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哪些适合一个人的好去处?或者在家能做哪些事?
但是整体工作是比较轻松的,晚六点准时下班,所以想问问如何利用起下班后和周末的这些时间,在家做什么事也好,外出转转也好,多逛逛,充实充实生活。
本人是一名程序员,现在在 AIGC 行业,有 AI 成功的项目落地和商业化经验
之前也做过电商行业,想着 AIGC 在电商行业是有很多可以尝试的 idea ,所以想在 Shopify 进行 AIGC App 的开发运营
希望有熟悉 Shopify App 开发运营的朋友给点指导和建议,或者给泼泼冷水哈哈
另外目前已经有一些 idea ,欢迎私信交流
d3hpZF80eGdqYTZ1eGN3ejkyMg==
问了 ds, 解释的有点 get 不到,求大佬详细解释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prev := make(chan struct{})
current := make(chan struct{})
prev = current
for id := 1; id <= 10; id++ {
wg.Add(1)
next := make(chan struct{})
go func(id int, prev <-chan struct{}, next chan<- struct{}) {
defer wg.Done()
<-prev
fmt.Println(id)
if id < 10 {
close(next)
}
}(id, prev, next)
prev = next
}
close(current)
wg.Wait()
}
Flic Button 官网: https://flic.io/
两个终端,一个核心问题:在 AI 提示我"该去喝杯咖啡了"之前,我究竟能和它进行多少次对话?作为一个重度使用的用户,我网上搜罗了一个详细的对比,供大家大参考。
产品 | 套餐 | 月费 | 套餐内免费模型 |
---|---|---|---|
Claude Code | Pro | $20 | Claude 4 Sonnet, Claude 3.5 Haiku |
Max 5× | $100 | Sonnet 或 Opus 4 (可通过 /model 命令切换) |
|
Max 20× | $200 | Sonnet 或 Opus 4 | |
Cursor | Pro | $20 | Claude 4 Sonnet, GPT-4o / 4.1, Gemini 2.5 |
Pro+ | $60 | 同上, 但月度预算高 3 倍 | |
Ultra | $200 | 同上, 但月度预算高 20 倍 |
Claude 的用量每五小时重置一次。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每天有四个独立的"会话周期"。
套餐 | 每 5 小时消息数 (Sonnet) | 每 5 小时调用次数* (CLI 操作) | 约等于每日总量 |
---|---|---|---|
Pro ($20) | ~45 | 10 - 40 | 50 - 190 |
Max 5× ($100) | ~225 | 50 - 200 | 240 - 960 |
Max 20× ($200) | ~900 | 200 - 800 | 960 - 3,840 |
这里的"调用"指一次完整的
claude
命令行操作,例如代码修复、重构等,其结果会以流式补丁的形式返回。
注意:Opus 模型消耗配额的速度大约是 Sonnet 的 5 倍。因此,如果你强制使用 /model opus
,需要将上表中的 CLI 调用次数除以 5 来估算。
Cursor 每月为你提供一个美元预算(按 API 官方成本价计算)。
官方文档中重点展示了中位数用户的数据:
套餐 | 预算 | 约等于每月 Sonnet 4 请求数 |
---|---|---|
Pro ($20) | ≥ $20 | ~225 |
Pro+ ($60) | ≥ $60 | ~675 |
Ultra ($200) | ≥ $200 | ~4,500 |
同样的预算资金池,在 Pro 套餐中也可以换算成:
如果你用完了每月 20 美元的预算,Cursor 会提示你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对比项 | Claude Code Pro | Cursor Pro |
---|---|---|
典型高优调用次数/天 | 50 - 190 | ~225 次/月 ≈ 7 - 8 次/天 |
达到上限后会怎样? | 等待 5 小时重置,或按 API 价格付费 | 等待下个计费周期,或按 API 价格 + 20% 付费 |
代码自动补全 | ❌ 无 (仅限终端) | ✅ 支持 (Tab / 行内) |
多模型能力 | ❌ 仅 Claude | ✅ Claude, GPT-4o, Gemini |
如果你在意… | 赢家 |
---|---|
每日巨大的补丁/消息处理量 | Claude Code |
行内补全 + 强大的 Agent UI 界面 | Cursor |
离线工作 / 隐私(服务商侧无代码索引) | Claude Code |
混合使用不同模型 (GPT-4o, Gemini) | Cursor |
大型单体仓库 (120k-200k 上下文) | Claude Code (Sonnet 4 支持 120k, Opus 4 支持 200k) |
在 $20 预算内使用多个大语言模型 | Cursor |
claude
命令行工具集成到 CI/CD 流程中,用于自动化的测试驱动修复,同时保持 Cursor UI 的整洁。总成本: $40/月。这个组合方案仍然比单独购买任何一个产品的 Max 5× 或 Ultra 套餐要便宜。
我用 better-t-stack@lates 。初始化一个项目,居然花了 14 分钟左右
◆ You can reproduce this setup with the following command: │ bun create better-t-stack@latest xscan --frontend next --backend hono --runtime bun --database sqlite --orm prisma --api trpc --auth --addons turborepo --examples none --db-setup none --web-deploy workers --git --package-manager bun --install │ └ Project created successfully in 861.51 seconds!
然后我切换到 pnpm 花了 1 分多接近 2 分钟
◆ You can reproduce this setup with the following command: │ pnpm create better-t-stack@latest pnpm-test --frontend next --backend hono --runtime bun --database sqlite --orm prisma --api trpc --auth --addons turborepo --examples none --db-setup none --web-deploy workers --git --package-manager pnpm --install │ └ Project created successfully in 110.92 seconds!
虽然 pnpm 我觉得也比较慢,但是相比 bun 好太多了。
我记得 bun 刚发布 1.0 的时候 超级快的,现在不知道怎么了 慢得离谱
提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文件的自动生成功能,包括:
如果生成源代码时间会比较长,不要刷新,耐心等待完成。
生成的图表暂时比较单一,后期再继续优化。
文件应该是可以正常提交申请通过,我自己申请过多个,都是用的这套模板格式。
平台介绍文档中,可能需要软件的截图,如果是系统自动生成源码,截图的问题还需要后期优化。
打开 V2EX 发现上篇求职经历分享 ( https://www.v2ex.com/t/1015869) 已经是 505 天前了。
转眼 6 月底就硕士毕业了,楼主从两年前落地芬兰开始找工,在今年一月入职论文岗,主要是后端开发,6 月初结束了毕业论文,项目的进展也很好,公司直接续签了永久合同,工资算是岗位的建议薪资,作为在芬兰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在当前行情下已经非常满意了。
回看漫长的找工作经历,可以说是全程都处在轻中度的焦虑当中,但是万幸一直有在坚持投递,现在看来能找到第一份工作,运气成分也很大,作为 new grad 在芬兰能收到面试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楼主也不太外向,不需要通过社交获取能量,所以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憋出精神病,尤其鉴于芬兰这个鬼地方冬天那么长那么冷。
目前的业务还是继续论文岗期间的工作内容,做机器学习服务化。工作还算轻松,在展会 demo 前版本上线可能会有点赶,平时对时间要求比较放松,灵活工作制,允许一半时间在家办公,30 天年假。OP 习惯早起,7 点开工,下午三点不到就可以走人了。
下一步是踏实工作,稳扎稳打一下,先把身份搞到,然后再看看好机会。
我想用 Flutter 做一个 aria2 的下载器,在 aria2 文档中,我看到可以使用 http 或者 websocket 发送请求。
我使用 http ,发送 post 请求,aria2 版本是 1.37.0 ,发现无论发不发送请求,第十秒之后发送请求必定卡住,于是我换了一个 aria 的修改版,这个版本不会阻塞在第十秒,但是会卡在下载任务上,浏览器使用了 aria2 Explorer ,发送下载任务就直接卡住,后面问了一下 AI ,说可以修改一下 conf ,修改之后发送下载任务不会卡住,但会在下载过程中卡住。我在 aria2 日志中并没有发现卡住以及卡住之后的请求。Dio 也是一样
但是卡住之后,重启程序就会恢复正常,aria2 的下载任务会继续下载,再次发送下载任务也不会卡住。
使用 websocket 也是一样会卡住。
我使用了 bun axios 发送 post 请求就不会卡住,但是使用 bun websocket 则无法连接,询问 AI ,告诉我说 aria2 并不支持 websocket ,而是 flutter 的 websocket 降级成了 http 。
// aria2.conf
file-allocation=none
enable-direct-io=true
rpc-max-request-size=2M
rpc-save-upload-metadata=true
disk-cache=16M
file-allocation=trunc
//dart
final client = http.Client();
final response = await client
.post(
Uri.parse(aria2Url),
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body: jsonEncode({
'jsonrpc': '2.0',
'method': method,
'params': params,
'id': '1',
}),
)
.timeout(Duration(seconds: 1));
print(response.body);
client.close();
使用过 http 、Dio 、web_socket_channel(+json_rpc_2)等包发送请求均会卡住。 询问 AI 后,说 flutter 的 http 会 keep alive ,发送太多请求可能会阻塞,于是我在每次发送请求的时候都新建 client ,收到请求后 close ,但是并没有效果。 加入 timeout 之后,卡住的请求和之后的请求都会超时,但 aria2 仍旧一直处在卡住的状态。
鉴于最近充电宝需要 3C 认证才能上飞机和高铁,所以需要换个新的,于是看了看充电宝相关。
在 B 站看到这个 弹匣式充电宝壳上没 3c 怎么办 ,思路被打开了。
想请教一下有经验的网友,这类产品是否值得购买?或者可否分享一下使用经验?
Loon QuanX Stash 都买了,试过墨鱼 可莉这些提供的去广告规则,都会导致播放和评论区加载卡顿
有啥规则可以不影响国区版本的 B 站去广告以后正常使用吗
Logo Hunter 是一款免费资源,可即时访问超过 200 万个 App Store 图标。轻松搜索、发现和下载高质量的 iOS 应用图标,用于设计灵感、竞品分析或个人项目,无需任何费用和限制。
家里喝的主要还是纯净水,最近想干脆整个净水器,省的一直要订水。
于是了解了下,发现大多换滤芯都很贵,有些都快赶上半个净水器价格了。
后来搜到 DIY 净水器的介绍视频,有些博主直接卖 DIY 净水器,价格方面挺有诱惑力。
想知道这种 DIY 的,在卫生、品控和售后等方面靠谱吗,和大厂差距多大?
有没有朋友尝试过,可以现身说法下~
M4 Pro 都是这种情况吗? Parallels Desktop 里面安装了 win11 系统,打开后触摸板两边温度就明显升高了,M4 Pro 性能也那么拉垮么「耗电、发热」。 mac 上要使用 windows 环境。弄台 windows 电脑,是否开远程桌面才是最优解
上班不是每天开,下雨才开车,小区地面无固定停车费一年 2400 ,回来晚了没位子还得停外面,早上再停进来。公司那边停车场一天 15 元封顶,一个月差不多也要百来块,节假日出去一年下来停车费毛姑姑也得五六百,违章停车罚了三回 600 块(不违章的地方没有,要么就停车场特别远),一年下来油费都没停车费多了 大概算一下,停车费一年快小五千了,宝子们一年下来,停车费花了多少啊?
小弟不是那种喜欢开车的,除了假日远途开还能感觉到一些驾驶的乐趣,平时在市区真的经常越开越郁闷,希望无人驾驶车赶紧发展,以后都不用自己买车了
自建的 RustDesk 中转服务器( hbbs/hsts )遇到卡顿问题,连接类型一直显示“加密中继连接”。带宽充足,判断是 UDP 打洞失败,所有流量都走中继了。服务器部署在 OpenWrt 路由器上。目前怀疑是网络环境或运营商限制,希望大家能帮我看看。
我的环境: RustDesk 服务端( hbbs/hsts )运行在 OpenWrt 路由器上。
路由器有真实公网 IPv4 ,规则转发 tcp 生效。
上级光猫是桥接模式,OpenWrt WAN 口 IP 与 ip.cn 显示一致,已排除 CG-NAT 。
所有 RustDesk TCP 端口( 21115, 21117, 21118, 21119 )转发正常,公网可访问,文件传输等功能正常。
已排查步骤及结果: OpenWrt 防火墙设置:
端口转发: 所有 RustDesk 端口(包括 21116/udp )均已设置转发到路由器自身 IP ,并已启用。
防火墙区域:WAN 口到自身( Input )等默认策略均为“接受”。
通信规则: 未发现任何针对 UDP 21116 端口的显式拒绝规则。
结论:OpenWrt 防火墙配置看起来没问题。
Nmap 端口扫描 UDP 21116: 从外部客户端扫描 21116/udp 端口,结果是 open|filtered unknown 。
分析:Nmap 无法确定端口是开放还是被过滤,暗示 UDP 流量可能不稳定或受阻。
UDP 监听测试: 已确认 hbbs 在 OpenWrt 上监听 21116/udp 。我将进行实际测试:在路由器上运行 nc -ul 21116 ,同时从外部客户端 echo "hello test" | ncat -u ip 21116 来验证是否收到数据。
结果是未收到数据。
我的推论: 综合以上情况,特别是 TCP 正常、UDP open|filtered 以及 RustDesk 始终中继,我高度怀疑电信运营商对 UDP 流量(尤其是 P2P 打洞所需的)进行了隐性限制或 QoS 策略。 即使我路由器配置无误,流量可能在运营商网络层面就被丢弃或异常处理,导致打洞失败。
我的套餐是每月 64G,这个月已经重置 2 次了,艹了,我都不知道我流量怎么用的了.
gotify 哪里都好,就是没有没有 Windows 客户端,其实要求也不高,有消息了就弹窗提醒即可,也不需要数据库之类的。只可惜一直没有官方客户端,那就自己写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上次写 Windows GUI 程序,还是 visual basic 年代。第一反应是用顺手的 Golang + Fyne ,但是由于没有跨平台的需求,所以还是用 C#/.net ,选择了 winforms 进行原生开发。不得不说,C#/.net 在 Windows GUI 开发还是天下无敌。只可惜微软脑子转不过来,现在跨平台 GUI 已经没有 C#/.net 什么事情了。
自定义弹窗通知示例,右上角显示。
主界面示例
系统托盘图标示例
设置窗口示例
设备是 macbook ,软件是圈 x ,连接手机热点一切正常,换成公司后网络后就会出问题。所有网站都无法访问,无论是国内国外的。 同时,公司网络下 v2ray 用着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