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eakthrough Hostage Deal, and an Arrest in Deadly L.A. Wildfire
© David Guttenfelder/The New York Times
© David Guttenfelder/The New York Times
© Jamie Kelter Davi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Jamie Kelter Davi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 Sophie Par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Luke Sharret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Thomas Prio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Vincent Alban/The New York Times
© Meridith Kohu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Sisi Yu
© Cody O'Loughl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Will Warasil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Jefferson Siegel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John Fawcett
在一次“一站式”学生社区运行工作布置会上,校领导曾明确提出“要把管理转化为服务,最好不用管理”。
王涛隐约觉得,面对个性化更强、集体意识更淡的年轻人们,高校的教育理念需要越来越多地开始考虑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权利、责任边界在哪儿,学校的权利、责任边界在哪儿?如果不改变这个,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必须参与进来。”
南方周末记者 蒋敏玉
发自:安徽安庆
责任编辑:钱炜
安庆师范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大厅正中,“回”字型的咨询台与许多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类似。一周五天,学生处、组织部、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等与学生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会派专门的老师来这里值班。(南方周末记者蒋敏玉/图)
一间十余平方米的标准八人间学生宿舍,原本贴墙摆放的四组上下床,被两个简易的落地挂衣架、一个金属鞋架,和两张一米二的单人床取代。一张一米见长的办公桌刚好可以塞进两床中间。它和门口被分成八个格子的金属柜一样,是房间里为数不多的老物件。
出生于2000年的孙传淞,今年刚满25岁。自2023年成为黑龙江一所大专院校的专职辅导员后,这儿就成了他的另一个“家”。
每天早上七点半刚过,孙传淞会在离门稍远的那张单人床上醒来,溜达到走廊尽头的公共厕所洗脸、刷牙,再回来换好衣服下楼。偶尔,他会遇上几个正在楼梯间清扫卫生的学生“邻居”,与他们闲聊两句。
在这栋共有六层的学生宿舍楼里,孙传淞与近千名学生为邻。
这是一种曾被推崇的风尚。1953年,当新中国的辅导员制度率先在清华大学落地时,第一批辅导员们便“与学生同吃同住”。但随后的七十多年里,发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系列变革让这一传统近乎失传。
直到2019年,“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试点开始,各高校便陆续安排辅导员全体入住学生宿舍,意在“充分发挥学生宿舍育人阵地作用”,打通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为何学生宿舍成了育人阵地?很多辅导员都相信,年轻的、心智不够成熟的“05后”大学生们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在安庆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负责人王涛看来,“上层的压力越来越多”可能是另一个答案。
“现在对高校来说,管理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了。”王涛相信,包括辅导员在内,许多行政老师们所不理解的,只不过一个是“大形势”塑造出的结果。
这是一种和已有认知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上大学时基本上没怎么见过辅导员,可能一个学期见两三次都算多了。”2022年,孙传淞从黑龙江一所本科院校毕业,一年后考上了500多公里外这所大专的事业编,由学生变成管学生的人。“没想到进到(新的)学校,天天都能碰到学生。”
但孙传淞很乐于接受这种变化:他被安排住进男生宿舍楼四楼的一个房间,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都是学生。去年三月,学校将原本因洪灾被淹没的宿舍一楼改造成办公室后,他白天也开始在宿舍楼里办公。
“我跟学生们说过,随时可以找我,不管是几点,不管是什么问题,情感的、就业的,都可以来聊。”孙传淞说,可能是自己年轻,没有家庭负担,也可能是单纯喜欢和学生接触,他时常会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这份工作的“成就感”。
日积月累,师生之间的关系便不再拘泥于传统,变得更像“哥哥与弟弟之间的感觉”。
在孙传淞负责的一个大二班级里,学习委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就住在辅导员楼上,两人几乎每天都能碰到,最近一次主动找他,就是为了借件白衬衫,以便体面地去参加一次活动。
和孙传淞相似,在山东的一所大专院校做了四年多辅导员的蔡晴,同样享受着这份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比如上学期结束时,她收到平生第一份“束脩之礼”,有个男生提着芹菜和猪肉条,到办公室感谢她的教导和帮助;而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学生送的鲜花再次摆满办公室的长沙发。
但单
校对:星歌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足印、作案工具尖刀都不能确认与于新建关联,且于新建有罪供述不稳定,认定他有作案时间的证据不足。
出狱后,于新建应聘过两家快递公司,都过了试用期,但办理正式入职手续时,因有案底被劝退。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发自:河南郑州、周口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5年9月1日,“于新建案”申诉阶段的代理律师陈光武与姜玉清走访案发现场。(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连片的玉米比人高出了一大截,叶子开始发黄;大豆田里,豆杆和豆荚已成黄褐色。22年前的秋天,地处河南省东部的郸城县,到了收获季。
于新建的讲述中,2003年9月30日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下地干活了。他是郸城县宜路镇于庄村人,平日在临县沈丘一家汽修厂当学徒,两天前向老板请假,回家收秋。
没等到母亲侯桂兰喊他回家吃早饭,镇上派出所的人先到一步,把他带走。17岁的于新建,成了一起14岁少女被杀事件的犯罪嫌疑人。
2004年12月22日,案件一审宣判,于新建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侯桂兰则因坚称案发时儿子不在家,被判犯包庇罪,获刑两年。
二审维持原判,母子俩当时没有申诉。随着在电视节目上不断看到有冤案平反,他们决定申诉,聘请参与过聂树斌案申诉阶段的律师陈光武代理。
案发21年后,2024年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复查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2003年9月22日早晨大约6点40分,宜路镇供销社职工单芳华骑上电动三轮车,从镇上的新华书店出发,去岳庄中学卖书。
道路逐渐变得颠簸。他先从柏油路铺就的乡道往东走,然后向南,进入乡间的砖渣路,最后拐进田间一米多宽的土路。
在案笔录显示,距离岳庄约六百米处,单芳华注意到一个穿着粉色毛衣、格子裤的女孩趴在路旁,身上背着黑色书包,腿下边还有辆自行车。走近时,他发现女孩胸下有血迹,嘴唇发紫,已经没了呼吸。
单芳华掏出手机拨打120。不过,由于此地与安徽接壤,电话拨到了安徽省界首市急救中心,联系不上郸城县120。之后,他翻看死者书包,确认是岳庄中学的学生后,开着三轮车到学校,通知了老师。
死者于梦(化名),14岁,初一学生。她家住在宜路镇北边的于大美庄,离学校约三四里地。家中四姐妹里,她是最小的那个。案发时,于梦的父母在洛阳收破烂,二姐也外出打工,留下22岁的大姐在家,照顾还在上学的于梦和三姐。
于梦的母亲已年逾七十。出事后,她和丈夫回到村里,不再外出打工。之后好几年,她哭得“脑子疼得没有法,眼睛也睁不开”。她还记得,小女儿“就愿意上学”,自己没给她买过书,但她带回不少奖状。
上学路上,一下雨,鞋子上就沾满了泥巴。于梦和母亲说过,等长大上班了,要把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都给浇成平坦的柏油路。
于梦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尸检报告显示,她被人用锐性器械(如单刃刀)刺中左胸部致心脏破裂,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
案发当天下午,农民郭绍成在案发地往西三百多米的玉米地割草,捡到一把刀。“很亮,看着刀子很锋利”,刀头大约有4寸长,木质刀把约3寸长。
据他在案卷里的描述,发现刀子后,他随手捡起,抹了抹刀刃上的土,扔到草筐里,就回家了。夜里躺在床上,他想到这把刀可能和凶案有关。次日一早,他到捡到刀子的地方,把刀交给了于梦舅舅。
路上,于梦舅舅遇到一岳庄中学学生,便让这个小孩通知校长取刀子。后来,学校的一名老师取走刀子,交给了宜路镇派出所。
勘查现场时,办案人员发现,在郭绍成捡到刀的
校对:星歌
中国商务部公告,从星期四(10月9日)起,将23个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
中国商务部当天在官网发布公告,依据相关法规,商务部决定将反无人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23个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
除了反无人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12家外国实体之外,其他11个外国实体是迪杰恩技术公司、埃比特系统美国分公司、伊比鲁斯公司、宇航环境公司、Exelis公司、联合技术系统运营公司、贝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Teledyne FLIR公司、 VSE公司、立方全球防务公司、Recorded Future公司和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
这些实体被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以及在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也被禁止与上述实体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特别是向上述实体传输数据、提供敏感信息。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时说,近年来,反无人机技术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外国实体不顾中国强烈反对,分别与台开展军事技术合作、发表涉华恶劣言论、协助外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依照相关法规,追究这些实体的不法责任。
发言人强调,中国仅依法针对极少数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外国实体,诚信守法的外国实体完全无需担心。中国也致力于为守法合规的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提供稳定、公平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美国商务部星期三(8日)宣布,15家中国公司因协助哈马斯和胡塞武装等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购买美国无人机电子元件,而被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刘小涛任江苏代理省长。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星期四(10月9日)通过决定任命名单,任命刘小涛为副省长。会议也通过关于刘小涛代理省长职务的决定。
江苏省委早前决定,刘小涛任江苏省政府党组书记。按照惯例,刘小涛将接任江苏省长。
公开资料显示,刘小涛生于1970年7月,广东兴宁人,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历任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资福利处主任科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地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长、电白区委书记等职。
2016年4月,刘小涛任汕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17年1月升正市长,2017年6月任潮州市委书记,2019年5月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
2020年4月,刘小涛跨省履新,出任浙江省副省长、党组成员,2021年8月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
2023年10月,刘小涛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今年5月任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
今年日本学者连续获得两项诺贝尔奖,中国官媒20多年前的一篇报道被网民翻出,在互联网上热传。
综合外电报道,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10月6日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10月8日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统计显示,本世纪前25年里,日本已经诞生了22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获奖者(包括三名美籍)。
一篇题为《日本政府“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文章,本周在中国互联网上热传。
该文发表于2002年01月06日,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林小春。
文章称,日本在2001年3月出台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评论说,日本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
文章写道,日本为什么提出这一目标?有专家认为这是表明一种姿态。日本不仅是技术大国,而且还要成为科学大国,并提出“科技立国”;同时,这一口号也很具号召力和感染力。
文章写道,很多专家表示,日本的这一目标或许适得其反。在这一目标下,科研体制可能失衡,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可能会投向易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认可的、容易出成果、快出成果的领域,忽略其他领域的基础研究,并误导部分科学家把得奖当成科研的目的,最终反而阻碍科学的发展。
另一篇报道也在互联网上热传,题为《中科院院士黄维:十年后,国人获诺奖成家常便饭》。
这篇刊登在《现代快报》上的报道,发表于2013年。
据报道,时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黄维在迎接6900名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称,2011年中国研发投入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黄维说,据他个人初步估计和判断,10年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被中国获得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随着优质学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分布的变化,中国的几所顶尖大学——基于我们南工梦的早日实现,甚至包括我们南京工业大学,将会进入世界排名前五十、前二十、乃至前十。”
《新民晚报》星期四(10月9日)刊登题为《日本再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我们关注什么》的评论文章。
文章指出,“50年内要拿30个诺贝尔奖”,曾经被嘲笑的“狂妄”,如今却越来越真实。但在日本,几乎很少有人把诺奖的到来归功于计划,甚至多位诺奖得主都毫不客气批评了日本政府出台的包括这一计划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
文章称,在日本当科学家,不会发大财,但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种确定性,吸引了大量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学者。如果把目光再放久一点,从教育入手,“隔壁邻居”有着尊重好奇心的教育土壤。多位诺奖得主的回忆不约而同:亲近自然、自由阅读、家庭熏陶。所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崛起,需要勇攀高峰的雄心,也需要守护那份纯粹好奇心,允许“慢科学”生根发芽的耐心和定力。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在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时称,中国支持意大利提出的明年冬奥会休战倡议。中国外交部应询时指出,中国支持以奥林匹克休战决议为契机,以对话消弭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星期四(10月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奥林匹克休战传统源远流长,承载着人类渴望和平、守望相助的美好追求,同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
他指出,当前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地区安全热点此起彼伏。中国支持以奥林匹克休战决议为契机,以对话消弭分歧,以合作替代对抗,增进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据路透社报道,塔亚尼当地时间星期三(8日)在罗马与王毅会面后对记者说,王毅支持意大利计划在明年冬奥会前向联合国提出的全球休战倡议。
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未涉及上述内容。王毅说,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中意应当为应对全球性紧迫挑战提供理性务实的方案,携手做世界和平的力量、稳定的力量,共同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不懈努力。
中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一中秋假期黄金价格上升,带动中国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
据新华财经报道,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中国税务总局对国庆中秋假期相关消费行业销售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黄金价格上升带动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
增值税发票数据也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政策补贴叠加“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4.7%。
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休闲观光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6%。在旅游消费的带动下,各地推出的特色民宿受到消费者青睐,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酒吧、茶馆等休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6%、7.1%。
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也在国庆中秋假期同比增长18.6%,其中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5.4%。
此外,面包糕点同比增长24.3%。保健辅助治疗器材、营养和保健品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7%和14%。日用品、化妆品、鞋帽消费增长较快,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9%、19.2%、4.3%。
德国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星期四(10月9日)公布,今年前九个月的全球销量下降,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大跌26%。
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1月至9月,保时捷在全球总共交付了21万2509辆汽车。
第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下降了21%,原因是中国人对奢侈品的需求依然疲软,且本土汽车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
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公司9月下调了业绩展望,原因是需求疲软、中国市场面临压力以及美国提高关税。
© Illustration by Rebecca Chew/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综合消息显示,香港警方国安处早前悬红通缉涉及参与“香港议会”的19人,包括宣誓就任“香港议会议员”的夏海俊。国安处于当地时间周四(9日)早上带走夏海俊72岁的兄长到将军澳警署协助调查。至上午11时左右,夏兄离开警署。
《明报》报导指,夏海俊90年代移居台湾,曾于2011年回港参与反财政预算案示威,参与“香港议会”后呼吁外界提供香港政府官员、法官、及警务人员的个人资料,声称要将相关人士送往国际法庭。
据悉,今年60岁的夏海俊现时不在香港,裁判官遂签发手令通缉他归案,警方悬红二十万元通缉,同时被保安局列为“指明潜逃者”。
据了解,香港国安处悬红通缉涉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士后,自2023年7月至今,已“邀请”涉事者的逾50名家人及亲友协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