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 September 2025Main stream

Putin and Xi Invoke Wartime Unity as They Hail Ties in Beijing

2 September 2025 at 19:24
The Russian and Chinese leaders drew on a shared view of their countries’ roles in World War II to cast their modern-day partnership as a challenge to the West.

© Pool photo by Kevin Frayer

Xi Jinping, China’s leader, meeting with President Vladimir V. Putin of Russia in Beijing on Tuesday.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China Rekindles Wartime Fury, Stirring Fears of Anti-Japan Hate

By: Lily Kuo
30 August 2025 at 20:12
A series of World War II dramas about China’s fight against Japan is drawing audiences to their feet, and, in some cases, to tears. Some say it helps deflect public discontent.

© 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Posters for the films “Dead to Rights,” left, and “Dongji Rescue,” second left, at a cinema in Shanghai this month.

广东基孔肯雅热病毒蔓延,官方应对措施唤起民众新冠记忆

6 August 2025 at 11:14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广东基孔肯雅热病毒蔓延,官方应对措施唤起民众新冠记忆

LILY KUO, JOY DONG
佛山的一家医院,工作人员正在喷洒杀虫剂。当地官员正在抗击基孔肯雅热疫情——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伴随剧烈疼痛的病毒性疾病。
佛山的一家医院,工作人员正在喷洒杀虫剂。当地官员正在抗击基孔肯雅热疫情——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伴随剧烈疼痛的病毒性疾病。 Visual China Group,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在中国南方城市佛山,官员们正在全力抗击基孔肯雅热,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引发剧烈疼痛,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戴着口罩的士兵在公园和街道喷洒杀虫剂。出动无人机识别蚊虫孳生场所。研究人员引入了巨大的“象蚊”,其幼虫以携带病毒的蚊子为食,数以千计的食蚊鱼也被放入城市池塘。
基孔肯雅热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虽很少致命,但会引起发烧和严重的关节疼痛。四周内,中国已有约8000人感染,主要集中在佛山,这是自2008年该病毒首次在中国出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疫情。专家表示,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当地天气暖湿化,使得蚊子大量繁殖。
为应对疫情,当局还借鉴了在新冠疫情期间完善的一套熟悉策略——在这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发起“爱国卫生运动”。对一些人来说,这唤起了不愉快的回忆。
广告
在该市的楼宇入口处,工作人员会先向居民喷洒驱蚊剂,然后才允许进入。穿红马甲的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检查,要求居民清理积水。根据一份政府图解说明,不配合者可能会被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因“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面临刑事指控。
据桂城街道某居委会发布的通知,至少有五户家庭因不配合被切断了电力。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实施了一些全球最严格的措施——备受诟病的清零政策,包括大规模检测、全城封锁、强制隔离以及对行程的持续追踪。
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有居民称,社区工作者要求他们倒掉所有容器里的水,包括给狗喝的水。一些人抱怨这种监管过于严苛。
两位通过小红书私信联系到的居民(他们因担心报复不愿透露姓名)告诉《纽约时报》,工作人员未经他们同意就进入家中搜查积水。另外两人表示,他们的绿植被当面取走或毁坏。周二,给佛山市政府的传真无法接通,邮件也未得到回复。
在香港以北的广东佛山及其他城市,受感染的居民被送往“收治病房”,被隔离在蚊帐和纱网后面。一些感染者表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自费前往医院(疫情期间,蚊子能迅速传播病毒,从病人身上得到病毒后再感染健康的人)。
佛山防疫人员在社区开展蚊媒孳生地巡查。
佛山防疫人员在社区开展蚊媒孳生地巡查。 Visual China Group,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基孔肯雅热病毒由同样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携带,于20世纪50年代在坦桑尼亚南部首次被发现(其名称源自基马孔德语,意为“弯曲之物”,指患者因剧痛蜷缩身体的姿态)。
7月8日,佛山发现一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后,感染迅速蔓延。现在,市民被敦促每天早上至少花三分钟清理所有积水处。公职人员要彻底检查花盆托盘、茶盘、未喝完的饮料和屋顶遮阳棚是否有水之后才能回家。
广告
蚊子繁殖时,“它其实不是需要太多的水面,它不是需要一个湖泊,它其实一个可乐瓶盖这样一个积水,它就可以传播繁衍。”香港大学研究气候变化对城市蚊媒疾病传播影响的任超教授说。
虽未实施感染者强制隔离等极端措施,但专家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设计上可在必要时迅速升级。
“本质上,这让人联想到动态清零策略,那种零容忍的做法、大规模动员以及监控和检测。”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说。
黄严忠表示,这与更早的动员活动也有相似之处。20世纪50年代末,臭名昭著的“除四害”运动旨在消灭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导致大量麻雀被消灭,蝗虫泛滥,进而加剧了饥荒。
“这与毛泽东时代的公共卫生运动本质上并无不同,”黄严忠说。“通过群众动员解决特定公共卫生威胁,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该病毒确实存在风险。专家表示,它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新生儿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患上严重疾病。大多数人会在一周内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
广告
此次疫情引发了国际关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周五对广东省发布了“二级”旅行建议,敦促旅行者避免被蚊子叮咬,并在抵达前接种疫苗(美国有两种获批疫苗,但中国尚未引进)。
针对美国旅行警告的相关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上周表示,中国的感染情况“可控”。
从印度洋岛屿蔓延到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病例,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呼吁各国采取行动,防止大规模疫情爆发。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今年全球约有24万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相关死亡90例,南美洲国家受影响最为严重。
7月,佛山某村庄喷洒杀虫剂。
7月,佛山某村庄喷洒杀虫剂。 .
除佛山外,广东省其他12个城市已发现约200例感染病例。邻近的湖南省也报告了数量不明的病例。佛山以南约160公里的澳门和香港也报告了零星病例。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周六下令所有官员协助动员群众清理屋顶和庭院,点燃蚊香,安装纱窗,并在床上悬挂蚊帐。
“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他说。
广告
佛山的药店已开始追踪购买发烧、皮疹或关节疼痛药物的人,这引发了网友的担忧,担心这些数据会被用来识别潜在感染者。佛山的摩天大楼在夜间亮起灯光标语,提醒居民点蚊香、倒积水。一位陈姓社区工作者在采访中表示,她每天花大约10个小时检查公共场所和家庭,上下楼梯来回奔波。
对一些居民来说,抵制这场运动毫无意义。22岁的赛·陈(音)是一名住在佛山的应届毕业生,她在检测结果呈阳性后被告知要留在医院隔离病房,不能回家。
“感觉都中招了,激动也没用,还不如配合治疗,”她说。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北京洪灾现场:仍有村民被困,多人称未收到洪水预警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北京洪灾现场:仍有村民被困,多人称未收到洪水预警

王月眉, LILY KUO, BERRY WANG
在密云一处被洪水淹没的街区,有多辆车受损,摄于周二。
在密云一处被洪水淹没的街区,有多辆车受损,摄于周二。 Adek Ber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棕色的浑浊泥浆从已经倒塌的两栋房子间流过。地面上到处都是树干、道路碎片和倒下的电线杆。心有余悸的村民们挤在一辆应急通信车周围给自己的手机充电,与已经多日没有听到他们音信的亲人联系。
周二的北京处于震惊之中,周边地区连日的暴雨已造成至少38人死亡。暴雨引发了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一些村庄的居民被困,中国领导人下令“全力”救援。
据中国国家电视台央视周二的报道,位于首都北京东北部山区的密云已有28人死亡,截止周一午夜,那里的降水量已超过540毫米。位于首都西北部的延庆有两人死亡,邻近的河北省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已造成八人遇难。央视没有给出统计死亡人数的具体时间。
密云北庄镇的几名居民说,事先没有收到洪水预警,他们周一凌晨四五点左右醒来时才意识到危险,当时水已没过了膝盖。
“太突然了,”陈金兰(音)说。周二下午,她正沿着马路,往镇外的高速路入口方向走,她住在城里的女儿会在那里接她。陈女士说,她只带了雨伞和手机,因为她从村里走到能通车的路段需要40分钟。
村民聚集在密云一座受损的桥梁周围。
村民聚集在密云一座受损的桥梁周围。 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村里停电停水已经两天了,一名村民说,两天来,她只能靠井水和停水前匆忙从水龙头接的一点饮用水。她说,几小时前女儿才终于联系上她。
她说,她没有收到政府发的瓶装水,但一些村民说收到了。没有人向村民发放食物。
广告
附近有几十名村民聚集在一辆中国联通的应急通信车旁给手机充电,寻找手机信号。
他们身后的那条沿河公路已突然变成了泥地。一栋倒了的白房子已塌陷进河床,附近的空地上曾有几栋房屋。连接对岸的桥也已被冲毁,困住了河对岸另一个村子的居民。
密云洪水的航拍画面,摄于周二。
密云洪水的航拍画面,摄于周二。 Adek Ber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郭秀文(音)说,她家附近的一座水坝溃决,淹了她家院子。院子里的树被冲走,种的玉米也已被毁,那是她的食物和用来出售的东西。
“现在老百姓挣那些个钱都挺不容易的,”她哭着说。
郭女士的邻居王女士说,她养的一群鹅和鸭子死于淤泥掩埋。
尽管如此,郭女士说她已经在这里住了30年,舍不得离开。“我的家,我得守着它,”她跨坐在一辆电动车上说,她正在用邻居的平板三轮车给自己的车充电。
密云另一个地方的余姓居民说,虽然大雨是上周六晚上开始下的,但她也没有收到任何洪水预警。第二天凌晨时,道路已被淹没,十几辆汽车被水冲走。消防员在当天晚些时候疏散了居民,她说。
北京以外的地方仍有人在等待救援。河北省杨家台村25岁村民王哈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由于通往村子的公路已被山体滑坡阻断,她的家人被困在村里。她说,救援人员还没有赶到,她最近才设法与村里的亲属取得了联系。
“泥石流,山体滑坡——村里人被困在里面出不来,”她说。自从开始下雨以来,王女士一直无法返回村子,她说,部分村民设法涉过洪水,翻越山路脱困。“有出来的,但不是全部。只是出来一点。”
疏散中的密云民众,摄于周一。
疏散中的密云民众,摄于周一。 Jade G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首都周边有逾8万民众被转移。政府已通知企业,非必要不要求员工上班,学校、建筑工地和旅游景点也已暂时关闭。几十条道路受损,北京周边地区有136个村庄断电,虽然那里属于首都行政区,但大部分仍是农村。
当局已在周日开始让密云水库开闸泄流。密云水库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库,泄流前,水库记录到建库60多年来最大的上游来水量。
广告
周一晚间出现的迹象表明,此次洪灾严重程度超出寻常。在政府公布死亡人数之前,据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连日来的强降雨“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北京市还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洪水预警,呼吁民众非必要不外出。
周一,密云水库泄洪。
周一,密云水库泄洪。 Jade G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近年来中国的极端洪涝灾害加剧,专家们认为这与全球变暖有关。中央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陈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中国北方今年雨季的到来“异常偏早”,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高出近30%。
据中共控制的报纸《新京报》报道,北京最近的降雨量“相当于四天下了近一年的雨”。
中国严格控制有关自然灾害的报道,当局担心公众的愤怒情绪蔓延。周二,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一些搜索似乎已被屏蔽。内容包括关于密云水库泄流会导致周边地区淹没、以及公布的死亡人数是否准确的讨论。
该社交媒体平台用转载的官方媒体报道取代了这些讨论,官媒报道了当地村民用铲车转移受困民众,并重点介绍了政府救援工作的细节。
广告
中国北方其他地区近日也有暴雨造成人员死亡的报道,包括山西省一辆载有14人的中巴失联。据官媒报道,山东省济南市上周的强降雨已造成至少两人死亡,当地五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了正常年份的一半。
北京曾在2023年遭遇了有仪器记录的140年以来最大的降雨量。但大部分损失发生在附近的河北省,当地官员说他们为“当好首都护城河”打开了防洪闸,引发了河北受灾地区居民的愤怒。当地居民说,他们没有收到有充分的预警。

Siyi Zhao自北京密云对本文有研究贡献,Zixu Wang和Joy Dong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雄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

Lily Kuo是《纽约时报》报道中国记者,常驻台北。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