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真的可以长时间编程吗?(无外接显示器)

jacketma:

在工位上长期使用两台 27 寸显示器干活,各种复制/粘贴+AI 打辅助,搬砖基本上还可以。

最近出差多的时候,外面就没有大屏显示器,只能在一台笔记本上干活,发现基本上干不动了。因为我平时习惯了开好多个窗口、浏览器也开很多标签查资料,14 寸的笔记本屏幕要非常频繁的切换窗口,现在全寄到一个小屏幕上了,一屏显示的内容也小,感觉脑子就卡住了,没有多屏大显示器,基本上就废了。

我看网上一些高手经常抱着一台笔记本,坐在沙发上、咖啡馆里都 Code 敲得飞起,这是装 B ?还是真有生产力?

V 站大佬多,只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能长时间编程吗?真有这么神吗?

[新模型来袭] 云雾 API 聚合平台首发支持豆包视频与 Qwen3 | Codex 已全面支持 | 开启智能编程之旅

ergou915:

极速强大的 AI 编程 API | 全网首发 doubao-seedance-1-0-lite 、qwen3 系列,Codex 全面支持 | 超值价格, 即刻解锁顶尖编程能力!

核心优势一览:

  • 新模型尝鲜: 率先接入最新开源的 doubao-seedance-1-0-lite 模型,轻量、高效,体验代码生成的全新可能。
  • Qwen3 强力加持: 同步上线通义千问 Qwen3 系列模型,性能卓越,为您的复杂编程任务提供强大支持。
  • Codex 全面接入: 备受开发者青睐的 Codex 模型现已全面支持,代码补全、生成、解释能力一流。
  • 超值价格: 维持 0.5 元充值 1 美元额度 的超高性价比,轻松使用所有尖端模型。
  • 极致稳定: 我们确保所有 API 的高可用性和低延迟,为您的开发工作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
  • 高并发处理: 应对大规模请求,您的代码工作流不间断,让您的项目开发如丝般顺滑。

访问我们的官网 [https://yunwu.ai] 体验领先的 AI API 中转服务!

#智能编程 #代码生成 #AI 开发 #开发者工具 #API 聚合 #Doubao #Qwen3 #Codex #大模型

Web 打杂全干工程师在线求职,内附简历,请各位大佬不吝赐教

superhot:

简历在此

三年多经验,前端转全干,详细内容请见上面的简历。求各位大佬指点迷津:

  • 初版简历,比较粗糙,应该如何优化?
  • 技术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 根据我目前的情况,怎样准备面试更好?

TS/Go 方向,React/Node/Java 有实际工作经验,目前个人业余时间在学 Go ,如果有机会也愿意转。

自知水平一般,不够聪明,还算靠谱,曾经很卷,后来躺了,现在主打一个能干活。GitHub 里都是些自娱自乐的个人习作,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项目,就不献丑了。

分享一个小工具:贷款还款计算器(Mortgage Payoff Calculator)

xiaozhi1991:

分享一个小工具:Mortgage Payoff Calculator

最近我上线了一个小网站 Mortgage Payoff Calculator,主要是帮大家快速估算房贷还款计划。

特点:

  • 等额本息计算:输入贷款金额、利率、年限,就能算出每月还款额。
  • 完整还款计划表:从第 1 期到最后一期,全部还款明细都能直接看到。
  • 额外还款模拟:可以设置每月多还,看看能提前多久还清、利息能省多少。
  • 一次性还款:支持模拟一次性大额还款,直观看到剩余贷款如何变化。
  • CSV 导出:支持一键下载完整还款计划表,方便保存和进一步分析。
  • 完全免费:纯前端计算,没有广告、没有数据收集。

做这个的初衷是想尝试一些金融类的小工具站,顺便练手 Nuxt + Cloudflare Pages 的部署。
欢迎大家试用,有建议或发现 bug 也可以直接在帖子里反馈 🙏

🔗 https://mortgagepayoff-calculator.com/


English Introduction

This is a free Mortgage Payoff Calculator that helps you estimate your monthly payment, generate a full amortization schedule, and see how much interest you can save with extra or one-time payments. You can also download the full schedule as CSV for further analysis.
👉 Try it here: https://mortgagepayoff-calculator.com/

Onenote 迁移至 Obsidian 的尝试(及遇到的坑)

funnypc:

从 Onenote 迁出的原因

  1. 感觉 ms 很多服务现在说关就关
  2. Onenote 不支持 markdown
  3. Onenote 字体问题还是很困扰
  4. Onenote 也经常提示同步冲突

选择迁入 Obsidian 的原因

  1. 因为感觉 Evernote 关闭服务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不考虑
  2. Notion 的优点是协作和发布,但是这些特性我用不到
  3. Obsidian 的优点是文档离线保存,同步存储的选择可以自主切换
  4. 因为对笔记的功能性要求没有那么强,因此最终选定 Obsidian

迁移步骤记录

  1. PC 端 Obsidian 安装 importer 插件后可以导入多种不同来源

    • Apple Notes
    • Evernote
    • Google Keep
    • Microsoft Onenote
    • Notion
    • html 直接选择 Onenote 验证后可以显示出所有笔记和分区,勾选后自动导入
  2. 需要注意的坑

    • Onenote 分区须无密码保护,遇到提示冲突的则无法取消密码保护 可以先解密后导出.onenote ,再新建 encryptedpartition_DE 分区,将导出的无保护.onenote 文件合并入新分区
    • Onenote 分区名称不能是中文,否则导入时自动被忽略
    • Onenote 无标题笔记导出时会自动采用内容的首句作为标题(.md 文件主名),造成文件名超长,引发后续同步问题 可以先整理补全后再导入 也可以导入后再批量修改文件名(我是用 Total Commander 重命名 [N1-40])
    • 图片全部被导出到笔记库的根文件夹下,为了整洁可以创建个 attachment 文件夹全部移入,链接会自动被修正
  3. PC 端 Obsidian 同步 安装 Remotely Save 插件,选择 Onenote 验证后同步,速度很快,没遇到坑

  4. Android 端 Obsidian 同步 安装 Remotely Save 插件,选择 Onedrive 验证后同步 提示信息较少,遇到出错时可以安装 Logstravaganza 插件,观察日志。 最初遇到的 FILE_NOTCREATED 错误,观察日志后判断是长文件名原因,改名后顺利同步。 初次同步时间较长,注意手机保持亮屏,避免中断造成同步失败。

迁移后感受

  1. 第三方插件还是比较野生,质量参差 非计算机相关用户恐怕很难上手,与商用软件区别较大
  2. 笔记加密选择了 Meld Encrypt ,Cryptsidian 没法下决心用。附件因为是链接外置,不好解决。未选择 pgp 相关方案,主要还是想降低复杂度。 整体设计以 .md 文件为核心,图片附件之类的整合度受限
  3. 同步选择了云盘穷人方案,没有考虑自建,还是不想太复杂,即使自建,感觉 S3/webdav 也好过私有的可靠度。同步使用了插件,而非 Syncthing/FolderSync 等,也是想降低复杂底和依赖。问题解决完后,同步速度还比较理想,最主要是感觉有自主权了,不像 Onenote 提示同步失败后无能为力。
  4. 因为还没正式上手用,所以对功能不作评价,但我无协作/发布/GTD 等需求,一般应用应该不会有问题。
  5. Android 版界面布局感觉还是逻辑欠佳。

蚂蚁招聘前端, p5~p6, base 北京,杭州

lem123:

组里 2 个前端 HC ,做前端并且偏 AI 方向。 北京:p5~p6 ; 杭州:p6~p7 ;

简历发 luomu.ml@antgroup.com , 我会直接给主管,并且跟进进度; 需要说明一下希望 base 哪里;

jd: https://talent.antgroup.com/off-campus-position?positionId=25051504764635&qrCode=A6PX3Z1H%2F8pHC%2FwtNmu3ypoktw6eiL9YhKoZr_2UdrSkjiTSCZ4PZJ5K8LYhbCUG7omrUQ5inLxerzzdSpPV9A%3D%3D

Jetbrains 系的 AI 补全推荐。

justdoit123: 也用了大半年的 Cursor 。我感觉使用场景最最多的,还是 TAB 补全功能。而 Chat builder 一般只在小项目(小脚本之类)里使用。对于实际业务项目,Builder 它真的 hold 不住(先叠个甲,我说的是目前!)


最主要的是实在受不了 VSCode 的 UI 与交互习惯。所以想问问,补全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别的平替方案?尤其是可以跟 JetBrain 集成的。

iOS 快捷指令:快速添加水印-给摄影懒人的小礼物

xiangbohua:

受一个帖子“Mac 批量加水印 App ,定价 $4.99”的启发,做了一个 iOS 快捷指令(仅支持 iPhone 、Mac 、iPad ),功能比较简单有点在于懒人手机一键操作

主要功能:通过快捷指令批量添加水印到照片(支持加入到指定相册)

操作步骤:

完整流程

  1. 选择水印图
  2. 输入水印图片不透明度( 1-100 )
  3. 输入水印图片缩放比例
  4. 输入水印相对坐标(采用 x:y 方式,左上角为坐标原点,1-100 等分,例如 50:50 正中央,10:10 左上角,50:90 下部剧中等)可任意调整水印位置;
  5. 选择要添加水印的照片
  6. 完成

快速流程(适合固定风格的照片)

  1. 选择要添加水印的照片
  2. 完成

可选配置(编辑快捷指令)

  1. 水印图,编辑“水印图片文件名”,输入后不再需要每次手动选择水印图;
  2. 水印不透明度,编辑“不透明度”,输入后不再需要手动选择不透明度;
  3. 水印坐标,编辑“水印坐标字符串”, 输入后不再需要没次指定坐标;
  4. 水印放大比例,标记“水印比例”, 输入后水印大小不再需要每次输入;
  5. 加入相册,编辑“待加入相册名称”,输入后没次处理结果将会自动创建并加入到指定相册(不会重复创建相册);

保存图片会提示几个数字保存早相册的问题,未找到原因,实际上不会保存数字到相册,应该是 bug

以下是快捷指令分享链接: https://www.icloud.com/shortcuts/92fc05ce84964fb2a883e35c0741f6ad

V 站这边喜欢摄影的人不多,就懒得使用图了。

[分享] 想知道你生日那天历史上都是什么天气吗?做了个历史气温查询工具

pipi32167:

最近突然好奇:今年夏天这么热,历史上的今天都是什么温度?

翻遍了各种天气 App ,发现都只能看未来几天的预报,很少有能方便查历史天气的。于是花了点时间做了这个小工具。

能干什么

  • 🗓️ 查历史同期:比如今天是 9 月 19 日,可以看到从 1940 年开始每个 9 月 19 日 的温度
  • 📊 看趋势变化:这几十年来温度是在上升还是下降,一目了然
  • 🌍 全球任意地点:不只是国内城市,世界各地都能查
  • 📅 多种时间维度:可以按日、月、季度、年来分析

一些有趣的发现

用这个工具查了查,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

  • 我生日那天( 8 月 15 日)在上海,近 50 年确实越来越热了,平均温度上升了 3.7°C 。
  • 上海夏天的最高温记录是在 2022 年创下的,达到了 40.4°C 。才出隔离,又入酷暑。
  • 上海冬天的最低温记录是在 1980 年创下的,达到了 -10.7 °C 。这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

为什么做这个

主要是好奇心驱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总想知道:

  • 今年是不是特别热/冷?
  • 小时候夏天真的没这么热吗?
  • 全球变暖到底有多明显?
  • 我要去的那个城市历史上同期都什么天气?

数据来源是 Open-Meteo ,覆盖 1940 年到现在,还挺准确的。

一些使用场景

  • 满足好奇心:查查生日、纪念日那天的历史天气
  • 旅行参考:想去某个地方旅游,看看历史同期的气候情况
  • 聊天素材:和朋友聊天时可以拿出一些"冷知识"
  • 学生研究:写论文或做课业需要气候数据的时候

未来计划

因为现在 LLM 很厉害了,想用自然语言去查询一些地方的天气来进行比较,满足一下更多的好奇心。

地址

https://historicaltemperature.org/

做这个主要是自己用,顺便分享给有同样好奇心的朋友。如果你也想知道某个特定日子的历史天气,可以试试看。

分享一下最近感到愉悦的一件小事

fusi:

我英语不算好,也一直想学。工具倒是不缺,市面上很多都做得挺有意思的,可我这个人有点别扭:兴致来了,就想好好学一下;大多数时候呢,又是半想学半不想学。

有时候打游戏,急着查攻略、找个 mod ,结果页面里半中半英的,看着心烦。这种时候,我只想要一个彻彻底底的全文翻译。再加上我注意力差,便衍生了一些小“洁癖”,不喜欢那些翻译工具的花里胡哨,鼠标一划,旁边蹦出来一堆东西,一个小图标都让我心里不舒服。于是那些本来很不错的工具,我试过一阵子就关掉了。平时用得最多的,还是浏览器右键里的“翻译成中文”。

昨天,翻译一个单词,无意间瞥见抓包工具里有个翻译接口,心里很自然的生了个念头:写个油猴脚本吧。规则很简单——选中文,就翻译成英文;选英文,就翻译成中文。结果放在页面最下面的小框里,有就显示,没就消失。既不打扰我玩,也不妨碍我学。想看的时候瞄一眼,不想管的时候它也不碍眼,干净得很。就像看书的时候泡了一杯温温的茶,不抢眼,却合口。

说不上是什么大发现,毕竟这个想法着实很简单。但是我真的体会到了一种舒服,就像是小学暑假时睡了一个懒觉,一睁眼就是窗外林间的黄昏

一个程序员的自我总结(技能点方向)

zyt5876:

19 年工作,工作 7 年,快要 30 了;资质平平二本机械毕业 ,但是因为自己喜欢程序员这份工作,自我感觉再专业内做的还是挺好的。分享一下自己乱点技能点的经历。

主业嵌入式,具体来讲是驱动开发,主技能:C ; 1.入行因为某些原因学习 perl ,用来写写文本处理脚本和 DS5 调试脚本,目前已经完全舍弃。

2.后来因为要优化工作流程学习 python ,各种软件+python ,比如 secureCRT+python ,notpad++ + python ,以及 python 脚本优化工作流程,都是非常好用,学习它伴随着我整个工作经历,从什么都 googl 到现在直接问 AI ,这个技能现在已经离不开了,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python 真是一个好工具。

3.入行 2,3 年想要变强的欲望达到了顶点,学习 C#,尝试用 C# + VS 开发程序,还没有任何产出就放弃了,也就到熟悉基础语法,能写几个控件的程度。

4.紧接着学习 C++,想要通过 QT 开发工作相关的辅助程序,借此提高专业技能,后来看到了 GITHUB 上许许多多优秀的程序,经过无数次更新,感觉开发软件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彻底放弃了。

5.后来玩上了 nas ,买了个蜗牛 C 折腾群晖,去年又买了个 N100 小主机。目前群晖已经沦为冷备份,需要的时候 wol 唤醒。N100 小主机上面搞个 fnOS ,win10 做外网回家里的跳板机,以及公司远程练回去摸鱼的机器。

6.作为 nas 的辅助技能,我又浅浅学习了一下 docker ,写了一个下载 icloud 图片的 docker 项目,用来备份 icloud 。折腾路由器,华硕 AX86upro 路由器实现 IOS 通过 ssh 以路由器为跳板 WOL 唤醒家里的 nas 和 PC 主机。内网穿透,公网 IP 等。

7.研究破解软件,把专业上一个一年年收费接近 10W 的软件破解了,但是不敢用于公司,只能私下交流学习了。 这个技能点亮让我爽了 2,3 周,真的是很爽。

8.其实破解软件、开发程序都是想通过这些方式。因此,大概一年前,开始学习炒股这个技能,目前的话还在学习读财报,学习如何复盘,慢慢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今年买了个医药,运气好赚了 80%(其实就是 8000 多块)。然后发现买入/卖出都没有方法,完全就是凭感觉/运气。希望这个技能能够一直深挖下去,但是鉴于前半生如此多失败/放弃的技能点,我对此的置信度只有 40%。

总结一下,第一段说了我喜欢程序员这个工作,我总结是因为我喜欢能够不断实践的工作,抽象的工作/看不到成果的工作/没有理科造成正反馈的工作适不适合我的。
我搞了上面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入门即结束,因为从不会到入门这个过程只需要付出 5 分就能收获 10 分,再往后因为边际效应递减会变得痛苦。

想要幅提升自己和家人生活品质,但是很多方案都失败了。目前可能唯一寄希望于投资这个点了,但是请放心,我很冷静,我账户已经开设 4 年了,至今只投入过不超过 5W(并非没有更多钱,只是觉得自己会亏)。目前来看我在这件事上的耐心程度超过其它是(从之前的经历来看我是个急性子,炒股很不适合我)

写了很长,懒得检查了。

林道越野摩托车求推荐

1up: 预算:十万内又不想花冤枉钱
需求:接触大自然不玩特技不要 adv 太重,需要能上牌满足通勤需求
本人:有增驾很多年,但未驾驶过档车,最近骑了一年多轻蜂

有学习观摩的微信群大佬也拉一下

Chatgpt 最大的问题,就是升级!

moyaya: 抛开升级所带来的偶尔“降智”问题不淡,发现 Chatgpt 最大的痛点是:每次升级,之前好不容易调教出来的“默契”,不仅荡然无存,而且还可能风格大变,感觉换了一个 AI 。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不仅需要重新调教,而 Prompt 也可能得重写。

最后,不得不说,对于写文章的而言,Chatgpt-4 的“幻觉”非常的奇妙,往往能写出很有感的文章,Chatgpt-5 就一下子将“幻觉”搞没了,昨天感觉又升级了,更加不如 Chatgpt-5 。

当然,这不仅是 Chatgpt 的问题,其它 AI 也有类似的问题,甚至更严重。对于这种,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减少升级带来的“阵痛”?比如更稳定的 Prompt 设计,或者其他驯 AI 的小技巧? 能让 AI 记住个人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