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特朗普起诉《纽约时报》诽谤,时报:打压独立报道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特朗普起诉《纽约时报》诽谤,时报:打压独立报道

DAISUKE WAKABAYASHI, MICHAEL M. GRYNBAUM
特朗普总统周日接受记者采访。
特朗普总统周日接受记者采访。 Eric Le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总统指控《纽约时报》及其四名记者在2024年大选前对他进行诽谤,称其一系列文章试图破坏他的竞选活动,并诋毁他作为成功商人的声誉。
在周一向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的诉讼中,特朗普表示这些文章以及两名记者出版的一本书“试图蓄意损害特朗普总统的商业、个人和政治声誉”。
诉状指出,这些报道和书籍发表时带有对特朗普的“实际恶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损害了他的“职业与从业利益”。诉讼要求至少150亿美元的赔偿。
被列为被告的包括《纽约时报》公司以及记者苏珊娜·克雷格、拉斯·比特纳、彼得·贝克和迈克尔·S·施密特。诉状还将企鹅兰登书屋列为被告,该出版社出版了克雷格和比特纳撰写的一本关于特朗普的书
广告
诉状称,被告选择在“选举季高峰期”发表文章和书籍,“旨在对特朗普总统造成最大程度的选举损害”。
《纽约时报》发言人回应称:“这起诉讼毫无根据。它缺乏任何合法的法律主张,实际上是试图压制和打击独立报道。《纽约时报》不会被恐吓手段吓倒。我们将继续无畏无偏地追寻事实,捍卫记者代表美国人民提问的第一修正案权利。”
《纽约时报》出版人A·G·苏兹伯格周二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指出,这起诉讼“毫无法律依据”,并称“无论政治立场如何,每个人都应该对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发起的日益加剧的反新闻界运动感到担忧”。
企鹅兰登书屋发言人表示:“这是一起毫无根据的诉讼。企鹅兰登书屋支持该书及其作者,并将继续维护第一修正案的价值观,这是我们作为图书出版商的立身之本。”
这起针对《纽约时报》的诉讼是特朗普对新闻机构采取的一系列法律行动中的最新举措。他曾就CBS新闻节目《60分钟》一次报道的编辑问题提起诉讼,最终在7月与该电视台的母公司派拉蒙达成1600万美元的和解。去年, ABC新闻因主播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在采访中的言论而同意向特朗普支付1500万美元和解金外加100万美元律师费,以了结诽谤诉讼。
特朗普总统已提起诉讼,指控《纽约时报》及其四名记者对其进行诽谤。
特朗普总统已提起诉讼,指控《纽约时报》及其四名记者对其进行诽谤。 Graham Dickie/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还在7月起诉《华尔街日报》,因其一篇文章称他在2003年向声名狼藉的金融家杰弗里·爱泼斯坦发送过不雅生日祝福。
特朗普近期多次威胁要起诉《纽约时报》,包括这个月因该报刊发多篇文章,提及疑似由他签署、发送给爱泼斯坦的带有性暗示的信息和手绘图。特朗普否认撰写过该便条。但周一提交的诉状并未涉及这些报道。
广告
在诉讼中,特朗普的律师列举了《纽约时报》的三篇文章,称其是“虚假和诽谤模式”的一部分。
第一篇文章选材自克雷格和比特纳所著的《幸运的失败者——唐纳德·特朗普如何挥霍父亲的财富并制造成功假象》(Lucky Loser: How Donald Trump Squandered His Father’s Fortune and Created the Illusion of Success)一书,是关于特朗普的真人秀节目《学徒》(The Apprentice)的制作人如何助推他登上总统宝座的。
诉状还涉及引用《幸运的失败者》,以及特朗普侄女玛丽·特朗普所著书籍中的轶事,这些内容被用在彼得·贝克2024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该文称历届主要政党总统候选人从未遭遇如此密集的不当行为指控。(特朗普针对其侄女的另一桩诉讼仍在审理中。)
诉讼还包括施密特在10月发表的另一篇文章,该文基于对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过幕僚长的约翰·凯利的采访。凯利在文章中警告称,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可能会像独裁者一样统治国家,他还证实了此前关于特朗普将阵亡美军士兵称为“傻瓜”和“失败者”的报道。特朗普否认发表过这些言论。
诉状还对《纽约时报》社论委员会在2024年9月对贺锦丽的背书提出异议,称其“丧失理智”,并批评社论委员会的论点。
特朗普此前曾起诉过《纽约时报》,但未获成功。
广告
2021年,他因该报一系列关于其财务和税务记录的调查报道提起诉讼(克雷格和比特纳是其中两名撰稿记者)。该诉讼于2023年被驳回,特朗普被责令支付《纽约时报》的法律费用。
此外,2020年他的连任竞选团队曾就《纽约时报》观点版一篇题为《特朗普与俄罗斯的真实利益交换》(The Real Trump-Russia Quid Pro Quo)的文章提起诽谤诉讼,该诉讼于2021年被驳回
周一提交的诉讼多次对克雷格和比特纳的书表示不满。诉状称,该书试图抹黑特朗普作为真人秀明星这个“最知名的成功事迹之一”。诉讼称,书中错误地声称《学徒》执行制片人马克·伯内特发现了特朗普并将其捧为名人。诉讼主张,特朗普在出演该节目时已经是“超级名人且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
为证明时报对特朗普的“恶意”,诉讼援引了时报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的十余篇文章,称其“恶意且虚假地将他描绘成不诚实的人,侵蚀公众对他的信任,并贬低他的成就”。
该诉讼还称被告“以丧失理智的方式毫无根据地仇恨特朗普总统”。
特朗普周一晚间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能让《纽约时报》为数十年来对他及其家人和企业的谎言负责,为此感到“自豪”。他提到其他诉讼的成功,特别指出派拉蒙和ABC的和解案例。
广告
此案已交由前总统乔治·H·W·布什任命的法官史蒂文·梅里迪审理。

Daisuke Wakabayashi是时报驻首尔亚洲商业记者,报道区域经济、公司和地缘政治新闻。

Michael M. Grynbaum撰写有关媒体、政治和文化交汇的报道。他自2016年起担任《纽约时报》媒体记者。

翻译:晋其角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贸易僵局中,中国如何扛住压力、不先低头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贸易僵局中,中国如何扛住压力、不先低头

DAISUKE WAKABAYASHI, KEITH BRADSHER
电动汽车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
电动汽车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今年中美贸易战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关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飙升至天文数字。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双方都表现出让步的意愿,并未切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
但在解决贸易分歧方面,双方几乎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周一,经过第四轮谈判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双方将在约一个月后再次就贸易问题展开磋商。
当其他国家为达成关税减免协议争相满足特朗普总统提出的要求时,中国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时间表。与美国的贸易僵局已造成损失——主要体现在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应对这场僵局的同时如何尽可能避免先作出让步?以下是北京方面的一些策略。
黑龙江,把玉米装上半挂卡车。中国对美国出口今年下降了15%,但其整体出口仍在飙升。
黑龙江,把玉米装上半挂卡车。中国对美国出口今年下降了15%,但其整体出口仍在飙升。 Andrea Verd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对美出口锐减,但对其他地区出口激增。
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约15%。但这并未拖累其整体出口增速。
广告
去年,中国的全球贸易顺差逼近万亿美元大关,其出口额超过进口额的规模之大,除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外实属罕见。尽管面临美国关税压力,中国今年的贸易顺差仍有望进一步扩大
今年截至8月,中国贸易顺差从去年同期的6126亿美元扩大至7858亿美元。中国对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及欧洲各国的顺差均大幅增长: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正抢占欧洲和东南亚新市场,大幅降价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在非洲的销量也在激增。
中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部分过剩商品,最终仍会流入美国,尽管特朗普政府誓言要打击这类贸易。
中国成功避开了特朗普总统威胁实施的最高关税——税率一度高达145%。但中国制造的商品仍需缴纳至少30%的最低关税以及其他税费,这使得许多中国输美商品的实际税负大幅提高。
对中国而言,其策略源于历时数年的布局。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入帮助中国在相关地区建立经济联系并施加影响力,而如今,随着中国寻求将贸易从美国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这些地区正变得愈发关键。
通过持续扩大对外出口,中国得以维持经济增长。这不仅得益于出口本身,还得益于对新建工厂的大额投资——这些工厂专门生产用于出口的商品。
广州一家小工厂,正在组装的餐厅用具。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
广州一家小工厂,正在组装的餐厅用具。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试图抑制国内经济疲软的态势。
中国的出口激增正在掩盖其经济其他领域的疲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已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消费者支出减少,青年失业问题依然严峻。中国还在应对由关键行业产能过剩和价格战引发的顽固螺旋式通缩。尽管政策制定者已采取措施提振国内经济,但成效不一。
广告
尽管这可能加剧向美国让步的压力,但中国通过严格控制媒体和互联网,成功避免了关于贸易战代价的自由讨论。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零售额和工业产出均低于经济学家预期,表明经济活动正在急剧放缓。这种疲软态势也意味着,若想实现5%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北京的低利率、放宽购房政策和发放消费补贴等刺激措施可能仍显不足。
中国寻找谈判筹码。
在任何谈判中,双方都需明确自身利益所在。对中国而言,美国仍是最大、最繁荣的消费市场,中国企业因关税面临失去美国客户的风险。
但过去几个月,中国也明确展示了美国对华强硬可能付出的代价。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后不久,中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暂停向美国出口稀土金属和磁铁。
这些磁铁是汽车、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和导弹等产品的关键材料。中国生产全球约80%的稀土磁铁,可增强磁铁耐热性的关键矿物也几乎100%由中国精炼。
广告
6月,作为贸易谈判的一部分,中国同意恢复稀土出口,但部分美国企业仍难以获得充足供应。与此同时,北京施压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使得欧洲制造商同样面临稀土磁体短缺的困境。北京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中国也拥有重要筹码,且不惧使用。
近期,中国进一步通过抵制美国大豆的采购展示影响力。中国购买全球约60%的大豆,是美国豆农不可或缺的客户。通过停止采购,中国以重创美国中西部农民的方式表达了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

Daisuke Wakabayashi是时报驻首尔亚洲商业记者,报道区域经济、公司和地缘政治新闻。

Keith Bradsher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长、香港分社社长、底特律分社社长,以及华盛顿记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常驻中国进行报道。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特朗普惹怒长期盟友,日韩对贸易协议不满加剧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特朗普惹怒长期盟友,日韩对贸易协议不满加剧

DAISUKE WAKABAYASHI, RIVER AKIRA DAVIS
韩国外长赵显周一在国会表示,美国的投资要求“可能会给我们的人民带来巨大负担”。
韩国外长赵显周一在国会表示,美国的投资要求“可能会给我们的人民带来巨大负担”。 Lee Jin-Man/Associated Press
在上周的短短24小时内,特朗普总统就激怒了韩国和日本这两个长期盟友。不到两个月前,两国还表示将合计向美国投资近1万亿美元,以换取降低关税。
上周四,美国移民官员突袭了位于乔治亚州的一处现代-LG大型工厂的建设工地,这是韩国两家最知名企业的旗舰项目。据联邦官员称,数百名韩国公民因非法居留或非法工作而被逮捕拘留。
同一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批准了7月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日方承诺将在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则落实东京迫切寻求的汽车关税减免。但与此同时,美国与日本还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明确规定,这550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由特朗普而非日本官员来决定。如果日本违背他的意愿,他有权提高关税。
 这些事件再次表明了特朗普如何利用贸易谈判来推动其议程,尽管这给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带来了外交、政治和经济上的后果。
上周在乔治亚州埃拉贝尔的现代-LG工厂,员工被带离现场。
上周在乔治亚州埃拉贝尔的现代-LG工厂,员工被带离现场。 Corey Bullard/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via Associated Press
在日本和韩国,政商领导人越来越公开地表达不满,认为自己的国家被迫就范,并质疑继续顺从特朗普的要求是否明智。
在首尔方面努力将300多名韩国工作人员接回之际,韩国的保守派媒体、向来支持美韩结盟的《朝鲜日报》发文指出,政府必须“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周一的社论中,该报敦促官员向美方传达韩国国内正在质疑是否应继续在美国投资。
广告
“人们不禁要从根本上质疑,美国所说的‘同盟’究竟意味着什么,”《朝鲜日报》写道。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借助”了与两国领导人的关系,“通过谈判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协议,为美国产业拓展了市场,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重大投资。”
公众的愤怒韩国敲定7月下旬贸易协议细节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根据协议,美国同意将对韩国商品的关税从25%降低至15%,作为交换,韩国企业承诺将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专门用于增强美国造船业。
韩国总统李在明周三表示,企业对这次突袭行动“深感困惑”,因为“他们并非长期或永久性的工作人员,而是协助安装设施设备的技术人员”。
若美国不能保障此类人员在美工作安全,韩企将会“犹豫是否要进行直接投资”。
韩国外长赵显周一在国会表示,鉴于发生在佐治亚州电池厂的突袭事件,韩国在贸易谈判中提出了美国为韩国工人提供更多签证配额的要求。
周三,一架大韩航空包机从仁川国际机场起飞,前往美国接回被拘留的韩国工人。
周三,一架大韩航空包机从仁川国际机场起飞,前往美国接回被拘留的韩国工人。 Yonhap,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特朗普周一的社交媒体发文称,他将“尽快通过合法途径”为在美投资的外企派遣人员赴美生产提供便利,但他补充说,这些企业必须雇佣并培训美国工人。
特朗普在这项协议中的主要让步是降低了对韩国经济非常重要的汽车行业的关税。但由于降税措施尚未生效,这一承诺正成为悬在谈判之上的变数。本周两国将继续磋商韩国投资的落实方案,但首尔方面已明确表示,它无法接受日本上周所作出的那种让步。
广告
“没有哪个韩国人会签署那样的草案,”李在明办公室的政策室长金容范周二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
他补充说,若无法就其余对美投资安排达成协议,韩国政府将不会推进造船业投资计划——该项目被韩国官员称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方案。特朗普一再誓言要重振美国的海运产业,这将需要韩国的帮助,后者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日本的前车之鉴正笼罩着韩美谈判——有评论认为,日本签署的协议等于向特朗普让渡了金融主权。日本媒体公布的谅解备忘录细节表明,日方当时只能屈服于美方的要求,否则就得承担损害经济的风险。
位于埃拉贝尔的现代超级工业园,摄于周二。
位于埃拉贝尔的现代超级工业园,摄于周二。 Elijah Nouvelag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该备忘录值得关注的条款包括:特朗普将亲自遴选日本对美投资项目。文件显示,一旦美方作出选择,日本需在45天内完成项目审核并提供资金。若日方拒绝推进项目,特朗普有权自行设定更高关税税率。
根据文件,日本最初将获得投资所产生现金流的一半,直到达到约定的门槛为止。此后,日方收益比例降至10%,剩余资金将归美国所有。
前日本经济产业省高官细川正彦表示,日方为了“止损”而不得不同意这些条款,以便降低汽车关税。但他认为,这个过程不太可能像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所宣称的那样展开。
“若认为美国开口要钱日本就会拱手奉上,那就大错特错了。日本并没有成为美国的提款机,”细川正彦说。
今年2月,特朗普总统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椭圆形办公室会晤。
今年2月,特朗普总统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椭圆形办公室会晤。 Cheriss Ma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中国对非洲出口飙升,对美贸易大幅下滑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中国对非洲出口飙升,对美贸易大幅下滑

DAISUKE WAKABAYASHI, MUSINGUZI BLANSHE
莱索托马塞卢一家纺织厂的工人,摄于7月。特朗普总统已对包括莱索托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征收关税。
莱索托马塞卢一家纺织厂的工人,摄于7月。特朗普总统已对包括莱索托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征收关税。 Joao Silva/The New York Times
随着特朗普总统的关税阻碍商品流入美国,中国企业将贸易转向非洲,到目前为止,中国在2025年对非洲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600亿美元,几乎超过了去年的总额。
根据中国政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中国向非洲出口了价值141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进口了810亿美元。中国对非贸易不平衡的扩大源于中国制造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工业设备出口激增。
对非洲出口激增、对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出口创纪录,这都凸显出中国制造商在为其工厂持续大量生产的产品寻找新市场方面的韧性。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但随着与美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制造商品的流动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今年8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33%,而对非洲的出口增长了26%。
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街道上,中国对非洲贸易的蓬勃态势显而易见。
坎帕拉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们铺满了城市店面,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实惠的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
坎帕拉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们铺满了城市店面,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实惠的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 Stuart Tibawesw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一个电子产品商店林立的繁华社区,几乎每家店面里的堆着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中国制造的。
店主姆维内·约瑟夫表示,过去10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已经逐步挤掉了来自欧洲和印度的竞品。他估计,市场上近99%的太阳能品牌是中国制造的。归根结底,中国产品在价格方面无可匹敌。
广告
“要在市场上和其他人竞争,我只能寻找廉价的太阳能产品来出售,”38岁的姆维内说。“这就是中国人提供给我们的。”
不仅仅是太阳能电池板。在这家小而拥挤的电子商店里,从灯泡到发电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
十多年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在整个非洲大陆投入巨资建设基础设施。这些项目加深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商机,并且令它们有了获得宝贵原材料的途径。
今年,特朗普政府削减了对非洲的援助,使许多卫生和发展计划陷入僵局。它还对许多非洲国家征收关税,其中南非商品面临30%的关税。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肯尼亚与中国关于“一带一路”合作会议。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肯尼亚与中国关于“一带一路”合作会议。 Pool photo by Wu Hao
特朗普最初威胁要对从莱索托进口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迫使这个依赖纺织品的国家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后来这一税率降至15%,预计仍会对莱索托造成伤害。根据美国国会2000年通过的一项法律,有近20个非洲国家向美国出口特定产品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其中包括莱索托。
随着美国从非洲撤出,中国正以经济平衡力量的姿态出现。今年6月,北京表示将免除53个非洲国家的几乎所有关税。中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发展富有成果的互利关系。
广告
中国主要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在1月的一篇社论中称,过去三年中,中国在非洲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过去25年里也一直帮助该地区修建公路、铁路、桥梁和港口。
北京所描绘的“权宜联姻”在太阳能领域最为明显。尽管中国在太阳能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残酷竞争和产能过剩压低了价格,侵蚀了盈利空间,中国太阳能企业仍在苦苦挣扎。然而,急剧下降的价格刺激了非洲的太阳能热潮,当地对能源的需求极为迫切。
乌干达首家手机工厂由中国企业建造,凸显出中国在非洲的长期存在。
乌干达首家手机工厂由中国企业建造,凸显出中国在非洲的长期存在。 Luke Dray/Getty Images
因此,根据能源跟踪组织Ember的说法,太阳能在非洲正在“起飞”。该机构称,过去12个月,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增加了60%,20个非洲国家在此期间的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在乌干达,许多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在坎帕拉设立了分销办事处,使零售商能够迅速获得产品,避免了从中国进口产品的繁琐过程。
供水和太阳能安装公司W. Water Works的董事总经理沃尔特·库库表示,中国太阳能企业在乌干达非常普遍,它们正在非洲大陆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他说,超过八家中国公司在坎帕拉设有分销中心。
他说,这些公司相互间竞争激烈,压低了价格。他估计,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下降了40%。
广告
库库说,欧洲竞争对手并未像中国公司那样在非洲投资该行业。
他说:“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那时候中国企业早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肯尼亚标准轨距铁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23年承建,并获得了北京的资金支持。
肯尼亚标准轨距铁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23年承建,并获得了北京的资金支持。 Thomas Mukoya/Reuters
不仅仅是清洁能源。为满足非洲工业需求而激增的中国出口数据令人震惊。今年前5个月,对非洲的钢铁出货量增长了近30%。中国的农业、建筑和造船机械的交付量都增长了40%以上。此外,根据中国最新的海关数据,电机和发电机出口增长了50%以上。
在消费产品方面,增长同样令人瞩目。中国汽车出口在2025年的前五个月增长了67%,其中仅5月的出货量就翻了一番。中国已经在其他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非洲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中有四个是中国品牌,其中华为和小米今年的市场份额增幅最大。
多年来,非洲领导人一直对他们所认为的与北京的不平衡关系表示担忧,他们担心中国吞噬非洲的自然资源,同时用大量制成品淹没非洲市场。
中国出口商品的大量涌入有可能破坏非洲国家发展本国高价值产业的努力,使它们陷入一个为难的境地。然而,凯投宏观非洲经济学家戴维·奥莫乔莫洛说,政策制定者们认为他们必须维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广告
“中国确实是唯一的选择,”他说。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China’s Exports to Africa Are Soaring as Trade to U.S. Plunges

Already this year, China’s trade surplus with Africa is nearly as big as all of 2024, a sign of how President Trump’s tariffs are reshaping the flow of goods.

五年过去,中国房地产危机仍未见尽头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五年过去,中国房地产危机仍未见尽头

DAISUKE WAKABAYASHI, JOY DONG
北京一处恒大楼盘,摄于周六。
北京一处恒大楼盘,摄于周六。 Andrea Verd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曾经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中国恒大于2009年在香港上市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一片火热。当时市场对这家公司的热情之高,以至于每有一个幸运的人成功买到至少一股,就有46人排除在外。
时过境迁。
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兴衰象征的中国恒大周一从香港交易所退市。四年前,该公司首次预警财务困境,并在两年前寻求破产保护
背负3000亿美元债务的恒大倒下折射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缓慢而痛苦的崩溃过程。政府政策避免了市场突然崩溃,却带来了漫长的衰退周期。
广告
这次房地产低迷虽未带来像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遭受的那种毁灭性冲击,但其阴影已笼罩中国经济长达五年之久,且至今未见尽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上月新房价格创下九个月来最快跌幅,二手房价格也持续下滑。
随着行业持续低迷,政府已出手干预,对部分负债房地产公司予以扶持,以防整个行业全面崩溃。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商之一,万科已多次依赖其最大股东——国有企业深圳地铁——的借款来应对其3658.7亿元债务带来的偿付义务。今年,深圳地铁透过九笔借款向万科提供了243亿元人民币。万科周五报告称,1月至6月上半年亏损119.47亿元,同比增加了21%。
几乎空无一人的恒大住宅与商业楼盘。
几乎空无一人的恒大住宅与商业楼盘。 Andrea Verd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北京在2020年出台规定遏制开发商过度借贷,由此引发了一场螺旋式的下行趋势,将许多房地产企业推到破产边缘。但政府并未进行全行业纾困,而是采取了放宽购房限制和鼓励银行加大放贷力度等措施。
哈佛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安德鲁·科利尔表示,其结果是“痛苦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这与2015年前后中国上一轮房地产严重低迷时期采取的措施截然不同。当时北京耗资数千亿美元,通过现金补偿方式鼓励中小城市居民换购新房。虽然该政策重振了市场,但也引发了由开发商过度负债推动的新一轮建设热潮。
科利尔指出,中国“对于向房地产市场投入更多资金填补窟窿非常谨慎”,并补充说,“中央政府根本不会去救地产业。”
广告
虽然部分大型开发商仍在尝试债务重组,众多较小的开发商已经倒闭。此次低迷更重创了房地产繁荣周期中衍生的各类行业,包括建筑、房地产销售和景观设计,无数企业与工作岗位遭受冲击。
本月,香港高等法院下令中型房地产开发商华南城控股清盘,此前一名法官裁定该公司在其重组计划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南京的一处恒大楼盘,摄于本月。
南京的一处恒大楼盘,摄于本月。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正值中国经济的脆弱时刻。贸易战限制了中国发动其出口引擎的能力,而消费者支出依然疲软。政府虽然向半导体、机器人和其他科技领域投入资金,但这些投资难以迅速填补房地产萎缩留下的缺口。
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在其鼎盛时期,该行业约占中国经济总量的30%。土地出让收入充实着地方政府财政,众多中国家庭也将积蓄投入房地产,视其为最稳妥的投资选择。
近期数据令人忧心:尽管新开工项目大幅放缓,库存不减反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前七个月,全国新开工住房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0%。据上海市政府背景的财经媒体和研究集团第一财经称,目前商品房待售面积是历史平均值的两倍有余。
广告
今年2月,35岁的维多利亚·于(音)将她与丈夫在中国中部工业城市合肥共同拥有的一套公寓挂牌出售。三年前,他们以约23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房子,并另外花费了56万元进行装修和购置家具。他们将这套带全套家具的房产以接近其最初购买价的价格挂牌。
数十名房地产经纪人和潜在买家表示了兴趣,但所有报价都比她的要价至少低15%。当买家提出极低的报价时,她非常愤怒。
“我就觉得怎么会这个样子了,有这么差劲,”她说。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滑正值中国经济的脆弱时刻。贸易战限制了中国发动其出口引擎的能力,而消费者支出依然疲软。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滑正值中国经济的脆弱时刻。贸易战限制了中国发动其出口引擎的能力,而消费者支出依然疲软。 Andrea Verd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于女士在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做销售,她最终撤下房源,决定继续住在这套公寓里,因为她无法接受超过70万元的损失。她说,她的错误在于相信买房是一项稳健的投资。
房屋中介建议她现在接受较小的损失,因为“以后会更难卖出去”。于女士也认为,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不像北京或上海那样是政治和经济中心,房价永远不会回升到过去的峰值。
本月,高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7月的销售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一点迹象仅限于一线城市。
广告
但即使在一线城市,地方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刺激需求——这与多年来抑制投机性购房的措施形成了鲜明逆转。本月,北京市政府取消了长期以来限制居民在郊区购房数量的措施。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会促使深圳和上海等其他大城市采取类似举措,以缓解供应过剩问题。
科技行业工作者张莉莉(音)本月卖掉北京的房子时,对市场的疲软程度感到惊讶。她最终以低于要价的价格卖掉了房子。但她很庆幸能成交,因为她遇到的大多是无意购买的“只看不买的人”。
张女士说,在北京当业主的经历就像坐过山车。她在2016年抓住机会买了房,当时因为房价上涨得太快,她感到必须赶紧买。之后价格继续飙升,中介打电话给她,询问是否有意出售。她一直未出手,直到她和丈夫有了孩子,他们的房子突然感觉就不够住了。
但那时市场已经疲软,房价暴跌。她最终没赚没亏,等于这九年“什么都仿佛没有发生”,她说。
“没有人跟我开价的时候我就比较慌了,”张女士补充道。“都没有任何人愿意开价,这件事情就是很可怕的。”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特朗普关税迫使美国企业进入“求生模式”

21 August 2025 at 04:15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特朗普关税迫使美国企业进入“求生模式”

DAISUKE WAKABAYASHI
霍莉·伊芙可能不得不关闭自己9年前在加州创办的全天然除臭剂品牌Madame Lemy。
霍莉·伊芙可能不得不关闭自己9年前在加州创办的全天然除臭剂品牌Madame Lemy。 Aleksey Kondratyev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越战结束后,理查德·梅回到美国,进入商学院深造,其中一门经济学课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学习了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并通过贸易从其他国家获取所需商品。1990年,他在美国创业,成立了一家设计医疗护理床和车库门的公司。作为对李嘉图理论的实践,他将设计图纸交由亚洲的制造商加工成成品。
此后3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模式让他的公司MFG Direct USA稳健发展。但今年在特朗普总统一系列关税的冲击下,他担心公司没法再撑60天。如今从中国进口车库门需向美国政府支付83%的关税,其中包括四种不同的新旧税项。
现年78岁的梅称自己转入了“求生模式”。他裁员、大幅削减开支。团队每天工作12个小时,拼命寻找新客户。虽然他挺过了最初的冲击,但企业仍面临巨大挑战。
广告
“我们现在几乎是苟延残喘。”他说,“大家已经拼尽全力,只是为了维持公司生存。”
特朗普发起全球贸易再平衡行动仅仅六个多月后,一些美国小企业已经濒临破产。还有一些干脆选择放弃。上周,美中双方同意将暂停加征关税的期限延长90天(原定税率将飙升至灾难性的145%),避免了两大经济体间贸易完全停滞的最坏局面。
广州的一家服装市场。尽管暂停征收更高关税,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的最低关税仍有30%。
广州的一家服装市场。尽管暂停征收更高关税,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的最低关税仍有30%。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但对许多仍需支付现有关税的美国小企业主而言(如中国商品至少30%的关税或外国钢铝制品50%的进口税),暂停加税并无实质帮助。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显示,美国的平均实际关税率已从2017年1月特朗普就职时的2.5%飙升至8月初的18.6%,创90多年来的新高。
许多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囤积了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但随着库存逐渐耗尽,关税的全面冲击逐渐显现,给一些本就艰难求生的公司带来致命打击。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齐兰的家族企业霍华德·米勒是一家手工钟表和家具制造商。上个月,该公司宣布计划在明年停产,结束99年的经营历史。在声明中,这家在密歇根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雇用了近200名员工的公司表示,他们本已因为房市低迷而举步维艰,而关税冲击供应链并“引发经济衰退担忧”,令其再也无法维持。
公司首席执行官、创始人之孙霍华德·米勒表示:“我们的业务直接受到关税的冲击,这些关税提高了国内无法采购的关键零部件的成本,同时也让专业供应商破产,导致我们的经营无法持续。”
广告
58岁的珍妮弗·伯格曼于7月关闭了母亲44年前在纽约创办的玩具店——西区儿童。她说,在亚马逊时代经营玩具店本已艰难,关税则是让情况雪上加霜。从畅销的滑板车到廉价小饰品的全面涨价使她大部分时间在疲于应对价格上涨,她还发现,消费者因担忧关税对经济的影响而在消费上变得更为谨慎。
6月核算账目时,伯格曼发现到了7月她将无力支付房租了。玩具品牌的销售代表告诉她,其他店铺同样难以为继。
“他们认为我是第一个倒下的,”伯格曼说,“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Baby Paper是一个仿纸玩具品牌,老板萨里·威亚兹称,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具有“毁灭性”。她的成本上涨了25%,加之未来不确定性,使得企业难以做规划。67岁的威亚兹指出,与新冠疫情时期政府和社区对小企业的支持相比(当时疫情也曾导致本土企业倒闭),现在的情况是天壤之别。
她说,在一个小型制造商的社交群里,她注意到许多原本很有干劲的企业主正“开始放弃”。
38岁的霍莉·伊芙开始面对现实:她可能不得不关闭自己在加州创办的全天然祛臭粉与洗发水公司Madame Lemy。九年前,她因找不到有效的天然除臭用品而创业,起初在自家厨房里制作产品。
Madame Lemy的美国代工企业依赖外国供应商,它们告诉伊芙,费用将不得不提高200%。
Madame Lemy的美国代工企业依赖外国供应商,它们告诉伊芙,费用将不得不提高200%。 Aleksey Kondratyev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疫情期间,她的公司迎来快速增长,网购需求推高销量,库存告罄。伊芙申请了小企业贷款扩张业务,但之后因网络广告越来越贵、效果越来越差,公司陷入低谷。今年初,本对前景充满乐观的她因关税冲击而彻底失望。
她在美国的代工厂告诉她,由于原料都来自海外,他们必须将收费提高60%到200%不等。此外,从中国进口的纸盒和其他包装的关税也大幅上升。她说,她已难以偿还贷款。
广告
“这问题简直大到无解。”伊芙说,“彻底摧毁了我的心理健康。”
她将自我价值完全寄托在这个公司身上——它曾经支撑她度过离婚之痛和严重车祸,如今濒临破产的阴影让她几乎无法承受。
她说,家人的支持给了她安慰。她的父亲斯蒂芬·兰菲尔德曾投票支持特朗普,他代表女儿写信给白宫,解释说她的公司将无法在这些关税下存活。
“小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但关税政策对它们不公。许多企业将别无选择,只能关门停业,”兰菲尔德写道。“我恳请你们重新审视这项政策,让像我女儿这样的美国企业家和小企业主能够继续为我们的经济做出贡献,而不是被这些超出他们掌控的成本压垮。”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