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传播观察|俄乌战争一年多来, 中国怎样讲战争故事?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迟未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触,直到今年春季传出乌克兰准备反攻,习近平于4月26日与泽连斯基通话,这也是俄乌开战后两人首次通话;中方坚持劝和促谈,并将派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与各方深入沟通。习泽通话当天,联合国大会一项议案提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中国在全案表决时仍投下了赞成票,此举让外界猜测中国对俄乌战的态度有所改变。

过去一年多,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强烈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与俄罗斯“友好无止境”的中国则始终宣称对俄乌冲突保持中立,但相关研究与数据显示,中俄叙事存在一致性,中国政府及其控制的舆论环境,实际上协助宣扬俄罗斯关于战争的论点。

近日,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与台湾民主实验室(DoubleThink Lab)、乌克兰公民组织Detector Media和研究机构IRI Beacon Project联合发布研究—— "入侵乌克兰的一百天:中俄两国战争叙事比较分析"。研究报告显示,从俄军侵乌后100天内,中文信息空间的叙事以低成本的方式重复俄语叙事,并且,中俄两个信息空间中可观察到共同主题︰反美主义与反西方情绪、认定俄罗斯为受害者和英雄。

俄乌战事进入第二年,类似传播现象仍在持续。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观察中国对俄乌冲突的叙事,发现,中国媒体仍经常转载俄方论点,但宣传重点有所调整,两个主题逐渐成为主流叙事:中国为“劝和促谈”的“英雄”、美国为“拱火浇油”的“反派”。

研究:俄乌战期间 中国复制俄语叙事

上述报告收集了2022年2月12日至5月31日的叙事,选择三个话题进行分析:生物武器实验室理论、布查大屠杀、制裁俄罗斯。根据角色、故事寓意和操纵技巧分析叙事,其中将西方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角色进一步细分为英雄、反派、受害者、棋子。

叙事分析表明,中国叙事在普通话信息空间中以低成本的方式重复俄语叙事,一种方法是在中文语境中间接或直接引用俄罗斯官员或媒体的言论。在生物武器实验室阴谋论中,俄罗斯在两个信息空间中都扮演了英雄和受害者的双重身份,中俄宣传都旨在推动一个叙事,即美国和乌克兰正在合作攻击俄罗斯。

在针对俄罗斯制裁的叙事中,俄罗斯通常被描绘成受害者,且在中俄两个信息空间观察到的叙事都突出了西方机构和国际社会在俄罗斯制裁问题上存在分歧和对立。例如,在布查大屠杀的叙事中,很多媒体报道将西方社会描绘为反派,俄罗斯则被描绘为受害者,这些叙事格外注意将布查大屠杀的责任转嫁给乌克兰和西方。

亦有其他机构发现,俄罗斯虚假信息使用的主要叙事在俄乌战争期间持续进行。美国国务院为揭露和打击外国宣传和虚假信息所设立的"全球参与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 GEC),在俄乌战周年之际发布 "克里姆林宫为无理战争诡辩的谎言之年"报告,介绍俄罗斯虚假信息和宣传生态系统所采用的五种最主要的虚假言论:1) 北约对俄罗斯的包围以及俄罗斯"不是侵略者";2)" 乌克兰挑衅"和"对顿巴斯的种族灭绝";3) 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4) 将战争从"去纳粹化"重新描述为"去撒旦化";5) "捍卫俄罗斯主权"对抗西方。

"全球参与中心"特使暨协调员鲁宾(James Rubin)日前接受 英国广播电台(BBC)访问时表示,中国一遍遍重复俄罗斯关于这场战争的谎言,重复俄罗斯对于生物武器主张的谎言,还称美国推动这场战争,这都是他们的虚假陈述。另据 德国之声报导,鲁宾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花费数十亿传播虚假信息,包括在乌克兰问题上完全与俄罗斯保持一致的虚假信息。

中国宣传主题 劝和vs拱火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今逾14个月,据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Taiwan AI Labs)所设置的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观测发现,中国外交部提到乌克兰、俄罗斯的次数在战争初期出现高峰,当年5月后减少,今年2月至4月显着增加。

中国外交部提到“乌克兰”、“俄罗斯”的次数,高峰出现在战争初期,去年5月后开始减少,到今年2月至4月显着增加。来源: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
中国外交部提到“乌克兰”、“俄罗斯”的次数,高峰出现在战争初期,去年5月后开始减少,到今年2月至4月显着增加。来源: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

今年2月至4月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包括俄乌战周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芬兰加入北约等;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检视中国外交官员近期有关俄乌冲突的发言,发现他们经常提及中国“劝和促谈”、美国“拱火”。这些高级别官员的观点,也经过中国国内媒体进一步传播、放大。

2023年2月20日至27日中国有关俄乌冲突的重点发言(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整理/制表)
2023年2月20日至27日中国有关俄乌冲突的重点发言(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整理/制表)

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Taiwan AI Labs)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查询中国外交部使用“劝和促谈”、“拱火”等关键字的次数,发现中国外交部在俄乌战初期说过,但今年2月至4月出现使用高峰。要注意的是,中方常用这两个词回应俄乌议题,但谈论台海情势时,也会指控美国拱火。

中国外交部每周提到“劝和促谈”(上图)、“拱火”(下图)的次数。来源: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
中国外交部每周提到“劝和促谈”(上图)、“拱火”(下图)的次数。来源: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

今年2月以來,中国陆续发布 "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前在俄媒发表文章,都可看出中国将自己角色定调为政治解决危机的倡导者、劝和促谈的推动者,站在正义和正确一边。

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后的中方声明更明确指出“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中方将坚持劝和促谈,为尽快止战停火、恢复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若套用本文开头所列举,按照报告中定义的角色类别,中国正塑造自己为“英雄”。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指控中国可能军援俄罗斯,中国否认向冲突的任一方提供武器,并塑造自己为遭污蔑抹黑的“受害者”。

有关军援争议,中国一方面澄清,一方面借机传播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向乌克兰战场输送致命性武器、大发战争财的"拱火"反派。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4月6日例行记者会直说,"美国还有北约这样的军事集团对乌克兰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也经常以"拱火"为题报导,例如新华网 "一年了,美国还在给乌克兰危机拱火",中新网 "美国继续拱火,为乌克兰办'兵棋推演'"等。

媒体借题发挥,放大虚假叙事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观察到,在俄乌战争中,中方立场站在批评美国、北约,但外交官员在正式场合发言时,对某些较敏感议题表现相对克制。然而,不少有官方背景的媒体会在官方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并增添误导、虚假的细节报道(参考: 事实查核 | 中国促俄乌和谈,美国主张"战争不应停止"?);而在观点评述时,中媒则经常直接单方面地引述俄国媒体、专家的评论。

例如,拜登2月密访乌克兰时,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仅简短回应:"各方尤其是大国,应采取负责任态度,为劝和促谈创造条件,多做有利于政治解决的事,而不应火上浇油,更不能趁机牟利。"

而环球网自2月20日至21日对拜登密访乌克兰发布多则具针对性的报导,以下列举三则:

"拜登突访基辅再次宣布军援,梅德韦杰夫回应,提到一个问题"指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媒发文,指西方向基辅提供大量武器和资金,允许北约国家的"军事工业综合体"赚取大量资金,并"隐藏"武器以将其出售给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

"白宫谎报行程之后,拜登闪访基辅送5亿美元礼包"指俄新社称,俄罗斯科学院教授亚历山大.古谢夫认为,拜登此次访问乌克兰证明美西方已成为乌克兰冲突的直接参与方,意味着在美西方国家支持下,俄乌冲突对抗将继续进行下去。塔斯社称,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扎里欣认为,拜登此举意在挑战普京。

" 拜登突访基辅在社交媒体引余波:网友质问'为什么不去俄亥俄'? "一文大量引用推特网友说法,质疑拜登为何不去近日发生"毒列车事件"的俄亥俄州,并搭配嘲讽拜登的漫画、照片等。而且,这一篇又出现上述报导引用的俄国学者古谢夫与扎里欣。

上列几则新闻,有的仅报导单一俄罗斯官员说法,有的虽然引述卫报、纽时等英美媒体报导拜登行程的内容,但在观点评述上,明显以俄罗斯媒体报导所访问的俄国学者为主。

另一个案例是芬兰加入北约。中国外交官过去曾多次公开抨击北约东扩,但去年5月谈及有关芬兰申请加入北约时,中方称“重大的进展”,并表示会给中芬关系带来新的因素;芬兰于今年4月正式加入北约,中国官方并未对此表态。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注意到,中国官方相對冷处理芬兰入北约,但中国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报导了 俄罗斯官方立场, 俄罗斯官媒也引述所谓中国专家的分析,指芬兰加入北约将损害欧洲安全。

从上述报导可见中国官媒持续引用俄罗斯官员或媒体的言论,以及中俄宣传协作的痕迹;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中国官员、官媒在宣传工作上的角色与分工。

结论

透过上述研究、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未来媒体暨虚假讯息研究中心的数据资料,以及深入分析中国针对俄乌冲突的发言要点,我们发现,俄乌开战至今,中国对这场战争的叙事有其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中国媒体的战争叙事始终和俄国媒体舆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变化的是,在中国媒体和官方发言的战争叙事中,中国对自身角色定位随战事出现微妙转变,从初期官方表面上维持中立,欲置身事外,到后期更变为积极打造和平维护者的“人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总结观察到的现象:1) 从俄乌开战至今,中国一直透过引述、转载等方式协助俄罗斯宣传,也持续将责任归咎于美国和西方;2) 中国今年尤其频繁传播自己“劝和促谈”,指控美国“拱火浇油”,包括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后的中方声明,也使用这两个词;3) 涉及美国领导人出访、特定国家加入北约等较敏感议题,官方正式发言相对克制,由官媒借引述俄国官方、媒体说法,或是所谓国际专家分析,以达到批判目的。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是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的新单位。我们本于新闻专业,提供正确的查核报告及深度报道,期待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 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附:入侵乌克兰的一百天:中俄两国战争叙事比较分析

报告全文

事实查核|网传视频是以色列大火画面?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在X平台上,有「蓝勾」认证帐号发布一段山林、街区燃烧的短视频,宣称是「熊熊大火席卷以色列」。经查,这段视频在今年一月被当作「洛杉矶野火实况」流传,经多家机构查核、检测,判定为人工智能(AI)生成。

深度分析:

4月30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山区发生野火,火势迅速蔓延,总理内塔尼亚胡(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注意到,X上的「蓝勾」认证帐号「豫章信使」5月1日发布一则31秒的短视频,看起来是山林、街区正在燃烧的画面,配文写着「熊熊大火席卷以色列,多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标注「#Israel」。另一个蓝勾帐号「特斯拉」也发布了同样的视频与文字。

X蓝勾帐号传播短视频,宣称是以色列大火画面,但这段视频已经过多家组织查核,判定为AI生成。
X蓝勾帐号传播短视频,宣称是以色列大火画面,但这段视频已经过多家组织查核,判定为AI生成。
(X截图)

其视频来源是蓝勾帐号《阿拉伯军事》,他在今年1月就发布了这段短视频,其配文为阿拉伯语,经Google翻译为英文,意思大致是「洛杉矶大火持续」;显然与4月底的以色列大火无关。

而在今年初洛杉矶发生野火灾情时,AFCL已针对这段视频发布查核报告,经专家检视、工具检测,判定视频为AI生成。其它查核组织《新闻计》《台湾事实查核中心》亦曾发布报告。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导,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本文。我们另有X、脸书、IG频道,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 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语:@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AFCL制图

-

事实查核|网传视频显示,白宫墙上挂着「2028竞选红帽」销售图?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在微博、X等平台上流传一则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向福克斯新闻记者展示白宫墙上挂着的「2028竞选红帽」销售页面截图,特朗普还问记者,「很酷,对吧?」

但经查,福克斯新闻播出的原始影像中,挂在白宫墙上的是《独立宣言》文件,社媒用户传播的短视频显然经过修改。

深度分析:

微博大VX蓝勾用户在4月25日发布一则16秒的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 又译川普)向福克斯新闻 (Fox News)主持人劳拉‧殷格拉汉(Laura Ingraham)介绍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并且揭开挂在墙上的帘子,里面的相框展示写着「TRUMP 2028」红色帽子的图像。

在短视频中,特朗普向殷格拉汉说,「这很酷,对吧?昨天才挂上的。妳认为拜登会这么做吗?我不认为。」字幕写着「特朗普向劳拉展示惊人的东西」。

转传这则短视频的社媒用户宣称,特朗普「把(2028竞选帽子)网站的销售页面截图起来,像一幅油画,挂在白宫里,还挂了个帘子,自己亲自向福克斯记者Laura揭幕」。

社媒流传一则短视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墙上挂着竞选红帽的图像。
社媒流传一则短视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墙上挂着竞选红帽的图像。
(微博截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以关键字查询,找到福克斯新闻网站上的相符影像,播出时间为2025年3月中。在福克斯新闻的原始影像3分28秒处,出现了和网传短视频高度相似的画面,特朗普向殷格拉汉展示挂在白宫办公室墙上的相框,但不同的是,特朗普拉开帘子后,相框里放的是《独立宣言》文件,字幕也写着「特朗普向劳拉展示独立宣言」。网传短视频的画面显然经过修改。

福克斯新闻的原始影片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挂在白宫墙上的是独立宣言。
福克斯新闻的原始影片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挂在白宫墙上的是独立宣言。
(福克斯新闻截图)

AFCL注意到,网传短视频右下角有「Dilley Meme Team」的浮水印,据《英国广播电台》(BBC)新闻报道,这是一个制作支持特朗普影片和图像的团体,提供许多讽刺政治内容;但没有迹象表明,该团体是由特朗普竞选团队所资助。

根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多家媒体近期新闻报道,特朗普的网路商店开始贩售印有「Trump 2028」字样的红色帽子,此前特朗普曾暗示有意竞选第三任期。美国宪法第22条修正案规定,「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导,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本文。我们另有X、脸书、IG频道,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 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语:@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AFCL制图

-

事实查核|视频拍下普京送儿子上乌克兰战场?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中文社媒盛传俄罗斯总统普京把儿子送上了乌克兰战场前线。这则消息附上一段视频或一张照片,内容是普京与一名着军装的青年合影。但经查核,网传画面出自2022年底普京颁发奖章给军人的报道,既与当前的俄乌战争没有关系,也没有证据证明这名青年军人和普京有任何亲缘关系。

深度分析:

近日在XTikTokThreads等平台上有用户发布消息,指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又译普丁)把儿子送上乌克兰战场前线。这些消息附上视频(或照片),画面是普京与一名着军装的青年握手,接着在青年的衣服上别上奖章,再次握手后,两人转往同一方向,像是看向摄影机合影。

社媒盛传俄罗斯总统普京把儿子送上乌克兰战场前线(X、TikTok截图)
社媒盛传俄罗斯总统普京把儿子送上乌克兰战场前线(X、TikTok截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将视频定格截图,并以图反搜后,找到了同样场景的照片,图说指出,普京于2022年12月颁发“金星奖章”给俄罗斯军人,图中的军人名叫Stepan Belov。其他图库也有这张照片。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普京公开承认有两名女儿,来自他的第一段婚姻,但据独立的俄罗斯新闻机构和未经证实的国际报道,普京可能还有其他子女。而在今年9月,调查新闻机构「档案中心」(Dossier Center)揭露了普京与前奥运体操冠军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育有两名儿子的更多细节。

不过,俄罗斯官方并未证实关于普京是否有其他子女的传言,普京本人也极少谈论家庭状况。目前并无证据显示网传画面中的年轻军人与普京有任何亲属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部分网民挪用了其他场合的影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群殴的影像流出?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多个中文社媒账号转传一则短视频,称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遭群众围殴。模糊的画面中,一名身穿西装的白发男子站在讲台前,身旁突然出现一名疑似攻击者,紧接着一群人冲上前将其中一人扑到在地并进行群殴。画面中所有人的面部都不清晰。

经查,这是2013年保加利亚政治人物被人持枪攻击事件现场的画面,与以色列及内塔尼亚胡都无关。部分网民挪用无关影像、传播了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最近在抖音(1,2,3)、网易X等平台上,有多个用户转传“以色列总理被国际法院通缉后,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被群殴”的短视频,画面中一名白发西装男子站在讲台前,身旁出现一位看起来有持枪的男子,引起一阵骚动,紧接著一群男性冲上前将一人扑到在地拳打脚踢。

社媒用户转传短视频,称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群殴的画面。(网易、抖音截图)
社媒用户转传短视频,称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群殴的画面。(网易、抖音截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画面中背板上写着“2013”,判断这段影像很可能不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根据画面中的线索,包括“2013”“政治人物”(politician)“枪”(gun)等英文关键字搜寻,找到2013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确认这则影片记录的是保加利亚政治人物多安(Ahmet Dogan)遭人持枪攻击的事件。美国广播公司(ABC)、卫报(The Guardian)等多家媒体都曾报道。

AFCL进一步查询后发现,这段影像在今年初曾被误传为保加利亚总理遭刺杀影片,当时已有查核组织发布报告。这次社媒用户又挪用这段影像,加上错误的简体中文标题和字幕,传播以色列总理遭群殴的错误信息。

根据英国广播电台(BBC)等媒体报道,国际刑事法院11月21日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前国防部长加兰特(Yoav Gallant)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在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带期间犯下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引发以色列政坛强烈反弹。国际刑事法院还对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最高军事指挥官戴夫(Mohammed Deif)发出逮捕令。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特朗普发表紧急谈话回应俄罗斯核武新原则?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11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核武器使用的新原则后,有社媒用户发布消息称,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发布了紧急讲话,要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立即与普京会谈。该消息附有一段2分多钟的视频,画面是特朗普在谈话。但经查,这段视频最早发布于2023年3月,且特朗普当时的言论并非针对近期俄乌情势。至截稿为止,特朗普本人尚未针对俄乌最新情势发布公开评论。部分网民挪用过往影像传播了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俄乌战争满千日之际,华盛顿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对俄罗斯本土发动攻击,据报道,乌克兰已首度运用美国陆军战术飞弹系统(ATACMS)打击俄罗斯领土。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又译普丁)于11月19日签署法令,批准降低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门槛。修改后的政策称,任何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罗斯的侵略,视为对俄国的联合攻击。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多位微博用户(1,2)和X中文账号(1,2)于11月20日发帖,称普京宣布新原则后,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被吓得紧急发表讲话,要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又译泽伦斯基)立即与普京会谈。

“川普:拜登把乌克兰战争进一步升级,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发生。我要求乌克兰立即停火,泽连斯基与普京谈判,我要敦促乌克兰战争冻结。”这些帖子并附上一段2分多钟的视频,或是视频截图,画面是特朗普发表谈话。

中文社媒用户近日发帖称,在俄罗斯发布核武新规后,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紧急讲话。(微博、X截图)
中文社媒用户近日发帖称,在俄罗斯发布核武新规后,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紧急讲话。(微博、X截图)

AFCL以英文关键字查询后,找到了原始视频。这段视频最初发布在介绍特朗普政策和计划的网站“Agenda47”上,长3分35秒,主题是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发布日期为2023年3月16日,因此特朗普的这段谈话并非针对今年11月的俄乌情势。

而且,即使在这段视频中,特朗普也没有说出要求乌克兰总统立即与普京会谈或要求乌克兰立即停火等内容。也就是说,部分网民挪用过往影像评论当今事态,并在发文时加油添醋,传播错误信息。

这段2023年发布的影像近期在中、英文社媒广传,包括特朗普的“模仿”(parody)账号“Donald J. Trump - Parody (@realDonParody)”在11月18日发帖,呼吁普京、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会面解决俄乌冲突,这则帖子也附上了特朗普2023年的视频。

台湾政论节目引用了上述特朗普“模仿”账号的帖子,主持人称“我们看到川普都非常紧张了,川普紧张到什么程度,他说泽伦斯基跟普丁赶快跟我谈吧,现在这个世界已经非常危险了,这个世界已经接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台湾政论节目引用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的"模仿"账号发文 (YouTube截图)
台湾政论节目引用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的"模仿"账号发文 (YouTube截图)

至本文截稿前,特朗普尚未针对俄乌情势最新发展公开评论,仅有亲近特朗普的人士针对拜登授权乌克兰以ATACMS攻击俄罗斯本土一事表态。据报道,特朗普任命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瓦尔兹(Mike Waltz)表示,美国总统拜登的决定使俄乌战事继续升级,没人知道事态会如何发展。特朗普的通讯总监史蒂文·张(Steven Cheung)指出,正如特朗普总统在竞选过程中所说,他是唯一能够让双方团结起来进行和平谈判、努力结束战争的人。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秘鲁APEC礼遇习近平冷落拜登?

查核结果:误导

2024年亚太经济合作经济领袖会议(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AELM)于11月15日至16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包括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21个经济体的领袖齐聚,外界关注即将卸任的拜登与各国领袖互动,以及在会议期间举行可能是他任内最后一次的“拜习会”。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在X、网易等平台上,有大量中文用户传播拜登与习近平在APEC被“差别对待”的图文信息,AFCL查核了其中传播较广的两则。

一、APEC会议主办方以不同规格接待来参会的习近平与拜登?

查核结果:误导

X上的中文账号(1,2)以及网易文章比较了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抵达秘鲁的照片,习近平下机走在红毯上,拜登脚下则无红毯,并借此质疑秘鲁对两人接待规格差别大,解读为“美国没落”“对比中国差远了”。

中文社媒用户比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抵达秘鲁时的接待规格(X截图)
中文社媒用户比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抵达秘鲁时的接待规格(X截图)

经查,习近平此次赴利马出席APEC领袖非正式会议并不仅仅是开会,同时也对秘鲁进行了“国事访问”(state visit)。与他类似的是,马来西亚总理安华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也是同期对秘鲁进行了“正式访问”(official visit),根据媒体捕捉到的画面,安华梁强抵达利马时,停机坪也铺了红地毯迎接。

白宫声明,美国总统拜登11月14日至16日前往利马会见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 ( Dina Boluarte ) ,强化双边关系,并参加APEC峰会。拜登、加拿大总理杜鲁多等领袖,这次到利马的目的是为出席APEC会议,并非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或正式访问,停机坪上没有铺红毯。部分网民比较了习近平和拜登的接待规格,却忽略了两者的访问性质不同,而传播误导信息。

根据《美国之音》报道,“国事访问”是指他国元首的特殊访问,接待规格包括晚宴和欢迎仪式。“正式访问”是指他国政府领导人的访问,接待规格则和国事访问一致。

二、APEC领袖合照 美国总统第一次被安置到后排?

查核结果:错误

在今年的APEC经济领袖大合照中,习近平站在前排中间位置,拜登则站在后排右2,《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等媒体报道时,藉合照的位置安排,讨论起美国地位、世界影响力,多家华文媒体也引述外媒报道,引起热议。

AFCL注意到社媒上出现针对拜登的特定信息,例如X上的“蓝勾勾”中文账号发布APEC经济领袖合照,称“美国应该从来没有受到这样对待吧?谁能找出来任何一张国际会议的照片,美国总统站在最后面的角落的。”另有网民回复相关帖子时表示,“实在不记得在历史上有哪一届美国总统站过今天拜登站的这个位置,大国的颜面确实在拜登这届丢得最多。”

中文社媒用户转传APEC经济领袖合照,指从未有美国总统站在拜登的位置。(X截图)
中文社媒用户转传APEC经济领袖合照,指从未有美国总统站在拜登的位置。(X截图)

上述网民的说法并不正确。

经查,2016年的APEC会议也是由秘鲁主办,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站在后排右2。2008年时任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出席APEC,也是站在同样位置拍摄合照。

2008年(左上)、2016年(左下)、2024年(右)由秘鲁主办的APEC经济领袖峰会,大合照中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和小布什都站在后排右2。(APEC网站截图)
2008年(左上)、2016年(左下)、2024年(右)由秘鲁主办的APEC经济领袖峰会,大合照中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和小布什都站在后排右2。(APEC网站截图)

《彭博社》(Bloomberg)报道说明,APEC经济领袖合照通常是按国家(经济体)字母顺序排列,但排列方式可能因所在国家或地区而有所不同。如2023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合影时,字母A开头的国家的代表更接近主办国的总统拜登,国家名称为C开头的习近平站位较靠边;今年在秘鲁的APEC经济领袖合照,字母A开头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站在前排右1,C开头的习近平站位靠中间。

根据APEC网站上公布的会议举办指南,对于举办经济领袖会议的接待规格、相关安排,都是以主办经济体为主,APEC并无规范。其中有关经济领袖会议的座位安排,APEC建议安排以舒适度为主,也没有要求经济领袖必须以字母顺序排列,而是完全交由主办国安排。(详见指南第6页至第8页)

但是,APEC对于部长级会议与资深官员会议有明确排列顺序(详见指南第13页),即是按照经济体名称首字母顺序,从澳大利亚(Australia)开始,后依序为汶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纽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华台北、泰国、美国、越南。

据前述报道,白宫国安会发言人萨维特(Sean Savett)说明,今年APEC经济领袖合照与2008年和2016年时的顺序相同,但有几位领袖站错位置,而拜登正确地站在安排的位置上。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 台湾参加威尼斯影展,首次拒绝使用“中华台北”?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台湾媒体《上报》近日转载一篇脸书文章,宣称“威尼斯国际影展市场展,台湾首次不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而堂堂正正以‘台湾’名义出席。”在社媒上,也有多位用户传播相似内容。但经查证,台湾文策院之前并没有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威尼斯展会的纪录,因此网传消息并不正确。

深度分析:

台湾网路媒体《上报》11月3日刊登一篇转载自脸书的文章,指出最近有三件关于台湾的破天荒事件,其中一件是威尼斯国际影展巿场展,台湾首次不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而堂堂正正以“台湾”名义出席。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搜寻后发现,今年10月、11月间,在XThreads等社媒平台上,有多位用户传播相似内容的图卡,写着“今年威尼斯影展市场展,台湾不用像去年用中华台北参加,而是以台湾,首度以国家名义受邀”。图卡上搭配的照片,人群后的背板可见“2022”、“第79届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暨市场展 行前记者会”等文字。

1 (14).png
台湾媒体与社媒传出消息,指今年威尼斯国际影展市场展,台湾首次不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而是以“台湾”名义出席。(图取自《上报》、X、Threads)

进一步以图卡上的照片反搜,找到2022年的报道,指当年台湾首度获邀成为威尼斯影展市场展主题国之一,但内容并无提到过往台湾是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其他相关报道显示,往年威尼斯影展期间,曾发生台湾入围影片的出品国籍被标注成“中华台北”的争议事件,但这是关于入围影片,并非近期网传的市场展。

AFCL询问文化内容策进院(文策院),台湾是否曾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威尼斯国际影展市场展,其公共关系室回复表示,2022年市场展的部分,台湾跟威尼斯影展合作,以“台湾主题国”的名义展出;沉浸式影展的部分,台湾自2019年以来,曾以“Taiwan”和“Taipei”的名义参加,但文策院并没有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威尼斯展会的纪录。另根据新闻稿,第81届威尼斯国际影展于8月28日至9月7日举行,文策院今年持续于威尼斯“沉浸式内容市场展”设立实体与线上台湾馆(Taiwan Pavilion)。

因此,网传所谓“今年威尼斯影展市场展,台湾不用像去年用‘中华台北’参加,而是首度以‘台湾’名义受邀”的说法,为错误信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Asia Fact Check Lab

事实快查|美大选后哈里斯发飙?特朗普宣布将赶走LGBT?

美国大选后,关于特朗普(Trump,或译川普)和哈里斯(Kamala Harris,或译贺锦丽)两位候选人的各类信息在中文社交媒体平台上大量流传。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称AFCL)查核了其中流传甚广的几则:

一、哈里斯败选后,现场发飙视频流出?

查核结果:错误

11月6日至7日,X账号“杨凡”及“豫章信使”转发一则短视频,内容是哈里斯对着人群大喊:“我们不走回头路”(“We’re not going back”)。视频上字幕写着:“哈里斯大势已去,现场发飙,再也笑不出来了”。“豫章信使”更是直接在文案写道:“哈哈哈姐落选后,再也笑不出来了,破口大骂,表达不满。”

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后,网路上流传一段"哈里斯发飙"的视频。(X截图)
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后,网路上流传一段"哈里斯发飙"的视频。(X截图)

AFCL查核后发现,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曾直播10月25日哈里斯在德州休士顿的造势活动。当天,美国知名歌手碧昂丝也到场支持。视频3小时57分处可以听到,哈里斯和支持者开始一起喊“我们不走回头路”,一共喊了三次。

哈里斯喊出该句话的语境是他们谈到美国女性的生育自主权问题,她认为美国不能在这个议题上“再走回老路”,并敦促支持者赶快投票,因当时距离选举日只剩11天,德州已开放提前投票。

比对网传视频和PBS的直播,哈里斯穿的是同一套深紫色西装外套搭配白色衬衫,所喊内容的次数语气皆相同,判断是同一场景。但当时还在选举中,因此网传画面呈现的是哈里斯的造势场合,并非如传言所说是哈里斯发现自己“大势已去”才“破口大骂”。

二、特朗普依照选举约定,公布“爱泼斯坦岛”宾客名单?

查核结果:没有根据

近期多个X账号转发三张“爱泼斯坦岛”(中文原名小圣詹姆斯岛,又称恋童癖岛、萝莉岛)的宾客名单,称特朗普实现选前承诺,揭露共148人在内的名单。其中“豫章信使”及“万年仙居”转发该消息至今,已累积将近四百万的阅读量。台媒《新头壳》也发表相关新闻,直接引用“豫章信使”的帖文。

中文互联网上近期出现一份据称是特朗普释出的"爱泼斯坦岛"登岛名单(X截图)
中文互联网上近期出现一份据称是特朗普释出的"爱泼斯坦岛"登岛名单(X截图)

名单上出现不少政商名流,例如现任美国总统拜登、歌手蕾哈娜、企业家比尔∙盖兹、英国皇室安德鲁王子、美国前第一夫人米雪尔∙欧巴马等。

“爱泼斯坦岛”事件源于美国已故富豪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生前所涉的多项性侵少女案件,其私人岛屿小圣詹姆斯岛(Little St James Island)被认为是爱泼斯坦与其他可能牵涉其中的名人一起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地方。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皆曾报导目前美国法院已同意公开的相关法律文件,其中可看到许多国际名人曾出现在爱泼斯坦的人脉网络里,如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及即将上任的特朗普,但并没有证据显示他们也涉嫌犯罪。 

根据美国解释性新闻媒体Vox的报道,由于这些文件在社媒上常被误传为爱泼斯坦潜在客户或共谋者的“名单”,实际上,文件中提到的许多人并未被指控有不当行为,而这些档案也并非如部分人推测的“客户名单”。

特朗普日前曾喊话,若他当选,将会公布曾登上该岛的客户名单。但AFCL搜寻主流媒体及网络后,并没有发现可信的媒体或信息来源发布了所谓“登岛客户名单”,特朗普本人也没有发表相关谈话或信息,因此前述社媒发表的所谓“宾客名单”,为没有根据的信息。

AFCL致信询问特朗普办公室,至截稿(11月12日)前未获回应。

三、网传视频显示拜登、奥巴马在商讨哈里斯败选过程?

查核结果:错误

美国总统大选后,微博、抖音(1,2,3)上多个账号传播了同一则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在某个场合谈话。

在网传短视频的字幕中,拜登询问奥巴马“哈里斯还好吗?”奥巴马回说:“她没戏了。我觉得他们发现她是个弱智了,现在我们基本上完蛋了,特朗普在大选投票中辗压了我们......”。拜登又问:“如果我回来再次参选总统呢?”奥巴马说,“你不可能再参选了”。

美国总统大选后,微博、抖音等中文平台用户疯传美国总统拜登与前总统奥巴马对话的短视频。(微博、抖音、B站截图)
美国总统大选后,微博、抖音等中文平台用户疯传美国总统拜登与前总统奥巴马对话的短视频。(微博、抖音、B站截图)

经查,原始画面是今年10月拜登与奥巴马出席艾瑟∙肯尼迪(Ethel Kennedy)的追悼会时交谈的情景。当时《纽约邮报》请唇语师弗里曼(Jeremy Freeman)解读,指拜登对奥巴马说“她不如我强”,奥巴马表示“我知道,这是真的”。虽然这段解读未直接提到哈里斯的名字,但报道称“很难想象这段对话还能指谁”,而这篇报道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亦有不少人质疑唇语解读的准确性。

《纽约邮报》的报道中也引述拜登发言人贝兹(Andrew Bates)回应表示:“这绝对不是(他们的对话内容)。”

而在选后,社媒上再度疯传这则配上简体中文字幕的短视频。经查,多位网民转发的短视频取自视频网站“B站”(bilibili),其标题为“AI解读奥巴马拜登对话唇语”,视频上方标注“该内容疑似使用AI技术合成,请谨慎甄别”。部分社媒账号(1,2)转传时有注明是AI配音、纯属虚构,但也有多个抖音账号发布视频时未有任何说明。

四、特朗普宣布将赶跑BLM和LGBT?

查核结果:错误

有微博“大V”用户(1,2)转传社媒截图,称特朗普“要把黑命贵(BLM,黑人的命也是命)、LGBT等妖魔鬼怪”统统赶跑。截图上文字写着,“你是否同意BLM 和骄傲旗帜禁入教室?请选择是或否。如果是,我将如你所愿。”

但截图来源为X上的蓝勾勾账号“Donald J. Trump News (@DonaldTNews)”,简介写着“无隶属关系”(no affiliation),并非特朗普的社媒账号,亦无证据显示上述社媒账号可代表特朗普发言。

微博"大V"用户转传社媒截图,称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要把BLM、LGBT等"妖魔鬼怪统统赶跑"。(微博截图)
微博"大V"用户转传社媒截图,称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要把BLM、LGBT等"妖魔鬼怪统统赶跑"。(微博截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特朗普当选后就称:台湾「是中国内政」?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美国总统大选后,部分中文社媒帐号传播当选人特朗普谈论台湾的影像。其中一則视频显示特朗普曾说「那是中国内政」,另有图卡则指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表态「(台湾的)独统都是中国内部的事」。

但经查两者都是错误信息。视频为挪用2019年无关事件,搭配虚构的简体中文字幕。至于图卡,取自特朗普选前上podcast节目的画面,而在该节目中,特朗普提及台湾的晶片生意与保护费用,并没有说出「独统都是中国内部的事」。

 

深度分析: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于当地时间11月5日举行投开票,由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胜出。选后,中文世界关注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对台海情势的立场,但其中流传不少错误信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多次查核的X中文帐号「迷人的小红」在11月10日发布一则21秒的短视频,画面是特朗普坐在白宫办公桌签署文件,视频上叠加的简体中文字幕写着「记者:问台湾问题如何面对?普朗普(应为特朗普):回答关我卵事呀⋯⋯你教我做人吗?那是中国内政」。

播放短视频后发现,画面中坐在办公桌前的特朗普,正与前方的记者对话,但谈话内容并未出现台湾。 AFCL进一步以「特朗普」、「记者」、「员工」、「政府」、「记者」、「签署」等出现在对话中的英文关键字查询,发现原影片出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传日期为2019年1月,场合是时任总统特朗普在签署有关人口贩运受害者保护法案时,与在场记者谈到联邦政府停摆危机,和台海问题完全无关。

网传视频上的简体中文字幕为虚构内容,部分社媒帐号传播了错误信息。

美国总统大选后,部分中文社媒帐号传播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有关台湾的言论。(图取自X)
美国总统大选后,部分中文社媒帐号传播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有关台湾的言论。(图取自X)

AFCL另注意到X上获「蓝勾勾」的中文帐号「豫章信使」在11月10日发帖,指「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称,独统都是中国内部的事,台湾事务不需要美国指手画脚。 」帖子并附上一张截图,画面是特朗普对着麦克风讲话,搭配简体中文字幕写着「独统都是他们内部的事!台湾事务不需要美国指手划脚!」

以图反搜发现,网传截图符合特朗普在选前接受podcast节目「乔罗根体验」(The Joe Rogan Experience)访问的画面。特朗普在节目中确实谈及台湾,指台湾偷走美国的晶片生意,台湾若要美国保护,就应该支付保护费,但他并没有说出「独统都是中国内部的事」。另以英文关键字搜寻,也未查到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有说这番话。

而特朗普在选前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曾说,如果中国「进入台湾」,将对中国征收150%至200%的关税。而针对特朗普有关台湾的发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7日的记者会上重申一贯立场,呼吁美国慎重处理涉台问题。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导,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 X这边请进:中文
@asiafactcheckcn;英语:@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事实查核|德国外交部长出访印度 下机时无人接待?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中国社交媒体微博平台上,有多位影响力用户发布一则短视频,画面是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步下飞机。配文称这是贝尔伯克访问印度时抵达德里机场时的情景,停机坪上无人迎接,她显得很惊讶。进一步查证发现,该图片还有另一版本解读,被印度、伊朗网络媒体称为是贝尔伯克“访问中国”时的场景。

经询问德国外交部、与德国媒体新闻报道交叉印证,该网传画面实为贝尔伯克于今年一月访问马来西亚时所拍摄。德国官方证实当时因沟通问题,班机停错位置,因此贝尔伯克下机后走向在原定位置等待的马来西亚官员。网传所谓贝尔伯克抵达印度无人接待,为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多位微博“大V”用户在10月28日、29日发布同一则短视频,包括粉丝七百多万人的时政评论人“司马平邦,以及军事博主“思想沸点、互联网科技博主“大弟子Leo等帐号。视频内容是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走下飞机后,短暂看向周遭,身旁人员随即指引她走向某处。前述博主称这是贝尔伯克访问印度、抵达德里机场时无人迎接,她显得很惊讶。

多个微博大V发布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下机的视频,称她抵达印度时无人迎接。(图取自微博)
多个微博大V发布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下机的视频,称她抵达印度时无人迎接。(图取自微博)

 同一张图片,印度、伊朗传另一版本假信息

在查核的过程中,AFCL注意到,这则短视频的另一版本在中、英文社媒上广泛传播,其叙述类似,只是将地点改成了中国,说是是贝尔伯克没有受到中国官方的接待。发布该版本信息的有发布大量有亲俄罗斯倾向信息的英文社媒帐号、以及一家名为“伊朗新闻通讯社”的新闻网站(AFCL注: 该网站英文名为Iran Press News Agency,并非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印度媒体“WION”还引述网民的帖子发布报道,但AFCL于10月30日再度造访报道页面时,内容已删除。

英文社媒帐号、新闻网站传播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下机的画面,称这是她抵达中国时无人接待的景象。(图取自X、WION、“Iran Press News Agency”网站)
英文社媒帐号、新闻网站传播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下机的画面,称这是她抵达中国时无人接待的景象。(图取自X、WION、“Iran Press News Agency”网站)

网图实为马来西亚接待失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下简称AFCL)将视频定格截图,并以图反搜,找到《德国之声》今年1月报道贝尔伯克访问马来西亚,报道搭配的照片中,贝尔伯克的服装符合网传视频。进一步查询贝尔伯克访问马来西亚的相关内容,发现德国驻马来西亚吉隆坡大使馆的Instagram帐号,曾发布贝尔伯克访问马来西亚的影片,其中几个片段符合网传视频。

德国外交部告诉AFCL,网传影片确是贝尔伯克抵达马来西亚时所拍摄,并证实她当时有受到马来西亚官员的接待,只是当时因为沟通出问题,飞机停的位置并不是之前安排的地方,而接待的官员则在原本安排的地点等候,所以贝尔伯克下机后,经过指引走向接待的官员。

此前,针对印度媒体所传播的“中国不接待德国外长”说法,《今日印度》(India Today)已经发布查核报告,判定该信息为错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加州男子因投票时出示身份证被逮捕?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美国加州男子因为投票时出示了身份证而遭到逮捕”的消息在社媒传播,并附有一张警察在“投票所”逮捕一名男子的照片。经查,网传消息来自发布虚构信息的讽刺网站“巴比伦蜜蜂”。至于网传警察在投票所逮捕男子的照片,经以图反搜发现,画面中警察逮捕男子的图像与2008年图片库中的旧照相同,但原图背景是房屋与街道,并非投票所。AFCL判断网传照片极可能是变造背景的假照片。

深度分析:

2024年美国大选日前夕,社媒上传出“美国加州男子因为投票时出示了身份证而遭到逮捕”的消息,包括中国微博上多位“大V”用户(1,2,3)和X上的中文账户都转发了这则信息,并附上消息来源的截图,而截图中的照片看起来是警察在投票所逮捕一名男子。

经检视,该消息来源为网站“巴比伦蜜蜂”(The Babylon Bee)。“巴比伦蜜蜂”的网站介绍表明,这是个发布虚构信息的讽刺网站,自称是“你可相信的假新闻”。

1 (6).png
图:社媒传出美国加州男子因为投票时出示了身份证而遭到逮捕的消息  图截取自微博、X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以图反搜发现,图中的警察逮捕男子的形象,曾出现在图库网站“Shutterstock”,图片档案上传日期显示为2008年9月。经比对两张照片,警察与男子从形象到细节高度一致,但警察左臂上的徽章和照片背景不同,图库档案照的背景为房屋、车辆、道路,“巴比伦蜜蜂”文章配图的背景则是投票所。

AFCL再以“投票所”“美国国旗”等英文关键字搜寻图片,找到“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一篇分析文章,其配图为四位选民在投票,中间墙上挂著美国国旗,图说显示照片出处为“Getty Images”,而这张照片与“巴比伦蜜蜂”文章配图的背景高度相似。根据上述影像证据,AFCL认为网传照片极可能经组合变造而成。

2 (4).png
图:“巴比伦蜜蜂”文章配图(图左)中的警察与男子曾出现在图库网站2008的档案照(图右上),但两张照片的背景不同;AFCL还找到与“巴比伦蜜蜂”配图背景高度相似的投票所照片(图右下)。图取自The Babylon Bee、Shutterstock、UCS

AFCL以中、英文关键字查询,没有找到主流媒体报道近日有加州男子因投票时出示身份证而被逮捕的消息,但发现不少知名社媒用户(1,2)转传“巴比伦蜜蜂”的文章。这些中、英文社媒账号在转传信息时,并未注明消息来自讽刺网站,而扩大传播了虚构内容,让不少网民信以为真。

根据加州州务卿网站说明,一般情况下,不要求加州选民在投票前出示身份证。如果是在邮寄或在线登记后第一次投票,并且没有在登记申请上提供加州身份证号、驾照号或社会保险号码最后4位数,则在投票时可以请选民出示身份证。

每逢选举,投票措施成为政治争议话题,而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日前签署通过SB1174号法案,禁止地方政府立法强制选民投票前出示身份证明,引起部分人士批评,质疑这项法案损害投票合法性。已有机构查核与此法案相关的不实信息

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临近,网上流传质疑选举公正性的消息,AFCL亦发布查核报告:《美总统大选提前投票,“作票”流言又来了》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Asia Fact Check Lab

事实查核|网传照片显示特朗普支持者挤爆纽约街道?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27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举行造势活动,事后有中、英文社媒帐号传播一张人潮挤满街道的照片,声称是人们在纽约市麦迪逊广场花园排队等待进入特朗普集会现场。经查,这张照片出自2011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访问爱尔兰的现场,部分网民挪用旧照片传播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于美东时间10月27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举行造势活动,包括前第一夫人梅拉尼亚‧特朗普(Melania Trump)、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都登台助选。从《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报道,可以看出现场聚集许多支持者。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有微博“大V”用户在10月28日发文,称,“纽约麦迪逊广场参加特朗普马斯克演讲的人太多了⋯⋯民主党应该看到哈里斯大势已去”,搭配了一张人潮挤满街道的照片。在X上有中文帐号传播同一张照片,配文写着“人们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排队等待进入川普集会现场”。

AFCL发现,有英文帐号在XThreads上,发布同一张照片、相似文字内容,甚至有用户宣称是在其发文前3小时所拍摄的特朗普集会现场。

中、英文社媒用户近日传播一张照片,声称是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纽约麦迪逊广场的集会人潮。(图取自微博、X)
中、英文社媒用户近日传播一张照片,声称是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纽约麦迪逊广场的集会人潮。(图取自微博、X)

然而,这张照片中公车站牌并不像美国纽约麦迪逊广场附近街景、人们手上的旗帜也与特朗普其他集会使用的物料不同。 AFCL以图反搜,找到了《卫报》2011年的报道中有类似的图片,根据其图说,照片出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访问都柏林(Dublin)期间,其图片来源为 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而该图片社所拍的另一张照片,则与网络截图高度一致,影像档案创建时间为2011年5月。

左图为网传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纽约麦迪逊广场的集会人潮,右图为盖蒂图片社在2011年前总统奥巴马访问都柏林时拍摄的现场照片。(微博、盖蒂图片社截图)
左图为网传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纽约麦迪逊广场的集会人潮,右图为盖蒂图片社在2011年前总统奥巴马访问都柏林时拍摄的现场照片。(微博、盖蒂图片社截图)

经比对,前述中、英文社媒用户传播的照片经裁切,但保留的影像中,无论街景、人群、建筑物等,都和2011年奥巴马访问都柏林的照片高度相似。从影像资料判断,部分网民挪用了无关特朗普集会的影像,传播错误信息。 美国事实查核组织PolitiFact亦发布了查核报告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欧洲率先转向,承认台湾是独立国家?

查核结果:误导

 

一分钟完读:

过去的几个月中,社媒上频传“欧洲率先转向承认台湾是个独立国家”的贴文,所附图卡写着:“欧洲议会今通过:台湾与中国互不隶属,唯有台湾民选政府可代表台湾人民”。

经过查核发现,图卡的文字确实符合欧洲议会今年2月通过的“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报告决议案,但CFSP并没有写到“承认台湾是个独立的国家”。欧洲议会新闻官回应此传言时重申,欧盟的政策是支持台海维持现状。

 

深度分析:

近日在XReddit等平台上,有用户传播“欧洲率先转向承认台湾是个独立国家”的消息,搭配一张写着“欧洲议会今通过:台湾与中国互不隶属,唯有台湾民选政府可代表台湾人民”的图卡。

近日社媒上传出“欧洲率先转向承认台湾是个独立国家”的消息。(图取自X、Reddit )
近日社媒上传出“欧洲率先转向承认台湾是个独立国家”的消息。(图取自X、Reddit )

以图反搜后发现,这张图卡于今年2月、3月已在社媒上流传,当时网民讨论的事件是,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于2月28日通过欧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CFSP)及“共同安全暨防御政策”(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 CSDP)二项年度执行报告决议案。

经检视CFSP报告决议案,内容确实提及台湾与中国互不隶属、唯有台湾民选政府可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台湾人民等内容。但并没有写到网民宣称的“承认台湾是个独立的国家”。

欧盟对台湾的政策立场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去信询问欧洲议会与欧盟执委会。欧洲议会新闻官回复表示,欧盟的政策是支持台海现状(supporting the status quo in the Taiwan Strait),并警告勿采取片面行动,特别是武力或胁迫行动。

欧洲议会新闻官并提供最近发布的新闻稿,关于10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当诠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及对台湾持续军事挑衅”决议案,除了重申欧盟支持台海现状的立场,也同时强调“ 一中政策”为欧中关系的政治基础。另根据欧洲议会在今年3月发布“2024台湾选后的欧台关系”文件,欧盟仍奉行“一中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欧盟与台湾并无外交关系。

欧盟执委会则至截稿前尚未回覆。

根据CFSP报告的内容,以及欧洲议会的官方回应与相关文件,欧盟并未改变其一贯立场,仍奉行“一中政策”,持续支持台海现状。虽然前述网传图卡上的文字并无错误,但部分社媒用户发文中过度解读成“欧洲率先转向承认台湾是个独立的国家”,传播了误导信息。

今年2月底CFSP报告发布后,中文世界便开始流传有关报吿的误导信息,AFCL亦曾发布查核报告《欧洲议会通过“反对一个中国的法案”?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台湾人可网购帛琉“保命身份证”?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解放军环台军演后,中文社交媒体上出现贩售“保命身份证-帛琉身份证”的广告,其配图是10月14日解放军环台军事演习“联合利剑-2024B”演习区域示意图。查核发现,帛琉共和国(又译作帕劳共和国)并未授权任何公司在网路上贩售其身份证,网传信息不实。

深度分析:

X账号“RND.ID (@RNS_global)”于10月中以繁体中文发帖,宣传“保命身份证-帛琉身份证”并附上代理销售站点的链接,帖文使用的配图是10月14日解放军环台军事演习“联合利剑-2024B”演习区域示意图。以图反搜后发现,这张图出自解放军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1 (5).png
社媒账号于10月中发文,以解放军环台军演的示意图,宣传贩售“保命身份证”   图取自X”

从这篇帖子的部分文字内容,包括“3.5小时直航”“唯一直航邦交国”等陈述,可知其宣传对象为台湾人民。部分中文社媒用户被推送了这则明确标注为“推广”的帖子,点选其右上角的选项,可以看出该帖是投放的广告。

为证实“保命身份证”是否为帛琉共和国官方发布和授权销售,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去信询问帛琉共和国驻中华民国(台湾)大使馆。使馆官员回复,经向国内部门确认后,网路上这间公司(指账号“RND.ID”)不隶属于帛琉共和国,帛琉也没有授权任何公司在网路上贩售帛琉身份证。

“我们恳请您不要与相关公司往来。(We kindly request that you refrain from engaging with any related companies.)”帛琉驻台大使馆官员表示。

另根据台湾外交部今年6月更新的“帛琉经贸投资环境简介”文件,帛琉于2022年起开始接受境外人士或公司行号申办“数位居留证”(Digital Residency ID),并据以使用帛琉境内各项云端服务,如开通数位账户、通讯号码及设置邮递地址等,而公司行号的营运无须遵照帛琉法规。

但“数位居留”并不等同于该国的正规身份。台湾外交部前述的简介特别强调“数位公民不具有定居帛国权利”。简介文件同时提醒,“数位公民计划刚在帛国进行,相关实施细节尚待帛国政府更新,惟社群媒体偶有相关讯息传播误导民众,例如可移民、 实体地址信箱等,均须小心查证。”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乌克兰无人机炸毁俄罗斯最大火药库?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有X、微博用户传播一段视频,画面看起来是某处发生大规模爆炸,其配文称俄罗斯最大的火药库遭多架次乌克兰无人机炸毁,可能引发仓库储存多枚中级当量战术核武器殉爆。经查,视频画面为2020年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事故,部分社媒用户挪用无关影像传播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在X上拥有“蓝勾勾”的中文账号 (1,2,3)于10月23日至24日间,发布一段一分多钟的视频,画面是某个地方发生大规模爆炸,配文写道:“英国BBC报道:今天上午,俄罗斯最大的火药库(在托洛洛克市)遭多架次乌克兰无人机炸毁,可能引发仓库储存多枚中级当量战术核武器殉爆,整个城市几被摧毁”。亦有微博“大V”用户近日发布相同的视频,以及相似的配文。

1(6).png
中文社媒用户近日发文称俄罗斯最大的火药库遭乌克兰无人机炸毁 图取自X、微博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视频29秒处建筑外墙上出现“MAVERICK’S CAFE BAR”字样,经查,这是一家餐厅的名字,这家餐厅位于黎巴嫩。而且在用Google搜寻时,推荐搜索菜单中出现餐厅名与 “explosion(爆炸)”相连的选项,进一步搜寻后所获得的资讯为2020年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事故。

将网传视频分段截图并以图反搜后发现,视频0秒至7秒的场景符合X账号“Open Source Intel”于2020年8月初发布的影像。8秒至12秒的场景,则曾出现在“Global News”于2020年8月播出的片段。13秒至20秒的画面,出自影音授权公司“ViralHog”2020年8月上传在YouTube的影像。21秒至28秒的画面,亦曾出现在“Sky News”2020年8月播出的影片。29秒至37秒的画面,符合X账号“Jack G. Issa”于2020年8月初发布的影像。 网传视频中的片段还曾重复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

上述以图反搜找到的画面,都是在2020年8月发布,且搭配的文字描述都与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事故有关。由此可知,最近中文社媒账号传播的所谓“俄罗斯火药库爆炸”视频,实际是由多个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影像拼凑而成。而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事故的影像,过去也曾被网民用来传播不实资讯,并已有机构发布查核报告

此外,中文社媒用户称消息来自“BBC报道”,但并未附上原始新闻。AFCL以英文关键字搜寻,仅找到今年9月的一篇报道与网传话题接近,内容是乌克兰打击位于俄罗斯齐赫列茨克(Tikhoretsk)附近的一座军火库,但现场画面显示爆发发生于夜晚的郊外而非网传视频显示的白天的城区,报道也没有说这是俄罗斯“最大”的军火库。进一步搜寻,也并没有查到国际主流媒体在近日报道与网路传闻情节相同的事件。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副总统哈里斯证实“美国参与杀死辛瓦尔”?

查核结果:误导

一分钟完读: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遭以色列部队击毙。许多中国媒体报道了相关消息,其中《参考消息》、新浪网等媒体和网络平台以“哈里斯:美特种部队和情报部门参与杀死辛瓦尔”为题发表文章,在社媒上迅速传播。

前述标题“引用”了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谈话,但经查,她的原话并非如此,在一次演讲中,她表示,美国特种作战和情报人员与以色列同行密切合作,寻找和追踪辛瓦尔和其他哈马斯领导人,并不是“美国参与杀死辛瓦尔”。

深度分析:

根据《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等媒体报道,以色列10月17日宣布,已击毙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Hamas)领导人辛瓦尔(Yahya Sinwar),他是策划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行动、引发加沙战争的关键人物。此后,以色列一直在追捕辛瓦尔,直到最近的一场军事行动中,以军击毙几名哈马斯成员,经比对DNA后发现其中一名死者是辛瓦尔。

以色列证实击毙辛瓦尔后,美国总统拜登、副总统暨11月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Kamala Harris,又译贺锦丽)皆针对此事发言。拜登表示,在去年10月7日大屠杀事件后,他指示特别行动人员和情报专家,与以色列方面合作,帮助寻找并追踪躲藏在加萨地区的辛瓦尔等哈马斯领袖。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中国官方媒体《参考消息》的微博账号于10月18日发布报道《哈里斯:美特种部队和情报部门参与杀死辛瓦尔》,并在微博引领话题“#哈里斯称美特种部队参与杀死辛瓦尔#”,消息迅速传入各大平台,包括新浪网网易抖音,都能看到这个标题。

《参考消息》等中国媒体发文,标题为“哈里斯:美特种部队和情报部门参与杀死辛瓦尔”。(图取自微博、新浪网、网易)
《参考消息》等中国媒体发文,标题为“哈里斯:美特种部队和情报部门参与杀死辛瓦尔”。(图取自微博、新浪网、网易)

《参考消息》内文指出,它是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8日的报道。经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8日发布相关报道,标题是《哈里斯:美国特种部队为以色列跟踪监视哈马斯领导人提供了帮助》,内容写到哈里斯说:“美国特种部队和情报部门工作人员与以色列方面密切合作,计算并跟踪辛瓦尔及其他哈马斯头目,我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赞赏。”

上述哈里斯的发言出自她在得知辛瓦尔遭击毙后,于威斯康辛大学密尔瓦基分校发表的谈话。根据白宫发布的文字记录,哈里斯确实说到美国人员与以色列密切合作,帮助追踪辛瓦尔,但她并没有说“美国参与杀死辛瓦尔”。

至于美国是否直接参与袭击辛瓦尔的行动,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德(Pat Ryder)在10月17日记者会上明确说明,这是以色列的一次行动,没有美军直接参与其中;美国帮助提供追踪哈马斯领袖的有关信息与情报。

美国在该行动的具体参与情况,AFCL并无法查核,然而,公开报道中,副总统哈里斯并没有“承认美国参与杀死辛瓦尔”。中国媒体和社交媒体传播的“哈里斯称美特种部队参与杀死辛瓦尔”的说法为误导信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事实查核|美国政府不组织黎巴嫩侨民撤离?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有微博“大V”用户发文,称“美国不在黎巴嫩组织撤侨”“美国还在协调(黎巴嫩撤侨),中国已经把人接回来了”,但这些说法并非事实。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说明和多家媒体报道,美国从10月2日起安排撤侨航班,迄今已有逾千名美国公民和家属搭乘政府组织的航班离开黎巴嫩。

深度分析:

以色列与黎巴嫩军事组织真主党(Hezbollah)之间的冲突加剧,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纷纷展开撤侨行动,中国也已安排两批次共215位公民撤离。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中文舆论场上有网民借撤侨行动宣传“中国国力强大”,同时也有部分评论人士与社媒用户传播有关美国撤侨行动的不实信息。

例如,在微博上拥有三百多万粉丝的大V博主“军武季”10月6日发文,称“美国不在黎巴嫩组织撤侨,在战火之下的8万多名美国公民需要自行撤离。”

拥有两百多万粉丝的微博视频号“C科技”也在10月6日发文写道,“台湾媒体评大陆黎巴嫩撤侨:美国还在协调,中国已经把人接回来了。”帖文附带的20秒短视频是中国官媒平台“看台海”转发的台湾政治评论员苑举正10月4日在台湾政论节目“卢秀芳辣晚报”中的发言。苑举正说:“目前听到撤侨的有英国、有美国,拖拖拉拉,美国到现在还在协调,还在签约,大陆人都已经回到家了。”

1 (4).png
中文社媒用户近日发文,称美国不在黎巴嫩组织撤侨、美国还在协调。图取自微博、YouTube

事实上,在上述社媒用户发帖之前,美国已采取撤侨行动。根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在10月2日10月3日例行记者会上的说明,以及路透社等多家媒体的报道,美国已于10月2日陆续安排撤侨航班。

根据路透社10月10日的报道,美国驻伊斯坦堡总领事茱莉·艾德(Julie Eadeh)受访表示,已有1000多名美国公民和家属搭乘美国组织的航班离开黎巴嫩,抵达土耳其暂时停留。据美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协议,搭乘撤侨航班抵达土耳其的美国公民与家属,须在抵达土国的72小时之内离开该国。

报道指出,除了飞往伊斯坦堡的航班,最近还有两班美国撤侨专机从贝鲁特飞往法兰克福和多哈,美国政府将继续为仍在黎巴嫩的数千名美国公民提供这类专机服务。

黎巴嫩真主党成员在9月17日、18日连续遭遇电子设备爆炸,造成多人死伤,此后真主党与以色列多次交火,冲突升级。美国国务院于9月21日更新对黎巴嫩的旅游警示,敦促美国公民在仍有商业航班选择时离开该国。

9月28日,美国国务院下令驻贝鲁特大使馆人员家属及部分员工离开黎巴嫩,并再度敦促所有美国公民,把握目前仍可通过商业航班离开当地的机会。大规模撤离居住海外的美国公民并非政府的标准程序,这些在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网站都有说明。

AFCL观察到,从2023年苏丹撤侨事件,到今年黎巴嫩撤侨行动,都有人抱怨美国政府撤侨的反应与速度,而这些抱怨声音很快传到中文舆论场上,成为“中美国力差别”的证据,AFCL亦曾针对苏丹撤侨事件发布查核报告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为非法国家"?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在社媒上流传一段视频,画面为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受访,影像上的简体中文字幕写着“重磅: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为非法国家”、“突发新闻:10月6日,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为非法国家”。

经查,画面来源是今年7月马立基发言介绍国际法庭的一项咨询意见,他的原话是“所有国家和联合国现在有义务不承认以色列所占领原属巴勒斯坦领土的合法性”,而非“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网传视频字幕扭曲原意,传播了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X上的“蓝勾勾”用户“迷人的小红”10月6日发布短视频,简体中文标题写着“重磅: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为非法国家”,视频左上方的资讯显示来源为抖音号“金马剧场”。这则9秒短视频的画面是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Riyad al-Maliki)在位于海牙的国际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外对记者发言,视频下方搭配简中字幕:“所有国家和联合国现在有义务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

社媒上还流传另一个版本的视频(1, 2, 3),画面同样是马立基在国际法院外发言,只是时间较长,约2分钟。而长版视频最后简中字幕也是“所有国家和联合国现在有义务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

网传视频标题称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为非法国家(X、抖音截图))
网传视频标题称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为非法国家(X、抖音截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以中文关键字搜寻,找到《法广》、《德国之声》等媒体今年7月的相关新闻报道,内容是国际法庭公告,以色列对原属巴勒斯坦领土和定居点的占领是非法的。

AFCL根据报道内容进一步查询,国际法庭在7月发表一项咨询意见,认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继续存在是非法的,而马立基在国际法庭外向记者宣读这项咨询意见,并接受记者提问。根据路透社的完整影像,马立基当时说:

“所有国家和联合国均有义务不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合法性,且不采取任何行动来支持以色列的非法占领。”(All states and the UN are now under obligation not to recognize the legality of Israel's presence in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y and to do nothing to assist Israel in maintaining this illegal situation.)

但前述社媒用户流传的版本,仅保留马立基说的前半段“All states and the UN are now under obligation not to recognize the legality of Israel's presence(所有国家和联合国均有义务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 ,剪掉了“in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y(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是故意通过剪辑扭曲原意。其中某些版本的视频虽保有原英文字幕,但搭配不完整的中文字幕,以及断章取义的标题,仍会误导读者。

AFCL注意到,《澎湃》的核查平台“明查”今年9月曾针对这则视频发布报告,查核结果为“误导”。然而“金马剧场”、“迷人的小红”等社媒用户,在中文媒体已查核后,仍散布含有不实信息的内容。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事实查核|拜登称“不会为飓风灾区拨款”,因为“要援助乌克兰、以色列” ?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今日俄罗斯》(RT)近日在微博发布一则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总统拜登谈论海伦飓风的赈灾情况,其中贴文写道,“拜登表示将不会为飓风灾区划拨款项”。另有“大V”博主发布视频,并称拜登政府不会为灾民提供额外资源,因为“要援助乌克兰、以色列”。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检视了完整访问,拜登在回应记者询问是否为灾民提供额外资源时,表示政府已倾尽所能,提供预先已规划好的资源。拜登原意是要表达政府为灾区所做的事情,但却被断章取义,被部分社媒用户扭曲成政府“不会拨款援助”,甚至无中生有地与美国对外军援联系起来,传播错误信息。

深度分析:

海伦飓风(Hurricane Helene,又译海伦妮)9月底在佛罗里达州登陆,重创美国东南部数个州,造成数百人丧命。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下令联邦提供援助,部署千名现役军人前往灾区,支援运送食物等必需品,总统拜登(Joe Biden)与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又译贺锦丽)10月2日起前往灾区视察。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简称AFCL)注意到,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RT)的微博视频号在9月30日发布一则25秒的短视频,其配文写道,“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在谈及飓风海伦妮赈灾情况时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将不会为受到灾害影响的地区划拨赈灾款项。”

另有微博“大V”用户“何天恩”分享同场景的短视频,配文陈述记者与拜登的对话,“记者:联邦政府可以为他们(指灾民)提供额外的资源吗?拜登:不行,我们要援助乌克兰以色列”。在X上亦有中文帐号(1, 2, 3)发布类似的论述,指“拜登政府拿几百亿给外国打仗,却对美国大水灾漠不关心,声称没钱没资源救助”。

1(1).png
网传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不会为飓风灾区划拨款项。(微博截图)

拜登对飓风灾情说了什么?

AFCL检视了RT等帐号转发的视频来源,是拜登9月29日在多佛空军基地(Dover Air Force Base)简短接受记者访问。根据美国媒体C-SPAN的画面,以及白宫的文字记录,当天拜登向记者表示,政府倾全力帮助灾民,提前抵达灾区,正努力工作。

一名记者问:“联邦政府可以提供他们更多资源吗?”拜登回复:“不,我们已经给他们-预先规画的大量资源,尽管他们尚未提出要求。(No.  We've given them — we have preplann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t, even though they didn't ask for it yet — had — hadn't asked for it yet.)”

拜登这段发言,并没有说出“不行,我们要援助乌克兰以色列”,因此博主“何天恩”配文所写的为捏造内容。拜登亦没有表达《今日俄罗斯》帖子所谓的“政府将不会为飓风灾区划拨款项”。

事实上,拜登发言当天,白宫发布了一份说明文件,列举政府为应对飓风灾情所采取的行动,包括拜登批准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等地的紧急状态声明,让灾民立即获得资金和资源启动复原工作,并可以向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申请援助,这些援助可能包括前置资金(upfront funds),以帮助购买食品、水等必需品,修复飓风造成的房屋和个人财产损坏,寻找临时住所等。

10月1日,拜登针对飓风灾情发表谈话,表示已指示政府团队尽快向受灾社区提供一切可用资源,以进行救援、恢复、开始重建。根据白宫10月2日更新的说明文件,政府迄今已向受海伦影响的灾民提供超过1000万美元的个人援助,预计此数字还会增加。

另根据《美国之音》、《国会山庄报》等媒体报道,拜登可能要求国会议员返回华府,召开特别会议,审议受灾地区的额外援助资金。

外媒已查核辟谣

有关拜登不会为灾区提供更多援助的说法,在中、英文社媒疯传,且有许多网民将这件事与无关的对外军援连结。针对这类论述,《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查核网站《PolitiFact》都已发布查核报告,《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亦报道了关于海伦飓风的网传谣言与阴谋论。

然而,在主流媒体与查核机构辟谣后,《今日俄罗斯》等社媒帐号,仍未删除或修改他们在中文平台发布的错误信息。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事实查核|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称"美国将于2027年与中国开战"?

查核结果:误导

一分钟完读:

近日在抖音、X、微博等平台流传一则30秒的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Lisa Franchetti)的谈话片段,视频上的简体中文字幕写着“美军打明牌了,美国将于2027年与中国开战”和“网上泄漏的美国海军内部作战会议视频”等内容。

经查,弗兰凯蒂公开发表的这一谈话指出,要确保美方在2027年前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是基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军备战目标。但网传短视频剪掉了弗兰凯蒂提到习近平设下的2027年目标,并配上“美国将于2027年与中国开战”字幕,扭曲了她的原意。

深度分析:

在抖音上拥有两百多万粉丝的账号“来点石锤”在9月底发布了一则30秒的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的录影谈话,视频上的简体中文标题与字幕写着“美军打明牌了,美国将于2027年与中国开战”“网上泄漏的美国海军内部作战会议视频”等字句。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在9月30日注意到“来点石锤”的视频,当时这则视频的转发次数已超过40万,但10月1日上午点击原链接时,导向的网页显示“视频不存在”。不过,这则视频已迅速传进其它平台,包括X上的“蓝勾勾”用户“豫章信使”、微博大V“小凡好摄”等账号都有转发。

抖音、X、微博流传一则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的录影谈话片段,视频上简体中文字写着"美国将于2027年与中国开战"、"网上泄漏的美国海军内部作战会议视频"。(X、抖音、微博截图)
抖音、X、微博流传一则短视频,画面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的录影谈话片段,视频上简体中文字写着"美国将于2027年与中国开战"、"网上泄漏的美国海军内部作战会议视频"。(X、抖音、微博截图)

但视频中搭配的部分简体字幕,以及网民转发短视频的配文,都存在误导信息。首先,这个视频并非“网上泄漏的美国海军内部作战会议视频”,而是公开发布在美国海军网站上的弗兰凯蒂录影谈话。

弗兰凯蒂在3分多钟的录影谈话中提到,新发布的《美国作战海军领航计划》(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Navigation Plan for America’s Warfighting Navy 2024)作为海军的战略指导方针,是为了确保美方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到2027年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她并说明,以2027年为限,因为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军队完成备战目标的时间。(...to ensure that we are more ready for potential conflict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2027…NAV plan 2024 lays out seven key areas of acceleration, areas where I intend to invest my time and resources to raise our fleets baseline level of readiness by 2027, the year the PRC chairman told his forces to be ready for war.)

《美国作战海军领航计划》说明了当前的安全情势,包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哈冲突、中国对美国海军构成的挑战等,其中写道“中国国家主席已告诉军队在2027年做好战争准备,我们将更充足准备。”(The Chairma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has told his forces to be ready for war by 2027—we will be more ready. )

根据在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9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此后中国官方官媒经常提及此目标。

但根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16日,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时,又曾在拜登面前否认了2027或2035有攻台计划。在此同时,美军将领则警告称,中国的目标是在2027年之前具备侵略台湾的能力。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 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