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典关系动荡10年 王毅:两国需重建互信

中国和瑞典关系动荡10年之际,中国外长王毅星期四(10月16日)在北京会见访华的瑞典外长斯蒂纳加德,指两国关系过去几年遭遇一些挫折,需要双方面对面交流、重建互信。王毅并呼吁希望瑞典以独立自主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看待和发展中瑞关系,并表示北京愿对斯德哥尔摩实施免签政策,进一步开展人文交流。
去年9月出任瑞典外长的斯蒂纳加德(Maria Malmer Stenergard),来自瑞典中间偏右、自由保守主义政党温和联合党(Moderata samlingspartiet,简称温和党)。她应王毅邀请10月16日至17日正式访问中国两天,成为16年来首位访华的瑞典外长。
中瑞关系10年前开始出现大波动。香港铜锣湾书店股东、瑞典籍公民桂敏海2015年在泰国芭提雅寓所被中国警方带走,之后露面时处于中国的拘押之中。两年后,他与瑞典外交官乘高铁前往北京时再次被捕,并被判10年监禁,案件引发中瑞关系紧张。
之后,两国关系还受到冠病病毒溯源、2024年波罗的海海底电缆中断事件等冲击。2024年下半年,中国宣布单方面给予部分欧洲国家免签证入境待遇,但瑞典被排除在外。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星期四会见斯蒂纳加德时表示,瑞典是欧盟重要国家,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过去几年,两国关系遭遇一些挫折,需要双方面对面交流、重建互信。
王毅指出,中瑞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虽然不同,但过去75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就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相互成就。他认为,双方应坚持伙伴而非对手的定位,坚持合作大于分歧的基调。
王毅指出,今年是中瑞建交75周年,中国愿同瑞典用好经贸领域机制性对话,扩大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在气候变化等多边事务中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双边关系回到正确轨道并不断健康稳定发展。
为鼓励支持更多瑞典民众赴华感受真实的中国,王毅表示,北京愿对斯德哥尔摩实施免签政策,进一步开展人文交流;希望瑞典为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外交部引述斯蒂纳加德表示,瑞典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愿本着相互尊重精神,同北京加强对话,增进了解互信,妥善处理分歧。
斯蒂纳加德指出,过去75年瑞中关系取得积极成果,未来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瑞典愿同中国打造互利均衡的经贸关系,加强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合作,深化教育、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
她表示,感谢中国对瑞典施行免签政策,相信这将有力推动更多瑞典人民来华,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斯德哥尔摩重视北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坚定支持开放自由的贸易体系,支持加强对话合作。
中瑞外长星期四还就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