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每日乐评|机关食堂和校园餐的差距,终究被放上桌了?

By: elijah
6 October 2025 at 22:26

img

机关食堂和校园餐的差距,终究被放上桌了?

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在国庆日再度开放,三千游客挤满大厅。

九道菜五十八元的价格,让人均消费不到二十元。

CDT 档案卡
标题:机关食堂和校园餐的差距,终究被放上桌了?
作者:番薯壳
发表日期:2025.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乐评”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五百五十斤米饭、二百五十斤卤鹅顷刻售罄,游客赞叹“这才是人民公仆应有的姿态”。

几乎同时,湖北黄冈机关食堂十五元四菜一汤,敦煌机关食堂二十元十八道菜自助餐,纷纷成为网红打卡地。

讽刺的是,就在这些机关食堂因物美价廉备受赞誉时,校园餐却陷入“两坨屎里选一坨”的尴尬境地。

家长甚至集体请愿:

“求求让西贝进校园吧!至少没虫子、没头发、没馊味!”

连预制菜都成了救命稻草,这是何等的绝望。

机关食堂与校园餐,一个物美价廉门庭若市,一个质次价高怨声载道。

这巨大反差背后,藏着怎样不堪的真相?

校园餐乱象早已触目惊心:

余姚的蛆虫、本溪的剩菜、昆明的臭肉、成都的霉变鸡腿,一桩桩一件件,不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系统溃烂的连锁反应。

当食堂失去信任,家长只能自救。有人加入送餐大军,风雨无阻;

更有学校竟要求送餐家长出具“营养不良证明”。

试问:

是孩子的身体需要证明,还是某些办学者的心早已“不良”?

校园餐问题本质从来不是技术难题,而是利益分配问题。

机关食堂能做到物美价廉,校园餐为何不能?

答案不言自明:

校园餐利润之大,超乎想象。

中央纪委数据显示:

2024年查处校园餐腐败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

2025年重庆率先发力,重拳出击,立案627人,留置23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多少被蚕食的孩子午餐?

img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些问题非要等到舆论曝光才得以解决。

就像那所“9人轮流睡8张床”的学校,曝光前学生挤在1.1米宽的小床上,曝光后立即“实现1人1铺”。

灯泡坏了,非要等群众拿着手电来举报,才肯慌忙去换?

这种“不曝光不改”的作风,与校园餐问题如出一辙。

宿舍条件同样堪忧:

某地工贸24人挤住,卫生间半敞开;

某地师范大学烂床加厕所破旧;

某地矿业大学被调侃为“叙利亚风格”;

还有师范大学宿舍霉菌滋生,厕所门上有发酵蘑菇……

知道的这是校园宿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考古现场。

img

上海绿捷事发后,校园餐业务由上海市属国企接手,有人欢呼“这下好了”。

但国企就不会出现贪腐、利益输送问题?

显然,真正的问题根本不是“换个公司”,而是减少参与分配利润的人数;

是让吃饭的人有话语权说“难吃”和“不吃”,而不必担心说完后会被穿小鞋。

为什么校园餐非要“招标”?

学校既然提供食堂,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去管理?

放着这么大的利润不要,甘愿拱手让给承包公司?

恐怕,是既偷了懒,利益还一分不少。

于是这个“中间商”的存在,自然而然的就把校园餐的质量拉了下来。

整改的成功案例证明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贵阳实验小学钟海燕出事后,“贵阳市校园餐资金监管平台”搭建起来,按月实行“先就餐、后结算”,校园餐费由每餐16元降到10至11元。

汾西二中赵孟锁出事后,当地采取学生家长参与饭菜制作的方式,学校食堂有三分之一的职工都是学生家长。

哈尔滨、齐齐哈尔、扬州、威海等地学校里开设的“妈妈食堂”,既创造安全饮食环境,还兼顾陪读需要,又能补充家庭收入。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孩子的饭盒,照见的是一群人的良心,更是一个社会的底线。

当“鼠头鸭脖”事件让下一代学会指鹿为马,当校园餐成为某些人砧板上的肥肉,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食品安全,更是社会的基本诚信。

近日,教育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手出击,发布《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

要求供应商近3年内无食品安全事故,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

中国1.4万亿元规模的校园餐市场,或将迎来史上最严格监管。

碗里清汤能见影,堂前醉梦却遮心。

归根到底,问题从不是“钱不够”,而是“心不正”。

若没有透明的利益流向与常态化问责,所谓换家公司永远只是换汤不换药。

一饭映人品,一榻见人心。

餐盘虽小,却能称出一个社会的良心重量。

如果连孩子的饭盒都守护不好,我们又何谈未来?

浣花溪杜甫|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By: elijah
6 October 2025 at 22:10

没想到,绿捷校园餐一事还真的有后续。

前段时间闹得那么大,绿捷还能继续中标,本以为绿捷无法撼动,但没想到最近爆出光明集团将接手绿捷的校园餐。

img

要知道,在上海封城期间,绿捷可是因为卖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而在上海校园餐中,绿捷也是做了好多年,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难吃。不只是普通市民的孩子在吃,很多普通公务员的孩子也在吃。

不知道有多少投诉都能安然度过,而这次真的民怨沸腾了,不然怎么会把这么大块肥肉吐出来。

那么多学校的校园餐,二十左右的餐标,就给学生吃这些东西?而且吃了很多年。

img

img

img

做过饭的人都能看出这背后有多大的利润。一勺陈米饭,加上一点预制肉菜,水煮素菜,这成本估计就两块钱左右吧。我估计监狱的水平跟这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生吃不下,大量倒掉,学生吃不饱,如何学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背后有多大的猫腻。

而且,就这水平,还能不断地参加招投标中标。也可以看出招投标的水也挺深。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为了能收到学生的午餐钱,强制学生吃,不准带饭,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

这吃相真的太难看,难怪这次上海家长会那么愤怒。

如今,绿捷校园餐的业务由光明集团接手,我想校园餐肯定会好一点了。

CDT 档案卡
标题: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5.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说起光明集团,前几年他还有一个广告词“请给我光明”被批评。

当时对这家老国企还刮目相看。

现在接手了绿捷的校园餐,国庆之后,校园餐应该会有改观。

而绿捷用如此劣质的校园餐对待沪爷的孩子,我想应该会对它进行问责。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中央厨房配餐,一个中央厨房能辐射整个区域的学校。

而这种模式,就是一种集权的模式,原本分散到每个学校校长决定的事,现在由主要领导拍板就能决定。

这种模式真的还不如校长小舅子承包制,做得差了,学生的骂声,老师的吐槽,校长是听得到的。甚至家长还可以向教育局反映。所以一般不会做得太绝。

而现在这种模式,学生骂绿捷,它也听不到,老师吐槽,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家长投诉,都不知道向谁投诉。所以才会做得这么绝。也只有闹上热搜,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或许才能改观。

在不受制约的权力游戏中,贪婪、有恃无恐将让校园餐做到极致,极致的低成本,极致的高利润。

于是就出现上海校园餐的荒诞一幕。堂堂国际大都市的校园餐甚至都比不过西部偏远山区的学校的食堂。

所以现在绿捷校园餐由光明接手,本质上还是集采模式,但底层逻辑还是有点不同,绿捷这种资本,追求的是利润,为了实在利益最大化无所不用其极。

而光明是国企,底线可能会高一点,毕竟国企领导可以不追求高利润,但绝不能出问题影响领导位置。

如果要彻底解决校园餐的问题,关键还是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校园餐不能只是一家送,让多家配送,让学生自由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不是领导。

我出钱还没有选择权,这本来就不合理。

选择权在领导手里,资本就会去巴结领导,而选择权在学生手上,资本就会去讨好学生。自然饭菜的质量就好起来了。

希望这次光明能改变校园餐的顽疾,还学生一顿正常的午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