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习特会”谁是赢家?中国运用筹码赢得关键让步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新闻分析

“习特会”谁是赢家?中国运用筹码赢得关键让步

郭莉莉, DAVID PIERSON
特朗普总统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周四会谈结束后。习近平对特朗普说,双方都应避免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特朗普总统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周四会谈结束后。习近平对特朗普说,双方都应避免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Haiyun Jiang/The New York Times
当习近平在周四结束与特朗普总统的会晤走出会场时,他展现出一种自信的气度——那是一个领导着与美国同等强大国家的领袖才会拥有的自信,一种能够塑造任何协议条款的自信。
通过利用中国在稀土方面近乎垄断的地位以及其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能力,习近平从华盛顿赢得了关键让步——降低关税,暂停对中国船只的港口费用,以及推迟美国的出口管制,这些管制原本会阻止更多中国企业获取美国技术。双方都同意延长今年早些时候达成的限制关税的停战协议。
“很明显,他们在运用筹码方面变得越来越大胆,并且乐于收下美国的任何让步,”朱利安·格维尔茨说,他在拜登总统任期内曾担任白宫和国务院的中国政策高级官员。
根据中国政府对习近平在韩国釜山会晤中的讲话内容通报,习近平对特朗普说话时语气几乎像是在上课,他表示,贸易战“近期经历曲折”,应该对双方都有所启示。
习近平周四在韩国釜山与特朗普会晤时的笔记。这位中国领导人表示,贸易战“近期经历曲折”,对双方都应有启示。
习近平周四在韩国釜山与特朗普会晤时的笔记。这位中国领导人表示,贸易战“近期经历曲折”,对双方都应有启示。 Haiyun Jiang/The New York Times
习近平表示:“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习近平所说的“曲折”很可能指的是过去几个月,或者将近一年来,双方在关税、制裁和出口管制方面针锋相对的报复性措施。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大幅升级措施,通过宣布对稀土——几乎所有现代技术都需要的重要矿物——的销售实施新的全面限制,强化自己的筹码。切断这些供应可能会重创美国工业。
广告
习近平传达的信息似乎是:北京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进行反击,华盛顿最好记住这一点。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锋表示:“在特朗普发动贸易和关税战之后,中国是唯一一个与美国针锋相对的国家。”他指出,中国最大的胜利可能在于,美国今后在对中国实施新措施前会三思而行。
他说:“如果特朗普迫使中国全面实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那将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与此同时,习近平似乎也理解特朗普需要什么——一项他可以在国内作为胜利宣传的协议。这一结果使特朗普能够宣称自己为美国农民和企业争取了胜利,尽管中国实际上通过同意购买大豆并暂缓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基本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特朗普在登上“空军一号”时挥拳致意,随后在飞机上表示,习近平已经同意采取更多行动,阻止芬太尼前体化学品流入美国。他同时宣布中国承诺将购买更多美国大豆。“我们的农民会非常高兴!”随后他在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我想为此感谢习主席!”
在两位领导人会面之后,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暂停实施今年10月宣布的稀土限制措施,为期一年。(声明未提及4月宣布的较早限制措施。)
此外,特朗普表示,他将把自己为迫使中国在阻止芬太尼贩运方面采取更多行动而对中国商品征收的20%关税削减一半。他说,周四宣布的减税措施将把对中国商品的整体关税从57%左右降至约47%。中国商务部也表示,双方同意将原定于11月10日到期的限制加征关税的停火协议延长一年。
一些专家表示,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不可避免地占据上风,因为特朗普政府从未有过明确的目标。
习近平率团在会谈中达成三项成果:降低关税、暂停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推迟实施美国出口管制。
习近平率团在会谈中达成三项成果:降低关税、暂停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推迟实施美国出口管制。 Haiyun Jiang/The New York Times
“我认为这种做法堪称只讲战术不论战略,”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曾在中情局从事中国政治分析工作的乔纳森·茨津说。
“表面上,目标是解决长期困扰双边关系的一些实质性贸易问题。但实际上,中方成功地引导特朗普政府玩起了‘打地鼠’游戏,”茨津说。
广告
不过,北京可能做出了一个让步,中国对会谈的官方通报中并未提及台湾这个北京声称拥有主权的岛屿民主政体。这通常是中美领导人会晤时中方必谈议题,旨在要求美方减少对台湾的支持。
周四达成的协议可能意味着,紧张的美中关系至少暂时迎来一段平静期。特朗普表示,两位领导人还讨论了“共同努力”结束乌克兰战争。他表示,他将在明年4月访问中国,随后习近平将访问美国。
习近平也通过呼应特朗普的国内议程来迎合其注重私人关系的执政风格,他表示,他相信中国的发展“同特朗普总统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而特朗普则恭维习近平,称他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伟大领导人”以及“一位伟大的朋友”。
“这是一种个人化的外交风格,很契合两位领导人的天性,”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专注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员莉茨·C·李说。“目前,这些善意举动似乎为一个受控的稳定期定下了基调。”
不过,周四取得的任何进展都可能因任何一方被解读为违反协议的举动而轻易瓦解。上个月达成的一项协议就险些夭折,当时美国扩大了禁止获得美国技术的公司范围,这将影响许多中国企业。随后中国宣布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这促使特朗普威胁取消周四的会晤,并扬言启动新一轮对华加征关税。
由于缺乏最终协议,目前的缓和状态将持续多长时间仍是未知数。
“或许是我看过太多次类似局面已变得麻木,但这些议题既比较容易出现反复,也很容易被用来指责对方没有诚意,”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庄嘉颖这样评价此次贸易休战态势。
特朗普周四离开釜山前,习近平呼应了前者“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
特朗普周四离开釜山前,习近平呼应了前者“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 Haiyun Jiang/The New York Times
周四取得的进展有可能会被特朗普在会晤即将举行之前宣布的一项声明压过风头。他表示,美国将重启时隔三十多年的核试验。但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表态似乎暗示,这一举动并非针对中国,而分析人士表示,尚不清楚习近平是否会将其视为挑衅。
中国的专家表示,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正专注于与中国合作。
广告
复旦大学的中美问题专家信强表示:“一旦特朗普真的想达成什么事,如果他想往东,他的下属就不敢往西,”

Pei-Lin Wu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郭莉莉(Lily Kuo)是《纽约时报》报道中国记者,常驻台北。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从受害者变成霸凌者?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形象转变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新闻分析

从受害者变成霸凌者?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形象转变

郭莉莉, DAVID PIERSON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将于下周在韩国与特朗普总统会晤。中国已表明,它随时会利用对稀土的控制,针对任何阻碍其发展的国家。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将于下周在韩国与特朗普总统会晤。中国已表明,它随时会利用对稀土的控制,针对任何阻碍其发展的国家。 Erin Schaff/The New York Times
在中国对贸易战的叙事中,美国是恃强凌弱者,而中国则是受害者——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努力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却遭遇美国不公平的关税制裁和技术禁令。
然而,近日中国展现出的形象却与此叙事愈发矛盾:这个工业巨兽正准备利用其在现代制造业关键矿产领域的垄断地位对抗任何阻碍其发展的国家或企业。
中国开采和加工了全球大部分稀土资源,这种资源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芯片、电动汽车、战斗机等各类产品。为报复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和技术限制,北京曾多次限制稀土出口,引发全球供应链混乱。如今中国官员正扩大管控范围,将全球哪怕只含微量中国稀土的科技产品尽数纳入监管。
此举使中国在特朗普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可能举行的会面中掌握了强大筹码,也让中国有机会向美国表明,中国对关键矿产的掌控能力能够影响任何贸易休战的条款。
广告
不过,这种经济施压可能会给中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多年来,中国一直谴责此类出口管制措施,如今却表示自己正效仿美国的做法。通过展现将稀土武器化的意愿——仅向北京青睐的对象开放供应——中国可能会被视为其经常指责的那种不负责任的霸权国家。
“中国正走在钢丝上:一方面要巩固其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让世界其他国家对其出口管制意图产生恐慌,”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表示。
中国敦促华盛顿取消对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出口限制,降低关税并消除中国对美投资的障碍。作为回应,特朗普威胁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对美国软件实施出口限制。
分析人士认为,双方可能试图稳定关系,并同意暂停最严厉的惩罚性措施——这意味着美国将暂停加征关税和扩大技术限制,而中国则推迟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位于中国北方的包头市的一家稀土精炼厂。
位于中国北方的包头市的一家稀土精炼厂。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出口管制自12月起生效,出口商若销售含中国稀土或使用中国设备制造的零部件,则须获得北京批准。中方官员称此举旨在防止稀土资源被用于武器研发,但该机制也赋予北京基于政治考量选择性控制供应的权力。
“如果双边关系不佳,那么出口申请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处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拒绝,”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
广告
中国还表示,此举只是效仿美国及其盟友率先实施的跨境出口管制措施,例如美国为阻止向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提供技术而采取的限制。
“我们基本上是遵循了美国及其盟友很久以前设定的先例,所以如果你想说这是胁迫行为,那也可以,你知道,毕竟我们是向你们学的,不是吗?”吴心伯说。
这种赤裸裸的胁迫行为——因其影响广泛且单边性强,一些分析师将其与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相提并论——可能会削弱中国领导人试图塑造的形象:可靠的贸易伙伴、全球化的捍卫者,以及能够替代美国的全球领导者。
随着国际社会对该举措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中国官员正试图淡化其影响,称这些措施并非出口禁令。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凌激周一会见了170多家外国企业和商业团体的代表,承诺中国将继续批准“合法交易”,维护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稳定。
但专家表示,中国不太可能撤销这些措施。早在2017年,中国官员就已开始将出口管制打造成一种政策工具。
广告
“枪已上膛,他们已经表明了在适当时候扣动扳机的意图,”前拜登政府官员、《长期博弈——中国取代美国秩序的宏伟战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一书作者拉什·多希表示。
“所以现在的问题只是他们会在哪个问题上扣动扳机,”他还说,中国可能会首先利用这些管控措施在经济谈判中增强筹码,最终将其应用于其他问题,包括其对台湾这个民主岛屿的主张。
在国内,新的稀土管控体系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官方媒体和评论员称赞本国已从全球稀土供应国转变为维护这一关键元素全球供应秩序的领导者
“以前总是美国制定规则,现在中国也开始制定规则了,美国习惯了发号施令、他人服从。如今中国掌握了主动权,他们显得有些被动、不适、惊讶,甚至对中国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感到震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
尽管中国此前曾采取过多种形式的经济胁迫措施,包括2010年切断对日本的稀土供应,但专家表示,此次最新措施是最激进的一次。
中国将该规则设置在全球范围内,而非仅针对美国实施,其部分目标可能是阻止其他国家试图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这一战略被称为“去风险”。
广告
“他们知道会面临一些反弹,但他们认为展示实力、展现影响力至关重要,以此向任何可能考虑与美国结盟或推行自身去风险议程的国家表明,这样做不会没有代价,”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埃米莉·基尔克雷斯说。
但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周五,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左)出席新闻发布会。
周五,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左)出席新闻发布会。 Pedro Pard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塞夫科维奇周二告诉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新的稀土管控体系“给我们的关系蒙上了阴影”。由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组成的七国集团官员表示,他们正在考虑联合回应。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三表示,美国正考虑限制向中国出口软件,以报复中国的稀土管控措施,并表示将与七国集团其他国家共同实施这一举措。
“这一次你会发现,不仅仅是美国在抱怨,兰德公司专注于中国产业政策的兼职研究员凯尔·陈(音)表示,“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不仅破坏了它们的稳定,还几乎被视为一种挑衅行为。”

郭莉莉(Lily Kuo)是《纽约时报》报道中国记者,常驻台北。

David Pierson报道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与文化交互。他从事新闻工作已超过20年。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