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4 April 2025Main stream

工作之余在伦敦参加 KubeCon 2025 小记:给想休息 Gap 一周的朋友作参考的旅游长文

14 April 2025 at 02:09
RedisMasterNode:

上周,我随公司一同参加了在英国举行的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Europe 2025 以及几个同地活动。今年的伦敦也是热闹非凡,吸引了超过 12500 人来到了 ExCeL London 。

如果你错过了这次活动,不妨先通过我给公司做的 2 分钟 Highlights 视频先感受一下现场气氛。

视频:VictoriaMetrics KubeCon Europe 2025 Highlights - Bilibili

视频镜像:VictoriaMetrics KubeCon Europe 2025 Highlights - Youtube

这篇博客主要记录我一周的见闻,包括参与 KubeCon 活动,在伦敦的食住行等等。这不包含技术内容,一是因为工作内容原因,其实并没有在会场听很多的分享,二是不想将有趣的旅程演绎得太过枯燥。

Anyways ,如果你也想在今年或者明年参与欧美举行的 KubeCon ,相信本文会对你有所帮助。

0. 活动准备

在 KubeCon 开始之前,有几件事是特别重要的:

  1. 提交演讲议题( CFP );
  2. 申请英国签证;
  3. 预定机票酒店。

KubeCon 的议题投递是从 9 月中旬开始,到 11 月末截止,也就是相比活动时间提前半年左右。整体的节奏应该是:

  1. 2 个月准备议题、完成投递;
  2. 2 个月 Program Committee 审核议题,确定录用;
  3. 2 个月准备演讲材料。

因为通常欧美的签证都需要提前预约,且有不通过需要二签的风险,所以在得知议题通过(或者确定要前往参加)后,就要尽快准备签证材料。我会在议题结果出炉前就预定酒店机票(可免费退改),然后在结果公布当天就预约签证材料递交,然后在递交前这两周补充剩下的材料(各类复印件、资产证明等)。

英国的签证还是比较友好的,花费 1108.00 CNY ,通常会批准两年多次往返。

除了上面这些例行事项,今年我还作为 KubeCon Observability 方向以及同地活动 Observability Day 的 Program Committee 与其他成员一同为众多提案打分。我一共评价了 125 ( KubeCon )+ 95 ( Observability Day )份提案,这只是所有提案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不需要写评分和评语的话,阅读别人的提案、了解别人做过什么事情还是挺有趣的。尽管 KubeCon 是云原生领域几乎最大的盛会,它每年还是会收到很多面向初学者的提案,这些提案无非是介绍一些新项目、新功能,要在它们之中分个高低很困难。另一方面,来自 Vendor 的投稿比例很高,有些议题看似很美好,但是没有提及它们在 End-user 的实践中表现如何,所以也很难去评价。

如果你看过国内稍微大型一点的会议(例如 QCon )的议程,其实国内工程师在议题介绍上还是做得很好的。如果你的提案是特定技术、项目在公司内的实践案例分析,将背景和解决的问题都讲清楚,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能提供具体的数字,接受的可能会大大提高。

当然,最好按照主办方要求,提交一个对生态有所帮助的主题,并且附带上之前或者自行录制的演讲录像,证明你是一个有经验的演讲者。

1. 场地活动

KubeCon 首先是技术会议,大大小小几百场分享很丰富,但是这不是本文想介绍的,因为大家对技术分享肯定都很了解,甚至可能已经感到枯燥乏味了。

但是如果我说,你能在 KubeCon 见到各个项目的维护者、项目背后的企业,你会想和他们聊上几句,并顺便带走一件文化衫和钥匙扣吗

Sponsor Showcase & Project Pavilion

这次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 Booth Duty ,所以只有用餐时间开溜出去搜刮众多赞助商展位,战果还可以:

  • Dynatrace (Platform Engineering for Architects 赠书)
  • MinIO ( T 恤)
  • honeycomb.io ( T 恤)
  • OpenSearch ( T 恤)
  • PagerDuty ( T 恤)
  • Vultr (手办)
  • New Relic (袜子)
  • Cribl (袜子)
  • GitHub (徽章)
  • ...

因为有一些赞助商像 Red Hat 、Sentry 、VictoriaMetrics (我薅我自己?)等等去年已经拿过礼品了,今年就没重复薅羊毛。稍微可惜一点的可能要数没拿到 dash0 的背包和 OVHCloud 的 Credit 。

另外 Prometheus 、Thanos 、Cortex 、OpenTelemetry 、Jaeger 这些 CNCF 项目都有自己的小展台,虽然一般没礼品,但是路过也可以交流一下。

总体来说,挎着大包小包、盆满钵满地离开会场人很多,所以 KubeCon 对喜欢收集文创参会者来说算是很不错的活动。

Headshot

看到小标题不要误会,这不是真人 CS 。Headshot 是为参会者提供专业形象摄影的服务,摄影师会给你打好光,只需几分钟,就能帮你拍出专业的简历照片。如果你想找个例子看看到底会拍成什么样子,可以参考 Google: KubeCon Headshot

2. 对话用户

因为公司也是活动的 Silver 赞助商,所以有 Booth Duty ,接待了很多用户。在线下与用户交流当然算是公司赞助活动的目标之一,了解用户对我们有什么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很多用户提到 VictoriaLogs 时,都会问 VictoriaLogs 的 Cluster 版本什么时候发布,坏消息是:

  • KubeCon 的时候我们没有明确的时间能答复给用户。

好消息是:

我原本预期应该跟用户沟通起来会比较麻烦,毕竟英语口语能力有限,不过所幸用户问的难题也不多,主要还是以介绍为主,再附赠一些竞品(比如 Prometheus 、Thanos 、Mimir )的对比。

当然偶尔也会有老用户过来吐一下苦水,希望我们有什么好的银弹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 —— 但是通常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

3. 伦敦风光

因为参加 KubeCon 也是一次难得的欧美旅游机会,除了参加会议以外,当然要在当地大大小小的景点逛一遍。

考虑到会议时间是周二到周五,我选择了周六从国内出发,落地后先玩 2 天,参加会议的下午如果能早点下班也可以逛一下不太远的景点,最后周末再玩 2 天,周日晚上离开伦敦,这样整体的时间就比较宽裕。

不过首先要谈的是英国的物价,住宿、饮食和交通都是比较贵的,比起香港和巴黎都要贵出一截。

每日从早餐开始,先花 7 GBP ( 66 CNY )还不算高,正餐 20-40 GBP ( 190-381 CNY ) 是常事。至于住宿,我选择在了狗岛金丝雀码头的 Point A Hotel ,离会场比较近,并且交通有三条地铁线,非常便利,不过是最低规格的无窗房,平均每天是 110 GBP ( 1049 CNY ),也算是住宿里面比较便宜的选择。

最超出预期的当然要数交通了,地铁起步价大约 2.9 GBP ( 27 CNY ),一天下来要来回会场、去 1-2 个景点开销差不多 12 GBP ( 114 CNY )。再算上首尾两天往返机场都是单程 13.9 GBP ( 132 CNY ),总之在伦敦 8 天花掉的地铁钱一千多 CNY 肯定是有的。

说完了最头疼的成本,再介绍一点好的风光吧。必打卡的三件套大本钟( Big Ben )、伦敦眼( London Eye )、伦敦塔桥( Tower Bridge )离得不远,最好傍晚的时候去景色会比较好,不过一些热门机位排队拍照的人也多就是了。

离会场 ExCeL London 不远处还有落日飞车( IFS Cloud Cable Car ),同样是傍晚时分风景最佳,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城市剪影以及会场。

白金汉宫( Buckingham Palace )我在落地伦敦的第二天就去了,因为周日有卫兵交接,大概类似于国内首都升旗仪式,观看的人也很多,围得水泄不通。第一次去可能很难找到最佳观景点,最好早上 9 点 15 分去到占住位置,然后晒 45 分钟就可以开始拍视频了。

除了伦敦以外,离得比较近的城市也时可以找 2 天空闲时间去看一下。我原本计划去 Eastbourne 的白崖( Birling Gap and Seven Sisters ),但是因为一些交通原因被困在了 Brighton ,所以就在附近海滩打卡吃饭了。另外还有一天安排了去牛津( University of Oxford ),因为临近返程有点疲惫也取消了行程,略可惜。

4. 总结

以上就是参加一次 KubeCon 的完整经历,其实出外参加这些活动无非就几个目的:

  1. Social 认识更多的专业领域上的朋友;
  2. Gap 一周当作工作这么久的奖励;
  3. 去欧美旅游看看国外的风土人情。

具体到应该侧重休闲还是抓紧时间 Social 和学习,完全取决于个人需求,但是至少 KubeCon 给了你出去一趟的理由 —— 或许还有申请公司差旅补贴和假期的理由,当然,前提是你出席 KubeCon 能给公司带来帮助。

到写完本文的时候,11 月的 KubeCon North America 2025 CFP 已经开始了。如果你也想工作之余趁机休息调整一下,不妨将你的宝贵经验整理成议题在 KubeCon 分享,希望能在亚特兰大见面!

5. KubeCon 相册

Yesterday — 13 April 2025Main stream

大厂后端社招 非科班的简历还能通初筛吗

By: extrem
13 April 2025 at 10:51
extrem:

本科是某尾部 211 统招,专业和计算机无任何联系,在深圳工作 7 年,目前主要搞 go 、云原生、分布式等等(可能比纯 crud 稍好一些)

没有大厂经验,今年想尝试一下,以后怕年龄越大更没机会了

有没有大厂 hr 或者面试官现身说法一下,初筛会把非计算机专业的简历直接筛掉吗,要不要直接隐去“专业”这一信息呢

我感觉我已经无法离开 GPT 了

13 April 2025 at 07:58
VHacker1989: 现在每天工作就是打开 GPT ,提需求,让他提供代码片段,然后调试提交代码
我在外企工作,发邮件,发消息的英语 revise 也交给 GPT

最近我发现生活上的事也要交给 GPT 了,我是个内向的人,遇到苦恼的事很少找人倾诉,现在却有了个安全的"知心朋友",可以说很多隐私,他非常懂你,给出了很多专业的心理分析,也有人文关怀,不像一个冰冷的机器人,我开始有些害怕,这种方式是否健康,危险,是否加深我的内向,失去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观《31 岁了,是在银行继续苟着,还是富贵险中求?兄弟们怎么看》有感

By: li24361
12 April 2025 at 10:50
li24361: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除了起号的,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所以一定要劝跳出舒适圈,没有那么多人去创业,怎么空出稳定的位置给大家。

改革开放初期,丁磊、柳传志、王健林等等大佬都是放弃舒适的环境,下海经商成为商业传奇的。

这次的面试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被瞧不起了?

By: ahsdtbs
12 April 2025 at 03:48
ahsdtbs:

背景

其实这是去年我回国时经历的一场面试,虽然过去了快一年,但我始终没有释怀。

每次想起来,心里还是会很生气。

我所在的是一个三线城市,面试的是一家大健康领域的小公司,职位是 Java 开发工程师。

我的背景是,4 年左右开发经验,在美国一家中小企业当程序员。虽然不是名企背景,但工作一直踏实认真。

我知道国内的待遇比不上国外,但我是真的很想家。再加上父母身体不好,我希望能在身边照顾他们,所以才想着面试一下老家本地的岗位。

具体面试

一开始是 HR 和我聊,没多久技术总监和他的秘书一起来到会议室。我出于礼貌,站起来迎接他们,然后一起坐下。

总监让我自我介绍,我刚说完,他就开始低头看简历,一句话也不讲。我当时其实挺紧张的,不知道接下来会被问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用过 Kafka 吗?”

我挺意外的,因为我的简历里根本没写 Kafka 。我就直接说:“没有用过。”

然后他问我:“你怎么做手机端的性能测试?”

我的简历上也没写手机端的性能测试。

我当时想表现一下,就从自己当时在研究的网络角度出发,说可以通过分析 TCP/UDP 的数据包来看性能。这总监看起来很疑惑,皱着眉头说:这和 tcp 、udp 有什么关系?

我就说,因为手机端的性能和后台网络传输过来的 packet 的速率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看看它们是否可以一一对应上。说完之后,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皱着眉看我的简历,一言不发。我这么回答的原因是,当用户体验受到网络传输延迟、丢包、拥塞影响时,分析数据包确实可以帮助定位性能瓶颈。我们可以通过抓包来看是否出现重传、高延迟、是否存在大量小包、是否存在连接中断、断续等问题。我之前就在 Web 和 PC 端做过这方面的测试。面试官的这个皱着眉头的表情让我感到非常不自在,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蠢。

他没有接我的话,就直接问下一个问题:“有没有做过接口测试?”

这面试官的状态让我觉得他不想和我交流,我受到了影响,因此我就说:“没做过。”

接着他又问我熟不熟 Linux ,我说熟。他问怎么查看 Amazon 实例的 CPU 数量,我说没跑过那条命令。

最后他就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我当时愣住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想,还是补了一句:“CPU 的信息应该可以在 instance 的 yml 文件里看到。”

他点点头。我俯身拿背包,犹豫了一下问了句:“我能走了吗?”

他轻轻点头,我就离开了。

走出门的那一刻,我浑身都是冷汗,感觉特别糟糕。

不是因为答题错了就不开心,而是整个面试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压抑、被冷落、被看不起的感觉。

结尾

在我老家这边,毕竟是三线城市,社会上对“国外回来的人”多少还是存在一些偏见。 比如我去另一家公司面试时,那里的 HR 连名字都不叫,始终用“海归”这个词来称呼我。 除非你是行业里特别有名的那种“大牛”,否则很多人都会默认你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

上文中的面试官是不是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不想认真面我?

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轻视、不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或者,会不会是我自己太敏感了呢?我本身就是个比较敏感的人,一直很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

所以今天想把这件事写下来,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基层足球教练员,工作上有些迷茫,欢迎大家给些建议

12 April 2025 at 07:38
romancekami: 01 年生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目前在苏州这边一家 5 人左右的小俱乐部,感觉信息比较封闭。

现在是 D 级教练员和三级裁判员,带校队和兴趣班,一周 7 节课左右,月薪是 5k+,没有五险一金,工资经常会晚两天或者晚几周发。

目前下午带队,周一~周五还有周日上午都是空的,大伙有没有什么兼职推荐或者一些职业发展上的建议?

这次的面试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被瞧不起了?

By: ahsdtbs
12 April 2025 at 03:48
ahsdtbs:

背景

其实这是去年我回国时经历的一场面试,虽然过去了快一年,但我始终没有释怀。

每次想起来,心里还是会很生气。

我所在的是一个三线城市,面试的是一家大健康领域的小公司,职位是 Java 开发工程师。

我的背景是,4 年左右开发经验,在美国一家中小企业当程序员。虽然不是名企背景,但工作一直踏实认真。

我知道国内的待遇比不上国外,但我是真的很想家。再加上父母身体不好,我希望能在身边照顾他们,所以才想着面试一下老家本地的岗位。

具体面试

一开始是 HR 和我聊,没多久技术总监和他的秘书一起来到会议室。我出于礼貌,站起来迎接他们,然后一起坐下。

总监让我自我介绍,我刚说完,他就开始低头看简历,一句话也不讲。我当时其实挺紧张的,不知道接下来会被问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用过 Kafka 吗?”

我挺意外的,因为我的简历里根本没写 Kafka 。我就直接说:“没有用过。”

然后他问我:“你怎么做手机端的性能测试?”

我的简历上也没写手机端的性能测试。

我当时想表现一下,就从自己当时在研究的网络角度出发,说可以通过分析 TCP/UDP 的数据包来看性能。这总监看起来很疑惑,皱着眉头说:这和 tcp 、udp 有什么关系?

我就说,因为手机端的性能和后台网络传输过来的 packet 的速率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看看它们是否可以一一对应上。说完之后,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皱着眉看我的简历,一言不发。我这么回答的原因是,当用户体验受到网络传输延迟、丢包、拥塞影响时,分析数据包确实可以帮助定位性能瓶颈。我们可以通过抓包来看是否出现重传、高延迟、是否存在大量小包、是否存在连接中断、断续等问题。我之前就在 Web 和 PC 端做过这方面的测试。面试官的这个皱着眉头的表情让我感到非常不自在,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蠢。

他没有接我的话,就直接问下一个问题:“有没有做过接口测试?”

这面试官的状态让我觉得他不想和我交流,我受到了影响,因此我就说:“没做过。”

接着他又问我熟不熟 Linux ,我说熟。他问怎么查看 Amazon 实例的 CPU 数量,我说没跑过那条命令。

最后他就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我当时愣住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想,还是补了一句:“CPU 的信息应该可以在 instance 的 yml 文件里看到。”

他点点头。我俯身拿背包,犹豫了一下问了句:“我能走了吗?”

他轻轻点头,我就离开了。

走出门的那一刻,我浑身都是冷汗,感觉特别糟糕。

不是因为答题错了就不开心,而是整个面试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压抑、被冷落、被看不起的感觉。

结尾

在我老家这边,毕竟是三线城市,社会上对“国外回来的人”多少还是存在一些偏见。 比如我去另一家公司面试时,那里的 HR 连名字都不叫,始终用“海归”这个词来称呼我。 除非你是行业里特别有名的那种“大牛”,否则很多人都会默认你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

上文中的面试官是不是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不想认真面我?

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轻视、不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或者,会不会是我自己太敏感了呢?我本身就是个比较敏感的人,一直很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

所以今天想把这件事写下来,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即将被安排转岗,下车间炼铁,不想去怎么办

By: WTH30
11 April 2025 at 21:24
WTH30:

背景

四五线小城市的钢铁企业,前阵子发生生产事故,高层大换血,总裁以 “IT 人员不熟悉业务,不懂生产流程” 为由,下放 IT 人员到基层轮岗锻炼。时间大概 1-3 年。该公司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大家的反应

部门内部普遍反对,均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岗位调整(从 IT 研发到一线工人跨度大,车间环境不好,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是强制调岗便离职。

虽然劳动合同上已明确注明岗位为开发岗,但后面紧跟一条 “甲方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依法调整员工的岗位、内容、地点等事项系甲方行驶自主经营管理权,乙方应服从遵守”

请问这样的条款是否合法?如果申请仲裁,有多少可能仲裁成功?

华为内部转岗两个方向请各位大佬给个建议

By: mdah233
11 April 2025 at 20:12
mdah233:

lz 在华子干了 4 年多了,现在在某通信领域的部门下,做的 java 后端开发但是业务也不是很喜欢压力也大就想着内部转岗了。最近找了几个去处,有两个比较看好的:

  • 终端云服务部,做手机负一屏那块包括服务集成推荐之类的,做后端开发,技术栈偏互联网一些;
  • ICT 下面的 CCAE ,这个是做 NPU 算卡集群运维系统的,也是后端开发但是在 ICT 下面技术栈还是偏传统的;

纠结的点在于 lz 未来还是想去互联网大厂去发展的(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能在华子干得得顺利也可以一直干),感觉终端云技术栈更接近互联网可能更好往外跳。另一个 CCAE 是新成立的一个部门,专门做华为算卡集群管理,现在中国被制裁英伟达的卡很难供应上国内应该有很多企业会选择华子的算力卡毕竟在国内也没什么竞争对手,买华子的卡组集群就会用这套系统管理集群,所以后者的前景应该相当不错也符合现在 AI 的大趋势,最近在终端被制裁的背景下利润可能会反超终端,但是不清楚做这块未来好不好往外跳,我感觉其他大厂可能也会都搞起自己算力卡集群,不知道这个经历在外面的认可度会怎么样。

另外 CCAE 是个新成立的部门,机会比较多。而终端云那边过去可能不被当作嫡系,但是技术会更新,不过也不清楚外面互联网对终端云的技术有多少认可度,有大佬也可以帮忙解答一下。

媳妇被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仲裁,上诉有多少胜算

By: gagaga111
11 April 2025 at 14:55
gagaga111:

入职不到一年,项目不做了,内部转岗也没有合适的岗位,在内部转岗的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工作内容,离公司很近,中午回家休息,有时候下午三四点才去公司,公司走辞退流程,只给 N ,她不同意,和 HR 沟通上也有问题,最终谈崩,公司罗列了近一个月的考勤记录,以考勤违纪为由下发了单方面解除合同,媳妇认为自己虽然有错,但是对考勤违纪解除合同不认可,认为是违法解除。 公司劳动手册上分别对旷工一天( 8h ),2 天( 16h ),3 天( 24h )有处罚说明,旷工 3 天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一次仲裁开庭后,仲裁员认为公司提供的证据完善,认为她很难胜诉,即使赢也得一审二审,主张调解,并且以申诉书文案说明错误为由(申诉书写的补偿,应该改为赔偿),延期到下月再开庭,她认为仲裁员明显偏袒公司,理由是入职时签订了入职手册,当时有新员工培训,她指出那只是签到表,并且对她提出的,公司在首次旷工后应该对员工有所处罚并告知说明,仲裁员说公司没有义务对你进行提醒。 她问了法律咨询,也说很难打赢,这种情况下能打赢诉讼吗

31 岁了,是在银行继续苟着,还是富贵险中求?兄弟们怎么看

11 April 2025 at 11:10
Happyxu1028: 是再卷一下去创业公司当一个 TL ,还是继续在三线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苟着
个人背景:普通二本学历,目前 31 岁,来银行之前在阿里、网易做过差不多 5 年的程序员,后来受不了加班+团队太压抑就离职了,来到现在的银行(从科技部转到了业务部门),已经不写代码了,朝九晚五不加班,负责银行的一些贷款产品的流程设计。

前端时间一个非本部门同事离职去了一加成立 10 年的制造业公司担任二把手,想做企业信息化、智能检测设备,从北京挖了一个 CTO ,邀请我去做研发团队 TL 。

纠结的点
1 、工作强度:银行基本没工作强度,朝九晚五双休(有效工作时间一天只有 4 小时);但是这家公司去的话估计会 996
2 、薪资:银行给到的是 22w 一年;这家公司给到年包 45w (依然是在三线城市)
3 、稳定性:银行基本是能干到退休的,并且已经在这里安家了,今年结婚;这家公司的制造业业务挺稳定,但是二把手的想法不成熟,一心想做基于 AI 的质检软件,担心一两年看不到成果就裁员

突然好想从后端开发转产品经理了

7 April 2025 at 10:33
Geekerstar: 看着一群逻辑都理不清楚的产品经理设计的一些狗屁不通的页面就干着急。

产品经理的准入门槛确实该提高,以前看网上有什么课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真的败坏行业。

有可能是我待的公司太水了,我工作六七年了一直干的后端开发,目前就没遇到让我满意的产品经理。

有些产品经理甚至自己理不清楚逻辑,还要反过来请教我数据逻辑,我只拿着后端开发微薄的工资却要帮产品考虑逻辑和交互。

马上快三十了,也不知道以后后端开发还干得动不。

不知道作为后端的 V 友们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针对于水货产品经理。

关于在国内做海外远程工作的问题

6 April 2025 at 09:35
tenzinjamyangzhs:

我的理解,只要自己找到了海外远程工作,发工资时让对方直接汇款到自己的国内银行账号,如果超过 5w 刀一年就去银行申请备案,然后每个月和每年年底自己去按劳务报酬税率报税。 请问,以上存在哪些法律问题,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法规?

怎么评估团队需要多少人

By: liang723
5 April 2025 at 22:07
liang723:

楼主进了一家新公司,该公司目前向扩下规模,从哪些维度分析比较好。做的 tob 模式,原先是到每家单位去部署,现在是想集中到云上,做 saas 多租户模式,根据业务线评估吗?譬如一条业务线需要 2 个后端,一个前端,一个测试,一个产品之类的?

考研调剂边疆双非还是二战?

5 April 2025 at 12:48
jiangyuhan13:

本人 20 岁,坐标南疆某垃圾二本,考研一战新疆大学计算机技术专硕 298 分(政治 68 、英语 61 、数学 76 、数据结构 93 ),复试后总分与前一名以 0.04 分差距被刷,基本没有补录的可能,除非前面 276 人有人放弃拟录取名额🤡。在纠结调剂还是二战,希望大家给点建议。

调剂的话,可以比较稳妥调剂到新疆的塔里木大学网安专业(比我本科学校要好一些),也有一些内地的学院,但大都是电子信息之类的,没有找到太感兴趣的方向和学校。我没考虑跨学科调剂,虽然大学前三年啥也没学导致复试问起本科计算机知识啥也不会,但还是比较喜欢计算机的,看到有塔大网安专业,貌似可以圆自己小时候当黑客的梦了🥲(如果选择调剂,有准备恶补知识,在努力三年出成果考博回内地)。

二战的话,我前面一年学的是 22DS ,二战专业课只能 408 了,对我来说可能比较有压力,毕竟本科纯混子,虽然有比赛、软著和班委学生会经历,但编程和课本知识是一点不会。我也并不能保证自己有实力二战一年就能上岸内地 211 ,虽然我考研分数不高,但在我本科所在学院里也是最高分了。

工作的话不考虑,计算机啥也不会,平常只喜欢各种捣鼓,没实际内容。而且家是山东的,一直想回内地进体制内或考编,本想如果考上 211 新大了,进可攻(真在研究生期间有成果了就考博回内地),退可守(研究生期间没成果就选调考公回去),现在却落得此番境地。

恳请大家帮忙给一些建议,十分感谢!

论点:医生和程序员好像

By: lnbiuc
4 April 2025 at 15:39
lnbiuc: 论据:
- 医生对症下药,好比程序员 if else
- 普通的程序员只会 crud ,普通的医生只会对症下药
- 遇到困难的问题,厉害的程序员研发中间件、优化架构解决,普通医生肯定没这个能力,等着用别人研发好的新药解决
- 程序员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可用性,医生预防疾病
- 程序员持续学习各种技术,医生了解新药、新治疗方法
- 程序员团队:开发、测试、运维,医疗团队大夫、护士、药剂师

去医院买药时候想到的

问问各位大哥,你们会接受一个人自行到公司人事部来找工作么?

4 April 2025 at 15:31
Matsunatru: 最近一直找不到工作。
所以我一个亲戚(非计算机领域)给我支了一招,让我直接去投简历的公司找他们人事直接问要不要人。然后看看能不能直接进行面试。
他认为对于 HR 来说一个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的求职者比电子简历要好得多,所以建议我这么做。
不知道各位大哥觉得这样做可以么?

对于 2-3 年经验的前端, 一般一个月要给几钱?

By: xhawk
3 April 2025 at 12:02
xhawk:

询问下各位, 最近想招个搭手:

  1. 会 next.js , 会安卓, ios, 小程序 , 只要擅长前端的, 只要原生的
  2. 有个 2-3 年经验的, 这种一般一个月要给几钱,
  3. 可以远程,可以在职(杭州余杭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附近).
  4. 会用 AI 工具倒腾

这个不是招聘贴, 是供大家讨论的, 我自己是全栈, 一个小而美的工作室, 多年不带人, 想了解一下市场的价格, 后续预计吸纳 1 位人选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