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14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宗馥莉左膀右臂祝丽丹、严学峰岗位进入“待定”状态

宏胜集团的核心成员祝丽丹、严学峰在集团内部系统中,岗位已变更为“待定”状态。

浙江饮用水从迅尔商贸手中拿回了销售权。

南方周末记者 贾梦雅

责任编辑:冯叶

浙江饮用水生产的娃哈哈桶装水。受访者供图/图

浙江饮用水生产的娃哈哈桶装水。受访者供图/图

南方周末记者获取的资料显示,2025年10月13日,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胜集团)的核心成员祝丽丹、严学峰在集团内部系统中,岗位已变更为“待定”状态。宏胜集团由宗馥莉控股。

此前据媒体报道,严学峰曾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后于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宗馥莉辞职后,“经销商更不敢打钱了”

“现在娃哈哈的销售人员几乎都是宏胜的。”

经销商普遍存在一种担忧,“主要还是害怕收到娃小宗的产品”。

每年11月,娃哈哈会于杭州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但经销商们尚未接到2025年大会的相关消息。

南方周末记者 贾梦雅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10月7日,浙江杭州的娃哈哈大厦。视觉中国/图

2025年10月7日,浙江杭州的娃哈哈大厦。视觉中国/图

“很搞笑,作为员工,现在获取公司的信息全部来自网络。”一位在娃哈哈有21年工龄的销售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自嘲。

大多数受访员工感受相似,“毫不知情,集团没有任何通知、声明、公告”。

2025年10月10日晚,多家媒体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

辞职当日,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流出。通知显示,表示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针对娃小宗目前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来自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新疆等多地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没收到消息要做娃小宗”。他们目前订购和销售的均是娃哈哈品牌系列产品,主要由宗馥莉执掌的宏胜系生产、发货。

宏胜系正常产销

多位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国庆假期前,有工厂订购了娃小宗的物料,但只是堆放在一处,尚未听说有具体产品推进生产。

一位在娃哈哈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国庆长假消费图景:从“炫耀与购物”转向精神生活

“超长假期拉动长途与出境游升温,游客从‘炫耀与购物’转向以体验与预算为先的理性消费。”

线下演出与赛事走热成为旅游新引擎。

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商品消费增速,“居民的消费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生活”。

南方周末记者 贾梦雅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10月6日,浙江舟山岱山县海岸港湾蜿蜒曲折,是县域旅游热门地之一。视觉中国/图

2025年10月6日,浙江舟山岱山县海岸港湾蜿蜒曲折,是县域旅游热门地之一。视觉中国/图

八天长假,人潮汹涌。

据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全国人员跨区域流动量约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创历年新高。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显示,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花费8090.06亿元,折算日人均113.88元。相比之下,2024年国庆日人均消费130.87元,2023年日人均114.02元。呈现“人更多、客单更低”的消费趋势。

人更多,走更远

交通运输部表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公众整体出行意愿较强,旅游流、探亲流高位叠加。其中,假期首日出行人数达3.36亿人次,同比增长1.4%,触及高峰,10月7日返程客流也出现次高峰,达3亿人次,同比大增18.3%。

分出行方式看,铁路客运量约1.54亿人次,同比增长2.6%;公路出行量约22.47亿人次,同比增长6.5%;水路客运量约1167万人次,同比增长4.2%;民航客运量约1917万人次,同比增长3.4%。

此外,为应对新能源车充电排队,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能力较“五一”提升约118%;假期日均租车约65万辆,同比增长18%。

长途游、跨境游与小众目的地游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假期前一日至假期第七日,国内航班数量较2023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上升3.6%和3.8%,反映出居民长途旅游意愿持续升温。

据同程旅行(00780.HK)发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西贝风波背后:“中国版麦当劳”的野心与陷阱

26 September 2025 at 20:30
“2005年后,购物中心开始兴盛,大店已经不再符合市场需求,人效、坪效都跟不上。”

中央厨房为标准化而生,可带来10%-12%的利润率提升空间。

“旨在打造全国连锁的品牌,必须依靠可远距离运输的冷冻产品来突破地理限制。”

麦当劳、肯德基、萨莉亚等全球连锁品牌能在中国实现“千城万店”,有赖于“系统化能力”。

南方周末记者 贾梦雅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9月16日,浙江杭州一家西贝门店。视觉中国/图

2025年9月风波之下,浙江杭州一家西贝门店。视觉中国/图

2025年9月,网红主播罗永浩对阵中国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之一的西贝,引发了一场关于预制菜的全民大讨论。

餐饮业被推至风口浪尖,放大了消费者对菜品加工方式的关注。如今,绿茶餐厅、太二酸菜鱼等连锁品牌均悄然撤下“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宣传。

作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希望能做出一家“铺天盖地”的企业,过去十年一直在尝试推出新的快餐品牌,他在《折腾不止》一书中反复提及,麦当劳是他的假想敌。这本书记录了贾国龙三次深度访谈。

实际上,标准化与规模化不仅是贾国龙的野心,更是中国餐饮人的集体愿景。他们从街边千平大店起步,开进精缩的购物中心,从厨师掌勺到中央厨房流水线,就这样走过二十余年,却在预制菜争议中暴露了工业化与消费者期待间的巨大鸿沟。

中国餐饮业靠什么实现规模化?预制菜在当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麦当劳与萨利亚更便宜也更全球化?

“酒楼模式”起步

“女士们,先生们,爷不念了。”据前述访谈,1988年春末,正在读大二的贾国龙作出退学决定。离开学校的日子,也是他创业启动的日子。

他回到老家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从临时摊位干起,先后试过咖啡与面包、家常小吃、酒吧、西餐与海鲜。他还做过火锅与大体量餐饮广场,也曾南下深圳经营海鲜酒楼,最终损失百万,撤回内蒙古。

在老家稍作休整,1999年,贾国龙再次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开店,承包的金翠宫海鲜大酒楼亏损收场后,他调转方向,把店名改为金翠宫莜面美食村,推出莜面、烤羊排、手扒羊肉、烤全羊与农家大锅饭等西北菜品,营业额快速改善。

这一阶段的西贝门店有几个特征:其一是面积大,多为街边独立大店,动辄上千至数千平方米,能支撑宴请与聚餐的大客流;其二是菜单长,菜品常态维持在两百道左右,既保留西北主力菜,也容纳本地口味的补充项。

连锁品牌麻辣诱惑、麻辣生活创始人韩东2002年进入中国餐饮市场,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00年初,“大单店”是以正餐为主的餐饮品牌常见的门店形态。品牌门店面积一般在600-2000平方米,单一门店员工常在100人以上。

为容纳这样的大店,餐饮门店多开在街边。当时商务、政务宴请,婚宴与社交性聚餐旺盛,大空间与包间是刚需,“消费者对服务、环境、产品和形式的要求较高”。

另一重要原因是,中国餐饮的供应与流通基础薄弱。

“当时门店所需菜品,多由厨师长或采购员每日进货,店内切配,就地囤料,日清日结。”韩东说,彼时,上游以小规模种养为主,中游依赖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层层分销,冷链车与冷库覆盖不足,跨区域调拨难以稳定,“正餐更依赖现场后厨与大规模备餐空间,自然偏向‘大店’”。

2006年开业的全聚德北京西翠路店面积约2600平方米,有宴会厅与十余个包间,可同时接待超380位客人;海底捞同样采用街边独立大店,面积达上千平,被其创始人张勇称之为“酒楼模式”。

依靠大店模型,2000年底,西贝在临河开出四家分店,加上北京的一家店,年营收约3269万元,利润161万元。其中,北京门店贡献突出,营收1282余万元,利润151余万元。

之后的几年里,西贝继续在北京与其他城市试水,开在城市边缘地区,主力商品仍围绕莜面与羊肉展开,门店的后厨与流程设计延续北京早期的做法。到2009年,西贝开出二十多家店,年营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线下高德扫街,线上即时零售:阿里转向“大消费平台”

11 September 2025 at 10:00
“高德能触达更广泛、更下沉的用户群体,其场景也从‘吃’扩展到‘衣食住行游’,更适合打造‘超级入口’。”“阿里正在建构‘线上即时零售’与‘线下到店’双线格局。”

南方周末记者 贾梦雅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9月10日,高德发布扫街榜。视觉中国/图

2025年9月10日,高德发布扫街榜。视觉中国/图

2025年9月10日,高德地图在App内上线“扫街榜”,对标美团的大众点评。

据高德披露,高德地图目前覆盖了全国超七百万个餐厅点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日均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高德在此时间点再次推出到店业务,是阿里转向“大消费平台”的重要一环。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称,饿了么与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集团叙事从“电商平台”转为“大消费平台”。

不过,高德杀入的是一片红海,其当前要争夺的,依然是与美团、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相同的用户决策心智。

打造“超级入口”

发布会上,高德发布了首份“烟火小店榜”,首批上榜2962家店铺,覆盖全国61城。

高德同时发布“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并表明多项补贴同时推进:2亿元专属到店出行补贴券包;9.5亿元消费券;在流量与内容侧,每天将提供5000万次曝光,并拿出3000万元激励达人进行内容制作。

扫街榜上榜店铺下披露了评分细则,店铺综合评分由“真实行为得分”和“评价得分”组成,并用芝麻信用等做可信度校准,前者基于用户导航、搜索、到达、收藏等行为信号,后者基于消费后评价等。评分与商家是否入驻或付费无关。

产品侧还把这些行为信号拆成子榜单,如体现远距到访的“轮胎磨损榜”,代表稳定偏好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东方甄选:告别网红主播,能做“线上山姆”?

6 September 2025 at 13:00
东方甄选在供应端并无壁垒,其核心优势在于基于社交电商构筑起来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信任度。

东方甄选仍在补贴,一方面弥补价格劣势,一方面为自己的电商平台引流。

投资交流社区雪球也是东方甄选的粉丝聚集地。

南方周末记者 贾梦雅

责任编辑:冯叶

东方甄选亮相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视觉中国/图

东方甄选亮相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视觉中国/图

“身处暴风骤雨。”

2025年8月22日,在2025年财报电话会议上,回应近期东方甄选(1979.HK)的诸多传闻时,董事长兼CEO俞敏洪坦言,“今天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希望能够特别珍惜。”

东方甄选原本高速增长,2024年与头部主播董宇辉分家后,最新财年(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营收、利润及商品交易总额(GMV)均大幅下滑。

财报显示,东方甄选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营收与GMV分别为44亿元与8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32.7%、39.2%。

上一财年高达17亿元的净利润几乎化为乌有,2025财年仅录得620万元。

东方甄选表示,营收下降主要是由于直播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在业务战略上的调整。造成利润断崖式下跌的最大因素则是付给董宇辉的1.4亿元“分手费”(体现在行政开支科目,使该项费用同比增加22.5%)。

不过,剔除上半年剥离与辉同行的影响后,东方甄选在下半年的营收和利润都开始好转。全年自营产品营收达到35亿元,贡献近八成总营收。

“2025财年我们所经历的挑战,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东方甄选的核心商业模式。我们以挑选优质产品的直播平台为中心,并以自营产品作为长期定位,进行了全面的布局。”俞敏洪说。

这一模式几乎等同于“线上山姆”,投资者似乎也热衷为此埋单。尽管近期经历股价“过山车”,截至9月4日收盘,东方甄选年内涨幅仍达50%。

东方甄选距离“线上山姆”究竟还有多远?

自营投入期

2021年,原本做K12教育的新东方在线被动转型为东方甄选,俞敏洪率领几百位老师开启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

之所以从农产品切入,是因为在彼时的直播电商江湖,美妆、服饰等高毛利类目被头部主播牢牢占据。这类产品供给标准化程度高,抽佣也更高。而农产品品质波动大、物流与售后复杂,行业里几乎没有人愿意把它当作主航道。

“你能说出一个苹果的品牌吗?猪肉、排骨又有哪个品牌能叫得响?”乔伊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是上海白云之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前字节跳动运营人员,负责过东方甄选账号的运营工作。

乔伊认为,非标产品恰恰留下巨大的市场空白,“依托农产品来打造品牌是一条极富潜力的赛道”。另外,东方甄选搭上了时下流行的健康风潮,“配料表干净”是在采访过程中,东方甄选消费者时常提及的关键词。

半年后,董宇辉突然凭借“知识型双语带货”爆火,更多产品顺势进入东方甄选直播间,从农产品延伸至日用品、美妆、图书、生活用品等多个领域。东方甄选也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拓品类)是为了提升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