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澳洲 IT 找工實錄|一個普通人的求職歷程

22 May 2025 at 19:18

從 2024 年 2 月開始認真找工作,到 7 月底順利入職,這段時間總共投了大約 200 封履歷,經歷過各種 phone screen、一面、二面、終面,以及無數的 silence。最後拿到兩個 offer,其中一個被放鳥,另一個順利入職過試用期。寫這篇文章,純粹紀錄整個過程,也希望能給在異地努力找工的人一點參考。


🎯 目標與背景

  • 目標職位:Junior / Mid-level Developer
  • 經歷:2 年本地諮詢公司(consulting firm)工作經驗
  • 技能方向:前後端皆有涉獵,也有接觸資料處理、測試等
  • 自我評價:寫程式普通,英文口說普通,運氣也普通

老實說,一開始並沒有太多自信。每次面試結束都會反思、檢討表現。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不夠好,但還是逼自己不要停下來,靠「量變帶來質變」的方式去累積機會。

以下是幾間比較有印象的面試經驗整理與心得分享:


A 公司|Junior Developer

產業:財務、審計與稅務 SaaS 平台

  • 電話通知現場面試(個面+群面)
  • 個面 40 分鐘,主要針對履歷挖掘與行為題,也會深問過去項目的技術細節
  • 群面模擬團隊合作,討論如何拆解大 ticket、流程規劃與估時
  • 隔天終面與 CEO & CTO 面談,偏重 culture fit

心得
這是第一家走完整流程的公司。群面表現不錯,因為過去工作習慣就常開會討論。但也發現自己兩個缺點:

  1. 項目經歷太分散,沒有整理出清楚的故事線與技術邏輯,被問到時常常語塞
  2. 對公司研究不足,終面雖說看緣分,但如果能更強調自己的經驗與產品的連結性,效果應該會更好

B 公司|Software Developer

產業:債務整合服務

  • HR 電話面試當天下午就寄來 take-home assignment
  • 小程式:根據輸入輸出寫邏輯,提交至 GitHub
  • 一週後終面,討論程式細節、可擴展性與應變能力

心得

  1. 需求不清楚要主動溝通:當時說明不夠清楚,但我怕麻煩沒問,後來對方說這也是考察一環
  2. 對提交的程式要能深入解釋:雖然有加測試跟版控,但遇到類似系統設計的問題還是答不太上來,可能是因為這職位比較偏獨立作業,期待的是能獨當一面的人

C 公司|Junior Developer

產業:數據分析與自動化

  • HR 電面後發 take-home assignment
  • 任務:用 Python 接 API、寫入資料庫,實作增刪改查
  • 終面討論代碼與專案經驗

心得

  1. 對使用語言的基本功要再加強:像 Python 常見語法跟基礎題要熟,甚至可以準備常考題目
  2. 準備內容要更貼近職缺需求:程式碼內容的講解應該更貼近應徵職位,例如強調數據處理經驗,而非只是用一套敘述貫穿所有公司

D 公司|Software Engineer

產業:財稅自動化 SaaS 平台

  • 電面後隔天下午 Live Coding + Behavior 面
  • 開場前 5 分鐘寄來 zip 檔讓你先配置
  • 題目聚焦在 Node.js + React + API 整合,考 async/await、useState、useEffect 等觀念
  • 每題寫完即時跑 code、debug、講解邏輯

心得

這是久違的實操型面試,當下其實滿緊張的,也反映出平時練習的不足。這次面試最大的教訓就是——只靠寫過程式還不夠,還要能清楚說明邏輯與選擇,並快速處理錯誤。事後回想,其實題目考察的都是平時工作中會用到的技術,只是「邊寫邊講」這件事對我這種內向型(i人)來說格外困難。如果沒有刻意模擬練習,很容易思緒混亂、語焉不詳,連 debug 都會腦袋空白。雖然我事後補寄了一封郵件附上完整解題與思路說明,但還是無緣進一步,算是一次寶貴的經驗。

👉實戰就是要大量練習!
邊寫邊講解真的很難,需要靠 mock interview 練講解的節奏與邏輯性。


E 公司|IT Associate

產業:醫療器材

  • 面試偏向網站維護 + IT support
  • 被問到一些不熟的網路知識,靠短時間惡補才勉強答得出來
  • 對方說錄取但需 relocation,先暫緩一週
  • 一週後 follow up 直接被已讀不回…

心得:這次明顯是技能匹配度不高的一次經驗。面試過程中我有強調自己的學習能力與開放的態度,也表達願意補足硬體與網路方面的知識。當下表示面試通過,但需要考量 relocation 等因素,先暫緩一週。可惜一週後主動 follow up 卻被已讀無回,應該是後續找到了更合適的人選。


F 公司|Software Engineer

產業:接案公司

  • 電面後發線上測驗連結,題目是 .NET 技術堆疊
  • 完成後安排終面,討論專案與前後端、雲端經驗

心得:這次的整體過程算是順利,但終面感覺比較像是在尋找可以馬上上手、有實戰經驗的人。雖然我在項目經驗上回答得中規中矩,但可能對方更期待能獨當一面的工程師。
我自己則比較希望加入有 mentor 制度或能給予方向指引的團隊,而這家公司的技能需求也和我現有的技術樹不完全吻合。因此雖然落選,但結果並不意外,也算是一次對自己定位與期望的確認。


G 公司|Software Engineer

產業:環境顧問服務

  • 電面後做 React 小介面作業:抓 JSON、loading、filtering
  • 終面討論 code 與專案經驗
  • 最後雖未錄取,但對方有打電話回饋,態度非常尊重

心得:這場給我很好的印象,也是我後期比較進步的一次。要改進的就是:回答行為題時太像背稿,語氣僵硬,表達時多點停頓及抑揚頓挫會顯得自然些,下次要記得多一點語調轉換。


H 公司|Software Developer

產業:運輸類 SaaS 平台

  • 電面後安排實體面試,當天筆試 + 技術面 + 行為面

心得:職務偏向全端但偏後端,題目類型比較傳統,整體流程不算複雜。原以為這場機會渺茫,沒想到最後竟幸運錄取,也正式成為結束這段求職旅程的終點。


🎯 小結:普通人的抽球遊戲

這剛開始是憑運氣試試看,但隨著每一次的練習、準備、調整、反思,逐漸讓「運氣」的角色變小,實力與準備的比重變大。找工作這件事,不是等,而是要主動創造機會,讓自己成為「剛好適合」的那個人。


☕ 歡迎 coffee chat 與指教交流!

如果也正在找澳洲 IT 工作或已在職場上,歡迎留言交流

AWS證照準備經驗分享

21 December 2023 at 16:00

前陣子項目比較清閒,想說幫履歷加分並完成公司年度評鑑需要的IT證照,順利在1個多月從稍微有點雲端知識的小白通過AWS Certified Developer – Associate,簡單分享一下準備方法:

  1. 了解考試(1~2天):可以先去官網收尋考試指南,大致了解需要準備的內容,也可以發現一些免費的官方學習資源如:AWS Skill Builder。
  2. 制定讀書計畫及學習(1~2週):有參考網上的計畫了解哪些知識是重要的(考試比重高),重點學習這些章節,使用的教材有Udemy的Ultimate AWS Certified Developer Associate 2022、A Cloud Guru的AWS Certified Developer – Associate (DVA-C01)及Github的itsmostafa/certified-aws-developer-associate-notes,網上蠻多免費資源,建議挑1-2個看的下去的認真理解一遍內容即可,感覺上班後要靜下心來準備考試或是在書桌上唸書需要蠻大毅力的。
  3. 做題(2週):以結果導向來說,個人認為從題目學習是最有效率的,網上有許多免費及付費的模擬考供選擇,我使用的教材為免費的examtopics網站,因為每題底下的網友討論都可以讓我再次複習觀念,題目也會更新,基本上大約450題都跑過一遍(同事也有練習約200-300題左右通過的),也有紀錄易錯的題型供考前加強觀念。
  4. 總結及心得:考試剛開始時有點緊張想說題目會不會太難及時間不夠,實際上寫到最後發現基本考點都有讀過、作答也蠻順利的,考完試當下就有結果,但老實說通過考試後真的不代表實務上就會操作這些服務(只是聽到討論時比較容易理解不會說什麼都不懂),還是要實際工作中有使用及持續不斷的學習精進,希望此分享可以幫助正在準備IT證照的職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