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山寨”Labubu被曝存在安全风险引发担忧

27 August 2025 at 11:14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山寨”Labubu被曝存在安全风险引发担忧

EPHRAT LIVNI
上海泡泡玛特旗舰店内的Labubu玩偶。
上海泡泡玛特旗舰店内的Labubu玩偶。 Go Nakamura/Reuters
全球对Labubu的需求激增,这款丑萌的毛绒精灵玩偶受到蕾哈娜、金·卡戴珊和大卫·贝克汉姆等名人青睐,随之涌现的大量假货则揭示了玩具行业的阴暗面。
可能因其“山寨”属性,这些仿冒品被称为Lafufu,它们同样拥有追随者,在这场大范围的热潮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群体。但这些假货已引起各大洲买家、消费者保护机构、海关官员,以及自2019年起开始生产Labubu的中国公司泡泡玛特的警惕。
假货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投诉,官员们还指出Lafufu存在安全隐患,并检测出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
去年,韩国流行音乐组合BLACKPINK成员Lisa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包上挂着小Labubu、怀里抱着大Labubu的照片,此后正版收藏款便迅速走红。泡泡玛特上周表示,Labubu的热潮推动公司销售额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营收超过19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
广告
该玩偶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销售模式,它们常以“盲盒”形式发售,买家无法预知盒中是哪款玩偶。这种模式激发了购买热情,社交媒体上的拆盒视频也因此大量涌现。但这种神秘性也为假货充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英国,与政府合作处理消费者保护事务的非营利组织英国特许贸易标准协会本月就仿冒Labubu销量上升发布“紧急警告”。该协会称,这些假货“产自不安全的生产场所,做工粗糙”,且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对儿童器官造成终身损害”。
该协会表示,其工作人员已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商铺查获了数以千计的仿冒玩偶,部分线索来自家长举报。此外,协会正就假货泛滥现象与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关联展开调查。
7月,塞浦路斯新闻媒体报道称,海关官员在全岛范围内开展了针对仿冒Labubu的突击检查,从店面查获了1300多个假玩偶及相关产品。报道指出,海关同样就其安全风险发出了警告。
北京,一个爱马仕包上佩戴的Labubu玩具挂饰。该玩具的热销催生了大量仿制品。
北京,一个爱马仕包上佩戴的Labubu玩具挂饰。该玩具的热销催生了大量仿制品。 Tingshu Wang/Reuters
上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表示,已下令在港口查获数以千计的仿冒玩偶,并警告称Lafufu违反了禁止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采用小零件的规定,这些假货“极易碎裂”,存在“严重的窒息和致命风险”。
商业改进局在收到大量投诉后,也对假冒产品发出了警告。截至周二,在该机构的“诈骗追踪器”上搜索Labubu关键词,已显示超过100起投诉案例,其中包括一位祖父(母)在孙女生日时不知情地寄送了假冒产品
广告
部分投诉还凸显了消费者组织此前指出的风险:弗吉尼亚州一名消费者周六称,从一名声称售卖正版Labubu的卖家处购买了六个玩偶,结果全是残次品,其中一个甚至缺了一只手;加利福尼亚州一名消费者8月12日表示,诈骗者承诺售卖正版Labubu,实际发来的却是“破损的玩具”。
中国海关部门表示正采取措施遏制假货流通。6月,中国海关查获了20多万件仿冒Labubu产品;上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查获记录,累计查获数万个假玩偶。
Labubu这一怪兽玩偶由生于香港、长于荷兰的艺术家龙家升于2015年创作。围绕它引发的狂热风潮促使泡泡玛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上个月,泡泡玛特在新加坡的子公司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邦法院起诉7-11连锁便利店及其部分门店,指控这家协助加盟商补货的连锁企业侵犯知识产权
7-11需在下个月作出回应。该诉讼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及相关费用,并责令该特许经营体系停止销售仿冒产品。7-11未立即回应有关该诉讼的置评请求。
巴黎一家泡泡玛特店里的Labubu精灵玩偶。中国海关表示正努力遏制假货泛滥的趋势。
巴黎一家泡泡玛特店里的Labubu精灵玩偶。中国海关表示正努力遏制假货泛滥的趋势。 Martin Lelievr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泡泡玛特似乎正试图借Lafufu这一仿冒品热潮来保护原创品牌。据中国官方媒体《第六声》报道,该公司已于7月在中国申请注册“Lafufu”商标
但TikTok上部分收藏者表示,Labubu热潮已开始降温。这意味着,或许在泡泡玛特控制住假货泛滥的局面之前,市场需求就已逐渐消退。
广告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英法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意味着什么

31 July 2025 at 11:25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英法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意味着什么

EPHRAT LIVNI
以色列6月对加沙城一栋建筑发动空袭后的现场情况。
以色列6月对加沙城一栋建筑发动空袭后的现场情况。 Saher Alghorr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英国周二表示,如果以色列未能在9月前就加沙战争达成停火协议,英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的这一举措紧随法国上周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
分析人士指出,两国的声明反映了它们都对以色列加沙军事行动深感不满,这场战争已导致数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约200万人口陷入极度贫困和饥饿的境地。
此举也是对以色列在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行为的回应:今年以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已导致巴勒斯坦人大规模流离失所,定居点扩建计划持续推进,且自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点燃战火以来,定居者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事件持续增加。该袭击造成约1200人死亡,另有约250人被绑架至加沙。
这些声明引发了人们对承认巴勒斯坦国将意味着什么,以及能产生什么实质影响的疑问。
广告
何为国家?
1933年的一项国际条约确立了国家地位的认定标准。
其中包含四大要素:常住人口、明确划定的领土边界、政府机构及开展国际交往的能力。
国家承认是指官方正式认可某一潜在国家基本满足上述条件。即使某些要件——包括领土边界——存在争议,承认仍可发生。
东北大学法学与国际事务教授齐奈达·米勒指出:如同所有法律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诠释。”
许多国际法专家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基本条件已基本具备。
巴勒斯坦拥有稳定的人口和领土。尽管边界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其领土包括以色列占领的西岸和加沙地带——这些地区于1967年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以及东耶路撒冷,该地区已被以色列实际吞并。
7月,加沙地中海沿岸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
7月,加沙地中海沿岸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 Saher Alghorr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是管理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并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政府实体。该机构由在国际上代表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授权建立。
尽管受限于以色列对西岸的占领及哈马斯对加沙的控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职能存在诸多制约,但外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将意味着权力机构与承认国之间建立直接外交联系。
承认行为本身也传递着外交和政治信号。既认可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亦否定以色列政府那些损害这一权利的立场和行径,米勒表示。
广告
施加额外压力的依据”
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主要后果在于,这为“全面调整与以色列的双边关系提供了依据”,安大略省女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前联合国官员阿尔迪·伊姆塞斯指出。
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必须审查与以色列的现有协议,确保其不违背对巴勒斯坦国承担的义务。伊姆塞斯指出,这包括巴方政治与领土完整,以及经济、文化、社会和民事关系。
例如,若贸易协定的某条款协助以色列侵犯巴勒斯坦国的权利,承认国须终止该领域的合作。
“实际上,承认将为民间社会和立法者在承认国提供施加额外压力的依据”,从而推动政策调整以符合其他要求,伊姆塞斯强调。
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不意味着必须停止与以色列的所有贸易往来,代表主权国家并在国际法院为巴勒斯坦国辩护的律师保罗·赖克勒表示。
广告
但他指出,例如,如果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从被占领土上的以色列定居者农场进口农产品,其贸易协议将构成对非法行为的协助和教唆。
国际法专家指出,国际法院去年的一项咨询意见裁决判定,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违反了禁止领土征服的规定。
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已占多数。
联合国绝大多数国家——193个成员国中的147个——已承认巴勒斯坦国。
若英国和法国加入该行列,其立场将具有额外分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对包括接纳新会员国在内的所有实质性决议拥有否决权。
英国首相斯塔默(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于7月在伦敦会面。两国均表示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
英国首相斯塔默(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于7月在伦敦会面。两国均表示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 Leon Neal/Getty Images
两国的举动将强化大多数国家已采取的立场并传递政治信号,而且其政策转变也将产生实质影响。它们将与中国和俄罗斯一道承认巴勒斯坦国,而美国将成为安理会中唯一拒绝承认的否决权持有国。
巴勒斯坦国目前在联合国享有观察员地位,如果美国继续反对其获得完全成员国地位,这一状况将不会改变。
广告
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在以色列现政府反对的情况下,通过政治、外交和法律手段推动实现巴以冲突的两国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赖克勒表示:“在从约旦河到地中海之间的土地上生活着两个民族,而非一个。他们有权建立各自独立的国家,使每个民族都能享有完整的公民权与人权。”
“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这恰恰是国际法的要求,也体现在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院的裁决中,”他说。
他进一步指出,尽管巴勒斯坦建国宣言可能看似只具有象征性,但承认国家地位这类“小步骤”将为实现建立两个国家的目标“做出贡献”。
周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此举是在“奖励哈马斯残暴的恐怖主义,并惩罚其受害者”。
周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此举是在“奖励哈马斯残暴的恐怖主义,并惩罚其受害者”。 Eric Le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挪威等国曾一度推迟承认巴勒斯坦国,寄希望于未来和谈进程实现承认。但当前和谈无望,加之对以政策的愤怒情绪日益高涨,一些国家转而采取“承认先行”,以期此举能推动和平进程的启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称巴勒斯坦建国将危及以色列安全,他已明确反对这一主张,尤其是在加沙战争爆发后。他的执政联盟中包括一些极右翼部长,他们是定居者且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如果内塔尼亚胡表现出愿意考虑这一问题的迹象,他将面临这些部长退出联盟的风险。
广告
在7月30日的声明中,他谴责英国的决定“奖励哈马斯残暴的恐怖主义,并惩罚其受害者”。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美国称朝鲜网络特工伪装身份渗透全球多国企业

3 July 2025 at 10:49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美国称朝鲜网络特工伪装身份渗透全球多国企业

EPHRAT LIVNI
2019年,平壤的人民大学习堂。
2019年,平壤的人民大学习堂。 Ed Jone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联邦检察官表示,在国际制裁的重压下挣扎的朝鲜政府多年一直在向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秘密派遣远程技术人员,他们利用虚假和盗用的身份为伪装,为朝鲜政权创造急需的收入。
检察官在马萨诸塞州和佐治亚州联邦地方法院公布的两份起诉书中指出,朝鲜政权利用全球对熟练技术工作者的需求增长和远程就业的兴起,成功规避联合国和美国因其核武器计划而实施的制裁。起诉书说,朝鲜还利用这种途径窃取资金与情报。
“朝鲜政权训练和部署了数以千计的网络特工,混入全球数字劳动力大军,”马萨诸塞州首席联邦检察官利亚·弗利周一在宣布这些指控时说。她称这一威胁“既真实又迫在眉睫”。
周一,联邦执法当局在16个州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旨在瓦解该渗透计划。检察官表示,调查人员查封了数十个金融账户和欺诈网站,并搜查了所谓的“笔记本电脑农场”,这些农场让朝鲜特工可以接入企业远程办公电脑。
广告
近年来,朝鲜利用虚假身份逃避制裁的企图日益引起人们的警觉。谷歌威胁情报小组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显示,有证据表明,该行动的地域范围已经扩大,尤其瞄准了欧洲。
去年,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起专项行动,以查明据信在美国境内帮助朝鲜人推进这些阴谋的人,其中一些人对此并不知情
在本周联邦检察官提起的一起诉讼中,美国、中国和台湾公民被指控参与了一起套取约80个美国人身份的阴谋。这些伪造的身份被用来帮助朝鲜人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在数十个州的100多家公司获得远程技术工作,涉及多个行业。
检察官说,该阴谋给朝鲜带来了大约500万美元的收入,给美国企业造成了大约300万美元的损失和开支。他们还指出,此举更致使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的敏感信息外泄。
据称,被告使用在线背景调查服务筛选个人信息,并为朝鲜人伪造虚假身份,使他们看起来具有在美国工作的合法资格。检察官指出,他们对数以百人的记录进行了核查,其中数十人身份信息遭盗用。
检察官说,为了支持伪造的身份,该阴谋的参与者创建了假公司、网站和银行账户,并安排接收企业交付给美国远程工作人员的笔记本电脑。然后,当局说,他们允许在国外工作的朝鲜特工远程访问这些笔记本电脑。
广告
本周在佐治亚州北部地区公布的第二起案件指控四名朝鲜人盗窃和洗钱,涉及约9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检方指出,这些远程工作人员使用马来西亚的假身份实施了这一计划,跨境运作据点设在阿联酋。
起诉书称,这些被告在加密货币行业寻找工作。一个人被亚特兰大的一家公司聘为开发人员,另一个人在一家塞尔维亚公司工作。起诉书称,他们总共从雇主那里转移了近1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而由同伙实施洗钱操作。
至少从2022年开始,美国当局就开始对这个问题发出警告,当时,联邦调查局联合国务院和财政部就渗透问题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一份通报,提醒各方警惕渗透风险。该报告称,这些主要在朝鲜、中国和俄罗斯工作的特工依靠一个庞大的海外网络来找工作,目标是欧洲和东亚的企业和机构。
根据谷歌威胁情报小组驻欧洲首席顾问詹姆斯·科利尔4月的一份报告,在美国发出警告后,更多朝鲜工作人员开始向其他地方转移。
报告称,2024年底,一名朝鲜工作人员在欧洲和美国至少扮演了12个角色,利用捏造的推荐信在国防承包商和政府部门寻找工作。还有证据表明,葡萄牙、德国和英国也有朝鲜工作人员与协助者从事相关行动的痕迹。
科利尔说,“为了应对美国国内对威胁的高度警惕,他们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欺诈人物生态系统,以提高行动的灵活性。”他说,这一演变表明,他们能继续开展此类筹资活动。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