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48+512 不是一个合理的配置

By: SGL
5 October 2025 at 01:11
SGL: 仅在此给要入苹果家电脑的朋友提个醒。

不要过多相信网络上说的 48+512 是性价比之选之类的。

1. 首先选择了 Mac 以及 48G 这类大内存,则不应再存什么“性价比”之类的想法,如果要性价比,就应该去选合适的 Windows 。(信仰除外)

2. 其次,从合理性上来说,如果内存达到 32,36,48 这种层级,从使用场景上,512G 的外存是配不上 32 ~ 48 这种容量的内存的,是一种不匹配。拿一个场景举例来说,如果你的高内存的后台是需要跑许多的 docker 容器设置一些轻量虚拟机(譬如 orbstack 中的 machine),甚至 parallel 这些重量级虚拟机。那么高内存固然可以满足需求了,那么接下来你需要担心的事情就是日积月累的虚拟磁盘占用,容器卷的占用,镜像的占用。这些东西的占用,我相信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会积累到一两百 G 的样子。那么这个时候你可能就需要时不时的惦记着清理你的磁盘。

3. 关于扩容,选择 48+512 的人大多大底是有些拧巴的人,你让他买了立刻扩容,首先未必肯舍得保修,其次它未必肯放得下心中的“洁癖”和“强迫症”,即————我花了不菲的价钱(富哥除外),还要再去破坏“完美”的产品去改装。在心理上未必接受的来。最后,才是扩容的风险性问题。万一扩容的商家手抖了,用的颗粒就是有问题了,等等,这种情况概率大小我不知道,暂未不表。

4. 关于挂尿袋,这个我个人目前只有一个看法,“你尿袋能挂 100T 那也是挂尿袋,和内置是两码事”。除非这个尿袋是如意金箍袋,能变大变小塞进 Macbook 的 sd 卡槽里。

所以,我的建议和教训就是,当你已经考虑了买 Mac ,并且是上高性能,高内存的配置的时候,狠狠心上 1T 吧。再高的外存我也不做点评,因为确实太特么贵了。但是 1T 还是有必要咬咬牙的。只有内存和外存作为一个整体的配置相得益彰了,才能发挥机器的最大价值。

当你觉得 512G 绰绰有余的时候,那么,你还需要额外的考虑一下,你的 32G+的大内存是否同样过于冗余。

除非是较为极端的小众的情况,其内存需求立竿见影的大于外存。

期待更轻薄的 Macbook Air

By: maizero
4 October 2025 at 18:26
maizero:

这次去大阪玩,刚好路过心斋桥 Apple ,进去摸了下 iPhone Air ,我决定国行发售了要入手一台。

目前在用国行 17 Pro ,如果国行 Air 到手后,我会把国行 17 Pro 换成港版。

为什么决定买个”残废“的国行 iPhone Air 呢?因为这个轻薄的手感,真的太爱不释手了,之前用三星 s25e ,也是为了轻薄。

最近工作用 ThinkPad x1c 2025,14 寸笔记本,不到 1kg ,让我出差旅行,习惯性带这个本。

但是个人习惯了 Mac ,Macbook Air 比起 Pro ,又缺这样那样的,而且也不怎么 Air 。

不仅期待/祈祷下一代的 Air:

1 、模具改改吧,Pro 和 Air 还是区分开吧

2 、学学 17 系列,下放一些 Pro 的技术吧,例如屏幕、接口,芯片性能可以差异化,一些刚需的,还是给 Air 吧

3 、做轻薄吧,毕竟现在快充技术很成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