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香港同性权利法案遭立法会压倒性多数票否决

11 September 2025 at 10:14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香港同性权利法案遭立法会压倒性多数票否决

TIFFANY MAY
去年在香港,许多同性伴侣参加的一场集体婚礼。由于香港不承认同性伴侣关系,婚礼由一位牧师在美国线上主持。
去年在香港,许多同性伴侣参加的一场集体婚礼。由于香港不承认同性伴侣关系,婚礼由一位牧师在美国线上主持。 Peter Park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自四年前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以来,香港立法会已被亲政府的支持者占据,他们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站在政府一边。
但香港政府提出的一项法律草案却遭到了大量议员的反对。该法案旨在承认同性伴侣关系,并赋予当事人相关权利,比如代表伴侣做出医疗决策的权力。
周三,香港89名立法会议员中有71人投票反对该法案。
香港最大亲北京党派的副主席周浩鼎表示,通过该法案可能会对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造成严重后果”。但倡导团体“婚姻平权协会”敦促政府在12月的立法会选举后重新提交该法案。
广告
香港目前不承认同性婚姻。拟议中的法律仅允许在海外结婚或缔结民事伴侣关系的同性伴侣在香港注册为合法伴侣,并以有限的方式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
一旦注册,同性伴侣将在涉及其伴侣的医疗事务中享有相关权利,包括参与医疗决策。他们还可以在伴侣去世时安排相关事宜,包括葬礼、火化及保存骨灰。
该法案不包括父母权利或收养权,也未直接涉及伴侣的公共福利待遇。
香港亲北京政党成员周浩鼎表示,该法案可能会对传统的中华家庭价值观“造成严重后果”。
香港亲北京政党成员周浩鼎表示,该法案可能会对传统的中华家庭价值观“造成严重后果”。 Anthony Wallac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反对该法案的声音令活动人士感到失望,他们认为即使该法案远远不及其他地区的类似法律,但仍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台湾政府于2019年成为亚洲首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政府,尼泊尔和泰国分别在2023年和2025年加入此列。
支持者们还认为,承认同性伴侣关系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
“如果你想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这就是你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人们有家庭和伴侣,”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邓芝珊说。她专注于研究香港的女同性恋群体和老龄化问题。她表示,反对该法案的声音与香港市民的公众舆论背道而驰。
2023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香港有60%的人支持同性婚姻,而2017年和2013年的支持率分别为50%和38%。
2014年,香港举行的一场骄傲游行。
2014年,香港举行的一场骄傲游行。 Tyrone Siu/Reuters
政治上的反对使香港特首李家超陷入尴尬境地。香港最高法院已下令政府在今年秋季之前通过承认同性伴侣权利的相关立法。李家超鼓励立法会议员通过该法案,强调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
但他也表示,政府最终将尊重立法机关的最终决定,目前尚不清楚如果立法会否决该提案,将会发生什么。
广告
近年来,香港法院在一些案件中支持了那些在海外与同性伴侣结婚的居民,维护了他们的配偶签证权利,以及在税务公共住房和继承权等方面的福利。
在一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中,活动人士岑子杰于2018年挑战了同性伴侣缺乏认可和保护的问题。2023年,香港最高法院在判决中表示,政府有义务建立一个“替代性”框架,法律上承认同性伴侣关系,“消除任何认为他们属于不配获得承认的次等群体的观念。”
尽管如此,法院仍维持了婚姻的法律定义,即以“基督教婚姻或其民事等同形式”为模式的一夫一妻制男女结合。法院给予政府两年的时间来起草并通过相关框架。
上个月,婚姻平权活动人士岑子杰在终审法院外。
上个月,婚姻平权活动人士岑子杰在终审法院外。 Chan Long Hei/Associated Press
“我们想要的是获得核心权利的平等机会,”岑子杰在最近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表示。“我真心希望未来能够有所改善。”
倡导团体“婚姻平权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投票发出了“令人担忧的信号”,即“法院判决可能被忽视,个人尊严可能被漠视”。该团体敦促政府在12月的立法会选举后重新提交该法案。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对记者表示,政府将与律政司商讨下一步行动,但不会寻求延长法院设定的10月27日立法截止期限。
广告
亲建制派政党民主建港协进联盟副主席周浩鼎表示,当局应通过具体的行政措施来处理诸如身后安排等问题,而不是通过法律形式给予承认。他将该法案形容为对同性婚姻的事实性承认,认为这有可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例如同性收养。
社工尼克·英芬格与丈夫(两人在加拿大结婚)申请公屋被拒成功起诉了政府
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许多中国父母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是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会被社会排斥。他希望更多的法律保障能够让这些父母感到更安心。
“这是我曾经没有的东西,所以我希望下一代能够拥有它,”他说道。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黎智英等待判决,命运取决于北京和特朗普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黎智英等待判决,命运取决于北京和特朗普

TIFFANY MAY, DAVID PIERSON
2020年12月,黎智英在获准保释仅数日后便被还押。
2020年12月,黎智英在获准保释仅数日后便被还押。 Yat Kai Yeung/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对香港传媒大亨、著名民主活动人士黎智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审判于周四结束,但他是否被释放可能更多地取决于政治决定,而不是法律裁决。
这个案件悬而未决的问题与香港的法院是否会判他有罪关系不大——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中,法院几乎总是会做出有罪判决。真正的问题在于,面对外国政府的压力,中国会认为如何才对中国更有利——是将这位直言不讳的出版商继续关押,还是将他释放。
现年77岁的黎智英本周出现在法庭上,经历数年牢狱后,他看起来消瘦而疲惫。自五年前北京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以平息骚乱以来,他已成为言论自由在香港被压制的一个象征。他的律师周四结束了法律辩论,但由三名国安法官组成的合议庭预计需数月才能作出判决,他可能面临终身监禁。
法官们在周四上午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结束了”,并称将“适时”通知各方判决结果。
广告
这场始于2023年底的审判进入最后阶段,外交官、记者和黎智英的支持者挤满了法庭,凸显出此案受到的国际关注。法庭工作人员警告旁听席上的民众不要向他表达支持,但当黎智英进入法庭时,许多人仍用手比划出心形手势。美国和黎智英的国籍所属国英国将密切关注判决结果。
进入法庭和离开法庭时,黎智英微笑着向家人和其他支持者挥手。
本月在香港,等待进入法庭旁听黎智英审判的人。
本月在香港,等待进入法庭旁听黎智英审判的人。 Isaac Lawrenc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当局利用《国家安全法》打击了长期以来使香港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公民自由,例如集会自由和新闻自由。
曾创办现已停刊的亲民主报纸《苹果日报》的黎智英被控两项“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检方称他是策划2019年席卷香港的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的“主谋”。
此案引发了观察人士的担忧,他们担心长期以独立性为傲的香港法院正面临来自北京越来越大的压力。北京一再明确表示认为他有罪。2020年12月,在他获准保释几天后,香港最高法院下令将他送回监狱,此前中国官方支持的媒体谴责了初审法院的决定。
现在,考虑到香港法院对国家安全案件的定罪率接近100%,他的家人和人脉广泛的支持者把获释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总统表示将竭尽全力“营救”黎智英,同时承认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恐怕不会太高兴”。
能否通过外交手段促成释放黎智英是对特朗普总统的一个考验。
能否通过外交手段促成释放黎智英是对特朗普总统的一个考验。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华盛顿无党派组织“捍卫民主基金会”高级中国问题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指出,若北京采取战略考量,释放黎智英将成为“低成本的善意姿态”,有助于维持与华盛顿关系的稳定基调。
然而迄今为止,习近平似乎毫无妥协之意。其政府很可能将黎智英作为典型案例,作为挑战北京权威后果的警示。辛格尔顿预测,在特朗普公开表示将协助黎智英后,习近平将采取“极端路线”,将“本可解决的案件变成白宫的负担,可能令特朗普难堪”。
广告
在实践中,特朗普政府将贸易稳定置于人权之上。本月,它将与中国的贸易休战延长了三个月,以避免紧张局势升级。
特朗普似乎也在试图降低外界预期,称自己仅承诺向中方提及黎智英案情,且已履行这个承诺。
“令人遗憾的是,人权不再是双边议程的重点。出口管制和工业竞争才是,”辛格尔顿说。“黎智英的案子在道德上是很明确的,但在目前围绕战略技术和关税展开的中美关系中,其政治影响力已趋边缘化。”
2月,黎智英的儿子黎崇恩(左)等人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举行的民主与人权峰会上。
2月,黎智英的儿子黎崇恩(左)等人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举行的民主与人权峰会上。 Salvatore Di Nolfi/EPA, via Shutterstock
2022年黎智英因另一项指控被判五年多监禁后,他的儿子黎崇恩开始游说国际领导人,希望促成父亲的获释。一些律师称,这一判决异常严厉,令黎崇恩对香港法院的独立性产生了怀疑。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父亲永远不会得到公正的审判,”黎崇恩在近期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说。“我个人认为,通过倡导行动才是让他获释的途径。”
历经三年多羁押——其中大部分时间处于单独监禁,黎智英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的审判多次延期,最近一次是因律师称其出现心悸症状,需佩戴便携式心脏监测仪。黎智英还患有糖尿病,他的体重明显减轻,与他的仰慕者和反对者都会使用的绰号“肥佬黎”相去甚远。
香港政府谴责其所称的“外部势力和反华媒体”就黎智英案所发表的“诽谤言论”是对司法程序的干涉。政府表示,法律程序正在依法处理,在其惩教设施内羁管的人员均得到了医疗支持,此外是黎智英本人要求单独监禁。黎智英在香港的代表律师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2023年,黎智英在狱中锻炼后。
2023年,黎智英在狱中锻炼后。 Louise Delmotte/Associated Press
在法庭上,检方的重点是黎智英与美国政界人士的会面、他与官员的通信,以及他在接受新闻媒体或社交媒体采访时表达的观点。
黎智英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在长达50多天的庭审中表示他没有向任何海外人士寻求政治上的帮助,只是要求他们支持香港。他的律师在结案时辩称,支持言论自由,或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其改变政策,这些都没有错。
广告
黎智英另外还面临一项串谋在《苹果日报》上发布煽动性材料的控罪。在证人席上,他为自己经营报纸的初衷进行辩护,称该出版物反映了香港人民的价值观。黎智英说:“我所做的,只是为了举起现实的火炬。”
一些观察家指出,有罪判决可能反而为北京打开一个窗口,使其可以考虑以医疗为由释放黎智英。
“一旦香港政府和北京拿到有罪判决,他们可能会感到有更多余地,允许黎智英以医疗假释的形式离开香港,”乔治城大学亚洲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托马斯·E·凯洛格说。“归根结底,任何关于人道主义假释的决定都必须来自北京,而且很可能来自习近平本人”。
过去,中国政府偶尔也会对人权方面的外交压力作出回应。2018年,在德国外交官的游说和时任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亲自干预下,中国允许民运活动人士、作家刘晓波的遗孀刘霞以医疗为由前往柏林。刘霞当时已在家中被软禁多年,尽管从未被指控犯罪。
黎崇恩表示,他最担心的是父亲在狱中去世。他说,特朗普最近的言论“给了我们希望,他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Tiffany May是时报驻香港记者,报道香港和更广泛地区的政治、商业和文化议题。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