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由苏州市工信局指导,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供应链对接服务中心)主办,友达、友达数位、友达智汇、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协办的“链动绿色,韧性启航”2025供应链年度公开课暨可持续转型实践私享会在苏州友达光电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学术界的70余位嘉宾现场参与活动,200余嘉宾线上参与。共同探讨供应链可持续转型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为行业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是在苏州市政府支持下,友达联合生态伙伴举办的系列平台活动之一。作为世界领先的创新显示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友达光电积极发挥可持续领导力,助力供应商、客户绿色低碳转型,并通过绿色智能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内生到外化
推动绿色增长正在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为扶持本土绿色产业,以及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将更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和碳排放要求纳入贸易和投资协定,以气候变化、ESG为主题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逐步形成,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成为全球企业维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友达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为企业发展机遇,积极开拓绿色产品市场,与供应链持续优化节能,并致力发展再生料使用、包材回收等循环经济,与客户共同营销绿色价值,凝聚绿色溢价的减碳目标,与更多全球价值链伙伴共同迎接绿色永续新时代。
回应外部倡议,深入推动碳减排。友达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及考量整个生命周期来实践低碳与循环生产模式,逐年降低碳排放总量,朝着净零目标持续努力。在净零减碳的实践路径上,友达承诺的第一阶段SBTi减碳目标(以2018年为基准,于2025年达成绝对减碳25%),已提前于2022年达标。展望更积极的低碳转型愿景,友达继续以1.5度升温情境,提出以2021为基准年,于2030年达成组织碳排(范围1+2)绝对减碳42%的目标;在间接排放(范围3)部分,则是提出符合WB2C (Well Below 2℃) 的25%绝对减碳目标。
搭建生态圈,致力塑料中和。2023年,友达正式开启减塑元年,专门成立“友达减塑工作小组”,计划于2030年实现塑料中和目标,并制定了“3R+1”的塑料中和策略,即限塑(Replace)、减塑(Reduce)、再塑(Recycle)与反思(Rethink),启动全员减塑改善,2024年实现包材回收率连续3年达93%以上,其中塑料总体回收率高达96%。如友达苏州通过优化包装方案、减薄包装材料、包装最大化、工艺改善等途径进行减塑,2024减塑量达107吨。
在减塑与循环利用过程中,友达持续与多元生态伙伴合作,搭建产学研共创减塑生态圈,激发更多创新性解决方案。目前,友达减塑行动已联结超过37家来自产学研之各界伙伴,齐力加速产业绿色转型步伐。
友达气候行动里程碑事件

绿色低碳转型不是独角戏,必须与供应商同进步。友达致力于在2030年前,与60家核心供应商共同努力,达成“绝对减排20%”的目标。
作为显示行业的链主型企业,友达十分注重引领带动供应商绿色转型。友达从风险管控、环境可持续与伙伴关系三个方面推动供应商绿色转型。在风险管控方面,导入第三方稽核以强化公正与可信度、供应商评分采计ESG Scorecard表现,推动供应商更加重视可持续管理;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友达携手60家关键供应商齐力减碳,积极参与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供应链环境信息披露计划;在伙伴关系方面。友达发挥可持续领导力,通过分享经验、检核辅导和深度交流,帮助供应商提升可持续管理能力,已帮助多家供应商导入数字节能与碳管理机制,建置有效且长期运行的低碳转型模式。
此外,在自身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友达沉淀出了“数字化+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并成立了专业赋能公司友达数位。
基于友达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实践经验,友达数位精心构建了企业ESG管理平台、绿色园区管理模式、绿色产品设计平台、企业碳资产管理平台、绿色供应链管理平台以及绿色工厂管理模式等6大板块,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全价值链服务,助力企业打造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从产业到社会
“科技向善”的根本要义是用科技为人服务。作为世界领先的创新显示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友达不仅拥有扎实的制造技术,更拥有多元场域实务经验,以及在智能出行、制造、企业、教育、零售、医疗与绿色能源以及更多领域中的创新技术与多元解决方案。友达致力于通过对外赋能,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提供绿色制造综合服务
友达在中国台湾、厦门、苏州等多地以及美国均有生产基地,每年制造超过2.4亿片面板,产品型号超过1,000种,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非常了解制造型企业的需求与痛点。
因此,友达可以为制造业客户提供永续产品,以及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永续生产解决方案。
在永续产品方面,友达以“资源循环”与“低碳技术”双轴驱动,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永续管理体系,形成“材料创新-技术应用-循环设计”永续产品架构,实现环境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创造。2024年6月5日,友达宣布以自建太阳能与绿电转供模式,推出全球首款100%绿电制造的面板,携手宏碁打造Aspire Vero 16碳中和笔记本电脑。除导入消费后回收(PCR)塑料等创新应用,友达更于面板生产阶段,打造节能、绿电制造、绿电凭证管理等一条龙解决方案。
在提供绿色产品之外,友达基于多年累积的制造经验与技术,为企业提供智慧工厂不同发展阶段的解决方案,从自动化、数字化到最终实现智能转型。借助智能化工具,友达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覆盖水资源、能源、厂务设施以及环境管理各个环节的永续生产解决方案,携手客户共同应对环境与气候挑战。
2. 提供全方位能源解决方案
友达光电深耕能源领域多年,已形成包括创能、储能到能源管理的全方位能源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加速能源转型,并推动相关服务于生活领域普及化。
在能源管理方面,友达可提供智慧能源管理、太阳能监控管理、全方位电厂建设及运维等解决方案,研发了EnLink能源数据收集器、智能电箱SPP(Smart Power Panel)、PowerVeillance智视监控管理系统等智慧化工具。如友达为电器智能化应用研发的关键设备智能电箱SPP,作为能源管理与电力控制的核心,可以将能源信息可视化,整合储能、太阳能系统及电动车充电桩等各项设备,用户可通过远程管理能源使用,达成节能、节费效果,并确保电力系统稳定。
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友达研发的Smart Grid智能电网系统与智能能源管理系统iFEMS,可支持以数字报表分析用电量趋势与AI智能管理,促进节源、节能效果优化,提升能管效率并为制定改善决策提供依据。目前,该系统已应用到玻璃、光电以及金属扣件产业,成功减少30%能源建置费用与70%抄表人力工作,并提升了50%管理效率。
在能源转型方面,友达作为全方位太阳能电厂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凭借丰富统筹经验及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及合作伙伴,从申请、建置、营运维护到能源管理,提供高效率的全方位电厂解决方案,并可依客户需求提供部分或完整的定制化服务。
3. 提供建筑光电解决方案
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友达向建筑领域延伸,打造了一系列完整的建筑光电解决方案,从场域评估、模块设计安装、微电网储能到系统维运服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凭借现有关键技术,与各领域上下游伙伴合作,协助客户有效利用建筑物装置再生能源,打造智慧绿建筑。
为优化建筑能效,友达研发了“智慧楼宇管理平台”,运用AIoT串接工厂与办公大楼中与能源效率相关的照明、空调、消防、能源管理等系统设备,实时采集周围环境数据,分析碳排放量及监控异常,达到主动式节能,为建筑物减碳奠定基础。
4. 打造智能健康照护解决方案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友达与合作伙伴携手研发了全方位的智能健康照护解决方案,用于健康照护管理、智能手术室应用、医疗检测应用和高龄照护管理。
友达支持医护人员推行高龄照护营运系统的数字转型,研发的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和工具为养老院、健康照护机构与小区中心的管理人员,提供更集中的系统化操作,同时确保长者可以获得全方位的照护与保护。针对长者跌倒问题,友达研发了AI智能跌倒监测系统,全面照护长者人身安全,该产品可以提供主动告知及预警功能,提高紧急情况救援的即时性。此外,结合AI人工智慧,搜集长者行为,可监测长者在场域内的异常久滞行为、分析长者的作息与活动量;电子围篱功能可预警长者进入危险区域,让照顾者随时掌握长者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5. 培养可持续人才
2023年11月,友达成立了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将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作为研究院的重要功能之一。研究院与南京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开展联合教学项目,为企业输送专业型与数字型兼备的人才,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为培养兼具数字化技能与可持续发展实操的专业人才,研究院发起“百千万计划”,通过输出百份行业最佳实践案例,赋能千家企业,助力超一万个数字人才转型,沉淀企业可持续发展方法论,构建可实践的数字赋能模型。

6. 共建可持续生态
友达积极与企业、高校、政府等各方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圈。与众多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开展科研项目;参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拟定、推广与实施,为地区产业提供转型路径辅导,助力政府制定引导政策。通过生态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协同共赢。
在社会和外部组织链接方面,友达数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立后,通过学术委员会、产业委员会和科创委员会,研究院汇聚了一批致力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库,涵盖高校权威学者,产业界领头先锋代表,友达数十年经验的资深专家顾问等,联合高校学术专家和企业实战专家开发理论结合实践、知行合一的最佳实践案例、数字化方法论和关键技术应用创新。
专家点评
友达光电(以下简称“友达”)是我持续跟踪式研究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我经常到友达光电的厂区、周边社区和所在的园区进行考察和调研。我发现,友达光电之所以成长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源自其多年来持续不断深耕细作的秘诀,这一秘诀是:超越企业社会责任,创造共享价值。
友达没有把社会责任担当看作是被动的约束,相反,将其视为与企业增长发展相统一的巨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样一来,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就变成了友达的发展机遇,友达主动立足创新显示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创新科技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解决社会问题。
友达将长期战略聚焦在Environment (环境永续) 、People (共融成长) 、Society (灵活创新) 三大主轴(EPS),期望以核心本业技术携手利益相关方生态,创造企业与社会互利共享、共荣共存的伙伴关系。
早在2018年,友达就进行了组织转型,设置永续长(即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一职,统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以EPS三大主轴擘画面向2025年的永续目标,以EPS 永续主轴延伸出的涵盖经营活动和社会及环境表现的“10 个具体面向”落地措施,以灵活创新迎向未来世界在能源与智能应用的新契机。友达光电确定了不同于很多其它企业对“CSR”的新内涵: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sponsibility,即企业永续责任,以此为指针,期待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能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之间找到稳健的平衡点。友达光电的前瞻性视野充满了商业智慧与社会情怀的远见卓识,并将此踏踏实实地落实到每一天、每一处、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人,兢兢业业、务实踏实地交付承诺。
在具体落地执行方面,友达坚守“三轴和十面向”、持续完善和阶段性跨越,在“业务精进”“技术赋能”和“组织变革”三个领域协同并进,形成了稳健和可持续的内在结构,我把这一优秀实践总结成一个管理企业转型升级过程的系统性模型(如下图)。

企业向可持续商业转型升级路径结构模型
我希望用这个模型为制造业企业向可持续商业走向成熟之旅提供深层思考、指引参照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础上,友达还将自身的成功经验,总结凝练成能实操、可复制的方法学及工具体系,向其供应链输出、赋能,营造出一个同步成长、共生共赢的绿色低碳高质量生态。我将其称为“内生外化”模式,由此衍生出友达的又一个新的业务增长领域:友达数位“工业服务商”。这是一片崭新的高附加值蓝海,在此当中,友达光电和友达数位以及合作伙伴们有着广阔的复合价值创造的前景。
——吕建中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副主任
• 友达成立于1996年,运营地点分布于亚洲、美国与欧洲,全球员工超过4万人。友达以世界领先的创新显示技术与解决方案为基础,提供深受客户伙伴信赖的专业知识与各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含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