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19 November 2025Main stream

全新吉利帝豪 6.59 万元起,车长 4.8 米,吉利要把燃油车市场吃干抹净

By: 李华
19 November 2025 at 15:10

不知不觉,吉利帝豪已经来到第五代了。

距离第一代车型上市,已经过去了整整 16 年。在那个国产车还要跟合资车抢饭碗的年代,恐怕没人能想到,今天的中国车市会被电池和电机统治。

这种反差在今天的舆论场里显得尤为强烈。当大家都在聊 800V、激光雷达、百公里加速 3 秒的时候,把一台搭载 1.5L 发动机的入门家轿推到台前,听起来甚至有种不合时宜的复古感。

但吉利偏偏就这么干了。就在刚刚,第五代帝豪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 7.49 万 – 8.29 万元,配合限时权益,起售价直接杀到了 6.59 万元。

当所有车企都在忙着向上突围,忙着讲科技故事的时候,吉利反而在思考,那些预算只有几万块、没有充电条件、或者单纯就是不想伺候电池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车?

把 B 级车的体验,塞进 6 万块的预算里

如果不看这台车的尾标,光看侧面的线条和体量感,你很难把它和「帝豪」这两个字联系起来。4815mm 的车长,2755mm 的轴距,这组数据放在几年前,妥妥就是一台 B 级车的标准。

这种尺寸上的变化带来的感官刺激是很直接的,尤其是当你把第五代帝豪和朗逸、轩逸这些传统合资对手停在一起时,这种体量上的优势会转化成一种很微妙的心理优势——花同样的钱,我买到了一台更大的车。

这台墨绿色的实车,前脸采用了吉利家族标志性的直瀑式格栅,官方给它赋予了很多关于时间的文化寓意,但从工业设计的角度看,这其实就是一种成熟设计语言的复用。这套已经在星瑞、星越 L 上验证过的设计,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整车的视觉重心,让车头看起来更宽、更厚重。

对于这个价位的潜客来说,他们不需要多么激进的运动套件或者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这种类似「小沃尔沃」或者「小星瑞」的既视感,恰恰能提供他们最需要的稳重和体面。

这种越级的思路也延续到了车内。2755mm 的轴距带来的直接红利就是后排空间。吉利这次把后排坐垫做得更长,膝部空间和头部空间都不再是那种「够用就好」的水平,而是有了富余。

车内的软包覆盖率很高,特别是在门板和中控台这些身体经常接触的地方,触感确实比同价位的合资车要细腻不少。

储物空间的设计也很讨巧,那个容积接近 7 升的扶手箱,显然是调研过家庭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毕竟对于很多帝豪车主来说,这台车可能承载了一家三口甚至五口的全部出行需求,能装确实是刚需。

但这台车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变化,其实不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参数,而是车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万块的燃油车在智能化上几乎是空白的。车机卡顿、功能单一、语音识别率低,是这个价位车型的通病。车主们上车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掏出手机支架,把那块并不好用的屏幕晾在一边。

但第五代帝豪打破了这个惯例,直接把当家花旦 Flyme Auto 系统搬进了这块 14.6 英寸的中控屏里。

这套系统的流畅度和 UI 逻辑,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它的意义在于,吉利把燃油车的座舱体验,拉到了和 20 万级新能源车同一条水平线上。毫无疑问,这种科技平权的感知是非常强烈的。

至于动力部分,这台车提供了 1.5T 和 1.5L 两种选择。1.5T 发动机匹配 7DCT 变速箱,零百加速做到了 7.9 秒。

这个成绩放在电机面前确实不够看,但在燃油家轿里已经算是充沛了。更重要的是,基于 BMA 架构,这台车的底盘调校和行驶质感相比前几代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大家都恨不得把油箱拆了的今天,吉利还在死磕燃油车,这事本身就挺反直觉的。

看看现在的市场,绝大多数车企的燃油车业务基本都进入了「姑息治疗」阶段:不给新平台,不给新架构,换个保险杠就是新款。但吉利很清楚,只要充电桩还没插满每一个车位,燃油车就永远有它的拥趸。对于这群最务实的用户来说,零百加速 3 秒还是 7 秒根本不重要。

吉利也没打算在油耗上跟同价位的插混竞品硬碰硬,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设计、空间和智能化。拿着 B 级车的设计和尺寸降级打 A 级市场,用行业一线的车机系统去欺负竞品,这招其实很聪明。

唯一突破了 400 万辆的中国家轿

回顾这 16 年,帝豪这块招牌能立住,太不容易了。

回想 2009 年第一代帝豪诞生的时候,和它同台竞技的是奇瑞 A3、比亚迪 F3、长城 C30 还有荣威 350。那个时候的国产车,还在合资品牌的夹缝中求生存,主打的是「让老百姓有车开」。

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对手,有的已经销声匿迹,有的早就不再是品牌的主力,只有帝豪,硬是扛过了合资车价格下探的绞杀,也扛过了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一直活到了今天,并且拥有了超过 400 万用户。

一辆帝豪车,半部中国家轿发展史。

发布会上的这句话没有一丁点夸大的成分。

▲ 董车会很久很久以前还拍过插混帝豪

这期间,帝豪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它从吉利用来冲锋陷阵的尖刀,变成了如今稳住大盘的压舱石。吉利后来能有底气去搞博越、领克甚至极氪这些高端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后有帝豪这样一个能够源源不断提供现金流和用户基盘的「粮仓」。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第五代帝豪身上,看到了中国车企心态的成熟。

前几代帝豪,我们要么能看到明显的模仿痕迹,要么能感觉到设计上急于证明自己的用力过猛。但到了这一代,整台车呈现出一种非常舒展、自信的状态。它不需要再用夸张的线条来博眼球,也不需要堆砌过度的配置来掩盖机械素质的不足。

现在的帝豪很清楚自己是谁,也很清楚自己的用户需要什么。吉利所谓的「8515 原则」——继承 85% 的经典基因,只做 15% 的创新,听起来保守,实则是对用户习惯的最大尊重。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太容易被那些眼花缭乱的技术吸引,去关注卫星、去关注 AI、去关注无人驾驶。这些当然代表了未来,也代表了中国汽车的高度。但第五代帝豪的存在,是在提醒我们,依然需要有车企愿意俯下身子,去做好那个「趴在地上」的基础工作。

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他们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一台能在这个赛道那个榜单上刷记录的机器,而是一台每天早上能准时送孩子上学、下班能顺路买菜、周末能载着全家去公园,风雨无阻、皮实耐用的伙伴。

帝豪不性感,甚至有点乏味,但它足够诚实,也足够重要。这或许就是「国民车」这三个字,在 2025 年最准确的定义。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