开”并移送司法。当局在“双开”通报中指控其“治藏方略不力”、大肆插手工程项目、徇私谋利,并批评其“从严治党不力”,导致腐败问题滋生。

藏人行政中央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达瓦才仁此前也向本台表示,在西藏,官员权力高度集中,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但因言论受限,民众难以揭露官员贪腐,否则可能被扣上“破坏民族团结”、” 达赖集团”、或“分裂国家”的罪名。他指出,近年来退休官员因“旧案”落马的情况屡见不鲜,显示在政治斗争和反腐机构立功压力下,查处退休官员已成常态。

责编:梒青; 网编:瑞哲

© 路透社

2017年10月19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十九大小组讨论。

李嘉诚转售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习近平震怒?

香港长和集团预计将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关键资产出售给美国企业后,近日有消息指出,北京领导层对此项决定感到强烈不满。不过,北京是否有能力阻挠这笔交易呢?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简称长和)计划以228亿美元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交易对象为由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这“一揽子”交易的关键,便是涉及巴拿马运河的港口业务。

然而,本周三有消息传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未经批准”的交易勃然大怒。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披露,习近平不满长江和记在出售前未征求北京方面批准。原本,北京计划将巴拿马港口问题作为与特朗普政府谈判的筹码之一,如今,长江和记的决定让北京措手不及。随着特朗普将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视为“对抗中国的胜利”,习近平同样重视该运河的战略价值,不愿被塑造成“输家”。

“(习近平的震怒是有可能的),李嘉诚宣布交易之后,北京是沉默10天之后才通过媒体发声,现在是逐步升级。香港特首都关心这件事、开始发话了。……现在如果中共干预得太厉害的话,我相信李嘉诚会做出让步。”海外时事评论人士蔡慎坤就此告诉本台记者。

相关报道

港澳办转发《大公报》狠批长和文章 展现北京不满态度

巴拿马法院将审理香港公司对运河的特许经营权

美中争夺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香港企业如履薄冰

本台此前报道,香港《大公报》日前连发三篇文章强烈批评了这笔交易,该文章还被中国主管港澳事务的部委港澳办转发。文章批评长江和记“唯利是图”、“没有腰骨”、“漠视国家利益”。

此外,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也在周二于微博上发布长文,呼吁长江和记“挺起腰杆,勇敢与美国的威胁进行周旋”。胡锡进在文章中以华为与国际版抖音TikTok举例,规劝长江和记“挺住”,至少“打几个回合”。他还说,只要“对祖国有信心”,中国政府便会予以协助、不会抛弃该公司。

北京怒不可遏却无法阻止?

不过,尽管北京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交易感到焦虑,其插手的幅度也将有所限制,因为被出售的港口不在中国大陆或香港。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就此表示:“因为巴拿马运河是私有企业自己持股控管的,所以当私有企业要把股权卖给其他公司时,中国政府是没有任何置喙权的。……如果法源上可以阻止的话,(习近平)就不用震怒了。”

香港当局还是有可能援引《反垄断法》、《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办法》或是港区《国安法》的广泛适用范围,阻碍交易进行。
香港当局还是有可能援引《反垄断法》、《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办法》或是港区《国安法》的广泛适用范围,阻碍交易进行。
(Tyrone Siu/路透社)

另一方面,路透社的报道则指出,尽管中国政府对该交易的监管权限有限,北京和香港当局还是有可能援引《反垄断法》、《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办法》或是港区《国安法》的广泛适用范围,阻碍交易进行。

蔡慎坤也谈道,李嘉诚很可能在受到北京施压后,因为国内业务考量做出让步:“李嘉诚在中国来有很多业务,如果他不配合中共唱这出戏的话,我觉得他国内的业务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外界关注美中两国政府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暗中角力,背后存在著什么样的战略考量?

对此,叶耀元指出,巴拿马运河所具备的战略意义主要在经济层面:“巴拿马运河不是一条河,事实上他是需要调节机构,然后每次只能放几条船。这样的运河设计,因为他有高低落差。……如果是美国公司持有巴拿马运河,它就会对美国企业以及亲近企业有更多的青睐,让他们的船可以先走。中国的船可以晚点走,延后一两个礼拜都有可能。”

责编:何平;网编:伍檫愙

© 路透社

“一揽子”交易的关键,便是涉及巴拿马运河的港口业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