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7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衣者朝新|一场死4人的事故,官方为何能拖八天才公布?

By: elijah
27 October 2025 at 20:31

10月18日上午10时许,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内一辆观光车遭遇强风冲击侧翻落水,“4人遇难,其中1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3名失联人员当天被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

img

大家注意一下啊,这个消息是10月26日00:51由启东市委宣传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启东发布”发布的,发布时间是00:51!!!

在官方通报前,网络上已经传得沸沸扬扬,17日启东发布了大风预警,但该景区并未暂停近海的娱乐设施,导致事故发生。据称,遇难4人,1个南京人3个上海人。

如此惨痛的事故,启东市居然在事发8天之后的10月26日才对外公开通报,而且选择的是凌晨这种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入睡的时候。最无耻的是,启东居然还好意思在通报中说“敬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这个事故,很复杂很难弄清楚情况导致无法及时通报吗?

从10月26日凌晨的通报看,“3名失联人员当天被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这意味着这个有重大伤亡的事故至少在当天就已经能确认很多信息了,启东是有意迟迟不对外发布。

知名媒体人曹林作文《启东事故迟报一周,警惕“新闻不发言人”》指出,“本来就迟到了8天,还刻意选一个夜深人静的时间,掩人耳目之意昭然若揭,迟报+掩报,缺乏基本的透明诚意。”

曹林“迟报+掩报”的判断,我表示高度认同,事故发生八天后才通报、选在深夜通报,种种迹象确实不能不让人怀疑启东在有意“迟报+掩报”。

说他们“迟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说他们瞒报吧,似乎启东又通报了,但通报严重滞后、通报发布时间不在正常的工作时间而选在深夜,用“掩报”来概括是准确的。

一个县市级,发生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理应及时向社会公布,这是地方政府必须做到的。2016年12月,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其中提出,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政府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五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启东市在事发七八天之后才发布消息,难道江苏省没有落实上述意见建立相关的新闻发布制度吗,难道南通市没有落实上述意见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吗?

不,江苏不久前刚刚在全省范围内明确要求“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2024年9月,江苏省发布《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2025年1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江苏省政府系统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其中明确南通市的新闻发言人是南通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陈林和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缪小娟。

CDT 档案卡
标题:一场死4人的事故,官方为何能拖八天才公布?
作者:褚朝新
发表日期:2025.10.27
来源:微信公众号“衣者朝新”
主题归类:蓝底白字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既然省市都有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启东市当然也应该有。

确实有,我也查到了。2025年6月,南通市公布了政府系统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机构电话,启东市政府当时的新闻发言人是启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袁崚峰。可是,事发后有媒体采访此事,得到的回复全是“不清楚”“不知道”“等官方通报”等推诿之词。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启东市虽然按照省市要求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并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但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履行新闻发布的职责。

中央和江苏省都上有政策,启东市却不执行或下有对策,这让人非常困惑,启东区区一个县级市为何能如此任性?

有好的制度而不执行,停留在纸面上或者电脑里,且无人监督或者监督乏力,这是当下很多乱象的根源。

当记者多年,对基层的县市还是比较了解的,信息发布的决策权多数时候并不在新闻发言人而全在地方主官。启东发生死亡多达四人的事故,绝非袁崚峰这样一个科级干部可以拍板决定发不发布消息、何时发布消息的,问责自然也不应该只问到他身上。

2025年10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