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最便宜的「华为车」来了!尚界 H5 预售价 16.98 万元,还有问界 M8 纯电版

By: 李华
25 August 2025 at 18:55

今年上海车展前夕,华为乾崑召集了 11 位合作车企的高管,举办了一场信息量巨大的发布会。在长达两小时的发布会里,外界期待已久的 ADS 4 正式揭开面纱。

一直以来,华为 ADS 的每一次迭代,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当下的时间点十分微妙,行业对 L2 级辅助驾驶的宣传正在收紧,L3 又还差临门一脚。

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所有人都在看着华为怎么做、怎么说。

而他们的做法是,将技术进一步下放,用规模换取数据和迭代速度——把一套领先的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到更主流的 15 万元级车型上,最终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真实的道路里程来证明自己。

所以今天,不只是问界和智界,连 15 万元级的尚界也来了。

问界 M8,冲向高端纯电

问界亮出的第一张关键牌,便是首次亮相的 M8 纯电版。它承载着整个鸿蒙智行向上突破的野心。

作为一款全尺寸 SUV,M8 的车长接近 5.2 米,车宽 2 米,轴距超过 3.1 米。在设计上,它没有为了追求低风阻而采用溜背造型,而是保留了余承东所说的「高头大马」式的端正车身,以此保证了内部乘员舱的可用空间。

即便如此,通过在设计之初就定下的严苛目标,M8 依然做出了 0.255Cd 的低风阻系数,远低于尺寸相近的传统豪华 SUV。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强调:「在保持车高大威猛的情况下,还能实现这样的低风阻,是非常不容易的。」

庞大的身躯不仅带来了更强大的气场,也赋予了它出色的通过性。余承东表示,M8 纯电版 700mm 的涉水深度和最高 220mm 的离地间隙,超过了奔驰 GLS 等 SUV 车型。

进入车内,M8 的核心卖点是「舒适」。

余承东称,无论是五座还是六座版本,车内的每一位乘客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全系标配的「舒云座椅」,采用 Nappa 真皮和 10 层回弹海绵,提供了不错的支撑和包裹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问界 M8 在这里做出了 960mm 的头部空间——相当于普通紧凑型 SUV 的后排,成年人也能舒适乘坐。

「1.8 米的高个子坐进去,头部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余承东说。

同时,出色的整车 NVH,让车辆在 120km/h 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依然能维持在 60.8dBA,比一些百万级的竞品更安静。

储物方面,M8 同样毫不吝啬。

一个 149L 的智能电动前备箱,支持手势、语音、双击等多种开启方式,取物时车身还能自动降低。五座版的后备箱空间超过 1000L,地板下方还有 110L 的暗格;而更难得的是六座版,在坐满三排的情况下,后备箱容积也接近 400L,可以轻松装下六个人的随行行李。

一个 149L 的智能电动前备箱,加上五座版下高达 1086L 的后备箱空间,足以应对全家出行的装载需求。

而更难得的是六座版,在坐满三排的情况下,后备箱容积也接近 400L,可以轻松装下六个人的随行行李。

当然,作为华为深度赋能的产品,M8 的核心技术才是其真正的护城河。它基于全新的高压纯电平台打造,采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挂,并配备了双腔空气悬架和 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

与此同时,在华为途灵平台的加持下,「猫头鹰极致转向」功能让这台大车的转弯半径仅为 5.75m。

动力上,M8 首发了华为 DriveONE 高压七合一电驱,CLTC 效率高达 92.2%,并标配了基于 800V 平台的宁德时代 100 度电池包。

这套高效的三电系统,为 M8 带来了最高 705km 的 CLTC 续航里程。

余承东还称,这是一个比较「谦虚」的数字,因为 M8 的续航达成率非常高,实测普遍在 82% 以上。在补能方面,充电 15 分钟即可从 30% 补充至 80%。

为了给纯电出行提供保障,问界在制造和补能网络两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在发布会上介绍,问界联合宁德时代开创了「厂中厂」的合作模式,从源头保证高端电池的研发、生产与供应。

而在用户端,问界计划在未来三年,通过自建、合建等方式,在全国高速服务区、高频生活区以及经典自驾路线上,建设超过 4000 座充电站,以解决用户的补能焦虑。

最后是价格:

  • 问界 M8 纯电 Max+ 长续航版:大五座 35.98 万元,享六座 37.98 万元;
  • 问界 M8 纯电 Max+ 四驱版:大五座 37.98 万元,享六座 39.98 万元;
  • 问界 M8 纯电 Ultra 四驱版:大五座 42.98 万元,享六座 44.98 万元。

增配降价,智界 R7/S7 同步进化

智界新款这次的价格相当有诚意,概括起来就是增配降价。

智界 R7,纯电版和增程同价,Max 版 24.98 万元、Max+版 26.98 万元、Ultra 版 30.98 万元。

智界 S7,全系纯电,Max 版 22.98 万元,Max+ 版 24.98 万元,Ultra 版 28.98 万元。

新款智界 R7 整体延续现款车型设计,其长宽高分别为 4982/1981/1634mm,轴距为 2950mm,采用 5 座布局。

细节部分,新车在前机盖中央和轮毂中央换装了全新样式的品牌徽标,对前大灯组进行微调,增加了类似矩阵式灯芯的装饰件。配色上新增了一款「极光绿」外观色,同时还提供深空灰、鎏金黑、陶瓷白三款免费颜色,以及幻影紫、晴光蓝、碧波青、暖星云和大都会红五款选装颜色,整体均以年轻运动为主。

车身侧面和尾部变化不大,提供了包括 21 英寸多辐式熏黑轮毂、黑色后视镜、黑色车窗装饰条、黑色尾翼、黑色尾部标识等的黑曜套件选装包。

智界 R7 内饰在设计方面做了简单调整,增加了双拼内饰色可选,中控台下方区域的中央杯架盖板和车门饰板处将采用官方称之为「凝光贝母」的工艺打造,在阳光下可以反射出独特光泽。

智界 R7 升级到了 16.1 英寸的全新空中屏、带按摩、加热以及通风的主副驾双零重力座椅,后排的乘坐空间有所增加,腿部空间来到了 956mm,头部空间也超过 1000mm。新车也将全系标配电动遮阳帘、 21 扬声器音响、智能冷暖箱和车外控车功能。

在辅助驾驶方面,新款智界 R7/S7 将全系搭载华为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标配 192 线激光雷达、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和 ADS 小蓝灯,可实现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智能泊车、全向防碰撞预警系统等功能,具备更强的主动安全性能。

并且智界老车主将可以从今年 9 月份开始陆续升级到华为 ADS 4。

在华为途灵底盘的加持下,智界 R7 将拥有更好的动态转向辅助,驾驶时更顺,转向时更稳,并可以做到在 120km/h 高速行驶爆胎时的车身稳定控制。

R7 的升级功能都将在智界 S7 上同步更新,并免费赠送外观运动套件。

新款智界 R7 将继续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可选,增程版搭载奇瑞第五代 1.5T 增程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 115 千瓦,后驱版搭载最大功率 200 千瓦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 7.4 秒,新车有容量为 37 千瓦时和 53.4 千瓦时的两种电池组可选,CLTC 纯电续航分别为 251km 和 360km,馈电油耗为 5.68L/100km,综合续航超 1600km。

增程四驱版车型系统综合功率为 365 千瓦,综合扭矩为 679 牛·米,百公里加速 4.9 秒,匹配,电池组容量为 53.4 千瓦时,CLTC 纯电续航 331km,CLTC 综合续航里程可达 1673 公里。

R7 纯电版车型,同样有后驱版和四驱版可选,后驱版电机最大功率 215 千瓦,百公里加速 5.9 秒,有 82 千瓦时和 100 千瓦时两种电池组可选,CLTC 纯电续航分别为 667km 和 802km;纯电四驱版车型系统综合功率 365 千瓦,百公里加速 3.9 秒,电池容量为 100 千瓦时,CLTC 纯电续航 736km。

新款智界 S7 则全系采用纯电驱动,后驱版最大功率 215 千瓦,四驱版系统综合功率 365 千瓦,有 82 千瓦时和 100 千瓦时两种电池组可选,CLTC 纯电续航分别为 705km、855km 和 785km。

鸿蒙智行也在寻求突破

发布会的最后,余承东也正式预告了尚界 H5 将搭载华为 ADS 4、192 线激光雷达、鸿蒙座舱,将有 655km 续航的 80 度电版本和纯电续航 235km、综合续航 1360km 综合续航的增程版本。

其预售价格为 16.98 万元起。

无论是问界前所未有的展现出了对纯电车型的重视,还是智界车型贯彻「加配降价」的策略,乃至更亲民的尚界的出现,都印证了一件事——
在问界的增程豪华智能 SUV系列销量几乎到达顶点后,鸿蒙智行正在积极探索其他新的增长点。

目前看来,问界承担着在高端纯电市场塑造用户心智,开拓新市场的任务,而智界和尚界则会进一步下沉,在 15-30 万左右的市场当中,和其他品牌贴身肉搏。这个目标能否达成,不仅决定着鸿蒙智行的销量能够突破现状再攀高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合作伙伴们对华为智选车模式的资源投入和合作信心。

▲ 尚界 H5

今年 6 月份,鸿蒙智行全系交付 5.27 万辆,创下了单月的历史新高,其中问界占比 8 成,达到了 4.6 万辆,享界 4200 辆。智界「双 7」3500 辆。7 月份,鸿蒙智行累计交付新车 4.77 万辆,稳居新势力销量第一阵营,其中问界交付 4.07 万辆,享界 2000 辆,智界 4500 辆。

综合近半年的成绩来看,智界的销量大约占整个鸿蒙智行的 16.2% 左右,享界则约为 5%。

无论从销量上看还是从各界之间的内部竞争上看,智界和享界对于目前的现状显然都不那么满意。

智界这边,8 月 7 日奇瑞与华为签订了 2.0 版本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围绕智界投入超百亿元、组建 5000 人研发团队,并启动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

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华为和奇瑞两家对业内一直传言的「奇瑞对智界合作三心二意」的回应。

智界的首款车型 S7 在上市时因为交付问题错过了爆发期,后面进行了多次改款都没能提振销量;R7 在去年刚刚上市时月销量一度冲到 1.6 万辆,但今年来销量也在一路下滑,在小米 YU7 上市当天,更是宣布官降 2 万元;奇瑞新车发布用智界直播间之类的问题也让很多车主相当不满。

在这次的 2.0 合作模式下,智界将从奇瑞独立出来,成为五界中唯一的的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的品牌,拥有专属智界的设计中心,专属研发团队以及智界超级工厂和武汉用户中心。奇瑞也明确了「只控股,不指挥」的原则,让华为来主导管理与决策。

与此同时,北汽也在不断加码享界。

一方面,北汽新能源已组建了 「享界事业部」,主体包括营销中心和享界工厂。另一方面,北汽将把享界品牌研发资金定为第一优先级,并调动北汽集团渠道资源,重点覆盖一至三线城市,年内计划建成数十家享界专网用户中心。

▲ 智界超级工厂

升级后的智界双 7 开启预定 8 小时,订单量就火速突破 20000 台,正式上市 1 小时,大定突破 5000 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华为主导车型研发的正确性。

但后续能否在制造、交付、销售、服务上做到全流程的把控和升级,才是「五界」能否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本文为李华、芥末共同撰写。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把尊界 S800 雷达塞进 20 万的车里,尚界 H5 这次输不起

By: 李华
16 July 2025 at 08:18

2025 年 4 月的上海车展,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场景,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出现在了合作伙伴上汽集团的发布会上。

他当场向上汽喊话,要求为即将到来的新品牌「尚界」备足产能,并放出预言,其首款车型销量将会「大爆」。这番表态,无疑是一次公开的「军令状」。

这份底气并非凭空而来。公开信息显示,为了「尚界」,华为和上汽首期就投入了 60 亿元,并组建了超过 5000 人的专属团队与一座专属工厂。在当时,这对「豪华组合」究竟会兑现出怎样的产品,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悬念。

现在,尚界 H5 正式亮相,答案开始揭晓。

除了备受瞩目的智能化配置,余承东也曾强调过,产品在被动安全和车身结构等传统领域做了重点投入。这勾勒出了尚界 H5 的基本轮廓:它试图将上汽的整车制造经验,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方案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结合,其目标直指 15 万-25 万元的主流市场。

一个传统巨头的转身

第一眼看到尚界 H5,很难用「惊艳」来形容。它的设计语言传递出一种高度的克制与务实,完全没有当下新能源车型热衷的夸张线条和激进元素。

无论是与问界 M5 神似但处理得更圆润的前脸灯组,还是为了可靠性和家庭用户便利性而保留的传统门把手,所有细节似乎都在服务于一个目标:打造一辆不会犯错、能被最广泛用户接受的大众化产品。

这种务实的设计理念,最直观地体现在了车身比例上。尚界 H5 采用了典型的「短前悬、长后悬」设计,目的非常明确——将内部空间最大化,并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大的后备箱。

现有信息显示,尚界 H5 的车身长度在 4.8 米左右,与问界 M5 相近,轴距却超过了问界 M7 的 2820mm。汽车博主@孙少军在体验过后表示,其后排足以轻松容纳三名成年人,「能实现真三座」。这对于中国家庭用户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

不过,这种成熟的平庸之道和对中国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也让外界产生了一个疑问:对于一个全新品牌,如此快速地拿出一款成型产品,它的设计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指向了华为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尚界 H5 并非从零研发,其原型车正是上汽内部一款代号为 ES39 的荣威旗舰 SUV。这解释了其设计中的「上汽味」,同时,也揭示了项目高效推进的秘密。

▲ ES39

▲ 尚界 H5

尚界 H5 源自上汽的整车平台,这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这次合作中,上汽集团扮演的究竟是怎样的角色?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时钟拨回 2021 年。

在那一年的股东大会上,时任上汽董事长陈虹面对「是否会与华为合作」的提问,给出了一个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却也代表了传统车企巨头普遍心态的回答,他将这种合作比作将「灵魂」交给对方,而自己只剩下「躯体」。

这番「灵魂论」清晰地表明,作为彼时中国车市连续 18 年的销量冠军,上汽有足够的底气和骄傲,去主导自己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然而,市场的变化远比想象中更迅速、更残酷。仅仅三年之后,支撑这份骄傲的基石开始动摇。

▲上汽旗下的飞凡汽车

2024 年的年度销量数据显示,上汽集团销量同比下滑了 20.07%,其维持了长达 18 年的中国车企销量第一的宝座,正式被比亚迪超越。

比销量滑落更严峻的,是盈利能力的危机。根据上汽集团正式发布的年度报告,其在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16.66 亿元,同比骤降 88.19%。近九成的利润蒸发,暴露了其在新能源转型迟缓、合资品牌优势减弱下的巨大压力。

危机往往是变革的催化剂。在新的管理层带领下,上汽的战略思路开始出现明显转变,开放合作成为新的主题词。上汽集团现任总裁贾健旭在公开场合的表态,最能代表这种变化:

一个人走一万步,不及一万个人走一步。

如今的上汽,已经从过去相对封闭的自主研发心态,转向了更务实的产业协同模式。尚界项目,正是这一新战略下最重要、也最坚决的落地。此前被反复提及的 60 亿元首期投资和 5000 人专属团队,正是上汽将开放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证明。

而贾健旭在上海车展上回应余承东的那句「上汽躬身入局,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资源支持尚界成功」,彻底宣告了「灵魂论」的终结。

一场「科技平权」的豪赌

上汽提供了坚实的「筋骨」,那么,华为又为这具躯体注入了怎样的「灵魂」?答案直指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一整套完整的智能技术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由三部分构成:业内公认体验领先的鸿蒙智能座舱、华为 ADS 4.0 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作为「眼睛」的、与旗舰车型问界 M9、尊界 S800 同规格的 192 线激光雷达。

对于 ADS 4.0,华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其进化的意义:这是一次从「95 分到 100 分」的冲刺。当行业大部分玩家还在解决智驾「从不可用到可用」的问题时,华为已经开始琢磨如何让它「好用」。

在官方演示中,在上海陆家嘴这样的地狱级路况,ADS 4.0 无保护左转成功率能达到 98%;在信号丢失的地下停车场,它可以实现多达五层的路径记忆。正是这些解决用户痛点的能力,构成了用户口中的口碑基础。

而尚界 H5 最具颠覆性的一点,就是将这一整套技术下放到了 20 万以内的价格区间。作为鸿蒙智行重点打造的「亲儿子」,未来尚界车型还可能获得途灵底盘等更高级别的技术赋能。

不过,手握技术底牌的尚界 H5,前方的道路也并非一片坦途。

内部的挑战,源于华为和上汽这两大「巨人」的合作模式。尚界 LOGO 中醒目的「SAIC」字样,已经表明上汽在合作中拥有极强的话语权。未来在产品定义、渠道归属等核心问题上,双方如何高效协同、避免内耗,将是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外部的挑战则更为直观。15-25 万的 SUV 市场堪称一片「血海」,这里早已盘踞着比亚迪宋、小鹏 G6、零跑 C11、乐道 L60 等一众强悍的对手,甚至还有丰田 RAV4 这种月销近 2 万辆的燃油车「常青树」。

尚界在销量上的压力,随着鸿蒙智行「年销百万」目标的提出而变得更为具体。数据显示,联盟上半年销量刚过 20 万,要完成目标,下半年每月存在近 8 万台的巨大缺口。而除问界外,智界 S7 等车型的销量表现平平,这让尚界 H5 能否成为第二个增长极,显得至关重要。

而尚界 H5 的每一个对手,都在成本、品牌心智或补能体系上构筑了自身的护城河,想凭借技术优势从中突围,依然需要经历一番残酷的市场肉搏战。

面对内外的双重挑战,尚界 H5 的破局之路在哪里?答案或许就藏在它看似平平无奇的设计和「科技平权」的核心理念之中。

尽管它的外观被指过于普通,但这在追求最大用户公约数的主流市场,并不算是一种劣势。尚界主动放弃了用激进设计去博取眼球,而是将所有资源和赌注,都压在了用户真正常用的体验上。

实际上,这种打造国民级爆款的思路,恰恰深植于上汽集团的基因之中。回顾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史,上汽几乎在每个时代都成功定义了当时的「国民神车」。

从 80 年代的桑塔纳,到 90 年代的帕萨特,再到 21 世纪初统治 MPV 市场的别克 GL8,上汽一次又一次地精准捕获了不同时期中国家庭的核心需求。

如今,尚界 H5 的诞生,可以被看作是上汽在新时代,联合华为这一技术外援,再次向「国民神车」宝座发起的一次冲击。只不过这一次,驱动「神车」的核心引擎,从可靠的发动机,换成了先进的智能化。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