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
2025-07-12T12:30:22.475Z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于2023年11月6日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路透社报道,阿尔巴尼斯将在周一(7月14日)访问上海,与企业界人士交流,之后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并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年度领导人对话并出席企业圆桌会,最后抵达西南城市成都。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其对华出口涵盖农业和能源,但主要以铁矿石为主。阿尔巴尼斯携力拓集团(Rio Tinto)、必和必拓(BHP)、福特斯克金属集团 (Fortescue)等矿业巨头高管同行,将在六日内到访三个城市,在北京参加CEO圆桌会议后,还将在经济重镇上海和文化名城成都探讨旅游与体育等议题。
阿尔巴尼斯周五(7月11日)对媒体表示:“与中国的关系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就业机会,就这么简单。”
贸易关系逐步回暖
过去十年中,北京与堪培拉之间的关系经历了颠簸起伏,期间多次围绕国家安全以及在广袤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竞争发生摩擦。
2020年中国对价值200亿澳元的澳洲出口实施非正式禁令,此后两国关系开始趋于稳定。
两国关系于去年12月迎来改善转机,中国取消了对澳大利亚龙虾的进口禁令,消除了自2017年关系急剧恶化以来两国间贸易战的最后一道障碍。
去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312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总贸易的四分之一。
阿尔巴尼斯在出发前表示:“贸易如今已畅通无阻,这对两国,以及两国的人民和企业来说都是好事。”
中国外交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两国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称:“中方愿同澳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拓展务实合作。”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左)于2003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开幕式上欢迎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
“微妙的平衡之旅”
然而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之行正值中国在南中国海等区域推动其广泛领土主张,引发地区广泛担忧之时。
阿尔巴尼斯表示,他将在与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中国领导人会谈中“把所有议题摆上台面”。这使得此次访问成为一场微妙的平衡之旅——需在经济合作与安全考量之间权衡取舍。他对记者表示:“我们在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须表达不同意见的地方也敢于说出分歧,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
阿尔巴尼斯表示,两国“有不同的政治体制”以及“价值观”,“但我们必须能够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亚洲协会非常驻研究员、澳大利亚前情报部门主管理查德·莫德(Richard Maude)指出,阿尔巴尼斯需要拓展对华经济关系,但同时也必须向澳大利亚公众及其盟友明确表示,澳方正就中国某些行为坦率地表达关切。
今年2月,中国海军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进行了实弹演习,事先未发布任何通知。同时,南中国海争议海域也曾发生过紧张交锋。
莫德曾是澳大利亚2017年外交政策白皮书的起草人之一,他表示,尽管北京希望推动关系向前发展,但其提出的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等提议均遭澳方冷淡回应。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表示,对华经贸关系是澳大利亚的优先事项,但也“极为复杂”。
多位企业高管告诉路透社,中国可能会在本次访问中提及澳方对其在关键矿产、可再生能源及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审查加强的问题。但查默斯本周二表示,澳方不会放松审查。
莫德指出:“政府很清楚,让中国进一步控制关键矿产供应链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堪培拉此前加强了对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投资的审查。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引发全球经济不安。
由于特朗普在G7峰会期间提前离场,原定的双边会谈被取消,阿尔巴尼斯尚未与其会面。美国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安全盟友,目前正重新评估AUKUS核潜艇合作伙伴关系,因担忧向澳大利亚出售潜艇会削弱美国对中国的威慑力。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Penny Wong)周四(7月10日)在马来西亚发表演讲时警告称,中国正在地区范围内投射军事力量,试图改变地区力量平衡。她指出,中国的核力量与常规军力的扩张“令人担忧”。并表示,AUKUS计划有助于“本地区的集体威慑”。
特朗普一系列全球关税措施也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华盛顿传统盟友对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关系感到困惑,促使澳方进一步寻求贸易多元化。
“这次访问不会轻松顺利,尤其澳大利亚还必须小心处理与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不断浮现的贸易分歧。”国际危机组织亚洲区副主任黄黎如(Huong Le Thu)表示,阿尔巴尼斯此行的重点是“寻找平衡”。“归根结底,阿尔巴尼斯与习近平必须直面两国之间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袁劲东(Jingdong Yuan)表示,“中国或许想借助特朗普对待盟友和敌人的强硬手段,来促使澳大利亚在对美关系上保持一定距离。”
科技、国家安全等领域双方猜疑与警惕未消除
尽管在贸易关系方面有所缓和,但双方的猜忌仍未消除,澳方仍对中国技术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保持警惕。
今年2月,澳大利亚宣布禁止在所有政府设备上使用中国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DeepSeek,理由是其存在隐私和恶意软件风险。北京批评此举是“将经贸与科技问题政治化”。
此外,自去年中澳贸易战结束以来,地区安全紧张局势仍未减退。今年2月,中澳军机在南中国海发生紧张对峙,引发了双方强烈谴责。
另一个争议焦点是达尔文港问题——其管理者为中资控股公司,而阿尔巴尼斯政府可能迫使其出售给本地买家。
袁劲东对法新社表示:“整体而言,中国希望对外展示出一种印象:中澳关系已经恢复正常,甚至趋于友好,”他还表示“北京很可能希望‘达尔文港’这个问题就此翻篇。”
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Geoff Raby)表示,中国很可能会在此次访问期间重申其希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意愿,而澳大利亚目前是该协定的轮值主席国。”
芮捷锐指出:“最有害的情况是出台某些政策,迫使中国变得更加封闭,或者激励中国国内主张内向型政策的势力。”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又是好朋友了?跌宕起伏的中澳关系
关系回暖:中国将终止对澳大利亚的进口葡萄酒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商务部周四(3月28日)宣布了这一举措。在一份公告中该部门表示,鉴于中国相关葡萄酒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已无必要。
高额关税:关税最高可达218.4%,该规定从2021年3月实施,为期五年,中国还对澳大利亚商品实施了一系列其他的贸易壁垒手段,当时澳中关系已经因一系列事件一步步恶化。
外长出访:不久之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会见中国外长王毅。王毅称,澳中两国关系已重回正轨。这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外长首次出访澳洲,标志两国外交关系回暖。王毅此行也是为今年晚些时候中国总理李强的正式访问做准备。
棘手议题:不过中澳关系依然面临挑战,比如澳籍华人杨恒均今年2月被中国司法机关以间谍罪判处死缓。在与王毅会晤后,澳洲外长黄英贤对外界表示,澳方对杨恒均案的判决感到震惊,“澳大利亚政府将继续为杨恒均案努力。”
关税的影响:随着葡萄酒关税的取消,澳大利亚希望中国能对其他食品的进口也降低管制门槛,比如龙虾和牛肉。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声明,在 2023 年上半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占比仅为 0.14%。而在征收关税前的 2020 年,这一比例为 27.46%。中国和澳大利亚原本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
紧密的贸易伙伴:2015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同年12月开始生效,两国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澳大利亚的乳制品、牛肉、海鲜、酒水等产品,以及煤、铜、镍等矿产资源可以部分零关税的低价格销售到中国。图为2016年9月时任澳总理特恩布尔(Malcom Turnbull)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握手。彼时的双边关系即使称不上亲密,至少也是友好合作。
工党议员被指“通华”:2017年的一起事件形成了中澳关系走向猜忌和对峙的转折点:工党参议员邓森(Sam Dastyari)迫于压力辞职。他被指控与一些中国商人过从甚密,其中包括据称与中共有联系的商人黄向墨。此后澳媒体开始曝光中国试图影响堪培拉政界的行为。当年内,特恩布尔总理就推出了一部旨在遏制外国干预的法律,对北京的防范之意十分明显。
带头禁用华为:2018年,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由,做出了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的决定。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早已成为西方国家顾虑的对象,但澳大利亚则是美国的西方盟友中率先正式宣布禁用华为的国家。
新冠疫情源头调查:尽管政治领域的气氛日益紧张,但是中澳之间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一场从中国武汉席卷全球的疫情带来了根本的转变。堪培拉政府2020年4月发出对新冠病毒源头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吁,彻底惹怒了北京。
“反华急先锋”?:在新冠疫情方面的争议,再加上澳政界和智库机构对新疆“再教育营”情况的调查披露,以及对香港民主法治遭到限制的批评,都使得堪培拉在北京眼中成为了“反华急先锋”。据一名中国官员透露,中国驻澳大使馆甚至有一份文件还列举了14项澳政府引起中国不满的行为。
澳驻华记者出于安全考虑紧急离境:2020年9月,中国外交部证实,前央视主持人、澳籍华裔女记者成蕾已经因为“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而接受调查。随后两名澳大利亚驻华记者——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驻华记者比尔·伯特斯(Bill Birtles)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的记者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在北京被中国国安人员约谈。据称,约谈内容与成蕾案件有关。两人于9月7日紧急撤离中国。
“战狼”:赵立坚推文惹风波:2020年11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其推特账户上发布了一张由中国艺术家付昱(网名为“乌合麒麟”)创作的讽刺画而陷入外交争端。画中描绘了一名澳大利亚士兵用刀子抵住一个阿富汗儿童的脖子。赵立坚以此来讽刺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在阿富汗杀害平民的事件。推文发布后,澳大利亚时任总理莫里森立刻发表讲话,要求赵立坚撤下图片,并要求中国政府道歉。北京方面并未道歉,反而还讽刺堪培拉政府更应该为其士兵在阿富汗犯下战争罪行而“感到耻辱”。
北京下关税“狠手” 澳告到WTO:就在赵立坚推文风波发生之前,中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开征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212%。此外,澳洲煤炭、大麦、红酒和龙虾等产品也成为北京惩罚性关税的受害者。由于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澳洲出口产品原本有大约三分之一销往中国。堪培拉政府表示要把关税案告到WTO,但是这些制裁对相关产业构成沉重的打击,已经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工党胜选后澳中关系改善 :2022年5月,澳大利亚工党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自由党—国家党联盟连续九年的执政。工党党魁阿尔巴尼斯就任总理。同年11月15日,阿尔巴尼斯(前排右)在印尼举行的G20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场边会晤。这是2016年以来,中澳领导人的首次会晤,标志着两国在经历多年的不信任后,在稳定经济和外交关系方面迈出了步伐。
恢复煤炭进口 取消部分关税:2023年1月,中国政府允许四家国资企业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标志着2020年北京对澳州煤炭实施的非正式禁运出现松动。2023年,中国从澳进口煤炭5247万吨,远高于2022年的286万吨。2023年8月,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80.5%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中国释放澳籍华裔女记者成蕾: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前夕,2023年10月11日,被指犯有“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而遭中国当局关押三年的澳大利亚籍华裔记者成蕾获释。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右)在机场迎接她返回澳洲。尽管中方称成蕾是在服刑期满后被执行驱逐出境,但成蕾获释的消息仍普遍被视为中澳关系升温的重要标志。
中国复审对澳葡萄酒惩罚性关税:2023年10月22日,中国同意复审从2021年3月开始执行的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218%反倾销关税的措施。澳大利亚暂停向世贸组织提出的相关申诉。在实施关税之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场。征收关税之后,2021年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葡萄酒销售额暴跌了97%。澳大利亚政府2023年12月表示,相信2024年初中国会取消对澳洲葡萄酒的反倾销关税。
阿尔巴尼斯破冰访华:2023年11月6日-7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前工党籍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之际展开破冰之旅,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阿尔巴尼斯时表示,中澳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阿尔巴尼斯也称澳中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选择。
澳潜水员被声纳攻击受伤:2023年11月,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称,在日本附近海域的一次相遇中,一艘中国战舰对一艘澳大利亚护卫舰采取了使用声呐脉冲的“不安全而不专业”的行动,导致一名澳方潜水员受伤。阿尔巴尼斯总理称该事件损害了两国关系。2024年1月,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称解放军海军对此事故“没有责任”并试图将该事件归咎于日本。对此,澳方予以了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