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 September 2025Main stream

19 亿美元的 91 助手死了,但「手机助手」已经秽土转生

By: 苏伟鸿
2 September 2025 at 09:49

周末刷微博看到 #91 助手下月全面停服# 这个新闻话题,复杂心情油然而生,就像是重新听到一位阔别十年的老友最新消息,结果是对方的噩耗。

不只 91 助手,还有同步推、iTools、豌豆荚、海马助手、PP助手等等一系列在我脑海中死去已久的名字,忽然组团袭击了我。

也只有体量大如 91 助手的轰然倒地,才能让我们意识到,十年过去,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手机助手」,已经基本销声匿迹。

倒地之前,它值 19 亿美元

十几年前,我还在用 iPad 2 的时候,偶然在当时的纸质杂志上看到对 iTools 创始团队的专访。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除了难用到反人类的 iTunes,还有这种第三方的 iPhone/iPad 管理工具,不仅界面简洁明了,安装运行飞快,而且还有不少 iTunes 之外的神奇功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这些助手可以绕过 App Store 本地安装应用,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侧载」:可以是一些原本要付费的应用,还能是无法在 App Store 上架的神秘应用。

▲ 侧载 ipa 很好用的同步推

当时很流行的进阶玩法「越狱」,这些手机助手也都准备好了相关的入口,点击就能下载对应的越狱工具,帮你跑整个流程。

▲ Cydia 也是时代的眼泪了

至于 Android 阵营,像小米就有推出过「小米手机助手」这样的官方 PC 应用来管理手机。

但知名度和使用率更高的是豌豆荚、应用宝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不仅有 Root 和解锁这种专业玩法,更是对于广大 Android 用户而言,提供了一个应用资源更丰富和全的「App Store」。

在最古早的时期,除了重视软件体验的小米,大部分国产 Android 手机都没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有些 ROM 甚至直接预装豌豆荚和应用宝。

当时一切都欣欣向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很快我也发现比 iTools 功能更丰富的「同步推」,也尝试过海马助手、PP 助手等等。

不少热门应用还会在 Android 渠道会选择在这些平台上独家首发,包括不仅限于红极一时的韩寒《One · 一个》选择了豌豆荚,国民度极高的《植物大战僵尸 2》国行则交给了 91 助手。

2013 年是手机助手的一个关键节点。互联网巨头百度收购了 91 无线业务,总价高达 19 亿美元,在当时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并购案的历史。

比起腾讯的微信和阿里的淘宝,而百度的核心业务「搜索引擎」和以 App 为主要形式的移动互联网并不搭,慢人一步的百度,确实需要一个现成的平台和入口,快速乘上移动互联网的巨轮。

这次收购表面看起来是强强联手,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百度再一次选错了赛道,手机助手真的不是未来。

即使不站在今天,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手机助手虽然百花齐放,但实用工具出身的属性,很难解决变现的问题。

对于 iOS 用户,手机助手就是一个用来下载破解应用的东西,让用户付费属于倒反天罡,因此收入主要靠广告,牺牲了用户体验。

Android 上的手机助手虽然充当了应用商店的角色,但它需要更丰富的应用资源来形成竞争力,供求关系反而是开发者占主导,加上 Android 开放的生态,很难实现 App Store 那种付费抽成的形式。

对于百度而言,91 手机助手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因为这波新的流量从来不属于它们,而是它们分发出去的应用。

再见了,所有的手机助手

那篇关于 iTools 的访谈之中,创始团队说了一句话,具体已经无从考证,但大意我还记得: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用 iPhone,而他们都会需要一个 iTools 来管理手机。

这句话前半段没有问题,iPhone 或者说智能手机在短短数年后就成为了比电脑还要普及的计算终端,几乎人手一台。

在智能手机技术和生态都尚未完善的初期,我们确实更倾向于将它视作一种「补充」的智能终端,核心依旧是电脑,用来备份手机的照片和数据,给手机下载音乐和电影资源。

▲ 图源:YouTube@T3

但既然它已经比电脑还普及了,为什么还需要电脑来对它进行管理?

手机的超强便携性,决定了它就应该是一个更独立、全能的形态,很快云服务和流媒体应运而生。照片数据备份直接扔上云,听歌煲剧一点就行,比用电脑强多了。

甚至连以前 iTunes 无可替代的刷机恢复功能,苹果都在改变,iPhone 16 就已经配备了「无线刷机」功能,一台 iPhone 能帮另一台进行恢复,就是在进一步「去电脑化」。

▲ 图源:9to5Mac

在上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盗版和破解带来的免费体验,因此用上大量应用需要收费的 iPhone,不少人还是选择「邪修」的方式侧载破解应用,手机助手和越狱因此受到热捧。

而随着版权意识在国内逐渐普及,加上 App Store 付费门槛的进一步降低,我们已经变得欣然愿意为优质 App 付费,那自然就用不上用来装盗版应用的手机助手了。

而在 Android 阵营,各厂商经过了硬件野蛮生长那几年,也逐渐意识到软件体验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分发抽成这块让苹果赚得盆满钵满的肥肉。

国内各家 UI 自带的应用商店已经足够好用,自然也不再有豌豆荚和应用宝的余地。

▲ 图源:36kr

不管是出于商业还是安全原因,Android 侧载的难度肉眼可见越来越高,Google 甚至在上周还宣布,将于明年限制未经验证的应用包安装。

而不管是 iPhone 的越狱,还是 Android 的 Root,不仅这几年因为厂商的原因难度越来越高,用户也逐渐意识到,手机是用来用的,没必要天天折腾,也渐渐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不过,手机助手也并未因此全部消失,及时改舵和跳船的玩家还是找到了一线生机。

大浪过去,爱思助手成为了几乎唯一一个还在火的手机助手产品,不仅是因为它在同类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就已经以最全的功能闻名,更因为它的「验机报告」。

打开转转或者闲鱼,想在上面买卖二手 iPhone,基本离不开爱思的「验机报告」,因为它能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一台手机的基本健康情况,有没有换过配件一目了然。

一些买全新机的用户,也会打开爱思验机报告,看看自己的手机配件来自哪个供应商,追求最满分的体验。

得益于验机报告,爱思从一个面向消费者对 ToC 产品,变成了主要面向二手机商贩的 ToB 工具,他们不仅需要用到验机报告,也能经常用上爱思提供的工具来快速管理商品。

而这个市场本身就已经收缩到很小,爱思还有着验机报告的民间公信力,其他手机助手基本没有其他机会。

即使成为了大浪淘沙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爱思的处境也并不好过,这么多年过去还是没能解决变现的问题,除了广告,爱思也通过商家授权费和配件商城的方式继续增收。

并且,爱思最引以为傲的验机报告功能,苹果也已经在把它做到 iPhone 当中了,未来处境只会更不好过。

另一家成功转型的手机助手,则是原本主打应用市场的酷安,在手机助手式微的 2016-2018 年,开始全面转型数码社区,现在成了「小绿书」。

至于其他手机助手,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和工作室的产品,难以承担转型的风险,也找不到一条更适合的新赛道,因此大多早已悄无声息地停更停服。

而 91 助手,百度也尝试过将它整合百度游戏,但后者自己都没太做起来,因此 5 年前 91 助手已经下架,直到今年终于埋了。

当然还有一些手机助手还「存活」,比如海外的 AltStore,但更多回归了工具本身,用来侧载一些苹果不允许商家的 App Store 应用。

虽然手机助手死了,但另一种「助手」正在兴起:

和当年还不能独立行走的 iPhone 一样,被寄予厚望成为下一代计算终端的头显,现在还离不开这一个个「助手」。

有意思的是,当年我们在电脑上装手机助手来辅助 iPhone,现在我们在 iPhone 上装「头显助手」来配合头显。

历史是相似的,或许当头显不再需要「头显助手」的那一刻,它就真的和手机一样,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计算终端,手机也该让出智能交互的主角地位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