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德国英国宣布进一步军援乌克兰


2025-04-11T13:51:43.358Z
皮斯托利乌斯极有可能留任德国国防部长一职, 图为他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发表讲话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4月11日于布鲁塞尔举行的乌克兰联络小组会议上,德国看守内阁国防部长皮斯托利乌斯宣布,德国今年将向乌克兰援助更多的导弹、地面侦察雷达等装备。军援计划还囊括了10万发炮弹、300架侦察无人机、25辆“黄鼠狼”步兵战车、15辆“豹1A5”主战坦克、120套单兵防空导弹、14套火炮系统。

德国防长还披露,在过去几天,德国又将3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运抵了乌克兰。他强调,普京依然在持续攻击乌克兰,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平民伤亡,“没有迹象显示普京的攻击力度有所减弱,他无视平民甚至儿童身亡。”

德国军火在乌克兰表现不佳

目前,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已经就联合组阁达成了协议,预计将在5月初产生新一届内阁,届时社民党籍的皮斯托利乌斯(Boris Pistorius)极有可能留任国防部长一职。他在布鲁塞尔表示,今后将大幅加强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实力:“我们正处于新时代的开端,我们必须在今后几年证明自己。这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拥有威慑和防卫能力,以及能否团结一致地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点。”

根据皮斯托利乌斯的说法,今后几年,德国还将向乌克兰进一步提供IRIS-T防空导弹系统以及数百套地面侦察雷达。他同时也对德国武器在乌克兰战场出现“重大问题”的报道表示震惊----此前,《南德意志报》和德广联援引德军内部文件报道了这一消息。德国防长则称“与乌克兰伙伴定期联系、尚未收到过类似的报告或者针对德国军火的投诉”。

目前,不断遭受空袭的乌克兰亟需更多的防空导弹系统。同样在布鲁塞尔参加会议的乌克兰防长乌梅罗夫(Rustem Umjerow)表示,乌克兰需要足够数量的“爱国者”等现代化装备。根据乌克兰军方圈内人士的说法,如果西方伙伴不能进一步提供军援,乌军最晚会在今年夏末“遇到大麻烦”。

相关图集: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哪些“大杀器”?

豹1主战坦克:德国政府2023年2月3日向乌克兰发放了豹1主战坦克的出口许可证。豹1坦克是二战后为联邦国防军研制的第一款主战坦克,生产于196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2月7日,德国经济部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78辆豹1A5型坦克。
豹2坦克:豹2坦克是主要服役于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主战坦克,总共有A1到A7等多个型号。它可用于对付最高达3500米高度的飞机和直升机,也可用于对付轻装甲地面目标,如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因此,它既是防御性武器,又是进攻性武器。德国政府发言人黑贝施特赖特(Steffen Hebestreit)1月25日证实,德国打算从联邦国防军库存中向乌克兰提供14辆豹2A6主战坦克。
“黄鼠狼”步兵战车:“黄鼠狼”步兵战车( Marder )用于战场运兵,并提供火力支援。射击手可从战车内对外射击,是一种多用途武器系统。该战车可为6、7名射击手提供空间,打击地面和空中目标。德国准备总共向乌克兰提供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
陆基防空系统Iris-T SLM:Iris-T SLM是一种陆基防空系统,是德国代傲防务公司制造的Iris-T防空系统的升级版。该系统可保护城市和军队免受多次同时发生的空袭。它被认为是2022年最先进的防御系统之一,射程长达40公里,售价1.4亿欧元,属于北约的中程防空系统。去年10月,德国将首批一套Iris-T SLM移交给乌克兰武装部队。德国计划总共提供4套该系统。
猎豹式自行高射炮:猎豹式自行高射炮是德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首款重武器。这款防空炮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能够紧随装甲部队行动,为前线作战单位提供低空防卫。到目前为止,德国总共交付了30辆猎豹式自行高射炮,还有7辆即将交付。
PzH-2000自行榴弹炮(7台):Panzerhaubitze 2000自行火炮,简称PZH 2000自行火炮,是一种由德国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和莱茵金属为德国陆军设计制造的自行火炮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之一。装入火炮的60发炮弹可以10秒3发的速度发射完毕。根据所用炮弹形式,可打击30至56公里内的目标。据联邦政府网站消息,德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7台这样的自行火炮。
Mars II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德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5套MARS II 多管火箭系统。该系统可以发射与美国“海马斯”系统相同的导弹。Mars-II每分钟能够发射多达12枚导弹,射程超过70公里。不仅如此,导弹发射器系统可以使用GPS或投雷导弹进行制导。
“海狸”装甲架桥车:装甲架桥车主要用于快速架设桥梁,令部队迅速通过河流,普遍装备于工兵部队。战时对于恢复被破坏的基础设施以及向平民众提供食品和药品都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向乌克兰交付了三辆“海狸”装甲架桥车,接下来还会提供13辆。
铁拳三型火箭筒(3000件):这是德国军火公司Dynamit Nobel Defence研制的无后坐力火箭筒。德国目前向乌克兰援助了3000件铁拳三型火箭筒,外加900个配套手柄。它从肩上发射,可对付400米以外的固定目标和300米以内的移动目标,可穿透厚达300毫米的装甲钢。有媒体分析认为,在冷战期间铁拳三型火箭筒的诞生就是为了对付前苏联时代的装甲部队,而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数量最多的就是前苏联时代的T72主战坦克,所以向乌克兰提供这种火箭筒也是有一定针对性的。
“毒刺”导弹 (500件):“毒刺”(Stinger)是一种肩射红外制导地对空导弹,由美国雷神(Raytheon)公司1980年研发并在美国制造,不过,多年来也已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生产,并延续迄今。实战经验显示,“毒刺”是一件操作简单、极其有效的利器。尤其在苏军占领阿富汗期间,美式装备的阿富汗武装曾击落不少苏制战机和直升机。 一旦锁定目标并发射后,导弹即能在约4000米的距离内自动跟踪目标。
“箭-2”式便携式防空导弹(2700件):Strela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箭”。这款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以说是前面提到的“毒刺”防空导弹的苏联对应版本。这次德国将前东德库存的2700件9K32“箭-2”便携式防空导弹(9K32 Strela-2)送到了乌克兰。虽然箭-2的版本已经有些过时,但它仍然可以在战场上发挥效用。它的射程在500米到4.2公里之间,可以射到2300米的高空。

德国、英国接手美国主导角色

共有4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4月11日在布鲁塞尔参加此次乌克兰联络小组会议。尽管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已经放弃了在该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此次会议转而有德国和英国召集,但是美国防长黑格塞斯(Pete Hegseth)依然出席会议。

除了德国,英国和挪威也在布鲁塞尔宣布将斥资5亿多美元,向乌克兰援助无人机、雷达、反坦克地雷,并且为装甲车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触怒万斯? 格陵兰美军基地指挥官被解职

德正
2025-04-11T12:57:30.503Z
不请自来:美国总统万斯3月底到访格陵兰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太空作战司令部在周四(4月10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苏珊娜·迈耶斯(Susannah Meyers)上校已被解除美军在格陵兰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Pituffik Space Base)指挥官职务,原因是对其领导能力的信心已经丧失。

声明称,指挥官“应遵守最高行为标准,尤其是在履行职责时保持中立”。该指挥部现已由肖恩·李(Shawn Lee)上校接管。

数月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表示有兴趣通过交易甚至军事力量来控制格陵兰岛。这一世界最大岛屿是丹麦王国的自治领地。

为了强调这一决心,副总统万斯于3月底前往位于格陵兰北部的皮图菲克美军基地。访问期间,他在驻扎在那里的美国军人面前对北约盟友丹麦表达了尖锐批评,称丹麦在该地区的安全事务上投入不足,对格陵兰疏于防卫。

“颠覆总统议程”

格陵兰岛争端似乎是迈耶斯被解职的原因。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Sean Parnell)在X平台上写道:“国防部绝不容忍任何破坏指挥系统或颠覆特朗普总统议程的行为。”

他链接到Military.com网站上的一篇报道称,迈耶斯在给基地工作人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中,与万斯对丹麦及其对格陵兰管理的批评划清界限。据该门户网站报道,迈耶斯显然试图在美国驻格陵兰人员和在那里工作的加拿大人、丹麦人和格陵兰当地人之间建立团结。

特朗普称,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需要格陵兰岛,并经常提及该岛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他还将获取格陵兰视为与中国等大国争夺北极地区博弈的一部分。

万斯夫妇与美军基地士兵一同用餐

3月下旬,当万斯宣布将与妻子一同前往格陵兰时,丹麦首相和新当选的格陵兰总理都批评了美国代表团未经邀请访问格陵兰岛的计划。

在格陵兰官方和民间都表示不欢迎这样的“不速之客”后,万斯不得不改变了原有计划,缩短访问行程,而且范围仅限于美军基地。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美脱钩 北京做好准备了吗?


2025-04-11T11:47:22.818Z
中美互征关税超过100%,具体数字已经不再重要

(德国之声中文网)除了将关税同步提高到125%,北京方面还在前一天(4月10日)表示将“适度减少”好莱坞电影的进口数量。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全面升级;与此同时,特朗普又暂时调低了对其他国家的惩罚性关税

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4月10日的内阁会议上表示,超过75个国家希望启动贸易谈判;特朗普本人说“很乐意去和中国达成协议”,强调“习近平是我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朋友,我们最终会找到对两国都有利的办法”。但是,这些表态显然不足以平息市场上的不确定情绪。

全球股市4月11日普遍又在下跌,美元汇率也在下滑,金融市场上的美元国债正在加速抛售。与此同时,作为危机时期避险资产的黄金,其价格则创下了历史新高。

不过,作为美国关税大棒主要目标的中国,其股市上证指数却在4月8日之后连续4天上涨。德广联记者在上海街头随访发现,许多中国民众似乎并不太担心关税大战的后果,毕竟中国官媒近期正在不断宣传“中国不惧美国打压”,外交部和商务部也强硬表示只有在尊重、对等的前提下才会和美国重新谈判。

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马晓月(Mareike Ohlberg)在接受德广联采访时指出,尽管在贸易战中北京的实力略弱于美国,但是中国依然极可能坚持其“奉陪到底”的方针。“中国不愿意公开屈服,但是在非公开的层面上,肯定还是会释放出一些妥协的信号,前提是不能公开示弱。”

马晓月认为,华盛顿现在很可能根本不清楚“面子”对于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性,就算关税大战会对中国造成实际损害,北京依然无法轻易地放弃抗击。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学者曾林(Max Zenglein)则指出,互征关税到了如今的程度,具体是100%还是300%已经不重要了。“事实是:美中之间的商品往来将会转移。两国在过去几年都在强调要降低依赖对方,如今这一切正以更蛮力的方式向前推进。”

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在华设厂的西方企业都实行了“在中国、为中国”策略,旨在让自己的供应链以及销售链能够在极端情况下脱离外部世界、在中国市场内独立运行。德国通风设备厂商依必安派特也采用这一策略,并且在去年启用了在上海的新工厂。

经济不会彻底转型

换而言之,中美两国或多或少都为“脱钩”做好了准备。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在华设厂的西方企业都实行了“在中国、为中国”策略,旨在让自己的供应链以及销售链能够在极端情况下脱离外部世界、在中国市场内独立运行。特朗普显然也想在美国实现类似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陈占明在接受德广联采访时指出,就算华盛顿采取众多措施吸引企业将产能部分转移到美国,世界依然会需要中国的供应能力。“我们开拓的一些新市场将会帮助我国企业获得新的销售渠道。”

同时,中国政府也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来化解危机。曾林对德广联表示,北京如今的地缘政治以及经济政策都致力于增强韧性,“中国将继续聚焦于向工业领域投资、增加科研投入,这也意味着产能过剩将继续存在。”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认为,随着出口受阻,内需和消费的重要性必然上升,北京领导层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但是中国经济模式的彻底转型则不会发生。”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贸易战将让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冲击,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会显著下滑,但是不至于陷入衰退。中国政府目前的外汇与黄金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欧元,这笔资金既能用于稳住人民币汇率,也能用于开拓美国以外的出口市场。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马晓月则警告说,欧盟很可能并不乐意看到中国商品转而大量出口欧洲。“欧盟会不会为了预防中国过剩产能涌入,从而提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对美关税再提高至125%


2025-04-11T12:15:40.709Z
中国称,如果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将不予理会,因已无市场可言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五(4月1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中国对美关税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前一日,特朗普宣布,将对华对等关税提高到145%。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周五表示,已就美国关税措施向WTO提起补充申诉。

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援引商务部发言人的话称:“4月10日,美国发布行政命令,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中方已就美国最新的关税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

特朗普宣布对所谓的“对等”高额关税按下暂停键,全球股市应声上涨,但唯独对华关税不降反至145%,中国周五的官宣是对特朗普政府这波操作的反制。周五,美元下跌至3年来最低,欧洲、亚洲股市均在前日反弹后呈下滑趋势。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欧领导人7月在华举行峰会

德正
2025-04-11T10:08:31.105Z
特朗普的关税让欧中靠拢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洲理事会发言人周五(4月11日)表示,欧盟首脑和中国高层将于7月在中国举行峰会,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这名发言人称,“我们正在与中国协调会议日期,预计会议将在7月下半月在中国举行。”

此前香港的《南华早报》引述5名消息人士说法也做了如上报导。

实际上,由于上一次的中欧峰会是在中国举行,本次应轮换到布鲁塞尔,但报导称习近平无意在今年访问欧洲,委派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欧盟方面则认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希望习近平能亲自出席,以象征性地强调双方关系的重要性。

特朗普关税冲击 中欧重牵友谊?

目前,欧盟向美国出口的钢、铝制品以及汽车仍面临高达25%的关税。特朗普宣布暂缓实施对欧盟的20%的“对等关税”后,欧盟也宣布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决定暂缓90天启动。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关税不但未暂缓,反而升至145%。周五,中国宣布继续反制,对美国产品的关税增至125%。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冲击全球市场,欧盟与中国也正努力重新接触

周四(4月9日),欧盟宣布愿意同中国商讨为中国制造的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

欧盟发言人称,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已进行线上会谈,双方针对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因应美加征“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讨论,并承诺立即就电动汽车价格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去年10月,欧盟将中国产电动车的关税提高至45.3%,反制中国政府向其国产电动车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北京则是对欧盟白兰地征收惩罚性关税作为反制,引发双边贸易关系紧张。

相关图集:巴黎车展 中欧车企摆擂台

在欧洲生产:来自中国的零跑汽车在巴黎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名为B10的紧凑型SUV。根据零跑产品规划部门的信息,该车型将在波兰生产以更好地服务于欧洲市场。该车型的售价尚未公布。
在欧洲组装:零跑还在巴黎展示了一款面向日常通勤需求的小型电动汽车T03,零售定价18900欧元。这款汽车将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然后在波兰组装。零跑汽车在中国之外的销售都是与全球第四大车企斯特兰迪斯合资进行的。零跑在9月刚刚开始在欧洲销售。
盼欧中和解:同样来自中国的小鹏汽车此次是首度参加巴黎车展,并推出了时尚新车型P7+。该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右)表示,如果在10月底之前欧中双方无法为关税争端找到妥善解决方案,小鹏的欧洲扩张计划可能会遇到麻烦。
穷人买不起?: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也在巴黎车展上推出新车型。该公司副总裁李柯在车展上表示,本就价格高企的欧洲电动汽车现在又面临额外关税,“这让人非常担忧,会阻止穷人购买电动汽车。”
警惕新风险:斯特兰蒂斯的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则在车展上警告说,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中国车企在欧洲设厂,从而加剧欧盟内部的产能过剩。他还“不排除裁员或者出售品牌的可能性”。除了斯特兰蒂斯,大众、奔驰、宝马等其他欧洲车企近期也都发布了盈利预警。
不需要驾照:法国车企雷诺集团的子公司Mobilize在巴黎车展上推出了袖珍电动车型Duo,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约为100公里。根据欧洲法律,没有完整驾照的14岁以上青少年只需8小时培训即可驾驶这样的双座塑料外壳袖珍车型。
欧洲正努力:包括雷诺在内的许多欧洲厂商,也都在本届车展上推出新产品,以面对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的中国竞争者。面临欧盟关税重击的诸多中国车企,也多少因此没有宣布上调价格。和2022年的巴黎车展相比,中国品牌占比从当时的一半下滑到今年的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冯德莱恩周二(4月8日)与李强通话,表达对于美国关税可能导致大量中国低价商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担忧,可能对当地制造商带来压力。冯德莱恩强调,中国在解决美国加征关税所导致的潜在的贸易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部分已经受到全球产能过剩影响的行业。

根据欧盟方面发布的消息,中欧双方已经就设立一个追踪潜在贸易转移、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李强则是呼吁欧盟和中国加强沟通协调,扩大相互开放,“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双方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媒体:解放军二把手被免职

德正
2025-04-11T10:13:59.812Z
自今年3月两会后,何卫东未在公开场合露面,引发外界对其去向的广泛猜测。

(德国之声中文网)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何卫东已被免去职务,有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免职事件涉及贪腐。

何卫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二号人物”。自今年3月两会后,他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缺席了多场中央军委副主席通常应出席的重要活动,引发外界对其去向的广泛猜测。在上周,他也未现身由习近平亲自带头的一年一度的植树活动,而他在去年曾出席该项活动。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政治问题专家牛犇(Neil Thomas)表示,这是自1967年贺龙以来,首次有在职中央军委副主席被清洗:“表明习近平打击军队腐败的决心”。他补充说:“习近平不仅想把解放军打造成一支能在海外作战的有效力量,更要让它彻底服务于他在国内的政治议程。”

牛犇还表示,解放军是中共统治的根本保障,在国内局势不稳定时期,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引发经济震荡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何卫东被认为与习近平关系密切。他曾长期在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服役。南京军区管辖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五省市。习近平于1985年至2002年间曾在福建工作长达17年之久,其间兼任过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打交道最多的一支野战部队就是第31军。

彭博社援引一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中国之所以强化军队反腐的力度,部分原因是因为高层担心,腐败问题会削弱军队的作战能力。去年11月末,中央军委委员、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涉嫌严重违纪被停职。

相关图集: 解放军将领——“高危职业”?

十人晋升上将: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的纪念日。依照惯例,“建军节“通常都会有一批军中将领被晋升军阶。7月31日,中共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授衔仪式,十名将领获得上将军衔,除海军司令沈金龙,空军司令丁来杭之外,比较受关注的还有受到美国制裁的装备部长李尚福。中国军方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9人晋升少将,19人晋升中将。
习近平与“军队反腐” :2012年,习近平出任中国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以来,发起了一场广泛而严酷的“反腐败”斗争,而军队首当其中,高层几乎被全面重组。中国官方数据显示,68名副军级以上军官受到严惩,其中副国级2人(上将),正大军区级4人(上将),副大军区级11人(中将9人,少将2人)。图为习近平同日后落马的参谋总长房峰辉上将在一起。
房峰辉 - 士兵、上将、阶下囚:房峰辉是中国军队高层中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将军之一:他毕业于中国国防大学战略指挥专业。1968年入伍后,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转变,一度曾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军区司令员。2009年,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庆典上,他曾是阅兵总指挥。2019月2月,一度官至中共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的房峰辉因受贿被处以无期徒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张阳:同房峰辉同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的另一名高级将领是张阳。2017年11月23日上午,中央军委政工部首任主任张阳在家中自缢死亡,他也是1990年以来第一个个在职接受调查的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报》批评他以自杀逃避党纪、国法惩处,“行径极其恶劣”。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绰号”西北狼“的郭伯雄2002年11月起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因此,随着他的落马,他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军队中被调查的职务最高、资历最深的一位军官。2016年7月25日,郭伯雄因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褫夺上将军衔,郭伯雄本人当庭表示不上诉。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2014年六月和七月,中共中央先后宣布因涉嫌贪腐和违纪,开除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党籍,军籍以及上将军衔。一年后的3月15日,徐才厚因膀胱癌终末期去世,军事检察院对徐才厚作出不起诉决定。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17岁入伍的谷俊山,后来官至负责营房基建的总后勤部副部长。2012年5月,18大召开数月前,谷俊山就被正式停职接受调查。媒体披露的内幕称,对谷俊山老家清查时,查出其地下室藏有大量军用专供茅台,金船,金脸盆,以及一尊纯金毛泽东像,涉嫌贪污的物品用了四辆卡车才装完。2015年,谷俊山被判处死缓。
反腐斗争惨烈 :中共18大以来被查处的将领还有空军原政委田修思、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副参谋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王建平和国防大学原校长王喜斌。据《解放军报》2017年9月20日披露,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共立案审查4000多起,给予纪律处分1.3万余人。中国网民戏称:这是中共建军以来,“牺牲”最大的一场“战役”。
”航天将军“也难免“落马”:钱卫平曾在中国的航空航天业扮演重要角色,曾担任中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月球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天宫/神九载人交会对接的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等。2019年4月,升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三个月之后,因涉嫌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犯罪,被中央军委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此前,曾有传闻称,钱卫平涉嫌间谍行为。
胡锦涛 - 孤独的前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反腐大旗下,军中各路”老虎“纷纷落马。胡锦涛担任主席的十七届中央军委高层几乎全军覆没,军委两位副主席都是”重大犯罪分子“。中国网民戏称,原来胡锦涛总书记是常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孤胆英雄“。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西班牙首相访华晤习近平 促中欧经贸合作

德正
2025-04-11T10:15:26.448Z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两年内三次访华

(德国之声中文网)桑切斯周五(4月11日)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还计划会见一些中国商界领袖,包括生产电池或可再生能源技术企业的高层负责人。

此次访问正值欧洲和中国面临复杂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加征关税,随后又暂停,这可能意味着欧盟寻求与中国开展更多贸易。中国是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欧盟也越来越担心,由于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将向欧盟大量投放廉价商品,这将损害欧洲生产商的利益。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会见桑切斯时强调,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西班牙用好互利互补的合作优势,发挥好经贸、科技合作机制作用,深挖新能源、高技术制造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潜力。

桑切斯表示,西班牙希望扩大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并称中国是欧盟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访问北京之前,桑切斯周四在河内会见了越南领导人,与越南签署了多项商业协议。

西班牙政府发言人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桑切斯对中国的访问“具有特殊意义”,是一个“实现市场多元化”的机会。西班牙对美出口的80%可能会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影响。

华盛顿警告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二批评西班牙向中国靠拢,称西班牙以及任何试图与中国走得更近的国家都将“自断后路”。陪同桑切斯访问越南的西班牙农业部长普拉纳斯(Luis Planas)周三表示:“扩大我们与其他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贸易关系,并不会与任何人作对。”

西班牙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增长表现不俗,该国对中国的敌对态度不如其他欧盟国家强烈。马德里最初支持欧盟去年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后来在关税表决中弃权

习近平周五对桑切斯表示,中国和欧盟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中欧应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开放合作。

农业部长普拉纳斯坚称,西班牙对华政策“有助于欧盟部分国家共同摆脱严峻局面的努力”。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经济学家、欧中关系专家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ía-Herrero)表示:“西班牙的立场已经转变,变得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亲华。”

新能源依赖

桑切斯访华次数超过现任德国或意大利领导人,他上次访华是在去年9月份,当时正值中欧贸易关系紧张,他与习近平举行了会晤。尽管中国对西班牙的投资有所增长,但这个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仍低于德国或意大利。

西班牙去年56%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正在逐步摆脱化石燃料的欧洲国家一样,它需要中国的关键原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技术。

去年12月,中国电池公司宁德时代(CATL)宣布与汽车制造商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投资41亿欧元(约合45亿美元),在西班牙北部建造一家电池工厂。此前,西班牙与中国企业远景能源(Envision)和中电丰业(Hygreen Energy)去年签署了在西班牙建设绿色氢能基础设施的协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受特朗普关税冲击 中国亚马逊卖家被迫涨价或撤离

德才
2025-04-10T15:15:59.201Z
特朗普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后,不少亚马逊上的中国卖家正准备在美国涨价,甚至考虑完全退出

(德国之声中文网)特朗普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后,不少亚马逊上的中国卖家正准备在美国涨价,甚至考虑完全退出。“这不仅仅是税的问题,整个成本结构都被彻底打乱了,”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欣表示。该协会代表超过3000家亚马逊卖家。“对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打击。”

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原本已经生效的104%进一步加码至125%,使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王欣对路透社表示:“在美国市场生存将变得极其困难。”她指出,关税不仅会直接提高产品成本,还可能导致海关延误和物流费用上涨。一些卖家计划在美国市场涨价,另一些则在寻找新的销售市场。路透社采访的五位深圳亚马逊卖家均证实了这一判断。

沉重打击中小企业 或致失业率上升

目前约有一半的亚马逊卖家来自中国境内。仅在中国南部城市深圳,就注册了超过10万家亚马逊卖家。根据电商数据服务商SmartScout的估算,这些企业年销售总额达353亿美元。中国国务院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达2.6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3580亿美元)。王欣表示,这些新关税将对中国众多中小企业造成沉重打击,失业率可能会大幅上升。

被迫涨价或撤离美国市场

由于全球其他市场的购买力均不及美国,中国商品难以在短期内被其它地区完全消化。此外,激烈的价格竞争也将进一步压缩出口商的利润空间。在受访卖家中,有三位表示将上调在美商品价格,另外两位则计划全面撤出美国市场。

销售书包和蓝牙音响的卖家Dave Fong表示,他已在美国市场将部分商品价格提高了三成。同时,他也在减少库存,并大幅削减在亚马逊平台上的广告投入——过去这些广告支出曾占他总收入的40%。 “我们已无法再依赖美国市场,”Fong表示。“我们必须减少在美投资,将更多资源分配到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地区。”

在深圳从事亚马逊销售已有七年的Brian Miller则表示,目前他没有动力推出任何新产品。他预计,等现有库存在一到两个月后售罄后,他和其他卖家将不得不大幅涨价。

他举例称,自家售价20美元、生产成本3美元的儿童积木玩具,在新关税下制造成本将上升至7美元。为了维持利润率,售价至少得涨价20%,而价格较高的玩具涨幅可能高达50%。Miller表示:“如果现状不改变,继续从中国向美国供货将不再有利可图。”他认为,生产将不得不转移至越南或墨西哥等国家。

亚马逊CEO坦言关税成本“很可能会被转嫁给消费者”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接受美国CNBC频道采访时表示确实观察到消费者出现“提前买”的行为。面对关税风险,亚马逊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如战略性囤货,谈判更有利合同等。贾西预计成本压力很可能由卖家转嫁至消费者,因为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吸收这部分费用。谈到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时,贾西表示亚马逊早在五年前就已显著实现了供应链多元化,全球采购已成常态,而不仅仅是从一个国家(中国)。

(据路透社、 CNBC )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客座评论:乌克兰曝光俘虏中国兵透露出怎样的讯息

张俊华
2025-04-10T14:18:25.643Z
乌克兰曝光俘虏中国兵,对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中立角色”提出挑战

(德国之声中文网)早该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两个帮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中国雇佣兵在乌克兰的德涅兹克战场被乌军俘虏。为什么说这是早该发生的事,因为按照调查记者柴静采访的在俄罗斯参战的中国人马卡龙的说法,俄罗斯军队里约有几百个中国人在帮普京打仗。在前线人员短缺的情况下, 俄罗斯人肯定要把这几百个雇佣兵当作他们夺取乌克兰领土的炮灰。 这些中国炮灰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打死打伤。,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中国“中立“的背后

这次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亲自公开了被俘的中国军人的消息。 而且,他要求中方对此给出解释。可以想象,乌克兰军方和情报机构早就应该了解到在俄罗斯军队里有中国的雇佣兵。只是乌方没有抓到俘虏,而且由于自己的境况不好,确实也不想跟中国扯破脸皮, 所以一直忍耐着。中乌双方依然保持着正式的交往。譬如说,在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中乌外长还专门进行了会晤。而此后,中国又就进口乌克兰农产品的事务签署了协议。

北京试图利用这些做法,向乌克兰传送一个信息,即中国是中立的。而在这努力的背后,实际上是看准了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毕竟这是一笔大生意,对中国的经济有利。 但北京始终没有放弃原来亲俄的路线,尤其是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中俄之间更紧密的合作。 王毅不久前访问莫斯科,再次强调中国永远是俄罗斯的好朋友。而习近平今年五月又马上去莫斯科,再次跟他的老朋友普京见面。

“赚洋外快”的代价

很可惜,被俘的两个中国人的审讯录像本来就很短,而且由于翻译的能力和提问水平不高,观众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信息。 但从这两个人回答问题的一些表现来看,确实都像两个在中国可能当过兵,但复员后赚不到钱,所以到俄罗斯来赚个洋外快的农村人。但有人也许不禁会问,他们去俄罗斯之前,应该知道乌克兰战场是何种残酷情景吧?他们应该了解一些俄罗斯把外国雇佣兵当炮灰、不顾其死活的做法吧?

笔者的回答是,不见得。 这是因为中国官方和非官方的媒体中,渲染俄罗斯的强大始终占上风,而习近平更是普京的朋友,中俄双方的热火主要就是由习近平和普京两人拱起来的。一个在威权制度下成长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个在农村走投无路的人,在官方的宣传下,很容易被俄罗斯的几个小钱迷住。 仅从这一点来说,可以想象,今后如果中国要武力夺取台湾,尽管大城市里的父母们可能都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去当炮灰,但农村依然有的是年轻人愿意为了“祖国统一”献身。

相关图集:中俄关系变迁:从兄弟、对手到战略伙伴

最初的盟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年底,毛泽东赴莫斯科访问,并在苏联停留两个多月,参加了斯大林70岁生日庆生活动(图)。事后毛泽东抱怨受到斯大林的冷遇,以及签约会谈进展不顺利。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结为盟友。
苏联“老大哥”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被外界视为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苏联从贸易、高等教育、核技术、工业等一系列方面向中国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的援助,以帮助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政府1953年针对经济发展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在苏联的帮助和策划下出台的。毛泽东强调要在各方面向苏联学习,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图为1956年出版的纪念中苏友好条约6周年的报道图册。
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于10月出兵参战(图为志愿军跨过冰封的鸭绿江),直接与美国主导的联合国部队对抗,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苏联没有直接参战,但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资金援助。1953年6月南北双方签署了板门店协议:规定朝韩以北纬38度线为界停火,这固化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格局。
从反目到决裂:1959年9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活动。当时中苏领导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就已显现。1960年莫斯科召回援华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北京则对苏联的“修正主义”以及苏共的对外对内政策展开了长期的尖锐批评。
边境冲突:中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拥有最长陆地边界的两个邻国。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失败。 1969年6月3日,中、苏两国军队在界河乌苏里江的珍宝岛爆发冲突(图为珍宝岛中国守军),双方均有伤亡。同年,两国又在黑龙江八岔岛和新疆铁列克提再次发生武装冲突。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取道北京,在机场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紧急会晤3小时,达成共识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
中苏交恶:勃列日涅夫任苏共领导人后,中苏关系依然处于对峙势态。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两国间几乎停止了所有交往。1967年,红卫兵曾冲击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图为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包头钢铁厂工人抗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示威。
抵制莫斯科奥运:进入70年代后,中国开始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开放的大门。1980年代的苏联,则因入侵阿富汗遭到西方国家更严厉的制裁和对抗。1980年莫斯科举办奥运会,中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抵制阵营。
关系正常化:在苏联末期,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从1982年10月至1988年6月,中苏两国政府特使就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了12轮的磋商。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同邓小平会晤。双方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
从睦邻到战略伙伴: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宣布承认俄罗斯为苏联的继承者。两国最高层之间开始恢复往来。1999年,《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签订,遗留已久的边境划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1年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0年,两国确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图为普京、布什和江泽民在2001年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
共赴国际舞台:进入新千年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北京和莫斯科都有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金砖国家”(BRICS)峰会、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成立)这样的多边平台为此提供了机会。图为2016年10月在印度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
政治强人的友谊: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位威权专制领导人,有着相似的大国政治信念。在坚定巩固自身权力的同时,也都希望打破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2022年2月普京访问北京、出席冬奥会期间,中方强调中俄“友谊无上限、合作无止境”。图为2018年习近平在俄罗斯远东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与普京品尝鱼子酱煎饼。
不是盟友,胜似盟友: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在国际上备受制裁和孤立。但中国始终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而指责美国和北约应为冲突负责,反对制裁,呼吁重视俄方的“安全关切”。同时中国大幅扩大从俄罗斯的进口,特别是能源进口。2023年3月,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成为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首位访俄的大国元首。

中国和印度的区别

数百个中国人在俄罗斯打仗,不可能永远被隐瞒起来。 这一点中国官方自己也明白。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到俄罗斯去赚外快的不仅有中国人,其他国家也有,比如印度。但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当去了俄罗斯的印度人察觉到俄罗斯当局强迫他们到前线当炮灰时,他们眼泪汪汪地恳求他们的总理莫迪把他们救回去。而莫迪在这时作为一国总理,确实对自己的公民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印度媒体报道称,莫迪去年7月在与普京非正式会谈时,正式向普京提及此事。 在印度的压力下,普京同意了放还俄军中所有印度籍士兵回国的要求,并为他们返回印度提供便利。

但中国官方是如何处理这种事情的呢?首先,当泽连斯基要求中国政府就此作解释时,中方公开否认有中国人在帮俄罗斯打仗。而实际上,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在此之前,早就收到过在俄中国雇佣兵的呼救,恳求使馆帮他们回家。但使馆的回应是,“这是你们的个人行为。不属于使馆管辖的事务”。

从以上两个国家对待自己的公民的态度,我们就能看出一个政府对自己百姓的生命重视程度。

相关图集:俄乌战争三周年

威胁加剧:2021年底的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军队和重型武器正在俄罗斯小镇叶利尼亚(Yelnya)附近集结,该镇靠近白俄罗斯边境。2021年11月11日,美国时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警告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要入侵乌克兰。但此举未能阻止普京。2022年2月24日普京下令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向乌克兰境内发动火箭弹袭击:2022年2月24日的军事行动中,多枚火箭袭击了乌克兰多座城市,包括首都基辅、敖德萨(Odesa)和哈尔科夫(Kharkiv)。基辅一座军事大楼被击中后着火。尽管莫斯科方面坚持称之“特别军事行动”,但事实上一场全面战争已经爆发。
布查大屠杀:数周之内,乌克兰军队成功将俄军赶出了北部城市。然而俄军撤离后,战争罪行浮出水面。布查(Bucha)地区的平民遭受折磨和屠杀的影像传遍了全球。当局报告称,布查地区共有超过 1100名平民被杀。调查人员表示,此次大屠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战略性”暴行。
生活被摧毁:根据莫斯科方面的说法,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原本只打算持续三天时间。然而三年过去了,战争仍在继续。根据智库“战争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的最新报告,目前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约20%的领土,主要集中在东部。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5月的顿涅茨克(Donetsk)。
“公然违反国际法”——俄罗斯在吞并地区举行“公投”:2022年9月,俄罗斯单方面吞并了乌克兰四个地区——卢甘斯克(Luhansk)、顿涅茨克(Donetsk)、扎波罗热(Zaporizhzhia)和赫尔松(Kherson),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一年后,这四个地区被纳入俄罗斯地区选举。在一次被称为“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投票中,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在四个地区均以超过 70%的得票率获胜。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乌克兰战争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欧洲爆发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据联合国统计,乌克兰境内有370万人因战争流离失所,超过600万人向西逃往欧洲,主要前往波兰和德国。
马里乌波尔——乌克兰抵抗的象征: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Mariupol)围攻长达82天。该市遭到猛烈轰炸,最后乌克兰守军被围困在钢铁厂内。俄罗斯轰炸一家医院后,一张孕妇被紧急撤离的照片震惊世界。这张照片由乌克兰记者拍摄,后来凭借纪录片《马里乌波尔的20天》(20 Days in Mariupol)获得奥斯卡奖。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克里米亚大桥(Crimea Bridge)全长19公里,是欧洲最长的大桥,连接俄罗斯南部与克里米亚半岛。2022年10月,乌克兰发动爆炸袭击,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7个油罐被点燃,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2023年7月,克里米亚大桥再次因乌克兰军队袭击而受损。
环境灾难:2023年6月6日,卡霍夫卡大坝(Kakhovka Dam)发生爆炸,导致水库中的水涌入第聂伯河(Dnipro River)。乌克兰和俄罗斯互相指责对方实施了破坏行为,但事发时该大坝是由俄罗斯控制。这场洪水引发了一场环境灾难,摧毁了数千座房屋,可能还造成了数百人死亡。事后有记者发现,俄罗斯方面故意少报了死亡人数。
能源基础设施成为攻击目标: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实施了系统性打击。研究人员指出,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一年后,乌克兰76%的热力电厂被摧毁。至2024年9月,这一比例上升至95%。此外,乌克兰电网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范围停电,尤其在冬季,大规模停电也令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领土:2024年8月,乌克兰武装部队首次对俄罗斯境内发动攻势,在边境,乌军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并一度控制了库尔斯克地区(Kursk)约1400平方公里土地。但之后,三分之二占领区域重被俄军夺回。
无人机之战: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监视和定点攻击。专家表示,目前乌克兰战场上至少有100种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大小从玩具到小型飞机不等。2024年3月,乌克兰宣布,年产无人机可达400万架。
战争造成巨大破坏:三年战争给乌克兰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许多城镇因遭到俄军炮火袭击如今已成“鬼城”。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博戈罗季奇内镇(Bohorodychne)于 2022年6月遭受俄军猛烈攻击,现在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生活仍在继续:并非整个乌克兰都处于战争前线。在远离战火的地方,生活仍在继续。商店、咖啡馆和餐馆照常营业,人们通过安装发电机来应对停电。
美国是否继续支持乌克兰存疑: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他希望在“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然而,他至今未能实现这一承诺。无论是特朗普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他近期施压乌克兰让其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还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口水战(特朗普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都引发了乌克兰及其盟友对美国是否会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担忧。

中国炮灰希望的破灭

当然,共产党有时也顾及自己在国际上面子,一旦某事被捅到国际层面,官方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那么,这次两个中国雇佣兵被俘消息的公布,是否会给那些在俄罗斯被强迫当炮灰、但又不想莫名其妙地死在前线的中国人带来回国希望呢?笔者的答案是“不见得”。

因为在泽连斯基公开被俘的中国人后,中方毫不含糊地否认了在俄罗斯有中国人参战的事实。 既然否认了,那些在战场上的中国炮灰,谁还会去管他们呢? 再说,在一个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像乌克兰俘虏中国雇佣兵的信息,中国百姓按照正常渠道是永远不会获悉的。既然本国人不知道,不会激起民愤,那中国官方还要担心什么呢?

但中国官方如此的表态,在国际上尤其在乌克兰那一方留下的记忆是抹不去的。北京本想用否认中国雇佣兵的事实来维护其所谓的中立的形象,但效果恰恰相反,乌克兰肯定会把这笔账记上,到必要时再清算。而国际社会在北京装模做样的扮演中立角色时,只会嗤之以鼻。

军方“实习”?

在谈及中国雇佣兵的同时,已经有人在提出如下一种猜疑,即在这数百个人中,是不是会可能有一些是中国军方派遣的军人,让他们用“个人行为“的名义, 到乌克兰前线去“实习”, 积累战争的经验。

这种大胆的猜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中国军方已经经历比较长的和平时期,而现在习近平在他任期实现的中国梦之一就是把台湾拿回来。为此,中国军方在认真地学习俄乌战事。79年中国打越南, 尽管有各种动因存在,但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好长时间没打仗了。 所以应该让军人去“训练训练”。 这一打不要紧,近五万中国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包括支前抬担架的民兵)死在战场上。 而在乌克兰前线,派个别军人去“实习”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即便中国雇佣兵都死了,对官方来说也就几百号人嘛,比起打越南少多了。 再说,从前线肯定有人活着回来,这些人也许对中国军方就是一种财富。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德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泽连斯基发布中国俘虏受审视频 北京继续含糊回应

德正
2025-04-08T13:53:28.263Z
泽连斯基:希望中方就中国公民参与侵乌俄军一事做出解释。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外交部4月9日、10日连续两天就2名中国籍公民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为俄军作战时被乌军俘获一事做出相似回应。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正向乌克兰核实有关的情况,“中国政府始终要求公民远离武装冲突区域,避免以任何形式,卷入武装冲突,尤其应避免参加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

林剑还表示,泽连斯基指控“还有更多中国公民协助俄罗斯参战”之说法毫无根据,呼吁乌克兰方面“应正确看待,中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8日在社媒X发文写道:“我们的军队在乌克兰境内的顿涅茨克地区俘虏了两名为俄军作战的中国公民。”“我们掌握了这些俘虏的证件、银行卡和个人信息。”帖文还附有一名被指为中国战俘的录像。

泽连斯基在4月9日再次发帖,指出根据情报部门掌握的消息,目前至少有150余名中国公民在乌克兰境内为俄军作战,乌方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年龄、在中国住址等身份信息。乌克兰总统指责说,“北京知道这些”,并指出“俄罗斯正在中国社媒平台上发布征兵广告视频。”

乌克兰总统在帖文中还附上了两名中国籍俘虏的受审问视频。乌军一名发言人披露,其中一名俘虏表示,他为了参加俄军,向一名在中国的中间人支付了30万卢布(约合3000美元)的费用,换来了事后可以加入俄罗斯国籍的承诺。

另据乌克兰网络媒体《基辅独立新闻》(Kyiv Independent)援引一份乌克兰情报机关内部文件称,目前至少有163名中国公民在为俄军作战。

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以来,北京同莫斯科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方面的合作明显得到了加强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一直宣称中立,并表示不会像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那样,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援助。但中国是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亲密盟友,北约成员国已将北京称为莫斯科侵略战争的“关键支持者”,而中国也从未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进行过谴责。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直在推动尽快结束这场已持续三年多的战争,但尽管进行了多轮谈判,美国政府迄今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与此同时,基辅也在不断呼吁北京向莫斯科施压,结束这场已造成数万人丧生的侵略战争。克里姆林宫三年前发动这场战争时提出的目标,迄今为止也一直未能实现。

北约认为中国是俄罗斯侵乌战争的”关键支持者“。图为中国外长王毅四月初访问莫斯科。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贴文中还表示,有证据显示,同俄军并肩战斗的“还有更多的中国公民”。泽连斯基称:“我已指示乌克兰外交部长立即与北京取得联系,了解中国对此事态的回应。”这位乌克兰领导人表示,上述两名中国公民被俘以及莫斯科将中国卷入这场侵略战争,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普京会做任何事,唯独不会结束战争”。

俄乌战场上 两边都有中国雇佣兵

俄乌战争爆发三年有余,期间屡屡传出有中国籍雇佣兵自愿为俄军作战甚至阵亡的消息。就在3月中旬,曾供职于中国央视的著名媒体人柴静发布了长达40多分钟的专访,正在前线为俄军作战的中国籍雇佣兵“马卡龙”表示,他2023年持旅游签证从中国飞往莫斯科自愿加入俄军阵营,“金钱是一部分原因”。他承认,许多自愿加入俄军的中国籍雇佣兵起初确实有着“帮助俄罗斯就是帮中国”之动机。

不过,“马卡龙”也在专访中披露了俄军阵营内部的严重种族歧视、物资供应恶劣等问题,他本人就曾因投诉长官侵吞其个人防护物资而被投入地牢。

根据他的说法,一旦自愿加入俄军阵营,即便雇佣兵合同到期也难以撤离前线、退出军队。“马卡龙”在专访中一度回避是否因为从事一份旨在杀人的“工作”而心怀愧疚,但是在专访结束后不久又像柴静承认了这一点。

也有一些中国公民自愿加入乌军作战。就在去年11月,多方消息证实29岁的彭陈亮在俄乌战争中阵亡。他2024年初离开中国加入乌克兰的国际兵团,据称此前曾因发表亲乌反俄言论被中国当局拘禁7个月。

在4月8日的贴文中,泽连斯基还呼吁“美国、欧洲以及世界上所有渴望和平的人都应对此事态作出回应”。

此前,乌克兰也一直在敦促西方盟友,对俄罗斯向库尔斯克西部地区部署数千名朝鲜士兵一事作出回应,去年8月,基辅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发动进攻,直到目前,部分乌军仍在当地坚守。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暂停关税后特朗普将贸易战火聚焦中国,习近平会打电话吗?

德才
2025-04-10T13:20:05.181Z
特朗普宣布对高额关税按下暂停键,全球股市应声上涨,但唯独对华关税不降反至125%。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决定暂缓对数十个国家征收的高额关税,此举缓解了全球市场压力,也令欧洲领导人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特朗普将贸易战焦点转向中国,将关税进一步加码至125%,美中贸易战加剧

这次政策大逆转发生在对多数贸易伙伴征收大规模“对等关税”正式生效不到24小时之内,在此期间,金融市场经历了自新冠疫情初期以来最剧烈的一次动荡

消息公布后,美国股指大度上涨,随后亚洲和欧洲市场也迅速反弹。在特朗普转变态度前,此轮动荡已导致全球股市蒸发数万亿美元,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令人不安地大幅上升,市场恐慌似乎也引起了特朗普的注意。

“我觉得人们有点反应过度了,有点像运动员出现‘紧张失常’(yippy)那种感觉,”特朗普在宣布暂停征税后对记者说。

欧盟暂缓反制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其他欧洲领导人对特朗普的最新暂停关税举措表示欢迎,并于周四宣布,日前表决通过的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决定暂缓90天执行。但她同时也表示,欧盟做好了谈判准备,但不排除其它任何一个选项。

冯德莱恩表示,特朗普的决定是稳定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步。“贸易和供应链的运作依赖于清晰、可预测的环境条件,”她在X平台上发文称。

尽管市场暂时获得缓解,但部分央行官员和分析人士仍保持谨慎。

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指出,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风险“仍然巨大。”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弗朗索瓦·维勒鲁瓦·德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则表示,暂停关税“比之前的坏消息要好一点”,但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这仍然威胁到信心和经济增长。”他在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France Inter采访时如是说。

美中贸易战加剧

但中国拒绝接受来自华盛顿的“威胁和勒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特朗普继续对中国施压,将进口关税从周三生效的104%进一步提高至125%。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周四(4月1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

周四法新社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特朗普总统暂停对大部分国家加征关税,但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并称中方‘没有表现出尊重’。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是否将进一步提高对美关税?”林剑在回答中称美国做法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终将以失败告终”。

他同时指出,北京可能再次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而就在周三,中国已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84%的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的前一轮关税行动。

另一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四早些时候在X平台上发文称“我们不会退缩”,并配上一段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强硬演讲的视频。朝鲜战争于当年年底以停战收场。

特朗普表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也是可能的。但美国官员表示将优先与越南、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展开谈判达成协议。“中国想要达成协议,”特朗普说,“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高盛随后下调了对中国2025年GDP增长的预测,从原先的4.5%降至4%,理由是关税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在欧洲,特朗普的声明一出,欧元区政府债券收益率上扬、利差收窄,市场对欧洲央行降息的预期也随之降低。

习近平是否会与特朗普直接通话?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周三表示,其与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没有就关税问题与中国官员接触,但表示特朗普总统“预期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话。” 卢特尼克补充道:“如果我们接到联系,会直接转交给总统。[…]他们也许真的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实际是,两个大国领导人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对此,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何瑞恩(Ryan Hass)在X平台上分析了为什么习近平目前未与特朗普通话的原因。

首先中国领导人主动联系美国总统的情况极为罕见,特例如江泽民2001年“9·11”事件后向小布什致电慰问。中方外交文化里,“领导人通话”意味着必定有成果,因此事前需经过精心策划、反复磋商,防止意外或失败,而当前中美之间并没有为此进行充分准备,北京方面没有把握控制通话节奏和结果。

中国更倾向于在对等、预设框架下进行高层接触,没有预设的谈话框架让中方难以预测特朗普会说什么。再加上特朗普常常出尔反尔(今天达成协议,明天也可以否定),如果对话演变为公开冲突或羞辱(泽连斯基在白宫受到的“羞辱性对待”作为警示)将对习近平个人形象和中国的外交立场造成严重影响。

何瑞恩因此认为如果前提是必须由习近平“主动联系特朗普”,那么在短期内为美中日益升级的贸易战找到一个缓解出口的可能性将非常低。要打破僵局,可能需要其他更有创意的路径。

Liz Lee, Andrea Shalal and Sudip Kar-Gupta(路透社) Ryan Hass CNN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中国挥起了大棒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4-07T14:11:45.874Z
美国宣布“对等关税”之后,中国也发布了反制措施。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日出版的《世界报》发表评论称,如果说特朗普在上一届总统任期内,曾希望西方世界从经济上同中国脱钩,那么,其本届总统任期的施政要点显然变成了让美国同世界脱钩。这篇题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中国成了赢家》的评论写道:

“这位总统的所作所为,仿佛让人想起了18或19世纪的美国经济,那个需要通过保护性关税来建立本土工业的时代。而事实上,现在美国早已是拥有霸主地位的经济强国,是高科技的出口国,也是多个服务行业的领军者。美国的财富不再来自于关税壁垒,而是来自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构建的世界经济体系。自1934年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案》以来,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引擎。市场的开放不仅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也奠定了美国繁荣的基础。”

《世界报》的评论写道,特朗普显然正在放弃美国打造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而他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可能导致的后果也绝不会仅仅限于物价的上涨:

“特朗普正在这个急需安全感的世界中制造恐惧。如同敲竹杠者一样,特朗普将制造不确定性当作施政手段。企业领导人和投资者不得不问:特朗普会坚持这一立场吗?如果会,那之后他又能维持多久的稳定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仅难以进行商业运作,投资也将变得难上加难。特朗普让相关国家的政府陷入手足无措的窘迫境地,传统盟友也无一幸免。

无论是对美国自身,还是对世界各国,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都是极其有害的。他忽略了一点:他那反复无常的政策最终可能会强化他原本想要削弱的中国。北京将会利用美国的保护主义转向,来塑造自己作为一个可靠贸易伙伴的形象。无论在经济上、外交上还是战略上,中国都将尝试填补华盛顿造成的空白。

《世界报》:“对等关税”的后果绝不会仅限于物价上涨。图为中国一港口等待装船出口的物资。

这位美国总统的做法有可能会将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都陷入深渊。以牙还牙,以关税对付关税。中国人已经在周五作为回应,宣布也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大幅提高关税。其他国家也会跟进。全球范围内的关税上升,甚至可能引发一场贸易战,这将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对欧盟而言,面对特朗普的‘关税狂热’,唯一的应对之道就是保持冷静,谨慎应对,不要一头拥入中国的怀抱。如果特朗普不肯遵守最基本的协议,那么今后的几年无疑将异常艰难,我们将会明显变得贫穷。欧洲必须寻找与其他地区签订贸易协定的可能性,以至少部分地弥补失去美国而带来的损失。欧洲也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对特朗普及其喜怒无常的情绪的依赖。”

中美对决 欧洲人只有观战的份儿

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中国也发布反制措施之后,《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写道,现在讨论贸易战似乎还为时过早,但中美两国间的“严重对抗”显然已经难以排除。这篇题为《中国挥起了大棒》的评论写道:

“在美国暂时叫停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之后,一位美国政府官员曾表示,乌克兰人就像一头倔强的骡子,需要用大棒打鼻子才能让它听话。现如今,挥动大棒的是北京,而对象则是美国。

根据实力和利益的不同,对付美国的关税也有两种方式。对欧盟而言,更适宜的选择显然是避免矛盾明显升级,在象征性地征收一些惩罚性关税之外,欧盟同时也应当努力同华盛顿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即使特朗普当政,仍将美国视为伙伴,仍在安全领域离不开美国的国家而言,挥舞木棍显然是不足取的。另一种选择则是屡试不爽的‘以牙还牙’战略,但也只有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才有能力同华盛顿如此分庭抗礼。华盛顿同北京之间的对决已经让欧洲人沦为旁观者。对于经济强大,但政治和军事影响力极其有限的欧洲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局面。”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盟对美报复性关税:暂缓90天执行


2025-04-10T11:35:10.483Z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报复美国的关税暂缓执行90天

(德国之声中文网)此前,她已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暂缓大部分“对等关税”的决定表示欢迎。她表示,这一决定是“迈向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一步”,并强调“一个清晰、可预测的环境对贸易与供应链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特朗普周三宣布批准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前,欧盟决定对价值23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部分将于4月15日生效,其他将于5月15日和12月1日生效,这是回应美方对欧洲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的举措。

目前,欧盟面临向美国出口的钢、铝制品以及汽车面临25%的关税,以及所有商品20%的“对等关税”。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称这些关税“毫无道理且具有破坏性”。

为避免贸易冲突,欧盟高层贸易官员最近几周频繁穿梭于布鲁塞尔与华盛顿之间,积极寻求协商解决方案。冯德莱恩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委员会将“利用必要时间评估最新进展,并在与成员国及业界充分磋商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特朗普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后,欧盟曾试图提出同美国互免工业品关税的建议,但即刻被特朗普总统驳回,并称欧洲国家应从美国购买3500亿美元的能源,抵消双方的贸易逆差。

欧盟方面则不断重申其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立场,冯德莱恩也强调这一承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无摩擦、互利的贸易关系。”

尽管如此,欧盟代表成员国进行贸易协议和争端谈判的行政部门负责人表示,欧洲打算实现贸易伙伴关系的多元化。欧盟将继续与“占全球贸易87%、同样致力于自由开放的商品、服务与思想流通的国家”保持合作,并努力清除欧盟内部单一市场的贸易壁垒。

(德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欧将就电动车市场准入以及投资展开谈判


2025-04-10T10:33:46.153Z
欧盟贸易与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商务部本周四(10日)发布消息称,4月8日下午,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委员马罗斯·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举行了视频会谈。

新闻稿中称,双方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深入坦诚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去年10月底,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之后,欧盟开始征收高达35.3%的额外关税,此外还加上了欧盟标准的10%的汽车进口关税。

中欧双方表示,支持重启中欧贸易救济对话机制,讨论贸易转移问题,妥处贸易摩擦。

中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根据布鲁塞尔方面的数据,2024年,中国为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同时也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过去两年,欧盟对华贸易累计出现约3000亿欧元的巨额逆差,欧方认为这对其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周三发出警告称,与中国在贸易上加强合作的国家将可能损害自身利益,并指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存在产能过剩和倾销问题。

针对特朗普总统新一轮对华关税政策生效后,一些欧洲国家有意与中国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动向,贝森特表示:“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谈到中国时他表示:“他们(中国人)只是不停地生产、倾销,然后卖到什么地方去。”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在“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基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不尊重”,将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进一步提高至125%,且“立即生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够意识到,剥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日子已经不可持续,也不可接受。”

中国商务部周四做出回应,重申中方一贯立场,“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奉陪到底”。

(德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AfD民调首次超过联盟党 跃居第一

德正
2025-04-10T09:42:10.127Z
根据Ipsos调查,相较于2月23日联邦大选时联盟党获得的28.5%选票相比,如今其支持率出现了明显下滑。而AfD的支持率则从当时20.8%的支持率大幅上升

(德国之声中文网)联邦议会选举结束六周半后,德国极右翼选项党(AfD)在全国范围内的民调中首次超过了联盟党(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

根据民调机构益普索(Ipsos)的“周日调查”(Sonntagsfrage),选项党支持率高达25%,超过基民盟基社盟合起来24%的支持率,跃居第一。这一历史性调查结果与黑红联盟政府公布联合执政协议恰好为同一日。

选项党党魁魏德尔(Alice Weidel)认为,鉴于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之间的达成的执政协议,这种民调结果“并非偶然”。而基民盟党主席梅尔茨(Friedrich Merz)则将该执政协议称为是削弱选项党影响力的“非常非常好的基础”。

联盟党支持率大幅下滑

根据Ipsos调查,相较于2月23日联邦大选时联盟党获得的28.5%选票相比,如今其支持率出现了明显下滑。而AfD的支持率则从当时的20.8%大幅上升。

这项民调在4月4日和5日对共一千名具代表性的德国公民进行了调查。

魏德尔指出“在联邦议会选举之后、甚至在新政府尚未宣誓就职前,出现如此剧烈的支持率崩塌,在我们国家尚属首次,”,并坚信其所在政党“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她承诺说:“我向你们保证:下一届我们将在政府中执政。”

梅尔茨寄希望于联合政府协议

梅尔茨则寄希望于联合执政协议中关于打击非法移民和重振经济的条款。他在柏林介绍联合执政协议时表示,如果人们感受到政治中间力量不仅能指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那么极端主义势力将失去生存土壤。作为候任总理,他对政府前景保持乐观。

民调具不确定性

多项民意调查都显示,民调结果通常都带有不确定性。政党认同感减弱、选民越来越临近选举日才决定投票给哪个政党或候选人,这些因素都让数据的权重设定更加困难。此外,民调仅反映受访时的舆论氛围,并不代表最终选举结果。 

事实上,早在上个周末,《图片报》(Bild)委托民调机构Insa进行的一项调查中,选项党就已经以24%的支持率首次与联盟党持平。在本周二发布的RTL和ntv的“趋势晴雨表”(Trendbarometer),选项当也仅略微落后于联盟党。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暫緩加徵對等關稅90天 中國遭排除

null 周子馨
2025-04-10T06:43:15.710Z
川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但把中國排除在外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4月9日)在大規模「對等關稅」上路不到24小時後出現政策大轉彎,在社群平台上宣布批准為期90天的暫緩措施,在此期間,稅率將統一降至10%的基準關稅。

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鑑於超過75個國家已致電美國政府相關部門,就貿易壁壘、關稅、匯率操縱以及非貨幣性關稅等議題進行談判並尋求解決方案,「這些國家並未以任何方式、形式對美國進行報復,我已授權暫停90天。」

川普在文中也指出,「基於中國對世界市場的不尊重」,將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進一步提高至125%,且「立即生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夠意識到,剝削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日子已經不可持續,也不可接受。」

消息公布後,除了美國股市止跌回升外,亞洲股市週四(10日)早盤開盤後也出現反彈。

川普隨後接受媒體訪問時重申早前一貫說法,指北京「想與美國達成協議,他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做」,並將習近平形容為「一個驕傲的人」,會想辦法與美國達成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堅稱,暫緩關稅在美國的計劃之中,目的是讓各國坐上談判桌。但是川普表示,是對等關稅措施公布以來,市場的恐慌情緒影響了他的想法,「你必須要變通」。

除了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持續之外,早前已經施行的的汽車、鋼鐵和鋁關稅也不受影響。另外,90天的關稅暫緩期,也不適用於加拿大和墨西哥繳納的25%關稅。

學者:美中走向全面脫鉤

隨著美中互祭高額關稅,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學者王國臣向DW表示,美國與中國如今已走向「全面脫鉤」,「美國認為中國是關稅壁壘,而中國也定調為經濟霸凌......當中國的商品被課到104%,它就已經無法出口美國了,因為它的出口商品競爭力基本上是降到零,所以換句話說,美中的經貿已經確定是全面脫鉤。」

王國臣也認為,北京在川普宣布34%對等關稅時,迅速對美方回以34%的報復性關稅是「誤判情勢」,「我覺得北京當局認為各國都會反美......結果他登高一呼是大家沒有理他,反而是急著去跟川普打電話。」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莊嘉穎則告訴DW,中國認為自己對於美國有很大的影響力,「既能承受痛苦,又能帶給美國痛苦」,但不論是中國政府或是川普政府,「都是由不喜歡退縮的人領導的......所以問題就在於誰能撐到最後。」

莊嘉穎預期,中國在短期內可能會嘗試尋找替代市場,因為當前內需仍不足以吸收所有原本流向美國的商品,「這意味著來自東南亞、歐洲和其他地方的供應過剩的壓力,可能會變得更加強烈,並可能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造成更多摩擦。」

媒體:中國高層召開臨時會因應

此前,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週三宣布第二輪反制關稅,將自10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50%關稅,總稅率從之前的34%提高至84%。

中方在公告批評,美方升級對華關稅的做法是「錯上加錯」,嚴重侵犯中國正當權益,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稱,在川普最新加碼對華關稅後,中國高層領導人準備在週四舉行會議,討論額外的經濟刺激措施,內容將重點討論住房、消費支出和科技創新的支援措施。

知情人士稱,包括金融監管機構在內的其他政府機構也將召開會議,討論刺激經濟和穩定市場的措施。

美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國際安全與外交副主席拉塞爾(Daniel Russel)指出,中國不太可能改變當前的策略,將持續堅定立場,承受壓力,「讓川普玩火自焚。北京認為,川普將讓步視為示弱,因此退讓只會招致更大的壓力。」

 

DW記者李宥臻對此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组阁谈判大功告成 联合政府呼之欲出


2025-04-09T14:47:39.905Z
基社盟主席索德尔、基民盟主席梅尔茨、社民党联合主席克林拜尔和艾斯肯4月9日下午在柏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联合组阁谈判的成果。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一系列全球和国内挑战的背景下,德国此次组阁谈判显得尤为紧迫。候任总理梅尔茨表示,各党派将“共同实现德国迫切需要的目标”,联合政府的座右铭是“改革和投资”。

他表示,联合执政协议向德国民众发出了强烈的信号:“这也是向欧洲盟友发出的信号:德国正在迎来一个有能力采取行动的政府。”

协议内容也包含政府各部委的人事分配。外交部、经济部和内政长部将由保守派的联盟党政治家出任,财政部和国防部将由社民党人士执掌。

梅尔茨表示,新一届议会最早在5月5日选举新总理,也就是德国联邦大选的约2个半月后。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财长:亲中者将自掘坟墓


2025-04-09T14:57:25.468Z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银行家协会(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会议上发言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4月9日表示,他认为特朗普政府能够与美国盟友达成关税协议。不过,已经祭出报复性关税措施的中国显然不在这些国家之列。

贝森特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银行家协会(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会议上表示,他将在关税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

他还表示,那些选择与中国在贸易上结盟的国家将损害自身利益,并警告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出现产能过剩和“倾销”。

贝森特在谈到一些欧洲国家政府特朗普总统新一轮关税生效后可能考虑与北京建立更紧密联系时说:“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谈到中国时他表示:“他们(中国人)只是不停地生产、倾销,然后卖到什么地方去。”

他还补充说,尽管金融市场动荡,“总的来说,我与许多公司,尤其是前来财政部的首席执行官们交流后,他们告诉我,经济情况非常稳健”。

(法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反击:欧盟批准首批反制特朗普关税措施

德才
2025-04-09T14:36:02.128Z
欧盟国家周三(4月9日)同意按照之前的计划,落实对美国某些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欧盟的关税税率将在15%至25%之间,针对美国大豆、摩托车和美容品等商品。这些关税将于4月15日生效。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国再次宣布提高对美国商品进口关税几小时后,欧盟首次做出了针对特朗普关税的反制决定。“如果美国同意达成一个公平且均衡的谈判结果,这些反制措施可以随时暂停,”欧盟委员会在成员国批准反制措施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

这些关税是针对美国上月对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的回应——而欧盟对于特朗普最新一轮关税的应对措施尚未公布。

欧盟委员会表示,同意按照之前的计划,落实对美国某些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欧盟的关税税率将在15%至25%之间,关税将于4月15日生效。

“欧盟认为,美国的关税是不合理且具有破坏性的,不仅对双方经济造成伤害,也将波及全球经济,”声明中写道。

布鲁塞尔方面强调,欧盟希望达成一项“平衡且互利”的协议。

特朗普还对进口自欧盟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对欧盟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为20%。

欧盟发言人表示,针对这些措施的回应可能最早将在下周公布

反制措施有哪些?

周三通过的反制措施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欧盟将重新启用源自特朗普第一任期、目前处于暂停状态的关税,并将从下周二(4月15日)开始征收。

第二阶段包括一份新增的征税产品清单,其中大部分将从下月开始征收,部分则将于12月生效。  这份清单已获26个欧盟国家批准——只有匈牙利投了反对票。清单上的商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由特朗普所属共和党控制的州

被列入关税清单的商品包括:家禽类、大米、玉米、水果和坚果、木材、摩托车、塑料、纺织品、艺术品和电气设备等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墙外文摘:特朗普关税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null 墙外文摘
2025-04-06T13:02:30.366Z
哈佛大学经济政策实践教授Jason Furman撰文指出,特朗普关税的“赢家”是中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特朗普关税的“赢家”是中国》,作者Jason Furman(哈佛大学经济政策实践教授,曾于2013年至2017年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指出,特朗普一再重申的一个论点是,其他国家正在占美国的便宜。他通过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来衡量这些国家占美国便宜的程度——也就是说,美国花在另一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上的钱比卖给它的商品和服务的钱多多少。

作者认为,用这种方式来看待各种交换显然是荒谬的。他举例说,按照这种逻辑,“多年来,本地书店一直在占我的便宜。我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我给它钱,却只换回了书。与此同时,我一直在占我雇主的便宜,与雇主保持着贸易顺差,因为雇主给我工资,却只换回了教育服务”。

文章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使本已达到美国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的关税进一步增加。其后果将是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财富缩水以及美国家庭的税收增加。它将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基础规则造成打击,并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实力。

作者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如果让这些国家在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和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之间做出选择,它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经济关系走到哪里,政治关系就会走到哪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伤害美国经济和创建一个日益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缘政治体系的又一大步。

更多阅读:德语媒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中国受益

台湾不应该对特朗普关税忍气吞声?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特朗普关税来袭,台湾不必忍气吞声》,作者罗世宏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台湾课征32%,意味着一个更深层的地缘政治经济变局:美国将以关税作为国力投射与供应链重组的工具,对盟友也不再手软。

文章认为,欧洲的反应显得较为务实。面对特朗普对欧盟加征20%关税,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3日立刻公开呼吁欧洲企业“暂停对美国的投资”,直到美欧贸易关系明朗化为止。他在与法国工业界代表会议中表示:“近期宣布或即将进行的投资应暂停,直到与美国的情势明朗。”台积电对美投资金额将高达1650至2000亿美元,这不只是企业全球经略,更是国家战略布局。台湾无需立即宣布撤资,但可与法国一样,释放出“投资暂缓、静待情势澄清”的政策讯号,让美方理解:企业信心与政策稳定密不可分,若任意施加关税惩罚,只会逼使合作伙伴重新计算成本与风险。

作者说,台湾不必模仿中国式的强硬报复,但不应以“我们不能刺激美国”的自我设限继续容忍。在这波对等关税名单中,台湾与中国、越南、印度等列为高关税对象,看似公平对等,实则未审市场结构差异。因此,台湾应考虑暂缓相关投资,以争取更多谈判空间与政策说明。这不意味反美,而是要求尊重与对等,是建构“高技术战略伙伴关系”的基本逻辑。

“亚亚案”是否符合国际人权法理?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端传媒”发表香港法律学者黄启旸文章《人权与国安之间的法律权衡:从国际视野反思陆配“亚亚”事件》,分析台湾“亚亚事件”,即陆配网红“亚亚”(本名刘振亚)因在其影音频道“亚亚在台湾”遭检举有鼓吹“武统台湾”的影片,引发广泛争议并遭到台湾当局取消居留许可。

作者认为,在本案中,刘某虽无犯罪记录,但其鼓吹“武统”的言论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认定“有鼓吹战争宣传之事实”,视为敌视台湾基本价值并威胁国家安全,表面上符合“应受谴责之行为”的认定,且构成“真实且即时存在之威胁”。然而,刘某在台有配偶及子女,如能证明她已经彻底融入台湾社会,且与留台子女关系密切,此可能成为反对驱逐的重要依据。例如若刘某子女年幼或高度依赖其照顾,且无法随行至大陆,在台湾的具体处境会因驱逐措施蒙受重大不利影响,则驱逐可能对其家庭生活及子女福祉构成重大干扰。

但另一方面,文章指出,法院或认为,若子女在台有配偶照护,且台陆两地语言皆为中文,即使前往大陆亦无语言不通的问题,在交通与通讯科技发达的前提下,则影响或可减轻;而刘某本人为中国大陆籍,作为网络红人(其抖音帐号目前拥有接近57万粉丝,曾获得超过1500万赞好)与大陆观众互动频繁,与大陆观众密切相关,事业重心(至少部分)在中国大陆,显示其与大陆的联系密切,回国后融入障碍预期偏低。考虑到刘某的职业特性、中文能力及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回国后的家庭生活预期应不致面临过度困难。作者认为,此裁决与国际人权法判例的法理一致。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宣布第二轮反制关税:对美国进口商品追加至84%

德正
2025-04-09T13:35:56.688Z
中国继续反制美国“对等关税”措施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周三(4月9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加征关税税率,由之前的34%提高至84%,上升了50个百分点,同特朗普最新一轮的加码额度等同。

中国国务院最新公告称,美方升级对华关税的做法是“错上加错”,严重侵犯中国正当权益,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此前,特朗普于上周首次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后,中国政府上周五(4月4日)宣布,将从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进口关税。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稀土出口实施更多管制。海关总署则宣布,暂停从一些美国供应商进口鸡肉产品。

在中国公布反制关税措施后,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再加上指责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利的惩罚性关税(20%),累积对华关税额度达到104%。

中国很有可能是更有韧性的一方

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曾任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的韩博天教授(Sebastian Heilmann)在接受德意志电台采访时说,中美双方相互加码关税,但是中国很有可能是更有韧性的一方。

他认为,中国已经未雨绸缪了许多年,不断在强化供应链的自主性,因此已经在许多领域不再依赖美国人。“中国人认为整个事态会对特朗普的政治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消费者面临物价飞涨、股市下跌。而且,如果美国农产品完全被排除出中国市场,就会打击特朗普的核心选民。”

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后果更严重

在中国反制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措施里,除关税本身外,利用稀土出口管制这一杠杆尤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10年中国曾大幅降低稀土出口配额,结果是价格飙升,冲击波传遍全球经济。2015年,中国在世贸组织裁决后结束了出口配额制。特朗普上台以来,人们一直预期中国会再次利用稀土作为施压手段

当然,中国目前只是对稀土出口“实施更多管制”,还不是禁止出口。

不过,Sinolytics创办人之一的乌伯克(Jost Wübbeke)在China Table表示,对美国来说,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美国在促进国内资源开发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他们无法迅速实现多元化。"

他认为,虽然自2010年以来,美国在Mountain Pass矿场提高了稀土的生产,但美国的加工能力不足,“矿场运营商不得不将稀土浓缩物运往中国进行加工。”乌伯克还透露,Mountain Pass矿场主要开采轻稀土,重稀土仅在中国和缅甸有供应,“因此,美国70%的稀土进口仍然来自中国。”

这位专家预计,中国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的措施可能比关税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稀土对于许多高科技产品至关重要,例如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由于中国仍然主导着全球70%的稀土生产和90%的稀土加工,中国的出口管制在这里特别有效。

他说,虽然中国并未对所有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但重稀土如钐、钆、铽和镝则包括在内,而美国特别需要钐钴合金来制造用于军事应用的高性能磁铁。钆则用作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剂。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联合国秘书长:加沙已成“杀戮场”

德正
2025-04-09T13:39:31.509Z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加沙战争与红色高棉大屠杀做比:“随着援助枯竭,恐怖的闸门重新打开,加沙成了‘杀戮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古特雷斯当地时间周二晚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表示:“整整一个多月过去了,加沙没有一滴援助进入。没有食物,没有燃料,没有药品,没有商业供应。随着援助枯竭,恐怖的闸门重新打开,加沙成了‘杀戮场’。”

“杀戮场”(Killing Fields)指的是柬埔寨上百个地区,红色高棉毛派政权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恐怖统治期间,在这些地区犯下的暴行

据估计,“杀戮场”因政治原因而发生的大屠杀就已造成多达10万人死亡,而整个柬埔寨种族灭绝大屠杀的受害人数达数百万。

古特雷斯援引《日内瓦公约》中关于战争时期民众待遇的规定,强调“占领方”有义务确保被占领地区民众获得食物和医疗用品。

“但今天,这些都没有发生。任何人道主义物资都无法进入加沙,” 古特雷斯说。 对此,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奥伦·马莫施泰因(Oren Marmorstein)予以否认,称“加沙地带并不存在人

援助短缺问题”。

马莫施泰因进一步指控称,哈马斯利用近期送往加沙的援助物资“重建其战争机器”。

古特雷斯呼吁“终结非人道行为”

古特雷斯还提到以色列最近提出的援助控制机制。据法新社援引联合国消息人士的说法,其中包括监控援助卡路里量,以防止被哈马斯滥用。

“以色列当局新提出的援助物资运送‘授权机制’,有可能以极其冷酷的方式对援助进行限制,精确到最后一卡路里、最后一粒面粉,”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对记者表示。

“我要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参与任何不完全尊重人道主义原则的安排——包括人道、公正、独立和中立,”他呼吁,必须保障人道援助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

古特雷斯还对约旦河西岸的局势发出警告。

“目前的路径是一条死路——在国际法和历史的角度来看都是完全无法容忍的,”他说,“而被占领的西岸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加沙,这使得局势更加恶化。”

“是时候终结非人道行为、保护平民、释放人质、确保生命援助的供应,并恢复停火了。”

六个联合国组织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早在周一,联合国六个组织的负责人就呼吁立即恢复此前被以色列终止的停火协议。人道主义援助自3月2日起中断,以色列自3月18日起恢复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签署的一份声明写道:“超过210万人被困、正再次遭受轰炸,再次面临饥饿,而此时食品、药品、燃料和庇护用品在边境口岸堆积如山。”

根据声明,仅在冲突重启的第一周内,就有至少一千名儿童被杀或受伤。“我们目睹了加沙地带发生的战争行为,这些行为完全无视人类生命的价值。”

abd-gw/des/sla/aha(法新社)明镜在线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面对关税冲击 Temu与DHL合作 转战“本地化”

德才
2025-04-09T13:41:14.913Z
通过与DHL合作,Temu希望在欧洲市场发展“本地化”以规避关税风险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德国“电商新闻”平台(onlinehaendler-news.de)报道,上周末,德国DHL集团与中国电商平台Temu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未来不仅要深化双方在物流领域的合作,而且还特别关注帮助中小型企业开发新的国际市场。

本地化战略提升销售

过去,Temu的商品跨境运输时间较长常常受到消费者的诟病,再加上该平台利用150欧元以下小额包裹豁免政策的便利,导致相关国家损失了税收。欧盟认为自己在该领域的贸易关系中利益受损。

中国小额包裹输美将被征90%关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Temu推出了“本地对本地”(Local-to-Local)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与当地商家合作,实现本地库存和配送,从而缩短交货时间,避免高额关税,并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Temu的目标是未来80%的销售额来自于本地商家的贡献。

欧洲会被Temu的廉价商品淹没吗?

通过与DHL的合作,Temu希望一方面优化物流网络,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拓展东欧和中东市场

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Temu正寻求在东欧和中东地区扩大其业务版图。通过与DHL集团的合作,Temu希望在这些市场提升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中国比美国更有韧性


2025-04-09T13:46:41.098Z
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曾任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的韩博天教授:中国比美国更能承受“硬脱钩”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曾任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的韩博天教授(Sebastian Heilmann)在接受德意志电台采访时说,中美在当前的贸易战中互不让步、相互加码,而且双方显然没有进行直接对话。这意味着全世界都必须要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相互“硬脱钩”做好准备。“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开放国际经济体系的破裂。该体系原本有着巨大的、开放的国际分工体系,有着高度复杂的供应链,但这一切如今都被切碎。至于如何重组,则完全不清楚。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关系破裂,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我确信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化正在终结。”

就在采访播出后不久,中国方面宣布对美国104%报复性关税施加第二轮反制,从4月10日起再在原先基础上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50%关税,由此,中国在此次贸易战中对美国产品加征的额外关税将上升到84%

韩博天在采访中还指出,中美双方相互加码关税,但是中国很有可能是更有韧性的一方。他认为,中国已经未雨绸缪了许多年,不断在强化供应链的自主性,因此已经在许多领域不再依赖美国人。“中国人认为整个事态会对特朗普的政治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消费者面临物价飞涨、股市下跌。而且,如果美国农产品完全被排除出中国市场,就会打击特朗普的核心选民。”

这位知名中国问题专家进一步警告,随着北京当局接下来几个星期释放大量资金来刺激国内经济,包括欧洲市场在内的其他国家可能会面临更为猛烈的中国商品海啸,许多没法继续出口美国的中国产品将会转而涌向其他市场,后者也可能加码对中国商品的反制措施。韩博天呼吁,世界各国如今都应该努力增加国内需求,从而真正弥补出口下滑所带来的损失。

韩博天还注意到,和已经开始反制以及很可能马上出台反制措施的欧盟不同,日本、越南等国家都选择屈服于特朗普关税大棒。他认为,不让特朗普计谋得逞的做法符合中国以及欧盟的利益,而这也必然加剧冲突。“对于中国而言,现在就是没法屈服,否则就相当于承认美国拥有单边改写规则的权力。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是一个公信力问题,绝对没法向美国压力屈服。”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潘霍华:牧师、间谍与殉道者

苗子
2018-12-26T06:42:17.496Z
Dietrich Bonhoeffer

无名英雄与反纳粹勇士系列三

80年前的今天,德国神学家、新教牧师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在纳粹集中营被处死,时年39岁。他很早就对纳粹的一些做法提出质疑,后来加入反抗运动。他的生平直到今天都给德国人带来启示。

(德国之声中文网)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1906年出生于一个名门世家。他的父亲是最有权威的精神病理学家之一,在柏林的夏绿特(Charite)医院任精神病学科的负责人。他的外曾祖父是一位知名的神学家,他的外祖母曾师从李斯特、克拉拉·舒曼学习钢琴。

潘霍华有7个弟兄姐妹。他们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家风严谨而开放。在定期举行的家庭音乐会上,潘霍华时常负责演奏钢琴或演唱。

潘霍华24岁即获得博士学位及任教资格。他游学欧美,后在柏林教授神学,也成为一名新教牧师。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26岁的潘霍华在当时就发表了一篇广播演讲,其中提出了"领袖"(Führer)和"引诱者"(Verführer)的不同:一位真正的领袖应当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而不是迎合大众而成为其膜拜的偶像。希特勒后来即滥用了"领袖"的概念,以至于时到今日,在德国一提到这个词,便专指希特勒。

潘霍华,1939年,伦敦

犹太人处境与"雅力安人条款"

纳粹随即大力按照其意识形态改造社会。犹太人首当其冲。

潘霍华的孪生妹妹萨比娜的丈夫格哈特·莱布霍尔茨(Gerhard Leibholz)是哥廷根大学备受欢迎的法律教授。莱布霍尔茨是犹太人。很快,反犹情绪的扩张就波及他们夫妇。

传记《潘霍华:牧师、间谍、殉道者与先知》一书中写道,在哥廷根街头,与莱布霍尔茨夫妇相熟的人碰见了,就仓促绕到马路的另一边。萨比娜写道:"在哥廷根,许多人想跟风。一些前途无望的讲师如今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但也有人对现状深恶痛绝。神学家鲍尔(Walter Bauer)在街上碰到莱布霍尔茨夫妇,就开始大声痛斥希特勒。

1933年4月,"雅利安人条款"(Arierparagraf)生效。政府公务员须证明自己的"雅力安人"出身;犹太人被开除。后来,犹太人的商店橱窗被画上黄色大卫星,或写上黑色的"犹太人"字样,纳粹号召不去犹太人商店买东西。犹太人被禁止在国家医保体系下的医院当医生,犹太人牙医、技师也被禁止在这些医院从业。当年,约1200名犹太人教授、讲师被开除。到当年10月,所有的报纸都被纳粹控制,犹太人也无法再从事记者职业。

所谓“德国基督徒”

纳粹政权影响下的"德国基督徒"

"雅力安人条款"如果落实在教会,那将意味着有犹太人血统的牧师都要离职。这在当时的教会内部引发严重分歧。一部分人支持纳粹,他们也被称为"德国基督徒"(Deutsche Christen)。

这些所谓"德国基督徒"开始扭曲圣经,并为此做出荒谬的尝试,比如"废除"旧约。1939年,他们成立了一个"废除教会生活中犹太影响研究所",将圣经中的"犹太元素"删除。在唱圣诗时,也要排除以色列元素。到后来,甚至连对洗礼的解释也扭曲为要浸入"领袖"的世界观里。

这些"德国基督徒"也对圣经新约进行"修改",以便让耶稣与纳粹意识形态"相吻合"。后来,甚至要求德国的牧师要个人宣誓效忠希特勒,所有教会都要坚决执行"雅力安人条款"。到最后,"德国基督徒"对于圣经和圣经人物的公开诋毁与嘲讽,已令大部分人震惊和排斥。

所谓“德国基督徒”的“帝国主教”路德维希·穆勒

1934年,一些新教神学家和牧师,因反对“德国基督徒”及其“官方教会”而组织了自己的联盟,名为“认信教会” (Bekennende Kirche)。潘霍华也是“认信教会”的重要参与者。

1937年,纳粹开始对"认信教会"采取强硬措施。超过800多名牧师和业余工作人员被捕。

1939年,潘霍华有机会第二次赴美,离开德国的危险处境,并在美国教授神学。然而,他很快便返回德国,因为他发现自己心系在德国的教会。他在当时的一封信中说:"如果我不亲身参与我的人民所受的考验,我将没有权利参与战后教会生活的重建。"

1940年和1941年,潘霍华先后被纳粹禁止公开演讲和出版。

反抗运动与刺杀希特勒

在柏林的潘霍华一家与政府中反对希特勒的有影响人士有联系。潘霍华的姐夫、他学生时代就相识的朋友汉斯·冯·多纳尼(Hans von Dohnanyi)在司法部工作。多纳尼参与反抗运动,并接触到有关纳粹暴行的一些记录。他把这些存放在一份秘密档案中。

潘霍华一家接触到其中大部分信息,比如在波兰发生的大屠杀。《潘霍华》传记作者写道:"许多外界多年未知的消息,潘霍华一家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获悉了。"后来,多纳尼的秘密档案被纳粹发现后,导致他本人以及许多人遇害,其中也包括潘霍华及其兄克劳斯(Klaus Bonhoeffer)、潘霍华的另一位姐夫施莱歇(Rüdiger Schleicher)。

潘霍华被关押在柏林泰格尔军事监狱期间(图右二)

潘霍华何时正式加入了反抗运动,外界并不清楚。当时,军方内部已经有了反抗运动圈子。潘霍华在名义上成为纳粹的一名军方情报人员。实际上,他是为反抗运动联络海外的关系,比如,透过英国主教乔治·贝尔(George Bell)与丘吉尔政府联络,以便让英国等国家了解德国国内的反抗运动,并为将来推翻希特勒政权后的德国新政府做准备。

在这一时期,纳粹党卫军在许多地方令人发指的暴行,令更多军方人士加入反抗运动阵营。也在此期间,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Klaus von Stauffenberg)等人开始考虑刺杀希特勒。

刺杀希特勒的道德问题

刺杀希特勒牵扯到一个伦理道德问题--"不可杀人"。但是,面对一个正持刀行凶的人,却无所作为,这是否等同于作了他的同谋?

《潘霍华》传记中写道,有一次,施陶芬贝格的副官维尔纳·冯·海夫滕(Werner von Haeften)问潘霍华说:我能带枪进入"领袖"总部,那我应该开枪吗?潘霍华当时回答说,刺杀希特勒本身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可能让形势更糟。重要的是,要为刺杀行动之后的政局作好预备。至于如何决定,只能由海夫滕本人来做。潘霍华还说,如果海夫滕说,有(刺杀的)机会却不加以使用,这是一种罪责的话,那么,不顾后果的轻举妄动同样也是一种罪责。

潘霍华最后遇害的地点:弗罗森比尔格集中营

海夫滕也是后来1944年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行动的参与者,并在刺杀行动失败后被枪决。

1943年潘霍华被捕前,也曾写过一些文章阐述他为什么加入反抗运动。其中写道,德国人习惯于牺牲、服从上级,而这被纳粹所利用和扭曲。与此同时,作为基督徒,"不偷盗、不杀害、不犯奸淫、尽力做好事"是不够的。如果周遭发生不公正的事情,而他却闭目塞听、清楚"界限"以避免冲突--也就是明哲保身,那么他只能是自我欺骗,是伪善,而无法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宁。

潘霍华的一些学生当时也在内心的极大挣扎中问他:如果我不开枪打死战俘,我自己就要被处死。那么,我该怎么做?

柏林一座教堂的潘霍华纪念铜板

传记《潘霍华》写道:在邪恶完全露出狰狞面孔的时候,许多通常的伦理道德都显得无力。潘霍华的神学观点是,基督徒必须寻求上帝的心意,随后勇敢地行动;行事不应出于惧怕--害怕承担罪责,而是应当出于真正的同情与爱。

美好的力量

1945年4月,潘霍华在弗罗森比尔格集中营(KZ Flossenbürg)遇害,时年39岁。两周后,美国士兵抵达了这座集中营。

如今,除神学著作外,潘霍华还有一些小诗广为流传。其中一首《被美好的力量环绕着》(Von guten Mächten wunderbar geborgen)成为新年前夜教会演唱的经典曲目。

(该文最早于2028年12月发表在德国之声中文网)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乌军俘虏为俄军作战的中国公民 北京回应

德正
2025-04-08T13:53:28.263Z
泽连斯基:希望中方就中国公民参与侵乌俄军一事做出解释。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外交部4月9日就疑似有2名中国籍公民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为俄军作战时被乌军俘获一事做出回应。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正向乌克兰核实有关的情况,“中国政府始终要求公民远离武装冲突区域,避免以任何形式,卷入武装冲突,尤其应避免参加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

林剑还表示,泽连斯基指控“还有更多中国公民协助俄罗斯参战”之说法毫无根据,呼吁乌克兰方面“应正确看待,中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一天在社媒X发文写道:“我们的军队在乌克兰境内的顿涅茨克地区俘虏了两名为俄军作战的中国公民。”“我们掌握了这些俘虏的证件、银行卡和个人信息。”帖文还附有一名被指为中国战俘的录像。

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以来,北京同莫斯科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方面的合作明显得到了加强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一直宣称中立,并表示不会像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那样,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援助。但中国是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亲密盟友,北约成员国已将北京称为莫斯科侵略战争的“关键支持者”,而中国也从未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进行过谴责。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直在推动尽快结束这场已持续三年多的战争,但尽管进行了多轮谈判,美国政府迄今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与此同时,基辅也在不断呼吁北京向莫斯科施压,结束这场已造成数万人丧生的侵略战争。克里姆林宫三年前发动这场战争时提出的目标,迄今为止也一直未能实现。

北约认为中国是俄罗斯侵乌战争的”关键支持者“。图为中国外长王毅四月初访问莫斯科。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贴文中还表示,有证据显示,同俄军并肩战斗的“还有更多的中国公民”。泽连斯基称:“我已指示乌克兰外交部长立即与北京取得联系,了解中国对此事态的回应。”这位乌克兰领导人表示,上述两名中国公民被俘以及莫斯科将中国卷入这场侵略战争,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普京会做任何事,唯独不会结束战争”。

俄乌战场上 两边都有中国雇佣兵

俄乌战争爆发三年有余,期间屡屡传出有中国籍雇佣兵自愿为俄军作战甚至阵亡的消息。就在3月中旬,曾供职于中国央视的著名媒体人柴静发布了长达40多分钟的专访,正在前线为俄军作战的中国籍雇佣兵“马卡龙”表示,他2023年持旅游签证从中国飞往莫斯科自愿加入俄军阵营,“金钱是一部分原因”。他承认,许多自愿加入俄军的中国籍雇佣兵起初确实有着“帮助俄罗斯就是帮中国”之动机。

不过,“马卡龙”也在专访中披露了俄军阵营内部的严重种族歧视、物资供应恶劣等问题,他本人就曾因投诉长官侵吞其个人防护物资而被投入地牢。

根据他的说法,一旦自愿加入俄军阵营,即便雇佣兵合同到期也难以撤离前线、退出军队。“马卡龙”在专访中一度回避是否因为从事一份旨在杀人的“工作”而心怀愧疚,但是在专访结束后不久又像柴静承认了这一点。

也有一些中国公民自愿加入乌军作战。就在去年11月,多方消息证实29岁的彭陈亮在俄乌战争中阵亡。他2024年初离开中国加入乌克兰的国际兵团,据称此前曾因发表亲乌反俄言论被中国当局拘禁7个月。

在4月8日的贴文中,泽连斯基还呼吁“美国、欧洲以及世界上所有渴望和平的人都应对此事态作出回应”。

此前,乌克兰也一直在敦促西方盟友,对俄罗斯向库尔斯克西部地区部署数千名朝鲜士兵一事作出回应,去年8月,基辅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发动进攻,直到目前,部分乌军仍在当地坚守。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小额包裹输美将被征90%关税


2025-04-09T09:38:39.020Z
小包裹的关税上升至90%,每件费用150美元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白宫周三(4月8日)发布的总统行政令,美国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90%的进口税,是此前拟议的30%税率的三倍。

4月2日,特朗普总统签署一项行政命令,5月2日起,终止对来自中国和香港、价值低于800美元小包裹的关税豁免,即终止“小额豁免”,旨在堵住包括Shein和拼多多旗下Temu等中国电商此前利用的美国关税漏洞

但根据本周三的修正版本,800美元小包裹税率从计划的30%提高至90%。6月1日之后入境的包裹将支付每件150美元的费用,而不是之前宣布的50美元。5月2日之后、6月1日之前入境的商品的每件邮递物品的关税从原来计划的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2023年,美国海关处理超过10亿件低价值包裹入境,其中大部分来自如Shein和Temu等中国网上零售平台。中国此类包裹出口额从2018年的53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660亿美元,而美国一直是其主要市场。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