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和随想|什么叫“农闹”?谁在说“农闹”?
作者:彭远文
发表日期:2025.10.14
来源:微信公众号-往事和随想
主题归类:三农问题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我也是这几个月才知道“农闹”这个词的。
只要你一说提高农民养老金,马上就有人说你是“农闹”,紧跟着“白嫖”、“想领养老金去交社保啊”,“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一类套话。后面这些说辞我都已专门驳斥过,今天就来说说“农闹”这个词。
看到这个词,第一感是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这是想贴个标签把人打倒吗?第二感是:这难道不是一个褒义词吗?
举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比如“盲流”,这词和“农闹”特别像,但用今天的观念看,“盲流”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啊。不管是为了逃难,还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人都很值得敬佩。
我爸给我讲过一个村里人的故事,叫彭商成,大鸣大放的时候提意见,秋后算账被每晚批斗,然后他就偷跑掉了,一直跑到了新疆,当了农场工人。晚年回到老家,有个冬天吃补药(猪肉加上一些所谓的补药一起熬),吃太多了死了。听完这个故事,我太喜欢这个人了,结局也好,简直就是喜丧,比他那些被饿死的同辈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所以,如果把不听话,不守规矩,敢于反抗的人称为“农闹”,这样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
这条视频中的周怀林,按一些人的说法,就是一个典型的“农闹”。看看今天,多少敬仰他,多少人说他不朽。
还有小岗村18农户赌上身家性命搞大包干,这不也是一群不守规矩、胆大妄为的“农闹”干出来的事情吗?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正是“农闹”在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抛开官话套话,很容易发现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再给大家看条视频。
樟木头收容所的短视频网上很多,随便一条就有几千上万的点赞转发。你告诉我:南下打工是政府鼓励的,还是农民自己冒险“盲流”过去的?谁在阻碍社会进步,谁在推动社会进步,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所以,“农闹”当然是一个褒义词,听到这样的评价应该感到高兴。就好像有人说我是“公知”,我一般会偷笑得合不拢嘴,然后假装谦虚回复“不敢当不敢当”。
所以,那些把“农闹”挂在嘴边的人,他们的人物画像会是什么样的?
首先不要跟他们谈同情心正义感。数以亿计的农村老人每个月只有不到两百元养老金,在这个现实面前,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之辩护,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亟待改变。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性和常情常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们谈公义,因为这是他们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我过去写那么多篇,与其说是为了跟他们辩论,不如说是想梳理不公是如何形成的。
然后他们没有现实感,似乎还生活在旧时代(我不知道他们的年龄段)。“盲流”也好,“黑五类”也罢,这类名词之所以有效,在于背后有暴力机器的支撑。一介平民贴个“农闹”标签就想把人打倒,这是妄想症,得治。当然,我能理解,他们倒是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而是认为自己在抱赵家人的大腿,真是可笑又可叹。要知道,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便还没有完全过去,毕竟今日不同往日了。
而且他们贪婪成性。他们拿着几千上万的退休金,却不愿意把农民的养老金提高到几百一千。有体制内的人会说,希望提高农民的养老金,即便这会降低自己的退休收入,这是精神明亮人格敞亮的人。更多的人占了便宜会一言不发,这是“聪明人”。而这种到处说“农闹”的,生怕动了他们的蛋糕,生怕以后涨得少了,得何等贪婪才会如此着急?
他们不仅贪婪而且愚蠢恶毒——蠢与坏有时候不那么好分辨。他们除了把“农闹”、“白嫖”、“不交社保”、“多缴多得”挂在嘴边一天到晚叨叨叨,对其他一无所知。你告诉他事实和数据,他就当没看见,他们虽是体制内,但连体制内专家的内容都不看。比如说,我谈普惠养老金是因为看了蔡昉,谈体制内退休金太高是因为看了郑功成,这两位是中国社会保障学界级别最高的专家,他们看吗?他们不看,但他们会给你扣帽子,说你制造矛盾,煽动对立。
他们当然不爱人民,而且他们也不爱国爱党。但凡有一点理性的人,都知道不能竭泽而渔,下手不能太狠,要细水长流。但他们不,他们是国之吸血虫,你跟他说老龄化危机,养老金危机,他根本不管;你让他省着点吸,长治久安地吸,他不愿意。他们这样的人,谈何爱国爱党?当他们以所谓大局观来PUA你的时候,须知他们才是为小家舍大家的典范。
总结一下,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和最丑恶的一群人:一群人勇敢、坚毅、勤奋,乃国之栋梁,另一群人狭隘、冷漠、贪婪,他们像一条只知道不停进食的贪吃蛇。如果任由它们一直吞噬下去,它们会毁了这个世界,我们当然不会把世界拱手让给我们所鄙夷的这群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