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2025-01-10T11:25:06.974Z
合并加拿大、买下格陵兰、收回巴拿马:“新特朗普帝国主义”开始了?
(德国之声中文网)提出这个问题,是特朗普最近的言行不得不让世界尤其美国的盟友警惕他是否有领土扩张的野心。其尚未上任,但在1月7日于海湖庄园举行的80分钟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谈起了和加拿大的合并,购买格陵兰岛,收回巴拿马运河等问题。用他的话说,将使用经济力量使美加合并,不承诺避免动用军队抢占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若丹麦不给格陵兰,将被征“非常高”的关税,把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利坚湾,并派他的长子到格陵兰首都进行一天的私人访问。他还在自创的“真相社交”平台秀出美加合并后的新美国地图。
国际社会包括美国盟友都预期到特朗普行事风格的另类,其第二任期可能会出台一些让人跌破眼镜的政策或举措;然而,未料在美新旧政府过渡期间,他就频频拿盟友兼贸易伙伴开刀,用经济和军事手段相要挟,直至最新的这番言行,让人感觉疯狂。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指着现为美国领土的老地图反讽道,“我们就叫它墨西哥美洲(Mexican America)吧,听起来很美,不是吗?”
美国资深政治评论员Jonathan Chait把特朗普当选之后迄今的言论称为“新特朗普帝国主义”,分析认为它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质。特朗普之所以要向盟友发出一系列“象征性”的威胁,更多是想通过这种“虚张声势”的方式来向盟友施压,并且还能够迎合大量普通选民的想法。Chait认为,这就是特朗普很重要的政治风格,他要通过这种“表演”展示权力,好比“建墙”,虽然特朗普从未在南部边境线上真正建起“又大又漂亮的墙”,但其支持者并不因此责怪他,因为建墙本身不是重点,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才更令选民激动,因为这代表着美国的威慑力。
Chait对特朗普政治性格和行为的观察与论述是有穿透力的,能够部分解释他对盟友发出威胁的行为动机。早在其第一任期,世人就已领略了他的威权式政治人格,对习近平、普京、金正恩等独裁和威权领导人的夸赞有加,对很多民主国家领导人的不屑一顾,很明显地表现出了这点。然而,问题在于,特朗普为什么要对美国的邻居持续发出这些威胁?
相关图集:这就是格陵兰——世界最大的岛屿
多项世界之最:格陵兰岛拥有一系列世界之最。它是世界第一大岛,人口密度全球最低,也是南极洲以外唯一拥有永久冰盖的地方。格陵兰岛5.6万居民中大多是因纽特人——其祖先13世纪时从现在的加拿大移民到那里。
内部自治权:1979年,丹麦予以格陵兰岛内部自治权。2008年,格陵兰岛通过公投案,获得更大自主权。在成为丹麦领土前,格陵兰岛曾是挪威王朝的属地,1499年,葡萄牙探险者还一度宣称对格陵兰岛拥有主权。
圣诞老人邮箱:格陵兰岛三分之一的人住在首府努克。图中是努克的圣诞老人邮箱。每年圣诞节期间,这里都会收到成千上万封写给圣诞老人的信。在邮箱2018年被迫关闭前,一些志愿者还给全球各地的孩子们亲笔回信。
冰雪融化:格陵兰岛是最早感到气候变化的地方,包括海平面升高以及北极冰雪融化。最新,科学家们发现格陵兰岛出现原本预测2070年前都不会发生的大规模冰雪融化。如果格陵兰岛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将升高23英尺,相当于7米。世界上大片临海地区都将被淹没。
敦实的麝牛:这个路牌警告格陵兰岛上的游客要小心路过的麝牛。麝牛产于格陵兰岛、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尤其因雄性散发的麝香味而闻名。数个世纪以来,麝香牛因为过度捕猎数量越来越少。在引入新的禁捕令后,麝牛数量有所上升。
大量猎捕海豹:格陵兰岛经济主要依靠渔业。其中猎捕海豹非常具有争议。猎捕方式主要是枪杀冰面上逗留的海豹。尽管大多数人都承认大量猎捕会导致海豹灭绝,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但有些生活在乡下的格陵兰居民完全靠猎捕海豹为生。
出行工具:格陵兰的一些地区没有道路。当地人去别的村子或者去海边需要坐狗拉雪橇。雪地车对许多村民来说价钱太昂贵。
特朗普坚信强国有权欺负弱国
Chait将此归咎于特朗普似乎真心相信强国有权欺负弱国,他一直坚信,美国应该占据小国的自然资源,而美盟友应该上交保护费。由此看来,在特朗普的内心,一直蕴藏着一个把美洲变成美国的大美国梦。
假如是一介平民,怀有这种梦想,人们大可付之一笑,但如果是一个政治人物,还握有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权力,世人就不能把此梦想当作玩笑看待,特朗普本人也声称这不是玩笑,这说明他是认真的。因此,外界面临着这样一个疑惑:特朗普主政下的美国,会不会重新开疆拓土,就像美国在19世纪所作的那样?
美国建国迄今不过250多年,但在建国后的一百多年里,它的领土面积增加了10多倍,成为世界第四大的国家,这就得益于美国在19世纪的领土扩张。美国最早的领土范围,仅限于北美13个殖民地,然在19世纪的近百年里,秉持“天定命运论”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天选之民”,必须扩张领土与势力。在这种扩张主义的思潮下,美国以新共和国的理想,发起“西进运动”剥夺印第安人的安身立命之所,还为并吞英国当时的殖民地加拿大,同英国爆发了1812年战争,导致英军攻入华盛顿,火烧白宫。并吞加拿大的失败,并未阻碍这个后起之秀的扩张之路,反让其人民强化了控制北美大陆的理想,于1848年发动美墨战争,夺走墨西哥半壁江山。内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在西部扩张,并发动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里抢夺古巴、波多黎各,还在亚洲把菲律宾变成美殖民地,同时鼓动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裂,进而控制巴拿马运河,把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变成美国“内湖”。
相关图集:特朗普已经提名了哪些内阁成员?
美国第一位女性白宫幕僚长:特朗普胜选后宣布的第一位内阁人选就是他的竞选团队经理、67岁的威尔斯(Susie Wiles)。威尔斯从事政治幕僚工作多年,相当低调,甚少接受公开访问。正如同许多政治明星的幕后推手,她故意避开镁光灯,因此特朗普替她取了“冰姑娘”的绰号。但她的名声响亮,很多人认为她有能力控制住以不受约束著称的特朗普,让他严格遵循竞选行程。她将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个担任白宫幕僚长的女性。
对华强硬派卢比奥被提名出任国务卿:11月13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提名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出任国务卿。《华尔街日报》指出,如果该提名获得确认,卢比奥将成为首位遭到北京方面制裁且被禁止前往中国的在任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被认为是美国参议院中坚定的反共派,多次直接点名批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020年卢比奥先后两次因新疆种族灭绝指控和香港反修例事件被中国制裁限制入境。
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将担任国防部长:特朗普11月12日宣布,他已经选择了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主持人兼退伍军人赫塞斯(Pete Hegseth)担任国防部长。数天后,赫格塞斯被曝2017年曾被控性侵一名共和党女党工。赫格斯否认受到性侵指控。其律师称其没有性侵,两人当时是两相情愿,但证实赫格斯有针对这起事件支付对方封口费。赫塞斯曾为美国陆军国民兵上尉,并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2012年参选明尼苏达州参议员败选后,在2014年加入福克斯新闻。过去曾批评北约盟国软弱、落后,并称中国正在打造一支“专门致力于击败美国”的军队。
前佛州检察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将担任司法部长:特朗普11月21日宣布将提名前佛罗里达州检察长帕姆·邦迪(Pam Bondi)担任司法部长。当天,特朗普的第一人选、前共和党众议员马特·盖茨(Matt Gaetz)因涉嫌性贩运的指控,宣布退出司法部长提名。现年59岁的邦迪曾于2011年至2019年担任佛罗里达州的最高执法官员。她是特朗普的忠诚支持者。在特朗普首次弹劾审判期间,邦迪是他的律师之一。她还一直为特朗普声称因广泛的选民欺诈而输掉2020年大选的言论辩护。
华尔街知名对冲基金总裁贝森特将担任财长:特朗普11月22日提名亿万富翁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作为财政部长的候选人。62岁的贝森特是一名投资家、全球宏观投资公司Key Square Group的创始人,曾担任过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并在耶鲁大学任教。特朗普宣布贝森特将着眼于解决外贸失衡、专注经济增长并控制美国国债增长。贝森特曾赞扬特朗普对监管和现有国际贸易秩序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哲学。
北达科他州州长伯格姆为内政部部长人选:11月15日,特朗普宣布提名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格姆(Doug Burgum)担任其就任总统后的内政部部长及新成立的美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主席。68岁的伯格姆(图正中)曾角逐2024年美国大选的共和党党内初选,后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内政部负责管理公共土地和矿产、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还履行美国政府对原住民的信托责任。作为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主席,伯古姆预计将与多个机构协调,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气产量。
对华强硬派霍华德·卢特尼克将担任商务部长:特朗普11月19日提名其过渡团队的负责人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担任他上任后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是金融服务公司建达(Cantor Fitzgerald)的首席执行官,也是特朗普的盟友,曾被认为是财政部长的热门人选。大选期间,卢特尼克曾表示支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并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他还批评中国是美国境内芬太尼泛滥的根源。
反疫苗、公卫阴谋论小罗伯特·肯尼迪提名担任卫生部长:特朗普11月14日宣布将任命知名“反疫苗”、公共卫生阴谋派人士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为卫生部长,领导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特朗普称,他将让美国卫生机构恢复最高标准的科学研究传统,结束慢性病流行,“让美国再次伟大和健康”。小罗伯特·肯尼迪也在社群平台上发文回应:“我期待与HHS的8万多名员工合作......让美国人再次成为地球上最健康的人”。小罗伯特·肯尼迪被报道过去多次宣扬与科学家研究悖离的公卫理论,包括儿童疫苗导致自闭症,该说法已被证实为假资讯。新冠疫情期间,小罗伯特·肯尼迪声称新冠疫苗会致命,还曾暗示新冠病毒本身“有种族针对性”,旨在伤害非裔和白人,不会伤害德系犹太人和中国人。
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所长罗林斯将出任农业部长:特朗普提名52岁的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 (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 所长布鲁克·罗林斯(Brooke Rollins)出任农业部长。其职权范围包括农场和营养计划、林业、家庭和农场贷款、食品安全、农村发展、农业研究、贸易等。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是一个右倾智库,其工作人员与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密切合作,帮助为新政府制定政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罗林斯曾担任国内政策委员会的主席。
众议员、福克斯新闻主持人肖恩·达菲将任交通部长:特朗普提名原共和党众议员肖恩·达菲(Sean Duffy)、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担任美国交通部长。特朗普誓言要推翻拜登政府促使汽车制造商生产更多电动汽车的车辆排放规则。达菲被认为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在关键的海运行业缺乏相关经验。
特斯拉CEO马斯克将领导“政府效率部”: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大选举行前至少向特朗普的团队捐赠了1.19亿美元,是特朗普竞选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特朗普在选战期间就发誓,如果当选将为马斯克量身打造一个“效率沙皇”的职位。在此职位上,马斯克将推动经济放松管制。但由于马斯克本人是美国经济中的重要人物,拥有特斯拉、X和SpaceX等公司,且部分直接受益于政府合同,因此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担当职务也将面临巨大的利益冲突。与马斯克一起将挑起削减美国政府支出和精简官僚机构重任的还有一位名叫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的印度裔美国企业家。
沃尔兹预计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50岁的瓦尔兹(Mike Waltz)是美国政坛上对中国持强硬立场的鹰派人物。他曾呼吁美国抵制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运,理由是中国未说清新冠疫情起源,以及中国对维吾尔人的迫害。瓦尔兹是特朗普的忠实拥护者。2020年美国大选之后,特朗普欲推翻选举结果,瓦尔兹对此表示支持。《华尔街日报》指出,和卢比奥一样,瓦尔兹很可能也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所担心的特朗普上台后导致中美紧张关系加剧的关键人物。
新任“边境沙皇”曾支持拆散非法移民家庭政策:11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宣布,他提名霍曼(Thomas Homan)将担任“边境沙皇”一职。霍曼曾在2017年至2018年担任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代理局长。今年早些时候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节目《60分钟》(60 Minutes)采访时,被问到是否有办法在不拆散非法移民家庭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驱逐出境时,霍曼说回答:“当然有办法。家人可以一起被驱逐出境。”今年7月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称非法移民应该“现在开始打包行李了”。
前国家情报总监拉特克里夫被提名出任中情局局长:拉特克里夫(John Ratcliffe)曾在特朗普第一届总统的最后一年半担任过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特朗普在11月12日宣布提名拉特克里夫出任中情局局长。他表示,拉特克里夫“将成为捍卫所有美国人宪法权利的无畏斗士,同时确保最高水准的国家安全,以实力带来和平”。拉特克里夫曾在担任国家情报总监的时候将中国称作是“二战以来对全球民主自由的最大威胁”。
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将被提名领导FBI:特朗普11月30日宣布计划提名前国家安全官员、其忠实支持者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领导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称他“在揭露‘通俄门骗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举表明特朗普打算将FBI现任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赶下台。克里斯托弗·雷在特朗普上一任期内被任命为联邦调查局局长,其任期应到2027年。
众议员斯特凡尼科将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1日,特朗普宣布提名众议员斯特凡尼科(Elise Stefanik)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特朗普形容斯特凡尼科“非常聪明”、是“美国优先”政策的捍卫者。斯特凡尼科过去十年来是代表纽约州的众议员。她是特朗普的长期支持者,曾在特朗普遭弹劾时对其表示支持。斯特凡尼科已表态将接受新职位。
特朗普任命“气候怀疑论者”领导环保署:特朗普将任命前纽约州众议员李·泽尔丁(Lee Zeldin)担任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署长。泽尔丁是特朗普的长期盟友,在2015年至2023年任职国会期间,他多次反对扩大环保政策。泽尔丁在X发文表示:“我们将恢复美国的能源主导地位,重振汽车产业,把就业机会带回美国,让美国成为人工只能的全球领航者,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也会保护干净的空气与水。”
马斯克盟友卡尔被提名为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特朗普于提名布伦丹·卡尔(Brendan Carr)担任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新一任主席,领导媒体监管工作。卡尔曾参与起草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发布的《2025计划》中有关FCC的章节。他支持特朗普对广播公司所谓的政治偏见进行惩罚,同时也呼吁对Meta、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进行监管。据报道,亿万富翁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于2020年底从联邦通信委员会获得了8.85亿美元的资助,但由民主党领导的委员会后来撤销了这项资助,理由是该服务无法证明其能够覆盖足够多未接入互联网的农村家庭。卡尔对此决策“强烈反对”。
小女儿公公马萨德·布洛斯被提名为阿拉伯和中东事务高级顾问:12月1日,特朗普宣布,黎巴嫩裔美国人马萨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将担任下一任美国总统的阿拉伯和中东事务高级顾问。特朗普在一份声明中称,马萨德·布洛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律师、是商界备受尊敬的领袖,也是中东和平的坚定支持者。马萨德·布洛斯出生于黎巴嫩一个基督教家庭,十几岁时搬到了德克萨斯州。2022年,布洛斯的儿子迈克尔迎娶特朗普的女儿蒂芙尼。今年大选期间,布洛斯试图在关键摇摆州,尤其是密歇根州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和穆斯林中争取对特朗普的支持。
门罗主义:美洲大陆由美国来控制
这个对美国扩张历史的简要回顾说明,虽然其领土扩张主要局限在北美,不像欧洲列强那样在海外占有庞大殖民地,原因不是美国不想,而是19世纪特别是早中期的美国总体实力还较弱,无法远征,等到美国实力强起来后,世界殖民地基本被欧洲列强瓜分完了,美国也就只能从实力已衰落的西班牙手中夺取几个海外殖民地。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局限后,美国将开疆拓土的注意力放在北美,重点是经营美洲,把美洲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便是 “门罗主义”由来。1823年,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的地缘政治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争端,欧洲列强也不能把殖民之手再伸进美洲,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美洲大陆由美国来控制。
“门罗主义”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和殖民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或许也影响着美国在国家强盛后的海外殖民之路。某种意义上,特朗普合并加拿大,购买格陵兰岛和收回巴拿马运河的设想,是继承了门罗主义。当然,他对领土扩张的野心限于北美,也可能是因为,现在毕竟不是19世纪,即使美国再强大,也不可能像殖民时代一样,去其他大洲抢占别人的土地,这不是美国的力量做不到,而是国际规范不允许,首先美国自己就会反对特朗普这样做。
美国将怎样让西方国家去反对中国?
汲汲于领土扩张,是一种过时的、陈旧的地缘政治思想,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也许一些信奉“天命论”的美国人还会支持他这种疯狂的想法,但客观地讲,要想在今日的现实世界实现它,可能性几乎为零。有鉴于此,在Chait等人看来,特朗普真正的目的更像是一种“交易策略”,通过“虚张声势”来向盟友施压。但Chait也认为,不要轻看了特朗普,因为他现在任命的内阁成员都对他足够忠诚,不像其第一任期的官员那样不听话。确实,特朗普并非心血来潮,他在第一任期就和其手下多次讨论过把格陵兰岛要过来。现在他的权力比第一任期巩固得多,假如真的尝试着运用美国的实力去这样干,哪怕只是做做样子来恫吓盟友,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将产生严重伤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损害美国的软实力,破坏美国的国家道义形象;二是最终会导致这个世界完全进入以实力说话的时代,让人类社会完全成为一个在丛林原则支配下的社会,而这对美国总体上是不利的。
美国之所以被看作是良善 “霸权”,是因为它有自由民主的制度,维持和盟友的良好关系,适度让利盟友,承担“世界警察”的责任,即向全球提供国际公共品等。这是美国让人服膺的一整套软实力体系。现在特朗普觉得这套体系有碍“让美国再伟大”目标的实现,偏要对盟友进行经济胁迫和武力威胁,来减少美国承担的国际责任。而经济胁迫和武力威胁,是美国常常用来指责中国的,特朗普仿效中国,有过之而不及,尽管不太可能立刻在盟友间造成大规模冲突,但大概率会激怒盟友,让盟友对美国心有余悸,从此难以信任美国,使美盟友体系很可能事实上将处于瘫痪状态。没有盟友的加持和配合,如何让美国再伟大?
另外,这个世界已经够乱的了,二战后由美国建立并主导的联合国体系和全球秩序,在中国崛起的冲击下,以及经过俄乌冲突和以哈冲突两场战争,快要摇摇欲坠,如果特朗普也学俄罗斯和以色列,以实力为原则,特别是用武力来说话,把强权政治加诸于盟友,只顾美国利益无视盟友利益,这套规则体系及其世界秩序也将半途而废。考虑到美国是全球“霸权”,假如特朗普动辄用武力威吓盟友,特别是真的用武力夺取格陵兰岛或收回巴拿马运河,届时中国大陆武统台湾,美国让西方国家如何去反对中国?可以想见,如果美国在特朗普带领下频繁使用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势必会把全球最终推入丛林世界,短中期也许能为美国获得更多利益,但长期必会让美国自毁长城。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