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部分省实现高风险机构“动态清零”
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监管部门的首位主责,把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李云泽星期一(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实施。
李云泽说:“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都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二是加快推进改革转型。李云泽说,中小金融机构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
关于彭博社记者提出,在2024年年底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4295家,在2019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4600多家,李云泽说,中小银行数量的变化,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的精神,加大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力度的结果,相关工作是有力有序的。
三是重拳整治金融乱象。李云泽表示,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严肃查处利用关联交易非法输送利益,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一批不法金融集团得到依法处置。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加强资金穿透监管,着力整治层层嵌套、空转套利,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李云泽说,金融监管部门也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多措并举稳定融资,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2887.45亿新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
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金融机构严守不新增隐债的红线,依法合规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和置换,助力地方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