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大规模抗议,警方强力镇压 NYT | World in Mandarin By: 储百亮,AMY CHANG CHIEN 8 August 2025 at 08:55 抗议最初针对的是当地一宗校园霸凌事件,后来升级为民众与当局的更大冲突,引发全国关注。警方对抗议活动进行了强力镇压,抗议者喊出“还我民主”等口号。 Social Media
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批评者称其或加剧台湾分歧 NYT | World in Mandarin By: 储百亮,AMY CHANG CHIEN 1 July 2025 at 08:40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亚太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批评者称其或加剧台湾分歧储百亮, AMY CHANG CHIEN2025年7月1日台湾总统赖清在高雄视察海巡署的年度演习,摄于今年6月。 Ann Wang/Reuters台湾总统赖清德正在全台举行巡回演讲,他称此举旨在团结岛内民众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但批评人士称,这个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加剧岛内的政治分歧,同时引发北京的愤怒反应。赖清德正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个是宣称对台湾拥有主权,并威胁要用武力将其收回的中国;另一个是控制着台湾立法机构的反对党,它试图对赖清德政府的政策和权力进行限制。赖清德的应对之道是发表其所谓的“团结国家十讲”,但演讲及其引发的激烈反应正在让赖清德声称他想弥合的分歧暴露无遗。这场争论反映了人们在台湾的身份认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台湾安全等问题上的分歧。赖清德在目前已发表的三个演讲中提出,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主政治与共产党统治的中国不相配。广告中国“混淆国人对国家认同之威胁”,赖清德在周日发表的最近一个讲话中说。“中国利用台湾的善意、交流的机会,进行统战渗透,”他说,他指的是中国在世界上推动北京议程的努力。在首次演讲中,赖清德强调了台湾作为一个太平洋岛屿的历史,而非中华帝国曾经的边远前哨。他说,毛泽东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占领过台湾。他还说,台湾有自己的政府、军队,以及自己的外交政策,“台湾当然是一个国家。”赖清德的这个说法引发了中国政府不断升级的口水战。中国的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周一表示,赖清德“完全是数典忘祖、背弃民族”。中共小报《环球时报》称赖清德拉台湾的“2300万人做他的‘台独炮灰’”。在赖清德发表这些讲话的时候,中国一直在接待台湾前总统、台湾主要的反对党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马英九支持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上周,中国官员把马英九带到敦煌参观这个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佛教古迹,以此表明台湾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自从赖清德去年5月就任台湾总统以来,中国已多次对他予以强烈谴责,指责他寻求台湾的彻底独立,这是中国领导人的红线。他的这些讲话有巨大风险:中国政府已定期在台湾周边的水域和空中展开军事活动,它也许会把赖清德的讲话作为加大中国对台湾施加军事压力的借口。赖清德在台湾的批评者也措辞严厉,指责他加深分歧,损害脆弱的台海现状。广告“他不仅没有把台湾的不同族群团结起来,我认为他实际上反而加大、加剧了分歧和意见的两极分化,”在立法院代表反对党的法学教授翁晓玲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激烈的言辞反映了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与倾向于与中国建立关系的国民党之间的僵局。更小的反对党——台湾民众党也对赖清德抱有敌意。这两个反对党在113个席位的立法院控制着多数席位。他们已多次阻止了赖清德的提案获得通过,包括预算案在内。作为回应,赖清德的政党支持一场针对立法院中的国民党立法委员进行罢免投票的运动。罢免投票将于7月底举行,政治专家们说,赖清德希望激励他的支持者们夺回立法院的控制权。如果罢免投票得到足够多支持的话,至少有20名国民党立法委员可能会失去席位,然后需要通过补选来选出新的立法委员。“他正试图尽可能地激励他的基本盘,以确保罢免投票成功,”台北的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南乐(Lev Nachman)说。他还说,目前“赖清德唯一的武器就是他的麦克风。他无法让政策获得通过,他能进行的政策改变非常有限。作为总统,他能起真正作用的唯一方式就是发表讲话”。这些分歧反映了民进党与国民党在台湾历史和身份认同问题上的长期分歧。广告赖清德及其“绿营”支持者们强调,台湾与中国在历史上和政治上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赖清德还指责台湾的反对党侵蚀台湾的安全和民主。国民党及其“蓝营”支持者们则认为,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平。台湾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的学者汪宏伦说,很难调和有关台湾地位问题的对立观点。“由于台湾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台湾主权的叙事很难清晰地表述出来,”他说。“无论是以台湾为中心的叙事,还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叙事,它们都不把对方包括进来。”相关报道面临中国威胁,台湾如何破解能源困局2025年6月19日台湾国防部长谈美国对中国威慑2025年5月23日中国举行对台军演警告赖清德2025年4月2日最受欢迎中国称已与美国确认贸易框架细节中国警方拘捕数十名耽美小说作家他们为何钟情“山寨”Labubu?生存危机还是改革良机?以伊战争后伊朗何去何从从中国的监控摄像头里看到美国的未来核弹诱惑: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给无核国家带来的警示美国打击伊朗或影响北京对台战略考量“韩流”历久不衰,韩国正在成为文化超级大国?帮助你度过酷热炎夏的七条建议解放军高层再次震荡:中央军委委员苗华被停职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批评者称其或加剧台湾分歧储百亮, AMY CHANG CHIEN2025年7月1日台湾总统赖清在高雄视察海巡署的年度演习,摄于今年6月。 Ann Wang/Reuters台湾总统赖清德正在全台举行巡回演讲,他称此举旨在团结岛内民众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但批评人士称,这个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加剧岛内的政治分歧,同时引发北京的愤怒反应。赖清德正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个是宣称对台湾拥有主权,并威胁要用武力将其收回的中国;另一个是控制着台湾立法机构的反对党,它试图对赖清德政府的政策和权力进行限制。赖清德的应对之道是发表其所谓的“团结国家十讲”,但演讲及其引发的激烈反应正在让赖清德声称他想弥合的分歧暴露无遗。这场争论反映了人们在台湾的身份认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以及如何维护台湾安全等问题上的分歧。赖清德在目前已发表的三个演讲中提出,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主政治与共产党统治的中国不相配。广告中国“混淆国人对国家认同之威胁”,赖清德在周日发表的最近一个讲话中说。“中国利用台湾的善意、交流的机会,进行统战渗透,”他说,他指的是中国在世界上推动北京议程的努力。在首次演讲中,赖清德强调了台湾作为一个太平洋岛屿的历史,而非中华帝国曾经的边远前哨。他说,毛泽东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占领过台湾。他还说,台湾有自己的政府、军队,以及自己的外交政策,“台湾当然是一个国家。”赖清德的这个说法引发了中国政府不断升级的口水战。中国的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周一表示,赖清德“完全是数典忘祖、背弃民族”。中共小报《环球时报》称赖清德拉台湾的“2300万人做他的‘台独炮灰’”。在赖清德发表这些讲话的时候,中国一直在接待台湾前总统、台湾主要的反对党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马英九支持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上周,中国官员把马英九带到敦煌参观这个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佛教古迹,以此表明台湾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自从赖清德去年5月就任台湾总统以来,中国已多次对他予以强烈谴责,指责他寻求台湾的彻底独立,这是中国领导人的红线。他的这些讲话有巨大风险:中国政府已定期在台湾周边的水域和空中展开军事活动,它也许会把赖清德的讲话作为加大中国对台湾施加军事压力的借口。赖清德在台湾的批评者也措辞严厉,指责他加深分歧,损害脆弱的台海现状。广告“他不仅没有把台湾的不同族群团结起来,我认为他实际上反而加大、加剧了分歧和意见的两极分化,”在立法院代表反对党的法学教授翁晓玲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激烈的言辞反映了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与倾向于与中国建立关系的国民党之间的僵局。更小的反对党——台湾民众党也对赖清德抱有敌意。这两个反对党在113个席位的立法院控制着多数席位。他们已多次阻止了赖清德的提案获得通过,包括预算案在内。作为回应,赖清德的政党支持一场针对立法院中的国民党立法委员进行罢免投票的运动。罢免投票将于7月底举行,政治专家们说,赖清德希望激励他的支持者们夺回立法院的控制权。如果罢免投票得到足够多支持的话,至少有20名国民党立法委员可能会失去席位,然后需要通过补选来选出新的立法委员。“他正试图尽可能地激励他的基本盘,以确保罢免投票成功,”台北的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南乐(Lev Nachman)说。他还说,目前“赖清德唯一的武器就是他的麦克风。他无法让政策获得通过,他能进行的政策改变非常有限。作为总统,他能起真正作用的唯一方式就是发表讲话”。这些分歧反映了民进党与国民党在台湾历史和身份认同问题上的长期分歧。广告赖清德及其“绿营”支持者们强调,台湾与中国在历史上和政治上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赖清德还指责台湾的反对党侵蚀台湾的安全和民主。国民党及其“蓝营”支持者们则认为,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平。台湾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的学者汪宏伦说,很难调和有关台湾地位问题的对立观点。“由于台湾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台湾主权的叙事很难清晰地表述出来,”他说。“无论是以台湾为中心的叙事,还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叙事,它们都不把对方包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