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记者遭以色列士兵攻击
新闻记者不仅仅在加沙地区面临生命危险。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记者的正常工作同样受到严重威胁。德国之声的一个摄制组本周就在拉姆安拉遭到以色列士兵的催泪弹射击,所幸没有受伤。德国之声台长再度敦促以色列当局保障记者的安全,强调新闻自由是民主体制的基石之一。
新闻记者不仅仅在加沙地区面临生命危险。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记者的正常工作同样受到严重威胁。德国之声的一个摄制组本周就在拉姆安拉遭到以色列士兵的催泪弹射击,所幸没有受伤。德国之声台长再度敦促以色列当局保障记者的安全,强调新闻自由是民主体制的基石之一。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閱兵式,週三(9月3日)正式登場,備受各界關注的座上賓--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分別在習近平的左右側,傳達出中俄朝關係緊密。
習近平在閱兵前的演說中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強調中國官方一貫的史觀論述,將共產黨描述為抗日戰爭的主要組織者。這項論述多次被台灣政府反駁,主張當時是由國民黨主導抗戰。
習近平也警告,「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儘管演說全文未提及台灣,但他喊話解放軍「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被解讀為重申對台立場。
發表完演說後,習近平延續中國領導人的傳統,在閱兵開始前搭乘黑色敞篷「紅旗」檢閱車,駛上長安街。習近平在檢閱部隊時高喊「同志們,你們辛苦了!」部隊則回應「為人民服務!」
有「國車」之稱的紅旗汽車,是中國具代表性的本土汽車品牌,於1958年製造出中國第一輛自主設計的高級轎車。自毛澤東時代以來,紅旗車一直是中國領導人的官方座駕。鄧小平、江澤民與胡錦濤分別在1984年、1999年與2009年的國慶閱兵中,乘坐紅旗檢閱車檢閱部隊。
閱兵式全長約1個小時,中國各式戰機和其他軍用飛機編隊飛行,直升機在天安門上空懸掛五星旗飛行,並組成數字80,以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閱兵儀式尾聲,天安門廣場上還放飛了8萬隻象徵和平的鴿子。
26名國家領袖出席
26名世界領袖出席中國九三閱兵,北京市區及周圍的安保措施過去幾週以來全面升級,而各界最關注的就是習近平、普丁和金正恩同場亮相,這也是三國領袖66年來首度同框,場邊互動備受討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領導人紛紛迴避參加這場展示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外交影響力活動,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成為唯一出席的歐盟成員國領袖。原本因國內示威取消行程的印尼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也抵達會場。
台灣前立法院副院長、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也現身天安門城樓。洪秀柱週二(2日)在臉書上發文宣布參加中國閱兵,引發台灣內部批評。台灣陸委會表示,民間人士如果跟中共黨政軍合作,會有罰則。
洪秀柱則質疑:「難道紀念為國捐軀的先烈,也要先經過民進黨批准?這不僅是對人民言論自由的箝制,更是對歷史真相的壓抑。」她強調「行程完全合法合規」。
川普發文批評
美國總統川普此前被問及是否擔心北京正試圖打造一個對抗美國的國際聯盟時,川普表示「一點也不」,並稱中國需要美國,強調美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但在中國舉行閱兵之際,川普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上發文稱,美國曾在中國抗戰期間幫忙,「許多美國人在中國追求勝利與榮耀的過程中犧牲了生命,我希望他們的英勇與奉獻能夠被正確地紀念與尊重!」
川普接著補充說:「願習主席與偉大的中國人民擁有一個美好的慶祝日。請代我向普丁與金正恩致上最誠摯的問候,就在你們籌謀對抗美國的時候。」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9月14日将举行地方选举。由于超过五分之一的德国人口居住在北威州,该州地方选举是德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马斯克上周日在X平台发帖,警告德国选民,如果不投票给德国选择党(AfD),“德国的末日就到了”。
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在德国的选举中力挺选择党。2024年底,在德国联邦大选前,马斯克表示:“只有AfD才能救德国”,他认为,反移民的选项党是处于“文化和经济崩溃边缘”的“国家的最后一线希望”。德国现任总理、当时的候选人梅尔茨直言这是对德国民主选举的干预。
马斯克在周日的发言中,转发了一名X用户引述一家匈牙利右翼网站的新闻标题:“科隆选举:AfD是唯一可以自由谈论移民问题的党派”。该X用户声称,科隆市的所有其他党派此前达成协议,“对第三世界移民只能以正面的角度谈论”。
“只许说好话”
人口超过百万的科隆是北威州第一大城市。和所有德国大城市一样,这里历来生活着很多移民。据德国《明镜在线》报道,科隆的主要党派在1998年签署过一项“公平协议”。该协议由“移民融入圆桌会议”起草,旨在表明各党在竞选中尊重和公平对待不同族群的意愿。
每次选举前,协议都会有更新和延续,至今有效。最近这一次,联盟党、社民党、绿党、自民党和新崛起的左派Volt都签署了协议。选择党根本没有受到邀请参与,但事后却高调表态称自己没有签字。
新版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对煽动对移民的偏见和歧视;不容忍反犹和种族主义;不把失业、治安危害等社会问题的责任推到移民和难民头上;公平竞选,不损害移民利益。
上周,德国《图片报》对科隆民主党派的这一协议进行了报道,标题是“科隆荒唐的竞选协议——各党派承诺对移民只说好话”。但该报只字未提这份协议已有27年的历史。
科隆人怎么选?
马斯克转发的匈牙利网站“欧洲保守派”的报道认为,该协议就是一纸禁言令,不允许竞选者对移民有负面言论。
但科隆当地的政界人士驳斥了这一说法。基民盟(CDU)政治家居勒(Serap Güler)对西德意志电台表示,协议根本没有要求人们只说好话或者掩盖问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基民盟的一张竞选传单,内容是反对在科隆某社区修建难民营。传单被人举报给“移民融入圆桌会议”,但会议讨论后认为,传单没有问题。
观察人士并不认为,选择党在此次北威州地方选举中会大举攻城略地,但得票会比上一次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杜伊斯堡、盖尔森基辛等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城市。在5年前的上一次地方选举中,该党只获得5%的选票。
在科隆,最新民调显示,社民党和绿党的市长候选人目前支持度领先。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表示,他认为普京“厌倦”乌克兰战争,但是否能实现和平、结束欧洲这场二战以来最血腥的战争,仍有待观察。
乌克兰以及西欧大国领导人已表示,不认为普京对于实现乌克兰和平的态度是认真的。乌克兰及欧洲领导人警告,一旦俄罗斯赢得乌克兰战争,普京可能进而攻击欧洲以及美国领导的北约军事联盟。
正在访华的普京则驳斥上述说法,称之为“恐怖故事”和“歇斯底里”。普京称,俄罗斯是被迫在乌克兰采取行动,是由于西方企图借助北约夺取整个苏联解体后的地区。
普京在中国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会晤时表示:“对于乌克兰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我们从未反对。至于北约,则是另一码事。…我们在此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认为这对我们不可接受。”
对于乌克兰实现和平来说,如何确立一个安全保障——在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支持之下,这是最困难的障碍之一。
乌克兰表示,俄罗斯无权决定基辅能否加入北约,北约也作出类似表态。1949年成立的北约旨在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
普京称,在8月15日与特朗普的峰会上讨论了乌克兰安全事宜。“如果冲突结束,有一些确保乌克兰安全的选项”,他说道。“在我看来似乎有机会达成共识。”
普京还表示,俄罗斯愿与美国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合作。这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2022年3月,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后不久夺取了该核电站。
“我们可以与美国伙伴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合作”,普京说道,并补充说曾与华盛顿间接讨论过此事,他甚至愿意与乌克兰在该核电站合作。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普京与习近平在会谈期间宣布,两国将扩大双边合作关系。据新华社报道,双方签署了能源、航天、人工智能、农业、检验检疫、卫生、科研、教育、媒体等领域20余份双边合作文件。
报道称,两国元首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俄方密切高层交往,支持彼此发展振兴,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及时协调立场,推动中俄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普京赞扬俄中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此前,普京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
天然气加码、对俄免签
在普京与习近平会晤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立即宣布,将向中国输送更多天然气。俄罗斯新闻社(RIA)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中石油集团签署了一份相关协议。
根据协议,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将从年380亿立方米增至440亿立方米。此外,经远东管道的输送量也将从100亿立方米增至120亿立方米。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称,双方还同意修建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输气管道和过境蒙古的“联盟东方号”管道。
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谈判已持续五年,莫斯科与北京始终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谈判曾数次陷入僵局。随着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丧失欧洲油气市场,莫斯科不得不接受中国的大幅压价,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希望按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价格作为支付标准。米勒指出,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供应的天然气价格将低于欧洲市场,主要原因在于运输成本降低。
在中国外交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宣布,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起,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为期一年。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
9月2日上午,习近平还同普京以及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举行了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國之聲中文網)9月第一天,新學期開學不久,剛升上高二的伍六注意到同學充滿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興奮:再過兩天,北京就要舉行九三閱兵儀式,她們學校已經安排好讓學生透過大螢幕,集體觀看閱兵。
「我們強調的就是抗日戰爭勝利,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生活在中國東北,伍六從小熟悉官方的這套固定說詞,對於常常伴隨出現的愛國、反日民族主義,更是不陌生。她身邊老一輩的東北人傾向仇日,東北飯館甚至有道菜叫做「油炸小日本」。每年九一八,學生都要參加參訪活動,實地了解東三省曾經遭遇的侵略;她還聽過歷史老師在課堂上傳遞這樣的想法:「如果你在中國,你不記得日本人對中國做了什麼,那你就不配當中國人。」
去南京旅遊的經驗,也曾讓伍六感受到強烈的仇日情緒。「(中國)國內很強調說我們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也確實是很正義,人家都打到你家了,你還不把他趕跑嗎?」
伍六告訴DW,她很努力改變偏見,試著理解「不是每個日本人都壞」,卻還是免不了對日本存在一定程度的仇恨。「我發現我改不透,因為到現在還是會有人源源不斷地給你輸入這些觀念。」
遠在海峽對岸的台灣,同樣經歷過日本殖民,但如今反日氛圍相較之下不那麼濃厚,傳承給新世代的戰爭記憶也更為紛雜。
台灣南部的高三生黃同學自幼對戰爭的歷史很感興趣,課內課外接觸了各種戰爭故事。課堂上,他學過中華民國的「八年抗戰」歷史,讀過台籍日本兵的故事,稍微聽說這個群體戰後面臨的尷尬處境。他也記得自己的阿公曾談起殖民時期躲空襲的經驗,「阿公說,當時飛機是從中國那邊飛過來的」。
二戰末期,中華民國與美國盟軍曾多次轟炸當時是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了解到這樣的史實之後,黃同學不再從「抗戰勝利」角度來看待台灣的複雜經驗,而是只理解為「二戰結束」。
台灣脫離日本殖民後,換成中華民國統治。黃同學向DW形容,戰爭下的台灣像是被迫捲入的「零件」,難以形成主體論述,更留下許多難題需要解答:「你會感覺,我們不是一家人嗎?我們(台灣人的)身份證上面不是都寫中華民國嗎?可是為什麼我們講的事情差這麼多?」
詞彙的戰場:「抗戰勝利」與「終戰」之爭
80年前那場戰爭,日本的擴張野心把台灣和中國拉進戰火;80年後的今天,一場歷史詮釋之爭在海峽兩岸登場。
中國政府紀念的是9月3日,也就是日本簽署投降書的隔日。今年恰逢整數年,閱兵式的規模更顯盛大,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丁等20多國領袖都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同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九三閱兵前夕,官媒和黨媒強調要弘揚中國的「正確二戰史觀」,例如《求是》雜誌統整了習近平的論述,稱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並且「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民族偉大復興」的敘事加上「善惡二元對立」的框架,形塑出這樣的史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大決戰……幾千萬人為獨立、自由、和平所付出的犧牲不容否定。任何人想要否認、扭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8月15日發表的紀念文章則試圖兼容不同群體。他強調「團結必勝、侵略必敗」,並特別提到盟軍戰俘在台墜機事件,當時日本人和台灣各族群曾攜手搜救,卻一同遇到山難。他還提及今年台灣駐日代表首次獲邀參加廣島和長崎的和平紀念典禮,顯示雙方現在能以民主友盟之姿,為和平「肩並肩坐在一起」。
然而,賴清德因使用「終戰」描述二戰結束,遭國民黨陣營批評是「矮化抗戰史」,甚至「媚日」。這背後反映台灣不同群體對二戰歷史有不同的認知。
「終戰」一詞可以回溯到1945年昭和天皇宣布日本投降時宣讀的《終戰詔書》,有論者認為它淡化了日本戰敗恥辱。部分台派人士則主張,「終戰」更貼近日本殖民下的台灣人歷史現實,因為當時的台灣人並沒有「對日抗戰」,反而約有20萬人以日本兵或軍屬的身分上過戰場。
戰後,有過「抗戰」經歷的人隨國民黨政府陸續到台灣,中華民國展開統治,執政初始便把9月3日訂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後來改稱「軍人節」。大約四十年的威權統治之下,「對日抗戰勝利」成為台灣二戰歷史敘事的主旋律;台籍日本兵、高砂義勇隊等各種歷史經驗,因而被擠壓到台灣人記憶邊緣。
賴清德用「終戰」一詞,有論者解讀這是民進黨政府希望呈現不同於中華民國傳統的史觀。台灣歷史學者陳翠蓮向DW表示,「抗戰勝利」是戰後的統治者觀點,「把台灣的歷史記憶連根拔除,置入新的歷史敘述」。
「我們的土地上,有一批人在戰爭的時候是站在對抗日本、也就是抗戰的角度;但本地的台灣人,其實是在戰爭動員的狀態下,被迫不得不加入這個戰爭。」 陳翠蓮認為,台灣的歷史敘事應該要能夠如實呈現這樣的落差,而台灣民主化二、三十年來,也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漸漸長出多元的歷史理解,無論是誰都很難再強加單一史觀。
從政治攻防到歷史教育
政治人物爭論「終戰」與「抗戰勝利」用詞之際,社群平台許多網友感嘆教育對人民記憶與歷史認知的影響深遠。國民黨威權統治以來,台灣的歷史教育長期側重中國史,但近年課綱修改,台灣教育轉趨為呈現多元觀點。
2019年起,台灣施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又稱為「108課綱」,強調「人民的主體觀點」和各區域之間的互動關係。編排上,雖然仍是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基本架構,但更著重認識台灣自身歷史,並擴及台灣與東亞、與世界的關係。有些質疑者稱新課綱「去中國化」,但也有人主張它有助於學生更了解台灣的現實處境。
按照「108課綱」的理念,現在的台灣歷史教科書上不只一種史觀;任教於板橋高中的歷史老師黃惠貞向DW表示,「108課綱」可以說是一種「政治上的妥協」。例如二戰議題,高中三年內至少就要講三次,分別從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出發,以求涵蓋不同人民的視角。
在教學時數有限的情況下,黃惠貞盡可能在課堂上帶學生從概念去反推,理解不同立場。「比如我會告訴學生有很多說法,會有人講『終戰』,或者講『光復』,那我們就字詞來考證一下,這兩種說法背後指涉的立場是什麼。」
「我必須要很清楚認識到,學生的歷史知識並不只是從我的課堂上取得……特別是跟立場有關的知識。」黃惠貞認為,歷史老師要做的是教學生學會辨識立場的工具,讓他們有能力在各自的人生中,自己形塑、選擇、甚至轉換立場。
台灣北部一位歷史兼課老師張先生告訴DW,他也會試著在課本的基礎上,對學生拋出一些「挑釁」課本內容和學生既有認知的提問,逼使他們從當時人的角度去思考,進而發現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可能不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 。
舉例來說,講到二戰期間蔣介石與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達成了《開羅宣言》,他會請學生去查出蔣介石以什麼身分代表中國與會,進一步思索更複雜的問題:「蔣介石頭銜是叫做軍委會主席,甚至不是政治上的領導人物……那他出現在那個地方到底是為什麼?這件事情的合法性如何?」
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有時間和能力按照課綱理念發揮、帶動學生討論。就讀台灣南部名校的黃同學就說,他的歷史老師通常只照課本講。
黃同學形容,課本就像是「給你一碗白飯」,沒有讓他感受到試圖強加特定史觀。以他們學校採用的「三民書局」教科書為例,說到二戰如何結束既不是寫「終戰」一詞,也不是用「抗戰勝利」,僅僅是說日本在8月15日無條件投降。
相較之下,中國的歷史課本在黃同學看來像是「瘋狂加料」,「你吃的是米,可是你的味蕾感受到的是調味料」。
在政府大力主導之下,中國教科書的二戰歷史敘事不脫於官方的表層說法。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必修歷史課本上說:「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接受過中國高中教育、後來赴澳洲留學的海外中國人何立言向DW表示,「中國反法西斯」這個名頭用了很多年,但從沒有遇過有老師仔細說明什麼是「法西斯」,而是只傳達出「日本就是法西斯,納粹德國就是法西斯,那你記住了,我們的敵人就是法西斯」。
「所有的抗戰敘事裡面都是說,我們的侵略者絕對是壞人……因為你一旦承認他的人性,再去對他進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或是嚴重很多的報復的話,就會喪失了正當性。」何立言認為,中國官方不斷重複仇恨與受害者的敘事,強化了仇日情緒,甚至可能引向一種危險的結局,那就是「用一場戰爭去解決另一場戰爭」。
從政府到民間,強調中國民族主義的二戰敘事塑造出「唯一正確」、不容挑戰的論述,有些學生因此傾向不表達看法,選擇噤聲。
一位選修日語、嚮往赴日留學的中國高三學生詩雨告訴DW,她有一些很「激烈愛國」的同學,會覺得「要直接發射原子彈把日本打沉了」;遇到這種同學,她通常選擇沉默,「要實在非得讓我說的話,我就順從一下……就是怕被人說」。
當代需要什麼樣的戰爭敘事?
台灣大學的歷史學者陳翠蓮指出,中國的近代史有一種「很強的恥辱感」,影響到當代怎麼看待歷史。「他們的歷史敘事一方面是要重新找回中國夢、中國人的光榮,再配合政治意圖,會強調怎麼恢復中國的榮光,例如從中國租借出去、割出去的,都要一一收回來,所以香港是第一個,台灣是接下來的目標。」
若要跳脫民族主義式敘事,或許需要對戰爭建立更立體的理解。陳翠蓮說,在大學歷史系課堂上,通常不是從特定國家的立場出發,而是拆解戰爭的脈絡,例如戰爭在什麼情境發生、哪些國家出於何種企圖、如何宣傳、動員了哪些人、這些人又受到什麼影響。
台灣高中歷史老師黃惠貞說,講到戰爭,絕不應歌頌任何所謂「偉大的戰役」,因為每一場戰役背後都是無數的平民苦難。「這些人戰死的理由是什麼,我們需要好好去認識,然後我們要想怎麼去看待這些為了自己相信的信念而戰死的人,才知道要怎麼去做選擇。」
創辦「故事」歷史推廣網站的台灣出版人涂豐恩告訴DW,二戰的歷史情境,也有能夠跟當代對照之處。當今台海兩岸的緊張情境下,台灣內部有人認為應盡速備戰,也有人認為應放低姿態;同理,二戰期間也有主戰與主和派,能幫助現在的人借鏡、依自身處境做出更好的決定。
涂豐恩還觀察到,二戰結束80週年之際,日本的出版界陸續出了很多對戰爭的新詮釋;台灣雖推出了一些翻譯著作,但仍較少有本土的書寫。他補充道,近幾年有《由島至島》、《聽海湧》等影視作品,從東南亞的視角去看台灣在二戰中的角色,這些都有助於觸發更多討論,回應當代社會。
中國也有談二戰議題的新電影推出,但在嚴格的審查之下,基本上仍只能說官方能夠容許的故事。許多「愛國電影」常遭外界詬病,例如《南京照相館》便遭批渲染、鼓動仇恨。
在澳洲的海外中國人何立言說,置身於中國的抗戰敘事體系之中,必然會接收到充滿愛國主義與仇恨色彩的訊息,也很難沒有情緒反應。「你一旦選擇留在那裡,你想什麼,就不是你能決定的了。」
何立言談及自身與友人的經驗,認知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從民族主義敘事裡脫身,也不是每個人都撐得住時時刻刻的高度反思、去對自己「進行一種個人化的戰爭」。何立言說,那樣的反思非常消磨,但是「人不能每時每刻都體會痛苦,那活不下去」。
東北的高中生伍六認為,「愛國電影可以有」,因為人民還是有義務知道自己的國家發生過什麼事情;然而,現在大部分的戰爭片卻反而像是在發揚另一種軍國主義。
「如果說理性一點的愛國,我就會把史實放在你這邊,你自己去想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去想到說,我們確實應該反對法西斯……而不是說,我不告訴你史實,就只告訴你應該怎麼想。」
伍六表示,戰爭應該是涉及全人類的事情,不該只局限於「誰打了你,你討厭誰」的層次。她認為,重要的是該如何從中汲取教訓,才能不讓戰爭再有重演的可能。
出於安全考量,中國學生伍六、詩雨、何立言皆為化名。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二(9月2日)展開雙邊會談,是否能促使普丁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並進一步推動俄烏停火,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此前,普丁在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峰會期間,為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行為辯解,稱烏克蘭戰爭是因為基輔受到西方支持發動的「政變」,以及北約持續東擴所造成。普丁提到他上個月於阿拉斯加和美國總統川普的談話,聲稱已經達成了「可為和平鋪路的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政府週一公布的《天津宣言》中,長達20多頁的文件裡提到了以哈衝突,譴責造成加薩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的行為,以及以色列和美國於6月對上合組織成員國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卻沒有提及已經持續長達3年的俄烏戰爭。
對此,烏克蘭外交部透過聲明回應《天津宣言》:「令人訝異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竟然沒有被納入這樣一份重要的文件當中。」
烏方還指出,刻意忽略俄烏衝突是莫斯科試圖藉此「營造世界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意見分歧的假象」,想藉此展現出只有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
烏克蘭外交部補充:「鑑於中國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角色,我們歡迎北京在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前提下,積極參與促進對烏克蘭的和平努力。」
習近平為印俄合作牽線
儘管上合組織峰會期間並未達成任何重大決定,但在美國總統川普試圖切斷俄羅斯與中國的聯繫、要求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之際,習近平、普丁和印度總理莫迪在天津相互擁抱、有說有笑的畫面,也向美方釋出了強而有力的訊息。
川普政府為了推動烏克蘭和平協議,不斷擴大對印度施壓,要求該國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還因此對印度加徵50%的高額關稅。但莫迪並未因此遠離俄羅斯,反而在週一與普丁會談時,強調了雙邊合作關係。莫迪稱,雙方探討了在「貿易、化肥、太空、安全與文化等所有領域」深化合作的可能。
預計將於12月訪問印度的普丁也稱呼莫迪為「親愛的朋友」,並表示:「俄羅斯和印度數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友好且互信的特殊關係。這正是我們未來持續發展雙邊關係的基礎。」
中俄印關係:友善也有底線
《華爾街日報》引述澳洲洛伊研究所執行長富利洛夫(Michael Fullilove)分析報導,天津會談的友好氣氛將為西方各國敲響警鐘。他指出,川普對普丁的溫和態度實際上並沒有讓俄羅斯疏遠中國;美國持續對莫迪施壓也反倒讓印度跟俄羅斯越走越近,並讓中印關係升溫。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分析員宋高祖向DW表示,各成員國在《天津宣言》中,針對譴責今年4月的帕哈甘姆(Pahalgam)恐攻事件達成共識,讓印度備感尊重;對以色列和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一致反對立場,也可以被解讀為印度在被川普政府徵收50%的高額對等關稅後,對美的態度出現轉變。
日本印度太平洋問題研究所(RIIPA) 兼任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也告訴DW,這可能對中國有利,因為這樣的態度顯示出印度不再那麼親近美國,如果能夠把這一點放大、加以宣傳,並向美國展示「印度不再是你們俱樂部的一員,現在開始轉向我們這一邊」,那麼這對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是有價值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印度在上合峰會期間對中國及俄羅斯展現了積極合作的態度,但並沒有和其他成員國一起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莫迪也不會出席北京本週三的大規模閱兵儀式,凸顯出中印關係仍存在根本性未決的問題。
胡莎娜也指出,中印之間仍然缺乏互信,中印俄三方此次的態度相較於實質性的結盟,反而更像是一場平衡行動(balancing act)。
DW記者李宥臻對本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发表客座评论写道,在数十年的一胎化政策之后,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育率持续下滑、性别比例失衡、年轻女性数量锐减,而这一切都与当年的古罗马帝国惊人相似。这篇题为《中国及其“无子女国家”风险》的评论写道:
“在古罗马,每个女性在绝经前必须生育五到七个孩子才能维持总人口数量。但尽管出现了人口不足的问题,罗马人却仍在积极推行所谓优生学(Eugenik|),女婴更是面临被杀的风险。而由于女性短缺,总人口下降的趋势也被进一步加剧。
中国也同样进行了控制人口的试验:1980年至2015年,中国实行了带有优生学色彩的‘少生优育’的一胎化政策。官方数据显示,从1980年至2020年,中国总共实施了3.69亿次人工流产,其中包括部分强制堕胎。仅2020年一年内,就有43%的妊娠被人为终止。
同古罗马一样,中国人工流产案例中的女婴也占比极高。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至9岁儿童中,女孩同男孩的比例为100:119。这种性别比例失衡带来了人口学层面上的长期后果:2013年至2024年期间,首次结婚的人数下降了61%。而这一趋势想必仍会继续,因为截至2050年,20岁至34岁的女性人口将会减少一般,而中国新生儿中的85%是由这一年龄段女性完成的。”
《商报》这篇客座评论的作者易富贤,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他长期关注中国人口问题,也是中国一胎化政策的坚定反对者。在《商报》的客座评论中,易富贤写道,古罗马和现代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精英阶层缺乏生育热情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等等:
”经历了数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之后,中国正在变成某种‘无子女国家’。到2023年,中国总体生育率下降至每名女性1.0个孩子,而在上海近一半城区,生育率甚至已经降至0.4。
由于财政困窘、外敌入侵以及与日俱增的行政负担,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一分为二。人口危机极其严重的西罗马帝国不得不依赖移民来维持经济和军队。但由于无法成功融合这些移民,西罗马帝国最终于公元476年灭亡,欧洲也由此进入了中世纪。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得益于较高的出生率和充裕的财富得以延续了一千年之久。
为了遏制人口下降的趋势,罗马帝国采取了比今日中国更多、更激进的应对措施,但仍未能摆脱亡国命运。而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则比当年的罗马帝国要多得多,比如日益普及的避孕措施,生育年龄的大幅推迟,以及大量资源需要被投入养老和护理体系,而不是用于家庭和育儿。中国如果不能逆转人口下降的趋势,那么罗马帝国灭亡的历史就有可能会重演。”
吸引中国留学生 符合美国利益
从发出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的威胁,到欢迎六十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特朗普政府又完成了一次令人大跌眼镜的政策大反转。《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美国的这一政策反转,自有其政治和经济层面的考量:
“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宣布,政府将‘激进撤销’中国学生的居留许可,尤其是那些与共产党有关联或者涉及‘敏感研究领域’的学生。覆盖面之大,几乎涉及了中国留学生的大多数。卢比奥的计划已经开始辅助实施,而且不仅针对中国。来自阿富汗、中国、印度和伊朗等国学生所面临的签证门槛被大幅提高,以至于很多人无法在开学前顺利拿到签证。
在这种敌对氛围的作用下,很多外国学者和企业家已经离开了美国。香港《南华早报》几乎每天都会报道中国著名学者离开哈佛等美国名校回国任教的消息。
去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就展示了一种或许可行的中间道路:根据法律和明确的标准,对硕士以上学生、研究者以及雇员进行安全审查。为最大程度保障学术自由,这项措施不涉及基础研究领域,只有当研究项目可被用于军事目的、当事人具有军方背景或来自出口管制国家时,才会开展安全审查。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美国未来也将对中国学生进行审查。至于如何对60万人实施审查,目前尚不得而知。对于如何对待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美国显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不过,对华鹰派人物卢比奥将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排除在美国高校体制之外的计划,似乎已经不了了之,这无疑是件好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官员周一证实,周日(8月31日)下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乘坐的飞机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Plovdiv)机场准备降落时,航机的GPS导航服务中断。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Arianna Podesta)表示:“我们可以确认确实存在GPS干扰,但飞机安全降落。”
发言人表示,欧盟从保加利亚当局收到情报,称“他们怀疑此次公然干扰是俄罗斯所为”。她还补充道:“我们非常清楚,威胁和恐吓是俄罗斯敌对行动的惯用手段。”
保加利亚官方发表的声明称,当飞机接近普罗夫迪夫机场时,“飞机GPS导航卫星信号中断”。
纸质地图帮了大忙
《金融时报》报道称,由于导航失灵,飞机在空中多停留了一个小时。后来飞行员决定使用纸质地图手动操纵飞机降落。
普罗夫迪夫是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该地的机场主要供廉价航空公司和包机使用。保加利亚空中交通服务管理局在给《金融时报》的一份声明中称:“自2022年2月以来,GPS干扰事件显著增加。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你的信息不正确”。
此前,欧盟各国政府曾在不同场合发出警告称,俄罗斯干扰GPS的行为正在加剧,可能导致商业飞机在中途迷失方向,从而引发重大空难。
长期以来,西方官员一直指责莫斯科对欧洲国家发动“混合战争”,包括网络攻击以及间谍和破坏活动。
欧委会发言人周一表示,“当然,此次事件之后,欧盟将继续加大防卫开支和战备方面的投入。”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期间表示,北约必须停止东扩,否则乌克兰难以实现和平。他与中国和印度领导人会谈后强调:“要为乌克兰找到持久解决方案,必须消除这场危机的根源。”
俄罗斯于2014年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2022年2月向乌克兰发动了持续至今的侵略战争。2019年,乌克兰将加入北约和欧盟的目标写入宪法。
普京在天津的讲话还呼吁对全球政治秩序进行重组。他表示:“以欧洲为中心、以跨大西洋为核心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报道,他强调,未来属于一种“能够兼顾尽可能多国家利益、并实现真正均衡”的体系。
普京同时肯定了中国和印度的斡旋努力。他提到,上个月在阿拉斯加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峰会时达成了一些协议,为乌克兰和平开辟了道路。他还已将与特朗普会谈的成果告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中国和印度是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印度总理莫迪在天津重申与俄罗斯的友谊,但同时表达了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期待。
与此同时,德国联邦议院两大党团主席施潘(Jens Spahn 基民盟/基社盟)和米尔施(Matthias Miersch,社民党)抵达乌克兰访问。德国大使马丁·耶格尔(Martin Jäger)在基辅迎接了代表团。米尔施表示:“这次访问是在艰难时刻传递支持和团结的信号。”不过,谈及阿拉斯加的普特会,他语气谨慎地说:“外界曾寄予巨大希望,但现在更多的是现实的清醒。”
德国总理梅尔茨则宣布,本周将继续推动欧美之间的磋商,目标仍是促成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面。他强调,应当在必要时邀请更多参与方,共同敲定停火协议。但他也直言:“我不会抱有任何幻想。这场战争可能还会持续许多个月。”
据媒体报道,本周四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巴黎与梅尔茨、英国首相斯塔默以及北约秘书长吕特举行会谈。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8月29日晚,一场震动国际的“光影抗议”在重庆上演。重庆大学城核心商业区一栋高楼外墙上,突然出现数条巨幅投影标语:
“打倒红色法西斯,推翻共产党暴政!”
“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自由不是恩赐要去夺回!”
“起来吧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反抗夺回自己的权利!”
“不要谎言要真相,不要奴役要自由,暴政共产党下台!”
这场持续近五十分钟的投影抗议迅速传遍网络,引起国际舆论关注。警方最终锁定光源,却只在房间里找到一封劝告“不要助纣为虐”的手写公开信。
事件发起者戚洪,如今已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身在英国。他的名字在社交媒体上被不少人称为“勇士”,但在伦敦郊外一间咖啡馆与记者见面时,他摇头说:“我不是什么勇士,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忍无可忍,总得有人出来做点什么吧。”
在伦敦的会面
戚洪中等身材,身形健壮,头戴灰色棒球帽,衬衫扎进牛仔裤,脚踏运动鞋,看上去干练爽快。虽然他笑着开场,但也坦言自己“这几天没怎么休息好”。
“紧张主要是担心国内的亲人会被牵连。我后来跟家里人说了,这次可能回不去中国了。”据他透露,重庆老家的亲戚已经被警方登门盘问。
从“仇恨宣传”到投影抗议
谈及这次行动的直接动因,戚洪提到中共9·3北京大阅兵前夕铺天盖地的“仇恨宣传”。
“我学佛以后,对政府动用国家机器煽动仇恨特别反感。种下仇恨的因,就会结出仇恨的果。”在他看来,中共不断渲染日本侵华的历史,却从不反思自身在内战、土改、大跃进、文革、六四等运动中制造的无数惨剧。
“看到他们再一次煽动仇恨,我实在忍无可忍。”
筹划到执行用了两三个月时间。原本他计划在9月2日(阅兵前夕)投影,但担心旅店房间提前被发现,最终决定8月29日先行行动。“旅店房间一天200多块钱,我干脆一下租到9月3日。”
漫长的觉醒:读书与学佛
戚洪并不讳言,投影事件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我16岁就被迫辍学,但我一直喜欢读书。特别是当我读了《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感觉如梦初醒——几十年前别人写的,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吗?”
此外,他的学佛经历也让他更加坚定:“我常跟孩子们讲因果。我不希望他们继续活在这种社会。中国社会就像粪坑,而你在里面还要被迫说‘粪好香’。”
参考前人,留下火种
在构思抗议方式时,他受到“北京四通桥勇士”彭立发、“白纸运动”年轻人,以及2023年济南投影标语的柴松启发。
“最终选择大学城,是因为那里的学生就像种子,虽然不会马上行动,但总有一天会觉醒。”
为了效果,他甚至买了雕刻机自己刻字,调试投影机光角度与焦距。但他笑说:“字还是小了点,如果再大一些就完美了。”
在房间里,他留下了一封信,写道:“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请尽量不要助纣为虐……也许你现在是受益者,但终有一天你会是受害者。若迫不得已,可以把枪口往上抬一点。”
他说写信是“临时起意”,只是希望能在警察心里埋下一颗良知的种子。
未来仍是未知数
戚洪透露,他想过去美国,但最终考虑到英国的签证条件、以及这里是《大宪章》与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才带家人来到伦敦。
然而,新的环境同样让他有些不适应:“来到英国后,突然发现所有叙事语境都不一样了。”目前前途未定,未来如何,他坦言仍是个问号。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位22岁准备学习哲学的中国留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他入境美国会遇到阻碍。这位留学生经过29小时的飞行旅途之后,抵达了德克萨斯州的一座机场。他的目的地是休斯顿大学。
他的赴美文件手续齐备,所学的又是文科,并非可能引起怀疑的技术类领域。他获得了美国高校的全额奖学金,之前还曾在康奈尔大学参加过一个学期的交流项目,没有遇到过任何麻烦。
由于事件的政治敏感性,这名中国留学生只肯透露他姓“顾”。
小顾说,入境美国的时候他被拦下并接受讯问,36小时后被送上返回中国的飞机。他还被禁止五年内再次入境美国,学术梦想就此戛然而止。
他说:“我所期待的生活已经毫无可能了。”
小顾是持有有效入境许可,却在抵达美国时被遣返或遭到严密盘问的众多中国学生之一。这引发了北京方面的强烈抗议,也反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变化的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一度计划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但不久后他本人又表示欢迎数十万中国学生赴美,部分原因是帮助一些美国高校维持运营。
更多阅读:长平观察:特朗普不懂中国留学生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采取限制措施
美国一些官员和议员对中国留学生,尤其是从事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研究的学生,心存疑虑,担心他们与中国政府或军方存在关联。部分议员甚至提出希望彻底禁止中国学生入境。
目前没有确切数据表明最近几周有多少持有效签证的中国学生在美国机场遭到盘问或被遣返。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未回应美联社发出获取相关数据以及置评的请求。
最近,特朗普表示他曾告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我们很荣幸有他们(中国)的学生来美国”。但他也补充说:“不过,我们仔细核查,看看都有谁来了。”
中国驻美大使馆表示,已收到10多起中国学生和学者在入境美国时被审问、骚扰和遣返的报告。
中国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方频繁对中国学生学者实施歧视性、政治驱动和选择性的执法,给他们造成了身心伤害、经济损失,令他们的学业中断。”
使馆方面还表示,中国这些学生学者被以所谓“签证问题”或“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借口遣返。
按照中国使馆方面的说法,这些学生和学者被带到小房间受到长时间盘问,反复被问及与学业无关的问题,还被迫在寒冷的房间里长时间等待,没有毯子或被褥。有些人靠铝箔纸取暖,有些人被扣留的时间超过80小时。
中方指责美方的这些做法“与特朗普总统的表态背道而驰”,同时也指责美国一些部门和执法人员未能“忠实履行总统的承诺”。白宫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上周,特朗普在接受美国一家保守派新闻网站的采访时说:“如果你对一个国家说,我不会接收你们国家的学生,这对这个国家是一种很大的侮辱。”
“我认为我们现在做的是对的。与别的国家保持良好关系是好事,不是坏事,尤其是那些有核武器的国家。”特朗普说。
更多阅读:中美关系僵持不下,留学生何去何从?
“我以后该怎么办?”
小顾告诉美联社,他非常喜欢在康奈尔大学的经历,因此申请在美国大学攻读哲学。
尽管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更加严格,但他并不太担心。甚至在休斯顿机场落地后被海关官员拦下带去问话时,他也没有太在意。在这之后他的行李被搜查,电子设备也被扣下。
小顾说,海关人员检查完设备后,开始盘问他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他的父母是党员,但他本人从未入党,不过和几乎所有中国青少年一样,他是共青团员。
海关人员还盘问了他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关系,这些信息出现在他的聊天记录中。小顾表示,那只是和同学的聊天中提到过,他本人并未接受中国政府的资助。
在经历了三轮长达10小时的盘问后,小顾被告知,他将被遣返。他说,海关没有给他出具具体的遣返理由。他提供给美联社的遣返文件上写着“文件不充分”。
得知自己要被遣返时,小顾已经40多小时几乎没合眼了。
“我紧张到全身发抖,一方面是冷得发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紧张,”他说。“当我得知要被遣返时,脑子里有无数个念头:我以后该怎么办?”
直到第二天,他才被送上返回中国的航班。
如今,小顾正在考虑上诉,但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并花费数千美元。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新社报道称,军事专家一直在分析社交媒体上最近几次阅兵式排练的照片和录像。这些照片和视频展示了反舰导弹、尖端无人潜艇、反导系统以及更多可能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亮相的军事科技成果。
尽管官方对周三将展示的武器清单保密,但许多军事爱好者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型武器系统,包括传闻中的巨型激光武器。
排练中亮相的有四款新型反舰导弹: YJ-15, YJ-17, YJ-19和YJ-20。“YJ”是“鹰击”的缩写。这些导弹可以从舰艇或飞机上发射,旨在对大型舰艇造成致命打击。鹰击-17、鹰击-19和鹰击-20可采用高超音速飞行,这意味着它们的飞行速度至少是音速的五倍。世界各国的阅兵仪式:纪念革命或展示独裁
无人潜艇、卫星猎手
军事评论员、曾执教于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现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宋忠平在谈到台湾海峡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时告诉法新社:“中国必须发展强大的反舰和反航母能力,以防止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彩排期间,人们还看到两艘新型超大型鱼雷形无人潜航器。据海军新闻网站Naval News报道,第一艘编号为“AJX002”的无人潜航器长18至20米。第二艘则隐藏在防水布下。
报道称,尽管中国在水面舰艇力量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项目——至少有五种型号已下水。
红旗-29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则仍带有神秘色彩。一些中国分析人士将其描述为“卫星猎手”,称它能够拦截在500公里高空、位于大气层外的导弹以及低轨道卫星。
该系统安装在轮式车辆上,配备两个导弹发射箱,每个发射箱直径约1.5米。其性能使其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拦截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拦截系统之一。
军备“重大升级”
据《南华早报》报道,一辆车身涂着迷彩,外覆防水布的巨大的车辆上,可能是一种能够使用强力激光击落导弹和无人机的防御系统。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X账号“赵大帅”声称,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防空系统”。
能够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预计将在此次阅兵式上占据显著位置。分析人士宋忠平告诉法新社,核武器与阅兵式上展示的其他武器一样,“将有助于提升中美之间的军事力量平衡”。
引人注目的还有新一代军用车辆,尤其是一款新型坦克——其规格略小于99A型主战坦克。据报道99A型坦克自2011年起服役。
如果这款坦克以及9月3日展出的其他装备确实如中国所声称的那样,是国产并已服役,那么中国军队“相比世界其他主要先进军队,已经历了一次重大升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中国军事的教授詹姆斯·查尔(James Char)表示。“然而,我们无法在这种仪式性(而非作战性)的环境下评估所有武器装备的实际能力,”他接着补充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9月1日)在天津上合峰会发言时,抨击国际秩序中的“霸凌行径”,并借此次峰会强调北京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影响力。
习近平表示,当前的国际局势正变得“更加混乱和纠结”。他同时批评“某些国家”的霸凌行径——这被视为暗示美国。他说:“展望未来,世界动荡变革,我们仍须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更好发挥组织功能。”
包括普京、卢卡申科和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十国领导人提前抵达天津,在红地毯上亮相并合影留念。有视频画面显示,习近平、普京和莫迪三人正在交谈,身旁配有各自的随行翻译。
上合组织成员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白俄罗斯。该组织倡导‘非西方模式’的合作,旨在为传统国际联盟之外提供另一种选择。
8月31日开启的天津上合组织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与会国包括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阿富汗、蒙古两个观察员国以及14个对话伙伴,总共26个国家。9月3日,北京将举行大型阅兵活动,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
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印度总理莫迪等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双边会谈。莫迪表示,印度愿在“相互信任、互利互惠且相互体谅”的基础上推进双边关系。法新社指出,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施加贸易关税压力下,中印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
此次中国之行,俄罗斯总统普京随行团队包括高级政要及商界代表。印度总理与普京周一在峰会间隙会晤,此次会面凸显两国关系的加深。美联社指出,两人讨论重点包括地区稳定、双边贸易以及能源合作。据普京外交顾问乌沙科夫称,普京计划于12月赴印度,出席第23届印俄年度峰会。据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会谈正式开始前,普京与莫迪在一辆俄罗斯高端国产豪华车中单独交谈近一小时。此次会晤引起外界关注,因为不久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使总关税达到50%,以回应印度继续购买廉价俄罗斯石油。
本次峰会也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上合峰会。天津街头悬挂的宣传海报用中俄文书写“互利共赢”“平等”等字样。 多位与会领导人将于周三在北京观看阅兵仪式,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亦将出席。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週五(8月29日)晚上10點左右,重慶大學城熙街一棟大樓的外牆出現大型投影標語寫道,「沒有共產黨才有新中國,自由不是恩賜要去奪回」、「起來吧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起來反抗奪回自己的權利」、「打倒紅色法西斯,推翻共產黨暴政」、「不要謊言要真相,不要奴役要自由,暴政共產黨下台」,全程持續了超過50分鐘,直到當地警方找到投影設備。
相關畫面迅速在中國及海外社群平台上擴散。關注中國時事的「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在X平台分享事發畫面,同時也公布中國警察找到投影設備放置的房間、入內關閉設備的監視器畫面,以及發起人留在房間桌上的親筆信。
根據「李老師不是你老師」,信件上寫著:「我不屬於任何組織,之所以走到這一步,也是無可奈何……共產黨在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請盡量不要助紂為虐。」
「自從蘇共在這片土地上以來,甚至奪取政權以來,三年一大運動,十年一小運動,讓多少人家破人亡,受盡迫害,他們除了謊言還有什麼,他們就是法西斯。」信上稱,中國共產黨政府以謊言治國,以暴力壓制正義之士和敢於出頭的人,呼籲民眾「要覺醒去了解真相,真相就是真相」。
此事發起者戚洪在週日(31日)的「不明白播客」直播接受美籍華裔媒體人袁莉訪問。戚洪因為安全考量並未露面,但表示已於8月20日離開中國,與家人一同前往英國,29日當天是遠端操作投影。原本有點擔心計畫失敗,而且面對「龐大的暴力機構」還是有所擔憂,但沒有預料到事情發生後會有如此大的迴響。
根據戚洪在節目中自述,他今年43歲,出身重慶山村,16歲因為家庭關係輟學,當時趕上南方打工熱潮,前往東莞打工,之後到北京生活,並於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離開。
戚洪分享,他是受到「四通橋事件」的彭立發、白紙運動青年及今年4月成都一天橋事件的啟發,想用自己的方式把心聲吐露出來。
戚洪透露,他從今年7月開始計畫相關行動,原本想利用無人機撒傳單,但後來決定效仿柴松的做法,以投影標語行動。柴松在2023年中國兩會召開前,從美國遠端控制,在山東濟南的一棟大樓外投影「打倒共產黨、打倒習近平」標語。
戚洪說,之所以會選擇在重慶大學城是因為他認為大學生需要被引導,雖然不能馬上行動,但他形容「這就像種子一樣,總有一天他會覺醒」。他也稱,原本打算在9月3日閱兵當天播放投影標語,但因為擔心時間太長會出現變數,加上學生即將開學,附近也會有比較多人潮,因此才改為在29日行動。
對於放在房間給警察的信,戚洪表示他並沒有「預謀」,但希望透過這封信在人們心中埋下種子,並強調他非常反對暴力革命。
這段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直播節目在播出不到一天後已累積超過20萬次觀看,許多中國網友在留言處稱讚戚洪的行為,並表示「這種有勇有謀的行動會鼓勵更多的人模仿,使原子化的社會慢慢形成共識!」、「了不起,一個普通人做了不普通的事,他為自己發聲,也是在為同樣處境的中國人發聲。」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成千上万名乌克兰儿童被俄罗斯绑架。只有一小部分儿童成功回家。许多家庭仍在艰难地寻找孩子,有些人甚至采取了极端手段,只为救回自己的孩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报》发表长篇评论写道,当年共产阵营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已经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国得到了实现。西方人有一天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这篇题为《中国如何将我们变成中国人》的评论写道:
“相较于马斯克、扎克伯格等美国高科技巨头,中国的‘超级应用’虽然更具颠覆性,但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硅谷的自由主义精神却完全不同。在 Deepseek 等语言模型投入市场前,首先要接受中国审查机构的全面检查,要确保这些人工智能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官方于2012年正式确定的,其中也包括和谐、爱国、诚信和友善。如今这些价值观已出现在各个中小学的墙报上。尽管这些抽象概念如何通过代码得到体现,外界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却是,人工智能必须严格执行党的路线,不得违背国家利益,更不能涉足分裂主义。有鉴于此,每当DeepSeek被问及台湾、西藏或天安门事件等敏感议题时,它就会突然出现记忆空缺。
中国的软实力输出
中国的诉求可不仅仅限于成为人工智能的技术主导,更是要把中国的价值观输往全球。在意识形态日益淡薄的当今世界,单凭社会主义的枯燥理论恐怕难以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在试图占领文化政策的阵地,例如,大力扩张孔子学院网络。不过这一尝试收效有限,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中断了同相关大学的合作。
相比之下,中国流行文化的输出进展更为理想。例如,中国借助 AI 技术制作的动画片 《哪吒2》已经成为票房和出口的双料冠军。这部影片改编自16世纪的中国神话,已经在包括德国在内的全球影院斩获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迄今为止,还从没有过一部非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打破过十亿美元的票房记录。这场视觉盛宴对皮克斯和迪士尼构成了强烈挑战。就连《纽约时报》都不禁质问:‘现在谁还需要好莱坞呢?’”
《世界报》的评论写道,除人工智能以外,TikTok也已成为中国政府最强大的软实力工具之一,以至于美国考虑全面封禁。而借助TikTok平台,一款来自中国的毛绒玩偶Labubu今夏也开始风靡全球。与此同时,快速崛起的中国电动车也在输入“文化代码”。
“正如政治学者Daniel A. Bell和王佩在他们2020年出版的《正义等级》一书中描绘的那样:无人驾驶车辆应被纳入一个有等级的网络,按照儒家理论,这些设备编程时应输入尊重和注意事项之类的‘等级’观念。在拉萨,或许无人驾驶车辆需要被输入佛教理念,以便让汽车慢速行驶,避免杀生,昆虫也应得到保护。或许驾驶技术的中国化能为提高道路交通文明提供机遇,但这也意味着,道德标准不再是在西方,而是在远东制定。”
习近平感谢特朗普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写道,本周末,中俄印三国领导人将在中国欢聚一堂,而将印度总理莫迪推向北京怀抱的,恰恰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这篇题为《习近平感谢特朗普》的评论写道:
“特朗普何以犯下单挑印度这样一个战略性错误,至今仍是不解之谜。特朗普团队中,印太问题专家为数不多,这一点众所周知。但他得罪印度,这个中国势力范围内最具潜力、也最重要的盟友,却无疑是一个冒险行为。当然,新德里传统上一直以‘不结盟’为由执行摇摆的外交政策,这也是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的生存战略。但要想同印度打交道,就必须认真对待印度。
毫无疑问,此次中印靠拢绝非‘爱的婚礼’。尽管自身也问题重重,但中国毕竟要比印度强大,在东亚和南亚部分地区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因此,中国不可能同印度进行平等的接触。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恰恰是欧盟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然印度不会公开承认,但该国现在急需盟友。与其投靠中国共产党领袖、伊朗神权领导人以及俄罗斯的战争狂人,印度在欧洲这一自由世界里寻求盟友,想必更有面子。印度订购德国潜艇的相关谈判,就可以成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这些潜艇必须配备美制作战系统。”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周日在首都雅加达总统府发表讲话,对近期因社会不平等和经济问题而爆发的全国性抗议活动表示强烈谴责,并称部分行为“已接近叛国与恐怖主义”。不过,他也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回应抗议诉求的让步措施。
普拉博沃表示:“和平集会的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与保护,但我们不能否认,部分行为已超出法律范畴,甚至已经违法,趋向于叛国与恐怖主义。”
他说,抗议活动应该和平进行,如果有人破坏公共设施或抢劫私人住宅,“国家必须介入保护其公民”。
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期在多个主要城市爆发抗议浪潮。抗议活动因一名年轻摩托车快递员阿凡·库尔尼亚万(Affan Kurniawan)在示威中被警方车辆撞死而进一步升级。
议员补贴引发众怒
抗议的导火索之一是议会近期批准的一项新政策,为每位议员提供每月高达5000万印尼盾(约合3000美元)的住房补贴。该金额远高于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最低工资近十倍,在经济较弱地区甚至高达二十倍,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据报道,周日凌晨,财政部长斯里·穆利亚尼·英德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位于南丹格朗的住所遭到洗劫。一名邻居向法新社透露,袭击者分为两批,第一批为数十辆摩托车,每辆载有两至三人;第二批约有150人,抢走了电视、音响、客厅装饰、衣物及餐具等物品。
总统在压力下让步
在面对持续升级的抗议压力下,普拉博沃总统于周日宣布,国会已同意撤销部分议员津贴政策。“国会领导人已表示将撤销若干政策,包括议员津贴的额度,并暂停海外公务出行。”他在多位政党领导人陪同下宣布。
尽管做出让步,普拉博沃仍强调国家必须保护公共财产,并已指示警方与军方对抢劫行为采取“最强硬的措施”。
此外,普拉博沃已取消原定于9月3日前往中国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行程,以应对国内局势。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也于周六宣布,因应当前局势,已在印尼暂时关闭直播功能,预计暂停数日。该平台在印尼拥有超过1亿用户。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全球苏穆德船队”将从西班牙出发。苏穆德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坚定不移”。
除了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外,葡萄牙左翼政治家玛丽安娜·莫尔塔瓜(Mariana Mortagua)和前巴塞罗那市长阿达·科劳(Ada Colau)也将加入该船队。
通贝里表示,9月4日还将有数十艘船从突尼斯和其他港口前往加沙。预计有来自44个国家的数百人参加这一行动。
通贝里表示,这支船队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非法围困”。自2007年哈马斯武装组织控制加沙地带以来,以色列一直对加沙实施海上封锁。以色列辩称,封锁是必要的,以防止武器落入哈马斯手中,但人权组织批评封锁是对加沙巴勒斯坦平民的集体惩罚。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形势严峻。根据8月中旬的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分析,加沙有超过50万人陷入饥荒。
巴西活动家蒂亚戈·阿维拉(Thiago Avila)上周在巴塞罗那告诉记者:“这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声援行动,参与的人员和船只数量将超过以往所有行动的总和。”
阿维拉今年2月出席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的葬礼,引发争议。受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被美国、德国、阿根廷和其他几个国家的政府列为恐怖组织。
今年6月,通贝里和阿维拉曾乘坐“马德琳”号(Madleen)救援船前往加沙时被以色列拦截。他们与其他活动人士一起被拘留,随后被驱逐出以色列。以色列外交部当时声称,(这些人的)“表演”已经结束,船上搭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被运往加沙地带。
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阿尔瓦雷斯8月29日表示,将提议欧盟打破以色列封锁、解决加沙地带的饥荒问题并扩大对以制裁。欧盟内部对此存在分歧。去年5月底,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日(8月31日),中国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印度总理莫迪铺开红地毯。
龙象共舞——习近平称中印是合作伙伴非对手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日中午在天津迎宾馆会见了印度度总理莫迪。习近平表示,中国和印度是两大东方文明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做睦邻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 龙象共舞',应当是中印双方的正确选择。”
莫迪在其官方X账户上发布一段与习近平会晤的视频。视频中,莫迪表示:“我们致力于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包容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这次访问是莫迪7年来首次访问中国。他对中国的上一次访问还是2018年6月在青岛出席上合组织峰会。2020年中印在边境发生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边境冲突后,两国关系骤然紧张。尽管自去年10月习近平和莫迪的喀山会晤以来中印正在逐步重建关系,但双方猜疑尚存。习近平在周日的天津会晤中表示,“双方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只要把准了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互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这个大方向,中印关系就能纲举目张、行稳致远。“
去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外,作为IT大国的印度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的稀土。而随着美印关系因特朗普关税战急速滑坡,印度似乎有更多理由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华盛顿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从8月27日对印度商品开征50%关税。印度政府对此已经表示,不会向美国“屈服”,而是将着力开拓新市场。
据法新社报道,莫迪在天津向习近平表示:“我们的合作关乎两国28亿人民的利益,也将为全人类的福祉铺平道路。”
93阅兵:金正恩、普京一左一右
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日也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抵达天津。
据克里姆林宫8月30日宣布,普京从31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在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他将与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举行会晤。9月3日,普京还将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阅兵式。
据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沙科夫先前向媒体透露,普京还考虑届时与同时出席阅兵式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举行首脑会谈。乌沙科夫说,中国政府已告知俄方,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普京将坐在习近平的右手方,金正恩坐在左手方。
受邀到北京参加阅兵式对金正恩来说意义重大。上一次朝鲜领导人参加中国的阅兵式还是在1959年。而金正恩与普京在习近平左右的画面也将向世界发出极具象征意义的信号。根据中方公布的名单,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9月3日当天的纪念活动,包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对于2023年被国际刑事法院下达逮捕令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说,上合组织为其提供了展示与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紧密关系,并在非西方领导人中施展影响力的平台。普京还渴望赢得印度的支持,而印美贸易摩擦正好为普京提供了契机。
习近平的多极化愿景
此次天津上合组织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与会国包括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阿富汗、蒙古两个观察员国以及14个对话伙伴,总共26个国家。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试图将上合组织作为“建立自己阵营”的平台,以对抗北约并削弱西方的影响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骆明辉(Dylan Loh)表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将上合组织塑造成一个非西方主导的权力集团,致力于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并声称这种关系更加民主。”
迈阿密大学中国政治专家琼·特费尔·德雷尔(June Teufel Dreyer)表示,上合组织似乎表现出从对话平台转型为“一个能够为成员国公民带来切实成果的全面务实合作机制”的愿望,但最终的目的尚不清楚。他认为,对习近平来说,“主持天津峰会应该会为他带来一些正面的宣传,并可能进一步提升他作为新全球秩序领导者的形象。”
在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一再呼吁支持多边主义。在天津峰会正式开幕前,古特雷斯8月30日与习近平会晤并表示,中国作为多边体系根本支柱的角色极其重要。
(法新社、美联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官方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活动已经连续第五个月呈现收缩态势,这显示生产商正在等待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进一步明朗化,而国内需求依然低迷。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不过这一水平仍然低于50的枯荣线,也低于路透社此前通过问卷调查预测的49.5%。
官方统计显示,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路透社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美国关税影响之下的出口疲软、房地产行业低迷、就业不稳定性加剧、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以及极端天气等挑战。经济学家表示,这些压力可能会使北京方面实现2025年 “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威胁。
包含服务业和建筑业在内的非制造业PMI指数扩张速度加快,从8月份的50.1%升至50.3%,显示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政策压力增大
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由于国内需求持续疲软和房地产市场降温,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他分析指出:“今年剩余时间的宏观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能维持多久的强劲势头,以及财政政策是否会在第四季度加大支持力度。”
路透社指出,虽然今年7月中国出口水平超出预期,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较低的基数以及对东南亚出口的激增。中国出口商担心失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纷纷争相扩大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
本月初,美国和中国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美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30%的关税,中国则对美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但这种不确定性正在侵蚀太平洋两岸的信心。
周六,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指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8月27日到29日之间赴美,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相关官员举行了会谈。据悉双方“围绕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沟通。
周三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连续第三个月下滑,这凸显出企业在国内需求低迷和通货紧缩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也给北京方面带来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压力。
(路透社、美联社)
#专题报道:中国经济何处去?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8月27日,德甲乒乓球俱乐部萨尔布吕肯举行德甲乒乓球2025-2026赛季新闻发布会。新加盟该俱乐部的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首次以俱乐部球员身份公开亮相。本周日(31日),樊振东首秀将对阵贝格诺伊施塔特。目前萨尔布吕肯的主场门票已经销售一空。其中多数球票被中国球迷抢购。
(德国之声中文网)阿根廷当局正在搜寻一幅18世纪的意大利肖像画,据信该画作八十年前被一名逃亡的纳粹军官掠往南美。不久前,这幅画作出现在阿根廷一处房产的广告中。
阿根廷检察院周三表示,根据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的通报,阿根廷警方于周二突袭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的一处海滨别墅。
警方发现了一些可能与案件相关的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文件和印刷品,但并未找到科莱奥尼伯爵夫人的肖像画。“这幅画不见了。只缴获了一支卡宾枪和一把.32口径左轮手枪,”检察官告诉记者。
几经辗转
人们寻找的这幅画作名为《贵妇肖像》,由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画家朱塞佩·吉斯兰迪(Giuseppe Ghislandi)创作。它属于纳粹从犹太人手中掠夺的众多艺术品之一。
这幅画的主人原是荷兰艺术品商人古德斯蒂克(Jacques Goudstikker)。1940年5月,他为躲避入侵的纳粹而逃离荷兰,途中不幸身亡。古德斯蒂克收藏了超过1000幅画作,在他死后这些画作在一个强制拍卖活动中,以远低于应有的价格被“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买走。
《贵妇肖像》被收录在一个失落艺术品数据库中,并被荷兰文化部列为二战后“未归还”的藏品。
荷兰《每日汇报》(AD)报道,他们发现的战时文件表明,该画作被纳粹军官弗里德里希·卡吉恩(Friedrich Kadgien)拥有。他在二战后逃往南美洲,最后定居阿根廷。
失踪的 “贵妇”
在卡吉恩1978年去世后,该报曾试图联系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两个女儿,询问她们的父亲和失踪的艺术品,但一直遭到拒绝。
后来记者在一则阿根廷房产广告中发现了这幅画,图片悬挂在马德普拉塔市一所房子客厅的天鹅绒沙发上方。
“虽然我们尚未对这幅画作进行实物检验,但这很可能就是吉斯兰迪18世纪创作的科莱奥尼伯爵夫人肖像画,”荷兰文化遗产局的研究人员安妮莉丝·库尔(Annelies Kool)和佩里·施里尔(Perry Schrier)说道。
画的原主人古德斯蒂克的继承人仍在努力追回这件作品——管理其家族遗产的一位美国律师告诉《纽约时报》。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未来空战系统”(FCAS)是当今欧洲最为昂贵的新型武器研发计划,它囊括了新一代战斗机、军用无人机以及控制这些无人机群的欧洲国防云计算平台。该计划总耗资至少1000亿欧元,武器至少要到2040年才能入役。
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政治学者莫林(Christian Mölling)指出,FCAS项目的一大目标就是降低对美国武器的依赖,尤其是对美制F35隐身战机的依赖。
然而,承载着欧洲厚望的新一代战斗机项目,正因法国、德国、西班牙工业界之间的争吵而陷于停滞。为此,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梅尔茨(又译默茨)本周在法国南部的土伦港会晤,并出席在那里举行的德法防务委员会会议。该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通常两国领导人均不出席。
在过去的几个月,法国军工企业达索集团不断向政界施压,认为FCAS项目可能会导致法国国防对外国的依赖度上升。这不仅仅指对美国的依赖,也包括对欧洲邻国的依赖。达索集团总裁特拉皮耶(Éric Trappier)今年4月就对法国国民议会说:“哪些方面我们依靠盟友,必须要仔细掂量。……政界必须决定:法国到底和谁共同研制新一代战斗机。”
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合资的空客集团则要求在FCAS项目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目前,“台风”欧洲战机主要在德国、西班牙的空客工厂中生产,英国、意大利也参与其中。空客集团显然不愿意在FCAS项目中被边缘化。
利益分配是难题
目前,FCAS项目下两个阶段的相关合同正在谈判中。尤其是在原型机的研制方面,达索集团想要进一步扩大其本来就很大的话语权。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的军工问题专家阿夏姆鲍尔特(Emil Archambault)对德国之声指出,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各方可以改变合同的分配。“比如,让法国人在战斗机研制方面获得更大的份额,德国、西班牙则在其他方面获得更多益处。但是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因为合同不仅仅涉及主要的大公司,也牵涉到次级供货的中小企业。这里的关键是:哪家公司具体做什么?又由谁来协调?”
阿夏姆鲍尔特并不指望马克龙和梅尔茨能在土伦港谈出什么具体成果,他们至多只能发出一个政治讯号:德法两国仍会继续推进FCAS项目。而且,同样在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西班牙并不在会谈现场。
马克龙与梅尔茨7月底在柏林会晤时,曾经表示最迟到今年秋天,两国防长就会共同宣布FCAS的解决方案。如果不能遵守这个时间表,FCAS项目就不太可能在2026年推进到下一阶段。
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目前,法国政府债台高筑,执政联盟也因无法就预算案取得共识而濒临崩盘。相比之下,德国政府在军费开支方面就要宽裕得多:梅尔茨总理今年春天推动联邦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让军费预算不受债务上限的限制。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政治学者莫林指出,鉴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莫斯科对整个欧洲的安全构成威胁,德国一方面正在增加采购既有的军工产品,“另一方面则是FCAS这样的未来项目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莫林担心,过分着眼于当下的德国可能会让FCAS项目缩水或者拖延。
不过,这位德国政治学者也强调,战斗机并非FCAS项目中最最紧要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无人机,最最重要的可能是军用云平台,这是将各个武器整合在一起的软件。”
在如今的俄乌战争中,双方的无人机都发挥核心作用。莫林指出:“帮助乌克兰防空的并非无人机本身,而是背后的信息互联,整合了无人机传输的图像、卫星照片、侦察影像等。”莫林认为,实现信息互联的软件才是摆脱对美依赖的关键所在。“所以FCAS项目不能夭折。德法领导人的会晤,会给项目一股推动力,这是一个明确的政治讯号。”
当然,FCAS项目的各个武器何时能面世,依然是个未知数。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11月,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成功连任总统后不久,一张据称是《经济学人》杂志封面的图片在网上广泛传播,并配有多种语言的标题。
这张图的大标题是“世界末日”(Apocalypse),画面显示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面对面,背景是一排远程导弹。一些评论担心这预示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甚至猜测是否会动用核武器。
然而,这个封面根本不存在,《经济学人》也从未发布过这样的内容。这期所谓的封面也无法在该杂志的档案中找到。
这是一种被称为“假冒媒体”(media spoofing)的虚假信息手段。全球越来越多知名媒体的标识、官网、社交平台账号,乃至整体品牌风格,正遭到冒用,以传播虚假或误导性内容。
这种手法并不新鲜,但近年来在多个地区愈演愈烈,从最近大量案例中就能看出这一趋势。
例如,有一张伪造的CNN报道截图,声称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今年2月底争议性访问白宫之后,马斯克的星链系统切断了乌克兰的网络连接。
又比如,一个仿冒德国杂志《明镜周刊》的克隆网站,打出标题:“对俄制裁正在摧毁德国经济”。
还有一个貌似法国《巴黎人报》的网站,声称非法移民威胁2024年巴黎奥运会安全。
另一个例子是,一则打着娱乐网站E! News标志的虚假报道,声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赞助名人前往乌克兰。德国之声事实核查部门已经驳斥了这个说法。但这则信息仍被X平台所有者马斯克及美国总统之子小唐纳德·特朗普转发,两人在该平台上分别拥有2.2亿和1470万粉丝。
不过,这类问题并非只出现在欧美国家。世界各地的媒体机构,比如以色列的《国土报》(Haaretz)和尼加拉瓜的《新闻报》(La Prensa)也都遭遇过身份被盗用的情况。
此外,尼日利亚的学者还研究了多个被克隆的社交媒体账号,尤其是英语报纸《先锋报》(Vanguard)和《每日信托报》(Daily Trust)在Facebook上的假账号。
那么,这些虚假信息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它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你该如何辨别自己所看到的新闻是否出自可信的正规媒体?德国之声的事实核查部门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从简单修图到全面仿冒
上述案例表明,虚假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只是简单修改图片、篡改文字或加上媒体标志;有的则伪装成知名媒体机构的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这就是所谓的“假冒媒体”。
一些造假内容甚至还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虚假内容往往在选举、战争、自然灾害或经济危机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传播更快。
据美国媒体监督机构 NewsGuard 统计,自2018年以来,已有40家权威媒体机构遭遇了类似冒名顶替事件,而且这一问题“每年都在加剧”。
该机构发现,大多数案例都与俄罗斯的舆论操控行动有关,这些行动试图传播反乌克兰、反西方的言论。
其中一个名为“替身行动”(Doppelgänger campaign),就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启动的。德国外交部去年6月发布了一份技术报告,详细描述了德国是如何受到该行动影响的,其中包括“数十个主流媒体网站的伪造克隆页面”。
负责撰写NewsGuard相关分析报告的萨德吉(McKenzie Sadeghi)告诉德国之声,这类假新闻通常有一个固定模式:最初由一些低关注度账号在Telegram等平台上大量发布,然后被高知名度人物(有意或无意)转发。
萨德吉介绍:“这些假消息不断扩散,最终流入俄罗斯国家媒体。而这些媒体引用的是社交平台上转发内容的名人,而不是最初在Telegram上发布信息的账号,从而完全掩盖了其真实来源。”
虚假新闻削弱媒体公信力
据NewsGuard称,最常被仿冒的媒体机构包括BBC、CNN、半岛电视台、调查记者组织Bellingcat、福克斯新闻、《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近年来,德国之声也成为了被仿冒的目标之一。
然而,不同地区在造假模式、传播内容和背后操作者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例如,在尼日利亚,《先锋报》和《每日信托报》的克隆页面曾散播有关新冠疫情、博科圣地叛乱以及油价等谣言,这些都是当地政治讨论中的热点议题。
“克隆媒体网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可能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与质量,影响公众舆论、民主进程,甚至破坏社会凝聚力,”《先锋报》和《每日信托报》相关研究的合著者、尼日利亚卡诺州理工学院讲师易卜拉欣(Abubakar Tijjani Ibrahim)对德国之声如是表示。
他补充道,这些克隆页面缺乏专业伦理和监管机制,其操作者往往故意夸张报道,以最具煽动性的方式呈现问题。
如何核实信息真伪?
想要判断一条信息是否真实,可以结合批判性观察、逻辑分析,以及一些可以提供参考线索(但也并非万无一失)的工具来进行验证。 首先要留意拼写或语法错误、不均匀的排版间距、模糊的文字等细节。
如果你对这条信息存疑,不妨打开另一个浏览器窗口,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该新闻所属的正规网站,然后对比两者在内容、排版和整体风格上的差异。有哪里看起来不对劲吗?
在官方网站上可以使用关键词搜索,查看该信息是否真的发布过;同时也可查阅其他主流媒体的报道。交叉核实始终是关键。若有任何可疑之处,那这条消息很可能是捏造的。
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张截图,可以使用Google图片或TinEye进行反向图片搜索,这类工具可以帮助你判断这张图是否早已被使用过,以及该新闻是否已经被其他机构辟谣或查证过。
例如那张《经济学人》的“世界末日”封面,通过反向图片搜索后,就能看到多家事实核查平台已证实其为伪造。
对于媒体机构被克隆的社交媒体账号,易卜拉欣建议查看这些账号是否有链接到新闻机构的官方联系方式。他研究的一个Facebook假账号,提供的竟然是一个Gmail邮箱作为联系方式。
至于仿冒新闻网站,一个明显的预警信号就是网址(URL)。通过Google搜索,通常可以找到该媒体的官方网站地址。再看一下仿站的网址,常常会发现一些细微但关键的差异。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假冒《巴黎人报》的网站吗?它的网址以“.top”结尾,而真正的官网是以“.fr”结尾的。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明镜周刊》上:官网地址是 www.spiegel.de,而那个假网站是 www.spiegel.ltd。
NewsGuard的萨德吉还建议可以查看域名注册记录,例如使用GoDaddy或Who.is等平台进行查询。她解释道:“比如Spiegel.ltd这个假网站,免费可查的域名注册信息显示,该域名是在2022年6月匿名注册的,而真正的《明镜》官网早在那之前就注册了。”
总之,要保持警惕,认真核查每则新闻是否出自权威可靠的来源。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德国之声中文网)巴西规划部长特贝特(Simone Tebet)将“两洋铁路”工程比作又一场工业革命:“工程一旦完工,我们巴西的整个经济面貌将会改变。”按照规划,这条铁路会从大西洋畔的巴西伊利乌斯港(Ilhéus)穿过富含铁矿、盛产大豆的内陆地区,最终抵达大西洋畔的秘鲁钱凯港。这项世纪工程常被称作“铁轨上的又一条巴拿马运河”,全长4000余公里,预计耗资34亿美元。
巴西希望,凭借“两洋铁路”,能够显著降低对美国的经济依赖。不过,这条铁路也会加强巴西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巴中两国7月初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开始推进“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而在规划铁路线的另一端,去年秋天投入运营的钱凯港更是首个由中国全资控股的港口,仅中远海运就掌控着这座超级港口的60%股份。
长年研究对华关系的巴西政治学者桑托罗(Mauricio Santoro)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巴西没有太平洋海岸线,“巴西的产品如果要出口去亚洲,就必须绕行很长距离:要么途经巴拿马运河,要么绕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要是有一条陆上交通线将巴西的矿产、农业产区直接和太平洋海岸连接起来,巴西经济将会取得巨大收益。”
根据相关研究,这条新线路将把巴西到亚洲的货物运输时间从目前平均40天缩短至28天。同时,运输成本预计也将大幅降低。巴西规划部长特贝特也指出,“两洋铁路”将极大提升巴西的经济竞争力,“这将带来巨变,巴西的北部、中部、东南部以及西北部的内陆地区都将受影响。”
中国有意通过该项目扩大其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中国尤其对南美的原材料和农产品感兴趣,而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约3500亿美元的商品,主要包括大豆、铁矿石和肉类。因此,扩建铁路货运网络对巴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拉美其他铁路项目也有中国身影
除了“两洋铁路”,拉美地区如今还有许多其他规划中的铁路项目。拉美国家希望升级自己的基础设施。根据拉美开发银行(CAF)的统计,整个地区目前共有55项铁路工程,共计需要4000亿美元的投资。
不久前,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的“重振铁路运输国际论坛”上,拉美开发银行行长格拉纳多斯(Sergio Díaz Granados)呼吁“将铁路视作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区整合的推动力”。这些铁路工程既包括“两洋铁路”这样的改变整个区域经济形态的世纪工程,也有改善都市区交通状况的轨道交通项目。
比如,智利国家铁路公司推出了“铁轨上的智利”发展规划,近期内完成首都圣地亚哥与梅里皮亚、巴图科之间的铁路扩建工程。智利国家铁路公司为此已经向中国中车集团订购了大批列车,是智利史上的最大铁路车辆订单。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与周边城镇之间的轨道交通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国的建设企业、列车制造商同样深度参与其中。
并非一帆风顺
当然,拉美地区的铁路项目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墨西哥的“玛雅铁路”工程,首期工程2023年底通车后,至今已经亏损了58070亿比索(约合2660亿欧元)。不过,这条连接墨西哥南部多个旅游景点、兼顾货运的铁路,其运量还在以每月19%飞速增长。“玛雅铁路”总裁阿奎拉(Óscar David Lozano Águila)强调,这条铁路正在助力整个地区成为国家的新经济中心,并且具有很高的中长期潜力。
邻国危地马拉如今也积极酝酿接轨玛雅铁路。就在最近,危地马拉总统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就说,友好邻邦“有义务竭力实现整个边境地区的共同发展目标”。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如ChatGPT、Gemini、Le Chat和Copilot等人工智能(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而不是传统搜索引擎来获取在线信息。这些大型语言模型(LLM)的优势在于,它们不仅提供相关信息的链接,还能言简意赅地总结内容,从而让用户更快掌握更多信息。
然而,这种方式也容易出错。毕竟聊天机器人犯错并不少见。这种现象被称为“幻觉”,早已为人所知。另一些情况下,AI聊天机器人会将信息不恰当地组合,导致错误结果,专家称之为“虚构”(confabulation)。此外,据美国NewsGuard公司表示,很多人不知道,聊天机器人其实也会被当前事件中的虚假新闻所欺骗。该公司致力于评估网站和网络服务的可信度与透明度。
为什么俄罗斯的AI聊天机器人会传播虚假信息?
名为“Portal Kombat”的俄罗斯宣传网络,因多次散布虚假信息而备受关注,它可能是当前网络虚假信息的主要传播者之一。该网络通过网络门户支持俄军在乌克兰的战斗,散布亲俄宣传内容。
Portal Kombat曾被法国政府成立的反外部信息操控机构VIGINUM调查。该监测机构发现,从2023年9月至12月,该网络至少运营着193个网站。网络的核心平台似乎是“真理报”(Pravda)在线新闻门户,提供德语、法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版本。
全球假新闻泛滥
据VIGINUM表示,Portal Kombat的网站并不自己撰写文章,而是主要通过三类来源转载第三方内容:“俄罗斯和亲俄社交媒体账号、俄罗斯通讯社,以及当地机构或人物的官方网站”。VIGINUM于2月发布的报告指出,这些文章通常用词生硬,存在从西里尔字母转为拉丁字母时的典型拼写错误,并夹杂大量情绪化评论。
美国反虚假信息组织“American Sunlight Project”(ASP)已经确认超过180个疑似隶属Portal Kombat的网站。
据ASP估算,“真理报”网络的核心圈大约有97个主域名及子域名,每天发布逾10000篇文章。报道主题不再局限于北约及其盟国,如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在其列,涵盖中东、亚洲及非洲等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力图扩大地缘影响力的非洲萨赫勒地区。
聊天机器人中招?
据网络监督机构NewsGuard称,一些“真理报”页面每月访问量仅有约1000人次,而俄罗斯官媒“今日俄罗斯(RT)”网站的月访问量超过1440万人次。
分析人士确信,大量内容发布会影响聊天机器人的输出。他们进一步怀疑,这正是该网络的真正意图:让大型语言模型将其视为合法来源,从而帮助其传播虚假信息。
如果这个计划属实,那么它似乎已经开始见效。根据NewsGuard的调查发现,该机构研究了2022年4月至2025年2月间“真理报”网络传播的15条明确虚假说法,观察聊天机器人对这些说法的反应。
研究人员将每个说法以三种方式输入聊天机器人:一种是中性表述提出询问,一种是假设说法为真,还有一种模拟恶意行为者引导机器人重复虚假说法。
结果显示,三分之一情况下,聊天机器人确认了亲俄虚假信息;不到一半情况下,机器人正确指出了事实;其余情况下,模型拒绝作答。 NewsGuard于2025年1月又进行了一次测试,这次涵盖了10条虚假信息,分别使用7种语言,且内容不限于亲俄话题。 尽管这次实验中表现稍有改善,但机器人在2100次回应中,仍有超过四分之一重复了虚假信息。
如何防范误导信息?
对使用聊天机器人的用户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警觉。网上虚假信息泛滥,那么用户还应注意什么?
遗憾的是,正如NewsGuard的萨迪基(McKenzie Sadeghi)对德国之声(DW)所言,仅改变初始提示语的措辞并不能显著降低错误率。她指出:“虽然恶意行为者的提示语更有可能引出虚假信息,但即使是看似无害或者带有引导性的问题,也同样会导致AI生成错误信息。”
根据一组未被正式写入2022至2025年报告、但提供给德国之声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测试中,大约有16% 的情况,即便输入的是中性或带偏向性的提示语,聊天机器人依然给出了错误答案。
因此,萨迪基的建议是:核实并比对信息来源。可以向多个聊天机器人提问,或将它们的回答与可靠消息来源进行交叉验证,以便全面评估信息的真实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虚假信息网站会仿照主流媒体的页面设计,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让人误以为是真实来源。 在寻找真实答案时,时间也很关键。聊天机器人在面对新近传播的虚假信息时更容易出错,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通常会接触到可靠的事实核查内容,从而纠正早先的错误说法。
Tilman Wagner参与了本文的撰写,原文以德语发表。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德新社报道,望加锡民防部门负责人法德利·塔哈尔(Fadli Tahar)表示,周五(8月29日)晚些时候,示威者冲进当地议会大楼并纵火,导致一名官员、一名保安和一名议员助手死亡。
据路透社报道,印尼国家新闻机构安塔拉通讯社表示,这三人因被困在燃烧的大楼内而死亡。安塔拉社称,有两人在跳窗逃离大火时受伤。
德新社报道称,雅加达、泗水和万隆也发生纵火和冲突,示威者冲击警察局以及公共交通设施并纵火。
周六(8月30日),据路透社报道,抗议者在三个省份的议会大楼纵火,示威活动持续。路透社引述当地媒体称,西努沙登加拉省、中爪哇省北加浪岸市和西爪哇省Cirebon均发生抗议者在议会大楼纵火的事件。
其中,据Detik.com报道,抗议者在Cirebon洗劫了议会办公室的设备,而在北加浪岸市和西努沙登加拉省,警方使用催泪弹驱散人群。路透社表示无法立即证实相关媒体报道。
抗议浪潮始于本周早些时候,在首都雅加达爆发因议员新增福利而引起的示威活动。而在周五,一辆警察撞倒一名摩的司机,导致这名21岁的司机身亡。抗议活动激化。
德新社引述当地媒体称,度假胜地巴厘岛的警察总部也发生抗议,警方向示威者使用催泪弹。
印尼国家警方负责人周六表示,总统下令,对违反法律的抗议者采取坚决行动。
2024年10月就职的总统普拉博沃在电视讲话中,呼吁保持冷静和对话,但同时警告不得进一步使用暴力。
据路透社报道,普拉博沃周五晚些时候前往被警车撞倒身亡的摩的司机家中,向其父母表示慰问,并承诺将监管相关调查。
(德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三起,美国开始对印度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作为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产品的惩罚。而在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还不顾印方的感受,执意抢夺印巴停火的“功劳”,《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认为,特朗普针对印度的一系列“重拳”,令新德里和华盛顿渐行渐远。这篇题为《莫迪的两难境地》的评论写道:
”特朗普也摧毁了美印间逐渐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自1948年独立以来,印度同美国的关系一直干扰不断。作为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印度一直同当时的苏联保持紧密关系。不过,2000年之后,印美关系得到不断改善,美国越来越将印度视作中国的民主对立面。印度总理莫迪更是喜欢刻意展示他同特朗普总统的深厚友谊。然而,现如今,印度街头已经出现了首批焚烧美国总统画像的场面。
作为前英属殖民地,印度一向不喜欢外人指手画脚。而作为充满潜力的世界大国,印度也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国家。特朗普对印政策的本意,想必是要切断新德里同莫斯科的关系。但迄今为止,特朗普关税政策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印度加强了同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本周末,莫迪将开启七年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普京预计也将会在今年年底访问新德里。印度是金砖集团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这两个组织都是中俄打造‘另类世界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印度而言,俄罗斯绝不仅只是石油供应国,同时也是长期的军火伙伴。而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之间的交流更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佛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印度建国之初,其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曾视北京为天然盟友,直到1962年,一场中印边界战争使两国友好关系戛然而止。”
美印不能达成协议 受益者将是北京和莫斯科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指出,尽管现在在华盛顿遭受冷遇,但如果印度因此加入由中国主导的反西方联盟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中国并不会视印度为平等伙伴,而且双方仍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
“作为西方的战略性伙伴,印度的所作所为的确存在‘问题’,特朗普当局对印度的指控,其实并不无道理。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后,印度一边宣布‘中立’,一边继续保持同莫斯科的伙伴关系,同时还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印度方面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本国经济受到俄乌战争的冲击,同时还可以避免令俄罗斯过度依赖中国。
但另一方面,印度也担心,特朗普会努力促成同中国的‘大美好交易’。尽管特朗普政府内,对华鹰派大有人在,但特朗普本人对中国这个对手所表现出的友好姿态却时而令人感到错愕。一旦中美达成协议,印度将在地缘政治层面被边缘化。为了应对这一风险,莫迪目前正在积极强化同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
不过,仅凭上述努力,并不足以化解特朗普关税造成的冲击。莫迪也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出于内政原因,他不能向特朗普示弱。但如果反应过激,又有可能会失去华盛顿残存的对印善意,从而对印度经济带来更大风险。新德里已经明确表示,会继续开展谈判。除此之外,印度已经减少了购买俄罗斯原油的数量,据说是出于价格原因。
毕竟欧洲人最终还是同美国达成了协议,因此,并不能排除印美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但是,如果印度和美国不能取得共识,那么从中受益的将是北京和莫斯科。”
中国的房地产危机还远未结束
本周一,恒大在香港股市正式摘牌,意味着这家当年名噪一时的中国房地产巨头的终结。《商报》发表评论称,北京高层迄今为止对恒大破产以及房地产危机一直保持缄默,想必对当权者来说,经济快速增长的消息更受欢迎。这篇题为《震耳欲聋的缄默》的评论写道:
“股市可以让一家公司摘牌,但却无法摘除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房地产行业还远远没有度过危机,种种迹象显示,这场危机可能还会持续很久。乐观主义者期望,房价将会在2026年前后趋于稳定,现实主义者则认为,该行业的恢复至少需要三年,更可能是五到十年。
房地产危机的后果实在过于严重: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房价仍在下跌,成交量大幅滑坡,大批房产项目烂尾,而地方政府更失去了土地出让金这一最主要的财政来源。政府尝试采取应对措施:要求银行延长贷款、动用国企接盘项目、地方政府则需放宽购房限制。但所有这些措施看起来都作用不大,迄今为止仍没有出现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习近平看来,房地产并非‘未来产业’,因此相关的提振措施大多无关痛痒。随便看一眼中国城市内无处不在的房产中介门店就会明白:房产进入了甩卖阶段。
因此,恒大退市并不是中国房地产危机的终点,而只是中国经济数十年来最大一轮市场清理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在许多国家,这样的一个中间环节足以动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但中国却在遵从一个完全不同的逻辑:拖延、缄默、转移视线。尤为令人悲哀的是,这一行事逻辑居然屡试不爽。恒大消失了,危机依然存在。 ”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