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8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降价 3.5 万元!最便宜特斯拉 Model Y 标准版来了

By: 芥末
8 October 2025 at 07:52

在过去一年屡次被传的「特斯拉廉价版」终于尘埃落定。

今日,特斯拉在北美市场正式推出 Model Y 标准版 和 Model 3 标准版两款新车型。

其中 Model Y 标准版价格为 3999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8.4 万元),Model 3 标准版价格为 3699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6.3 万元)。

相较原版本,两款新车分别降价约 5000 美元和 5500 美元。若按比例推算,其在中国市场的起售价可能分别下探至 23 万元与 20 万元左右。

随着标准版的出现,特斯拉对车辆的命名体系也做了调整,在入门标准版之上是 Premium (臻享) 版本,即原来的 Long Range(长续航版),再往上则是 Performance(性能版)。

Model Y 标准版

特斯拉对 Model Y 标准版的外观做了一些调整,标准版车型移除了两侧大灯之前的贯穿式灯条,所有的照明系统被融合进了两侧的细长小灯中,前保险杠的形状也有所调整。

标准版车型标配了 18 寸轮毂,19 寸轮毂成为了选配项;车身颜色则仅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可选,其中灰色是唯一免费的颜色,选配白色需要增加 1000 美元,黑色增加 1500 美元。

座舱内部的变动来的则更多一些,诸如:

座椅材质更换为了织物材质,取消前排座椅通风和加热,后排座椅变为手动折叠;

方向盘调节更换为手动,转向灯拨杆得到了保留;

中控台变成了 Cybertruck 同款的带有巨大开放式储物槽的风格;

后排触摸控制屏取消,变为手动空调出风口;

扬声器由 16 个缩减为 7 个,取消低音炮;

移除车内收音机;

移除 HEPA 过滤器和生物武器防御模式,仅剩微粒和气味过滤器;

移除自适应远光灯功能;

后视镜变为手动折叠;

悬架系统降级为被动减震器;

仅含带车流感知的巡航控制功能,Autopilot 中的自动转向功能被移除。

此外还有一个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可能算是升级的变动——Model Y 标准版在此前巨大的全景天窗下面增加了内衬和隔音材料。特斯拉声称这样比直接更换为金属车顶更具「成本效益」。

在车辆续航上,Model Y 标准版的续航里程由 571 公里下降到了 516 公里,这是由于其电池容量下降了约 10%,为 69.5kWh,超充功率也比其他车型的 250kW 稍慢一点,为 225kW。

Model Y 标准版在后轴上配备了单台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300 马力,低于长续航后轮驱动车型的水平,因此零百加速由 5.4 秒降低至了 6.8 秒。

Model 3 标准版

Model 3 标准版的变化相比之下会更小一些,至少从外观上没有明显区别。

特斯拉在 Model 3 标准版上面增加了一个前置摄像头,但它会同样出现在其他车型上面。

与 Model Y 标准版一样,18 英寸轮毂也是 Model 3 标准版的默认配置,19 英寸轮毂为可选项。车漆颜色同样有限,灰色免费,白色和黑色需要额外支付费用。

座舱内部的变化也基本类似,但是 Model 3 标准版保留了可以被直接触摸到的玻璃车顶。

在续航和动力上,Model 3 标准版同样采用 69.5kWh,续航里程为 516 公里,超充功率被限制在 225kW,零百加速则为 5.8 秒。

经过多轮调整后,特斯拉显然希望通过「标准版」重新点燃市场热情。对于潜在用户而言,这是一张更低门槛的「入场券」,可以用更低成本进入特斯拉的生态体系。

但是,「廉价版」特斯拉的推出能否真正缓解特斯拉的销量焦虑或许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从目前美国消费者的反应来看,在去除了大量的舒适性配置之后,Model 3/Y 标准版的价格似乎有点高于此前的预期。

Model 3 标准版售价未能降低至 3.5 万美元的门槛让一些支持者们大失所望,这个价格在 2016 年 Model 3 刚刚发布时让特斯拉名声大噪,但其仅通过非公开订购渠道维持了数月。

尽管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了 49.7 万辆电动车,同比增长 7.4%,其中 Model 3/Y 占 48.1 万辆(同比增长 9.4%),并在中国市场创下季度新高(16.92 万辆,环比增长 31%),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一增长更多源于政策红利的提前释放。

在美国,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已于上月到期;在中国今年是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电动车销量的增长。

在政策效应消退后,特斯拉略显「老旧」的产品整容将迎来激烈的竞争。

中国市场在 20 万元左右市场的激烈竞争自不必提,而在北美市场,福特拟于 2027 年推出低成本电动汽车平台,通用将复产雪佛兰 Bolt,Rivian、Lucid 以及 Slate Auto 等新势力都正竞相在未来几年推出对标 Model 3/Y 标准版价格带的车型。

外界普遍期待特斯拉能在「S3XY」体系之外推出全新车型,以带来更多惊喜。但马斯克的关注点似乎已转移,在他看来特斯拉的未来不在硬件,而在于 FSD(完全自动驾驶)、Robotaxi(无人出租车) 以及 Optimus(人形机器人)。

或许,这款「廉价版」特斯拉并非终点,只是让更多人提前进入马斯克「自动驾驶时代」的入口。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各种减配!特斯拉的「Model Y 廉价版」被扒光了

By: 李华
22 September 2025 at 19:05

关于特斯拉的传闻已久的平价新车,马斯克之前已经揭晓过答案了:一款基于 Model Y 的简化版。

但「简化」到什么程度,一直是一个悬念。

现在,一位知名黑客从特斯拉的官方固件里,挖出了这份悬念的答案——一份车型代号为 E41 的详细减配清单

当清单上的细节逐一展开,我们看到的不止是取消全景天窗或后排屏幕这类常规操作。它涉及的,是悬挂、座椅调节,甚至是胎压监测这类关乎核心体验与安全法规的配置。这辆「更便宜的 Model Y」,其实更像是特斯拉在增长压力下,做出的一次让步。

这台新车,让我们重新开始思考特斯拉的品牌边界——或者说,底线。

▲ Model Y 平价版假想图

一份让老车主沉默的配置单

先来看一下,马斯克口中的「简配」究竟意味着什么:

  • 车顶:取消全景玻璃天窗
  • 悬挂:降级版悬挂系统
  • 座椅:座椅多向调节降级
  • 后视镜:取消电动折叠功能
  • 空调:简化出风口
  • 摄像头:后视摄像头取消加热功能
  • 车内屏幕:取消第二排显示屏
  • 音响系统:降级为「Essential」基础版
  • 车内照明:取消氛围灯
  • 内饰材质:车顶内衬简化为玻璃纤维
  • 便利性配置:取消迎宾灯
  • 轮毂:缩减为 18 英寸轮毂

E41 首先被拿掉的,就是自 Model S 时代以来几乎已成品牌标志的全景天窗。

▲ E41 内饰谍照

这块从前风挡一直延伸至后排头顶的巨大玻璃穹顶,曾是特斯拉用来定义「未来感」和「通透空间」的核心设计语言。无数车主选择特斯拉,正是被这种开阔感所吸引,但在 E41 上,它将被一块普通的硬顶所取代。

紧接着,是关乎核心驾乘体验的妥协。

固件信息显示,E41 将采用一套「降级版」的悬挂系统,这意味着它的行驶质感和舒适性,可能会与现款 Model Y 产生明显差异。同时,车内的座椅调节也被简化为单向或两向控制,曾经那个可以多向调节、轻松找到舒适坐姿的座椅将不复存在。

▲ E41 内饰谍照

不只是座椅,这份清单上的每一项,都在不断剥离 Model Y 的「非必要价值」。当后排家人在夏天感受不到空调的凉意,当你在狭窄车位无法从容地折叠后视镜,当冬日清晨的雾气始终笼罩在后视摄像头上…… 这些日常使用中的痛点,会不断提醒车主:你开的是一台在体验上做出全面妥协的特斯拉。

不过说到底,这些都还是舒适和体验层面的取舍,清单上还有一项内容,将讨论的维度从体验,拉向了法规的边界。

▲ E41 谍照

根据固件信息,这辆新车可能取消了胎压监测系统(TPMS)。顾名思义,这是一个能够实时监测轮胎气压的主动安全功能。它的普及,源于美国在 21 世纪初通过的《TREAD 法案》将 TPMS 列为所有新车的强制性标准,我国也在 2020 年强制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安装 TPMS。

有明确的法规摆在这,特斯拉大概率不会完全移除这项安全功能,而是和其他舒适性配置一样——降级。

是的,你没听错,胎压监测也能降级。

目前特斯拉车型使用的都是成本较高的「直接式 TPMS(dTPMS)」,每个轮胎内部都安装有一个带有电池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轮胎的精确压力和温度,然后无线发射给车辆的接收器,用户可以随时在中控屏上监控胎压数据。

▲ 特斯拉车型四个车轮各有一个压力传感器

另一种就是仅有报警功能的「间接式」。

这个方案不使用独立的胎压传感器,而是利用车辆已有的轮速传感器来间接测得胎压。逻辑是:当某个轮胎胎压下降,它的滚动半径会变小,转速会略快于其他正常的轮胎。这种方案不仅成本低,还不用维护,多见于日系和部分德系的丐版车型。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用最低的成本,满足法规的强制要求。

虽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又不是不能用。」但这种从主动监测到被动告知的转变,同样也是一次显著的体验降级。它用最低的成本达到了法规要求,却牺牲了一部分用户便利性。

这或许是这份清单里最能体现 E41 设计哲学的一笔:在不触碰法规底线的前提下,将用户体验的成本,压缩到极致。

这辆「平价特斯拉」,也许不是卖给你的

看到这里,你大概会有一个疑问:特斯拉为什么要把一台全球销冠车型,改成这个样子?

虽然 E41 大概率依然会是一台毛利可观的车型,但它的关键任务,或许已经不再是创造多高的单车利润,而是为未来更高利润的 FSD 等软件服务,带去足够庞大的用户基数。

它的核心任务,是成为一个价格足够低的硬件入口,将尽可能多的用户圈进特斯拉的软件生态系统。别忘了,对于华尔街的投资者而言,特斯拉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未来高利润的软件订阅服务之上。

所以,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 FSD 终端。

这套逻辑在科技行业并不新鲜,但在汽车领域,仍然算得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也解释了为何 E41 在削减了几乎所有舒适性配置的同时,保留了完整的高阶辅助驾驶硬件。因为后者,才是通往未来的门票。

但话说回来,这与马斯克最初的设想其实已经有所不同。

回溯到 2020 年的电池日,他为平价车描绘的蓝图,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技术故事:依靠 4680 结构化电池包、一体化压铸等制造革命,找到全新的成本控制路径。那时的愿景,是通过技术降本来打造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这条降本路,特斯拉走得并不顺利。为了维持市场增长,它不得不选择了「配置降本」这条更直接、也更传统的方案。

这种务实的选择,也直接定义了 E41 这台车的气质。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这台车真的是卖给你的吗?

或许有人会猜测,它是为租赁公司、网约车队等 B 端市场准备的。但北美租车巨头 Hertz 的经历,几乎否定了这一可能性——Hertz 曾高调订购 10 万台特斯拉,但很快就发现,特斯拉官方的频繁降价导致车辆贬值过快,同时高昂的维修成本也让综合运营成本远超预期,最终在 2024 年出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特斯拉。

有了 Hertz 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很难再将 B 端市场,视为 E41 这辆车的主要出路。这就让另一个可能性显得更为重要:

E41 或许根本就不是一款为成熟市场设计的全球车型。它可能主攻对价格极为敏感的特定市场,比如拉美、东南亚或印度。毕竟,特斯拉在墨西哥市场推出简化版 Model 3 早有先例。

另一方面,如果 E41 未来真的作为一张「价格牌」被投入中国这样的主流消费市场,它将要面对的挑战是空前的。在这里,它将直面那些在同一价位提供全景天窗、高阶音响甚至激光雷达的本土车型,在硬件层面的竞争力几乎不存在。

但对于特斯拉来说,一款车在硬件上的成败,或许还不是最核心的问题。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品牌。

长期以来,特斯拉在用户心中建立的是一个科技、高端的形象。一款与「基础」、「简陋」等标签深度绑定的车型,很有可能会不可逆地稀释这种品牌价值。当「开特斯拉」不再代表一种先锋科技的选择,特斯拉的品牌光环,还能剩下多少?

而对于那些已经真金白银支持了特斯拉的老车主来说,E41 给二手市场带来的冲击,可能会更加直接。这对于一个依赖用户口碑和社区文化的品牌来说,同样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难题。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33.9 万元起!特斯拉大六座 Model Y L 上市,全新浅灰内饰,音响大升级

By: 李华
19 August 2025 at 10:08

8 月 19 日 8 点 05 分,特斯拉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给市场来了一点小震撼。

没有发布会,甚至没有预热,传闻已久的 Model Y L 直接上线官网,六座布局,起售价 33.9 万元。这是一次精准的卡位,过去几年由自主品牌定义的家庭赛道,迎来了一位不容忽视的选手。

▲ Model Y L

座椅通风、CDC 悬挂、751 公里续航,以及那个颇具冲击力的价格标签。特斯拉的这份「家庭作业」,给出了一份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答案。

那个曾经被认为有些「偏科」的 Model Y,这次带来的改变是系统性的。最核心的变化,是乘坐体验的焕新。

浅灰色内饰带来了全新观感,语音助手现在支持语音唤醒,音响系统的扬声器数量也升级到了 19 个;全新设计的前排座椅,不仅标配通风加热,还加入了电动腿托。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后排:

第二排的两个独立座椅,同样支持通风和加热,拥有一个可观的 125° 躺角和电动的升降扶手;新增的第三排,这次也配上了座椅加热和电动俯仰调节功能,还有独立的空调出风口、杯架,以及充电接口。

将这一切体验托举起来的,是 Model Y 首次搭载的 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以及官方宣称大幅优化的全新静音系统。这些硬件层面的改进,旨在从根本上回应市场对于特斯拉舒适性的所有疑问。

优化完乘坐体验,特斯拉也为 Model Y L 在家庭场景下的多功能性,补上了关键一环。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其支持电动放倒的第二、三排座椅。这个过去常见于自主品牌的功能,如今出现在特斯拉上,无疑让它在「露营」和「装载」这两个场景中变得更具竞争力

而在所有座椅立起时,后备箱依然能容纳两个 24 寸加一个 20 寸的行李箱,这意味着,六人满载的家庭出行,在空间上基本得到了保障。

当然,在补齐所有舒适和便利性短板之后,Model Y L 的核心,依然是一台纯粹的特斯拉。

4.5 秒的百公里加速,足以证明它在性能上没有妥协;751 公里的 CLTC 续航,是特斯拉三电技术实力的体现;而 12.8 kWh/100km 的官方电耗,也依然是目前行业里的顶尖水平。

一言以蔽之,特斯拉在变得更舒适、更实用的同时,守住了自己最擅长的阵地。

特斯拉 Model Y L 的竞争力,并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力的提升上。当这些升级与 33.9 万元的起售价相结合时,它对现有市场格局的改变,才真正开始显现。

最直接受到影响的,是理想 L8 等一系列定位在 30-40 万区间的国产六座 SUV。过去,这些车型凭借在舒适性配置和家庭场景理解上的优势,与特斯拉形成了明确的差异化。Model Y L 的出现,大幅削弱了这种差异。

不可避免地,部分消费者的决策逻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以往,选择特斯拉还是选择国产品牌,是一次在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之间的权衡。现在,Model Y L 将自己补强成一个更全面的选项,迫使消费者重新评估自己的核心需求:

在特斯拉同样提供了足够优秀的舒适性后,那些更细化的配置,例如后排娱乐屏,是否还具备决定性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Model Y L 的发布,是特斯拉深入研究中国市场并作出针对性回应的结果。它证明了这家公司有能力,也有意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补齐短板,并利用工程和成本控制能力,将一个高配置的产品,以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向市场。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