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9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网络民议】建设性意见|祝你不用等到公共假期才能出门旅行探亲

9 October 2025 at 09:00
CDT 档案卡
标题:【网络民议】建设性意见|祝你不用等到公共假期才能出门旅行探亲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10.8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韭菜的自我修养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实在是不知道某些人把高速收费站大堵车的场景称为璀璨星河是出于怎样的情感,反正我作为一名生活经验还算比较丰富的人类,看到这个场景的真实反应是头疼、腰疼加膀胱憋得难受。

一丁点都骄傲不起来。

假期结束,除了祝愿大家一路平安,更要祝愿大家以后不用等到端午、国庆这样的公共假期才能出门旅行、回家探亲。

image

作为自由职业者,我知道这样的祝福有些“何不食肉糜”,但我想说,全国几亿职工与学生在不同时间放假其实完全是可行的。

公共假期的第一重意义是让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有硬性的休息时间,这是正当的理由,但实现方式并不一定要让所有人在同一时间休假。

给定休假总天数,由公务员各自申请和单位自主安排,这样不仅不用挤在同一时段休假,还可以在更多日期提供便民服务。

image

公共假期的第二重意义是让股市等金融交易有一个统一的休息时间,这也是合理的理由。

问题是,金融交易以及关联行业的从业人员只占到社会的一小部分,让金融市场的休市日期固定下来形成稳定市场预期,并不影响其他行业的职工在交易日休假。实际上,在中国有很多股民参与港股与美股交易,这些市场的休市时间就跟中国内地并不相同,甚至日夜颠倒。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自然会去适应金融交易市场的规则,完全不用强制全社会统一。

image

公共假期的第三重意义是让广大家长有稳定的时间可以在假期陪伴孩子,停学不停工会给很多家庭造成困扰,这的确是很实际很重要的因素。

问题是,谁说全国的学生就一定要在同一时间放假呢?更进一步,即便在当下,全国各省份的中小学生寒暑假时间也差别巨大,并没有因此造成整个社会的运转混乱吧?

一方面,不同学校可以考虑在不同时段安排休假时间,只要提前一学期公布,家长自然可以根据相应时间调整安排(前提是职工的休假也灵活安排)。事实上,现在不同学校安排社会实践、亲子活动等需要家长参加的活动也并没有全国统一,同样也没有造成社会混乱。

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分开安排假期也完全是可行的。哪有什么课程真的是丢下三五天就落后到追不上的程度呢?学生生病了不也照样请假好几天吗?难道就前途尽毁了?学校完全可以把重要考试、重要活动等不方便休假的日期提前划定出来,其他时间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安排休假时间,既可以学生迁就家长,也可以家长迁就学生,每个家庭自然能够找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image

公共假期的第四重意义是让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部门有稳定的预期,可以提前准备加强保障力量,这的确是好心好意。

问题是,如果各地区各行业的休假时间在一年中相对分散开来,自然就极大程度上避免了高速大堵车、高铁超载跑不动等、景区门票约不到等挤兑情况,相应的也就不需要公共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严阵以待,超常规投入保障力量了。

image

诚然,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全国统一的公共假期,自然有相应的道理,但这并不是中国一定要按照这一模式实行的理由。

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上传统文化的团圆观念,公共假期造成的公共资源挤兑情况尤为严重,这是很多国家所没有的情况,很有必要做出改善。

另一方面,全球大多数主要国家在公共假期之外还有相对充裕的自主休假时间,无论是旅游还是探亲需求都通过平时的灵活休假释放了很多,不必把全国人民的旅游探亲需求全部压缩在几天的公共假期里集中爆发。

总之,压缩全国统一的公共假期,增加自主安排的职工休假时间,保障职工的休假权利,是完全可以做到,也应该要努力做到的。

再强调一遍,端午、国庆等公共假期全国人民一起放假的体验太糟糕了……

早该改改了!

以下评论由CDT辑自微信公众号:

我吃猫糧:歌颂苦难的手法总是层出不穷。

泷居富春:有人还引以为傲,其实这真的是国人的悲哀,而且安全风险很大

如山妈妈淑苹君:项老师您的建议很好,确实应该错峰休息错峰出行,但是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和落实力度,错峰休假就等于没有假期[汗][汗]

小Lia的梦境:我有一种感觉,只有这种全国性的公共假期才是人们心中(包括企业主)“法定的”该遵守的假期,但凡变成企业自主安排的休假时间,都会被以各种理由吞噬[捂脸][捂脸][捂脸]

🙂:把远离家乡的不得已以及为高速省钱的窘迫比喻成“璀璨星河”,真的令人窒息,不知做出这样的比喻的人拥有怎样富足的生活。

Q:你不应该给管理者提高难度哈哈

自来卷:他们是提供服务者,不是管理者。还有,提意见是我们应该做的

D:八天假周末2天调休2天,实际休息4天。就这还是为了刺激消费不得不给牛马的套索松一松

李飘飘:一万个赞同!!就拿我们教师行业来说,人家都以为我们寒暑假可以爽爽地玩三个月,而实际情况是,我寒暑假都不太敢出门,不是超级冷就是超级热,外面到处都是人,酒店机票都贵得要死,那点工资根本不经花🤷最后只好家里蹲…

说说号码:把5天8小时工作制落实好再说吧。

WadeJ:生老病死都给你安排得妥妥的,还想啥休假自由啊。

dancerinfire:很多地级市连双休都不能保障呢,改成自由休假那就约等于没了。

赵冠楠:自上而下的广播操审美,在思维方式上的投射。

小肉肉:璀璨星河……真想呼丫俩大耳刮子!!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建设性意见|韩国的“爱韩国反华游行”被总统批评损害国格

By: unknown
3 October 2025 at 13:06
CDT 档案卡
标题:韩国的“爱韩国反华游行”被总统批评损害国格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10.2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有损国格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俗话说得好: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格。

比如韩国的国格很不一样。

最近韩国爆发多次反华游行,一些韩国极端民族主义者仇视中国,排斥中国游客,他们特意选在中国国庆假期,到首尔中国游客集中出现的区域游行,不仅给中国游客添堵,更是直接威胁游客人身安全。

img

你猜这些极右翼反华势力打的是什么口号?那当然是爱国主义,是誓死维护大韩民国利益,是警惕境外反韩势力入侵。他们认为韩国正在被中国“吃掉”,再不反对,国将不国。

在中国人看来,这些显然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但在他们自己以及一部分韩国民众看来,他们是韩国真正的爱国者。

那,刚刚批准了中国团队游客免签入境的韩国政府又是怎么看待这样一群打着爱韩国主义旗号,实际上却在破坏韩国经济发展的行为呢?

韩国总统和韩国政府的反应特别耐人寻味。

img

img

韩国总统李在明10月2日在会议上表态:

1.对这类缺乏文化素养,低劣且损害国格的行为不能放任。

2.必须彻底清除这种对国家利益与形象百害而无一利的自残行为。

3.中国游客到韩国旅游消费购物,欢迎还来不及,不应该辱骂、闹事。

很欣慰,虽然韩国不出所料还是那个民粹指数堪称亚洲第一梯队的国家,但韩国总统李在明还是智商在线明事理的。

局势愈演愈烈之际,李在明没有迎合民粹去支持这些反华势力,也没有明哲保身假装看不见,而是旗帜鲜明地批评了这种极端民族主义行径。

img

当然,这些参与反华游行的韩国人肯定是不服气的:

我们爱韩国,有罪吗?

这种以爱国为名行破坏之实的事情,在所有的民族主义国家都屡见不鲜。

当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抬头的时候,一国政府是应该引导鼓励加油拱火,欣慰于民心可用,还是应该明确反对及时制止,忧虑于反噬自身?

或许这就是一个还能抢救的国家与一个病入膏肓的国家的区别。

比如印度政府,遇到这类仇外事件时,一贯是视而不见默许存在或者积极引导煽风点火的。莫迪就不可能出面明确批评一群打着印度爱国主义旗号的混蛋。

两个国家同样面对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啊。

最后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极端民族主义这种野火你不赶紧扑灭,到时烧到哪里只怕是你也控制不了的。

建设性意见|中国象棋史上首次输给越南,国耻已经不足以形容丢脸的程度

By: unknown
29 September 2025 at 07:45
CDT 档案卡
标题:中国象棋史上首次输给越南,国耻已经不足以形容丢脸的程度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9.28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民族主义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在众多体育运动中,毫无争议起源于中国,并且自有国际比赛以来一直由中国选手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项目,有且只有一个:

象棋,也称为中国象棋。

自从象棋界最高规格赛事世界象棋锦标赛创立以来,36年时间,18届赛事,所有项目,无论男女、个人团体、快棋慢棋,均由中国选手获得金牌,无一旁落。

除非,是中国象棋界自己找死。

象棋的规则由中国制定,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象棋玩家与职业选手,最完善的象棋青训与职业比赛体系,所以,中国统治象棋项目是毫无疑问、绝无意外的。

直到2025年,第19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组标准棋比赛中,越南选手赖理兄战胜中国选手尹昇夺得男子个人冠军,终结了中国象棋保持36年包揽所有金牌的历史。

img

夺得金牌的越南选手甚至没有准备国旗

国耻,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失败。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向来反对用民族主义绑架体育比赛,竞技体育有输有赢,实属兵家常事。中国选手赢了,我们欢呼喝彩,输了,也报以理解安慰,没必要扯上国家民族这些宏大概念。

但是这场象棋比赛的失败不一样。

中国选手尹昇苦战失利是技不如人,但作为刚刚20岁的年轻棋手,能杀入象棋世锦赛决赛,他虽败犹荣,我们不能怪他。

真正耻辱的,是中国象棋界,这个从上到下烂透了的名利圈,把中国象棋运动的脸都丢尽了,也让整个中国在国际上丢人现眼。

中国象棋界从上到下烂透了,这话可不是我凭空讲的,而是由公检法系统查明宣判的:

此次比赛前3天,被誉为“中国象棋反腐第一案”的特级大师“买卖棋”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当前中国象棋第一人,号称“天才棋手”的王天一当庭认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零9个月。另有多名顶尖棋手因收钱输棋和花钱赢棋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今年初,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再次通报象棋“录音门”调查情况,41名违规人员被处罚,多人被终身禁赛,撤销中国象棋协会技术等级称号。

近十届全国象棋男子个人锦标赛冠军,几乎全军覆没。

从上到下,老中青几代棋手,从根子上都烂透了。这一场输给越南棋手,是中国象棋界多年来乌烟瘴气腐败作假的必然结局。

这一场输给越南棋手,让全世界关心象棋运动的人们亲眼目睹了中国象棋界,乃至整个中国体育界最肮脏的一面。

连象棋这么纯正的“中国体育项目”都能输掉,标志着中国体育界的腐败已经到了烂无可烂,输无可输的程度。

不是我危言耸听,乒乓球、体操、跳水这些“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也正在跌落的轨道上一路飞奔,被脱掉底裤露出屁股的那一刻只怕已为时不远。

再强调一遍:

运动员个人输掉比赛并不丢脸,但能用同样的腐败内斗方式把一个又一个优势项目全部折腾败光,这是真正的有辱国格,有伤国体。

最后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技术不行,可以苦练,人品不行,大环境不行,建议就别玩儿了。

可耻!

建设性意见|电视台报道水稻亩产万斤?这是在2025年……

By: unknown
26 September 2025 at 08:24
CDT 档案卡
标题:电视台报道水稻亩产万斤?这是在2025年……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9.25
来源:建设性意见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2025年9月22日,某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播出吉林舒兰大米专题节目,其中有一段记者采访当地水稻种植户,问他家里50亩水稻今年产量能达到多少,种植户回答说最低是七十五万斤。

image

image

image

非专业人士乍一听到这个数字可能没概念,就感觉好像还挺多的,但作为曾经的农业记者,我一听这个产量就炸毛了:

50亩,75万斤,平均每亩产量1.5万斤!

好家伙,你这2025年的产量比1958年还要高啊!亩产一千多斤的水稻,愣是被你给翻了10倍……

在观众指出这个问题后,电视台已经在节目播出3天后对官网发布的版本作出修改,剪掉了这两句关于亩产的对话。

信息来源:https://tv.cctv.com/2025/09/25/VIDE58M9FYqSBSyj9XKcQDGI250925.shtml

不过我有原始视频,没有冤枉他们就是了。

当然,对这段采访本身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它和1958年的水稻亩产万斤还是有本质差别的,属于是“宣传工作中的技术失误”,而非恶意浮夸。

image

之所以判断2025年这段采访没有恶意浮夸,是因为后续讲到预计收入的时候,种植户大哥回答的是最低15万元,也就是每亩收入3000元,这个数据是相对靠谱贴近现实的。

由此推算,当地水稻亩产1500斤,50亩总产量预计7.5万斤,收购价2元一斤,总收入15万元,这才是真相。

一名朴实的水稻种植户,面对中央媒体的镜头时精神紧张,语气亢奋,脑子一下转不过来说错了话,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以前和电视媒体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见过不少,十几秒的镜头要重拍五六遍才能过。

以前作为文字记者,一直不爱跟电视媒体一起采访。这帮人都是直勾勾的诱导性提问,经常对要采访的事情一点基础了解都没有,问的都是特别肤浅的问题,还要优先安排采访拍摄,像极了那些“干啥啥不行,出风头第一名”的同事。

所以这个事情的重点在于现场采访的记者业务素质比较低,缺乏关于水稻的基本常识,对数字不敏感,所以采访的时候没有察觉到不对劲,负责剪辑制作与审片的编导也是敷衍了事,没有发现这么离谱的问题,最终让这个错误留在了节目里。

不过,这样的错误本身其实是有必然性的:

第一,电视台现在营收压力特别大,广告收入腰斩再腰斩,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包括地位高高在上的那几家电视台,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去。现在很多电视台都默许员工在外面干私活儿赚外快,不然队伍真要散了……

还在干活儿的这些人,要么业务能力一般,要么做节目态度敷衍了事,更多的情况是能力不行态度也不行,出点错误是常有的事,大家也没那么在意了。只是水稻亩产万斤这种错误过于离谱,才有点讨论的价值。

第二,这期节目其实是电视台借着农民丰收节(今年是9月23日)的由头,从吉林舒兰市拿了一笔宣传经费制作的专题节目,目标是宣传舒兰大米品质高,产业发展好。大概率,从采访对象安排到提问回答的脚本都是当地准备好的,电视台派几个人去露脸走个过场而已。所以,对节目内容审核不仔细也就并不意外了。

第三,不只是这一期节目,而且整个这一类电视节目从来不是以“调查报道真实情况”为准则,而是以“寻找素材支撑宣传主题”为准则,对信息的真实性严谨性并不在意。

水稻亩产万斤这样的浮夸不至于,但各种夸大职业收入、美化底层生活的操作可以算是常规了。

什么东北县城女孩卖鸵鸟年入百万,靠摆摊卖螺蛳粉老板月入8万,985毕业生男子捡垃圾8年实现财富自由……这些离谱新闻,大部分都是电视台(以及附属融媒体账号)搞出来的。

就很没意思……

这些电视台的存在现在就非常尴尬,新闻报道的价值体现不出来,党政宣传的价值其实也体现不出来,就单纯是为了维系电视台本身的存在而消耗各级政府的财政经费,时不时还要捅出几个娄子来。

估计撑不了多久啦。

建设性意见|北邮成功研发“卫星互联网防火墙”,SpaceX的星链都没有!

By: unknown
22 September 2025 at 12:33
CDT 档案卡
标题:北邮成功研发“卫星互联网防火墙”,SpaceX的星链都没有!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9.1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GFW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众所周知,北京邮电大学在网络防火墙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前校长方滨兴更是被业界尊称为“防火墙之父”。为了中国网民的上网安全,北邮历代师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近日,北邮再立新功,成功自主研发国际首个聚焦物理层与网络层协同安全防护的多维一体化“卫星互联网防火墙”安全载荷,并通过谷神星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image

image

句子太长,名词太多不好理解对不对?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卫星互联网大家都知道对吧?就是类似马斯克Space X 公司星链卫星那种网络,以卫星作为信号中转,让人们在天涯海角雪山沙漠都能上网冲浪。

但是卫星互联网你也跟我一样从来没用过对吧?其实不止美国有这些卫星,中国公司也发射了不少可以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卫星,事实上具备了提供卫星网络服务的能力。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用上呢?答案说来也简单,因为“不够安全”。国家担心我们在卫星上网时受到来源不明的伤害,所以,在确保足够安全之前,就暂时没有全面放开卫星互联网服务,但相关准备工作一直在开展的。

image

“卫星互联网防火墙”安全载荷装星图,来源:北邮官网

这不,北邮师生的这项国际首创的成果就是确保卫星互联网服务安全性的关键一环。感谢北邮师生的贡献,中国用户距离用上卫星局域网,啊不,距离用上卫星互联网服务又迈进了一大步。

而且你看北邮多厉害啊,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是全球首创!SpaceX被远远甩在身后,耶鲁剑桥MIT也都望尘莫及,在互联网防火墙方面,北邮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当然,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世界唯一,这个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值此大喜之日,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称不上建设性意见哈:

鉴于方滨兴教授和他的徒子徒孙们为中国的互联网防火墙事业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如今又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再立新功,我认为除了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之外,还应该给他们一些特别的荣誉。

比如,将方教授与卫星互联网防火墙的安全载荷一起送上天去。

建设性意见|有了知情权,你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吗?

By: elijah
15 September 2025 at 22:40
CDT 档案卡
标题:有了知情权,你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吗?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9.14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预制菜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几天网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情权运动,消费者积怨已久,群情激愤,要求餐厅标注清楚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作为一贯倡导公民权利的博主,看到这一幕是很欣慰的。总体来说,关系到公共利益的领域还是透明一些更有保障,有知情权比能在鼓里更好。

不过呢,我也想提醒一下读者朋友们,知情权的实现并不是只有在标签上注明这一种方式,在标签上注明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让消费者知情的方式。

不信?咱们来做几个测试。

比如食用油,不同来源,不同压榨方式生产的油对健康有影响吧?餐厅炒菜用的什么油,是不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标注出来比较好?

测试一:

两盘辣椒炒肉,分别用的是大工厂化学浸出法生产的花生油和王大爷古法压榨的浓香花生油,你选哪一盘?

img

我这人特别怕死,我会选大工厂化学浸出法生产的花生油。

因为土榨工艺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产生有毒致癌物质苯并芘,更高概率会黄曲霉素超标(有大量抽检实例),而大工厂生产花生油会有专门的工艺流程去除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再比如鸡肉,不同养殖方式,不同产地的鸡,肯定还是有差别的,对健康也是有影响的对吧?鸡的养殖方式与产地如果标注出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会更好吧?

测试二:

两锅鸡汤,一个锅里炖的是山东莱阳某大型养殖场60天出栏的肉鸡,另一锅炖的是广东汕头贵屿镇散养180天的土鸡,你选哪一个?

img

我这人特别怕死,二选一的话我肯定会选择60天出栏的肉鸡,而不是散养土鸡。

因为汕头贵屿镇是全球最大的电力垃圾处理集散地,这里的重金属和有毒化学试剂我完全不想沾染一点点,而散养土鸡是集大成者。

再比如海鲜,不同的生产和储存方式肯定还是有差别的,对健康和口味也是有影响的对吧?如果要求把这些标注出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会更好吧?

测试三:

两份三文鱼刺身,一份是零下20度冷冻一年后解冻出来的,一份是4度冷鲜保存2天空运来,你选哪一份?

img

我这人特别怕死,我会选经过零下20度冷冻的三文鱼。

因为三文鱼可能含有异尖线虫等寄生虫和虫卵,有可能感染人体,正确处理方法是零下20度冷冻7天以上或零下35度冷冻15小时以上,才能彻底杀灭寄生虫和虫卵。实际上我们吃到的正经挪威三文鱼三文鱼都是冷冻后船运到中国,经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冷链流转才到餐桌上的。因为油脂丰富,冷冻后如果能低温缓冻,可以九成九地还原生鲜风味。

再比如酸奶,不同的配方可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肯定是标注出来更能保护好大家的健康对不对?实际上当前的酸奶国标也是这么规定的,很好地保障了大家的知情权。

img

测试四:

有几种酸奶,都是6元一瓶,分别是某进口品牌原味酸奶,某国产大品牌黄桃果粒酸奶,某国产本地品牌老酸奶,某国产大品牌酸牛乳。仅从健康角度考虑,你会选哪一种?

A.进口品牌原味酸奶

B.国产大牌黄桃果粒酸奶

C.国产本地品牌老酸奶

D.国产大品牌酸牛乳

我这人喝酸奶主要是想获取其中的优质蛋白,同时尽量避免添加的糖类,我会选最后一种国产大品牌酸牛乳。

因为产品分类为酸牛乳或酸牛奶的,才是真正意义上执行酸奶国标的纯酸奶,其他几种都属于风味酸奶,是允许添加糖类、增稠剂和其他成分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也更低。

是的,原味酸奶和老酸奶也是风味酸奶,它可以加糖、加增稠剂,而果粒酸奶看起来健康,实际上维生素几乎为零,还会额外引入大量蔗糖。

嗯,做了四道题,是不是咂摸出点味道来了?食品行业很多健康真相都是反直觉、反经验的。消费者想要通过消费选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仅需要明确标注信息的知情权,还需要有支撑选择的知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社会公众普遍对某个领域的知识存在错误认知的时候,空有知情权并不能很好地保障大家的健康,甚至可能会让商家合法地利用某些顺应直觉的概念来误导消费者。

土榨油、散养鸡、冷鲜三文鱼、原味酸奶,都是长期以来误导消费者的概念,有的是被法规要求强制标注,有的是商家主动标注,但事实上都形成了不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结果。

当然,以上案例并不能推导出知情权有害消费者健康的结论,很多时候,食品标签的标注是有必要且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

我想表达的是,知情权的实现是一个综合工程,标注是一种常见方式,但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方式,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

最后再来一道综合测试题:

img

以上菜单,你认为符合博主的描述吗?江西小炒食材都是新鲜的吗?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就这家江西小炒的菜单里面:

牛腩、黄豆、鸡脚、肥肠、牛肚这几样,一定是提前批量烧煮好了冻起来或者采用预制菜包。这些食材的烹煮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有的甚至要一小时以上才好,不可能等客人下单了才从生料开始制作的。爆炒也不行。

然后,这家店里的鲈鱼、花蟹、鱿鱼须、基围虾、鸭杂一定是冻货。因为这家店完全没有海鲜池,不可能养殖活鱼活蟹,其价格也支撑不了活鱼活蟹。至于鱿鱼,市场上几乎就不存在鲜活的,只有水发干鱿鱼和冻品鱿鱼的区别。

江西小炒的魅力在于大火爆炒,在于人间烟火,食材新鲜是谈不上的,没有预制工艺和冷冻产品也是不可能。

再粉碎一个滤镜,这类爆炒小店为了鲜香口味,一定会用到复合调味料,没有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些都是合法的,适量使用也并不危害健康。

最后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喊口号很容易,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是建议多学一些可靠的知识。

建设性意见|在华留学生沦为“夸克AI难民”,幸灾乐祸还是扬眉吐气?

11 September 2025 at 17:37

看到一个热搜话题特别有意思:

夸克忘了我们

file

image

一群外国来华留学生在小红书上哭诉,说中国大学生都在用的夸克AI对留学生搞差别对待,所有中国大学生都可以凭学籍免费领取夸克SVIP会员,但同在一个学校上课的留学生却只能眼巴巴看着领不到,夸克把他们忘了。

image

image

CDT 档案卡
标题:在华留学生沦为“夸克AI难民”,幸灾乐祸还是扬眉吐气?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9.11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洋大人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留学生们甚至还根据外网的习惯,专门建了一个We Study in China的留言墙网站,供在华留学生上去发声许愿,呼吁夸克AI给他们同等待遇,同等会员。

image

这一幕,很像之前TikTok在美国关停时涌入小红书的“TT难民”,都是想用中国互联网服务而不得的老外。

事情很小,但意义非凡。印象中,这是有史以来留学生群体在中国社会的第一次集体发声。

看到外国学生也在追捧中国AI工具,甚至还“伸手讨要福利”,网民们乐坏了,评论区充满了扬眉吐气幸灾乐祸的空气。

也算意料之中吧。这些年,中国社会对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情况那是积怨已久,如今终于看到留学生们被差别对待,感受了一次低国民待遇,那可不得抓住机会狠狠出一口恶气?

image

集中代表这类想法的观察者网就发了一篇欢呼的评论,兴高采烈地宣布“中国的标配,成了外国人的顶配”。

是,中国的AI现在是出息了,各家的AI工具在不同生活场景应用中也的确做得很不错,毕竟应用层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强项。

但是,夸克AI赠送会员把留学生排除在外这件事,其实是再次暴露了中国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投入天量资金培养外国留学生,却很少取得实际成效。

据统计,2025年度在华留学生数量已突破50万人。

很多人印象中来华留学的是非洲学生最多,但实际上占更大比例的是亚洲学生,如巴基斯坦(很好理解)、韩国(他们国内比中国还卷)、泰国(华裔多)等。我上本科的时候学院里有几位留学生来自越南,因为肤色面相差别不大,所以在人群中并不显眼。

但无论留学生数量达到几十万,这个群体在中国社会几乎都是没有存在感的。即便偶尔因负面事件上了新闻,也几乎听不到留学生们自己的声音,都是中国网民自己在吵。

一方面,是中国高校在主动创造软隔离,包括给留学生单独的宿舍楼,单独的食堂,甚至专门给留学生开的课,在学校里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就不多。另一方面,留学生们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机会其实很小,他们也缺乏动力融入中国社会,心里念的都是拿个学历赶紧走人。

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事与愿违的后果:

中国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支持培养外国留学生,但因为缺乏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入,既没有为中国输入人才外援,也比较少通过留学生学成回国输出文化影响力。

两头都不占,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

夸克AI这次发免费会员福利把留学生排除在外,看起来是一家商业公司的行为,其实背后是整个社会集体心态的一次投射。

当然,这只是在华留学生日常状态很小很小的一个缩影,只是因为戏剧性的反差效果才上了热搜。

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

中国社会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看待来华留学生和来华外国人?

十年以前,社会上对外国人总体上还是仰视占绝大多数,友善态度居多。而当前社会心态面向外国人则是仰视和俯视并存,俯视和鄙视居多,仇视言论屡见不鲜。总而言之,都不是什么健康的心态。

此前外国用户大批涌入小红书的时候,社会对“洋人来了”的心态就集中展现了一轮。只是如今,这些外国用户在小红书又留下了几个呢?

回到本文标题来,表面现象是夸克AI忘了留学生,背后本质其实是中国社会始终没有平视留学生,没有平视外国人。

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

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能真正平视外国人,能以平等开放的心态接纳留学生融入学校,融入中国社会,那时才是真正的从容自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