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3 July 2025Main stream

特朗普移民新政如何影响在美国的华人

13 July 2025 at 15:17
刘文
2025-07-13T07:08:17.646Z
很多移民政策变化和执行都在一些小细节上

(德国之声中文网)七月的前两周,因为美国有关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再生变化,王小姐除了睡觉以外几乎没离开过她的手机,她是尔湾一家有十多年从业历史的高端月子中心的前台客服人员,主要负责与来自中国的客人对接。她的客户都是想要通过旅游签证来美国生孩子,以便孩子一出生就能获得美国国籍的中国妈妈,也有女性想要来美国做试管婴儿,因为在中国做试管婴儿程序相对复杂,需要提供结婚证以及身份证等。

特朗普行政令让出生公民权蒙上阴影

特朗普于2025年1月20日签署行政命令,规定凡父母非法居留或仅持临时签证在美国境内者,其于美国出生的子女将不再自动获得公民身份。

此举措将会影响在美国依靠学生签证,工作签证,访问学者签证等合法居住与生活的中国人的孩子成为美国公民,亦会打击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早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的赴美旅游生子。在此之前,怀孕的外国人在赴美旅行期间生孩子并不违法,孩子也将立刻获得美国公民身份,并享受美国公民的一切权利与福利。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生育旅游市场,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大陆赴美生子人数仅有600人左右;到了2016年,人数保守估计已然超过8万。观察者网预估,2018年赴美生子的人数已超过10万,但因为该产业链缺乏透明性,难以找到准确的数据。

王小姐说:“一月份的行政令一下,我的电话都响不停,很多即将生产的宝妈都担心孩子拿不到美国公民身份,也有不少人干脆直接退订 ,我们这边都很理解,所以也并没有收取他们费用。”

赴美旅游产子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王小姐供职的月子中心配备有营养师,医生,律师等,提供从怀孕的女士在中国申请旅游签证到孩子出生后在美国申请护照,孩子满21岁后为父母申请美国绿卡的一条龙服务,价格在二十到三十万人民币,其中怀孕的后两个月和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母亲会在月子中心的独栋别墅中度过。

该行政命令一颁布,许多团体和个人在美国多地诉诸法律来挑战该禁令,多位联邦法官在全国范围内叫停了这个行政令。王小姐也说,虽然一月份的生意受损,但二月开始,宝妈的担心渐渐平复,生意又恢复如常。

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3裁决,限制全国性禁令的适用,但允许以集体诉讼形式对政策发起挑战。22个州的司法部长立刻对政府提起了诉讼,包括王小姐供职的月子中心所在的加州,但在未提起诉讼的28个州,特朗普签署的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将在30天内生效。

王小姐说:“这几个月,行政令已经有好几次裁决了,妈妈们从一开始很担心,到现在慢慢已经习惯了,就还好。但是因为这个裁决在国内也有很多媒体报道,所以我要一一和她们解释清楚,也很麻烦。”

但对于在美国生活很久但还没有拿到绿卡的中国移民来说,这一裁决就远远不是退订月子中心这么容易了。16岁就来到美国读高中,但在这里生活了十年都还没拿到绿卡的金先生向记者表达了心中的担忧:“去年我的女朋友没有抽到H1B,她也正好有一个项目在国内,所以就暂时先回到了国内,我们也在考虑就是比较长远的未来,如果留在美国生活的话,我现在住的得州马上就没有出生公民权了,那我们如果结婚生子的话,我们的孩子是什么身份?如果要生孩子,我是不是要放弃在得州的工作和房子然后搬到加州去?”他表示过去十年来一直很喜欢美国,也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但最近出生公民权的事情让他感到焦虑,特别是因为政策变换太快,他咨询了律师朋友,但也没有得到确定的答复。

从细节处收紧移民政策

现在得州供职于NGO的张家成告诉记者,特朗普政府对于移民的不方便之处很多时候藏在细节里,也会让移民的日常生活更加麻烦。

他说:“USCIS很多政策变化和执行都在一些小细节上,我今年工卡丢了申请新的工卡还吃了一个RFE(Request for Evidence), 要解释我我上一个工卡是怎么丢的,我身边朋友之前丢过工卡都是直接补办就可以了,一个纽约的朋友,工卡丢了,在一月初特朗普上台前申请的,还打电话申请了加急,没有吃RFE,一月底就拿到了工卡 。我一月底申请的时候再打电话要求加急的时候已经不允许加急了。”

特朗普取消哈佛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引发中国学生恐慌

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威尔逊·陈(Wilson Chen)目前在中国从事留学咨询服务,他近几个月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追踪特朗普政府关于留学签证的政策。

但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表示正在考虑要求所有申请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接受社交媒体审查,并命令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部门暂停为此类学生签证申请人安排新的面试。今年六月,学生签证预约恢复,但据路透社查阅的一份美国国务院内部电报显示,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领事官员对所有学生和交流访问申请者进行“全面彻底的审查”,以识别那些“对我们的公民、文化、政府、机构或建国原则抱有敌意态度”的人。

陈先生在采访中解释道,不少学生家长感觉到了美国对于留学生的敌意,已经开始查看去英国或者澳洲留学的办法,但也有不少人已经得到了美国大学的入学许可,放弃太可惜。他试着为这些学生检查社交平台:“他们去大使馆签证和坐飞机入境美国的时候,我都会让他们在手机上把社交媒体的app删掉,特别是X,Facebook, Instagram这些美国人常用的。有些人有时候会在手机里存一些搞笑的图片,比如有PS万斯的图片,我都让他们删掉,而且也绝对不要在私人聊天或者网络论坛里发一些骂特朗普的话。”

他有些感慨地表示,在中国习惯了自我审查在网上发的帖,没想到现在去美国也要自我审查。

全面启动归化公民清查

根据美国司法部6月11日发布的备忘录,特朗普政府正式推动将部分归化公民撤籍政策制度化,要求联邦律师优先办理涉及特定犯罪的归化公民撤籍案件。

备忘录指出,凡是“非法获得公民身份”或在入籍过程中存在“隐瞒重大事实或故意虚假陈述”的个体,司法部将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依法撤销其美国国籍。

目前,共有10类情况将会优先推进“撤籍程序,其中包括针对联邦救助项目的欺诈者:如通过欺诈获得 PPP 贷款、医疗保险(Medicaid/Medicare)的人,或者通过贿赂或虚假陈述获得入籍者。

赋予持有者永久居留权的绿卡、甚至美国国籍都不再能保护你?

在美国从事移民咨询二十多年的中介安德鲁·何(Andrew He)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联邦政府通过民事诉讼撤销已经归化入籍的美国公民的国籍,但在民事诉讼中,政府在举证方面的要求较低,而这十条则写得非常简短以及模糊,让人担心是否会造成“冤假错案”。

他表示确实有中国移民来了美国之后隐瞒在中国的收入和资产,申请医疗白卡,食物券等福利的,但也有很多移民不知道自己能申请什么福利。他说:“比如医疗保险的福利,你家庭收入不一样,能申请到的减免也不一样,有些人他可能真的搞不清,不是故意的,那他们被发现了就要撤销国籍吗?”

特朗普政府开始执行「史上最大规模驱逐行动」

他还提到确实有一些移民中介会在写资料和陈述信的时候夸大其词,比如编造政治庇护的故事,或者夸大移民的履历来获得杰出人才绿卡,但有时候移民也不知道自己聘请的律师是否合格。

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处理过华人律师替许多华人编造在中国遭受迫害的故事来用作政治庇护申请的一系列违反移民法的案件。2012年在纽约的调查中,有三十余名律师和翻译涉案,而涉及到编造政治迫害故事的移民(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人)超过13500人。近十年来,有不少提供虚假材料帮助中国客户或者庇护绿卡,投资移民绿卡等合法身份的律师被调查后落网。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多 安置房无法满足需求

13 July 2025 at 15:17
德才
2025-07-13T07:09:36.304Z
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多 安置房无法满足需求

(德国之声中文网)联邦统计局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月,全德共有474700名无家可归者获得了政府提供的住房。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天主教慈善机构Caritas以及新教救济会Diakonie则表示,无家可归者人数激增,是一个令人警觉的信号

联邦统计局表示,被安置人数的增加可能是得益于四年前开启相关统计后,数据申报工作的改善。没有登记住所的街头流浪者以及隐形无家可归者,则没有被收录相关统计。

被安置的无家可归者当中,来自乌克兰的寻求庇护者占比最高,达29%。但同过去几年相比,增幅已经开始回落。截至2025年1月31日,登记在册的获安置乌克兰难民共有137000人,2024年则为136900人。登记在册的外籍无家可归者共有40万9000人,而2024年这一数字则为37万7900人。被政府安置住处的人当中,外籍人士的占比同去年一样,仍为86%。而其中德籍人口的占比则继续保持在大约14%的水平。

登记在册的无家可归者当中,年龄低于25岁的,占比为41%,2024年则为40%。而年龄超过65岁的,则仍保持在大约5%左右。截至2025年1月31日,被收容者的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大约56%为男性。

新教救济会表示,无家可归已经成为德国当前最紧迫的社会政治问题之一

失去住房的风险现在已经蔓延至中产阶层

无家可归者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其中有子女家庭的人数最多,共有16万4千人,占比34%。单身人数则为15万9千人,占比也为34%。来自单亲家庭的人数则为79000人,占比大约为17%。大约7%的人来自多人口家庭,而4%的人则来自无子女家庭,人数分别是33400人和17300人。

按联邦州划分,人口最多的北威州安置人数最多,为 117,900 人;其次是巴符州的 94,600 人和柏林的 53,600 人。安置人数最少的为图林根州,仅为3000 人,而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为1,200 人,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为700 人。 

德国天主教慈善机构与天主教无家可归者援助工作组发出呼吁,要求联邦、各州以及市镇应加快推动廉租房的建设。上述机构表示,政府部门应同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确保人们尽量不失去住房,一旦失去住所也能迅速获得替代性住所。

失去住房的风险现在已经蔓延至中产阶层。伴侣离世、失业、收入骤减、疾病或其他人生危机,往往是导致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原因。 新教救济会Diakonie表示,无家可归已经成为德国当前最紧迫的社会政治问题之一。救济会德国联邦社会政策执行董事罗纳贝格(Elke Ronneberger)说:“我们的国家中竟有如此多的人,其中包括很多拖儿带女的家庭,没有自己的住房,这是绝不可以接受的。拥有自己的住所对安全和自主生活至关重要。有鉴于此,联邦和各州必须确保无家可归者重新获得自己的住房,而不仅仅是住进紧急收容所。” 

(天主教福音通讯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边境检查意味着申根自由行的终结?

13 July 2025 at 15:17
Tessa Clara Walther
2025-07-13T07:10:08.113Z
申根区内畅通无阻时代结束了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波兰在与德国和立陶宛的边境恢复了边境检查。这不是申根国家重启边检的第一例。对这一措施的解释通常是,这是为了遏制非法移民、打击人口贩卖或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但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表明,被视为欧洲一体化和身份认同象征的欧盟内部自由行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这些管控是暂时的,旨在阻止人口贩卖和非正规移民。就在几周前,德国总理梅尔茨(又译默茨)领导的新保守党政府加强了已有的对包括波兰在内的所有陆地边界的检查。在布鲁塞尔的许多观察家看来,欧洲国家的团结协作已让渡给了突出本国利益。

何为申根区?

申根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允许29个欧洲国家公民免护照旅行,涵盖欧盟大部分地区以及挪威和瑞士等几个非欧盟成员国。它促进了超过4.5亿人的自由流动,并通过取消货物、服务和人员的内部边境检查,巩固了欧洲单一市场。对于企业、通勤者和旅客而言,申根区是欧盟最实在的成就之一。

申根区成就了欧洲人自由通行的梦想

2025年1月1日起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全面加入申根区

布鲁塞尔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的移民研究员科隆比(Davide Colombi)认为,近期波兰与德国之间的边检争端符合欧洲范围内一个更广泛的趋势。

自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以来,法国就开始进行边境检查。2015年9月,奥地利于难民危机最严重之际首次对其与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的边境实施管控,此后每六个月延长一次,理由是移民压力和内部安全问题。

克罗地亚2023年加入申根区不到一年,邻国斯洛文尼亚就开始在与克罗地亚边境实施检查,理由是移民数量增加以及对有组织犯罪的担忧。长期以来一直拒绝严控内部边境的德国,去年秋天开始扩大边境管控,欧盟委员会迄今尚未对此提出正式质疑。根据欧盟法律,此类检查仅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并且只能是临时性的。

无视欧盟最高法院裁定 申根诸国延长边检期限

象征性大于实际作用

“这些边境管控纯粹是象征性的政治操作,并没有真正起到遏制移民的作用,”卢森堡大学客座教授尼纳贝尔(Birte Nienaber)对德国之声表示。她强调,随着欧洲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民粹主义叙事在各党派中日益盛行。中间派领导人面临着在移民问题上展现“强硬”态度的压力——而边境管控是一项受公众欢迎的、肉眼可见的措施。

但边检究竟有多有效?官方统计数据对申根区内边境检查的针对性提出了质疑。德国警方表示,今年春季加强边境检查的第一个月,仅有160名寻求庇护者被拒之国门外。波兰媒体报道称,5月至6月中旬,德国将约1000名移民遣返波兰,这一数字与往年并无显著差异。

“人口贩子或那些试图非法入境的人非常清楚如何避开官方检查站,”移民专家尼纳贝尔说道。“这些管控措施并不能阻止他们,只会制造出一种尽在控制中的假象。”

研究员哥伦比也认为,此类政策更多是表象,而非实际效果。他强调,欧盟成员国迄今为止未能证明这些管控措施在遏制移民或防止恐怖袭击等方面的必要性。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边境地区,尤其是卢森堡、奥地利和波兰等地的边境城镇,已经感受到了负面影响:通关等待时间更长、供应链中断以及跨境本地企业面临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欧洲议会的一项详细研究估计,恢复内部边境检查会导致大量时间损失:汽车每次损失10-20分钟,重型车辆损失30-60分钟,并给运输部门造成约 3.2 亿欧元的损失——这还只是延误,而不是更广泛的经济影响。

专家警告称,恢复边境检查将减缓货物流通,扰乱即时供应链,并增加运输成本,尤其是在农业、零售和制造业等物流密集型行业。跨境工作者将面临更长的通勤时间,而边境地区的小企业可能会失去重要的客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边境排队时间更长、商店物价更高,以及获得跨境服务和就业的机会减少。

没有申根,欧洲会怎样?

哥伦比表示,与这些实际的负面影响相比,象征性的损失可能同样深远:“申根区是欧洲人身份认同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一项有目共睹的成就。” 一旦申根区解体,民众感知欧盟作为超越国界愿景的最切实途径将不复存在。

欧盟领导人意识到这一风险。如果内部边境检查成为永久性措施,申根体系可能会彻底崩溃。这不仅会扰乱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还可能破坏欧盟条约的法律完整性,动摇公众对欧盟的信心。

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更新《申根边境法规》,并推出两项数字化边境管理工具,旨在更好地追踪进入申根区的非欧盟公民,并减少对内部检查的需求。

但哥伦比认为,申根协议要想继续存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调整以及数字化工具。“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勇气,成员国之间重建互信,以及欧盟委员会的执行力。”最重要的是,移民问题应该去政治化,将公众辩论的焦点从边境管制等无效措施上转移开来。

两位专家都认为,欧盟及其成员国必须重新回到申根协议的最初核心理念:欧洲人应该能够在这片共同属于他们的大陆上自由行动。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老婆过生日看到婆婆给的红包气地发抖

By: shiji
13 July 2025 at 13:21
shiji:

先上图,这就是全部内容。生日祝福语在转账附言里面。 我觉得不同家庭的语言习惯不同,也许互相有的难以理解,我个人倒是能明白,但是媳妇这边就解释不清了,气到发抖。 请问各位阅读到这段聊天记录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被冒犯?

(背景。我只有一个儿子,也是唯一的孩子) 发这个是为了校准一下我的认知。

wechat

把每天的 V2 热帖都转成播客

13 July 2025 at 09:08
IndexOutOfBounds:

撸了个轮询项目( https://github.com/glidea/one-balance) ,终于能白嫖 gemini flash tts 来做播客了

https://zenfeed.xyz/


自行部署请移步 https://github.com/glidea/zenfeed/blob/main/docs/podcast.md

顺便附上网站的参考配置

      - transform:
          to_podcast:
            estimate_maximum_duration: 3m0s
            transcript_additional_prompt: 对话引人入胜,流畅自然,拒绝 AI 味,使用中文回复
            tts_llm: gemini-tts
            speakers:
              - name: 小雅
                role: >-
                  一位经验丰富、声音甜美、风格活泼的科技播客主持人。前财经记者、媒体人出身,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关注科技行业,后来凭着热爱和出色的口才转行做了全职内容创作者。擅长从普通用户视角出发,把复杂的技术概念讲得生动有趣,是她发掘了老王,并把他‘骗’来一起做播客的‘始作俑者’。
                voice: Autonoe
              - name: 老王
                role: >-
                  一位资深科技评论员,互联网老兵。亲身经历过中国互联网从草莽到巨头的全过程,当过程序员,做过产品经理,也创过业。因此他对行业的各种‘风口’和‘概念’有自己独到的、甚至有些刻薄的见解。观点犀利,一针见血,说话直接,热衷于给身边的一切产品挑刺。被‘忽悠’上了‘贼船’,表面上经常吐槽,但内心很享受这种分享观点的感觉。
                voice: Puck
        label: podcast_url

第一次用 m 芯片的 macbook 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12 July 2025 at 21:00
qwetrz007sh:

正常价冲了教育优惠的 mba m4 ,几年前之前用的英特尔,发热太严重就换黑苹果了。几年过去了,以前的黑苹果 cpu 也没 m 芯片舒服了,而且折腾黑苹果的钱和时间都够买 macbook 了。 所以看见 macmini m4 大升级,就入手了,太牛逼了,体验了下丐版都能满足我的基础剪辑需求。迫于移动办公,换了 mba 。

听说 macbook 会有以下问题:

  1. 屏幕掉落涂层
  2. 屏幕会印上键盘的印子
  3. 键盘会有打油?
  4. 又在小红书看见这次的 mba 转轴容易问题?

上手第一体验,这键盘也太松垮了,magic 键盘比这个紧实

For Families of Air India Crash Victims, Report Brings No Closure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in last month’s disaster focusing on fuel being cut to both engines only deepened the mystery for people grieving loved ones.

© Atul Lok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Relatives of one of the victims of the Air India plane crash await the arrival of his body at home in Ahmedabad last month.

Last Week on My Mac: Ghosts in the machine

By: hoakley
13 July 2025 at 15:00

I can confirm that there are ghosts in Macs. I know because I have seen them, spectres of rock bands from well over 50 years ago, speaking to us from the past, a dozen years before the first Mac, and four years before Apple was even founded. The band in question is named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who split up in 1972. Their appearance on Macs has been sporadic, in the form of a mystery volume that seems to mount from nowhere, whose name starts with the distinctive neologism coined by CCR’s rhythm guitarist Tom Fogerty after his friend Credence Newball.

Last week it turned out that mystery volume is a cryptex, one of the 23 use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Apple Intelligence in macOS, iOS and iPadOS.

Cryptexes are both straightforward and rather strange. They’re basically just a cryptographically secured disk image, but when they’re loaded by APFS, rather than being mounted as a volume, they get grafted into the file system almost as if they had been firmlinked into it. Although they didn’t exactly impress when used for Rapid Security Responses (RSRs) in macOS Ventura, since then they’ve been put to better use adding flexibility to the Signed System Volume (SSV), an immutable snapshot of the System volume that’s sealed with cryptographic hashes.

While the SSV is a powerful way to secure the boot process, it’s also a little too rigid for some purposes. Not only do cryptexes provide a convenient way to deliver Safari and its supporting components, which previously had to be installed on the Data volume, but they are a flexible solution for large dyld caches, accommodating to the differing needs of Intel and Apple silicon Macs. Intel Macs only use those built for their own architecture, but Apple silicon Macs require support for both, with the Intel version available for use by Rosetta 2 when running translated x86 code.

What I hadn’t realised, and hadn’t seen reported elsewhere, was how the extras needed for Apple Intelligence, another single-platform feature, are also provided in cryptexes. Unlike those for the system, these aren’t grafted early during the boot process, so can be downloaded and installed when a user enables AI, and thereafter grafted after that user has logged in. Their contents then appear among the thousands of install-on-demand linguistics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System/Library/AssetsV2, as I described earlier this week.

Presumably they merit this special protection because of their access to Private Cloud Compute (PCC), consistent with Apple’s stringent policies and engineering to ensure the robustness of PCC. Indeed, as Apple describes, the PCC is apparently an enthusiastic user of cryptexes: “Additional software outside the base operating system can be delivered to the system only in the form of cryptexes, which contain their own Image4 manifest and trust cache.” Apple goes on to provide a detailed account of how cryptexes are handled by PCC. This illustrates how sophisticated their management can be, and explains why, despite their shaky introduction as RSRs, cryptexes are proliferating.

This could change when macOS 27 goes single-architecture next year, and there’s no need to cater for both chalk and cheese. But I suspect the advantages of augmenting the SSV with the flexibility of cryptexes will remain sufficiently attractive to ensure they are retained in macOS, as they already are in iOS and iPadOS.

Cryptexes are also remarkably unobtrusive, as has been apparent with the 23 currently used to support AI. That is until something unearthly happens deep inside the grafting mechanism in macOS and accidentally mounts a cryptex as a disk image, making it appear like a spectre in the Finder. In my case it must have occurred when I copied a cryptex from its hiding place among those files in /System/Library/AssetsV2 and mounted it to see what it contained. Exorcising this ghost required compressing the cryptex, trashing the copy I had made, and repeatedly trying to unmount it until it finally stopped appearing following startup.

But I still know how to summon the spirit of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whenever I need to remind myself of the early 1970s. Now if someone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tell me which cryptex brings the spirit of Pink Floyd, I’ll leave you in peace.

EU and Mexico criticise Trump's proposed 30% tariff

13 July 2025 at 11:34
BBC 'Breaking' graphicBBC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announced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and Mexico will face a 30% tariff on imports to the US from 1 August.

He warned he would impose even higher import taxes if either of the US trading partners decided to retaliate.

The announcement was made in two letters posted on Trump's Truth Social website. Similar letters were sent this week to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The 27-member EU - America'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 said earlier this week it hoped to agree a deal with Washington before 1 August.

In the letter to European Commission Ursula von der Leyen, Trump wrote: "We have had years to discuss our tra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have concluded that we must move away from these long-term-large, and persistent, trade deficits, engendered by your tariff, and non-tariff, policies and trade barriers."

"Our relationship has been, unfortunately, far from reciprocal," the letter added.

The EU has been a frequent target of Trump's criticism, and in April Washington announced levies of 20% on European goods.

In 2024, the U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bloc was $235.6bn (€202bn; £174bn), according to the 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This breaking news story is being updated and more details will be published shortly. Please refresh the page for the fullest version.

You can receive Breaking News on a smartphone or tablet via the BBC News App. You can also follow @BBCBreaking on X to get the latest alerts.

简单开启欧盟纯净版 Windows,享隐私和自由权力

By: Anonymous
7 July 2025 at 13:16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在 Pixel 设备上打开 Google app 的新闻链接,或在 Windows 设备上通过开始菜单访问网络搜索结果,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一个共同点:系统会忽略你的默认浏览器设置,强行使用自家的浏览器(Chrome 或 Edge)进行访问。

对此,似乎大家并没有太大反应,正如人们对欧盟地区用户在数字生活中享有选择而感到无奈似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名数字意义上的欧盟地区 Windows 用户

受《数字市场法案》影响,微软在欧盟地区针对用户做出了很多让步,包括:

关于 Windows 的地区设置,你可以在「系统设置 > 时间和语言 > 语言和区域」中找到几个选项:

不过,今天的重点是一个新加入的、不可更改的选项——设备设置区域。将其更改为欧盟地区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我最初想到的是去年推出的 Edge 重定向工具 MSEdgeRedirect,但不久后发现该模式在 2024 年 3 月后将失效,原因是微软的 UCPD 驱动3

UCPD(用户选择守护驱动)利用内置的黑白名单机制,屏蔽非微软签名的进程,阻止第三方工具对系统的修改。这不仅影响到一些文件协议的处理,而且更难被禁用。微软还设置了一个名为 UCPD velocity 的自动化任务,每次用户登录时都会恢复被禁用的系统文件和设置。

因此,想要使用 MSEdgeRedirect 开启「欧盟模式」的用户,首先可以按照 SetUserFTA 开发者的思路摆脱微软的干预。

彻底解决方案:直接删除 UCPD 驱动。以管理员权限运行 CMD,执行命令 sc.exe delete UCPD,然后重启。需要注意的是,该驱动可能会在系统更新后复活。

温和解决方案:禁用 UCPD 驱动,以管理员权限在 CMD 下执行:

完成后,便可以正常使用 MSEdgeRedirect 修改地区设置。

成功更改设备设置区域后,不仅能享受之前提到的「权益」,更能在各类设置中拥有更多自由,成为一个选择上的欧洲人、商店里的美国人、文本习惯上的中国人——这份灵活,值得我们珍惜。

简单开启欧盟纯净版 Windows,享隐私和自由权力

参考链接

绿线 —— 没有 GFW 的中国 IP。。吗?

By: strp
13 July 2025 at 11:08
strp:

这一篇帖子中,有人提到过这篇讨论,其中有人提到了防外线,而进而又提到了中国移动在海南的 IDC ASN

查看此 ASN 的备注发现,这是一个“为海外访问所准备的游戏服务器 IP 段” BGP.Tools Validation page for Net 183.255.234.0/24

该 ASN 似乎不具备国内连接的能力,因为它的上游只有 CMI ,也就是中国移动国际,而访问国内,通常需要 AS9808 的支持。 BGP.Tools Peers list for Hainan Mobile ASN

而路由跟踪证实了这一点,在此 ASN 下的大多数的 IP 均无法被国内访问。 NextTrace in Dongguan Telecom

ITDOG

此网络所绑定的域名,全部为同一家公司。 BGP.Tools

这是这家公司的 GitLab https://gitlab.ambigrat.com (我是大耗子???) GitLab

游戏 Dev 面板,似乎使用了网易公司开发的 Pomelo 内核。 DevPanel

Google 上关于这个域名的信息: Google Results

Nameserver 绑定了 DNSPOD / 腾讯云,这是 WHOIS: WHOIS

在海外查看其 Traceroute 你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绕了新加坡) HKIX

Lumen

而少数能被国内访问的 IP ,路由直接绕了香港,没有跟 CMI Peer 的电信 163 直接飞了美国,这不纯纯境外 IP 吗?。。。 东莞移动 -> AS135054 Dongguan Mobile

东莞电信 -> AS135054 Dongguan Telecom

你说它没墙吧,确实没有,但是你说它是不是中国 IP 呢,Geo 确实是,但是按我们日常用的来说,这跟深港 IEPL 或者漫游这些完全没有差距。。。所以这应该不是传说中的绿线。好奇所以发出来给大家看看,你们觉得这到底是啥? XD

我的网站 PageSpeed 全项 100 分,分享下优化思路

By: Fechin
13 July 2025 at 10:58
Fechin:

最近完成了我的 推荐链接分享平台 doRefer 的性能优化,PageSpeed Insights 四项指标全部达到 100 分满分。作为一个内容密集型网站,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优化经验。

技术栈

  • 框架: Next.js 14.2.3 (App Router)
  • CMS: Keystatic (基于文件的 CMS)
  • 样式: Tailwind CSS + Radix UI
  • 部署: Docker

核心优化策略

1. 静态生成 (SSG) + 增量静态再生 (ISR)

  • 构建时生成所有页面
  • 设置合理的重新验证时间( 1 小时)
  • 强制静态生成,避免客户端渲染

2. 图片优化

  • 全面使用 Next.js Image 组件
  • 自动 WebP 转换和懒加载
  • 批量预处理 Logo 为统一尺寸
  • 设置合适的 sizes 属性

3. 缓存策略

  • React cache() 包装数据读取函数
  • RSS 和 API 路由设置 30 分钟缓存
  • 充分利用 Next.js 自动优化

4. 代码分割

  • 合理使用 Server Components
  • 客户端组件按需加载
  • 使用 Suspense 处理异步组件

5. 字体优化

  • 使用 Geist 字体变量
  • 设置 font-display: swap
  • 预加载关键字体文件

性能成果

  • LCP: 2.2s (绿色)
  • FID: 78ms (绿色)
  • CLS: 0 (完美)
  • FCP: 2.1s (绿色)
  • TTI: 1.3s (绿色)

关键经验

优化重点

  1. 图片是性能杀手 - 正确使用 Next.js Image 组件至关重要
  2. 避免客户端渲染 - 能用 Server Components 就用 Server Components
  3. 充分利用缓存 - 从 React 缓存到 HTTP 缓存
  4. 字体优化 - 避免布局偏移,使用字体变量

踩过的坑

  • 忘记设置图片 sizes 属性导致 LCP 不佳
  • 过度使用客户端组件影响 FCP
  • 字体加载导致的布局偏移

总结

通过系统性的优化,内容密集型网站也能达到满分。关键是理解 Next.js 的优化机制,严格控制客户端 JS ,优化图片和字体。

网站地址:https://dorefer.com

欢迎讨论交流!

苹果即将发布国行 esim 手机!

By: Ryanzlab
13 July 2025 at 10:43
Ryanzlab: 好消息。

中国联通的 esim 开通页面曝光。

页面显示:尊敬的用户,在 eSIM 手机商用试验阶段,首次办理本业务的用户需通过线下渠道办理。您可重新填写非首次办理的证件信息,或预约联通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或者携带个人有效证件及需要开通服务的 eSIM 手机前往联通自有营业厅办理(合作厅不支持)。

https://card.10010.com/esimPage/newNumHandle

BetterMouse 无法使用平滑功能

13 July 2025 at 10:34
KeepingNow:

我看不少人推荐这个软件,下载试用后发现这么个问题

我使用的是 M1 芯片 MacBook Air ,鼠标是罗技的 M750L 和 Anywhere 3,我发现当我断开蓝牙,重新连接鼠标后,可以使用平滑,但是只能使用几秒钟,再往后就不能使用了。我尝试卸载软件重新安装依旧如此。有网友这是为什么?我去网上搜没发现有人跟我一样的问题

请问美国那些在线网课的大学,有朋友读完过没,能获得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不?

13 July 2025 at 09:59
mrlfishman: 为了 gemini ,搞了一个 edu 邮箱
什么北卡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很多都能搞( 5 月份大量大佬发帖 还真成功了)

开通了不少业务。邮箱也正常,还打了电话 ( GV )

我看到让我打电话 验证信息时,邮件里提到:需要让我在获得最初的 12 个学分之前联系老师。
(给了老师的电话和名字)

first 12 credit hours of enrollment

这玩意这么正规么,还有学分?

主页经常发一些学校活动,什么运动会之类的,挺有意思 就当加强英文阅读了 我现在每天看看。
如果把网课真的上完,,能获得什么东西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上上课应该能保证邮箱不被封吧?
我看有些朋友邮箱有的几天,有的一个月,会被封掉
(邮箱挺有用的,不知道能不能获得那种终身校友邮箱 我隔阵子来反映反映邮箱情况)

就是好奇,如果上完,,,还真能给学位证啊?或者其他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有朋友真的上过网课没?

unraid 老是因为失联,想切换到 pve 做底层,虚拟机用什么比较好呢?

13 July 2025 at 09:57
he1293024908:

unraid 从 6.12 开始,各种 bug 层出不穷,特别是网络方面的问题修复又出新 bug ,现在用的 7.1 ,基本两三周就宕机一次,表现是我可以 ping 通 unraid ,但无法访问 unraid ,ssh 也不通,docker 有的时候还可以访问,有的时候不能访问,每次都只能物理重启,实在受不了。 所以想换到 pve 做底层,虚拟机宕机也不怕,但我虚拟机该选择哪个系统呢? unraid 本身的优势是休眠和阵列不挑盘,但我盘在阵列卡、主板 sata 、m2 都有,全直通给 unraid 不现实,软直通的话,unraid 读写性能本身就羸弱,我又想换个系统,毕竟用差不多一年,这系统的坑还是蛮多的。 但换系统吧,又有个问题,我 docker 映射都映射的/mnt/cache ,因为涉及到软链接,直接换其他系统的话,挂载路径应该都要换,软链接也要全部重新做,感觉这个又有点麻烦。 然后系统这边吧,我虚拟了个飞牛,体验还是不错的,但目前的完成度对我来说感觉有点不够,omv 的话相关教程少以后出问题也不好找解决办法,truenas 太硬核,黑群晖的话我又不组 raid ,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该换啥系统,虚拟机继续跑 unraid ? 想问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两千元左右准系统,打造家庭 aio 服务器的最优解是什么?

13 July 2025 at 09:40
Variazioni: 三个需求
1.待机功耗低,毕竟要 24 小时开机
2.体积不要太大
3.接口尽量多一点,有 usb4 最好

主要拿来跑 proxy 和 vpn 之类的服务,兼职远程编译和下载机
目前比较看好一些 8845hs 的迷你主机,性能够用,而且 8845hs 待机功耗也够低

另外可能有一些 modt 主板,或者惠普 sff 之类的主机可以选择,但是没研究过,不太了解,所以问问大家有什么推荐。

生死之线落定,预付卡机构包揽千万元级罚单

2025年上半年,行业罚单和罚金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百万元级以上的罚单量更超过2024年全年。

预付卡领域已包揽非银支付领域千万元级的三张天价罚单。在众多非银支付细分领域中,这个现象较为罕见。

新规未明确支付机构牌照续展规则,但首批“长期”展期公示意味着支付机构许可证续展模式将有例可循。

南方周末研究员 廖浩伦 实习生 柯俏朵 庞蓓佳

责任编辑:丰雨

第三方支付机构江湖突变。是否还能在“牌桌之上”成为这个行业每一家机构面临的生死之问。

2025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人行”)公布的首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换证)公示信息显示,13家非银支付机构支付牌照有效期变更为“长期”,6家机构牌照续展状态变更为“被中止审查”,或“不予续展”,或“申请主动退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查证,这是2024年5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后的首次续牌公示,亦是人行首度拟批准续展有效期为“长期”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已废止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每次续展有效期为5年。

当“能否留在牌桌上”成为生死之问时,非银支付业合规度有何新趋势?上述13家非银支付机构的合规度更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分析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下称“牧羊犬平台”)数据库发现,2025年上半年,在罚单总量和罚金总额依然高企的情况下,非银支付机构大额罚单量暴涨。罚金超100万元的大额罚单量,已超2024年全年此类罚单总量。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此次续展标志着非银支付牌照管理进入全新阶段。与此同时,监管机构通过动态退出机制,加速行业出清与资源整合,推动支付牌照价值回归。

半年罚单罚金逼近2024年全年

因散而乱,非银支付行业一直处于监管高压之下。非银支付行业罚单与罚金亦因此长期呈现持续高企态势。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分析牧羊犬平台数据库发现,2021年至2024年期间,该行业每年罚单总量稳定在100张左右,罚金总额均超1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行业罚单量已达86 张,罚金总额1.58亿元。仅半年时间,上述两项指标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

2021年-2025年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罚单情况

2021年-2025年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罚单情况

细分受罚主体观察,机构罚单和罚金分别为50张和1.51亿元,几乎与2024年全年水平持平。而个人罚单和个人罚金则分别为36张和592.91万元,罚单接近2024年全年,罚金更高为2024年全年的1.3倍。

非银支付机构大额罚单量更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罚金超过100万元的机构罚单多达12张,超越2024年全年的10张。由此可见,监管机构对非银支付机构的严监管已进入新常态化阶段。

罚单所涉案由集中在哪些领域?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分析牧羊犬平台数据库发现,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罚单案由主要集中在“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违反商户管理规定”和“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四项。其中,涉及“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和“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的罚单最多,分别为39张和32张。

2025年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重点涉罚领域及被罚频次

2025年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重点涉罚领域及被罚频次

这些案由意味着什么?支付行业咨询分析机构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时称,支付行业主要合规风险点较多。客户身份识别和可疑交易监测不足主要是反洗钱方面的问题;商户管理的问题主要包括商户实名制落实差和虚假商户入网等情况;清算与账户管理方面则主要是违规划转和限额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此外,支付行业的合规风险点还面临数据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风险,如未按规定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和未充分告知费用等。

“预付卡”机构被重罚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发现,除上述高频涉罚领域外,非银支付行业大额罚单还涉及预付卡管理的违规问题。10家机构被罚均超百万元,其中更有5家机构被罚接近或超过1000万元,且罚没金额排名前三的机构均为“预付卡”机构。在众多非银支付细分领域中,这个现象较为罕见。

其中,因“预付卡在未签署合作协议的特约商户使用”等六项违法行为,汇元银通(北京)在线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汇元银通”)被处罚没金额超2000万元;因“未按规定建立网络接口相关制度”等十项违法行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被处罚没金额近1900万元;因“未落实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的要求”等八项违法行为,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被处罚没金额近1200万元。人行官网显示,上述三家机构业务类型均包含“储值账户运营Ⅱ类”。换言之,这三家机构均为“预付卡”非银支付机构。

2025年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十大罚单

2025年上半年非银支付行业十大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布的罚单涉及违法违规行为或并非发生在当年。以汇元银通为例,该公司母公司汇元科技发布公告称,汇元银通上述事项主要发生在2023年(含)及之前,汇元科技已对本公司及子公司的业务系统和合规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并对业务人员进行了多次合规培训,将合规事项纳入公司业务人员的考核。汇元科技目前已完成整改。

事实上,在严监管之下,多家“预付卡”非银支付机构正陆续退出市场。人行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11日,共有103家非银支付机构注销。其中,近八成非银支付机构的业务类型包含“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预付卡行业将步入衰微之势?王蓬博认为,移动支付带来的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增值服务的多样化,导致预付卡这类曾经辉煌过的牌照类型失去优势。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在影响预付卡持牌机构的业绩。加之《条例》对持牌机构在注册资本金等方面硬性要求提高,必然会让预付卡行业继续呈现出清的局面。

“长期”牌照并非高枕无忧

不合规经营则是非预付卡业务类型非银支付机构主动或被动离场的主因之一。

以2025年首批未获续展的瑞银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瑞银信”)为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查询牧羊犬平台数据库发现,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瑞银信(曾用名: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收到10张罚单,总罚金高达7297.5万元,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和“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由此可见,累积的历史性合规压力叠加市场竞争加剧,是瑞银信退出市场的主因。

2025年7月第一批次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换证)信息

2025年7月第一批次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换证)信息

较之主动或被动退出的机构,新规之下获得“长期”展期的非银支付机构实属幸运者。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统计公开信息发现,已废止的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曾明确指出支付机构每次续展有效期为5年。较之前者,2024年5月1日施行的《条例》和2024年7月9日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均未明确支付机构牌照续展规则。

虽然《条例》及《细则》均未对此明确,但此次公示预示着支付机构许可证续展模式将有例可循。

这13家机构的合规度如何?从罚单的角度分析,较之未续展的瑞银信而言,这13家机构的合规度较高。牧羊犬平台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13家机构的罚单量均不超过5张。

这13家首批幸运者是否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王蓬博称,支付牌照虽将变为长期有效,但不意味着监管放松,反而对支付机构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从牌照管理到业务运营,《条例》目的就是构建对支付行业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事实上,近期人行发出的多张大额罚单亦证明其对非银支付机构的监管已进入新常态。牧羊犬平台显示,2025年7月1日至7月10日,人行共发布3张非银支付机构大额罚单,每张罚单金额均超600万元。拉长时间观察,截至2025年7月10日,2025年罚金已达1.7亿元,逼近2024年全年1.79亿元。与此同时,这3张罚单案由涉及商户管理规定、机构管理规定、账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和条码支付管理规定等多个方面,称得上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

如此生死之线,非银支付机构如何应对?王蓬博给出了具体建议,支付机构需在多环节筑牢合规防线。客户身份识别环节,严格按规定核验用户身份,杜绝匿名或假名交易;交易信息管理方面,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规范设置与上送;支付接口管理上,防止接口违规转接,避免被用于非法交易;商户管理中,落实实名制,严格审核资质,监测交易行为,防范套现、洗钱等风险等。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