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石头造了一台有机械手臂的扫地机!这是卫生领域的「变形金刚」|CES 2025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为《All the Dust That Falls》。

这本书主角 Spot 是一台扫地机器人,它有一个可以伸展的机械手臂,在被意外召唤到一个魔法世界后,这个可以伸展的手臂帮助它一路过关斩将,颇有现实魔幻主义的味道。

但没想到,配备一根手臂的扫地机这么快就来了。

在 CES 2025 大会期间,石头科技(Roborock)召开全球发布会,推出了最新的旗舰级扫地机器人 G30 Space,其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一个名为 OmniGrip 的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

OmniGrip 五轴机械手内嵌于机身顶部,在工作时,可以进行展开、伸展、水平和垂直弯曲,以多角度地灵活拾取物品,帮助机器人清理障碍物,提升清洁效率。

在清洁卫生的同时,对地上的杂物进行打扫这件事听起来简单,但对于机器人来说,这意味着一套完备的系统支持才能做到。

G30 Space 上搭载了 3D ToF 传感器与 RGB 摄像头,两者在工作时协同配合,对扫地机路径进行识别,并统计传感器接收到的视觉数据。

当视觉捕捉到地面的物品以后,还需要让扫地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才能顺利地计算 OmniGrip 机械手最佳抓取位置并收纳至指定区域。

依靠石头科技训练的视觉模型,G30 Space 扫地机器人可以识别超过 100 种家庭中的常用物品,也支持用户在 app 中自定义添加家中的物品,并用图片的方式让 G30 Space 进行学习并识别,防止出现扫地机无法识别从而导致误处理的问题。

除了这个机械手,G30 Space 在 StarSight 石头星阵领航 3.0 系统的支持下提升了从平面到空间的避障能力,在识别到机器即将进入狭矮区域时,会主动收回机身尾部的 LDS,将整体厚度降低至 7.98 厘米,进一步探索沙发地步等曾经的「卫生死角」。

作为本代旗舰产品,石头 G30 Space 也配备了石头标志性的底盘升降功能,可以越过最高 4 厘米的障碍,完全可以应对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门槛、滑动门轨道以及深度有限的下沉式设计。

此外,扫地机具备强大的 22000Pa 吸力,配备双旋转拖布和防缠绕滚刷,力求对毛发等易缠绕物品保持更高的清洁度,同时在拖布位置搭载了强震增压热拖功能,可以对地面实施 8N 的下压力,并保持 4000 次每分钟的高频率振动,提高清洁地面顽固污渍的效率。

随着 G30 Space 而来的,还有相应的全能基站,在扫地机停止工作后,基站支持自动清空尘盒、补充水箱、清洗拖布和热风烘干并杀菌等功能,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的频率,推进清洁机器人的智能化。

除了 G30 Space 外,共同推出的还有同系列的 G30,除了没有配备 OmniGrip 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外,G30 的其他配置与 G30 Space 保持一致。

在石头科技召开全球发布会的同时,石头 G30 Space 也同步出现在 CES 2025 大会上,仅仅两天,这个大会已经出现了数种多形态的扫地机器人。

除了昨天介绍的有两条「腿」的追觅和今天登场的配有机械手的石头机外,还有一些扫地机值得我们关注。

同样来自中国的科沃斯另辟蹊径,没有在形态上做出较大改变,而是将传统的升降圆形拖布换成了一个滚筒拖把,以 4000Pa 的压力和每分钟 200 转的旋转次数追求更好的清洁效果,而安克的智能家居子品牌 Eufy 虽然没有配备拖把,但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拆卸电机、集尘箱和电池单元,再安装其他清洁配件,可以组装成手持式吸尘器,提供 30000Pa 吸力,成为跨界玩家。

可以说,在这届 CES 上,大家的目光再次聚集,扫地机市场开始从形态上出现分歧。

说到底,这些五花八门的创新,无论是机械手还是多形态,都是为了寻找「扫地机的最优解」而作出的尝试,其最终目的也很简单——让家务更轻松,虽然这个过程目前看来尚才起步,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各式各样的扫地机没有意义,丰富的产品始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至于谁能最先找到答案,成为最终的赢家,就要交给时间了。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首批搭载 RTX5090 显卡!联想推出新游戏本|CES 2025

在 CES 2025 大会上,联想可谓是准备了不少东西。

除了可以纵向伸缩的柔性屏幕笔记本、双屏笔记本和 SteamOS 游戏掌机外,还有一台电脑也值得关注。

联想推出 Legion Pro 7i 游戏笔记本,这台电脑可以选配英伟达刚刚在 CES 2025 上宣布的 RTX 5090 显卡。

RTX 5090 显卡基于 Blackwell 架构打造,这种架构继承了上一代 Ada Lovelace 架构的优点,同时针对生成式 AI、深度学习和高性能计算进行了全面的优化。

如果落实到具体表现上,RTX 5090 显卡主要针对两方面性能进行升级,其中 CUDA 核心性能数量进一步提升,达到 21760 个,Tensor 核心也得到了强化,AI 性能和深度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而 Blackwell 架构支持最新的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 DLSS 4,每个传统帧可以生成多达三个额外帧,帧速率比传统渲染最多提高了八倍。并对 RT 核心进行了升级,游戏的分辨率、帧率以及光追性能变得更强了。

对于 Blackwell 架构和 DLSS 4 技术,黄仁勋在 CES 主题演讲上说:

新一代 DLSS 不仅能生成帧,还能预测未来,我们用 GeForce 实现了 AI,现在 AI 正在彻底改变 GeForce。

RTX 5090 拥有 920 亿个晶体管、32GB 的 GDDR7 显存,以及 1,792GB/s 的带宽,得益于 DLSS 4 技术和 Blackwell 架构优化,这款显卡性能较上一代 RTX 4090 提升了两倍,能够轻松处理大型 3D 游戏、AI 运算和复杂的图形任务。

此外,Legion Pro 7i 还搭载了英特尔最新的 Core Ultra 275HX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基于最新的 Arrow Lake 架构,采用 3 nm 制程工艺打造,配备 8 个性能核心和 16 个能效核心,设计功耗为 55W,与 RTX 5090 搭配,能够在各种高负载任务下提供稳定而流畅的性能。

游戏笔记本想要驾驭强劲的性能,最大的门槛在于散热。

联想为 Legion Pro 7i 配备了 Hyper 散热腔室,通过蒸汽腔设计和高效风扇组合,支持高达 250W 的 TDP 散热,确保长时间高负载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

除了显卡与处理器外,联想 Legion Pro 7i 使用 16 英寸 OLED 显示屏,支持 240 Hz 可变刷新率,机身左侧配备 HDMI 2.1 端口、一个 USB-A 3.2 Gen2 接口与一个支持 140W 超级快充的 USB-C 接口以及一个支持 Thunderbolt 4 的 USB-C 接口,而机身右侧则是两个 USB-A 3.2 Gen1 接口、3.5 毫米耳机插口和 2.5 千兆以太网接口,从前代来看,支持超级快充的 140 W 供电提供了快速的充电体验,0-80% 仅需 30 分钟,满电状态下续航时间长达 8 小时。

除了旗舰型号,联想还推出了 Legion Pro 5 系列,提供更多配置选择,Legion Pro 5 采用了 AMD Ryzen 9 9955HX 处理器,单核性能和多核性能表现均衡,适合从策略类到在线竞技类的不同游戏需求, 并使用 2024 年搭载于 Legion 7i 上的 Coldfront Hyper 散热技术,支持 200W 的 TDP,兼顾性能与成本控制。

此外,所有型号均搭载了 AI Engine+ 智能调节系统。这个「智能助手」会根据游戏场景动态调整 CPU 和 GPU 的功率分配,在高负载时优先保障显卡性能,在低负载时优化功耗平衡,并调控散热系统,提升整体使用体验。

联想 Legion Pro 7i 售价 2399.99 美元,Legion Pro 5i 售价 1449.99 美元,均于 3 月发售。

在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的今天,游戏笔记本这个东西,好像开始变得有些「名过其实」了,这些配备顶级显卡的设备,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游戏需求,其强大的性能完全可以胜任 AI 开发、深度学习等更广泛的领域。

随着显卡性能的持续提升和 AI 场景的普及,高性能笔记本正从以游戏为核心的定位,转型为兼顾「游戏+AI」的多功能平台。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搭载高性能显卡的机器将继续成为应对双领域需求的主力解决方案。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Switch 2 发布了,只有任天堂不知道 | CES 2025

还有不到 10 天的时间,任天堂 Switch 就已经整整发布八周年了——2017 年 1 月 13 日,任天堂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新一代游戏机 Nintendo Switch 及其配套的游戏阵容。

时至今日,Switch 已经发布近 3000 天,而累计硬件销量已经超过 1.46 亿台,位列游戏机历史前三,且按照这一年 1600 万台的销售势头,很有机会超越 NDS、PS2 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游戏机。

这也是为什么 Switch 继任机种如此受到关注的原因,以至于在 CES 期间,已经有配件厂商迫不及待地把下一代 Switch 泄露了,而同期曝光的,还有 Switch 的主板谍照:

▲ Switch 2 的真机模型与主板谍照,图片来自:Numerama

Switch 2 的性能怎么样

模型机和主板谍照的曝光,验证了此前多个不同来源的消息。至此,我们得以拼凑出 Switch 后续机种的各项参数信息:

  • 配备 8 英寸显示屏,整机尺寸比目前的 Switch 大一圈
  • 配备英伟达 Tegra 239 定制处理器,三星 8nm 工艺,而目前 Switch 采用的是台积电 16nm 制程的 Tegra X1 定制处理器
  • 12GB 的 SK 海力士 LPDDR5 内存,是目前 Switch 的 3 倍
  • 256GB 的 UFS 3.1 闪存,是目前 Switch 存储空间的 4 倍
  • 磁吸式的 Joy-Con 可拆卸手柄
  • Joy-Con 的右手柄多了一颗功能键(标记为 C 键)
  • Joy-Con 侧面配备了光学传感器,新增了一颗功能键,且 SL、SR 按键显著变大
  • 上下双 USB-C 口设计
  • 能够向下兼容运行目前的 Switch 游戏软件(目前的 Switch 并不支持向下兼容功能)
  • 游戏机名称可能就叫「Nintendo Switch 2」
  • 预计在 2025 年 4 月上市(任天堂社长曾表示,预计将在财年结束前公布新主机)
  • 预计售价 399 美元

可以说,Switch 2 在性能上与 PS4 Pro 相近,而得益于内存带宽以及图像算法技术的提升,实际的游戏运行表现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More Nintendo Switch 2 Leaks Are Coming Out Of CES 2025 - Game Sandwich

任天堂在 2023 年 7 月提交的一项专利显示,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在实时环境中,将原本 540p 的图像转换为 1080p 的图像。这与 DLSS、FSR 等技术原理相似,类似的算法处理,在目前的 Switch 游戏中已经屡见不鲜。对于生命周期长达五年以上的 Switch 2 而言,系统级的游戏优化能力十分重要,无论是面向玩家还是开发者,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

▲任天堂的游戏超分技术专利,图片来自:Nintendo

这也是所有玩家对 Switch 2 最关心的问题——硬件规格不重要,但能玩到什么游戏很重要。

Switch 2 能玩到哪些游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开发商之一,任天堂会为每一世代的游戏主机准备强大的游戏阵容。2017 年任天堂 Switch 发布当年,几乎每一个月任天堂都会抛出一款话题游戏来维持新主机的销售热度。

借着这几年来 Switch 销售的东风,如今的任天堂正是最兵强马壮的时候——员工数达到 7724 人,其中近 4000 人为开发人员,内部有 9 个 EPD 开发团队以及数十家关系密切的开发商合作伙伴。

正因如此,如今任天堂有充足的产能来为 Switch 2 开发游戏,这从 2025 年任天堂的游戏发售表上就能看出端倪。

步入 2025 年,Switch 的游戏发售表阵容相当匮乏,目前只有 4 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

  • 咚奇刚 归来 HD(老游戏高清化,原版于 2010 年在 Wii 平台发售)
  • 异度神剑 X 终极版(老游戏高清化,原版于 2015 年在 Wii U 平台发售)
  • 密特罗德究极 4 穿越未知(《密特罗德》系列衍生作品)
  • 宝可梦传说 Z-A(《宝可梦》系列衍生作品)

其中除了《咚奇刚 归来 HD》是给环球影城的任天堂乐园新园区造势之外,另外三款都属于对主机性能有高要求的作品——以目前 Switch 的性能运行效率堪忧,显然不是让这些游戏大展拳脚的舞台。

向下兼容,是 Switch 2 的主打卖点之一,庞大的 Switch 游戏库在新主机上是否能有更好的表现,是所有 Switch 玩家都会关注的问题,而开放世界和第一人称射击类型的游戏,无疑是最好的性能展示机会。

以此类推,任天堂也会将 Switch 上的经典作品,以更高的分辨率、更流畅的帧数带到 Switch 2 上。

至于新作方面,目前几乎可以确定的首发护航游戏就是《马力欧卡丁车 9》——任天堂每一代主机都会有一款《马力欧卡丁车》游戏,Switch 2 也不会例外。这款经典道具赛车游戏,在 Switch 上已经卖出了 6290 万份,是最畅销的 Switch 游戏。

在《超级马力欧 奥德赛》之后,已经有整整七年没有 3D 马力欧新作问世,作为任天堂旗下千万级的销量王牌,也是任天堂旗下最适合展示新主机特性的创意作品,我们很有可能在 Switch 2 首发的第一年迎来新作,并且是一款马力欧和咚奇刚同台表演的作品。

咚奇刚本就是与马力欧同源的任天堂经典 IP,诞生至今已经有 40 年。而在近两年,任天堂大有用马力欧人气带动咚奇刚的趋势。在《超级马力欧大电影》中,咚奇刚就已经有相当突出的戏份,而就在 12 月份,环球影城的超级任天堂世界迎来的第一个新区域——正是「咚奇刚国度」。

由《咚奇刚》粉丝发起的社区 DK Vine 曾爆料称,任天堂内部有一款开发多年、辗转多家工作室的 3D 咚奇刚新作,而这款作品最终会合并到新的 3D 马力欧游戏当中。

除此之外,任天堂旗下的《斯普拉遁》《动物森友会》《异度神剑》《火炎之纹章》等知名 IP 都已经沉寂了一年以上,续作相信也不会太远。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 Switch 主机性能有了长足提升之后,第三方游戏厂商的表现。

在任天堂 2025 财年第二财季的经营方针说明会上,任天堂特意提及了跟第三方游戏开发商的良好关系,并列举了数十家厂商作为示例,其中不乏游戏工业的代表 Epic、EA、育碧,也有 Cygames、FROM SOFTWARE 这样个性鲜明的厂牌——这兴许也暗示了,我们可以期待在 Switch 2 上玩到《刺客信条》和《艾尔登法环》。

半开玩笑地讲, Switch 2 已经发布了——只有任天堂不知道。

这家从不循规蹈矩的娱乐巨头,在 Switch 发布至今的八年里,拍了电影、开了乐园、建了博物馆,连手机游戏都有 9 亿多的下载量。

时至今日,尽管任天堂不会在 CES 上发布 Switch 2,也不会对爆料和泄露有任何回应,但所有人都知道,上个游戏世代的赢家,终于要回到最熟悉的赛场中央了。

正如四十年前,任天堂的北美负责人荒川实第一次来到美国内华达州克拉克县的拉斯维加斯,他带着一个机器人、一把光线枪和奇怪的灰盒子,在 CES 默默无闻的角落里,揭开了现代电子游戏浪潮的大幕。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小电拼 Ultra 评测:2025 年,你需要一个新的「万能充」

自从去年换了小电拼之后,这个家旅双栖的充电站,几乎满足了我绝大多数的充电场景——

在家里是个好看的桌搭,两个 AC 直流电插座给显示器和 PC 用正好,而 4C1A 的充电口组合则覆盖了绝大多数设备的补能需求;出差旅行的时候,把小电拼一拆、贴贴线一缠,就是个小体积五口充电器,科学设计的插脚能稳稳挂在高铁和酒店松垮的插座上,而最高 100W 的大功率输出也能实现快充。

所以,一个多月前,当我看到制糖工厂的同事掏出小电拼 Ultra 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

原来这才是小电拼的究极体。

自由

一个充电头应该如何进行迭代?

提供更多的充电口、更大的功率或者更轻薄的体积?

制糖工厂的办法是,在保留原来小电拼所有设计优势的前提下,重塑了整个产品——实用的 AC 插座、可靠的折叠插脚、模块化的拼接设计都还在,但内部结构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升级。

简而言之,小电拼 Ultra 是一款看上去跟小电拼一样好,但实则完全不同的产品。

尽管小电拼 Ultra 依然是 4C1A 的五口充电器配置,但如今总功率提升到了 160W,且每一个充电口都能实现满功率输出——A 口能提供 60W 的功率,而每一个 C 口都能达到最高 140W 的功率。你再也不用纠结哪个接口能激活快充了,每一个充电接口都能满血运行,几乎是市面上最轻便的多口大功率充电器。

更妙的是,小电拼 Ultra 搭载的 FluxAI 自由流技术,能够自动识别设备的供电需求,实时调整每个端口的供电,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多口充电器的设计。

在小电拼之前,我最常用的是 65W 的多口充电器,不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同时连上两条线,分别给快没电的耳机和笔记本电脑充电时,充电头会给耳机分配一个 25W 的充电功率,而剩下的 40W 功率分配给电脑。这时候,由于电脑对输入功率的限制,很可能电脑会陷入充电慢或干脆不充电的情况——这就是多口充电器的功率陷阱。

因为传统的多口充电器,都是通过出厂时固定的充电分配规则来给设备供电,当规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时,效率就会受到拖累,充电设备一多,供电调度不过来情况仍时有发生。

给电子设备充电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设备的充电效率,与设备电源、充电协议、充电线材以及充电器等因素息息相关。

如果你熟悉充电设备,那一定对冗长的充电产品规格表不陌生——每一个接口的输出功率都不尽相同,而多接口输出时情况又变得更加混乱。

当然,我们可以不较真地说,能接上电就好,可一旦较真起来,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能较真的机会。

传统多口充电头是不智能的,按照 PD 充电的原理,应该是设备找充电头来请求电能,充电头能满足,则按需供给,不能满足,则按功率分配表来给。我们身边的设备日新月异,但充电头不可能无限更新,这就导致许多功率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会造成功率浪费,影响充电效率,非常耽误事。

这就像去一家餐厅吃饭,却只有套餐可选,那总会有人吃撑了或吃不饱的情况发生。

小电拼 Ultra 引入 FluxAI 技术,通过本地和云端 AI 协同工作,实时识别设备需求并实时分流,用更高效精准的方式来完成充电任务。

原来只能吃套餐,如今变成了自助餐,就能保证每一个人吃好又吃饱,效率自然就提上去了。

透明

计算机先驱 Alan Kay 有句话闻名遐迩:

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
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

在我看来,小电拼 Ultra 正是这样一款产品。只要用手机触碰随机附赠的 NFC 贴纸,就能启动小电拼 Ultra 的设备管理小程序,这时候,小电拼 Ultra 的全貌才得以展现。

这是一个 AI 充电管家——你可以在「简洁模式」和「专业模式」之间随时切换,充分了解设备的充电信息。你几乎可以在这个界面条理、数据详实的小程序里,发现关于充电的一切:每一个接口的供电情况、充满电需要的时间、充电线缆的信息、充电兼容的协议等等……

在熟悉小电拼 Ultra 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充电头有什么好玩的?

但当每一个设备的充电数据都详实地摆在我面前时,好奇心自然而然地就涌现出来。这种乐趣,源于对生活透明化的掌控感,是对现实世界更高分辨率的新认知。

现在,我已经习惯性地把小电拼的小程序挂在电脑桌面上,时不时瞄一眼,总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 Apple 自研芯片的能效比很高,非常节能,但到底有多省电呢?我在码字的时候瞄了一眼小程序,发现运行负载只有 1.5W,怪不得电池能撑一整天!

还有一次,我发现手机虽然插在小电拼 Ultra 上,但却显示线缆没有连接上,我判断是充电线坏了,拿去售后,果然如此。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折腾电子设备的玩家,那小电拼 Ultra 就是一个绝佳的功率监看器,你会对设备的性能释放情况更有把握。

▲ 在 PC 端可以随时对小电拼进行监看和管理

更重要的是,在充电这件事上,小电拼 Ultra 提供了足够大的折腾空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充电器的「模拟器」——我可以随意定制每一个端口的充电规则、功率、灯光策略,让小电拼 Ultra 完全适配我的使用习惯,又或者自定义各种场景下的充电模式,通过小程序一键切换。

小电拼 Ultra 用简洁高效的界面,向我展示了充电这件事的「游戏性」,这是一种久违的、能折腾的乐趣。

开创

充电方式的演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的趋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一个人身上携带的电子设备不多,使用频率也说不上高,一块电池就能用大半天。因此,手机、相机甚至游戏机的电池都是可拆卸的,万能充盛行。

在 iPhone 被发明出来后,重新定义了人类联系的方式,离线状态消失了,现代人普遍都处于联网在线的状态,那手机自然也就不能没电了,于是手机和电池成为一体,快充头得到了发展。

而当下,我们不仅揣着手机,可能还背着电脑、游戏机,戴着耳机、手环、眼镜……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势必会愈演愈烈,这时候,一个快充头不够用了,多口充电器成为了主流。

这时候问题来了,市面上许多声称「智能」的多口充电器,其实是靠写入更多的规则来让事情办得更好。

但设备形态在变、供电需求在变、每人每天身上的设备也不尽相同,只靠规则是无法穷尽一切的,而充电这件事又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真正的需求潜藏在那些规则覆盖不到的黑暗角落。

这让我想起智能手机的蛮荒时代,诺基亚 S60 平台曾经也是「智能机」的代表——可以收发邮件,还能上网,也有诸如输入法、主题这样的自定义功能。但后来我们都知道,iPhone 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范式,那是一台真正为移动互联网范式准备的电脑——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有适配这套系统的硬件,以及匹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才激活了 Web 2.0 时代。

相较于 S60 的诺基亚手机,iPhone 就是一种明日产品;而与传统多口充电器相比,小电拼 Ultra 也是一种明日产品。

这是一台端云协同、由 AI 调度的充电电脑,强大的硬件规格得以让小电拼 Ultra 能通过 OTA 进行更新,来适配未来更多的设备和更新的技术标准,为设备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小电拼 Ultra 的固件代码以开源协议开放,只要开发者感兴趣,就可以使用和小电拼 Ultra 同期发布的 Humming Board 开发板,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电拼充电管家。

在新的能源形式普及之前,电力仍会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是构筑个人计算机生态必不可缺的因子,而我们对于电能效率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绝不只是一个充电器而已。

小电拼 Ultra 奉行的是另一个层面上的 Over-engineered 精神,用超规格的设计和精密的技术,来推动生活方式的迭代。

所谓明日产品,就应该放眼未来。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特斯拉在上海建了一座新工厂,造出来的东西比 Model Y 挣钱多了

2024 年卖得最多的车是哪辆?特斯拉认为,依然会是 Model Y。

Model Y continues to smash records globally. (Model Y 再次打破全球纪录。)

尽管特斯拉尚未披露确切的销量数字,但这则 1 月 1 日发布的消息,基本已经坐实了 Model Y 在 2024 年的领先地位。据 JATO Dynamic 估计,2023 年特斯拉 Model Y 的全球销量约为 122 万辆。而在2024年,随着该车型价格的大幅下调,这个数字只会更多。

不可否认,特斯拉通过卖车赚了很多钱,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即便是这样一位行业领头羊,也难以维持毛利率,增长势头受阻。2024 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整车业务营收为 200.16 亿美元,仅比 23 年同期增长了 2%。

在这一背景下,特斯拉在上海新建的一座工厂,很有可能会成为这家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月 27 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从开工到竣工,只花了 7 个月的时间,顺利刷新了「临港速度」。

别误会,这座工厂并不是用来造车的,而是用于生产特斯拉的另一个王牌产品——Megapack。

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车企

首先得交代一下,什么是 Megapack?

将时间拨回 6 年前,也就是 2019 年。那一年,特斯拉发布了很多重磅产品,包括文章开头提到的 Model Y,以及在拉斯维加斯迎来新年第一「炸」的 Cybertruck,当然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Megapack。

和 15 年推出的家用储能产品 Powerwall、Powerpack 不同,Megapack 是一种用于商业、工业,以及公共事业的集成式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本质上,这是一个超大型的充电宝。

马斯克当时表示,一个 Megapack 电池就拥有高达 3 兆瓦小时的存储容量和 1.5 兆瓦小时的换流器,完全能够取代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发电厂。

这样说可能不太好理解,借用一下特斯拉官方给出的例子:一个 Megapack 可以支持 3600 个家庭用电 1 个小时,又或者是驱动 65 台 Model 3 后轮驱动版满电行驶。

从硬件上来看,特斯拉的这套系统并不复杂,核心设备包括储能逆变器(PCS)、 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 (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其技术核心在于变流器的控制算法,能够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同步来控制算法,为电网注入强度和惯量。

特斯拉还在 2023 年推出了新一代产品 Megapack 2XL,它比第一代 Megapack 体积大了近 20%,还换用了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散热组件,更加便于生产和安装。产品的保修期也长达 20 年,且支持远程升级。

技术上的领先,让特斯拉迅速成为了储能行业的巨头。

2024 年前三季度,特斯拉 Megapack 装机总量达到了 20.4GWh,超过了 2023 年全年的 14.7GWh,更是 2022 年全年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储能行业的市占率超过了 15%,排名第一。他们的客户都有谁?最被我们熟知的一位是苹果。

▲Apple Park

早在 2021 年,苹果就花了超过 5000 万美元找特斯拉购买了 85 个 Megapack,最多能够储能 240GWh,足够 7000 个家庭使用一天。如今,苹果位于库比提诺的总部——Apple Park,正是由这些 Megapack 来供电。

不只是苹果,大规模采购了 Megapack 的公司多种多样,有夏威夷最大的电力公司——夏威夷电力公司、佛罗里达州唯一的稻米加工厂 Florida Crystals Corp、亚利桑那州的一家公共事业公司 Arizona Public Service,还有英国的 Harmony Energy 和澳大利亚的 Neoen Australia 等等。

卖了这么多,特斯拉自然也赚了不少。从价格上来看,Megapack 本就是一个偏向中高端的产品。

特斯拉官网显示,一套 3.9 兆瓦时的 Megapack 不包安装不含税的售价为 1028580 美元,约合人民币 750.73 万元,约为 1.92 元每瓦时。从近期国内储能电站的中标价格来看,这样的储能系统报价区间大概在 0.459 元每瓦时到 0.451 元每瓦时之间。

可以看到,特斯拉在价格上其实并不具备优势,也正得益于此,Magapack 的利润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特斯拉 2024 年三季度的财报里,这个数字是 30.5%,远超特斯拉汽车业务的利润率。

早在 2019 年 Megapack 刚发布的时候,马斯克就预测,特斯拉储能业务的增速将会超过他们的汽车业务。

现在看来,他说对了,储能业务已经成为了特斯拉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之前的特斯拉汽车一样,Megapack 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能,是特斯拉储能业务发展的最大限制。

在特斯拉 2021 年的一场财报电话会里,马斯克说:

如果我们能够拥有足够的产量,特斯拉能源业务的营收将会增长 2 到 3 倍。

刚刚建好的上海临港工厂,正是为此生。

临港速度,再次上演

2019 年,在全球范围内爆火的特斯拉 Model 3 深陷产能地狱,上海临港,给全世界秀了一把临港速度,从奠基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不到 10 个月的时间。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上海超级工厂以超 95 万辆的年产量,成为了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依托上海工厂,特斯拉迅速登顶汽车行业。

Megapack 现在的情况也和当年的 Model 3 差不多,特斯拉位于加州拉思罗普的超级工厂自 2022 年投入运营以来一直在逐步提升产量,目标年产量达到了 10000 台,但实际上他们直到上个月才达成这一目标……

特斯拉急需「临港速度」。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规划年产能和拉思罗普超级工厂一样,规划年产能也是 10000 台,储能规模近 40 兆瓦时。资料显示,该工厂的占地面积约为 20 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达到了 14.5 亿元人民币。

在 2024 年 5 月举办的开工仪式上,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对媒体表示,上海储能工厂将延续和上海整车工厂一样的思路,将成为特斯拉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如今仅仅 7 个月过后,这座大型工厂就已经开始了试生产,并将在今年一季度正式投产。

特斯拉能源和充电业务高级总监麦克·斯耐德此前透露,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 1 个月的时间,「多亏了上海和临港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工厂才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正式开工。」斯耐德说。

开工仪式后,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 Megapack 的签约,一共买了 8 台。据临港绿创公司副总经理邓浩强介绍,这批 Megapack 主要用于临港 IDC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很大,应用储能设备削峰填谷,能大幅缓解对电网的压力,也能用到更大比例的绿色电力;对终端用户来说,也能节约大量电费。」邓浩强透露,目前这 8 台 Megapack 大约能覆盖数据中心约 20% 的用电需求,每年能为用户节约几百万元费用。

邓浩强还很看好 Megapack 在临港新片区的应用前景。他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因此对这类储能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彭博社此前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 1000 兆瓦时,市场规模达 1.2 万亿美元,潜力巨大。

反过来看,上海储能工厂也会像 19 年的上海超级工厂那样,带动整个产业链,逐渐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产业集群。

实际上,Megapack 和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重合度非常高,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结构件等许多都是相通的,临港本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很快就能和这座储能工厂实现协同联动。

另一方面,Megapack 的到来,也大大提升了临港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在此之前,如此大体量的产业集群,实际上只服务于汽车这一种产品,更具体一点,就是服务于上汽和特斯拉这两个品牌,极易受到市场影响。相信各位也知道,汽车市场的波动非常频繁,特斯拉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波动和上汽的下滑,都给临港汽车产业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而储能这种 to B 的业务自然就要稳定多了,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也认为,有了上海储能工厂,本地产业链的韧性将大大提高。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卡罗拉改用比亚迪插混?研究了 32 年的油混,丰田不玩了?

几个月前,《财经》爆料称,丰田在华合资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导入插电式混动系统,以取代丰田现有的油电混动系统 THS(Toyota Hybrid System)。他们看中的插混系统不是别的,正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比亚迪 DM-i 技术。

当时的报道还透露,根据产品规划,大概有两到三款丰田新车型会用上比亚迪 DM-i。虽然产品能否落地还要看后续的情况,但有知情人士表示,丰田很看重比亚迪 DM-i 技术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且技术相对成熟。

「丰田也一定会进行打磨和调教,最终车型的驾乘体验还是会有所不同。」上述人士表示。

最近,双方的合作终于又有了更多消息,预计在 2026 年初亮相的第 13 代卡罗拉,很有可能会成为首款采用比亚迪 DM-i 技术的丰田车型。

卡罗拉,也想成为秦 L

尽管我们尚未目睹第 13 代卡罗拉原型车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但汽车设计师 Theophilus Chin 为我们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过他的渲染图,我们可以一窥这款紧凑型轿车的造型设计。

丰田标志性的纺锤式格栅在新一代卡罗拉上得到进化,配有更加细长的前大灯、更纤细的格栅和更具运动感的保险杠,整体造型更为锐利、现代。

在车尾,渲染图中的卡罗拉呈现出了一点皇冠车型的感觉,全新的尾灯和一字排开的「Corolla」标识拉宽了视觉宽度,后保险杠造型也更加立体。虽然这套渲染图坚持使用了传统的门把手,但丰田的可能会选择迎合设计趋势,借鉴现款 C-HR 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丰田 C-HR

尽管 Theophilus Chin 没有为我们呈现卡罗拉的内饰效果,但无论如何,这辆紧凑型轿车必然会配备更大的中控屏,并标配最新的辅助驾驶系统。

在更新的造型之下,新款卡罗拉预计将采用当前 TNGA-G 平台的改进版,与 C-HR、Corolla Cross 和普锐斯等车型共享。至于新车最大的变化,自然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插电混动系统。

根据日本汽车杂志 Best Car 的报道,一台 1.5L 四缸发动机将会成为新一代卡罗拉的核心,最高功率约为 128 马力,另有一个 178 马力的涡轮增压版本。

新车的电池组和电驱部分来自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动力,丰田方面的目标是将新一代卡罗拉的 PHEV 版本的综合续航提高到近似于比亚迪秦 L 的 2100km。

至于动力更强劲的 GR 卡罗拉是否会用上全新的 2.0L 四缸发动机,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消息,但可以确认的是,丰田将借助上述全新平台,复活传奇车型 Celica。

▲Celica

上世纪 70 年代,丰田基于卡罗拉平台开发出了一辆名为 Celica 的运动型跑车,在北美市场取得了成功,其赛车版本还获得过 WRC 冠军,帮助丰田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诸多荣誉。

▲Celica

在一个多月前举办的日本拉力公开上中,当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被问及新 Celica 是否存在时,丰田章男把这个问题丢给一旁的丰田赛车手中岛一贵(Yuki Nakajima)。

「说实话,现在还没有迹象表明我们在研发新 Celica,但公司里还是有很多人热切地等着这辆车,所以…… 我不确定在公众面前说这些是否合适,但事实是…… 我们确实在做 Celica!」

中岛后续还补充说,新 Celica 应该会在 2025 年发布。

曾经的丰田,也想靠自己

虽然说,在丰田现有的产品序列中,其混动产品基本都是采用 THS 的 HEV 车型,但实际上,他们曾经在 2019 年在中国市场推出过一个「试验品」——搭载插电混动系统的卡罗拉双擎 E+。

这辆通体蓝色的卡罗拉用的是一台 1.8L 发动机,动力水平只有 99 马力和 142 牛米,匹配一套可输出 136 马力和 207 牛米的电机,10.5kWh 的电池组可以提供 55 公里的纯电续航。

在座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辆车,原因自然是卖得少,从 19 年发布到 23 年停产,卡罗拉双擎 E+ 在这 5 年时间里只卖了 2 万余辆。

实际上在这辆车问世之前,丰田对卡罗拉 PHEV 是寄予厚望的,一汽丰田更是多次强调,「卡罗拉是丰田的命根子,不能输」。因此,在打造这辆车的过程中,一丰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力求确保其可靠性和行驶品质。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以「省油」、「耐用」而闻名于世的丰田,这回就是栽在了省油上。

和纯油车相比,插电混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它重构了动力的价值体系,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让高性能触手可及,但当时丰田追求的只有「不充电也省油」,卡罗拉 PHEV 并没有任何动力上的提升,和燃油版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零百都在十秒开外。

不过现在想想,丰田好像也有一定道理,毕竟那辆车不支持快充……

但我们常说,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而卡罗拉双擎 E+ 当时的售价区间为 18.98-21.98 万元,起售价比普通的 HEV 车型足足贵了 7.2 万元,即便扣除了当时的补贴,也贵了 5 万元左右。

5 年卖 2 万辆,感觉都有些多了。

曾经,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作为后起之秀,利用石油危机的契机,找到了「省油、耐用、经济」的定位,在欧美厂商主导的汽车市场里撕开了一道裂口,成功跻身全球汽车工业主流力量。

然而,现在光靠这些已经很难赢下市场了,丰田卡罗拉的油电混动在更出色的插电式混动面前失去了优势,经销商报价已经降至 9 万元,燃油版更是只要 7.48 万元。对于现在的卡罗拉来说,便宜又好用的 DM-i 可能确实是最优解。

丰田当然也不希望长期依赖比亚迪,他们也在尝试做自己的东西。

早在去年5月,丰田就与斯巴鲁和马自达联合宣布,共同开发专为电气化系统设计的新一代发动机。根据他们当时的说法,这款新发动机将更加小巧紧凑,有望降低车辆的引擎盖高度,从而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提升整体性能和燃油效率。

不过,三家公司并未透露具体的实施时间表,比亚迪卖技术的钱,应该还能多赚几年。

带轮子的都关注,欢迎交流。 邮箱:tanjiewen@ifanr.com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戴尔砍掉 XPS 产品线,笔记本阵营大变动,还推出了一台代替耳机的屏幕|CES 2025

在 CES 2025 大会的开头,不少厂家都拿出了亮眼的产品或规划,从个人日常用品,到跃进九天之上的航天火箭,层出不穷。

但要说起今天的主角,戴尔一定占据了一席之地。

与别家以发布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来夺人眼球不同,戴尔的热度有点剑走偏锋——砍产品。

准确地说,戴尔对其核心笔记本电脑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彻底终结了延续32年的 XPS 产品线,而历史稍短的 Inspiron 系列也未能幸免,同样被宣告停产。

此外,曾经更为专业且细分化的 Latitude、Precision 等系列也一并取消,所有产品重新调整为三个系列:Dell、Dell Pro 以及 Dell Pro Max。

我敢肯定,大家百分之百对这个命名方式觉得熟悉,甚至当戴尔揭开新的产品系列名以后,已经有笑话在流传:

戴尔接下来的产品肯定还将会有 Dell Air、Dell mini 以及 Dell Studio。

言归正传,戴尔三个新的系列将现有产品打乱并重新归纳,其中 Dell 代替了以前的 Inspiron 系列产品以及 XPS 系列产品,Dell Pro 系列取代了 Latitude 系列商务笔记本电脑,而 Dell Pro Max 则取代了之前的 Precision 系列工作站。

为了进一步划分产品,戴尔在三个系列之下还设置了三个级别,分别是 Base、Plus 以及 Premium,分别代表着基础款、进阶款和高端款,以便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定位,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配置。

▲ Dell Pro 14 Premium 在触控板上增加了一些控件

新的命名方式会带来一段时间的混乱,特别是在老戴尔的库存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时候,市场上可能会长期共存 XPS、Inspire 等遵循曾经命名方式的电脑,以及使用 Dell Premium 等全新命名方式的电脑,而后者往往是前者的继任者,这需要消费者重新去了解整个体系。

▲ 比如目前的戴尔 XPS 13,继任型号将被称为 Dell 13 Premium

当然,毕竟是 CES 大会,戴尔还是没忘记展示新产品,比如这个已经用上新命名方式的家伙——Dell Plus 32 英寸 4K QD-OLED 显示器。

戴尔在显示屏下方配备了红外传感器,这个红外传感器会在工作时实时捕捉你的头部位置以及动作,再将动作数据传输给人工智能,最终调整五个 5W 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让用户不用带耳机就能获得近似的听感。

当显示器将声音传向你的一只耳朵时,它还会利用破坏性干扰(不同相位的声波相互作用并相互抵消时产生的干扰)阻挡声音意外传递到另一只耳朵,简单来说,这种技术是利用两组相位相反的声波(波峰与波谷重合)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抵消,从而降低或完全消除声音的能量的原理,利用麦克风捕获环境噪音,生成相反相位的声波来抵消噪音。

这种技术与主动降噪耳机的技术一样。

实际上,戴尔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技术的公司,在此之前,雷蛇推出的利维坦条形音响就配备了类似的功能,利用多个扬声器单元和算法控制声波的传播方向,让用户在不同位置都能感受到清晰的声音效果。

而宏碁早在 2023 年就将这种扬声器技术与 27 寸显示屏连接在了一起,并为其搭载了 3D 显示技术,不过宏碁研发的这块屏幕主要用于创意专业,相比之下,戴尔的新显示器更适合玩游戏,因为其配备了 32 英寸 4K OLED 显示屏,并提供了高达 120Hz 的刷新率,快速响应时间 0.03 毫秒,并支持 AMD 提供的可变刷新率技术 FreeSync Premium,可以有效减少屏幕撕裂、卡顿和延迟问题,提升游戏显示效果。

这台显示器售价为 799.99 美元,将于 2025 年五月在美国上市。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追觅发布 X50 Ultra,这是一台长「腿」的扫地机|CES 2025

在现在的消费产品市场中,如果说手机是台面上的竞争最激烈的卷王,那扫地机器人就是在背地里较劲儿的隐形卷王。

要说扫地机器人角逐场的常驻选手,就避不开国产厂商。

在 CES 2025 大会上,来自北京的追觅率先出手,推出「长腿」的扫地机 X50 Ultra,这两条「腿」是一个名为 ProLeap 的系统,由两个电动摇臂组成。

ProLeap 系统在去年德国柏林 IFA 技术展上首次亮相,其运行方式相当巧妙——当激光雷达识别到面前有障碍物时,机身内部隐藏的电动摇臂将会探出,并借助两端的齿轮将扫地机整体撑起并挪动位置。在近半机身越过障碍物后,扫地机会继续前行,电动摇臂借助向前的动力回到机身内,再由摇臂根部的大齿轮回弹归位,为下一次越过障碍做准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电动摇臂可以克服 6 厘米高度的地形差,但对于爬楼梯来说还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常见的楼梯台阶比较狭窄,还无法满足电动摇臂的活动范围,这两个摇臂最主要的应对场景是家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门槛或是滑动门轨道以及下沉式装修。

除了这个电动摇臂,X50 Ultra 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潜望式 360° 升降雷达,雷达升起,更高效地扫描并绘制家庭环境,配合 AI 加持的摄像头,精准识别电源线、拖鞋等地面物品,而在雷达藏于机身内时,整机高度只有 89 毫米,可以潜入类如茶几、电视柜等低矮区域清洁作业,进一步消除扫地机器人的死角。

X50 Ultra 的最高吸力可达 20000Pa,比前代 X40 Ultra 高了 8000Pa,在作业完成后,X50 Ultra 会返回配对的多功能基站,这个基站配备 3.2 升集尘盒、4.5 升净水箱和 4 升污水箱,可以自动拆卸和安装扫地机的拖布,并使用 80°C 热水清洗拖布、热风烘干、收集灰尘等功能,向更智能的全自动体验再进一步。

追觅 X50 Ultra 将于 2025 年 2 月 14 日正式发售,目前定价为 1699.99 美元。

除了 Dreame X50 Ultra 外,市场上几种扫地机器人配备了跨越障碍的能力,石头科技今年秋季发布的 P20 Pro 借助底盘升降技术,能跨过 4 厘米高的障碍,而来自美国的 SharkNinja 则凭借机身橡胶轮胎的抓地力跨过 2 厘米高的障碍。

从扫地机器人最初出现时,几乎都以简单的圆饼形态为主,和大家想象中的机器人相去甚远,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竞争,虽然整体形态变化不大,但底盘升降技术、机械摇臂设计,都可以说是为这块圆饼打造了一双「腿」,配以各种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的辅助,使其终于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了。

而随着形态的进化,扫地机器人也迎来了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的能力,以更灵活的姿态触及更广区域,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地形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扫地机器人也许还远没有「卷到头」,除了一双腿外,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形态亟待挖掘,为人类带来更好的、更实用的家居清洁助手。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英伟达重磅发布「核弹」RTX5090,售价高达1.6万元/苹果「廉价版」iPhone新机即将量产/联想公布全球首款量产卷轴屏PC

cover

💣

英伟达 RTX 50 系列显卡正式发布

❗

苹果回应其 AI 总结 BBC 新闻「张冠李戴」

🚗

极氪发布自研智驾域控制器平台

🪮

戴尔重新梳理产品线,取消 XPS 等经典系列

🚀

丰田花百亿打造未来城市,同时正在「探索火箭」

🏆

小米超级电机 V8s 获得小米「千万技术大奖」

💡

英伟达黄仁勋:AI Agent 可能是下一个机器人行业的风口

💻

联想发布全球首款量产卷轴屏 PC

🖥

英特尔正式发布全新一代酷睿处理器

🦅

雷鸟发布 V3 AI 拍摄眼镜

📱

三星 Galaxy 全球新品发布会将于 1 月 23 日举办

🍎

苹果「廉价版」iPhone 新机即将量产

重磅

英伟达 RTX 50 系列显卡正式发布

北京时间 1 月 7 日,英伟达在 CES 2025 主题演讲上,正式发布 GeForce RTX 50 系列消费级显卡,售价高达 1,999 美元(约 1.46 万人民币)。

据官方介绍,GeForce RTX 50 系列采用英伟达 Blackwell 架构、第五代 Tensor Cores 和第四代 RT Cores,其中,RTX 5090 GPU 配备了 920 亿个晶体管,每秒可实现超过 3,352 万亿次 AI 运算,性能较上一代 RTX 4090 提升了近两倍。

RTX 5080 的设计目标是性能达到 RTX 4080 的两倍,并配备 16GB 的 GDDR7 显存,内存带宽为 960GB/秒,以及 10752 个 CUDA 核心。英伟达承诺,RTX 5080 将在性能上大幅领先于上一代 RTX 4080。

RTX 50 系列还搭载了 DLSS 4 技术。DLSS 4 将推出多帧生成功能,通过使用 AI 为每个渲染帧生成多达 3 帧来提高帧速率,同时,DLSS 4 还引入了图形行业首个实时 Transformer 模型架构应用。

售价方面:

  • RTX 5090:1,999 美元(当前约 14,647 元人民币)
  • RTX 5080:999 美元(当前约 7,319 元人民币)
  • RTX 5070Ti:749 美元(当前约 5,488 元人民币)
  • RTX 5070:549 美元(当前约 4,022 元人民币)

同时国行版 RTX 5090D 与 RTX 5080 售价也一同公布,分别为 16,499 元起和 8,299 元起,将于 1 月 30 日上市。

此外,搭载 72 个 Blackwell 架构 GPU 所组成的 Grace Blackwell NVLink72 巨型芯片和只手可握的超级计算机 Project Digits 也一同亮相。

Grace Blackwell NVLink72 配备了 72 个 Blackwell GPU、1.4 ExaFLOPS 算力和 130 万亿个晶体管,其目标是超越世界最快超算。

而 Project Digits 专为 AI 研究人员、数据科学家和学生设计,其搭载英伟达新型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可提供高达 petaflop 级别的计算性能。Project Digits 将于今年 5 月通过英伟达的顶级合作伙伴推向市场,定价 3,000 美元。

大公司

苹果回应其 AI 总结 BBC 新闻「张冠李戴」

近日,苹果就 Apple Intelligence 总结 BBC 新闻摘要出错一事回应,表示正为 Apple Intelligence 开发更新。

此前,多家媒体表示,苹果所推出的 Apple Intelligence 频繁出错,甚至以误导用户的方式推送虚假信息。

12 月 19 日,据 BBC 报道,Apple Intelligence 在推送本月初美国联合健康集团(UNH)旗下联合健康保险公司 CEO 布莱恩·汤普森于纽约街头遭枪杀的报道时,将其错误提取总结成「枪手本人对自己开枪」,并最终以「BBC新闻客户端」的形式,向苹果用户进行推送。BBC 表示,Apple Intelligence 在推送错误消息时,会让人以为是 BBC 所推送。

对此,苹果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内修复错误信息,并且更新 Apple Intelligence 以减少不准确的新闻摘要。苹果还在一份近期的声明中表示,Apple Intelligence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将会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改进,并鼓励用户积极反馈。同时,BBC 已要求苹果采取紧急行动,并指出这一反复出现的问题正在威胁着可信新闻机构的公信力。

据悉,通知摘要是 Apple Intelligence 众多功能中的一个。在 Apple Intelligence 的归纳总结下,用户可以快速获取消息中重要信息或者关键细节。 此外,据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之所以「翻车」,大概与其应用的语言大模型体量有关。其分析模型由苹果自研,其在设备端的本地模型仅有 30 亿数据,如此「小体量」导致处理信息能力自然不足。

极氪发布自研智驾域控制器平台

1 月 7 日,极氪汽车在 CES 2025 上,发布全球首家 OEM 量产自研的英伟达 NVIDIA DRIVE AGX Thor 智驾域控制器平台。

据官方介绍,该平台由极氪团队自主研发设计,将具备超高算力、低功耗设计、具备丰富的通信及传感器接口。其中 Thor-U 深度学习算力和 CPU 通用算力在该平台下都能得到提升,可同时处理 14 个 8MP 30FPS 摄像头数据的输入。极氪还表示,未来极氪的全新车型都将搭载 NVIDIA DRIVE AGX Thor 智驾芯片。

极氪还宣布将与高通深化合作,共同研发面向未来的智能座舱,未来将提供「行为智配」、「情境感知」、「语音增效」等体验。同时,极氪与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基于 SEA-M 架构联合开发的全球首款量产原生无人驾驶汽车 ZEEKR RT 也将在 2025 年开启大规模交付。

此外,极氪实行「三个 800V」全球布局,极氪 7X 将作为首款 800V 车型进军海外;全栈 800V 架构、全新一代 800V 超快充电池以及 800V 超快充桩也同步出海;极氪还计划在全球合作建立 1,000 个自营充电桩。

同日,极氪宣布极氪 009 新增浩瀚智驾 2.0 选装包,选装价为 10,000 元。选装该选装包后,将升级双 Orin-X 智驾芯片(总算力 508TPOS),届时能够享受到「无图城市 NZP」、「120km/h 前向 AEB」等 50+ 项智驾功能。

戴尔重新梳理产品线,取消 XPS 等经典系列

1 月 7 日,戴尔科技集团推出专为个人与专业计算需求打造的全新 PC 产品组合。

据悉,戴尔科技为帮助客户轻松选择匹配的 PC,戴尔科技聚焦用户核心需求,推出三大简明的产品线:

  • 戴尔(Dell):为娱乐、学习和工作量身打造
  • 戴尔 Pro (Dell Pro):为专业级生产力量身打造
  • 戴尔 Pro Max (Dell Pro Max):为极致性能量身打造

同时每条产品线还将分为 Base、Plus 和 Premium 三个版本,且采用一致的分级方法,据介绍,每个类别的产品在 Base 型之上,还提供具有可扩展性能的 Plus 型,以及具有极致移动性和设计的 Premium 型。

此外,其中「戴尔(Dell)」代替了以前的 Inspiron 系列产品以及 XPS 系列产品,「戴尔 Pro(Dell Pro)」系列取代了 Latitude 系列商务笔记本电脑,而「戴尔 Pro Max (Dell Pro Max)」则取代了之前的 Precision 系列工作站。

日前,戴尔科技推出了多款戴尔 Pro 新品,提供戴尔 Pro 系列笔记本和戴尔 Pro 系列台式机,旨在经典设计与静音工作;同时还发布了专为娱乐、学习、工作等生活中各种场景而设计的戴尔 PC 产品,分别为戴尔 14 Plus 系列和戴尔 16 Plus 系列。

此外,戴尔科技在 2025 CES 大会上还发布了 Dell Plus 32 英寸 4K QD-OLED 显示器。据介绍,该显示器可根据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头部位置及动作,通过 AI 调整扬声器,让用户不用带耳机就能获得近似的听感;售价方面为 799.99 美元,将于 2025 年五月在美国上市。

丰田花百亿打造未来城市,同时正在「探索火箭」

北京时间 1 月 7 日,在 CES 2025 的丰田发布会上,丰田宣布 Woven City 已经为第一批居民做好了准备,这是一个大型「生活实验室」,用于探索未来移动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于 2021 年正式启动,建立在富士山山脚下的日本静冈县裾野市丰田汽车工厂旧址上。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用于探索未来移动方式的交通部分、用于探索未来环保的能源部分以及用于探索未来城市的物联网部分。丰田计划,大约 100 名丰田员工及家属将在今年秋季,作为第一批居民入住其中,在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总共容纳 360 名居民,其中包括食品服务业务从业者,以及一家自动售货机公司和一家初创公司。

在 Woven City 中,丰田根据三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将 Woven City 的街道分为三个区域,其中,丰田将在其中的自动驾驶区域,测试其自主研发的 e-Palette 自动驾驶技术。

同时,Woven City 的建筑主要由木材建造,并将在建筑外立面和房屋内配置各种传感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整个城市串联起来,氢能源也将全面运用到公共空间的运行。另外,Woven City 将部署一定数量的机器人,其将参与公共空间管理、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生活。

此外,丰田董事长 Akio Toyoda 在发布会中还提到,未来的移动方式不应该仅限于地球,也不应该仅限于一家汽车公司。

为此,丰田通过子公司 Woven By Toyota 向日本私人航天公司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IST)投资了大约 70 亿日元。目前,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公司正在全力开发名为 ZERO 的小型轨道运载火箭,为商业卫星提供低成本发射服务。

此前,丰田已涉足太空领域,正在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发月球车,以支持 NASA 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HDMI 规范 2.2 版本公布

1 月 7 日,HDMI Forum 宣布即将发布 HDMI 规范 2.2 版本。

据官方介绍,新规范将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并提供更多高质量选项。更快的 96Gbps 带宽可满足数据密集型沉浸式和虚拟应用对传输的要求,如 AR/VR/MR、空间现实和光场显示,以及各种商业应用,如大型数字标牌、医疗成像和机器视觉等。

此外,新规范还包括延迟指示协议 (LIP),用于改进音频和视频同步,尤其适用于多跳系统配置,如带有音频视频接收器或条形音箱的系统。

一同公布的还有全新超 96 HDMI 线缆,其支持 96Gbps 带宽以及 HDMI 2.2 规范的所有功能。它是 HDMI 线缆认证计划的一部分,届时将要求每个长度的型号都经过测试和认证,并展示认证标签。

所有使用 HDMI 2.X 的厂商在未来都可采用新规范,新规范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发布。

小米超级电机 V8s 获得小米「千万技术大奖」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今日发文,表示小米集团在今日上午迎来了 2025 年开年第一个大会,并为工程师们颁发小米集团最高技术荣誉「千万元技术大奖」。

雷军表示,小米将已经连发了 6 年的「百万美金技术大奖」升级到了 1,000 万元人民币,这是小米集团内部最高级别的技术奖项,专门奖励实现行业引领级技术突破的工程师团队。在个人公众号中,雷军表示,从 2019 年起,每年开年小米集团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工程师颁发技术大奖。过去五年,小米共颁发了 7 个技术大奖,累积金额超 5,000 万元。

今年,小米在 134 个参评项目中优中选优,最终,「小米超级电机V8s」获得今年的最高奖项。据悉,V8s 电机由小米完全自主研发、自己生产,其转速达到 27,200rpm,位列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刷新了全球电机转速天花板。

此外,小米 SU7 车身结构团队获得了小米年度技术大奖二等奖。

在公众号文章中,雷军还提到,随着小米手机高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小米在 2024 年的第四季度已经进入了国内前三,位居市场第二名。

传音与阿里云达成 AI 方面的合作

近日,阿里云宣布,与传音控股达成合作,打造了深度本地化的「实用型 AI」。

据官方介绍,通义千问大模型已经搭载在传音旗下科技品牌 TECNO 推出的 AI 手机 PHANTOM V Fold2 中落地。通过机身上特定的 AI 按键,用户可一键调用端侧大模型,在离线环境中依然可以流畅运行多轮AI对话,并实现文档及通话摘要。

传音与阿里云在该款手机上基于联发科芯片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双方在模型瘦身、工具链优化、推理优化、内存优化等多个维度展开合作。此外,2024 年 3 月,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厂商 MediaTek 联发科,已成功在天玑 9300 等旗舰芯片上部署通义千问大模型。

传音 TEX AI 中心总经理史团委表示,模型进终端很大的门槛在于推理功耗优化,会大幅影响终端的基础体验。借助通义千问专业的大模型能力,结合传音在新兴市场的本地化 AI 技术成果,双方将开启智能手机全新 AI 体验。

字节成立海外短剧团队

近日,据 Tech 星球获悉,字节跳动已经成立海外短剧业务团队,并招聘多个短剧海外相关的职位。

据悉,字节还在海外上线一款名为「Melolo」的短剧App,主打免费模式,这也是字节首个出海的短剧产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Melolo 是一款海外免费短剧 App,通过提供免费短剧资源,满足海外用户看剧需求,且产品已于 2024 年11月中旬在印尼、菲律宾等市场上线,目前在持续做业务探索与验证中。

去年 11 月,据 The Information 消息,TikTok 考虑把类似迷你短剧的内容形式加入其中。得益于短剧在国内的大获成功,TikTok 不愿错过,打算在海外市场开启复制模式,力求拉拢更多用户。

而据《2024 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显示,未来海外月均短剧用户规模预计将达 2 至 3 亿,市场规模将达到 100 亿美元。目前短剧已出海至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市场,成为全球娱乐业最新的亮点。

目前,国内如阅文、中文在线、新阅时代、点众为代表的网文平台,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的长视频平台,都已布局海外短剧市场。

💡英伟达黄仁勋:AI Agent 可能是下一个机器人行业的风口

北京时间 1 月 7 日,英伟达举行了 CES 2025 主题演讲,CEO 黄仁勋演讲中表示,AI Agent 可能是下一个机器人行业的风口。

黄仁勋演讲中提到,世界上有 10 亿知识工作者,而 AI Agent 可能是下一个机器人行业,很可能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会。

同时,黄仁勋也代表英伟达对 AI Agent 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愿景。他表示新一代 AI 系统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问答模式,而是能够像真实员工一样理解需求、互动交流并解决复杂问题,它还可以调用多种工具,并通过多个模型的协同合作来完成任务。

此外,黄仁勋还对 Scaling law 疑似「撞墙」这一看法作出回应。他认为 Scaling law 并未失效,只要投入足够的计算资源和采用更复杂的算法,AI 的智能水平就能持续提升。

新产品

联想发布全球首款量产卷轴屏 PC

1 月 8 日,联想在 CES 2025 上正式公布了全球首款量产卷轴屏 PC,其命名为「ThinkBook Plus Gen 6 卷轴屏 AI PC」。

据官方介绍,联想 ThinkBook Plus Gen 6 卷轴屏 AI PC 依托独特可卷曲显示屏技术,轻按专用键或手势操控,14 英寸紧凑显示屏即可垂直延展至宽敞的 16.7 英寸,近 50% 额外屏幕空间随心掌控;同时保持 19.9mm 厚度、1.69kg 轻盈体重。

性能方面,联想 ThinkBook Plus Gen 6 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采用边到边键盘设计;搭载 400 nit 亮度、120Hz 刷新率的 OLED 显示屏,支持 100% DCI – P3 色彩精度。同时作为 Copilot + PC,内置联想 AI Now 与 Paint Cocreator 等人工智能功能。

据悉,ThinkBook Plus Gen 6 卷轴屏 AI PC 将于 2025 年开售。

此外,联想还带来了全球首款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的笔记本电脑—YOGA Air X AI 元启版,其屏占比高达 98%。

据介绍,联想 YOGA Air X AI 元启版将成为全球首款配备 Visionary 增强功能的 CUD(屏下摄像头)笔记本,凭借这一创新性设计,该笔记本屏占比一举跃升至惊人的 98%;同时其配备 14 英寸 4K 120Hz PURESIGHT Pro OLED 显示屏,涵盖 100% sRGB、P3 和 Adobe RGB 色域,拥有 Delta E<1 的超高色彩精准度。

其他方面,联想 YOGA Air X AI 元启版搭载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7 处理器,并集成高达 48 TOPS NPU;配备 75WHr 大容量电池;机身重量仅为 1.2kg 左右。

英特尔正式发布全新一代酷睿处理器

1 月 6 日,英特尔在 CES 2025 上正式发布全新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第二代)。

英特尔在此次发布会中推出多款处理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酷睿 Ultra 200H、酷睿 Ultra 200HX 和酷睿 Ultra 200U 三个系列,这是 Arrow Lake 架构首次出现在英特尔的笔记本处理器上。

酷睿 Ultra 200H 系列采用 Arrow Lake-H 架构,最高搭载 6 性能核(P)+ 8 能效核(E) +2 「低功耗能效核」(LP-E)。英特尔表示,和前代 Meteor Lake-H 产品相比,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提升 15%。同时 H 系列内置全新英特尔 Arc 核显,官方宣称,游戏性能性能和前代相比提升 22%。

酷睿 Ultra 200HX 则更强调性能,采用了和台式机版本 Arrow Lake 处理器的相同架构,最高配 8P 核+16E 核,主频率最高 5.5GHz,TDP 热设计功耗最高 55 W,同时,酷睿 Ultra 200HX 也将支持超频功能。英特尔也表示这款芯片「基本等于将台式机性能装进了笔记本里」。

英特尔还宣布,基于 Lunar Lake 架构的酷睿 Ultra 200V 将进入商用笔记本领域,推出 vPro 型号,将会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此前,该系列由于出色的能效表现,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同时,英特尔首次展示了 Lunar Lake 继任者 Panther Lake 的样品。这将是首款 Intel 18A 制程(1.8 纳米工艺)的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

雷鸟发布 V3 AI 拍摄眼镜

1 月 7 日,雷鸟创新举行「Meta,Beyond」发布会,正式发布雷鸟 V3 AI 拍摄眼镜。

雷鸟 V3 AI 拍摄眼镜搭载猎鹰影像系统、通义千问独家定制大模型、第一代骁龙 AR1 旗舰级芯片、定制扬声器等诸多创新技术。雷鸟 V3 采用高密度 3C 电池、轻量钛金属转轴和电路优化设计,整机重量仅 39 克;配便携充电盒,雷鸟 V3 可支撑 30 小时超长续航时间。

在 AI 方面,雷鸟 V3 与阿里通义达成独家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了业内首个专门面向智能眼镜的 AI 大模型。官方表示,这一定制化模型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眼镜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还能为 Agent 提供更精准的知识支持和决策依据,从根本上提升了 AI 眼镜的交互体验。

产品定价 1,799 元,于北京时间 1 月 7 日开始预售,1 月 10 日现货发售。

此外,雷鸟创新还展示了其在 AR 光学领域的最新进展:首个自研光引擎「萤火光引擎」、全球首个可量产的表面浮雕光栅刻蚀光波导「RayNeo 光波导」。雷鸟 X3 Pro 将搭载上述 AR 光学显示方案,并在 2025 年 Q2 正式上市。

三星 Galaxy 全球新品发布会将于 1 月 23 日举办

1 月 7 日,三星官宣 Galaxy 全球新品发布会,将于北京时间 1 月 23 日凌晨 2 点在美国圣何塞举办。

官方表示,此次发布会不仅将展示新一轮进化后的 Galaxy AI,同时,新一代三星 Galaxy S 系列手机也将以突破性的技术与创新理念,再次为移动 AI 设立行业标杆。

自三星 Galaxy S24 系列发布以来,Galaxy AI 已经在全球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沟通到创作,再到处理日常事务,Galaxy AI 以全新的方式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而即将发布的新一代 Galaxy S 系列手机,将通过对 AI 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更进一步的个性化交互。

苹果「廉价版」iPhone 新机即将量产

1 月 7 日,据中证金牛座从产业链人士处获悉,苹果春季「廉价版」iPhone 新机型将于 2025 年 1 月中旬开始量产。

据悉,目前 iPhone 代工生产厂商富士康正在开展招工。产业链人士透露,富士康招工是为 iPhone 新机型量产做准备。另有苹果供应链公司人士透露,公司已向苹果春季 iPhone 新机型供货零部件,预计该款机型是售价相对便宜的 iPhone 产品。

此外,据 Mark Gurman 透露,新款 iPhone SE4 与新款 iPad 将于今年 4 月之前发布。

新消费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4 年十大语文差错」

1 月 7 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4 年十大语文差错」。

报告中提到,「制高点」误为「至高点」、「松弛感」误为「松驰感」、「过渡」误为「过度」等,易写错或表达错误的词语;同时也提到「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g」这类容易读错的词语。

据央视新闻对「2024 年十大语文差错」的分析,「年度热点」与「年度差错」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语言以运用的方式存在,而只要有语言运用,就可能在过程之中出现语文差错,因此运用多,差错自然多。

据了解,自 2007 年 1 月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并表示凡是列入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都是语文生活中的「顽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性。同时,《咬文嚼字》希望这种矫正能得到有意义的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形成健康而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

《黑神话:悟空》官方授权《影神图》实体版公开

近日,中信出版墨狸与黑神话之悟空携手合作,向广大玩家呈现《黑神话:悟空》官方授权的《影神图》实体版。

据官方介绍,《影神图》计划推出两个版本,分别为《影神图》平装版和《影神图》线装版礼盒。

  • 《影神图》平装版:售价为 159.2 元;装帧工艺采用裸脊锁线;随书附赠后天袋和藏书票各一份。
  • 《影神图》线装版礼盒:售价为 342 元;装帧工艺采用仿古传统中式线装;随书附赠「别册:壁画长卷」、猴毛线香和「袁守诚」桌上屏风各一份。

此外,《影神图》两个版本的实体书将在北京订货会现场的中信出版集团展位墨狸专区展示,展位内设置了黑神话打卡区域,为到场打卡的每一位玩家准备了联名明信片。订货会时间为 1 月 9 日至 1 月 11 日。

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落址福田深业上城

近日,深圳市首个市内免税店确认将落户深业上城。

据悉,该项目由深业集团、中免集团、深圳免税集团联合打造,预计年内启动。这也意味着深圳从市内免税店招标选址到筹备落地,成为全国新增免税店项目中最早落地执行的城市之一。

2024 年 8 月,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明确将在深圳等 8 个城市各设立 1 家市内免税店。根据政策要求,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但应当符合海关关于旅客携带行李物品进出境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的规定。

好看的

《哪吒 2》首支预告发布

1 月 7 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首支预告发布,曝光东海龙王敖光人形造型。

该片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但很快会魂飞魄散,太乙真人打算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但是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依然方向未定。

据悉,影片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将扩大故事世界观,带来更多大战场面。由饺子导演,于 2025 年 1 月 29 日上映。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定档

近日,索尼和流媒体平台 Max 共同宣布《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定档,于 2025 年 4 月播出。

该剧改编自同名电子游戏,延续了《最后生还者第一季》的剧情,讲述了在第一季发生的事件之后,经过五年的和平生活,Joel 和 Ellie 共同的过去再次找上门来,导致两人陷入相互冲突,把他们卷进了一个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的世界。

影片由克雷格·麦辛、尼尔·德拉柯曼、马克·米罗等人执导,尼尔·德拉柯曼编剧,佩德罗·帕斯卡、贝拉·拉姆齐、凯特琳·德弗、扬·马齐诺等主演。

《去唱卡拉 OK 吧!》定档

1 月 7 日,电影《去唱卡拉 OK 吧!》发布预告,并定档于 1 月 17 日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被年会演唱歌曲困扰的帮派成员成田狂儿,邀请担任合唱部部长的中学生冈聪实去卡拉 OK 指导他唱歌,苦于变声期的冈聪实最初抗拒,随着二人相处加深,聪实开始了「毒舌」体教学,种种爆笑情节接连上演,两位主人公的身份情感隔膜逐渐破冰,动人的旋律中,奇妙友情落地生花。

影片由山下敦弘执导,绫野刚、斋藤润等主演,此前于 2024 年 1 月 12 日在日本上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英特尔发布三款移动处理器,其中一款要将台式机性能装进笔记本里 | CES2025

2024 年不太顺利的英特尔,在目前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了一大波处理器新品,轻量级到性能级全覆盖:

  • 酷睿 Ultra 200H 系列处理器(代号:Arrow Lake H)
  • 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处理器(代号:Arrow Lake HX)
  • 酷睿 Ultra 200S 系列处理器(代号:Arrow Lake S)
  • 酷睿 Ultra 200U 系列处理器(代号 Arrow Lake U)
  • 酷睿 200S 系列处理器(代号 Bartlett Lake S)
  • 酷睿 200H 系列处理器(代号 Raptor Lake H Refresh)
  • 酷睿 100U 系列处理器(代号 Raptor Lake U Refresh)
  • 酷睿 3 处理器(代号 Twin Lake)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酷睿 Ultra 200H、酷睿 Ultra 200HX 和酷睿 Ultra 200U 三个系列,这是 Arrow Lake 架构首次出现在英特尔的笔记本处理器上。

两个不同方向的轻薄本处理器

酷睿 Ultra 200H 共有五个型号,最高搭载 6 性能核(P)+ 8 能效核(E) +2 「低功耗能效核」(LP-E)。这里的「低功耗能效核」,指的是比标准能效核更节能的能效核,用来处理一些更低功耗的任务。

虽然 H 系列不支持超线程,不过英特尔表示,和前代 Meteor Lake-H 产品相比,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提升 15%。

图形方面,H 系列内置全新英特尔 Arc 核显,官方宣称,游戏性能性能和前代相比提升 22%,和隔壁高通顶配骁龙 X Elite 比,要好上 55%。

定位上,酷睿 Ultra 200H 面向的是能提供一定性能的轻薄笔记本,低配版 TDP 热设计功耗 28 W,顶配旗舰产品酷睿 Ultra 9 285H 则提升至 45W 。

媒体 Tom’s Guide 对酷睿 Ultra 200H 有一个很好理解的比喻:

如果说去年发布的酷睿 Ultra 200V(Lunar Lake)是苹果的 M4,那 Ultra 200H 就是 M4 Pro。

而酷睿 Ultra 200U 的定位则比 Lunar Lake 更轻量级,主要针对追求长续航的轻薄本品类,TDP 热设计功耗仅为 15 W,配备 2P 核+8E 核+2LP-E 核,主频最高达 5.3GHz。

图形显示方面,Ultra 200U 并未搭载更强的 ARC 核显,而是 Xe LPG 核显。

台式机性能装进笔记本,Arrow Lake 能扭转口碑吗

酷睿 Ultra 200HX 的定位则更强调性能,专门为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打造,采用了和台式机版本 Arrow Lake 处理器的相同架构,英特尔也表示这款芯片「基本等于将台式机性能装进了笔记本里」。

没太多能效方面考虑的酷睿 Ultra 200HX, 完全舍弃了 LP-E 核心,最高配 8P 核+16E 核,主频率最高 5.5GHz,TDP 热设计功耗最高 55 W。对比前代的 i9-14900HX ,顶配酷睿 Ultra 200HX多线程性能提高约 41%。

向桌面级看齐,酷睿 Ultra 200HX 也将支持超频功能,支持更多数据通道,能够支持更强的独立显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款 Arrow Lake 笔记本处理器都配备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但性能都无法和 Lunar Lake 看齐,也不满足微软的 Copilot+ PC 的准入门槛。不过,英特尔强调 H 系列处理器在 AI 方面也能提供强大的平台算力。

英特尔 Arrow Lake 架构处理器在去年率先于桌面级平台推出,但发布之初性能表现平平,经过英特尔修复后情况有所好转。

对于这波新的 Arrow Lake 移动端芯片,英特尔也信心十足,搭载 H 系列和 U 系列的笔记本产品将在未来几周发货,而 200HX 系列的产品则需要等到第一季度末。届时,就能用实测看看这波处理器能否逆转 Arrow Lake 的口碑

Lunar Lake 继任者要来了

酷睿 Ultra 200V(Lunar Lake)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出货,由于出色的能效表现,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在 CES 上,英特尔再次介绍了这个系列,并透露相关处理器的出货量已经超 150 万。

▲ Lunar Lake 处理器

英特尔也宣布,酷睿 Ultra 200V 将进入商用笔记本领域,推出 vPro 型号,将会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不过,英特尔此前已经宣布 Lunar Lake 上统一封装运行内存的设计不会延续,今日亮相的三款 Arrow Lake 处理器就已经恢复了外置运行内存的旧方案。

这也让外界有点惋惜和好奇,英特尔下一步棋要怎么走,才能拿出比 Lunar Lake 更好的迭代产品?

▲ CES 2025 展示的 Panther Lake 样品

从 CES 上看,英特尔信心满满,首次展示了 Lunar Lake 继任者 Panther Lake 的样品。这将是首款 Intel 18A 制程(1.8 纳米工艺)的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英特尔也表示,对 18A 制程「非常满意」:

如果你喜欢 Lunar Lake 的一切,那么 Panther Lake 会把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年的 CES,爱范儿还是会和往年一样在现场,带大家体验到最火的焦点产品,以及最新的科技设备,想要获得身临其境的 CES 体验视角,点点关注,带你发现明日产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打磨五年,三星智能机器人官宣今年上市,能帮你挑红酒,还能变身家庭投影仪 | CES2025

作为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常客,三星经常展示一些新奇、科幻,但又距离市场有距离的小玩意儿,家用机器人 Ballie 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在三星 CES 展台上亮相了五年的时间,每次亮相都会有些新升级。

▲ CES 2020 首次亮相的旧 Ballie

而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三星在今年终于宣布 Ballie 将在未来六个月正式上市。

三星对 Ballie 的定位为「个人家庭助理,在家里可以自动移动完成各种任务」。既然是面向家庭,一个平易近人的外观就非常重要。

三星将它设计得很讨巧。旧的 Ballie 像一个网球,去年重新设计的 Ballie 则像一个黄色篮球。正面则有一个条状的投影模块,底部长了两个轮子,头上有一个伸缩天线,看起来确实像皮克斯电影中会出现的小机器人。

▲ CES 2025 的 Ballie,图源:Washington Post

想和这个球交互,用户可以直接开口用语音发出指令,或者在手机上远程输入指令。根据三星的宣传片,Ballie 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

而比较科幻的是,配备投影模块的 Ballie,可以在地板上投一个窗口,用户可以用脚踩按钮进行交互。

▲ 图源:The Verge

类似扫地机器人,Ballie 具有激光雷达传感器,能检测避开地板上的障碍物,自动规划路线移动。

那么,这个 Ballie 除了能在家里晃悠,还能干些什么事情呢?

首先是智能家居操控,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枢。根据演示,Ballie 可以在接到用户的指令后,控制智能宠物喂食器,也可以在用户到家前把灯开好。

▲ 图源:Samsung

值得一提的是,Ballie 能操控的不止智能家居,搭载的红外传感器还能开关一些比较旧的家用电器,「空调伴侣」的钱都能省了。

配备的投影模块,除了能在地板显示交互窗口,还能投影类似「你好」「欢迎」的小标语。而当需要显示更多内容的时候,Ballie 会自己寻找墙壁,变成一个正儿八经的投影仪,还能调整​投影的角度。

▲ 图源:The Verge

在演示中,Ballie 接到命令播放一部电影,然后它就会自动寻找房间里一个足够大的墙壁投影画面。The Verge 的记者反馈称,Ballie 投影的画面质量不算特别明亮,但也算是符合预期,扬声器声音够大,也并不刺耳。

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有问必答的智能管家。当演示人员询问其一些附近景点的信息,并要求展示更多细节和行车路线时,Ballie 就会在墙面上投影出地图。

▲ 图源:The Verge

人工智能能力当然是 Ballie 的重点,除了理解用户的自然语音和智能搜索,Ballie 还具备了视觉智能的多模态能力。工作人员向 Ballie 举起两瓶红酒,询问 Ballie 哪一瓶和自己的晚餐更配,Ballie 在几秒内给出了答复,其他问题也都能以较快的速度回答。

▲ 图源:The Verge

在三星的概念宣传片中,远在办公室的用户能够用手机问 Ballie 自己的狗狗在做什么,Ballie 就会自己找到狗狗拍照和录像,自动发给用户。

当然,先不谈概念宣传片,即使是 CES 现场演示,都很可能是根据优化过的流程进行,不能完全代表 Ballie 实际的表现。

目前来看,智能家用机器人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已经有产品上市的 Amazon 等品牌,反响只能说平平。而最近几个月,一直有苹果正在开发相关品类的产品,可能是类似 iPad 的固定智能家居中枢,也可能是跟 Ballie 一样带轮子会自己移动的小机器人。

至于特斯拉,也在捣鼓长得更像人类、能完成更多事情的机器人,目标是让机器人和汽车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产品。

▲ 特斯拉设想的家用机器人场景

调整和展示了五年的 Ballie 终于选择在今年走入市场,背后可能也有抢占市场的考量。

Ballie 并不是一个「颠覆」传统的智能家用机器人的产品,它能做的很多事情,现有的智能家居中枢和手机都能完成,而且可能比它更靠谱。

因此,Ballie 更多像是一个「普及」形产品,让更多用户习惯家用机器人这种新兴的产品形态,因此一个合理的价格非常重要。

目前,三星还没有公布 Ballie 的价格和更多上市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已经官宣在北京时间 1 月 23 日举办 Galaxy 全球新品发布会。

今年的 CES,爱范儿还是会和往年一样在现场,带大家体验到最火的焦点产品,以及最新的科技设备,想要获得身临其境的 CES 体验视角,点点关注,带你发现明日产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丰田花 100 亿建了个未来城市,还将未来移动方式拓展至太空|CES 2025

在 CES 2025 的丰田发布会上,丰田宣布 Woven City 已经为第一批居民做好了准备,这是一个大型「生活实验室」,用于探索未来移动项目。

这个项目建立在富士山山脚下的日本静冈县裾野市丰田汽车工厂旧址上,占地面积约 70 公顷,由丰田与设计了两个世贸中心以及 Google 在山景城总部的著名建筑公司 BIG(Bjarke Ingels Group)合作设计。

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用于探索未来移动方式的交通部分、用于探索未来环保的能源部分以及用于探索未来城市的物联网部分。

在 Woven City 中,丰田根据三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将 Woven City 的街道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供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高速道路、仅限行人使用的步行道路,还有个人使用的小型移动装置(自行车、踏板车)道路。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专用道路。在这一区域,丰田将测试其自主研发的 e-Palette 自动驾驶技术,同时还将在以氢为主要能源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进行深入验证。

此外,Woven City 还会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特殊车辆,为想要体验赛车快感的轮椅使用者提供支持。

作为一个「未来城市」,道路虽然是重要的一环,但并非唯一的核心,建筑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Woven City 的建筑主要由木材建造,并将在建筑外立面和房屋内配置各种传感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整个城市串联起来,打造数字世界的「万家灯火」,探索未来城市及屋内生活的样本。

此外,建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能源支持上。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不仅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动力,还将全面支持公共空间的运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的城市一角,除了人类和汽车外,还有一个必要的角色——机器人。

Woven City 将部署一定数量的机器人,通过城市中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与环境的深度互动。这些机器人将广泛参与公共空间管理、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生活,承担多样化的功能,探索机器人在未来生活中可能扮演的具体角色和功能,为未来城市的全面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Woven City 听起来也许有些复杂,总而言之,这个项目立足于氢能源、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三种技术,为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丰田董事长 Akio Toyoda 的话讲:

Woven City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工作和玩耍的地方,更是一个人们可以发明和开发各种新产品和想法的地方,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居民愿意参与其中,让发明家有机会在安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中自由测试他们的想法。

整个项目 2021 年正式启动,现在终于准备好接受第一批居民,大约 100 名丰田员工及家属将在今年秋季入住其中,在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总共容纳 360 名居民,其中包括食品服务业务从业者,以及一家自动售货机公司和一家初创公司。

除了在地面建设一座未来城市以外,丰田还将未来发展的目光望向了宇宙。

在 CES 的发布会上,丰田董事长 Akio Toyoda 表示:

未来的移动方式不应该仅限于地球,也不应该仅限于一家汽车公司。

为此,丰田通过子公司 Woven By Toyota 向日本私人航天公司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IST)投资了大约 70 亿日元(约 4440 万美元),这是一家创立于 2013 年的年轻公司,于 2019 年成功发射了 MOMO-3 火箭,成为日本首枚由私人公司开发并进入太空的液体燃料火箭。

目前,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公司正在全力开发名为 ZERO 的小型轨道运载火箭,目标是将数十公斤级的微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为商业卫星提供低成本发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此前已涉足太空领域,正在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发月球车,以支持 NASA 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其航天产业,计划到 2030 年代初期每年发射 30 枚火箭,并通过补贴支持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和 Space One 等初创公司。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黄仁勋化身美队发布新「核弹」RTX 5090 !售价 1.46 万,还有一台 AI 超级计算机 | CES 2025

作为科技行业的重要风向标,AI 霸占了 CES 2025 的全部焦点,以至于那些未沾 AI 的产品,几乎成了拉斯维加斯展会上的异类。

AI 当主角,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当仁不让地打起了头阵。

作为「全村的希望」,他用一场振奋人心的开幕式主题演讲,外加一连串 AI 新品的重磅发布,让 CES 2025 的开场就炸响了 AI 圈的新年第一响。

演讲期间,换上新皮衣的老黄也摆姿势 cos 起了美队,引发全场欢笑。

没有让我们等太久,黄仁勋很快端出了我们等了许久的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新一代 RTX 50 系列显卡。

其中,RTX 5090 GPU 是迄今为止的最快的 GeForce RTX GPU,配备了 920 亿个晶体管,每秒可实现超过 3352 万亿次 AI 运算,性能较上一代 RTX 4090 提升了近两倍。

RTX 5080 的设计目标是性能达到 RTX 4080 的两倍,并配备 16GB 的 GDDR7 显存,内存带宽为 960GB/秒,以及 10752 个 CUDA 核心。英伟达承诺,RTX 5080 将在性能上大幅领先于上一代 RTX 4080。

黄仁勋在演讲中如此强调:

我们已经认识到,AI 不仅仅是一个带来新商机的应用,更是由transformer实现的机器学习将从根本上改变计算方式。

RTX 50 系列发布距离 RTX 4090 和 RTX 4080 的发布已有两年时间。RTX 40 系列 GPU 重点改进了光线追踪性能,并推出了深度学习超级采样(DLSS)3。

而 RTX 50 系列则引入了新一代 DLSS 技术 DLSS 4。

新一代 DLSS 技术的突破,让 AI 不再只是简单的帧生成,而是具备了「预见未来」的能力,也将在游戏开发和内容创作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来说,DLSS 4 首次推出多帧生成功能,通过使用 AI 为每个渲染帧生成多达 3 帧来提高帧速率。它与 DLSS 技术套件协同工作,与传统渲染相比,性能提高了 8 倍,同时通过 NVIDIA Reflex 技术保持响应速度。

DLSS 4 还引入了图形行业首个实时 Transformer 模型架构应用。

基于 Transformer 的 DLSS 光线重建和超分辨率模型使用多 2 倍的参数和 4 倍的计算能力,可在游戏场景中提供更高的稳定性、更少的重影、更高的细节和增强的抗锯齿效果。

DLSS 4 将在发布当天支持超过 75 款游戏和应用程序,并可在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上使用。

拿我们熟悉的《赛博朋克 2077》以及《黑神话:悟空》等游戏来说,DLSS 4与多帧生成技术能显著提升这些游戏的性能。

据悉,装备 GeForce RTX 5090 的玩家,即便在开启全光线追踪、将所有画质设置调至最高的极致条件下,依然能享受到 4K 分辨率下 240 帧的流畅体验。

性能大涨,售价自然也涨了,具体四款显卡售价如下:

  • RTX 5090:1999 美元(当前约 14647 元人民币)
  • RTX 5080:999 美元(当前约 7319 元人民币)
  • RTX 5070Ti:749 美元(当前约 5488 元人民币)
  • RTX 5070:549 美元(当前约 4022 元人民币)

国行售价:

RTX 5090D 售价 16499 元起
RTX 5080 售价 8299 元起
RTX 5070 Ti 售价 749 美元起
RTX 5070 售价 549 美元起

在 Scaling law 疑似撞墙的情况下,肩负 AI 信徒众望的黄仁勋也大唱 AI 赞歌。

黄仁勋认为,Scaling law 并未失效,只要投入足够的计算资源和采用更复杂的算法,AI 的智能水平就能持续提升。

甚至可以说 Scaling law 在经历不同阶段的调整:

  • 前训练扩展(Pre-training Scaling)阶段。随着互联网数据量每年翻倍,特别是多模态数据(视频、图像、声音)的爆发式增长,为AI训练提供了持续增长的数据基础。
  • 后训练扩展(Post-training Scaling)阶段。通过强化学习和人类反馈等技术,AI系统能够像有了「导师」一样不断优化自身。这个过程类似于毕业后的持续进修,AI可以针对特定领域进行微调,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测试时扩展(Test-Time Scaling)阶段。AI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灵活调配计算资源,通过推理、长时思考、问题分解等方式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质量。

Blackwell 架构的互联技术 NVLink72 也正式亮相眼前,结合强大的GPU、CPU、内存、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适用于需要极高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应用,如 AI 、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具体亮点如下:

  • 包含 72 个 Blackwell GPU,
  • 能够提供 1.4 Exa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 TF FP4 性能,
  • 配备了 576 个内存芯片,总容量为 14 TB(太字节),
  • 具有 1.2 PB/s(拍字节每秒)的内存带宽。
  • 包含 18 个 NVLink 交换机,拥有 1300 亿个晶体管,
  • 包含 2592个Grace CPU核心,72 个 ConnectX-8 网络接口卡(NICs),
  • 18个BlueField 数据处理单元(DPUs)

AI Agent 已经成为 2025 年的重要关键词,同时也是下一个重要的 AI 风口。

英伟达也对此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愿景。这种新一代 AI 系统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问答模式,而是能够像真实员工一样理解需求、互动交流并解决复杂问题。

它可以调用多种工具,从网络搜索到 PDF 阅读,从使用计算器到生成图表,通过多个模型的协同合作来完成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伟达推出了包括 Nims 微服务平台和 Nvidia Nemo 系统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Nims 将复杂的底层技术打包优化,支持视觉、语言、语音等多种AI模型在各类云平台上运行。

而 Nemo 系统则堪称 AI Agent 的「入职培训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训练,包含完整的评估反馈机制和安全护栏。老黄认为,未来企业的 IT 部门将逐渐转变为「AI Agent 的人力资源部门」。

老黄表示:

世界上有 10 亿知识工作者,AI Agent 可能是下一个机器人行业,很可能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会。

发布会上,黄仁勋还宣布推出世界基础模型平台——「英伟达宇宙」(NVIDIA Cosmos),专注于理解和模拟物理世界。

该平台经过 2000 万小时视频训练,主要聚焦于物理动态,包括自然运动、人类行为和物体操作等场景,致力于教导 AI 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

它包含自动回归模型、扩散基础、高级标记器和 AI 加速数据管道等组件,能够根据文本、图像或视频提示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虚拟世界状态。

从工业自动化到自动驾驶汽车,英伟达宇宙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在工业领域,它可以模拟工厂运营,生成合成数据用于训练机器人。在自动驾驶领域,它能够将数千次真实驾驶数据扩展为数十亿英里的训练数据。

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 时刻」即将到来,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推动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超级计算机也不再是数据中心的专属,它正在走进每个人的口袋。

当初,黄仁勋曾经向 OpenAI 赠送了世界上第一台 DGX-1 AI 超级计算机。

作为专为深度学习设计的系统,DGX-1 整合了硬件、深度学习软件以及开发工具,使得用户能够简单快速地部署,也为今日的 AI 浪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时隔多年,相比当年那台「箱子」大小的超级计算机,黄仁勋在发布会上展示的只手可握的 Project Digits 可谓惊艳全场。

搭载英伟达新型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Project Digits 专为 AI 研究人员、数据科学家和学生设计,可提供高达 petaflop 级别的计算性能,可用于原型设计、微调和运行 AI 模型。

通过与 MediaTek 合作开发,GB10 具有连接到 20 核英伟达 Grace CPU 的英伟达 Blackwell GPU。

在 Project Digits 的外壳内部,芯片连接到 128GB 内存池和高达 4TB 的闪存。

英伟达声称单个 Project Digits 单元可以运行高达 2000 亿个参数的模型,如果有工作需要,两台 Project Digits 机器可以连接在一起,运行多达 4050 亿个参数的模型。

并且它不仅可以作为私有云计算平台,还能秒变专业工作站,真正实现了「开箱即用」。Project Digits 将于今年 5 月通过英伟达的顶级合作伙伴推向市场,定价 3000 美元。

一场发布会,道不尽英伟达的 AI 野心。

从数据中心到个人桌面,AI 的浪潮正在席卷每一个计算终端,而英伟达,正在把这场革命的火种,播撒进每一台个人电脑。

当 RTX 50 系列显卡让游戏玩家体验到 AI 加持的超强性能,当 Project Digits 让超算不再高不可攀,那个 AI 无处不在的未来,也正在变得清晰可见。而这,或许正是英伟达一直以来努力追寻的愿景。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官方:已修复/罗永浩发布首款 AI 硬件/抖音副总裁回应「将钱读成米」

cover

📉

OpenAI CEO 透露 ChatGPT Pro 计划亏损

🚗

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

⚖

爱奇艺起诉初创 AI 公司 Minimax,索赔 10 万元

🚫

零一万物:网上「被阿里收购」传闻不实

🔋

小鹏携手大众宣布共同打造中国最大超充网络

🤖

智元机器人累计下线 1000 台

📊

机构:2025 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小规模商用落地

📺

小米集团总裁:小米电视业务会持续对标 SONY

💡

OpenAI CEO 发布万字长文:已经知道如何构建 AGI

🚀

罗永浩初创 AI 项目首款硬件上线

🍵

霸王茶姬回应冰勃朗事件:产品中不添加植脂末

🎬

抖音副总裁回应「将钱读成米」

重磅

OpenAI CEO 透露 ChatGPT Pro 计划亏损

1 月 6 日,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个人社交账号透露,OpenAI 旗下的 ChatGPT Pro 高级订阅仍处于亏损状态。

据 Altman 透露,由于订阅者的使用次数远超计划,尽管 ChatGPT Pro 高级订阅费用已经达到 200 美元/月,但仍处于亏损状态。Altman 还表示,ChatGPT Pro 的定价是由他个人所选择,本以为在此定价下,ChatGPT Pro 能带来一定的收益。

据悉,ChatGPT Pro 于 2024 年底推出。相较于 20 美元/月的 Plus 版,ChatGPT Pro 提供了对 GPT-4o 和 OpenAI o1 模型、「高级音频」功能的无限制访问,同时提供更强大、用更多数据来回答更准确的 OpenAI o1 Pro 模式。因此 ChatGPT Pro 将需要分配到更多的 AI 算力,意味着成本也随之增加。

此前,据 The Information 对 OpenAI 的财务数据文件分析,其到 2026 年的亏损可能会高达 140 亿美元,并且直到 2029 年才能实现盈利,届时收入将达到 1,000 亿美元

大公司

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

1 月 6 日,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主页显示「系统维护中」。

对此,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哪吒汽车有关人士回应公司正在维护中,预计午间可以解决问题。上述人士表示,服务器崩了,但并非因为遭遇攻击,应该是维护问题。另据新浪财经报道,销售人员表示,官网这几天在维护,预计下周就能好了,同时哪吒汽车在 1 月 4 日就已经恢复生产。

前不久,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淄博真为景行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起诉,后者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人之一。

2024 年 12 月,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多条股权冻结信息。同月,哪吒汽车官方证实,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 CEO,转任公司顾问,由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 CEO。

1 月 6 日下午,哪吒汽车官方表示,目前官网已恢复正常。同时对于网络上的倒闭谣言,哪吒汽车已截图取证。

截止发稿时,哪吒汽车官网已恢复正常。

爱奇艺起诉初创 AI 公司 Minimax,索赔 10 万元

近日,据财经网获悉,爱奇艺已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指控国内 AI 初创企业 MiniMax 在 AI 模型训练及内容生成流程中涉嫌侵犯其版权。

据透露,MiniMax 被指控未经授权使用了爱奇艺享有版权的素材进行模型训练,导致生成的内容构成了对爱奇艺版权的侵犯。爱奇艺方面要求 MiniMax 立即停止这一侵权行为,并索赔约 10 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MiniMax 是一家大模型初创企业,与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零一万物、阶跃星辰、智谱 AI 被并称为大模型六小虎。2024 年 9 月,MiniMax 发布了首款 AI 高清视频生成模型 Abab-video-1,并使得旗下海螺 AI 的网页版访问量激增超过 800%。

对此,爱奇艺方通过科创板日报表示,事件仍处于法律程序中,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披露。MiniMax 则暂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零一万物:网上「被阿里收购」传闻不实

1 月 6 日,一则有关「01 万物散伙了;卡和预训练团队卖给阿里了」的传闻开始出现在社交媒体。同时有媒体报道称,阿里洽谈收购零一万物的预训练团队。

随即,零一万物创始人兼 CEO 李开复在个人社交账号对此进行了辟谣,并表示 2025 年是大模型考验年、商业化淘汰年,希望与各方协力让行业回归商业本质,一起促进大模型生态的良性健康成长。同时李开复也透露零一万物 2024 年确认收入一亿多元,2025 年会数倍增长。

此后,零一万物于 1 月 7 日凌晨发布公告,表示针对传言零一万物将被收购、经营问题等不实言论属于恶性中伤,公司予以否认。

据智能涌现获悉,2024 年 12 月中旬,零一万物对整个预训练算法团队和Infra团队进行了裁撤,裁员范围包括硅谷团队;同月,零一万物预训练算法团队获得通义团队 offer,Infra团队则获得阿里云 offer;目前阿里对零一万物团队的收编以提供工作岗位的形式进行,而非收购。

此外,零一万物与阿里云于 1 月 2 日,联合宣布启动「产业大模型实验室」,其合作内容包含双方在技术、算力、业务、人才等板块技术共享与深度共建。

小鹏携手大众宣布共同打造中国最大超充网络

1 月 6 日,小鹏携手大众共同打造中国最大超充网络。

据官方介绍,此次合作中,小鹏汽车和大众中国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将合力为客户打造中国最大的超快充网络,双方相互将开放各自专有的、行业领先的超快充网络。

届时,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客户都能接入一个拥有 20,000 多充电终端,覆盖中国 420 个城市的超快充网络。据悉,双方还将探索共同建设联合品牌的超快充站。

此前,2024 年 12 月小米汽车宣布已与小鹏汽车开展充电网络合作,超过 9,000 个小鹏充电桩已接入小米充电地图。另外,截止 2024 年 12 月 26 日,小鹏充电网络布局小鹏自营站 1,880+ 座、小鹏充电桩 9,680+ 个、覆盖城市 420+ 座。

智元机器人累计下线 1000 台

1 月 6 日,智元机器人宣布,其量产的第 1,000 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

据官方介绍,目前智元机器人分别拥有双足人形机器人和轮式通用机器人,分别量产 731 套与 269 套。

据了解,2024 年智元机器人共开源 3 个项目。其中,智元机器人于 2024 年 12 月底宣布开源百万真机数据集开源项目 AgiBot World。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基于全域真实场景、全能硬件平台、全程质量把控的百万真机数据集。

智元公司由原「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所创立,专注于具身智能。2024 年 9 月,智元机器人完成了 A++ 轮融资,并且估值已经超过 70 亿元人民币。目前旗下拥有远征 A2 系列、灵犀 X1 系列等多款商用人形机器人。

一汽解放与宁德时代合作签约

1 月 6 日,宁德时代发文公布,一汽解放与宁德时代签约,助推商用车行业全面电动化。

据官方介绍,根据协议,双方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高效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同时,一汽解放与宁德时代共同合资成立「解放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标将全面助力股东双方实现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的跨越式增长。

据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 1 月至 11 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达到 46.2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 31.1%。此前,宁德时代推出首款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其覆盖了物流、公共交通等领域,为商用行业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百度文库 AI 月活跃用户数突破 9000 万

近日获悉,截止 12 月底,百度文库仅 AI 功能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 9,000 万,该数字仅次于 ChatGPT 的 3.1 亿,位列全球第二。

据悉,在文库重构后,上新了智能 PPT、智能文档、研究报告、AI 全网搜、AI 有声画本、智能小说、智能漫画等 100 余项功能,付费率年同比提升 60%,已拥有 4,000 万付费用户。

机构:2025 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小规模商用落地

1 月 6 日,机构 IDC 公布了 2025 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

机构预测,2025 年人形机器人在商用服务、特种应用有望实现小规模商用落地,且预计将实现千台量级的规模。此前,2024 年一批人形机器人进入商用测试阶段,目前科研教育场景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

预测中指出,在特种应用领域,人形机器人基于多模态感知、高防护等级的材料组成以及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将在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特殊作业场景替代人类从事重复劳动、高风险的任务。

小米集团总裁:小米电视业务会持续对标 SONY

1 月 6 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询问,2025 年用户对小米电视产品有哪些期待或者建议。

随后,卢伟冰回应网友留言并称,小米电视业务会持续对标 SONY,深耕核心技术,打造创新性产品。同时卢伟冰还梳理了小米电视的产品线与定位。

  • 旗舰系列: S
  • 巨屏系列: Max
  • 性能系列: X
  • 入门系列: A

据悉,小米电视产品主线分为小米电视和 REDMI 电视,其尺寸覆盖 32 英寸至 100 英寸,提供普通 LCD、Mini LED 等多个版本的显示技术。此前,小米曾推出过小米电视「大师」系列,为小米电视的旗舰系列。

💡OpenAI CEO 发布万字长文:已经知道如何构建 AGI

1 月 6 日,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篇反思博客。

Altman 在博客中,通过自身视角去还原了 OpenAI 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过去两年来的重要时刻,其中包含 ChatGPT 的诞生、他自身被解雇又复职的风波,以及 OpenAI 在 AGI 道路上的进展与挑战。

文中,Altman 透露 OpenAI 每周活跃用户从大约 1 亿增长到现在超过 3 亿,并且表示按照传统理解,OpenAI 已经知道如何构建通用人工智能(AGI)。Altman 还预测,在 2025 年可能会看到首批 AI 智能体「加入劳动力市场」。

Altman 也表示,OpenAI 近两年的发展速度过快,因此内部的利益和方向自然会开始分化。同时 Altman 承诺,OpenAI 的愿景不会改变,但其战术会继续发展。

新产品

「天工大模型4.0」o1 版和 4o 版正式上线

1 月 6 日,昆仑万维宣布旗下「天工大模型 4.0」o1 版和 4o 版同步上线,并全量登陆天工网页和 App,用户均可免费使用。

据官方介绍,「天工大模型 4.0」o1 版作为国内第一款中文逻辑推理能力的 o1 模型,不仅包含上线即开源的模型,还有两款性能更强的专用版本。经过全方位的技术栈升级和模型优化,由昆仑万维自研的 Skywork o1 系列能熟练处理各种推理挑战,包括数学、代码、逻辑、常识、伦理决策等问题。

另外,「天工大模型 4.0」4o 版是由昆仑万维自研的多模态模型,其赋能的实时语音对话助手 Skyo,则是一个具备情感表达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多语言流畅切换的智能语音对话工具,为用户带来温暖贴心、流畅实时的对话体验。

据悉,2024 年 11 月,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 4.0」o1 版和 4o 版正式公开发布,并启动邀请测试。目前,「天工大模型 4.0」两款模型已正式登陆昆仑万维旗下天工 web 与 App,全面向用户开放。

罗永浩初创 AI 项目首款硬件上线

近日,罗永浩旗下 AI 初创项目 JARVIS 首款 AI 原生硬件设备在其官网上线。

JARVIS 为该硬件官方命名为「JARVIS ONE」,由主体和一副 TWS 耳机组成。同时官方表示,激动人心的发布(仪式)即将到来。

据官方介绍,主体包括电池、指纹识别、Wi-Fi、麦克风和蓝牙模块,用户只需触摸并按住指纹识别区域即可激活语音命令,同时该设备通过蓝牙或 Wi-Fi 连接到加密的云服务器来响应用户语音命令。配套的 TWS 耳机通过蓝牙与本体连接,并且「JARVIS ONE」本体支持通过蓝牙与多个设备同时连接。

同期,JARVIS 官方在安卓平台上架了一款名为 J1 Assistant 的聚合类 AI 助理软件。

官方介绍,J1 Assistant 最大特色是拥有一个音频输入按钮,官方为其命名为「Ripple Touch」。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按钮输入语音,之后即可完成将相关语音作为消息发送至 Google 搜索引擎、发送至自家 AI 模型询问、发送至 ChatGPT AI 询问、作为新建备忘录等功能。

此前,据凤凰网科技报道,按照计划,罗永浩创立的初创公司—细红线将在 2025 年春节前后发布首款新品。据了解,这个新品主要是 AI 软件方案,并附带了一款 AI native 硬件,且「理念非常超前」。

莲花跑车 Theory 1 迎来亚洲首秀

1 月 6 日,路特斯汽车官方宣布,莲花跑车 Theory 1 迎来亚洲首秀。

据官方介绍,此次 Theory 1 亚洲首秀地点位于上海世纪大道 800 号的莲花跑车大厦,并表示 Theory 1 面向未来,以「人车合一」作为体验基调,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莲花跑车。

据悉,该车灵感来自莲花经典的 Esprit 车型,同时采用「革命性」的反向翼式车门,拥有 10 种高性能、轻量化、可循环的创新材料,包含再生碳纤维、钛金属等等。

性能方面,Theory 1 的电机最大功率为 1000 马力,并采用四驱系统,0-100km/h 加速时间为 2.5 秒左右,最高车速为 322km/h;搭载 70kWh 电池组,续航里程为 402km。

此前,莲花集团 CEO 冯擎峰于 1 月 2 日发布内部公告,历经超过 5 年努力,在中国取得了一项历史性的法务胜利——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7 日起,LOTUS 的圆标、字标、「莲花」的中文商标回到了莲花集团手中。

新消费

米家智能哑铃官宣

1 月 6 日,米家智能哑铃上线小米有品商城,将于 1 月 8 日开启众筹。

据官方介绍,米家智能哑铃配备蓝牙 5.1、高精六轴传感器;搭载 LED 智能点阵屏,可展示多项运动数据;配重块采用快拆快装设计,可调节重量;隐藏式电池仓,搭配 2 节 7 号碱性电池;支持 App 自定义训练模式和强度,数据云端保存。此外,哑铃本体重量为 1kg。

新品目前已上架小米有品商城,众筹价 99 元起,将于 1 月 8 日开启众筹。

霸王茶姬回应冰勃朗事件:产品中不添加植脂末

近日,霸王茶姬官方发文回应冰勃朗事件,并称产品中不添加植脂末。

此前,有评测博主称,霸王茶姬主打产品「伯牙绝弦」中使用的冰勃朗,成分与植脂末相似,并表示冰勃朗还多含有一个增稠剂。

对此,霸王茶姬官方发文回应,冰勃朗是更健康的产品创新,「更狠的科技」是误读。并在文中引用人民网的文章《从植脂末到冰勃朗:奶茶行业的健康转型之路》,表明冰勃朗与植脂末差异显著。同时针对「牛乳含量仅 4%」问题,霸王茶姬强调一杯伯牙绝弦的优质牛乳占比约 19%。

据悉,冰勃朗配料的前三位是:饮用水、食用油脂制品(非氢化)、浓缩乳(生牛乳);而植脂末配料的前三位是:淀粉糖、植物油(部分氢化)、乳清粉。因此冰勃朗和植脂末在使用原料、含量高低上有明显差别,完全不是同一样产品。

抖音副总裁回应「将钱读成米」

近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在个人社交账号表示,抖音将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并邀请网友一同提出意见反馈。

李亮发文后,有网友就「敏感词限流」提出反映:抖音的视频中经常将「钱」读成「米」。随后李亮回应,抖音普通用户使用敏感词不会被限流。李亮补充说明,为什么有些情况表达会有限制,其原因是不同内容要遵循不同的规范。

李亮还强调,这些规则是特定场景下才生效。比如不带货,就不会有极限词的限制。同时他表示,流传的很大一部分所谓敏感词,是把特定创作类型的规范,误解为普遍的限制。

此外,李亮还晒出了「当系统检测到内容存在不规范表达,给作者推送优化建议」的通知样式。图片中显示,通知中提到发布的视频标题中含有「多少 Q」,建议修改为「多少钱」。

好看的

2025 金球奖正式颁出

近日,2025 金球奖正式颁奖。

本届金球奖中,《野兽派》《艾米莉亚·佩雷斯》分别获剧情/音喜最佳影片;《幕府将军》横扫剧情剧集奖项,获得 4 提 4 中;阿德里安·布罗迪、费尔南达·托里斯、黛米·摩尔、塞巴斯蒂安·斯坦、佐伊·索尔达娜等获演技奖。

据了解,金球奖(Golden Globe Awards),是美国的一个电影与电视奖项,以正式晚宴的方式举行,举办方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此奖从 1944 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此奖的最终结果是由 96 位记者(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兼职)的投票产生。

第 18 届亚洲电影大奖主视觉公布

近日,第 18 届亚洲电影大奖主视觉设计公布。

据官方介绍,本次主视觉设计以「Empowering Ideas Together」为主题,祈盼亚洲电影人携手合作,共同创造繁荣灿烂的电影未来。以山峰为核心意象,象征电影人挑战极限,攀越一座又一座山峰,成就无数震撼人心的作品。山峰的轮廓与亚洲电影大奖奖座的棱角设计相呼应,山体间流动的彩色线条象征着亚洲新生代电影人,他们的加入为亚洲电影注入新血,带来蓬勃生机。

据了解,亚洲电影大奖创办于 2007 年,是由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主办的首个亚洲电影奖项,从 2014 年开始改为香港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亚洲国际电影节联合举办,该评奖范围涉及整个亚洲地区上一年度上映的电影。

据悉,第 18 届亚洲电影大奖入围名单及评审主席将于 1 月 10 日举行的记者会中公布。同时,官宣藤冈靛担任本届大使,茱蒂蒙·琼查容苏因、林柏宏、卢镇业、冈田将生担任青年大使。

《东极岛》官宣杀青

1 月 6 日,电影《东极岛》官宣今日杀青。

该片故事取材自二战时期一段真实的历史,讲述了二战时期,一艘满载战俘的货轮在东极岛附近海域被击沉。危急关头,中国渔民在炮火威胁下,冒死参与了一场海上国际大营救的故事。、

该片由管虎、费振翔执导,陈舒、张冀、董润年编剧,朱一龙、吴磊、倪妮、杨皓宇主演,计划于 2026 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三星公布三款「变态」产品,这可能才是柔性屏的正确打开方式|CES 2025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概括 CES(消费电子展),那「明天」一定是主旋律。

我们每年都会在 CES 上,看到各种面向未来,甚至来自未来的电子产品,有些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来到我们身边,成为影响、改变你我生活方式的司空见惯。

▲ 图片来自:ZDNET

今年的 CES 也将在明早正式开幕,届时会有一大批科技产品,或首次或再次亮相,而且有许多公司在大会之前,已经提前「爆料」了他们的新作,例如憋不住的三星,就是其中之一。

超大折叠屏,但是笔记本

三星在这两天公开宣布,将会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 2025 上,推出全球首款 18.1 寸的可折叠 OLED 显示屏。

大屏幕和可折叠,是这款全新显示屏的两个核心看点。

我们先来看看 18.1 寸到底有多大?可能和桌面显示设备相比,这个尺寸并不算突出,但把它放在移动设备里,这块屏幕的大,就会变得异常明显。

苹果在去年发布的「史上最大最薄」的 iPad Pro 为 13 寸,华为目前最大最新的平板电脑则是 13.2 寸,两款产品不管是拿在手里还是放在眼前,都能让人的视野瞬间被解放。

而 13 寸对于三星的折叠显示屏来说,只是折叠后的尺寸,展开后的完全体才是 18.1 寸,而且有两种用法。

形态一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上方竖立的 13 寸屏幕作为显示专用,下方的 13 寸屏幕变成触控键盘,不用外接键盘也能快速输入,就是手感和物理按键还是有不少差距。

形态二则是完全展开的移动大号显示屏,可以通过外接键鼠来操控,相当于一台一体机。

从三星官方发布的演示视频来看,这款折叠屏支持全屏书写,它本质上还是一台移动电脑,有 Windows 系统、内置电池、显卡和存储,并不单纯是一台显示器。

其实类似的折叠屏笔记本,对于科技圈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产品,苹果在前段时间也被爆出了相关专利,根据彭博社记者 Gurman 的爆料,他们将在 2028 年推出一款「没有折痕」的超大可折叠 iPad/MacBook 混合体,尺寸为 18.8 寸。

当苹果折叠笔记本还在专利里,三星折叠屏电脑还在展会上的时候,华硕早已把自家的折叠屏电脑推向了市场。22 年 9 月,华硕灵耀 X Fold 正式开售,这是全球首款 17.3 英寸折叠屏笔记本,售价 19999 元。

虽说折叠屏笔记本通过大屏幕,和多种形态的变化,能拓展传统笔记本的使用边界,甚至在大屏显示和触控交互等方面,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笔记本的一些弊端,但这款产品想要真的走向大众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还需要解决很多关于「折叠屏」的问题。

首先是重量和厚度,虽然折叠屏的展开态的确能做得很薄,但折叠后的厚度都会比成熟的传统轻薄本更厚,这对于一台主打「移动」的设备来说,并不是一件讨喜的事情。

另外,展开态的大屏幕很爽,但是折痕问题依旧是这类设备难以迈过的坎儿;再加上为了追求轻薄的形态而牺牲的续航,只能说折叠屏笔记本的前路依旧漫漫,因此也很期待三星在本次 CES 上带来的新品,会在「重量」「厚度」「折痕」「续航」等方面,带来一些突破和惊喜。

卷轴屏再度来袭,手机平板全都有

三星在官方的前瞻爆料中,除了折叠笔记本,还公布了其他两款柔性屏产品,比起早已普及的折叠屏,Slidable Flex Duet 和 Slidable Flex Solo 这两款滑动式柔性屏设备,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新意。

Slidable Flex Duet 是一款平板电脑,通过设备两端的横向拉伸,电脑可以从 8.1 寸的「迷你 Pad」变成 12.4 寸的「标准 Pad」。

收起时的尺寸,和 8.3 寸的 iPad mini 相当, 更适合装进口袋包包,玩多指配合的手游时,也会更顺手;展开后的 12.4 寸更适合刷视频、看小说,阅读文档也有更大的显示面积。

另一款 Slidable Flex Solo 是一台手机,收起时的尺寸为 5.1 英寸,和接近 iPhone 12 mini 的尺寸;展开后的尺寸可达 6.7 英寸,和当下旗舰机型的屏幕尺寸相当。

大小两个形态刚好能满足「握持手感」和「屏幕观感」两方面的需求,既要又要在 Flex Solo 的设计上,得到了统一。

不过,这种滑动卷轴式的屏幕方案,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OPPO 在 2020 年的未来科技大会上,推出了一款名为「OPPO X 2021」的概念机,采用了无级 OLED 柔性卷轴屏,

这种屏幕展开和收纳的方式,最大的优势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折痕问题,不过由于良品率过低,过大的电动机械结构增加了手机的厚度和尺寸,以及异物入侵等问题,终究没能让此类形态的产品,走向市场。

正是这一个个看似矛盾且无解的问题,才催生出了更多的探索和突破,而被我们身边这些习以为常的消费电子品,若干年前或多或少也都经历过;也正是这些经历,让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新概念」,变成了一个个我们离不开的新物件。

今年的 CES,爱范儿还是会和往年一样在现场,带大家体验到最火的焦点产品,以及最新的科技设备,想要获得身临其境的 CES 体验视角,点点关注,带你发现明日产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派评 | 近期值得关注的 App

欢迎收看本期《派评》。你可以通过文章目录快速跳转到你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发现了其它感兴趣的App或者关注的话题,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讨论。值得关注的新App虽然少数派一直在为大家发现和介绍各平台上的优质 ...查看全文

英伟达新「核弹」显卡配置信息意外曝光,性能功耗双双暴涨 | CES 2025

赶在黄仁勋演讲前夕,英伟达下一代旗舰级显卡 RTX 5090 的包装盒照片意外曝光。

从外媒 VideoCardz 披露的这张照片来看,此前关于 RTX 5090 将搭载 32GB GDDR7 显存的传闻也首次得到了印证。

并且,有消息称,这款由 Inno3D 生产的 RTX 5090 iChill X3 型号显卡将采用 3.5 槽位散热器设计,这也被英伟达作为主打卖点之一重点推广。

▲图片来自 VideoCardz,下同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RTX 5090 的显存容量将是 RTX 5080 的两倍,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等场景(如 8K 渲染 等)。后者据传将配备 16GB GDDR7 显存。

此外,RTX 5090 预计将配备 21760 个 CUDA 核心,内存带宽接近 1.8TB/s,热设计功耗(TDP)达到 575 瓦,较 RTX 4090 增加了 125 瓦。

作为对比,NVIDIA RTX 4090 配备了 16384 个 CUDA 核心。其内存带宽为 1TB/s。

简言之,RTX 5090 性能更强了,但功耗也更高了。

其他方面,网传 RTX 5090 将启用 170 个流处理器单元(SMs),较 RTX 4090 的 AD102 完整核心减少了11.4%,运行在 512-bit 的总线接口上。GDDR7 显存的带宽预计为 28 Gbps。

RTX 5080 搭载 GB203-400-A1 GPU 核心,配备 84 个流处理器单元和 10752 个核心,运行在 256-bit 的总线接口上。如果说 RTX 5090 针对极端性能需求用户,那么 5080 更适合预算较高但注重性能的玩家和创作者。

而 RTX 5070 Ti 和 RTX 5070 的核心数量分别为 8960 和 6144,满足高画质游戏需求,定位次高端和中端市场,SM 数量也逐渐递减,更适合普通玩家和轻度创作者。

全系列支持 PCIe 5.0 标准,带宽较 PCIe 4.0 翻倍,能充分释放显卡性能,尤其在多显卡配置和数据密集场景下更具优势。

价格方面,相比上一代 RTX 40 系列,RTX 50 系列显卡的价格网传普遍上涨。RTX 4090 的官方首发价为 12999 元,而 RTX 5090 预计将 1999-2499 美元,折合人民币 14633-18294 元。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将于明天上午在 CES 消费电子展举办主题演讲,预计将借此机会正式发布 RTX 50 系列显卡产品线,包括 RTX 5090、RTX 5080、RTX 5070 Ti 等型号。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还将推出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 RTX 5090D 版本。

至于具体发售时间,此前有传言透露 RTX 5080 可能会率先于 1 月 21 日上市,其他 RTX 50 系列显卡型号则将在随后陆续推出。

更多具体的信息预计将在明天揭晓,我们也将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报道。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