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译文] 澳大利亚占屋运动(Squatting)简史

注释:Squatting,通常译成「占屋」,是指在没有一般法律认可的拥有权或租用权下,占用闲置或废弃的空间或建筑物的行为。该词汇通常用于住宅。占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在数个国家形成社会运动,以彰显土地使用或都市计划的社会不公。Wiki


澳大利亚占屋运动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Australian Squatting
作者:Iain McIntyre
收录于:Fighting for Spaces, Fighting for Our Lives: Squatting Movements Today,2018,ISBN: 9783942885904,原文阅读

现在被称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在 1770 年被英国宣示主权,八年后被入侵。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认为这个国家是 “无主之地”(Terra Nullius),即“属于任何人的土地”。鉴于占据者从未和当地原住民签订过条约,且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主权从未被放弃,可以说,所有非土著背景的澳大利亚人自那时起就一直在非法占据这片土地。

在澳大利亚,squatter(占据者)这个词的传统含义,是指那些殖民初期的早期定居者,他们越过官方边界,在殖民当局决定将土地授予谁之前,夺取土地。这些占领者在入侵的第一线(和土著)作战,常常遭遇激烈的抵抗,而英国王室往往事后批准他们的索赔,这些风险被获得优质土地的机会所抵消。于是,一个“占地贵族 (Squattocracy)”的地主阶层在十九世纪崛起,使得前罪犯和自由移民在殖民地中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他们的后代至今仍在他们建立的国家,以及现代经济中,占据重要角色。

对土著的剥夺造成了澳大利亚第一个无家可归者社区。土地的原住民如果不搬去专门的保留区或教区,就只能被迫生活在欧洲人定居点的边缘,并面临定期驱逐。流动且不稳定就业的劳动力,通常以剪羊毛或其它农业工人的形式,长期以来是澳大利亚社会的一部分,在 1890 年代经济崩溃期间,他们的人数急剧增加。在此期间,很多流浪汉(swagmen)的生存方式,都是在丛林中露营,或者在城镇之间步行流动;而家庭则在城市内扩建现有的棚户区。

二十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占屋时期,发生在 1930 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当时失业率超过 30%,由于几乎没有福利,也无处可去,无家可归者在荒地、垃圾场和灌木丛中建造了新的贫民窟,类似于美国的胡佛村(Hoovervilles)。一些地区在几乎整个 1930 年代都是如此,如悉尼拉佩罗斯的“快乐谷”(Happy Valley in Sydney’s La Perouse)。另一些失业者再次开始旅行、露营、或占据废弃房屋。在一个案例中,一群失业的活动者在墨尔本乔利蒙特(Jolimont)的一些废弃火车车厢居住并组织活动。

随着成千上万的人被逐出家园,反驱逐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这些运动通常由 “失业工人运动”(Unemployed Workers Movement)发起,该组织由澳大利亚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 of Australia,CPA)主导,活动包括追赶法警离开物业、对房地产办公室进行抗议和破坏,以及将家具扔到市政和政府大楼外。在一些情况下,被驱逐的房屋重新被占据。这类行动常常导致从前的居民获得再安置,而业主放弃进一步的驱逐。在其他情况下,例如“银行镇之战”(Battle of Bankstown),警方强行闯入物业,对占领者进行攻击、逮捕,有时甚至开枪射击,其中许多人后来遭受重刑。面对压力,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在1930年代中期推出了各种形式的福利和租金援助。在某些情况下,租户也获得了更大的权利,而对驱逐的反对则转向法律程序。

尽管到 1939 年底经济有所改善,但在二战期间,住房投资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到 1945 年,无家可归问题再次成为一个主要议题,一些退伍军人组织开始警告政府,如果不采取立即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他们将接管闲置物业。受到英国布莱顿(Brighton)和伦敦(London)的占屋运动启发,这些团体开始编制各个地区空置房产的名单,并于8月在悉尼和墨尔本进行占屋行动。与英国一样,这些行动促使市政当局和其他机构试图通过改善法规来遏制此类行为,以便让人们能够识别空置房屋,从而合法地迫使业主出租这些房屋。

尽管这些让步在初期抑制了运动的发展,但在 1946 年又出现了一波新的占据潮。随着数十万男性女性从军队复员,主要的战后公共住房计划尚未启动,无家可归现象达到了严重程度。在二月份,布里斯班(Brisbane)的长期贫民窟居民和其他人开始占领空置的空军建筑、医院及其他军事拥有的物业,以及旧的南布里斯班市政厅(South Brisbane Town Hall),建立社区,有的持续了很多年。政府当局很快就派遣警卫驻守在废弃的政府物业外,但悉尼、纽卡斯尔(Newcastle)等地仍然发生了对前军事小屋和兵营的占据。

空置的度假屋、未使用的公寓以及豪宅(其中一处在塔斯马尼亚容纳了53人)也在1946~1947的澳大利亚多数主要城镇被占用。这些大多没有被报导,仅仅是人们自行搬入。另外,退伍军人组织和澳洲共产党(CPA)接管了一些房产,与无家可归者合作分配住房。CPA 声称到 1946 年 9 月已在悉尼安置了 130 人。在许多情况下,参与这些行动的家庭群体最终要么获得公共住房,要么被授予租赁权,或者有机会通过政府融资购买他们所占用的房产。

随着主要城市的郊区建设和 1950~60 年代的长期繁荣,澳大利亚的城市开始扩张。占据公共空间的现象逐渐消失,相关的下一波政治活动直到 1970 年代初才会出现。这种活动通常是由大量空置物业区域的存在所推动。这些闲置部分是由于对市中心地区长期缺乏投资(这一点后来随着政府政策鼓励新的投资开发而发生变化)、项目延误、和系统性低效。

在这些废弃物业的聚集,产生了各种非正式和正式的占屋者行动网络。特别是在房地产和道路建设计划存在争议,而导致住宅空置的地方。在那个激进上升的时代,许多新兴运动与贫困的关系不大,而更专注于创造替代生活方式,以及保护城市景观免受不当开发。

这个时期可能最著名的占屋运动,也是又一次在全国普及占屋行为的运动,是保护悉尼内城 Woolloomooloo 地区的房屋免受拆迁的运动。该地区长期以来居住着波希米亚人、激进分子和贫困者,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周围的房屋受到了投资方弗兰克·西门(Frank Theeman)1972 年大规模城市开发项目的威胁。Theeman 收购了该地区,并雇佣黑帮和警察,在 1973 年 4 月强行驱逐了几乎所有 400 名租户,其中一些人已经在那里生活超过 40 年。剩下的人得到了新南威尔士州建筑工人联合会(NSW Builders Labourers Federation,NSW BLF)的支持,该组织对该项目实施了绿色禁令,使所有施工停止。

占屋行动开始于 1973 年 6 月 10 日,到年底已经有大约 100 人(包括一些从前的租户)在占据的房屋中定居,并开始修复之前被开发商的打手破坏的房屋。开发商以进一步的破坏和暴力回应,一名关键活动家被绑架,一名女性在可疑火灾中遇害。敌对氛围在 1974 年初达到高潮,出现了为期两天的大规模驱逐,但运动仍在继续。尽管当地记者和活动家胡安妮塔·尼尔森(Juanita Neilson)被谋杀,以及新南威尔士州建筑工人联合会(NSW BLF)遭到地产利益、政治家和工会联邦领导层联盟的摧毁,开发商 Theeman 直到 1977 年才完成项目。即便如此,在被迫做出重大让步后,建成的项目也没能如最初设想。

与此同时,悉尼的占屋现象在 Glebe、Darlinghurst、和其他内城中心地区蔓延。澳大利亚第一个家庭暴力庇护所 Elsie 于 1974 年由占屋者建立,反映出了这一运动的进步性。这些城区的很多房产,包括后来的 Pyrmont、Kings Cross 等地区,在1980年代被占来占去,其中少数最终变成住房合作社和租赁单位。一些大型空置建筑在 1980 年代被朋克、后朋克以及后来的无政府朋克和各种野生文化成员改造成共同生活、艺术和社会空间。

由于道路建设和公共及军用住房管理不善,1970 年代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占屋行为。当布里斯班的 Bowen Hills 区在1972年面临高速公路建设威胁时,最近空置的房屋被占领,并实施了工会禁令。州政府动用了警察和替代劳力来驱逐和拆除一些房屋,但该项目最终还是被取消。

在阿德莱德(Adelaide),在 Brompton 建设高速公路导致的空置房产,从1970年代初开始被占用,一个女性庇护所于1974年在其中建立,随后成立了博登/布朗普顿社区小组(Bowden/Brompton Community Group)以修复房产并反对驱逐。1980年,一场帐篷城市抗议活动后,约 40 栋房屋在市区被占领。南澳大利亚占屋者联盟(South Australian Squatter’s Union)通过相关的法律行动和运动最终为一些年轻人赢得了安全住所。

首都堪培拉(Canberra)在1970和1980年代也出现了占屋现象。这通常是由住房团体组织,以应对紧急住宿设施的关闭。在 1974、1977、和 1980 年的运动,都迫使政府提供了新的住房, 1984 年在长期空置的南越大使馆内成立了无家可归者大使馆(Embassy for the Homeless)。空置的柬埔寨大使馆也在这一时期被占用。

在墨尔本(Melbourne),1970 年代初期,一个女性主义团体公开占据了 Carlton 的空置公共住房,1977 年的高速公路建设导致了在 Collingwood 的占领和筑起路障。澳大利亚运营最长久的占屋组织,维多利亚州占屋者联盟(Squatters Union of Victoria)在 1981 年成立,到 1984 年已开设超过 170 个占据点,并高调地进行对政府部门房产的占领。十年发展,该团体逐渐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建立了一个社会中心,制作了一档仍在播出的广播节目,并出版了 18 期《Squat It!》杂志。该团体还制作了各种关于占据的指南,编制空置房屋名单,运营咨询热线,并参与公众运动,尤其是在 1987 年,即国际无家可归者庇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helter for the Homeless)。在 1990 年代,该组织衰退,被“居住信息网络”(Squatters Information Network)取代,该网络运营咨询热线直到 1994 年。

在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维持对房产的占据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当局更多地援引 “擅闯私人领地” (trespassing)的法规,允许警方立即驱逐占屋者,而不再要求房产所有者通过法院获得驱逐令。在一些州,这种情况一直持续。随着左翼运动的衰退,以及住房组织的支持者被削减资金或走向保守路线,占屋者整体上得到的支持更少,合法的选择也更少。

尽管如此,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意味着大量空置房屋,特别是在市中心地区。这仍然能够维持非正式的占屋活动。其中一些成为了公共运动,例如1993年悉尼学生进行的一系列高调占据活动,以及1996年抵抗对墨尔本布朗仓库(Melbourne’s Brown Warehouse)演出和生活空间的驱逐。

1990 年代末和 2000 年代初,悉尼的占屋行动迎来了新的高峰。一群人曾住在壳牌公司(Shell)拥有的一座仓库中,随后搬进了一排位于市中心的商铺。在一次公众运动迫使南悉尼市议会(South Sydney council)给予占用者短期看护租约(short-lived caretakers’ lease)后,百老汇占屋(Broadway Squats)成为了反对 2000 年奥运会的少数公开面孔之一。活动被驱逐后,一些参与者发起了年度Squatfest电影节,在郊区 Homebush 开设了午夜之星社会中心(Midnight Star Social Centre),进行了一系列公共抗议活动。

这些行动,以及 2008 年墨尔本学生占据一排大学房产的举动,和 2009 年珀斯(Perth)激进分子开设的小型社会中心,都受到迅速变化的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和阻碍。随着房价和租金飙升,1990 年代末容易被占用的物业数量开始减少。尽管人口普查记录和研究表明城市地区仍有数万处空置物业,但许多都有保安巡逻、位于综合性的安全设施内,难以进入或居住。

随着公共住房的减少,租金持续上涨,无家可归现象扩大,2010年代的占据活动依然存在。非正式网络继续分享信息,由一群在阿德莱德(Adelaide)的朋友们近年来通过谷歌地图为彼此列出空置房源。同时也出现了制作新占屋者指南和专注于住房问题的行动小组,包括布里斯班团结网络(Brisbane Solidarity Network)和墨尔本现已解散的“城市是我们的”(City Is Ours)。一些咖啡馆、演出空间和共居空间,特别是在悉尼和墨尔本,仍由朋克、无政府主义者和激进派成员设立,这些场所的使用时间从一天到几个月不等。某种情况下这些场所已经合法化,也因为抵抗驱逐而变得更加知名。2011 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澳大利亚分舵,在大多数州的市中心广场和其它主要地点进行了占领。墨尔本的活动人士将他们的营地转战维持了几个月,而与占领运动结盟的占屋者则接管了悉尼的一些空置建筑。

在 2016 年,十年来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占屋运动发生在墨尔本。在一项拟议的道路建设项目通过各种抗议活动被否决后,空置的房屋被维多利亚州无家可归者联盟(Homeless Persons Union of Victoria ,HPUVIC)及其支持者占据。大约 15 处物业在七个月内被占用,并设立了一个原住民大使馆(First Nations embassy)。在抵抗驱逐和成功的法庭操作之后,一些居民得到了州政府的重新安置,州政府也被迫承诺提供额外资金以解决无家可归问题。

有关近期和过去占据事件的更多信息,请访问:australianmuseumofsquatting.org
(备注:域名还在,但网站最近变成了空的 wordpress…… 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些全球性的 Squat 活动网站,如 sqek.squat.net

要获取关于澳大利亚直接行动和占据新闻的信息,请通过 www.3cr.org.au/suwa 收听长期运行的占据者与无薪电波节目(Squatters and Unwaged Airwaves,SUWA,以及通过 www.3cr.org.au/roominations 收听 Roominations 节目。
(备注:3cr 已经改版成了一个整体的电台,上述链接也都失效了……但仍然可以搜到 SUWARoominations 以往的一些节目。)

番外篇:幽灵乘客

date
Nov 20, 2025
slug
the-phantom-passenger
status
Published
tags
小说
summary
在时空尽头的「時空駅」,站长江户川佳敏遇见了一列没有记录的幽灵列车。从车上走下来的,是她在七岁时因车祸去世的母亲——但眼前的女子只是带着未寄出信件的“思念体”。她执念于将一封写给丈夫的道歉与原谅信寄出,却在事故前永远失去了机会。 佳敏知道不能改变历史,却决定启动「回声专线」,让这份思念抵达它本该抵达的地方。母亲以最后的力量将信纸留在当年的丈夫身边,年轻的父亲因此从自责中解脱,得以用温暖而非痛苦抚养女儿成长。 母亲的思念随使命完成而消散,而佳敏回到時空駅后,忽然理解了自己一直以来感受到的幸福来源——那是来自过去、被改变成更美好的父女人生轨迹。
type
Post
 

0x00:不存在的列车

時空駅的钟声敲响了十二下。
这里是时间的尽头,也是所有可能性的交汇点。巨大的齿轮在云雾缭绕的穹顶上缓缓转动,发出沉闷而悠长的轰鸣声。站台上,无数透明的幽灵列车穿梭往来,载着逝去的记忆驶向虚无。
江户川佳敏站在站长室的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早已变凉的红茶。
"今晚的雾很大。"工藤新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侦探,岁月的沉淀让他看起来更加沉稳,像是一本读过千遍的旧书。
"是时间震荡的前兆,"佳敏轻声说,"每当有重大的历史分歧点出现时,時空駅的雾就会变浓。"
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汽笛声撕裂了浓雾。
一列漆黑的蒸汽机车缓缓驶入站台。它没有编号,没有时刻表记录,甚至连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声音都听不见。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滑入了现实。
"那是..."工藤眯起了眼睛,"幽灵列车?"

0x01:来自过去的旅客

列车停稳,车门打开。
只有一个乘客走了下来。
那是一个穿着昭和时代旧式洋装的年轻女子。她提着一个磨损的皮箱,神情迷茫地环顾四周。当她的目光落在佳敏身上时,佳敏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妈妈?"佳敏颤抖着声音唤道。
那张脸,虽然比记忆中年轻了许多,但那个温柔的轮廓,那个眼角的泪痣,绝对错不了。那是她在七岁那年就失去的母亲。
女子似乎听到了呼唤,她迟疑地走过来,递出一张泛黄的车票。
"请问,"女子的声音轻柔如风,"这里是终点站吗?我有一封信,必须在1999年4月1日之前寄出去。"
佳敏接过车票。上面的日期赫然写着:1999年3月31日
那是母亲去世的前一天。

0x02:时间的夹缝

"这不可能,"在站长室里,工藤仔细检查着那张车票,"根据记录,她在1999年4月1日的车祸中去世了。她的时间线在那一刻就已经终结。"
"但她就在这里,"佳敏看着坐在沙发上局促不安的女子,眼中含着泪水,"活生生的。"
"不,佳敏,仔细看。"工藤指着女子的手。
佳敏看过去,心猛地一沉。女子的指尖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像是快要消散的烟雾。
"她是'思念体',"工藤解释道,"是某种极其强烈的执念,让她在时间消逝的瞬间,强行挤进了時空駅的夹缝。她不是复活了,她只是...一段没有被寄出的记忆。"
"那封信,"佳敏转向女子,"是给谁的?"
女子紧紧抱着皮箱,仿佛那是她生命的全部:"给我的丈夫。那天我们吵架了,我离家出走...我想告诉他,我原谅他了。我买了回家的车票,但是..."
她的眼神变得空洞:"但是车子...好亮的光...然后我就到了这里。"

0x03:最后的旅程

"如果这封信送不到,"佳敏喃喃自语,"爸爸他..."
她记得父亲在母亲去世后的样子。整整十年,他都活在自责中,认为是因为那次争吵才导致了母亲的离开。那份愧疚像毒药一样侵蚀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佳敏的童年。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工藤提醒道,"这是時空駅的铁律。"
"我知道,"佳敏擦干眼泪,站起身,"但我们可以...补完遗憾。"
她走到控制台前,拉动了一个金色的操纵杆。
"你要做什么?"
"开启'回声专线',"佳敏说,"我们不能改变历史的事实,但我们可以让这份思念,传达到它该去的地方。"

0x04:跨越时空的信

巨大的齿轮开始加速旋转,站台上的雾气散去,露出了一条闪烁着微光的铁轨。
佳敏牵起女子的手:"走吧,我带你去送这封信。"
她们登上了那列黑色的蒸汽机车。工藤叹了口气,也跟了上去。
列车启动,穿越了无数光怪陆离的景象。她们看到了1999年的东京塔,看到了那个飘着樱花的春天。
列车停在了一个熟悉的街道口。
透过车窗,佳敏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他正颓废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照片。
"那是他..."女子的眼泪流了下来。
"去吧,"佳敏轻声说,"你不能接触他,但你可以把信放在他能看到的地方。"
女子点了点头,化作一阵风飘出了车厢。
佳敏看着那一幕:一阵风吹过,一张信纸(那是女子用尽最后力量凝聚的实体)随风飘落,正好落在父亲的脚边。
父亲捡起信,颤抖着打开。
佳敏听不到信的内容,但她看到了父亲表情的变化。从绝望,到震惊,再到释然。他抱着那封信,在樱花树下痛哭失声。

0x05:告别

当女子回到车厢时,她的身体已经几乎完全透明了。
"谢谢你,"她微笑着对佳敏说,"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觉得...你很亲切。"
佳敏忍住泪水,想要拥抱她,却穿过了她的身体。
"该走了,"工藤轻声提醒,"她的时间到了。"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女子化作无数金色的光点,消散在時空駅的星空中。那些光点汇入时间的长河,成为了无数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0x06:尾声

回到站长室,佳敏看着窗外恢复平静的云海。
"历史改变了吗?"她问。
"没有,"工藤看着手中的记录本,"你母亲还是在那天去世了。但是..."
他翻到新的一页:"你父亲的档案变了。他没有在自责中度过余生,而是带着对妻子的爱,独自抚养女儿长大。那个女儿...也就是你,拥有了一个更加温暖的童年。"
佳敏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发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泪痕。
"原来,"她微笑着说,"这就是我一直感觉自己很幸福的原因啊。"
時空駅的钟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听起来不再沉重,而是充满了希望的余韵。

[时空档案记录] 事件编号:#1999-04-01-Echo 处理结果:执念已化解 备注:爱,是唯一能穿越时间的坐标。

向懒人学习

女儿问我怎么搭建编程环境。我们远程交流了一会,她应该打开编辑器还不到 10 分钟,问出一个我从来不知道会有的需求问题:在输入完print("Hello World"引号里的内容之后怎么把光标移动到引号外边去输入后括号?

不是按一下向右的方向按键吗?

但是如果光标在l处呢?

好吧。我搜索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往好处说)因为我不够懒,我从来不知道command+→键是光标移动到行末尾,option+→键是移动到单词末尾。

fin.

见闻与思考之三

前段时间去紫金山骑车,陵园路在明孝陵附近筑起路障不让通行,以为是临时管制措施,回家一查新闻才知是要长久改为步行街。

总听人说南京的梧桐大道,我一直不知具体是哪条路,因为南京可称为梧桐大道的路实在有太多。这次知道梧桐大道就是陵园路,难怪路边总是遍布占道摆姿拍照的女性。

虽然这段路在正常时间很堵,行人、拍照的人、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混杂在一起,但我从未碰到过事故发生。

不知管理者的动机为何,看起来是在通行的所有人中优先以游客利益为重,毕竟是能创收有价值的人群。

对于骑车的我来说,无非是多绕一段路,多一点少一点并无所谓,况且也不是天天经此。但看到“封”、“禁“二字,本能地生出反感,封禁这把暴力之剑可能会落在每个人头上,以能见光或不能见光的理由。

说起来,紫金山的另一条骑车路线——头陀岭——也被封了,用高高筑起的铁门。有人拍手称快,也会有人觉得遗憾吧。


有一次想顺路去二桥公园看看,明明就在地图上,到了附近,却找不到一点像公园的地方。

最近看新闻才知道,二桥公园多年前已停业,而后被私人霸占14年之久,用作停车场、渣土中转站等。

听闻此事,直让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不仅是私人霸占之猖狂,还有二桥公司的不作为——这么大的一块地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文吗,何以过了多年才想到法律收回?

可能荒唐的事见少了,才大惊小怪,就像妻听到同行与多人拍性爱视频的故事也惊奇一样。

Nomadland – 7,耗油量

这辆上个世纪的面包车(Toyota Hiace SBV Manual, 1999, Petrol 2.4 Litre),闲置两年后,似乎油耗又增加了……曾经还偶尔在高速上跑出百公里<11L 的油耗,如今直逼 14L。在 van 之前,我开惯了 1.2L 排量、百公里6L 的小车,如今每次想到耗油量这件事,钱包和良心都在痛。再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油价涨了超过 60%,以至于平常不太舍得在城市间随意开长途游玩。

日期加油(升)公里数百公里油耗行驶场合
Sep 2839.8531912.49长途高速
Oct 543.7534712.61长途+市区
Oct 3146.7233613.90市区
Nov 1343.4831113.98市区,略堵

ps,耗油量似乎是和车速或发动机转速有关的,刚拿到车时,曾经在野外欢乐地飙车到 140+km/h,却很快就没油了,差点抛锚在野外。算了算,耗油量似乎达到了 16~20 升。于是后来基本都把转速控制在 3000 以内,车速也很少超过 100km/h。


关于耗油量影响良心的自我调解思路,主要有三种:

1、是系统的错:市场上并不存在排量和油耗更低的产品,能够让我牺牲马力和速度,而拥有同样的厢体空间。 ——其实有些自欺欺人了。最新款 Hiace 的油耗号称低于 9L/100km,但需要花几万刀换车。而且主要的问题并不是经济上是否划算,而是我还不能确定,未来几年甚至几个月,还会用这辆车在这里生活多久。

2、大家都这样:这个油耗,对于家用车很高,但对于那些成天开着 SUV 买菜还洋洋自得的,也就那么回事……

3、住在 van 里,开的距离会更少。和同样生活方式而住在房子里的我自己相比,住在车里,不存在 “从家往返目的地” 这回事,而是直接在每个目的地睡觉,所以少了很多往返里程。

1 2 这种理由,是无法说服我的良心的;所以能够勉强自我安慰的也只有第 3 个理由。但就像 “因为我穷,所以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比住豪宅的人环保” 一样,仍然是一种自欺欺人。毕竟,在我的词典里,当大家都抵制消费一件东西时,如果这个东西我本来就不会消费,或者抵制了也不会影响日常舒适性,那么这对我而已算不上真正的 “抵制”,至少不应该因此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处去审视别人。

在向好ing

今天到账了一笔收入,从二月上旬到今天,历经整整九个月,工作室的盈余终于是个正数了。

刨开自己打算做的那些东西,目前正经在进行的项目有一个,在洽谈中且有些眉目的有一个,基本确定合作但等对方准备好的还有一个,至少目前看来,趋势基本是向好的。这样一来,我多少也可以匀些时间出来做点内容了,例如拖更许久的《设以观复》,以及拖了两年的猫王的访谈剪辑。

赔偿的事,不知道老任打算什么时候来找我聊。但以我悲观的心态去看,多少或迟早都不抱什么期待,来多少就多少吧,多了就是我这十年来应得的,少了也只是他们损阴德。反正,脱离有限游戏一定是对的。我不用再对他们的谁说「我早说过了」。

昨天去医院复诊,医生看过化验结果后,惊讶于我的指标如此之低,正常值是 50-100,我的是 16,结合此前的诊断,医生决定让我把目前三种药中吃得最久的那个先停掉,加倍另一种的剂量。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我感觉良好,也没觉得有什么副作用。

过些天还得再复诊查血,到时再说吧。

风格只是幻觉

风格是品牌的故事,是创作的来时路,但不是我们追求的样子。它只是一系列机缘巧合下的幻觉。

甄仁岛的来信

这事儿,得从上次写那个「互动小说生成器」说起。哦,抱歉,估计大家每天都会被迫看几条AI相关的文章,这篇多少又和它有关。上次那个互动小说生成器就是 AI 驱动的嘛。说实话,虽然我当时只是把它嫁接在 mastodon 上面,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机器人,接收网友的互动指令来生成故事内容,但是我对比了一些市面上专为写小说而设计的工具,其实设计思路上,我自己感觉,那个简单的机器人已经是第一流的水平了:它有世界状态快照,记录故事中出现过哪些人物、物品、线索,「第一幕中有把枪挂在墙上,那么在第二幕或者第三幕中这把枪必须发射」;它有因果链,记录每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避免情节出现矛盾;它还有节奏器,负责控制不同章节的节奏快慢,以及实现我个人趣味方面的章节间字数多少的某种韵律感……好了,不说了,虽然我自认为设计的很不错,不过我也必须承认,AI 搞创作,还是不行。对文字有足够的敏感度,就总会觉察到,处处别扭。所以再是耗费心力写出来的代码,也毫不吝惜地删了。

不过能不心疼吗?我都没存到 github 上就那么给删了。所以,后来又想着,也不真用它写小说,就玩儿呗,再写一个更周详的工具吧。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还在弄的游戏。刚才也提到了世界快照,生产故事已经用到了「世界」这个概念,那么继续把这个世界充实起来,就也顺理成章。其实我读小说时经常会想,曾经和主角擦肩而过的那些无名的角色,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呢?难道他们的生活就没有被书写价值吗?所以一开始,这个游戏是想呈现出一部全景小说。玩家随便选择一个角色,就能观看聚焦在这个角色周围的故事。因为一开始的想法是游戏里的每个 NPC 都由 AI 驱动,所以很自然想到了《西部世界》,所以我给项目文件夹命名「东部世界」,但是想也知道那不太现实,先不说 AI 太贵,就算不差钱,如果 NPC 每个行为都要几十秒运算,那也卡得不像样了。还是得老老实实像传统游戏一样写代码,给 NPC 设定日常流程,饿了该吃饭、渴了要喝水,这些不能是 AI,而是 if else。不过还是得感谢 AI,慢慢程序有了个雏形,我弄得很慢,因为 AI 写出来的东西我要求自己不看明白咱就不继续往下走,边看边学吧。这也是我没打算把这个东西开源的原因,小玩意不值得拿出来现眼是一方面,主要是高手云集,诸位写得快,我学得慢,还不一下子就成了我看都看不懂的东西了?那可不行,别剥夺我的快乐。总之吧,游戏渐渐也跑起来了,让我想到《楚门的世界》,因为我就像是在对着镜头窥视这些一无所知的 NPC 生活。所以我又给游戏取名字叫《甄仁岛的故事》。楚门对甄仁,还不错。

我跟朋友聊起这个游戏,他说,啊?就是看文字?哈哈,好像「看文字」现在成了很奇怪的事,这倒又给了我一些想法。我觉得游戏叫《甄仁岛的来信》吧,不光是纯文字的游戏,索性,连原计划实时查看世界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信息看板」都砍掉,游戏世界就是个黑盒子,我们不知道里面在发生什么。倒也符合游戏世界的设定:那是一个被奇特场域包围,导致人类无法进入或离开的一个小岛,有大约几十个岛民居住其上,每天只有一班无人驾驶的轮渡进出岛屿,补给物资,同时也运送信件。玩家唯一可用的交互方式就是,特定时间段,在游戏的网站上投递信件,回信第二天才能跟随轮渡回到码头,寄送到玩家手上——也就是注册时填写的电子邮箱里。

如果当作小说来看,AI 的创作的确不行,但是当作游戏来玩,那种略有些别扭的文风,恰好带来一种复古游戏体验。第一个阶段的游戏目标是,通过文字交流,画出甄仁岛的大致地图。我还在想奖品是什么。毕竟这还挺难的,奖品也得够有吸引力才行。为了实现这个探索地图的功能,我已经实现了 NPC 在地图上自由行走,并且会记录下从 a 点到 b 点用了多少时间,但是,行走速度和身高和年龄有关——又是 if else 算出来的数值。而且岛的面积可不小,要想确定地图内容,得和不止一个 NPC 对话,互相参照和补充着分析才行。他们现在也已经可以主动规划去走一遍 a 到 b 的旅程,但是经我测试,怎么劝他下定决心,放弃当天的工资,去专程走这么几趟,是需要一些笼络人心的话才行的。

然而。我支线开得太多,性格又拖泥带水,总感觉离「现在就上线吧」还差那么一点:应该有真实的经济系统;应该有最初设想的故事性……而且一边写,一边学,有时候恍然大悟,哇哦原来可以这样实现?那岂不是之前那个功能可以写得更优雅些?于是,版本才到 0.001,却已经重构三次了。哦,我还忘了提,李飞飞工作室出的那个简单提示词生成一整个图形化可交互世界的 AI 产品,简直是和我这个小小小游戏完全两极的东西。总之就到这里吧,今天就不看代码了,梳理一下思绪,记上这一笔。希望早日完工,但也可能完不了工。

fin.

永别了~陨落的女战士!

这些年我跟筱烨一起送走了不少小动物,只有招财,你走的姿势跟他们都不一样。

你是我这辈子同居的第一只小动物。

小时候我在楼下捡过一只小猫,但拿回家以后,阿嬷不同意我养,就把它洗干净吹吹干,又放回原地了。那时候发小家里养了只猫,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去她家,多半也是因为想去摸摸那只小猫。你和别的猫不一样,不是那种温顺的、粘腻的、乖巧的,恰恰相反,你的温柔和关心只给筱烨一个人,你总是像一个大姐一样照着她,帮她一起对抗这个世界。

我直到今天都还记得,2009 年 11 月,我刚来到深圳的那一晚。我去到筱烨和李雪她们的出租屋里,看见地上放着一盆白白净净的沙子时,心里还在想这两个女生可真有意思,还在家里玩沙子。于是把手伸进去,像搓超市里的米一样,在里面抓了几把,感受那种摩擦和包围的手感。

直到筱烨告诉我,那是你的猫砂。

后来李雪就离开了深圳,我和筱烨开始同居,你和我们一起迎来了宝子、小咪,和我们一起从南园村搬到南光村,从南山搬到龙华,再搬回南山,又搬来龙岗,前前后后 16 年。你见证了我们俩所有的喜怒哀乐,关于生活,关于工作,你是除了筱烨以外,这辈子陪伴我最长时间的灵魂。

小柒从小就挺怕你的,我以前也挺怕的。但其实你并不是很凶,你只是气势很足,从不妥协。你从小咪刚来家里的时候就像个大姐姐一样地照顾她,教她上厕所,给她舔毛,把她宠得到现在也还像个小孩子。所以作为家里真正意义上的老大,你总是在柜子的顶上照看着这一片地盘。直到疫情那一年,你因为口炎被折腾得差点死掉。

我们那时候多担心你扛不过去,所有能尝试的药和针都试过了,我们甚至用上了从香港进口的美国特效针,最后你扒光了牙,都没有办法。但就是那么艰难,你也一直顽强地挺了下来。幸好筱烨后来在网上找到了一种别人自制的偏方,没想到居然有效,你又多活了五年。

近几个月看着你越来越瘦,吃得越来越少,尤其最近这两个星期,曾经如此强壮的你,也瘦得几乎没有了重量。这几只新来的猫咪们似乎并不服你这个老大姐,总想挑战你的江湖地位,但直到三天前,你还像往常那样跳上去书柜的顶上,不稳当,但也丝毫不后退。你知道自己没法跟这几个小家伙硬碰硬,但气势和声音上从来没有输过,他们也仿佛知道,只要吓唬吓唬你,让你发出威胁的声音,我们就会半夜从床上起来给他们吃的。前两天晚上,我为了把他们从你身边赶走,还从床上摔下来,可太好笑了。

你又多活了五年,真的挺了不起的!

这几天,我们都有预感,你快要走了。毕竟,曾经送走过那么多小动物。但你知道吗?他们在临走前都非常平静,呼吸慢慢缓下来,身体慢慢地冷下去,唯独你,也只有你在弥留之际,在意识模糊、眼神涣散的时候,仍然在顽强地斗争。你微弱的呼吸,时不时会加强,你安静的身体,隔一阵就会抽动、紧张,你会伸伸脖子仰仰头,你的全身都在战斗,战斗到最后的那一刻。

如果你是一个人,必然是这人世间的豪杰、枭雄。

这个冢,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我会替你保护好筱烨的,安息吧!不求再相见,愿你免轮回。

VCard正式推出匿名取现USDT实体卡

VCard稳定币VISA实体卡

VCard注册安装推荐链接(邀请码110316):https://webapp.51vcard.com/#InviteRegisterPage?inviteCode=110316

上次我在我的视频号上分享的VCard十二星座系列USDT实体卡,官方终于正式推出了。我之前的亲自试用(我的是VISA卡),确实从工商银行的ATM机上取出了人民币现金,从稳定币USDT到人民币现金,整个过程很丝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视频号“土木坛子”上查看(抖音上的视频居然被限制了)。

此次发售的星座卡将以神秘盲盒形式随机寄出,每个星座系列中还隐藏有十张限量金卡,就看你的运气如何了。这不仅是一张功能强大的卡片,更是一份专属的收藏惊喜。

VCard十二星座系列实体卡权益一览

核心特色

  • 便捷匿名:免实名认证,全球通用。
  • 广泛受理:支持全球ATM取款及刷卡消费(包括中国大陆)。

费用介绍

  • 开卡费:249 USDT
  • 消费手续费:0.5%(最低0.4 USD)
  • ATM取现手续费:2% + 2 USD
  • ATM查询手续费:0.6 USD(建议使用VCard App查询余额)
  • 跨境交易手续费:免手续费

ATM取现额度:

  • 单笔:1,500 USD
  • 每日:3,000 USD
  • 每月:10,000 USD

刷卡消费额度:

  • 单笔:20,000 USD
  • 每日:200,000 USD
  • 每月:1,000,000 USD

购卡与寄送说明:卡片申请成功后,将在 5个工作日内寄出。

我个人感觉VCard这家卡商背景较为雄厚,低调耕耘U卡这个细分赛道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了。此次推出USDT实体卡丰富产品线,除了开卡费用有点小贵,取现金时的费用不算便宜(但也不算太贵,其它渠道USDT变为现金一样需要费用),但胜在匿名且安全,且为实体卡,总体还算不错,有刚需使用场景(比如加密货币出金和境外服务订阅等)的朋友可以酌情注册申请,小额使用控制资金风险,也欢迎分享使用体验和经验。


另外插播一则重要信息: DEPAY已出公告,Dupay将于2025年11月30日正式停止全部服务并关闭服务器。请还有余额尚未完成提现的用户,于服务器关闭前尽快提现。OneKey Card早已关闭服务。

关闭之前还提供善后服务,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值得表扬。

博客再更新

公司虽推荐或强制某些工作流程使用内部AI工具,但我的工作无涉,日常生活也无涉,所以AI盛行已久,我却接触不多,兴趣阑珊。妻的工作就大不同了,有以AI融合为主题的作业或比赛,以至于要求我帮忙。我虽不懂编程,但亦知道设计方案越详细,AI的输出便也越符合预期。让妻细化了设计,再加之我的简单修改,终于做出一个可用的网页应用。

书接上回,更新博客便是在ChatGPT的指导下完成,相比使用搜索引擎便捷又准确,可惜当年无它。周末且有空,兴趣又激发,便想借助AI再优化一下博客,毕竟多年不动,恍如隔世。


在手机上部署博客的概率几乎为零,也实无必要,但既有Termux这等工具,试试又何妨。Termux支持直接安装Ruby,但bundle更新总因nokogiri失败,ChatGPT提供的方法亦不能解决,好在只有jekyll-algolia插件依赖此库,而上次更新中已弃用此插件,注释掉无用代码后即完美解决。

启动Jekyll服务时又遇新报错,ChatGPT分析是dart-sass不支持Android,但我将启动命令由jekyll server改为bundle exec jekyll server,竟解决了此问题。能在手机上本地构建自己的博客,遂了过去之愿。


重构了读书页面的读书列表。之前的方式是纯手工添加书目,改完后虽亦需手工维护,但实现了样式与数据的解耦。将阅读的书目保存在csv文件中,再通过liquid模板循环读取,从维护角度看并没有优化,但结构上却是好了。代码是ChatGPT写的,略加调整便可使用。


{% assign years = site.data.books | map: 'year' | uniq %}
{% for year in years %}
### {{ year }} <span class="post_count">({{ site.data.books | where: "year", year | size }})</span>
{:.collapsible}

<div class="collcontent">
<ol>
  {% assign books_of_year = site.data.books | where: "year", year %}
  {% for book in books_of_year %}
    <li>
      {{ book.title }},{{ book.author }},{{ book.translator }},{{ book.publisher }},{{ book.pubyear }}
    </li>
  {% endfor %}
</ol>
</div>
{% unless forloop.last %}<hr/>{% endunless %}
{% endfor %}

对于这种书籍页面,更优的方式应该是调用现有API,省去自己维护列表的麻烦。不过书目的更新并不是高频操作,有些书在网站上也查不到,自我维护倒也无妨。

在豆瓣搜书时发现一个恼人之处,从纸书上抄下的ISBN,数字之间带横杠时搜不到书,去掉横杠才能搜到,感觉有点不甚合理。

顺便一提,把博客的javascript脚本发给ChatGPT进行了审视优化,也在其他地方做了一点改进,比如用必应的每日一图作为OpenGraph图片,不再一一赘述了。

好啦~大师之钥这回真上线了!

前段时间陆续在 🍠 后台私信出了三把 😂 这是万万没想到的…… 鉴于各个平台一直都有人问我有没有购买链接,那就索性上架水产市场,就当赛博摆摊了。

当然,以摆为主,随缘出。

🌼 温馨提示:
这是拧架子鼓螺母用的鼓钥匙,如果你既不打鼓也不玩塞尔达,就没必要看了哈。不过,它有挂孔,当个项链或者包包挂饰也还是 OK 的。

就酱紫吧 🙂

读书小结十五·1Q84 Book 1 <4月-6月>

因为看的是日文版,进度很慢,又经常偷懒,几个月不读一字,历时两年才终于看完。第一章便是青豆行刺,让我有点惊讶,与村上以往的故事截然不同。

叙事采用青豆和天吾的双重视角,一开始毫无关联的两人,随着情节推进大半才终于有了交集,并可预见将汇于一点——神秘的组织さきがけ、不知何物的リトル·ピープル和两个月亮。故事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交织,以至于青豆不确信自己身处1984年,而是带着疑问的1Q84年。

第一本书更多的是铺垫,那些神秘的超现实的事物才刚刚展现冰山一角,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仍然隐晦。

村上的叙述有一种不疾不徐的张力和节奏,即使是重复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也不会让读者感到厌倦。而他笔下的人物,总是从骨子里渗出一种孤独感、与现世的疏离感、性的离经叛道、以及在生活细节上的精致感。青豆与天吾也不例外。

读村上的不同小说,总感觉是在读一本相同的小说。


书名之由来。

1Q84年——私はこの新しい世界をそのように呼ぶことにしよう、青豆はそう決めた。
Qは question mark のQだ。疑問を背負ったもの。

看天吾回忆自己童年的情节,本以为那个与他经历相似的女孩只是路人甲,但当青豆的回忆也涌现,那个曾维护过自己的男孩是一生所爱时,既让我惊喜又感动。

「私が求めているのは、ある日どこかで偶然彼と出会うこと。たとえば道ですれ違うとか、同じバスに乗り合わせるとか」
「運命の邂逅」
「まあ、そんなところ」と青豆は言って、ワインを一口飲んだ。「そのとき、彼にはっきり打ち明けるの。私がこの人生で愛した相手はあなた一人しかいないって」

「一人でもいいから、心から誰かを愛することができれば、人生には救いがある。たとえその人と一緒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なくても」

关于真爱的见解。

チベットにある煩悩の車輪と同じ。車輪が回転すると、外側にある価値や感情は上がったり下がったりする。輝いたり、暗闇に沈んだりする。でも本当の愛は車軸に取りつけられたまま動かない。

青豆简单又不简单的生活。

むずかしい仕事をひとつ終えて、日が暮れて、軽くお酒を飲んで、知らない人とセックスをして発散したいの。神経を休めたいの。そうすることが必要なの。

看透人间真实的话。

世間の大多数の人々は真実を信じるのではなく、真実であってもらいたいと望んでいることを進んで信じるからです。

自分が排斥されている少数の側じゃなくて、排斥している多数の側に属していることで、みんな安心できるわけ。

人間というものは結局のところ、遺伝子にとってのただの乗り物であり、通り道に過ぎないのです。

教団や教義は、そんな個人的欲望を隠すための便宜的な衣装に過ぎません。

这股裁员风会很快刮到我们这里来

AI

最近一年来,美国几大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新闻,令我有所震惊,光下面这几组数据,每个公司都在裁掉成千上万的员工。

2025 年美国主要科技公司裁员情况对比
公司名称 裁员时间 裁员人数 占总员工比例 裁员主要部门 官方或媒体提到的原因
Google(Alphabet) 2025年1月、5月、10月 累计约 1.5 万人 约 6% 云计算、硬件、招聘与广告部门 精简非核心业务、投入 AI 和云算力基础设施
Microsoft 2025年2月与6月 约 1 万人 约 5% LinkedIn、游戏与市场部门 AI 转型与成本优化、业务重组
Amazon 2025年3月 超过 2 万人 约 6–7% AWS、零售、设备部门 专注盈利业务、AI 驱动自动化
Meta(Facebook) 2025年初 约 8,000 人 约 5% 运营、招聘与 Reality Labs “效率之年”持续,聚焦 AI 和元宇宙核心项目
Apple 2025年上半年 约 3,000 人 <2% 硬件与零售支持 重组 Vision Pro 团队、控制成本
Tesla 2025年4月 约 6,000 人 约 8% 制造、销售与软件测试 电动车需求波动、聚焦自动驾驶与 AI 芯片
Intel 2025年中 约 10,000 人 约 15% 制造与行政管理 盈利压力、转型 AI 芯片与代工服务
Salesforce 2025年初 约 7,000 人 约 10% 销售与客服 AI 自动化减少人工岗位、利润优化

而且,在被裁的科技员工中,超过 68% 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本科毕业于前 100 名高校的比例也超过 40%。这与“科技公司裁员”传统印象(基层岗位多)不同:这次很多是中层、项目经理、数据分析师、产品负责人被裁。这些被裁的员工的毕业院校包括 Stanford、Berkeley、CMU、MIT、哥大、密歇根、滑铁卢、UCL 等一系列名校。

另外,与以前遇到经济危机、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相反,这次并非如此,裁员之后,这些公司的股价得到资本市场认可。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AI的发展会令人类工作岗位遭到重新洗牌,但我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快,企业把人类的岗位裁下去以后,直接用这些工资支出买GPU显卡算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也因此资本市场非常认可这种裁员。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科技浪潮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冲击,这一次也不例外。

技术浪潮与学历影响(概览)
时期 技术浪潮 受影响的学历群体 典型表现 社会影响 普通人应对方式
18世纪末–19世纪初 工业革命(蒸汽机、机械化生产) 手工业师傅、行会学徒 机械替代手工技艺,传统手工业者失业 “卢德运动”爆发,技术工人抗议机器 转向机械操作、工程管理等新技能
20世纪初 电气化与流水线生产 传统工匠与一般技校毕业生 工厂普遍采用标准化生产流程 大量重复性岗位被替代,学历优势下降 学习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新兴学科
20世纪80–90年代 计算机与信息革命 文秘、档案管理、基础会计等文职人员 电脑替代打字员、档案员等岗位 本科文凭普及但“含金量”下降 学习计算机技能、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2000年代中期 互联网与自动化浪潮 中层管理人员、传统媒体从业者 企业层级扁平化,新闻传播方式改变 信息不对称减少,学历溢价下降 发展跨界能力与创新思维
2020年代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浪潮 程序员、设计师、内容创作者等知识型群体 AI自动化生成与辅助系统广泛应用 高学历岗位被部分替代或重构 提升人机协作能力、AI应用素养、复合型技能

对于美国大厂这一波裁员事件,我个人想到的思考有以下三点:

第一,学历文凭有用,但将继续贬值。过去进入顶尖名校(如常春藤、MIT、斯坦福)并拿到大厂(FAANG – Facebook/Meta, Amazon, Apple, Netflix, Google)的offer,被视为“上岸”的终极形态,从今往后,“学历贬值”将继续演变下去。当然,学历(如大学文凭)本身不会说变得一文不值,而是指它不再能保证一个稳定、高薪、一劳永逸的未来。同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否则,学历所代表的知识体系会迅速过时。

第二,AI带来生产能力提升,并不是一件坏事,有些社会商品和服务将会变得廉价——我们的生活质量会变得更好,另一些将变得昂贵——我们人类可以提供这类服务赚钱。

“极度廉价”的(可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

  • 所有数字产品: 软件、游戏、订阅服务、AI算力。
  • 标准化的实体商品: 基础食物、衣物、家电、交通工具。
  • 标准化的服务: 基础的法律咨询、财务记账、翻译、代码编写(这些将被AI接管)。

“极度昂贵”的(稀缺的)产品和服务:

  • 人类的、个性化的服务: 顶级的医生、创意总监、心理咨询师、手工匠人、贴心的护理服务。
  • 稀缺的位置和体验: 核心城市的房产、独特的旅行体验、现场的艺术表演(音乐会、体育比赛)。
  • 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 情感、信任、社群归属感。

第三、个体如何发展?人类个体要考虑与AI进行差异化竞争发展。我们和AI比效率完全不再有优势——就像人类跑步和汽车比速度、人类打算盘算数和计算器比速度,相反,我们也许做一些想象创造力的事情,或者做一些可见的将来机器和AI还做不了的事情——参考上面提到的“极度昂贵”的(稀缺的)产品和服务,只做一个会考试的应试者没有用处——文凭用处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此外,我个人还认为,美国大厂这股裁员风会很快刮到我们这里来,这种事情不以个人的意志而受到阻碍。

大师之钥补完计划 :||

在 2.0 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剑尖的胶塞,形态上组成了一把完整的大师之剑。

当它没有作为鼓钥匙来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项链或者包包的挂饰来使用。

埃及开罗游记

埃及航空可以网上值机,有电子登机牌,可以过安检,但在登机口登机时,工作人员还是会给你打印一张纸质登机牌,而且座位号与电子登机牌还不一样。所以建议乘坐埃及航空的小伙伴在登机前去值机柜台打印纸质登机牌。飞机上空乘人员会发放埃及入境卡,提前填好。

埃及-开罗-开罗国际机场-T3航站楼-落地签证窗口

抵达埃及开罗国际机场后,先去落地签证窗口交25美元买一张不干胶贴纸签证(左右两个窗口都可以),自己把签证粘贴到护照签证页,然后拿着护照和填写好的埃及入境卡去边检人员处盖章入境。

埃及-开罗-开罗国际机场-T3航站楼-换汇窗口

可以在机场换汇窗口用美元换埃及镑,具体数额根据在埃及旅行的天数和旅行目的地自己估算,大部分景点门票需要刷Visa卡支付。

建议提前下载注册Uber,并绑定信用卡或Paypal。使用Uber打车从机场到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费用5.18美元(人民币35.5元)。

埃及-开罗-解放广场附近小巷里的夜市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售票窗口

Uber打车到金字塔东门(南门),费用3.37美元(人民币24元)。

吉萨金字塔景区安检门右侧的路进去可以看到Giza Pyramids Ticket office,门票700埃镑,必须刷Visa卡支付。营业时间07:30-16:00。建议07:30去,上午时段凉爽,但是临近中午太阳非常毒辣,所以务必早进早出。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售票窗口处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金字塔

进门就看到狮身人面像,这里注意,不要走右手边的大路,往左手边走,在左手边围墙的地方,进去就可以走到狮身人面像的面前了。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卡夫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卡夫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孟卡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狮身人面像、孟卡拉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卡夫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孟卡拉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孟卡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六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五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卡夫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埃及-开罗-吉萨金字塔景区-卡夫拉金字塔

埃及-开罗-解放广场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国家博物馆门票550埃镑,只能刷Visa卡支付。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大厅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纳尔迈调色板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纳尔迈调色板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被称为“奔奔石”的金字塔顶石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雅王后石雕

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雅王后是图坦卡蒙的爷爷和奶奶。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狮头人身战争女神塞克迈特神像

塞克迈特有着女性人体和凶猛的母狮头,戴着圆盘状的太阳头饰,是被称为太阳神“拉之眼”的女神之一。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狮身人面像

此狮身人面像由法老图坦卡蒙的父亲阿肯纳顿埃及第18位法老建造。古埃及狮身代表力量,人面代表智慧。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头像

哈特谢普苏特为了让埃及人承认自己的王位合法性(古埃及一般男人称王)说自己是阿蒙神的女儿,并将自己打扮成男人的样子。埃及博物馆中就有她的雕像带着男人的假胡子和王冠,身体也被刻画成男性的样子。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阿莫南哈特三世的斯芬克斯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石碑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石碑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石碑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书记员坐像

书记员坐像是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公元前2345)的文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埃及的200埃及磅纸币上,就印有这位书记员的坐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拉荷太普和诺弗尔特夫妇像

拉荷太普和诺弗尔特夫妇是古埃及的王室贵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侏儒雕像

古埃及侏儒未被视为生理缺陷,而是被赋予神圣意义。他们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宫廷娱乐、手工艺、宗教仪式等。部分侏儒甚至担任高级官员或工匠,如塞内布(吉萨墓葬中的侏儒雕像主人)。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胖村长雕像

木制的“胖村长”雕像高约100厘米,发现于1860年,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黑檀木雕刻而成,尽管在发现时已经丢失了手杖,但它的保存状态依然令人惊叹。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埃及贵族雕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托勒密五世石碑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图

图图(古埃及语:twtw-意为”形象”;希腊语为tithoes),晚王朝才出现的神,抵御恶魔和噩梦的守护神,其实他本来只是守护坟墓的。关于他的形象有好几种,比如像法老那样戴着 nemes 头巾的狮身人面像。图图长着翅膀的狮子的身体、人头、从身体突出的鹰和鳄鱼的其他头部,以及一条蛇的尾巴。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女性雕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守护国王的鹰神雕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书记官坐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埃及雕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埃及雕像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幼年拉美西斯二世和神鹰石雕

年幼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雕像底部刻着拉美西斯的名字:拉(=太阳)美(=self,自己)苏斯(=纸莎草)。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木乃伊棺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木乃伊棺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木乃伊棺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坦卡蒙金座椅

图坦卡蒙“雄狮”御用金座椅背上的浮雕描述了在太阳神的沐浴下,王后安克赫森帕顿正在给丈夫图坦卡蒙身上涂抹圣油的一幕。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普苏森尼斯一世黄金面具

普苏森尼斯一世的黄金面具是古埃及第三中间期(约公元前11世纪晚期)的重要文物,出土于埃及塔尼斯古城的王室陵墓,现藏于开罗埃及博物馆。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普苏森尼斯一世黄金面具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普苏森尼斯一世黄金面具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普苏森尼斯一世银棺

普苏森尼斯一世的银棺内层镶嵌着黄金,外层则是白银。由于银在古埃及比黄金更为稀有,这个银棺材的奢华程度丝毫不逊于黄金面具。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坦卡蒙器官箱内层卡诺匹斯罐

图坦卡蒙器官箱内层珍贵的雪花石膏罐子,古埃及人称之为卡诺匹斯罐。里面装的是年轻的图坦卡蒙法老的肝、肺、胃和肠子。卡诺匹斯罐四个内脏罐子上,各有一尊雪花石膏的图坦卡蒙头像,精美细腻,晶莹剔透,栩栩如生,象征法老生命永恒。心脏则与法老的躯体——木乃伊同在,象征法老生命永恒。

四个卡诺匹斯罐,每一个上面通常都刻有铭文,以求神灵庇佑。每个罐子分别保存了胃、肠、肺和肝的人体器官,由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多姆泰夫Duamutef(狼头,代表东方,保存胃,受到女神奈斯Neith庇护)、凯布山纳夫Qebehsenuef(鹰头,代表西方,保存肠,受到女神塞尔凯特Serket庇护)、哈碧Hapi(狒狒头,代表北方,保存肺,受到女神奈芙蒂斯Nephthys庇护)与艾姆谢特Imseti(人头,代表南方,保存肝,受到女神伊西斯Isis庇护)在阴间侍候着已经死去的法老,四位神祇会为他清洗面部、打开他的口,为他消除饥饿与口渴。到了中王国时期以后,四位神祇的地位更显重要,从而成为了保护死者内脏器官的神明。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黑皮肤努比亚卫兵木雕

这座如真人大小的木雕是被征服的黑皮肤努比亚(苏丹人)卫兵,他身穿金裙,足踏镶金的人字拖,手执权杖。他身负守护图坦卡蒙法老墓室的重任。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十二位法老)的金面具用了足足11公斤纯金打造。是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和国宝,也是世界十大宝藏的首位,金面具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

金面具被挖掘出来时,与图坦卡蒙的面庞大小相称,恰好罩在他的脸上。金面具镶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

埃及-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坦卡蒙金棺

埃及-开罗-尼罗河

埃及-开罗-尼罗河、开罗塔

埃及-开罗-开罗街景

埃及-开罗-Tahrir Palace(塔里尔宫)

埃及-开罗-解放广场

埃及-开罗-解放广场

如果想从开罗市区去机场,直接使用Uber打车即可。

埃及-开罗-开罗国际机场-T3航站楼-换汇窗口

进机场T3后进行第1次安检,会有人检查机票预订单。

安检后去左侧的货币兑换柜台(位于2号值机柜台附近)可以把剩余的埃镑换成美元。

到值机柜台打印登机牌并领一张埃及出境卡,把填写好的埃及出境卡交给边检人员,护照盖章后进入候机楼。

埃及-开罗-开罗国际机场-T3航站楼

登机口前会进行第2次安检,男女分开排成两队,过安检时需要脱鞋。

博客更新日志

写内文已经很慵懒了,何况再整饬外观。本着能用就不动的原则,想一直维持现状,但难免遇到问题,若不修复难解强迫症。

删除邮件订阅

首页有一个邮箱订阅的选项,用Mailchimp的免费服务做的,本来就没有用处,后来发现服务失效,干脆删掉省事。

使用Algolia Crawler

博客有一个搜索页面,用处不大,仅是“五脏俱全”的执念,用jekyll-algolia插件做的。但一直使用的命令突然报错,怀疑是更新了什么依赖所致,又怀疑是免费服务到头了,最终却只是网络问题。

寻因时发现jekyll-algolia项目早已废弃,虽可继续使用,却正巧看到Netlify集成的Algolia Crawler插件,功能基本一致,遂转向更被推荐的后者。

更新后的搜索页面,在手机上点击搜索框后的显示有问题,发现与z-index的值有关,将自己的值与Algolia的调成一致便可修复。

更新Sass语法

因怀疑algolia命令行失效与Ruby版本有关,遂升级到3.4.7,再运行Jekyll时有sass的提示,@import语法已废弃。强迫症就是要消除所有提示,根据文档将@import改为了@use

切换Ruby版本

Netlify部署用的Ruby版本还是2.7.1,不知为何sass的修改未生效,博客失去了所有的样式。Netlify用Ruby 3.0+版本部署时总是报错Could not find mini_portile2-2.8.9 in locally installed gems,本地明明没有这种问题。询问ChatGPT,最终采用的解决方式是在Gemfile中添加gem "mini_portile2“,本地执行bundle update后将mini_portile2写入到Gemfile.lock的依赖列表里。

明明只是想改一点,却牵连出许多,所以还是要抱定不更新的原则才好。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对小白来说又是一种快乐。

希腊雅典游记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

雅典机场的A15、B13、B19-21、C37、C30登机口附近都有饮用水接水点,可以免费接水饮用。雅典机场B大厅是申根航班区,出发到达混流;A大厅是非申根航班区。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5号门

从机场B大厅5号门走出,可以看到在4-5号门之间有巴士人工售票窗口,旁边也有自助售票机,从雅典机场到市区宪法广场车票价格5.5欧元,支持刷Visa卡购票。也可以上车后直接刷Visa卡乘车。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巴士人工售票窗口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自动售票机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X95巴士站牌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希腊全国大罢工通知

据机场工作人员说,今天希腊全国大罢工,公交巴士只在09:00-21:00提供服务,地铁只在09:00-17:00提供服务。但一直等到09:36也没有X95巴士过来,决定换成地铁前往雅典市区,地铁速度也比巴士快一些,车程大约50分钟。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

按照火车Train的指示牌,到达车站,在自助售票机刷Visa卡买车票(票价9欧元),左侧方向刷票进站,然后从右侧下楼梯找Metro指示牌乘车前往雅典市区。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地铁站

乘车到Monastiraki下车,按广场指示牌找到出口,刷车票出站。

希腊-雅典-Monastiraki地铁站

希腊-雅典-Monastiraki地铁站内的古城遗址

希腊-雅典-哈德良图书馆

希腊-雅典-哈德良图书馆

希腊-雅典-哈德良图书馆

希腊-雅典-哈德良图书馆

希腊-雅典-征服清真寺

希腊-雅典-征服清真寺

希腊-雅典-雅典罗马市集

希腊-雅典-雅典罗马市集

希腊-雅典-雅典罗马市集

希腊-雅典-Library of Pantainos

希腊-雅典-Library of Pantainos

希腊-雅典-Library of Pantainos

希腊-雅典-阿塔罗斯柱廊

希腊-雅典-阿塔罗斯柱廊

希腊-雅典-赫菲斯托斯神庙(Temple of Hephaistos)

希腊-雅典-赫菲斯托斯神庙(Temple of Hephaistos)、雅典古市集

希腊-雅典-雅典古市集

在雅典古市集可以看到远处的雅典卫城神庙。

希腊-雅典-蒙纳斯提拉奇广场(Monastiraki)

希腊-雅典-蒙纳斯提拉奇广场(Monastiraki)

希腊-雅典-雅典古市集、赫菲斯托斯神庙(Temple of Hephaistos)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入口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希罗德·阿提库斯剧场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俯瞰雅典城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附近的铁炮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卫城上的遗址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厄瑞克忒翁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厄瑞克忒翁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厄瑞克忒翁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厄瑞克忒翁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希罗德·阿提库斯剧场

希腊-雅典-雅典卫城-狄俄倪索斯剧场

希腊-雅典-哈德良拱门

希腊-雅典-奥林匹亚宙斯神庙

希腊-雅典-希腊东正教教会

希腊-雅典-希腊东正教教会

希腊-雅典-帕纳辛纳科斯体育场

希腊-雅典-扎皮翁宫

希腊-雅典-雅典国立花园

希腊-雅典-宪法广场

希腊-雅典-宪法广场

如果想从雅典市区前往雅典机场,可以从宪法广场x95站台乘机场巴士(票价5.5欧),到售票窗口买票乘车,或者上车后直接刷Visa卡乘车。也可以乘坐地铁M3线前往机场(票价9欧元)。

希腊-雅典-雅典埃勒弗瑟里奥斯韦尼泽罗斯机场

意大利罗马、梵蒂冈游记

意大利-罗马-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T1航站楼

意大利-罗马-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T1航站楼-公共交通及T3航站楼指示牌

T1航站楼出口右转向T3航站楼方向走,找到黄色区域12号站台。

意大利-罗马-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T3航站楼-机场巴士站台

在12号站台乘坐SIT Shuttle Bus,在Rome Vatican站下车,可到达梵蒂冈Rome Vaticano(Via Crescenzio)。Bus票价:线上7欧元/人,需提前半小时购买(购票网站www.sitbusshuttle.com);线下9欧元/人,支持现场刷Visa卡。

意大利-罗马-罗马城内的城墙

意大利-罗马-罗马城内的城墙

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城附近的小巷

意大利-罗马-通往梵蒂冈城的道路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方尖碑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方尖碑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方尖碑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方尖碑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东侧的道路

意大利-罗马-圣斯皮里托在萨克西亚大教堂综合体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门前的雕塑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旁边的商摊

意大利-罗马-圣天使城堡

意大利-罗马-罗马最高法院

意大利-罗马-里佩塔圣热罗尼莫克罗地亚教堂

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广场、喷泉、西班牙阶梯、山上天主圣三教堂

意大利-罗马-罗马街头雕塑

意大利-罗马-特莱维喷泉(许愿池)

意大利-罗马-哈德良神庙

意大利-罗马-万神庙

意大利-罗马-万神殿门前的雕塑

意大利-罗马-纳沃纳广场-四河喷泉

意大利-罗马-纳沃纳广场

意大利-罗马-纳沃纳广场附近的马尔科·明格蒂(Marco Minghetti)雕像

意大利-罗马-圣安德肋圣殿

意大利-罗马-纳沃纳广场附近的Tempio di Giuturna遗址 (“Tempio A”)

意大利-罗马-金碧地利圣母堂

意大利-罗马-金碧地利圣母堂

意大利-罗马-马切罗剧场

意大利-罗马-波图努斯神庙

意大利-罗马-胜利者海格力斯神庙

意大利-罗马-胜利者海格力斯神庙、波图努斯神庙

意大利-罗马-三重海神喷泉

意大利-罗马-希腊圣母堂

意大利-罗马-希腊圣母堂-真理之口

意大利-罗马-希腊圣母堂

意大利-罗马-忧苦之慰圣母堂

意大利-罗马-塔庇阿悬崖

意大利-罗马-古罗马广场、帕拉蒂尼山

意大利-罗马-古罗马广场、帕拉蒂尼山

意大利-罗马-国会大厦广场-马可·奥勒留雕像

国会大厦广场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山顶广场,两旁设有博物馆,可欣赏罗马广场的景色。

意大利-罗马-国会大厦广场-元老宫

意大利-罗马-国会大厦广场-卡庇托利欧台阶

意大利-罗马-圣玛利亚·因·阿拉科埃利修道院(Convento di Santa Maria in Aracoeli)

意大利-罗马-塞维鲁凯旋门

意大利-罗马-圣卢卡与圣玛尔蒂娜烈士教堂

意大利-罗马-复兴运动中央博物馆(Central Museum of the Risorgimento)

意大利-罗马-图拉真广场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

意大利-罗马-罗马斗兽场附近的街道

意大利-罗马-圣母大殿(Basilica Papale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意大利-罗马-罗马特米尼车站(Roma Termini)

意大利-罗马-罗马特米尼车站(Roma Termini)-机场巴士指示牌

意大利-罗马-罗马特米尼车站(Roma Termini)-T.A.M机场巴士指示牌

在Rome Termini(罗马火车站),按照指示牌找到T.A.M机场巴士站台,可以乘坐T.A.M巴士前往菲乌米奇诺机场(Fiumicino Airport,FCO)。Bus票价:线上7欧元/人,需提前半小时购买(购票网站www.tambus.it);线下9欧元/人,支持现场刷Visa卡。

意大利-罗马-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T1航站楼

我老了可以 cos 雷利

今天早上搭衣服的时候,莫名把牛仔外套和短裤人字拖配着就出门了。准备从工作室去舞房接小柒吃饭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莫名有几分像冥王雷利。于是,拍下了这张照片:

我们家都有早白的基因,兴许再过五六年,我的白发就会很明显了。最近早上刮胡子,都看到好些白胡子在其中闪着光了。

网友留言说,你要不 AI 一下?

对啊,于是我把原图丢给 AI,一通操作下来,还真挺像那么回事的:

如果我老了能有这状态,那妥妥的设计大师了哈哈哈~

但愿目前的状态可以一直控制住,平稳住,就这么一直保持下去。昨天去医院复诊,跟医生聊到最近两个月的状态,她起先是说「这很像双相」,然后开了三张量表让我去隔壁做题。出来的结果显示,是阳性。参考标准是 0-6 分,我得了个 11 分。抑郁的症状几乎消失,全是兴奋了。

先是给我解释抑郁和双相分别是什么,又进一步问了一些别的问题,联系最近一个月点子多、精力旺盛、干活麻利爽手的情况,医生自己都在连连说道「很像」「太像了」。

我倒是也不怕双相,上回跟朋友聊起来还说过,我不担心病本身,就怕不知道对手是什么。这一个月来调整药的内容后,我确实感觉舒服多了,平稳多了。那如果就是个慢性病慢慢调,也没什么。况且如果这就是躁期的表现的话,那可控的躁期不就是可控核聚变吗,源源不断的精力和干劲啊!蛮好的啊!

不过医生目前也没有下明确的判断,只是说很像,还需要继续观察。维持目前吃药的节奏,下周要回去做个血检看看指标,可能还得改药的内容和剂量。

说起来自从生病以后,已经两年(或许更久)没看(提不起兴趣)海贼了,都不知道现在剧情到哪儿了。

今天这一出,或许是提醒我,可以试着捡起来。

法国巴黎游记

法国-巴黎-巴黎奥利机场

法国-巴黎-巴黎奥利机场-T3航站楼33a出口

奥利机场T3航站楼33a出口外面,可以看到地铁14号线的标识,下楼梯在14号线入口处有很多自助售票机,可以买巴黎Navigo easy公交卡,卡费2欧元,但必须同时买13欧元前往市区的地铁票,共15欧元。

法国-巴黎-巴黎奥利机场-地铁14号线Aéroport d‘Orly站-自助售票机

法国-巴黎-巴黎奥利机场-地铁14号线Aéroport d‘Orly站-站内

法国-巴黎-地铁3号线Porte de Bagnolet站

法国-巴黎-地铁3号线列车-车门上的把手

地铁3号线列车到站后,下车的乘客需要向上提动车门把手,自己手动开门。

法国-巴黎-有轨电车的铁轨

法国-巴黎-有轨电车站

法国-巴黎-巴黎第二区街景

法国-巴黎-巴黎第二区街景

法国-巴黎-路易十四世像

法国-巴黎-圣日耳曼欧塞尔教堂

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卡鲁索凯旋门

法国-巴黎-卡鲁索凯旋门旁边的雕像

法国-巴黎-杜乐丽花园-雕像

法国-巴黎-杜乐丽花园

法国-巴黎-杜乐丽花园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埃及方尖碑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埃及方尖碑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海神喷泉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乔治·克列孟梭雕像

法国-巴黎-巴黎大皇宫

法国-巴黎-巴黎小皇宫

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法国-巴黎-夏乐宫、特洛卡代罗花园

法国-巴黎-夏乐宫、特洛卡代罗花园

法国-巴黎-特洛卡代罗花园与埃菲尔铁塔之间的塞纳河

法国-巴黎-特洛卡代罗花园与埃菲尔铁塔之间的塞纳河耶拿桥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

荣军院的花园免费开放,从正对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门,经过安检便可参观荣誉广场和教堂。拿破仑墓和军事博物馆门票17欧元。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圆顶教堂(拿破仑墓)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圆顶教堂(拿破仑墓)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圆顶教堂(拿破仑墓)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圆顶教堂(拿破仑墓)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圆顶教堂(拿破仑墓)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圆顶教堂(拿破仑墓)

法国-巴黎-荣誉军人院(军事博物馆)

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卢浮宫-观展入口

法国-巴黎-卢浮宫-观展入口通道

法国-巴黎-卢浮宫-神庙守护狮

神庙守护狮,发现于伊朗苏萨Inshushinak神庙附近。釉陶雕塑。中埃兰时期,公元前14世纪。

法国-巴黎-卢浮宫-塔尼斯的斯芬克斯像

塔尼斯的斯芬克斯像是一座重达24吨的花岗岩狮身人面雕像,被发现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曾作为阿蒙雷神庙的守护神矗立。它拥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不仅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之一,还可能位列最古老之列。如今,它被珍藏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馆入口处,成为卢浮宫众多珍宝中的璀璨明珠。

法国-巴黎-卢浮宫-韦莱特里的帕拉斯(Pallas de Velletri)

韦莱特里的帕拉斯(Pallas de Velletri)被称之为“戴头盔的雅典娜”。该雕塑由古罗马雕塑家阿庇乌斯·康斯坦丁乌斯(Apyrius Constantinus)创作制作,原型为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Pallas Athena),发现于1797年意大利韦莱特里(Velletri)的葡萄庄园遗址。

法国-巴黎-卢浮宫-叙利馆(Sully Wing)的雕塑

法国-巴黎-卢浮宫-叙利馆(Sully Wing)的雕塑

法国-巴黎-卢浮宫-米洛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为法国巴黎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

法国-巴黎-卢浮宫-米洛的维纳斯

法国-巴黎-卢浮宫-米洛的维纳斯

法国-巴黎-卢浮宫-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是希腊化新雕塑运动的巅峰之作,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大理石雕塑,为纪念萨莫色雷斯岛海战胜利而塑造。现为法国巴黎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

法国-巴黎-卢浮宫-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

法国-巴黎-卢浮宫-《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油画

《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805-1807年期间创作的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一幅油画,现藏巴黎卢浮宫。

法国-巴黎-卢浮宫-《爱神丘比特和普赛克》油画

《爱神丘比特和普赛克》是法国画家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1817年创作的新古典主义布面油彩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作品取材希腊神话,以清晨幽会场景呈现爱神丘比特与凡人公主普赛克的爱情传奇,画作聚焦普赛克酣睡时展现的娇美容颜与丘比特离别前回望的瞬间,以精准光色运用强化情感张力。

法国-巴黎-卢浮宫-《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画面展示了夺取七月革命胜利关键时刻的巷战场面,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充满着动势的构图,奔放的笔触,紧凑的结构,表现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歌颂了以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参加主体的七月革命。该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标志,于1874年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法国-巴黎-卢浮宫-《加纳的婚礼》油画

《加纳的婚礼》是意大利画家保罗·委罗内塞于1563年创作的布面油画,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这幅纵666厘米、横990厘米的巨制以《新约》基督首显神迹的婚宴故事为蓝本,通过融合宗教人物与16世纪威尼斯社会各阶层形象,展现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世俗繁华与人文精神。

法国-巴黎-卢浮宫-《蒙娜丽莎》油画

《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典雅和恬静的女性形象。现为法国巴黎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一。

法国-巴黎-卢浮宫-《皮格马利翁和伽拉忒亚》油画

《皮格马利翁和伽拉忒亚》(Pygmalion and Galatea),约1819年,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1767—1824)创作。画作展示了塞浦路斯国王爱上了自己做的象牙雕塑,最终得到爱神维纳斯的成全,与化为真人的雕像结成正果。中间是小爱神丘比特。

法国-巴黎-卢浮宫-《欧若拉与凯法洛斯》油画

《欧若拉与凯法洛斯》(Aurora and Cephalus),作者是皮埃尔·纳西斯·格林(pierre narcisse guerin),法国油画家和石版画家。他的老师是列尼奥。

法国-巴黎-卢浮宫-《胜利的寓言》油画

《胜利的寓言》(Allegory of Victory),1635年由Mathieu Le Naine (French, 1607–1677) 创作。

法国-巴黎-卢浮宫-沐浴的狄安娜

传说狄安娜正在池边像平日一样沐浴,卡德摩斯的外孙阿克泰翁正好完结了一天的围猎,无意中走到狄安娜沐浴的地方,看到了沐浴中的她。狄安娜一怒念了咒语将他变成了麋鹿,成为猎人们的捕猎对象。雕塑在展现少女的美貌和丰满身材的同时,把少女沐浴时被人看到的惊慌与纯真表情细腻地表现出来。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法国-巴黎-卢浮宫-雕像

法国-巴黎-卢浮宫-圣女贞德倾听圣母的声音

《圣女贞德倾听圣母的声音》(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her voices),作者Francois Rude 。Francois Rude创作的最大的雕塑作品是巴黎凯旋门上的群雕《马赛曲》。

法国-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苏萨(Susan)出土的一件重要文物,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法典,共有条文282条。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6-1750年在位)颁布,时间约为公元前1790年。正是这部法典第一次提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的惩罚规则。

法国-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法典

法国-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法典

法国-巴黎-卢浮宫-人首翼兽像

人首翼牛神兽(人首飞牛)出土于亚述帝国遗址,其正式名称为“人首翼兽像”,是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42-前706年)为守护王宫建造的雕塑。该神兽融合了人首与翼牛身的特征,被命名为“舍都”(Shedu),现存于巴黎卢浮宫。 ‌

法国-巴黎-卢浮宫-古代巴比伦狮子浮雕

古代巴比伦浮雕艺术中,狮子形象主要与伊什塔女神(伊南娜)相关。伊什塔是美索不达米亚的金星女神、战争之神,其圣兽包括狮子和猫头鹰。巴比伦城内的伊什塔尔门(Ishtar Gate)北侧游行通道旁的浮雕装饰中,重复排列的狮子图案既是宗教仪式的导引标识,也象征着伊什塔的权威。 ‌这些浮雕通常以模压釉面砖工艺制成,采用五色釉面装饰,色彩包括白、黑、蓝、红、黄。狮子形象作为宗教游行路线的导引标识,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守护神兽守护街道,又通过其图案化符号引导宗教仪式进程。

法国-巴黎-卢浮宫-双牛头柱顶

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宫殿觐见室(Apadana,英文:audience chamber)的双牛头柱顶,出土于伊朗苏萨(Susan)。这件大型雕塑的制作年代约为公元前510年。作者不详。

法国-巴黎-卢浮宫-倒金字塔(Pyramide Inversee)

法国-巴黎-塞纳河

法国-巴黎-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巴黎市政厅

法国-巴黎-Nation-Trone 351路公交车站

如果想从巴黎市区前往戴高乐机场,可以导航到Nation-Trone 351路公交车站 ,在环岛边上。每30-35分钟一班。上车刷单次公交车票即2.5欧元。到达戴高乐机场T2B航站楼的车程大约1小时10分钟。

公交车刷卡方式:上车刷卡一次,下车不用。

法国-巴黎-巴黎夏尔·戴高乐机场-T2B航站楼

戴高乐机场安检前有很多充电插座,卫生间旁边有饮水机,可以免费接饮用水。次日机票不能在当日进入安检区,必须等航班当日03:30-04:00机场安检人员上班才可以。

如果是抵达戴高乐机场,想前往巴黎市区,戴高乐机场有很多自助机可以买Navigo easy卡,卡费2欧元,然后自己选择充值Ticket Bus-Tram单次票(票价2欧元)或1日票(票价12欧元)。乘坐351路公交车可以从戴高乐机场到巴黎市区的Nation-Trone站。

看淡胜负

身为球迷,随着球队的胜负而喜怒哀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胜利固然让人喜悦,而面对失败,我已然能迅速开解自己摆脱负面情绪。

原因有三。一是看比赛不如以前投入,关注的少了,共情程度便也降低。二是正视现实,比赛输了就是实力不足,没有常胜之师,风水轮流转。三是球队的胜负与自己的切身生活并无关联,工作已让人疲惫,何必再自取烦恼。

太久不看棒球了,进入十月份,想起来是季后赛的季节,便多了一点关注。世界大赛的双方是道奇和蓝鸟,在无主队时,我总是站在弱势或小球队一方,所以自然希望蓝鸟夺冠。

今年蓝鸟是美联第一,让我吃了一惊,在印象里他们一直是垫底球队。进一次世界大赛不易,这或许是蓝鸟几十年内仅有的夺冠机会,但在抢七大战中沦为了背景板。冠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趁着周末与朋友一起看的三场比赛,蓝鸟都输掉了。抢七大战中,双方真的势均力敌,机会都很多,但道奇的球员把握住了,看似没有希望的第九棒创造奇迹,九局上半敲出追平比分的本垒打,而蓝鸟的上垒虽多,却始终无法将队友送回本垒。

道奇球员的表现,让我不禁感叹球队的底蕴。在绝对实力面前,底蕴和运气毫无用处,但势均力敌之时,底蕴却能创造奇迹。

蓝鸟的折戟,让我难受了十分钟,让我为即将买的帽子上没有世界大赛冠军的标志而略感遗憾。但关掉直播以后,一切与我无关,狂欢看不见,哭泣也听不见。这场比赛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与朋友愉快地消磨了周末的时间。

读书小结十四

未来学大会

作者莱姆,科幻小说。

“我”参加未来学大会的时代,已然一幅未来的模样,人口爆炸、道德沦丧、冲突不断。面对反对派的示威,军方使用了爱邻炸弹、和善剂等化学武器,可让穷凶极恶之徒立刻洗心革面,社会随即陷入混乱。

而躲进下水道的“我”,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幻觉:“我”在暴乱中身受重伤,被医生做手术更换身体器官,因无法走出幻觉被冰冻,直到在更远的未来被解冻。

未来变成了心化社会,任何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化学药物解决,而“我”打碎梦境发现了社会的真相,所谓的和平富足不过是药物作用下的假象,真实的世界早已是穷困残破的末日景象。

小说情节看似夸张,但有些场景已成现实,写作风格充满幽默与辛辣的讽刺。

I Want to Die but I Want to Eat Tteokbokki

在《卫报》上看到作者Baek Sehee去世的新闻,所以找来这本书一读。作者患有轻型抑郁症,该书的内容即由作者接受治疗时与心理医生的谈话和自我感悟的短文组成,篇幅不长,也很易读。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会导致看不到人和事物的多元性,容易走向极端,这是作者持续陷于焦虑、自我贬低和抑郁的根本原因。

光之舞:ムーンライト伝説(月光傳說)

在网上看到一条类似的视频,就自己建模打印,复刻了一下:

然后呢,为了录制这条视频,特意去楼下便利店雇了一位打火机演员。但店里没有别的款式,我又嫌他出镜不好看,就打印了一件外套给他穿上,再画了个老钱妆容。

这下谁还知道他是跑龙套的?

虽然正片里他没什么露脸的镜头,但逆光的侧颜也是还可以的 🙂

AI时代还要自己写作吗?

AI

我最近很少在博客上写作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工智能AI的盛行,它令我一度感到很困惑。就拿写作这件事情来说,我发现人类在AI面前,人类完全和AI没法比,而我还不是那个最聪明的人类。

前一阵子,我想写点平时读书后的读后感,如果借助AI,可以很短时间就生成大而全甚至符合自己个性要求的文章。而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的话,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达不到AI的水平。这种对比非常打击我想写作的欲望,可以看出来,我最近的更新频率都快变成了月更了——每月只更新一篇。

然而这样大而全甚至有一定个性的AI文章(如果提示词足够细致的话),它还是我的思想的体现吗?记录的是我的真实想法吗?我不这样认为。哪怕我自己写的东西不完美,它至少是我的真实想法。

我反思我自己写作的目的。我并不是为了写出完美的文字——我也写不出来,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经历,顺便分享、交流。通过写作这个过程确保我的思维不老化,让我接触更多的信息和产生思考,同时也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快乐。这样一想,我自己写作和AI帮我写作完全就是两件事情,甚至是我在AI时代更需要做的事情——思想体操,我不想老得那么快——至少是思想层面。

回想起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之后,我们人类跑步就已经基本失去作为交通方式的意义了。无论人跑得多快,也跑不过一辆最差的汽车,更不用说飞机火箭的速度了。那人类还需要跑步吗?

我们依然还在跑步,甚至很多人喜欢跑马拉松,在国际比赛中还不断去打破以往的各种跑步世界纪录。我们跑步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和汽车比速度。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身体机能,更多的人在锻炼过程的汗水里收获多巴胺——快乐。

面对这AI时代,确实会对许多事情产生冲击,哪怕是写作这件个人爱好,AI的出现也让我产生了以上这些想法。好在我还能思考,我思故我在: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比知道如何去做更重要。

西班牙马德里游记

西班牙-马德里-阿道弗·苏亚雷斯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

西班牙-马德里-阿道弗·苏亚雷斯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地铁站

西班牙-马德里-阿道弗·苏亚雷斯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地铁站-公交卡购票机

购票机选择英语,输入目的地Nuevos Ministerios,选择10次卡,售价12.8欧元(其中包含10次公交费用7.3欧元+卡费2.5欧元+机场费3欧元/次),可以使用Visa贴卡支付。

刷公交10次卡乘地铁8号线约20分钟可从马德里机场抵达市中心的Nuevos Ministerios站。马德里地铁进站刷卡一次,出站无需刷卡(机场站除外)。

西班牙-马德里-Nuevos Ministerios地铁站

西班牙-马德里-喷泉

西班牙-马德里-天主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纪念碑

西班牙-马德里-杜埃罗侯爵纪念碑

西班牙-马德里-哥伦布纪念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哥伦布雕像

西班牙-马德里-西贝莱斯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西贝莱斯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独立广场-阿尔卡拉门

西班牙-马德里-独立广场-阿尔卡拉门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阿方索十二世国王纪念碑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农业渔业食品部

西班牙-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

西班牙-马德里-主广场(马约尔广场)-费利佩三世雕像

西班牙-马德里-主广场(马约尔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圣米盖尔市场

西班牙-马德里-东方广场-菲利佩四世纪念碑

西班牙-马德里-东方广场-菲利佩四世纪念碑

西班牙-马德里-东方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马德里王宫

西班牙-马德里-马德里王宫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德波神庙

西班牙-马德里-蒙塔纳公园

西班牙-马德里-蒙塔纳公园-俯瞰马德里城区

西班牙-马德里-萨巴蒂尼花园

西班牙-马德里-萨巴蒂尼花园

西班牙-马德里-萨巴蒂尼花园

西班牙-马德里-萨巴蒂尼花园

西班牙-马德里-太阳门广场-查理三世骑马雕像

西班牙-马德里-穆里略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

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农业渔业食品部

西班牙-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

西班牙-马德里-圣塞巴斯蒂安教堂

西班牙-马德里-圣塞巴斯蒂安教堂

西班牙-马德里-市政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街景

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塞万提斯雕像

西班牙-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

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国家图书馆

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国家图书馆

西班牙-马德里-哥伦布广场

西班牙-马德里-Avenida de América地铁站

如果想从马德里市区前往马德里机场,可以导航到Metro Avenida de América,到达地铁站后再导航马德里机场,跟着导航走,在Avenida de América车站地下一层11号站台等候200路公交车。在候车处门内等待发车时间,不要按钮出门到外面站台上,否则司机让你重新排队。

西班牙-马德里-Avenida de América地铁站-200路公交车乘车站台

200路公交车停靠T1、T2、T4航站楼,路线为Avenida de América -Aeropuerto,运营时间05:00-23:30(16分钟一班),到达机场的车程大约20分钟,票价1.5欧元,可以刷Visa卡和公交10次卡。这也是去马德里机场最便宜实惠的方式。

马德里公交车上车刷卡一次,下车按铃,无需再次刷卡。

西班牙-马德里-阿道弗·苏亚雷斯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T2航站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