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美国参议员向即将访华的黄仁勋发出警告

德正
2025-07-12T09:11:36.041Z
5月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赞扬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部分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的决定,并称先前拜登政府的管制规则是失败的。图为2025年1月黄仁勋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 (CES) 的主题演讲上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Jim Banks)和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在周五致信英伟达(Nvidia,又译作“辉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他访华事宜发出警告,要求黄仁勋在中国期间避免与那些同中国军方、中国情报机构关系密切的企业代表接触。

此外,这两位参议员还要求黄仁勋避开那些受到美国芯片出口管制的中国公司,以防破坏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

他们写道:“我们担心您的中国之行,可能成为对那些与中国军方密切合作或者那些讨论美国出口管制中可利用漏洞的企业的认可。”

据路透社报道,黄仁勋计划周五(7月11日)开启中国之行。《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称,黄仁勋将与中国高层会面,并计划出席7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担忧英伟达助力中国发展

这两位美国参议员在信中写道,两党已针对人工智能相关硬件出口问题达成共识,先进的人工智能硬件可能“加速中国军队现代化步伐”。他们还表示,此前已经对英伟达可能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和芯片行业发展表示担忧,并以英伟达在上海的新研发中心为例。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会对企业规避对华出口管制的行为日益担忧,提议制定一项法律,强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核实其产品所在地。

针对目前的争议,英伟达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当美国科技树立“全球标准”时,“美国就赢了”,而中国拥有庞大的软件开发者群体,人工智能软件“应在美国的技术平台上运行得最好,从而鼓励其他国家选择美国”。

相关图集:不能输给中国:美国采取了哪些限制措施?

10年内禁止在华投资半导体: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该法案包括对芯片行业527亿美元的补贴、对半导体和设备制造25%的投资税收抵免等扶持政策。其最受瞩目的条款之一是,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生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的公司,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换言之,拿了美国政府补贴的资金,10年内不能在中国投资半导体产业。
禁止对华出口尖端芯片: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公布《出口管制条例》(EAR),一年后再度收紧,尤其针对向中国出口高性能芯片和半导体制造相关事宜。重点管控的目标是被用于数据中心的尖端芯片以及用于训练AI的大模型芯片。美国商务部将逐案调查酌情发放出口许可证。这一背景下,2023年10月美国禁止了英伟达(Nvidia)向中国输出先进芯片。
要求盟国配合限制出口芯片制造设备:2022年10月美国宣布对芯片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实施新的限制。此后荷兰的阿斯麦(ASML)和日本的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跟进宣布配合美国的限制政策。这些国家如果不严格控制对华出口,华府会动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全面阻止相关产品的销售。此前的2022年8月,所有美国设备制造商都收到了商务部的信函,通知他们不要向中国供应用于14纳米或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
钢铝关税25%:2024年5月14日,拜登总统宣布,对战略性行业加征关税,这些行业包括钢铁和铝。华府启动《贸易法》第301条款,从2024年开始对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从目前的0% - 7.5%提高至25%。
半导体关税50%、电动车100%:白宫划定的战略性行业也包括半导体、电动车以及太阳能产品。半导体产品的关税将于2025年从25%提高至50%。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于2024年从25%提高至100%。锂电池以及电池部件的关税从2024年其从7.5%提高至25%。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将在2024年从25%提高到50%。
起重机、医用口罩手套加征至25%关税:此外,港口起重机的关税从今年起从0%提高至25%;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将从0%提高至50%。一些医疗用品如呼吸器和口罩,其关税将从0%-7.5%提高至25%。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的关税将在2026年从7.5%提高至25%。
哪些法案还在路上?:美国国会夏季休假结束后,众议院将率先讨论并通过一系列涉华法案,其中包括降低对中国生物技术的依赖、禁止中国电动汽车和无人机、限制中国公民购买农田以及恢复一个旨在消除剽窃美国知识产权的项目。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不能输给对手中国”的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众议院投票过后,还要按程序再经参议院表决通过。

黄仁勋先去见了特朗普

今年5月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上,黄仁勋赞扬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部分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的决定,并称先前拜登政府的管制规则是失败的。

在此次中国之行前,黄仁勋也先与特朗普会面。据美媒CNBC、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两人7月10日在白宫会面。

不过目前没有两人这次会晤的具体内容传出。特朗普于当天上午在其社媒Truth Social上发帖称,自他实施关税以来,“英伟达的股价上涨了 47%”。英伟达市值在当天突破4万亿美元。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试图挑起与朝鲜开战?

Julian Ryall
2025-07-12T06:00:34.646Z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被控涉嫌滥用职权、伪造公文、违反总统安全法以及妨碍公务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报道,负责调查前总统尹锡悦的韩国检方发现,有证据表明,这位被弹劾的前总统曾下令向平壤派遣军用无人机。

韩国媒体本周报道,调查人员获得了时任总统尹锡悦与军方就无人机部署事宜进行的通话录音。

上述无人机入侵行动据称发生在2024年10月。分析人士表示,此举很可能是为了刺激朝鲜采取行动,为尹锡悦之后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并实施戒严提供理由。尹锡悦于去年12月宣布戒严,几小时后又宣布解除戒严令。此后,他遭到弹劾,并因短暂的戒严令面临叛乱罪指控。

尹锡悦为何涉嫌向平壤派遣无人机?

首尔庆熙大学外交政策教授秋在宇(Choo Jae-woo)解释说,总统宣布戒严“只有两个理由”,其中之一是“外部侵略或入侵”。

他告诉德国之声:“尹锡悦似乎预计朝鲜在遭到挑衅后会进行报复,这样他就可以以此为由宣布戒严。”

“但朝鲜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这一计划适得其反”,秋在宇说。平壤当时指控并抗议韩国无人机侵入领空,但并未采取军事行动。

尹锡悦于去年12月3日宣布戒严,理由是他需要保护国家免受“朝鲜共产主义”和“反国家势力”的侵害。他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其说法。

戒严令余波

戒严令虽只持续了几小时,但尹锡悦试图动用军队夺取政府控制权的行为引发争议。10天后,他被弹劾停职,并于今年1月被捕

他被指控的叛乱罪罪名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或死刑,尽管韩国几十年来从未处决过任何人。

尹锡悦于3月获得保释,他否认了这些指控,称“戒严令不是政变”,而是旨在向全国发出“和平信息”,强调反对派反对政府的企图。

上周六,尹锡悦在首尔再次接受讯问。一天后,特别检察官以涉嫌滥用职权、伪造公文、违反总统安全法和妨碍公务等罪名申请了新的逮捕令。

本周三(7月9日),尹锡悦亲自出席了确认逮捕令的听证会。当局表示,叛国罪罪名——包括向朝鲜派遣无人机——尚未包含在指控中,因为这些指控仍在调查中,但之后仍有可能被添加。本周四(7月10日),首尔一家法院批准了对尹锡悦的逮捕令,理由是担心这位前总统可能销毁证据。尹锡悦因此再次被捕并关押至单人牢房。最新逮捕令授权对尹锡悦拘留最多20天。如果特检组对尹锡悦进行拘留起诉,那么他可能在起诉后被拘留长达6个月。

无人机事件

2024年10月,朝鲜指控韩国分别在10月3日、10月9日及10月10日深夜将无人机放飞至位于朝韩非军事区以北210公里的平壤上空,投放了大量反朝传单。朝鲜公布了据称是无人机的图像,随后又称找到了其中一架在投放传单后被击落的无人机的残骸

韩国国防部迅速驳斥了平壤的说法,但几个小时后又改口称无法证实或否认这些报道。

朝鲜威胁要对韩国进行报复性打击,以回应充斥着“煽动性谣言和垃圾”的宣传传单。但是,虽然平壤谴责首尔并称此次事件“可能被视为军事袭击”,但它并未发动跨境报复行动。

据韩国《中央日报》7月3日报道,负责调查尹锡悦任职期间的行为而成立的特别调查组获得了一份录音,录音中无人机作战司令部一名高级军官表示,他的指挥官收到了“V”(韩国军方对现任总统的称呼)发出的行动命令。进一步调查显示,去年10月份有两架侦察无人机在边境附近失踪,国防部报告称,无人机失踪原因“不明”。

尹锡悦冒险一赌

庆熙大学教授秋永哲说,当时的局势可能变得非常严重。他说,“随后可能出现的交火或许不仅仅限于边境附近的局部冲突,而是可能升级。我们非常幸运朝鲜决定不做出回应。”

美国特洛伊大学首尔校区国际关系学教授丹·平克斯顿(Dan Pinkston)指出,韩国被指控的无人机入侵是尹锡悦执政期间一系列跨境交锋的一部分,加剧了韩国与平壤的紧张关系。他说,朝鲜一直在向韩国派遣侦察无人机,并在边境附发送“干扰GPS信号”,影响了进出仁川机场的航班。“韩国也有一些团体向边境放飞气球,上面装着传单、少量食物、钱和药品,而朝鲜则用载着垃圾的气球进行回击,”平克斯顿补充道。

不过,平克斯顿教授表示,尹锡悦下令军用无人机侵入朝鲜领空的行为更为严重,因为这“明显违反了结束朝鲜战争(1950-1953年)敌对行动的停战协定”。从法律上讲,朝韩这两个邻国自此仍处于战争状态。此外,平克斯顿指出,“看起来,韩国之前并没有通知美国或联合国驻朝鲜边境司令部。”

尹永哲的弹劾和被捕暴露了韩国政坛的严重分歧

无人机入侵可能诱发毁灭性战争

平克斯顿表示,尹锡悦下令派无人机入侵的行为很容易适得其反。他说:“很难理解这一决定背后的想法,但它将国家置于毁灭性战争的风险之中。”

“这是一个极端的举动,危及韩国领土、人民和国家资产,而尹锡悦这样做只是为了对政府实行更严格的专制统治,”平克斯顿表示。他还补充道:“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学校设立“移民上限”?德国教育部长建议引争议

Oliver Pieper
2025-07-12T06:01:41.773Z
德国一些学校里移民家庭的孩子太多了?

(德国之声中文网)当沙宾纳·施瓦茨(化名)第一次听说德国教育部长的这个想法时,觉得这是一个蹩脚的玩笑。教育部长普里恩(Karin Prien)表示,在德国的学校里设立移民(非德语为母语)学生的比例上限时一个“可以考虑” 的选项。她说,必须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可以定在“30%或40%”。

对此,施瓦茨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她是北威州一所小学的校长。她的学校有350名学生,其中80%来自移民家庭。她对德国之声表示,教育部长的提议在实际中根本不存在操作的可能性。“我想,她根本没有考虑住房政策和人们的想法,也不了解某些社区的情况。(如果按她说的)人们就必须搬家,否则就无法做到就近入学。我们甚至无法统计出所谓说德语的或德国学生的比例。”

移民生比例成择校标准

施瓦茨工作的小学校所在社区的移民比例大约有60%。而居住在学校近旁的独栋住宅里的德国家庭,宁愿把孩子送到更远的其他学校上学。施瓦茨说,这让她感到伤心。

延申阅读:德国没有学区房

相关图集:背着书包上学堂

装满礼物的入学彩袋:入学彩袋历史悠久,是德国一年级小学生入学第一天必不可少的“行头”。彩袋里装满了各种糖果、文具和玩具,伴随着孩子们走进校园,象征着美好的新开端。圆锥形糖果袋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人生新阶段:在德国,儿童一般6岁上学。各联邦州开学时间不同,但新学期都在8、9月间开学。虽然许多孩子上学前去过好几年幼儿园,对集体生活有所感受,但上学对孩子们来说仍然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对家长们来说也意味着生活出现了新的改变。
心仪的新书包:入学前,孩子们会得到新书包。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硬壳书包,这样书本放在里面不会弄皱。不过,轻便的软背包现在也越来越受欢迎。在孩子们看来,书包的图案和颜色是最重要的。今年男童书包流行款是星球大战主题,而偶像超人从来就是孩子们的最爱。
家里的味道:早餐盒:新书包里少不了新笔盒和各种文具,当然也少不了早餐盒。虽然许多德国小学现在部分引进全日制,孩子们中午可以在食堂吃午饭,但孩子们还是喜欢在课间吃点家里带来的早餐面包和水果。
笑一笑!:开学后当然要照张合影。孩子们捧着几乎和他们一般高的入学彩袋,站在写着“我的校园第一天”的牌子旁。有的孩子在镜头前非常自豪,有的却觉得照合影有点“烦人”。
祈祷和祝福:开学第一天,学校会为新生举行入学典礼并邀请孩子们的家长、亲戚和教父、教母参加。学校通常还组织学生前往教堂参加礼拜,由教会为孩子们送上祝福。 一些学校也为穆斯林儿童准备了跨宗教的仪式。
“大孩子”帮助小小孩:许多学校还会为每个新生配一个“小顾问”。他们是三年级或者四年级的“大孩子”。小顾问们的任务是帮助新同学熟悉环境,给他们一些建议。
新教室:入学仪式后,孩子们便按班级被带到各自的教室里。每个年级一般都有好几个班,分为A、B、C等等。开学第二天,孩子们就得独自找到自己的教室。当然,小顾问们也非常乐意帮助新生。
家庭聚会:在正式的仪式结束后,大多数德国家庭都会邀请亲朋好友,喝咖啡、吃蛋糕,庆祝孩子们走进学堂的第一天。孩子们则可以打开装满糖果的彩袋了!
开学第二天:开学第二天,老师走上讲台,孩子们开始上课。12、13年的课堂学习从此开始。

谈到学校教育,德国人还是愿意跟自己人在一起。北威州在20年前取消了要求就近入学的规定,包括小学。结果是,教育上有前瞻意识的家庭对施瓦茨任职的这类学校避而远之,担心较高的移民家庭学生比例可能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业前途产生不利影响。

“从人们的话里能听得出这样的看法:移民的教育水平比较低,他们的孩子学习也吃力。但这种印象是不对的。比如2015年的难民潮让我们学校获益,因为我们接收了很多有学习积极性的孩子。”

歧视和误解

但也有不少人对教育部长普里恩的提议表示理解。他们的一个理由是,作为难民来到德国的乌克兰儿童也是被尽量平均地分摊到各个学校。德国著名的教育学者胡尔曼(Klaus Hurrelmann)对德国之声表示,教育部长的提议有她的道理,“在学生来源上有较好混合的班级构成无疑是有利于学习的。”

但他也指出,在实际操作中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其前提条件是,对每个学生的族群出身进行认定,而这在许多家长、学生看来是带有歧视性的。“这所带来的误解和人们感受到的歧视,是得不偿失的。更好的方法是,对那些有语言问题的学生比例较高的学校提供特殊的支持。”

母语非德语的学童需要额外是德语辅导

德国教师协会的主席迪尔(Stefan Düll)也持类似看法,他认为那些移民学生比例高的学校需要得到“130%的师资配置”,以便能提供额外的辅导。他认为联邦和各州推出的“机会均等”项目是有益之举:在未来20年为全德4000所“问题学校”提供200亿欧元资助。他对德国之声表示,如果班级里德语不够好的学生集中,确实会影响教学,因此欢迎教育部长推动这一议题的讨论,但设立“上限”的建议在实践中难以实施,还可能加剧另一个问题——更多德国家长可能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教育起跑线上的均等机会

德国联邦学生联席会对教育部长的建议提出了尖锐批评,认为这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即并非所有学生都同样受到欢迎。该组织认为,上限或名额推动的不是公平教育,而是给人贴负面标签;族群出身永远不应该成为分配教育机会的标准;学校不能是设限排斥、而必须是开放参与的场所。

不过学生代表对普里恩部长的另一个建议表示欢迎:对4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德语水平测试。但必须让全德国所有孩子都参加测试,如发现德语水平不足的孩童,应提供有针对性和全面的提高辅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个孩子在教育起跑线上获得均等的机会。”

移民学生比例高的学校需要更多专业师资

德国学校的现实,从施瓦茨校长所执教的小学可见一斑:60%的孩子在入学时有这样或那样的学习基础短板。施瓦茨说,德国学校面对的这些问题,根源其实在幼儿园就存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德国幼儿园共缺乏12.5万名幼教老师,平均每所幼儿园至少短缺两名老师。

施瓦茨说:“我们与幼儿园有紧密的合作,但我们的人手也有限,无法弥补所有漏洞。必须在幼儿园就拿出相应的资源,由专业教职员进行辅导。遗憾的是目前没有这样作,从幼儿园到小学有一个断层。”这位校长强调:“其实幼儿园是小学教育成功的关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算旧账?FBI和CIA前局长被调查

德正
2025-07-11T14:35:16.753Z
联邦调查局前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曾调查特朗普竞选团队的所谓"通俄门"

(德国之声中网)福克斯新闻数字频道(Fox News Digital)7月8日报道说,中情局前局长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和联邦调查局前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正在接受刑事调查,涉及其在针对“俄罗斯干涉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的调查中潜在的不当行为,包括涉嫌向国会作虚假陈述。

报道援引美国司法部消息人士称,特朗普任命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已将“布伦南不当行为的证据”提交给特朗普任命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以便可以提起诉讼。

中情局前局长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

当天,当被问及联邦调查局对科米和布伦南展开调查的情况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表示,”除了今天读到的内容外,我对此一无所知”。但他补充道:“但我要告诉你,我认为他们是非常不诚实的人,我认为他们腐败透顶,也许他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长期以来,特朗普一直呼吁对科米和布伦南进行调查。

美国司法部发言人表示,该机构“不对正在进行的调查发表评论”。

科米和布伦南分别被民主党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任命为联邦调查局局长和中央情报局局长,两人与特朗普的矛盾可以追溯到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

“通俄门”调查结怨

2017年,特朗普解雇了科米。当时,这位联邦调查局局长正在领导一项对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有成员与莫斯科勾结,导致希拉里·克林顿在总统选举中落败的调查。该调查被特朗普谴责为“俄罗斯骗局”。

相关调查后续由司法部任命的特别检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接手。米勒发现俄罗斯确实干预了2016年大选,使舆论对特朗普有利。但是,米勒表示,调查“并未证实特朗普竞选团队成员与俄罗斯政府合谋或协调干预选举活动”。

相关图集:通俄门事件“剧情”大概

2013年:特朗普先生赴俄:2013年6月18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环球小姐大赛11月9日将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现场直播。这场盛会将两个国家系在一起。”他还补充写道:“你觉得普京会到场吗?如果会,他会成为我新结交的最好的朋友吗?”2013年10月17日,他上电视节目接受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采访时表示,他与俄罗斯人做过很多次生意。
2015年9月:黑客指控:一名FBI联邦调查局探员告知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技术部,该机构可能遭到黑客攻击。2016年5月18日,国家情报局总监克拉珀(James Clapper)说,有一些迹象显示,美国总统选战期间被黑客攻击。2016年6月14日,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透露受到了俄罗斯黑客攻击。
2016年7月20日:基斯利亚克先生浮出水面: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一次活动上,参议院塞申斯(Jeff Sessions)与俄罗斯大使基斯利亚克(Sergey Kislyak)以及其他的大使见了面。
2016年7月22日:让事件更为复杂的阿桑奇: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披露了大约两万封从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窃取的电子邮件。这些邮件似乎让人有理由认为,希拉里·克林顿争取优势,排挤同党竞选人桑德斯。
2016年7月25日:对的时间,对的人:联邦调查局宣布正在调查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邮件遭窃事件:“我们非常认真对待这种造成严重损害的事情。”
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赢得选举: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11月9日,俄罗斯议会在媒体上对此发出欢呼和掌声。
2016年11月10日:特朗普团队否认通俄: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Sergei Rybakov)表示,俄政府与特朗普竞选团队在大选期间有过接触。后者对此坚决否认。
2016年11月18日:弗林的任命:特朗普任命弗林(Michael Flynn)担任国家安全顾问。这名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是特朗普竞选团队中的高级外交事务顾问。弗林在国家安全顾问的位子上并没有待很久,曝出他在曾与俄大使基斯里亚克(Sergey Kislyak)接触的问题上没有讲实话后,今年二月弗林辞职。
2017年1月26日:耶茨激起千层浪:当时的美国代理司法部长耶茨(Sally Yates)告诉白宫法律顾问麦加恩(Don McGahn)弗林在与基斯里亚克通电话的事情上进行了不实陈述。1月30日,耶茨因不同意特朗普禁止多个国家公民入境美国的禁令而遭到总统罢免。
2017年3月2日:塞申斯回避调查:特朗普表示对司法部长塞申斯绝对有信心。塞申斯表示他自行回避所有针对俄罗斯与总统竞选活动相关的调查。
2017年3月20日:FBI调查特朗普与俄罗斯关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James Comey) 在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面前承认,FBI在调查是否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有互动。
2017年5月9日:特朗普解雇科米:在宣布解雇科米的信中,特朗普写道:“虽然我非常感谢你三次在不同的场合告知,我未受到调查。但是我同意司法部的决定,即你已经无法有效地领导联邦调查局了。”
2017年5月17日:特别顾问穆勒:司法部副部长罗森斯坦(Rod Rosenstein)任命前FBI局长穆勒调查俄罗斯是否干预2016年的大选,以及与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勾结。
2017年8月:前竞选主席曼纳福特被查:在穆勒着手调查不久,FBI查获了特朗普前竞选主席曼纳福特(Paul Manafort)的财产中没收了一些文件记录。曼纳福特被指控收受了乌克兰亲俄势力的巨款后,去年8月下台。
2017年9月:小特朗普:特朗普长子小特朗普告诉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他未与外国政府勾结。这场闭门会议涉及的主题是,去年6月他与一名俄罗斯女律师韦瑟尼茨卡娅(Natalia Weselnizkaja)的会面。当时,曼纳福特和特朗普的女婿贾瑞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也参与了这场会面。从小特朗普公开的邮件内容来看,在会面之前,他得到承诺,会拿到关于希拉里·克林顿的黑材料。
2017年10月:网络社交平台指俄罗斯干涉:脸书、推特和谷歌都告诉美国媒体,他们有证据表明,俄方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利用他们的平台传播虚假信息。预计,这三家公司将在11月份出席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

中情局前局长布伦南一直是特朗普的批评者,指责特朗普试图“压制言论自由,惩罚批评者”。布伦南2017年1月20日随奥巴马总统的任期结束卸任。特朗普于2018年撤销了布伦南接触保密信息的安全许可,指责这位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对他的政府作出“毫无根据且令人愤慨的指控”。布伦南本周三在接受MSNBC采访时表示,联邦调查局没有联系他,他对调查一无所知。他表示仍然对情报机构在2016年调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工作感到自豪,并指出,“我认为这是情报界和国家安全程序持续政治化的一个非常悲惨的例子。”

算旧账

近几个月来,美国司法部已采取措施审查其他失宠于特朗普的人,包括调查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是否就纽约州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向国会撒谎,调查指控特朗普集团欺诈的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蒂亚·詹姆斯是否参与了抵押贷款欺诈。两人均否认有不当行为。司法部还受特朗普指示,调查批评过他的前政府官员,包括前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迈尔斯·泰勒和前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局长克里斯托弗·克雷布斯。

与此同时,司法部没有对在Signal聊天中披露敏感军事计划的现任特朗普政府官员展开调查,这些官员错误地将一名记者纳入该群聊中。

“特朗普对正义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算旧账,他将司法部巨大的检察权视为一种手段,”莉兹·奥耶尔(Liz Oyer)说道。她曾担任司法部赦免律师,因拒绝支持恢复演员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的持枪权,于今年3月被解雇。

(美联社、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卢比奥首会王毅 称“特习会”有望举行

德正
2025-07-11T13:49:23.409Z
卢比奥表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晤有信心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与中国最高外交官员王毅周五(7月11日)在马来西亚举行了“积极的”会晤,双方均作出这一表态,看来是希望缓和双边紧张关系。

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卢比奥与王毅的首次会晤。华盛顿与北京正处于一系列争议之中,从贸易到台湾问题,以及两国都争取在该地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建设性、积极的会晤”,卢比奥与王毅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进行一个小时的会谈后向记者们表示。不过,他强调,这次不是“谈判”。

“我想,我们离开时感到,有些领域我们将能共同合作。”

“特习会”日期尚未确定

卢比奥还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晤表示有信心。“双方都有强烈的意愿这样做”,卢比奥说道,并补充说尚未确定日期。

中国外交部则表示:“双方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同意加强外交渠道及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扩大合作领域。”

王毅与被视为长期对华鹰派的卢比奥此次会谈,是在为期三天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外长会议于吉隆坡即将闭幕之际。

来自俄罗斯、欧盟、英国和加拿大的高级外交官也出席。

卢比奥此行前,美国官员表示,华盛顿正在将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承诺列入“优先地位”。

卢比奥与王毅的会晤

卢比奥:贸易赤字“不可持续”

美国关税对此次会晤带来阴影,卢比奥则表示,他努力平息对于关税的忧虑,并受到亚洲伙伴的“热情欢迎”。

“如果你看看一些贸易赤字,规模很大,必须得到解决”,卢比奥在此次旋风之旅即将终结时表示。

“在座的各位都是成熟的领导人,都理解这是不可持续的。”

特朗普威胁,如果在8月1日前不与华盛顿达成协议,将对20多个国家征收20-50%的惩罚性关税,其中许多是在亚洲

根据周五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东盟(ASEAN)对关税表达“忧虑”,称之为“适得其反”,威胁地区增长。

美国的长期盟友日本面临25%的关税。韩国也类似。

周五早些时候,卢比奥与日本、韩国外长会晤。他的发言人布鲁斯(Tammy Bruce)表示,这是“不可或缺的关系”。

王毅:高关税剥夺正当发展权利

王毅周四则表示,美国关税“削弱了自由贸易体系”。

“美国对柬埔寨和东南亚国家征收高额关税,是企图剥夺各方的正当发展权利”,王毅说道。

自特朗普1月上任以来,美中紧张关系加剧,两国展开一场关税战,并短期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华盛顿对华征收145%的关税,中国则采取反制,对美征收125%关税。

5月,北京和华盛顿暂时贸易停火。然而,双边仍存在很深的不信任。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5月底指责中国“正在可信地准备潜在使用武力,来改变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

他同时声称北京“每天都在训练”入侵台湾。

作为回应,中国外交官指责美国使用台湾事务“遏制中国”,敦促华盛顿停止“玩火”。

(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洲议会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北京批“双标”

德正
2025-07-11T13:35:30.975Z
中国的稀土开采约占全球总量的60%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驻欧盟代表团周五(7月11日)对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并敦促欧洲议会停止“将贸易和经济问题政治化”。

在此前一天,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14票弃权通过一项动议,指出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没有正当理由,具有胁迫意图,并表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准垄断地位”使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虽然该动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欧洲议会是欧盟唯一由直选产生的机构。此外,欧洲议会议员还呼吁欧盟为实现2030年关键矿产资源的本地开采和加工目标提供具体预算,并评估稀土战略储备的最低要求水平。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周五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发布声明称,中方对欧洲议会相关决议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敦促欧洲议会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在出口管制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稀土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声明称,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法对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必要管制,既是行使自身主权,也是应尽国际义务。中方政策符合国际惯例,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还表示,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履行必要程序,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就能得到保障。中国有关部门还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捷通道”,以更好满足欧洲企业的正常需要。中方愿继续与欧方加强沟通对话,妥善处理经贸分歧摩擦,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国的稀土开采约占全球总量的60%,并生产了全球90%的稀土磁体,这些磁体广泛用于汽车、家电等各种领域。今年4月初,中国出台规定,要求稀土出口商必须获得商务部发放的出口许可证。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柏林试图缓解欧洲方面的担忧,称限制可能用于军事用途商品的出口是国际惯例,但如果欧方提交申请,其需求仍可得到满足。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欧中峰会上,预计稀土将成为关键议题。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谈不妥就反制 卢拉:并不是说没有美国我们就活不了

德正
2025-07-11T11:34:58.343Z
巴西总统卢拉7月10日晚间接受巴西媒体纪录电视台(Record)采访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们将不得不寻找其他合作伙伴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巴美贸易占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并不是说没有美国我们就活不了。”巴西总统卢拉7月10日晚间在接受巴西媒体纪录电视台(Record)采访时这样说道。卢拉还表示,巴西将努力在8月1日关税生效前完成与美国的所有谈判。但如果谈判没有进展,巴西政府将根据国会今年批准的新贸易互惠法采取报复行动。”如果他对我们征收50%的关税,我们也对他们征收50%的关税”,卢拉说。

卢拉在采访中还重申了上周末在里约热内卢金砖国家峰会上发表的言论,称“我们有意在其他国家之间建立一种贸易货币。我没有义务购买美元来与委内瑞拉、玻利维亚、智利、瑞典、欧盟或中国进行贸易。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货币进行贸易。”

在接受Globo电视台采访时,这位左翼领导人也强调,像巴西这样的国家没有义务继续使用美元进行贸易。他还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语气强硬地表示,特朗普必须尊重巴西的主权,不能把其他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

巴西是今年7月7日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东道主

美国对巴西课征50%关税的“特别理由”

特朗普7月9日公布第二波关税通知信,宣布对8个国家的新关税税率,其中对巴西的关税最高,为50%。新的关税将从8月1日起生效。特朗普在致卢拉的信中还特别提到巴西的国内政治,称巴西不该让前总统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受审,“这是猎巫,应该立刻停止!”特朗普此举被视为直接利用进口税干涉别国内政。博索纳罗是特朗普的盟友,目前正面临审判,罪名是在2022年大选失败后试图发动政变,但他坚称自己是受到巴西最高法院的政治迫害。

这封信里还提到巴西最近针对社交媒体公司的裁决,并将此作为从8月1日起对来自巴西的商品征收更高关税的理由之一。

据美联社报道,卢拉本周四已命令外交官,如果特朗普的上述信函真的抵达巴西利亚总统府,就必须将其退回。

美国对巴西存在贸易顺差

美国是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彭博经济研究估计,50%的关税可能对巴西经济造成1%的冲击。这些关税可能导致美国从巴西的商品进口总额减少60%,尽管巴西可能会将部分出口转移到其他市场。

特朗普此次针对各国的关税措施的法律依据为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他在4月份表示,美国持续存在的进出口逆差是一场国家危机。不过,美国对巴西的贸易存在顺差,削弱了对巴西加征关税的部分理由。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巴西商品出口达497亿美元,进口为423亿美元。卢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15年,美国对巴西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总额约为4100亿美元。

如何谈判?

本周四(7月10日),巴西政府的部长们在公开讲话中辩称,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背后没有任何经济理由,只有政治动机,鉴于卢拉无权介入博索纳罗在最高法院的案件,谈判余地不大。

卢拉政府的一些成员还认为,特朗普此举实际上是针对巴西加强与其他南方经济体的联系,正如周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所展现的那样。此外,卢拉再次提到希望在贸易中使用一种替代美元的货币,这个话题也是特朗普不满的原因。博索纳罗的一些盟友声称,卢拉的其他决定,包括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激怒了这位美国总统。

巴西的新团结

美联社指出,特朗普对巴西事务的干涉为这个政治分裂的国家带来了此前缺失的团结感。

经常批评卢拉及其政府的《圣保罗日报》周四在一篇社论中表示,特朗普针对巴西政府的举动是“黑手党式的”,卢拉的反应是正确的。这对该报来说是一个罕见的专题报道。

分析人士还认为,特朗普试图干涉巴西内政,这可能会对正在受审的博索纳罗造成不利影响,并有利于卢拉。卢拉将在2026年参加竞选连任。6月的民调显示,三分之二巴西人不支持卢拉竞选连任。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历史与国际研究教授、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所成员安德烈·帕格利亚里尼(Andre Pagliarini)“很多人的反应是,这是给卢拉的一份政治礼物。”

今年4月,誓言不会向美国屈服的马克·卡尼当选加拿大总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威胁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的举措,让卡尼领导的自由党重新焕发活力。

独立政治顾问、前巴西部长托马斯·特劳曼(Thomas Traumann)称,特朗普此举将改变巴西明年大选的“格局”。“特朗普让卢拉重回舞台,”特劳曼说道。“这给了卢拉一个说法,让博索纳罗成为任何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是特朗普的盟友之一

媒体报道,巴西议员和法官担心,如果这位前总统被定罪,他会试图离开巴西前往美国。博索纳罗的儿子、巴西议员爱德华多·博索纳罗今年3月移居美国。周三晚,他呼吁他的支持者在X上发布“对特朗普总统的感谢”。

在本周四的采访中,卢拉表示,博索纳罗的儿子去美国是去游说特朗普,然后特朗普就写了一封信,谈论最高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这不是一场政治审判。正在调查的是案件的证据”,卢拉说。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于5月裁定,特朗普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通过宣布紧急状态来征收关税,超越了其权限。特朗普政府正在对该裁决提出上诉,但反对者计划利用他写给巴西的信函来支持他们的主张。

俄勒冈州民主党参议员罗恩·怀登(Ron Wyden)表示,“特朗普这是公然非法地牺牲经济来解决个人恩怨,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法律权限。”

(美联社、彭博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达赖喇嘛仍是一个敏感话题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7-08T13:41:36.944Z
2025年7月6日,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流亡地印度达兰萨拉度过九十岁生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长篇文章写道,周日,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的九十岁生日庆典活动在印度达兰萨拉举行,印度少数族裔事务部长里吉朱(Kiren Rijiju)也同数千名僧侣、尼姑和信众参加了庆典仪式。《新苏黎世报》写道,达赖喇嘛以及流亡藏人在印度的存在,是导致中印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篇题为《达赖喇嘛仍是敏感话题》的报道写道:

“1959年,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为当时年仅23岁的这位西藏精神领袖提供了政治庇护。尼赫鲁明确表示,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印度人民对达赖喇嘛作为宗教领袖的尊重。尼赫鲁提供庇护的前提条件是:达赖喇嘛及其追随者在印度流亡期间不得从事任何针对北京的政治动员。1988年,尼赫鲁的继任者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 )更是正式承认了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达赖喇嘛在印度的存在,长期以来一直令中印关系呈现紧张。过去几十年来,印度接收了大约15万名藏人,他们定居于达兰萨拉及印度其他地区。如今,许多藏人已移民海外,使印度流亡藏人的人数已经减少至大约6.6万人。尽管在对藏人提供支持的问题上,印度从未有过动摇,但德里方面近年来也会更多地顾及中国对西藏议题的敏感。

这一点也体现在围绕达赖喇嘛转世问题的讨论中。在90岁生日来临前夕,达赖喇嘛表示,他的继任者将由他创立的一个基金会指定。达赖喇嘛强调,除了该基金会,任何人都无权插手寻找其转世灵童的事务。此前他也曾表示,自己死后将会‘在自由世界’转世。这一立场同中国政府在选择达赖喇嘛继任者方面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场关于转世问题的讨论中,印度部长里吉朱最初公开支持达赖喇嘛的立场。里吉朱表示:‘只有达赖喇嘛及其宗教机构才有权决定这一事务。’对此,中国外交部立即警告印度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印度政府也随即做出澄清,表示印度方面在信仰和宗教问题上并不持立场。”

《新苏黎世报》的报道指出,印度方面显然不想让中印紧张关系再度升级,毕竟双边的边界冲突刚刚出现缓解迹象,而且印度也不希望中方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

在90岁生日来临前夕,达赖喇嘛表示,他的继任者将由他创立的一个基金会指定。

“在达赖喇嘛转世问题上,印度尽力避免与中国发生争执。达赖喇嘛90岁寿辰之际,尽管印度总理莫迪发函祝贺,并称达赖喇嘛是‘爱、慈悲、耐心和道德修养的永恒象征”,但他并未就转世问题发表任何意见。尽管如此,莫迪的举动仍引起了中国的不满。 中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表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打着宗教幌子图谋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并称印度必须承认西藏问题对中国的高度敏感性,应避免进一步干涉中国内政。”

 

“无需为尊者达赖喇嘛的健康状况担心”

《科隆城市报》以《世界上最受爱戴的僧侣》为题写道,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的九十岁寿辰不仅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也引发了有关其转世问题的激烈讨论。

“随着达赖喇嘛九十岁生日的到来,有关其转世问题的各类猜测也纷纷登场。不过,这类猜测大多缺乏根据,毕竟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根据一项预言,现任达赖喇嘛被认为是总共十七个转世中的第十四世。不过,早在2014年,现任达赖喇嘛就曾表示,并不一定非要有人成为他的转世。如果真有继任者,那么他的转世一定会出现在‘自由世界’里,而绝不会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象征性人物达赖喇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有鉴于此,专家们普遍认为,一旦现任达赖喇嘛离世,中国就会立即推出他们自己选定的第15世达赖喇嘛。可以肯定的是,现任达赖喇嘛离世之际,一场混乱将在所难免。

2008年,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访德期间,在纽伦堡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两位达赖喇嘛相互竞争”的局面,有人提出了一个违背传统的设想:本名拉莫顿珠(Lhamo Thondup)、法号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的现任达赖喇嘛应在有生之年亲自指定下一任达赖喇嘛。然而,这一设想很快就被西藏流亡政府首脑奔巴次仁(Penpa Tsering)明确否定。他表示,这种所谓的‘降生’模式(Emanation)并不符合传统,信众也不会接受这种做法。奔巴次仁说:‘以90岁的高龄来看,我认为尊者目前的身体状况非常好,我们完全无需为他担心。’ 

达赖喇嘛本人也表示,他希望自己还能活上很多年,以便继续为众生服务。他依旧每天在黎明前起床,先是念经和冥想,随后一边吃早餐一边了解世界大事。据其身边人透露,达赖喇嘛并不会刻意回避世界上的负面消息,而是会坚持以善的力量与之对抗。例如,他会就全球性的未来议题发声,谴责当今破坏环境的粗暴行为,并呼吁加强气候保护。 

然而,毕竟年事已高,现在达赖喇嘛的出访频率已经大不如前,因此各大报章有关他的报道也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每逢达赖喇嘛出席各类宗教活动,都会吸引大量的民众,并会在德国等地的各大媒体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 ”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盟调查TikTok将个人数据传回中国

德正
2025-07-11T10:40:13.281Z
欧盟对TikTok罚款加调查双管齐下

(德国之声中文网)位于爱尔兰旨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欧盟监管机构表示,已对TikTok将欧洲用户的个人数据传输到中国服务器的行为展开调查。本周五,北京方面否认要求企业“非法”收集和存储用户个人信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五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的形式采集或存储数据。”

她表示:“我们希望欧方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法新社报道指出,多年来,TikTok这家社交媒体巨头一直受到西方政府的关注,原因是担心中国可能利用个人数据进行间谍活动或舆论宣传。

然而,TikTok坚称,它从未收到过中国当局索要欧洲用户数据的任何请求。

今年5月,TikTok因将个人数据传输至中国,被欧盟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5.3亿欧元罚款。当时,TikTok先是告诉监管机构,它并未将欧洲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中国,而只是由中国员工远程访问这些数据。可后来TikTok改口称,确实有部分数据被存储在中国的服务器上。

监管机构那时回应称将考虑采取进一步的监管行动,而目前对TikTok展开的新调查,便是以上考虑的结果。

欧盟监管机构指出,此次调查的目的是确定TikTok是否遵守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相关的义务,包括这些传输是否合法。

TikTok在全球拥有15亿用户,是中国科技巨头字节跳动的子公司。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罗马举行乌克兰重建会议 承诺百亿欧元


2025-07-11T10:14:53.857Z
罗马的乌克兰重建会议合影

(德国之声中文网)包括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政治领导人出席会议。会议之际,基辅再次遭到严重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泽连斯基在会议开幕时表示,这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德国总理默茨以本国在二战废墟中重建为例,表示乌克兰也可以浴火重生。

梅洛尼在开幕式上表示:“我想,我们应该为今天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各国、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经济界以及公民社会。”

她补充说:“今天的会议上,我们共同作出总计超过100亿欧元的承诺。”

意大利举行的这次会议是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邻国乌克兰以来的第四次类似会议,主旨是动员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

罗马会议上也宣布,包括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在内的10个欧洲国家加入了新近发起的一项出口担保机制,旨在鼓励更多欧盟企业与乌克兰开展贸易。

与此同时,欧委会拨款23亿欧元(约合27亿美元),作为更广泛框架的一部分,用于援助乌克兰。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这笔款项预计将调动多达100亿欧元对乌克兰的投资。

冯德莱恩还宣布,创建一项新的股权基金,用于乌克兰重建,由欧洲投资银行以及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支持,旨在在2026年以前筹集另外5亿欧元。

冯德莱恩表示:“我们确确实实地在参与乌克兰的未来。”

默茨向特朗普发出呼吁

德国总理默茨在会议开幕之际,向华盛顿以及特朗普发出热烈的呼吁:“和我们站在一起,和欧洲人站在一起。我们志同道合,都寻求一个稳定的世界政治秩序。”

与会的美国特使凯洛格(Keith Kellogg)以德语回应说:“我们在这里。”

泽连斯基周四晚些时候表示,获得了美国恢复运送武器的时间表。他同时称赞美国派代表出席乌克兰重建会议。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向NBC电视台表示,他将于周一发表就俄罗斯的重要声明。特朗普在接受该电视台电话采访时表示:“我对俄罗斯感到失望,不过我们会看看未来数周会发生什么。”

(路透社、美联社、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大众将关闭在南京的合资工厂

德才
2025-07-11T08:50:55.637Z
2025年4月大众总裁在上海车展前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德国《商报》报道,大众汽车及其中国合作伙伴上汽集团计划关闭位于中国南京的合资工厂。据该报周五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话称,该工厂目前已停止生产。

报道称,该厂此前生产的车型包括大众帕萨特和斯柯达速派,但产能已大幅缩减。工厂关闭将于今年下半年逐步进行。这将是大众在中国首次关闭整座工厂。目标是将该厂址归还给当地政府。

剩余的生产将转移至约70公里外的仪征工厂。据称,由于南京工厂靠近市中心,将其改造为电动车生产线将会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

大众中国方面一位发言人向《商报》表示,此举是“大规模战略调整”中的一部分,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生产网络”。

路透社通过电子邮件向大众汽车发出置评请求,但大众暂未作出回应。

去年9月已经传出上汽大众将关闭南京工厂的消息。当时上汽大众对中国媒体表示:“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响应市场趋势,企业对生产基地作出调整,是正常且必要的经营行为,这种调整不仅是对当前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主动规划和投资。”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俄外長會後 盧比奧與王毅會面

null 周子馨
2025-07-11T04:44:00.325Z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於週五(11日)在馬來西亞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國務院週四(7月10日)宣布,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將於週五(11日)在馬來西亞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這是自川普政府今年1月上任以來,美中外長首度面對面談話。

兩人今年1月曾經通話,但尚無實體會談。盧比奧因對華強硬立場受到北京制裁。

隨著中美關係緊張,雙邊在台灣、貿易和新興科技等一系列議題上持續存在分歧。王毅週四也在馬來西亞參加東協與中日韓外長會,他在會上表示,東亞面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衝擊、個別大國濫施關稅等挑戰」,並呼籲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王毅及盧比奧預計將討論台灣以及烏克蘭議題。盧比歐表示,他可能會向王毅表達美國對中國支持俄羅斯的擔憂,「中方顯然一直支持俄羅斯,我認為,他們會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盡力提供幫助」。

美俄外長會談

盧比奧週四表示,他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約50分鐘的會晤期間,針對烏克蘭和平談判交換了新的想法,但並未提供具體內容。

盧比奧會後向媒體表示:「我認為這是一種全新且不同的途徑......我不會說這能保證和平,但這是一個概念,我會把它通報給總統。」

鑒於川普自今年1月就任以來,推動俄烏停火的努力未見成果,盧比奧週四坦言,對於俄方缺乏更大彈性以結束衝突,川普「感到失望和沮喪」。

盧比奧在馬來西亞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

「我們需要看到一個明確的路線圖,說明這場衝突如何能夠結束……我們分享了一些可能的構想,會繼續在我們認為能發揮影響的地方參與其中。」

俄羅斯外交部隨後發布聲明稱,雙方就烏克蘭、伊朗、敘利亞以及其他全球問題進行了「實質且坦率的意見交換」。

聲明中指出:「雙方重申致力於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的共同承諾,恢復俄美之間的經濟與人道主義合作,以及兩國社會之間的自由接觸,而恢復直航可能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雙方還強調了進一步努力實現雙邊外交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

這次會晤是盧比奧就任以來,第二度與拉夫羅夫面對面談話。今年2月,雙方曾就俄烏停火談判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

另外,川普10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也談到了俄烏局勢,預告他下週一(14日)將發表跟俄羅斯有關的「重大聲明」,但並未詳述細節。

相关图集:俄乌战争三周年

威胁加剧:2021年底的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军队和重型武器正在俄罗斯小镇叶利尼亚(Yelnya)附近集结,该镇靠近白俄罗斯边境。2021年11月11日,美国时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警告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要入侵乌克兰。但此举未能阻止普京。2022年2月24日普京下令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向乌克兰境内发动火箭弹袭击:2022年2月24日的军事行动中,多枚火箭袭击了乌克兰多座城市,包括首都基辅、敖德萨(Odesa)和哈尔科夫(Kharkiv)。基辅一座军事大楼被击中后着火。尽管莫斯科方面坚持称之“特别军事行动”,但事实上一场全面战争已经爆发。
布查大屠杀:数周之内,乌克兰军队成功将俄军赶出了北部城市。然而俄军撤离后,战争罪行浮出水面。布查(Bucha)地区的平民遭受折磨和屠杀的影像传遍了全球。当局报告称,布查地区共有超过 1100名平民被杀。调查人员表示,此次大屠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战略性”暴行。
生活被摧毁:根据莫斯科方面的说法,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原本只打算持续三天时间。然而三年过去了,战争仍在继续。根据智库“战争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的最新报告,目前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约20%的领土,主要集中在东部。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5月的顿涅茨克(Donetsk)。
“公然违反国际法”——俄罗斯在吞并地区举行“公投”:2022年9月,俄罗斯单方面吞并了乌克兰四个地区——卢甘斯克(Luhansk)、顿涅茨克(Donetsk)、扎波罗热(Zaporizhzhia)和赫尔松(Kherson),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一年后,这四个地区被纳入俄罗斯地区选举。在一次被称为“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投票中,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在四个地区均以超过 70%的得票率获胜。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乌克兰战争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欧洲爆发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据联合国统计,乌克兰境内有370万人因战争流离失所,超过600万人向西逃往欧洲,主要前往波兰和德国。
马里乌波尔——乌克兰抵抗的象征: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Mariupol)围攻长达82天。该市遭到猛烈轰炸,最后乌克兰守军被围困在钢铁厂内。俄罗斯轰炸一家医院后,一张孕妇被紧急撤离的照片震惊世界。这张照片由乌克兰记者拍摄,后来凭借纪录片《马里乌波尔的20天》(20 Days in Mariupol)获得奥斯卡奖。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克里米亚大桥(Crimea Bridge)全长19公里,是欧洲最长的大桥,连接俄罗斯南部与克里米亚半岛。2022年10月,乌克兰发动爆炸袭击,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7个油罐被点燃,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2023年7月,克里米亚大桥再次因乌克兰军队袭击而受损。
环境灾难:2023年6月6日,卡霍夫卡大坝(Kakhovka Dam)发生爆炸,导致水库中的水涌入第聂伯河(Dnipro River)。乌克兰和俄罗斯互相指责对方实施了破坏行为,但事发时该大坝是由俄罗斯控制。这场洪水引发了一场环境灾难,摧毁了数千座房屋,可能还造成了数百人死亡。事后有记者发现,俄罗斯方面故意少报了死亡人数。
能源基础设施成为攻击目标: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实施了系统性打击。研究人员指出,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一年后,乌克兰76%的热力电厂被摧毁。至2024年9月,这一比例上升至95%。此外,乌克兰电网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范围停电,尤其在冬季,大规模停电也令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领土:2024年8月,乌克兰武装部队首次对俄罗斯境内发动攻势,在边境,乌军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并一度控制了库尔斯克地区(Kursk)约1400平方公里土地。但之后,三分之二占领区域重被俄军夺回。
无人机之战: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监视和定点攻击。专家表示,目前乌克兰战场上至少有100种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大小从玩具到小型飞机不等。2024年3月,乌克兰宣布,年产无人机可达400万架。
战争造成巨大破坏:三年战争给乌克兰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许多城镇因遭到俄军炮火袭击如今已成“鬼城”。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博戈罗季奇内镇(Bohorodychne)于 2022年6月遭受俄军猛烈攻击,现在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生活仍在继续:并非整个乌克兰都处于战争前线。在远离战火的地方,生活仍在继续。商店、咖啡馆和餐馆照常营业,人们通过安装发电机来应对停电。
美国是否继续支持乌克兰存疑: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他希望在“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然而,他至今未能实现这一承诺。无论是特朗普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他近期施压乌克兰让其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还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口水战(特朗普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都引发了乌克兰及其盟友对美国是否会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担忧。

川普廣施關稅 威脅美國外交影響力

美國政府希望盧比奧此行聚焦於南海安全與航行自由,以及打擊跨國犯罪等議題,而非關稅和貿易。不過,東南亞各國仍關切美國的對等關稅威脅。川普本週已通知多個國家,警告若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將面臨更高的關稅,其中包括東協的8個成員國

盧比奧在東協集體會議上試圖緩解各方擔憂,他強調「印太地區仍然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並稱美國將持續深化與印太盟友的夥伴關係,且「不會尋求區域內任何其他行為者的批准或許可」,該說法被視為是在暗指中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美俄外長會後 盧比奧將與王毅會面

null 周子馨
2025-07-11T04:44:00.325Z
美國國務院表示,盧比奧11日將在吉隆坡與王毅會面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國務院週四(7月10日)宣布,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將於週五(11日)在馬來西亞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這是自川普政府今年1月上任以來,美中外長首度面對面談話。

兩人今年1月曾經通話,但尚無實體會談。盧比奧因對華強硬立場受到北京制裁。

隨著中美關係緊張,雙邊在台灣、貿易和新興科技等一系列議題上持續存在分歧。王毅週四也在馬來西亞參加東協與中日韓外長會,他在會上表示,東亞面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衝擊、個別大國濫施關稅等挑戰」,並呼籲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王毅及盧比奧預計將討論台灣以及烏克蘭議題。盧比歐表示,他可能會向王毅表達美國對中國支持俄羅斯的擔憂,「中方顯然一直支持俄羅斯,我認為,他們會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盡力提供幫助」。

盧比奧在馬來西亞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

美俄外長會談

盧比奧週四表示,他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約50分鐘的會晤期間,針對烏克蘭和平談判交換了新的想法,但並未提供具體內容。

盧比奧會後向媒體表示:「我認為這是一種全新且不同的途徑......我不會說這能保證和平,但這是一個概念,我會把它通報給總統。」

鑒於川普自今年1月就任以來,推動俄烏停火的努力未見成果,盧比奧週四坦言,對於俄方缺乏更大彈性以結束衝突,川普「感到失望和沮喪」。

「我們需要看到一個明確的路線圖,說明這場衝突如何能夠結束……我們分享了一些可能的構想,會繼續在我們認為能發揮影響的地方參與其中。」

俄羅斯外交部隨後發布聲明稱,雙方就烏克蘭、伊朗、敘利亞以及其他全球問題進行了「實質且坦率的意見交換」。

聲明中指出:「雙方重申致力於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的共同承諾,恢復俄美之間的經濟與人道主義合作,以及兩國社會之間的自由接觸,而恢復直航可能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雙方還強調了進一步努力實現雙邊外交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

這次會晤是盧比奧就任以來,第二度與拉夫羅夫面對面談話。今年2月,雙方曾就俄烏停火談判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

另外,川普10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也談到了俄烏局勢,預告他下週一(14日)將發表跟俄羅斯有關的「重大聲明」,但並未詳述細節。

相关图集:俄乌战争三周年

威胁加剧:2021年底的卫星图像显示,俄罗斯军队和重型武器正在俄罗斯小镇叶利尼亚(Yelnya)附近集结,该镇靠近白俄罗斯边境。2021年11月11日,美国时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警告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要入侵乌克兰。但此举未能阻止普京。2022年2月24日普京下令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向乌克兰境内发动火箭弹袭击:2022年2月24日的军事行动中,多枚火箭袭击了乌克兰多座城市,包括首都基辅、敖德萨(Odesa)和哈尔科夫(Kharkiv)。基辅一座军事大楼被击中后着火。尽管莫斯科方面坚持称之“特别军事行动”,但事实上一场全面战争已经爆发。
布查大屠杀:数周之内,乌克兰军队成功将俄军赶出了北部城市。然而俄军撤离后,战争罪行浮出水面。布查(Bucha)地区的平民遭受折磨和屠杀的影像传遍了全球。当局报告称,布查地区共有超过 1100名平民被杀。调查人员表示,此次大屠杀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战略性”暴行。
生活被摧毁:根据莫斯科方面的说法,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原本只打算持续三天时间。然而三年过去了,战争仍在继续。根据智库“战争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的最新报告,目前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约20%的领土,主要集中在东部。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5月的顿涅茨克(Donetsk)。
“公然违反国际法”——俄罗斯在吞并地区举行“公投”:2022年9月,俄罗斯单方面吞并了乌克兰四个地区——卢甘斯克(Luhansk)、顿涅茨克(Donetsk)、扎波罗热(Zaporizhzhia)和赫尔松(Kherson),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一年后,这四个地区被纳入俄罗斯地区选举。在一次被称为“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投票中,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在四个地区均以超过 70%的得票率获胜。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乌克兰战争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欧洲爆发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据联合国统计,乌克兰境内有370万人因战争流离失所,超过600万人向西逃往欧洲,主要前往波兰和德国。
马里乌波尔——乌克兰抵抗的象征: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Mariupol)围攻长达82天。该市遭到猛烈轰炸,最后乌克兰守军被围困在钢铁厂内。俄罗斯轰炸一家医院后,一张孕妇被紧急撤离的照片震惊世界。这张照片由乌克兰记者拍摄,后来凭借纪录片《马里乌波尔的20天》(20 Days in Mariupol)获得奥斯卡奖。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克里米亚大桥(Crimea Bridge)全长19公里,是欧洲最长的大桥,连接俄罗斯南部与克里米亚半岛。2022年10月,乌克兰发动爆炸袭击,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7个油罐被点燃,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2023年7月,克里米亚大桥再次因乌克兰军队袭击而受损。
环境灾难:2023年6月6日,卡霍夫卡大坝(Kakhovka Dam)发生爆炸,导致水库中的水涌入第聂伯河(Dnipro River)。乌克兰和俄罗斯互相指责对方实施了破坏行为,但事发时该大坝是由俄罗斯控制。这场洪水引发了一场环境灾难,摧毁了数千座房屋,可能还造成了数百人死亡。事后有记者发现,俄罗斯方面故意少报了死亡人数。
能源基础设施成为攻击目标: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实施了系统性打击。研究人员指出,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一年后,乌克兰76%的热力电厂被摧毁。至2024年9月,这一比例上升至95%。此外,乌克兰电网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范围停电,尤其在冬季,大规模停电也令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领土:2024年8月,乌克兰武装部队首次对俄罗斯境内发动攻势,在边境,乌军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并一度控制了库尔斯克地区(Kursk)约1400平方公里土地。但之后,三分之二占领区域重被俄军夺回。
无人机之战: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监视和定点攻击。专家表示,目前乌克兰战场上至少有100种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大小从玩具到小型飞机不等。2024年3月,乌克兰宣布,年产无人机可达400万架。
战争造成巨大破坏:三年战争给乌克兰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许多城镇因遭到俄军炮火袭击如今已成“鬼城”。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博戈罗季奇内镇(Bohorodychne)于 2022年6月遭受俄军猛烈攻击,现在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生活仍在继续:并非整个乌克兰都处于战争前线。在远离战火的地方,生活仍在继续。商店、咖啡馆和餐馆照常营业,人们通过安装发电机来应对停电。
美国是否继续支持乌克兰存疑: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他希望在“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然而,他至今未能实现这一承诺。无论是特朗普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他近期施压乌克兰让其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还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口水战(特朗普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都引发了乌克兰及其盟友对美国是否会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担忧。

川普廣施關稅 威脅美國外交影響力

美國政府希望盧比奧此行聚焦於南海安全與航行自由,以及打擊跨國犯罪等議題,而非關稅和貿易。不過,東南亞各國仍關切美國的對等關稅威脅。川普本週已通知多個國家,警告若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將面臨更高的關稅,其中包括東協的8個成員國

盧比奧在東協集體會議上試圖緩解各方擔憂,他強調「印太地區仍然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並稱美國將持續深化與印太盟友的夥伴關係,且「不會尋求區域內任何其他行為者的批准或許可」,該說法被視為是在暗指中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對加拿大課35%關稅 其餘國家將徵15%或20%

德闻
2025-07-11T04:15:15.856Z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今年3月,美方對這兩國的25%關稅上路,如今加拿大再被上調為35%。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四(7月10日)公布寄給加拿大的關稅通知函,把對加拿大的關稅提高到35%,自8月1日起生效。川普本週陸續發出超過20封信給美國各貿易夥伴,加拿大是其中跟美國貿易額最高的國家。

川普在寫給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的信中寫道,美國希望加拿大加大力道打擊芬太尼走私。他還提到跟加拿大的貿易逆差。「我必須說,芬太尼流通問題絕不是我們跟加拿大唯一的挑戰,還有很多關稅、非關稅的政策和貿易壁壘。」

此外,川普也對加拿大先前的反擊表達不滿,稱對方「非但沒有跟美國合作,反而施加自己的關稅報復」。兩國今年以來因貿易爭端談不攏,不斷來回拉鋸:3月,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關稅在延後了一個月後上路,加拿大也施加了關稅反擊。

今年5月,卡尼曾造訪白宮會晤川普。儘管兩人在公開場合看似友好,但當時川普也說,不管對方說什麼,他都不會取消關稅,卡尼則表態願意繼續尋求談判可能。到了6月,川普以加拿大對美國科技企業課徵數位服務稅為由,單方面終止貿易談判,但後來談判在加拿大取消該稅之後再度恢復。

目前不清楚川普對加拿大的新關稅是否影響《美墨加協議》(USMCA)。該協議是用來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內容保障乳製品、汽車等商品有優惠貿易待遇。《美墨加協議》預計在2026年重新審查。

10日,卡尼在X平台回應川普關稅,稱加拿大政府會繼續捍衛加國工人與企業的利益。他還表示,加方在打擊芬太尼方面已有重大進展,接下來會繼續跟美方合作。

稍早,卡尼曾貼出他與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的報導合影,並暗示加拿大比美國更為可靠:「面對全球貿易挑戰,世界逐漸轉向像加拿大這樣可靠的經濟夥伴。」

川普:剩下的國家可能面臨15%或20%關稅

4月初,川普表示他將對全球各國施加對等關稅,但後來暫緩,容許各國跟美國談判。他曾稱要在90天內的談判期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但至今僅與英國越南簽署協議,跟中國則是達成貿易協議框架。

本週稍早,川普曾說各國若沒跟美國達成協議,就會收到關稅通知信。10日,他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電話訪談時則稱,他打算對剩下還沒接到通知信的貿易夥伴施加全面關稅,且稅率將高於現階段的10%基本關稅。

「不是每個國家都需要收到信……我們會直接說,所有剩下的國家都要付錢,可能是20%或15%,我們正在考慮。」

川普還稱,歐盟也即將收到關稅信。「我今天就想這麼做。我正在與歐盟和加拿大談判,我們應該會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發出信函。」

歐盟仍在跟美方談判。歐盟本週一表示,希望週三之前達成貿易協議,避免面臨更高的美國關稅衝擊。

相关图集:特朗普关税战2.0时间线梳理

2025年2月1日 |对墨、加、中加征关税: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大规模加征关税:自2月1日开始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宣布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指责两国未能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对来自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指责中国在芬太尼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年2月10日 |加征钢铝关税 无例外豁免:特朗普2月10日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钢铝主要供应国的免税额度。
2025年3月26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全面征税:特朗普于3月26日宣布,自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与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冲击,日韩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受此消息影响,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大幅下跌,总市值蒸发约165亿美元。
2025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让美国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记者会,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但针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税额。中国、欧盟和越南分别面临34%、20%和46%的关税; 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和台湾,分别受到24%、25%、26%、49%和32%进口关税的打击。
2025年4月9日|暂缓关税90日 中国除外:特朗普4月9日在大规模“对等关税”上路不到24小时后出现政策大转弯,宣布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税率将统一降至10%的基准关税。但中国被排除在暂缓名单之外,不仅如此,还将对中国的关税加码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国此前指控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而征收的20%关税。
2025年5月4日 | 对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特朗普5月4日以“国安威胁”为由,宣布将对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理由是要“拯救美国电影业”。
2025年5月12日|中美关税战90天“停火协议”:美中高层在瑞士进行谈判后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就90天的“暂停期”达成协议: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将在5月14日前下调至30%,30%关税里包括针对芬太尼问题额外施加的20%惩罚性关税;中国对美产品加征的125%关税则将降至10%。美中双边早前不断叠加的报复性关税,在这波协商中几乎都被取消。(图为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出席美中贸易会谈)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白宫5月13发布行政命令,将从5月14日起将对中国低价值货物(不超过800美元)征收的“最低限度”关税从120%下调至54%,原计划的200美元固定费用征税方案被搁置,现行的100美元固定费用将继续执行。
5月23日 对阵欧盟: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统一关税。他同时警告苹果公司,若其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在海外生产的,将面临25%的关税。两天后,特朗普收回了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他表示,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后,同意将美国和欧盟的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
5月28日 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对等关税“越权”: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今年4月2日对多国征收的对等关税,以及早前向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报复性关税都属于“非法”。判决认定,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超出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的权限。美政府表示将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5月29日 美国上诉法院暂准特朗普关税恢复执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一天后推翻该判决,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持续实施。上诉法院指出,为了审理特朗普政府的上诉,将先暂缓此前法院的裁决,并命令原告及特朗普政府分别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应文件。
5月30日 特朗普全面上调钢铝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50%。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铝供应国。他指责中国未按约降低关税,取消针对稀土等产品的贸易限制。他说:“中国完全违反了与我们达成的协议。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6月10日 美中谈判双方宣布原则上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中国和美国官员在英国伦敦举行贸易谈判,经过两天的会议,6月10日,双方宣布原则上已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以落实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共识、还有两国领袖上周的通话内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达成的新的贸易协议,美国将从中国获得稀土磁体。他还表示,将允许中国学生在协议达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大学学习。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外贸联合会:中国对德出口跃升


2025-07-10T14:12:01.601Z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1-5月,从中国的进口增加超过10%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对德国出口比前一年跃增,并非偶然”,该联合会主席扬杜拉(Dirk Jandura)周四(7月10日)向路透社表示。他说,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战的一个直接后果。“无法输往美国的,如今加大力度转向欧洲市场”。

据中国海关数据,5月该国对美出口锐减34.5%,跌幅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相形之下,中国对欧出口上升12%。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1-5月,从中国的进口增加超过10%,达到675亿欧元。

德国外贸联合会表示,过去数周有关航空货运和集装箱业务的数据显示,可能还有明显更多的商品涌向欧洲。

由于美国高关税,中国电商对美出口急剧下跌:据咨询公司Aevean分析,5月同比下跌43%。该公司负责人布略门(Marco Bloemen)表示,这一趋势预计还将继续,“6月对欧洲的电商出口预计将增加”。

德国零售业联合会(HDE)表示,来自中国电商平台如希音、Temu的竞争加剧,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也是原因之一,因进入美国市场更困难。“这些商品转而涌向欧洲”,该联合会主席冯普林(Alexander von Preen)说道。特别是德国玩具行业备受冲击。

德国外贸联合会主席扬杜拉表示:“中国出口上升,不单是美国关税的后果,也是大规模产能过剩的明显症状。”他说,中国在许多行业的生产大于自身需求,将过剩产品以廉价充斥世界市场。“这并非经济实力的彰显,而是本国问题的出气阀:内需疲弱、关键工业产能过剩、日益不确定的个人消费。”

扬杜拉表示,中国出口过剩对双边关系构成新的挑战。“我们亟需与中国达成可靠的协议”,以管控这一趋势。他呼吁同中国达成投资协定。“在全球竞争中,需要的不是防护栅栏,而是明确的规则。”他认为,目前被搁置的所谓“全面投资协定”是确保标准、稳定市场的杠杆。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洲议会呼吁中国取消对稀土的出口限制

德正
2025-07-10T13:21:20.071Z
欧洲议会以表决方式通过动议呼吁中国取消对稀土的出口管制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洲议会议员支持一项动议,指出中国的行为没有正当理由,具有胁迫意图,并表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准垄断地位”使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周四(7月10日)该动议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14票弃权获得通过。虽然该动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具有重要影响力,因为欧洲议会是欧盟唯一由直选产生的机构。此外,欧洲议会议员还呼吁欧盟为实现2030年关键矿产资源的本地开采和加工目标提供具体预算,并评估稀土战略储备的最低要求水平。

今年4月初,中国出台规定,要求稀土出口商必须获得商务部发放的出口许可证。欧洲议会通过的动议呼吁中国取消这些出口限制。动议同时也提到,北京已为欧洲企业设立“绿色通道”,以简化相关程序。

中国约占全球60%的稀土开采,并生产了全球90%的稀土磁体,这些磁体广泛用于汽车、家电等各种领域。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柏林试图缓解欧洲方面的担忧,称限制可能用于军事用途商品的出口是国际惯例,但如果欧方提交申请,其需求仍可得到满足。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欧中峰会上,预计稀土将成为关键议题。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正在破灭的金砖神话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7-07T14:28:38.743Z
扩容后的金砖集团在巴西举行峰会。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金砖集团从2009年成立至今的历史表明,真正实现了经济崛起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并非整个全球南方。而金砖集团所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也同“公平”关联不大。这篇题为《破灭中的金砖神话》的评论写道:

“从对乌克兰的武力攻击和占领中,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希望制定怎样的国际秩序。中国则对俄罗斯发起的侵略战争在外交、经济和技术层面上予以支持。至于在中国占领下,台湾的处境是否会比俄罗斯占领下的乌克兰顿巴斯更好一些,恐怕谁都无法断言。更严重的是,中俄两国都以赤裸裸的权力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他们所信奉的信条是:强者当然可以为所欲为。中小型国家至多只是猎物与操控对象。只有强国才能享有真正的主权。

在这一大背景下,朝向金砖国家的权力转移已经不再受到广泛追捧,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中俄等欧亚专制国家主导的反西方阵营的担忧。西方关于金砖的讨论,也从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转为紧张和担忧。

然而,这种恐惧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金砖绝不是一个有凝聚力和行动能力的集团。尽管俄罗斯和中国总是在幕后谨小慎微地采取统一行动,以达到通过金砖国家构建反美势力圈的目的,但大多数成员国对此议程并不认同,或者仅提供有限度地支持。

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该国是除日本之外,亚洲同中国抗衡的另外一个重要国家。尽管当前出现了一些摩擦,但印度仍在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印度之所以加入金砖,是因为它不愿意在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地区政治中缺席。毕竟一旦中俄与巴基斯坦联手,将成为印度在安全政策领域的最大噩梦。”

评论指出,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量,巴西和南非都一向注重同华盛顿的良好关系,而真正认同中俄两国反美立场的金砖成员国只有伊朗,但由于受到以色列的持续打击,伊朗的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评论最后写道:

《新苏黎世报》: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认同中俄两国的反美立场。

“尽管俄罗斯在本国境内生产着伊朗无人机,中国则购买了几乎全部伊朗产石油,但在伊朗同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中,中俄并未真正伸出援手。

中国极力推动的金砖扩容行动,事实上只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是新成员国,还是老成员国,都不愿意对中国俯首称臣,而是更希望强调各自的立场。

在今年4月底的金砖外长会议上,各方甚至未能就一份联合公报达成一致。中国要求对美国贸易政策进行严厉谴责,其余成员国却拒绝附和。最终,今年的轮值主席国巴西只能发表一个声明,呼吁建立多边贸易体系,但没有提到美国的名字。”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扩容后的金砖集团正试图借助其对美国的相对独立性和其作为“全球南方”代表的角色,填补正在出现的权力真空。 

“因此,扩容后的金砖集团能否形成统一立场仍不确定,这不仅因其高度多样性,也因内部尚无明确的领导核心。而这恰恰是金砖集团是否能作为地缘政治力量被认真看待的核心要素。迄今为止,金砖集团更多表明了它要反对什么,即反对西方持续主导的全球秩序,至于金砖集团要支持什么则语焉不详。

因此,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应努力加强与金砖集团展开差异性对话,并对金砖集团的某些合理诉求予以积极响应。这也是防止金砖集团内反西方势力成为主导力量的最佳方式。理想情况下,金砖集团将在新兴的多极世界秩序中成长为一个重要且受认可的参与者,并承担成相应的全球责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权专家遭美国制裁

德才
2025-07-10T13:03:49.105Z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阿尔巴尼斯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周三(7月9日)表示:“今天,我决定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实施制裁,因为她以非法且可耻的手段促使(国际刑事法院)对美国和以色列官员、公司和负责人士采取行动。”

阿尔巴尼斯周三晚间在X平台发帖称,她“坚信站在正义一边,就像我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但她没有直接提及美国的制裁。在发给半岛电视台的回复短信中,她表示,美国此举是“黑手党式的恐吓手段”。

阿尔巴尼斯是意大利律师和法学者,2022年5月出任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她呼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并切断与以色列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同时指责这个美国盟友在加沙发动“种族灭绝运动”。

以色列因其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毁灭性军事袭击,在联合国国际法院(ICJ)面临种族灭绝指控,并在国际刑事法庭(ICC)面临战争罪指控。以色列否认这些指控,并表示其行动是在2023年10月哈马斯发动恐怖袭击后进行的自卫。

阿尔巴尼斯在本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包括大型武器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在内的60多家公司参与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定居点建设和军事行动。该报告呼吁各公司停止与以色列的业务往来,并对涉嫌违反国际法的高管追究法律责任。

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

“不再被容忍”

卢比奥表示,阿尔巴尼斯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行为将不再被容忍,美国将始终支持美国的伙伴维护其自卫权利。他还指责阿尔巴尼斯“毫无掩饰的反犹太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

阿尔巴尼斯是联合国授权的数十名独立人权专家之一,负责就特定主题和危机进行报告。特别报告员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联合国整体的立场。

人权专家严厉批评美国对阿尔巴尼斯实施的制裁。智库国际政策中心负责政府事务的副主席迪伦·威廉姆斯(Dylan Williams)称其为“流氓国家行为”,而国际特赦组织则表示,特别报告员必须得到支持,而不是制裁。

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总统已停止了美国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接触,暂停了对巴勒斯坦救援机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并下令对联合国文化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审查。他还宣布了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计划。

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四名法官实施了制裁,以报复该法庭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以及此前决定对驻阿富汗美军涉嫌战争罪立案调查。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有灭证之嫌 尹锡悦再度被捕

德正
2025-07-10T11:50:24.051Z
7月5日尹锡悦受到特别检察官的传唤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四(7月10日)凌晨2点多,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时隔四个月,再次遭到逮捕,关入首尔看守所。据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认定,尹锡悦有“湮灭证据”之虞,因此批准内乱案特检组声请的逮捕令。

法院在前一天下午对尹锡悦进行了6小时40分钟的讯问。韩联社报导指,虽然尹锡悦否认所有指控,但法院基本上接受了特检组提交的证据,把尹锡悦涉嫌伪造公文、下令删除通话纪录等行为视为“湮灭证据”,且他曾在无正当理由下拒绝到案、不配合调查,也被认为有潜逃可能。

此外,尹锡悦的辩护律师还被指干预调查过程,诱导涉案者做出对尹锡悦有利的陈述。

去年12月3日,尹锡悦突然以肃清“反国家势力”为由宣布戒严,6小时后在国会压力下宣告解除。今年1月,他因涉嫌内乱罪而被捕,3月初法院取消对他的羁押措施。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宣布尹锡悦的弹劾案结果,法官全数同意罢免,让尹锡悦成为朴槿惠后,韩国宪政史上第二名被罢免的总统。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提出四少四多

德正
2025-07-10T12:15:39.265Z
欧盟与中国旗帜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本周早些时候表示,中国利用产能过剩冲击全球市场,限制市场准入,并实际上支持了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这为定于7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定下了基调。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在周四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

冯德莱恩周二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赞扬中国经济在过去50年中增长了10倍以上,帮助8亿人摆脱了贫困,并转型成为工业巨头和清洁技术领导者。

“但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必须基于对这一新现实的清醒评估。”她说道。

冯德莱恩表示,中国拥有“独特的手段”,不仅通过补贴产能过剩推动自身产业发展,还扼杀国际竞争,向全球市场倾销产品。

她还表示,中国对俄罗斯“坚定不移”的支持加剧了欧洲的不稳定和安全风险,并在莫斯科和基辅战争持续之际,成为俄罗斯战争经济事实上的推动者。

她对中国的批评是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布鲁塞尔后发表的。王毅在会见欧盟最高外交官卡拉斯时表示,希望欧盟对中国有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德才
2025-07-10T11:19:55.731Z
英伟达CEO黄仁勋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5年至今,英伟达公司股价已上涨逾21%,纳斯达克指数则上涨6.7%。

英伟达CEO黄仁勋凭借一系列技术进步惊艳投资者,其中包括其核心产品:图形处理器 (GPU)。该技术对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和其他尖端领域背后的众多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至关重要。

据《金融时报》报道,黄仁勋计划访问中国,重申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承诺。该公司计划最快在今年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型AI芯片

(法新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洲人权法院裁定俄罗斯违反国际法

德闻
2025-07-10T11:29:43.712Z
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院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是国际法庭首次裁定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有大规模侵犯人权行径。乌克兰和荷兰就四起案件提出诉讼,指控莫斯科方面十多年来在乌克兰犯下“法外处决平民和乌克兰军事人员”、“严刑拷打”、非法和任意拘留平民、抢劫强奸、破坏民用基础设施以及绑架乌克兰儿童等罪行。

欧洲人权法院长达501页的裁决合并了四项指控——其中三项涉及2014年乌克兰东部爆发的分离主义冲突,另一项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涉嫌违反国际法有关。在这四起案件中,欧洲人权法院的17名法官一致认定俄罗斯军队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对平民带来深重灾难
乌克兰大量民用设施成为俄罗斯空袭的目标。图为2022年3月,患病儿童和带着新生儿的妇女躲藏在基辅一家儿童医院的防空洞里

击落马航MH17航班

荷兰提出的一起诉讼涉及在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分子控制区上空被击落的马航MH17航班。这是国际法庭首次判定俄罗斯应对这起造成298人死亡的悲剧负责。马航MH17航班——一架波音777客机2014年7月17日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途中被一枚俄制“山毛榉”导弹击落。该导弹是从效忠莫斯科的分离主义叛军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发射的。遇难者中有196名荷兰公民。

被俄制“山毛榉”导弹击落的马航MH17航班的飞机残骸

欧洲人权法院法官裁定,俄罗斯拒绝承认其与这起灾难有关也违反了国际法。法官认为,俄罗斯未能对此事进行适当调查,“严重加剧了”死者亲友的痛苦。

2022年,荷兰一家刑事法庭在另一起案件中缺席判决两名俄罗斯人和一名乌克兰叛军犯有多项谋杀罪,理由是他们参与了MH17航班被击落事件。

2021年,司法人员再次对马航MH7航班飞机残骸进行评估,以供庭审之需

更多诉讼还在后面

欧洲人权法院是欧洲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是欧洲最重要的人权机构。它拥有46个成员国,致力于促进人权、民主和法治。该组织2022年暂停俄罗斯的成员资格,以回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罗斯随后宣布退出欧洲委员会。

尽管如此,欧洲人权法院仍然可以处理俄罗斯被除名之前的的案件,并且从法律上讲,俄罗斯仍有义务参与诉讼程序。

本周三的裁决不会是欧洲人权法院就乌克兰战争做出的最后一次裁决。基辅还在其他未决案件中状告俄罗斯。此外,欧洲人权法院还收到近1万起个人针对克里姆林宫的诉讼。

欧洲人权法院将在稍后就经济赔偿问题作出裁决,但俄罗斯不再是成员国的事实使得受害者获得赔偿金的希望非常渺茫。

通常情况下,欧洲人权法院的法官会判决受害者获得赔偿,以补偿其权利受到侵犯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该法院曾裁定俄罗斯应向格鲁吉亚支付数百万美元,以弥补2008年俄格战争后一系列侵权行为。但这笔钱至今仍未到位。

欧洲人权法院于2021年1月21日裁定,俄罗斯应对2008年俄格战争后格鲁吉亚分离地区发生的一系列侵犯人权行为负责。图为2008年8月9日,一队俄罗斯装甲车驶往格鲁吉亚分离地区南奥塞梯

2023年,40多个国家和欧洲委员会同意建立一个系统,统计俄罗斯对乌克兰造成的破坏,以期获得赔偿。设在海牙的“乌克兰损失登记册”(也称为RD4U)已于去年开始汇总索赔要求。

未来的起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个月正式批准设立新的国际法庭,起诉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高级官员。

该特别法庭将根据乌克兰与欧洲委员会达成的协议设立。其目标是起诉俄罗斯高级领导人犯下的“侵略罪”。现有的国际法庭,包括位于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都无权就该特定罪行起诉俄罗斯公民。

国际刑事法院已对多位俄罗斯官员发出逮捕令,罪名是战争罪,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他被指控对乌克兰儿童绑架事件负有个人责任。

(美联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法西“未来空战系统”FCAS再陷困境

德正
2025-07-10T10:48:02.707Z
2023年巴黎航空展上的FCAS“新一代战机”模型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法国、西班牙的联合战斗机项目FCAS(未来空战系统)陷入困境。

近来数日,德国军事网站Hartpunkt以及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法国方面要求将该国企业在FCAS项目中的工作比例提高到80%。

周三(7月9日),德国总理默茨(也译成梅尔茨)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晤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法国希望该国在FCAS项目中所占的工作比例提高到80%,对德国来说,这是否可以接受。

默茨明确驳回了法方的要求:“我希望,我们还是按照与法国、西班牙就FCAS既已达成的约定进行。”

这一议题可能也在法国总统马克龙按计划7月23日访问柏林时扮演一个角色。

默茨向记者表示,共同战斗机可能成为欧洲防御的一个良好项目。“我们需要这样的飞机”, “我们打算在未来数月彻底澄清相关问题。”

但他同时表示:“这样一个企业联合体究竟该如何组成,对此存在不同意见,尚未解决。”

默茨还表示,希望FCAS以及共同的坦克项目在欧洲采购方面更为简化,并且能够采购较高的数量。“如果实现这一点,那么该项目仍值得付出政治努力。”他说,相信会成功,不过,目前尚未达到令他满意的结果。

研发各占三分之一

按照迄今的约定,在FCAS的研发上,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各占三分之一。“未来空战体系”定于2040年投放市场,旨在让欧洲更加独立于美国。法国领衔的是达索航空公司,德国是空客公司,西班牙是Indra公司。关于工作比例,在德法合作的空客公司就一直是个问题。过去,欧洲共同的武器项目大多耗时漫长、耗资高昂。

北约秘书长吕特则呼吁欧洲加快武器制造。他说,如今,波兰、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等国已从韩国购买武器,因欧美生产时间过长。吕特表示,欧洲各国之间的壁垒必须消除。

价值超过1000亿欧元的FCAS项目多年来一直是德、法政治与经济角力的对象。这也涉及研发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于八年前宣布了这一项目。不过,之后围绕这一项目一再出现关系紧张。

据德新社报道,FCAS将取代欧洲战斗机。这一“未来空战体系”将与无人机协同飞行,因此不单是一架战斗机。西班牙自2019年加入该项目。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承诺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德正
2025-07-10T09:35:55.080Z
国际原子能机构

(德国之声中文网)《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于1997年生效,限制成员国仅将核能用于发电等和平目的。

路透社指出,东盟的目标是让包括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法国在内的世界核大国签署该条约,并承诺不在该地区(包括各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使用或运输核武器。

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Mohamad bin Haji Hasan)周四(7月10日)在东盟外长会议期间向媒体表示,“中国已承诺将在无保留的情况下签署该条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同日在记者会上就此事表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多次明确表示愿意率先签署条约议定书。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發出第二波關稅通知信 巴西遭課徵50%

德正
2025-07-10T02:29:39.086Z
面對川普的關稅,巴西總統盧拉10日在社群平台強調巴西是主權國家,任何針對巴西的單邊關稅,巴西會依照經濟對等法,採取相應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7月9日)發出第二波關稅通知,公布對8個國家的新關稅稅率,其中巴西遭課徵50%的關稅,為目前公布的所有國家之中稅率最高。今年4月初,川普對巴西設下的對等關稅僅為10%。新的50%關稅將自8月1日起適用。

川普致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的信上聲稱,巴西對美國企業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下令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es Greer)調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寫給其他國家幾乎完全相同的通知信,這封信函還特別提到了巴西的國內政治,稱巴西不該讓前總統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受審,「這是獵巫,應該立刻停止!」

川普曾把博索納羅稱為他的朋友,2020年還曾在佛州海湖莊園接待他來訪;美聯社解讀,這顯示川普施加關稅的動機不僅僅是經貿因素,還涉及個人恩怨。

博索納羅有「巴西川普」之稱,2022年大選敗給盧拉後試圖推翻選舉結果,因而遭以密謀策劃政變等罪名起訴。這樣的情節似曾相識:川普2020年落選後亦拒不接受選舉結果,遭控煽動了2021年的國會山莊暴動事件,並遭到彈劾。

面對川普課徵高額關稅,巴西政府9日晚間緊急召開應對會議。盧拉表示,巴西將依照該國法律,對美國的關稅做出對等回應。

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Geraldo Alckmin)稱川普「被誤導」,並表示博索納羅的審判屬於巴西司法部門的管轄權;巴西議員法里亞斯(Lindbergh Farias)則在社群平台寫道:「(美國)報復巴西的每個理由都涉及政治,彷彿博索納羅受到了政治迫害……博索納羅肯定非常樂見巴西的經濟被傷害。」

美國是巴西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川普對巴西徵收50%關稅消息公布後,巴西貨幣雷亞爾兌美元匯率下跌近3%;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在美國股市價格也下跌。

巴西也是美國第二大鋼鐵來源國,且美國國內約有三分之一的咖啡、超過一半的柳橙汁進口自巴西。巴西柳橙汁業界人士聶托(Ibiapaba Netto)指出,美國此舉不只影響巴西,還會衝擊美國整個果汁產業。

巴西與美國關係緊張

對巴西加徵關稅前,川普便不只一次對博索納羅受審一事表達不滿。

週三,巴西外交部召見了美國派駐的外交人員,因為美國使館先前發布的一份聲明內把博索納羅稱為政治迫害的受害者。同一天,川普在白宮會晤非洲國家領袖時提到巴西,稱其「對美國很不好」。

上週末,盧拉在里約主辦金磚國家(BRICS)峰會,該組織上週末發布的聯合聲明雖未點名美國,但仍對單邊關稅表示關切。隨後,川普在「真實社群」平台發文:「任何與金磚國家的反美政策同一陣線的國家,都將被額外徵收10%的關稅。這項政策將不會有任何例外。」

隔天,盧拉向川普喊話:「世界在改變,我們不需要一個皇帝,我們的國家擁有主權。如果川普施加關稅,其他國家也有權這麼做……我認為,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其總統在社群平台威脅全世界要徵收關稅,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相关图集:特朗普关税战2.0时间线梳理

2025年2月1日 |对墨、加、中加征关税: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大规模加征关税:自2月1日开始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宣布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指责两国未能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对来自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指责中国在芬太尼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年2月10日 |加征钢铝关税 无例外豁免:特朗普2月10日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钢铝主要供应国的免税额度。
2025年3月26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全面征税:特朗普于3月26日宣布,自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与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冲击,日韩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受此消息影响,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大幅下跌,总市值蒸发约165亿美元。
2025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让美国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记者会,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但针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税额。中国、欧盟和越南分别面临34%、20%和46%的关税; 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和台湾,分别受到24%、25%、26%、49%和32%进口关税的打击。
2025年4月9日|暂缓关税90日 中国除外:特朗普4月9日在大规模“对等关税”上路不到24小时后出现政策大转弯,宣布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税率将统一降至10%的基准关税。但中国被排除在暂缓名单之外,不仅如此,还将对中国的关税加码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国此前指控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而征收的20%关税。
2025年5月4日 | 对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特朗普5月4日以“国安威胁”为由,宣布将对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理由是要“拯救美国电影业”。
2025年5月12日|中美关税战90天“停火协议”:美中高层在瑞士进行谈判后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就90天的“暂停期”达成协议: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将在5月14日前下调至30%,30%关税里包括针对芬太尼问题额外施加的20%惩罚性关税;中国对美产品加征的125%关税则将降至10%。美中双边早前不断叠加的报复性关税,在这波协商中几乎都被取消。(图为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出席美中贸易会谈)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白宫5月13发布行政命令,将从5月14日起将对中国低价值货物(不超过800美元)征收的“最低限度”关税从120%下调至54%,原计划的200美元固定费用征税方案被搁置,现行的100美元固定费用将继续执行。
5月23日 对阵欧盟: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统一关税。他同时警告苹果公司,若其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在海外生产的,将面临25%的关税。两天后,特朗普收回了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他表示,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后,同意将美国和欧盟的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
5月28日 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对等关税“越权”: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今年4月2日对多国征收的对等关税,以及早前向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报复性关税都属于“非法”。判决认定,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超出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的权限。美政府表示将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5月29日 美国上诉法院暂准特朗普关税恢复执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一天后推翻该判决,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持续实施。上诉法院指出,为了审理特朗普政府的上诉,将先暂缓此前法院的裁决,并命令原告及特朗普政府分别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应文件。
5月30日 特朗普全面上调钢铝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50%。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铝供应国。他指责中国未按约降低关税,取消针对稀土等产品的贸易限制。他说:“中国完全违反了与我们达成的协议。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6月10日 美中谈判双方宣布原则上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中国和美国官员在英国伦敦举行贸易谈判,经过两天的会议,6月10日,双方宣布原则上已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以落实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共识、还有两国领袖上周的通话内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达成的新的贸易协议,美国将从中国获得稀土磁体。他还表示,将允许中国学生在协议达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大学学习。

美國公布其他7國關稅稅率

10日,川普也宣布將對菲律賓徵收20%關稅,對汶萊、摩爾多瓦徵25%,對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及利比亞則徵收30%。

這些關稅通知信跟川普7日寄給日本、韓國等14國的信函幾乎相同,同樣警告各貿易夥伴不要以報復性關稅反擊,否則美國也會在原來的關稅基礎上再「等價奉還」。但他仍保留了談判空間,稱關稅可能會根據雙邊關係上修或下調。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德国飞机 到底怎么回事?

德正
2025-07-09T14:20:56.773Z
有消息称,向德国侦察机进行激光瞄准的中国战舰是054A型护卫舰“红河号”。图为同型战舰“衡阳号”2025年2月出现在澳大利亚外海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外交部周二(7月8日)披露,中国军舰在红海用激光瞄准一架德国侦察机;就此事,外交部已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Johann Wadephul)也在同一天接受《德国编辑部网络》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异常恼火”。他说,对德国飞机的这般干扰行为“不可接受”,外交部在召见中国大使时也“清晰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中方必须对此给个说法”。德国外长还强调,愿意和中方平等互动,“但是会坚决抵挡中方一切违规行为”。欧盟方面也谴责中国军舰的行为“危险且不可接受”,并且召见了中国驻欧盟大使。

具体发生了什么?

根据德新社、《明镜周刊》的报道,事件发生在7月2日前后,当时参与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的一架德国飞机正在红海海域进行“寻常的”侦察飞行。飞机在接近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时,发现后者正用激光瞄准飞机。激光照射至少在军事上被视为一种威胁姿态。与往常不同,中国军舰船员事先并未通过紧急呼叫频率与飞行员取得联系。

这架德国飞机并非直接属于德国联邦国防军,而是德国专门为“阿斯皮德斯行动”包租的,常驻在东非国家吉布提。该飞机由民航飞行员驾驶,可搭载4名德军人员。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侦察机被激光瞄准后就中断了任务,安全返回了吉布提基地,机上人员无恙。

不过,德国政府并未交待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也没有披露事发时双方到底有多接近,只是反复强调“证据确凿”。

德国飞机在红海侦察什么?

德军包租的这架侦察机事发时正在红海海域执行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框架下的区域监视任务。德国国防部指出,德军从2024年10月起就派出侦察机执行此类任务,侦察机携带有“多传感器平台”(MSP)。德国联邦国防军总共有约700名官兵参与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该行动始于2024年2月,旨在保护红海地区的航运安全,特别是针对也门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阿斯皮德斯”在古希腊语中是“盾牌”的意思。

2023年秋天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随后加沙战争全面爆发。位于红海南端的也门胡塞武装很快就开始向红海北端的以色列发射导弹、火箭弹,并供给往来的商船、尤其是前往以色列的商船。红海是联接亚欧的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也门胡塞武装的威胁已经迫使不少商船绕道南非好望角,导致航程增加约两个星期。

中国如何回应德方指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月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方所称的信息与中方了解的事实完全不符。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行动,履行大国责任,为维护国际航道安全作出贡献,也同德方和欧方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双方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

中国政府同样也没有披露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

中国海军在红海做什么?

中国海军从2008年底开始响应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派遣军舰前往红海南端的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制止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从此之后,中国海军常态化在红海海域保持2到3艘军舰的兵力。目前在红海执行任务的是第47批护航编队,由“包头号”驱逐舰、“红河号”护卫舰、“高邮湖号”补给舰组成。

2017年,中国在红海岸边的吉布提正式设立“保障基地”,被视为中国海军首个海外基地。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20余个国家也都在这个小国设有军事基地。

中国和也门胡塞武装有什么关系?

2023年秋天也门胡塞武装开始攻击往来红海的商船,依赖外贸、船运的中国同样受到重大影响。北京方面多次呼吁“相关方面”停止袭扰民用船只,但同时又拒绝与西方国家展开军事合作压制胡塞武装。中国政府多次表示,红海局势紧张是加沙冲突外溢的突出表现,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战火。外交部发言人2024年1月还特别强调“联合国安理会从未授权任何国家对也门使用武力,要切实尊重包括也门在内的红海沿岸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作为回应,胡塞武装则许诺,只要“不停靠敌国以色列的港口”,中国的船只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过红海。不过,此后依然零星发生中国籍或者中资企业拥有的船只遭到胡塞武装攻击的事件。

另外,英国《金融时报》今年4月曾引述一名美国国务院高阶官员称,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吉林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正在为也门胡塞武装提供卫星影像。这家企业2023年已经因向俄罗斯雇佣军瓦格纳集团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而受到美国制裁。这名美国官员称,美方已经私下多次向中方表达对长光卫星公司的担忧,但中方予以无视。

20多个国家在吉布提设立了军事基地

以前是否有过类似事件?

2018年,五角大楼通报称,美军飞行员在吉布提上空飞行时,也曾遭到过来自中国吉布提军事保障基地内的激光照射,造成两名军人眼部轻微受伤。美国就此正式向中方提出交涉。不过中国官媒则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军飞机“威胁了我们中国的基地”。中美两国各自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相距只有几公里。

德国军事专家维戈尔德(Thomas Wiegold)在接受德广联采访时指出,此次德国侦察机遭到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可能也是类似情况:“中国军舰用激光照射,很可能不是为了破坏德国飞机,而是为了避免被德国侦察机看到什么东西。同时,由于激光可能伤害飞行员的眼睛,因此也可能是以驱离外国侦察机为目的。”维戈尔德认为,中国军队“对西方军舰军机总是有着近乎偏执的担忧,担心被看到太多东西、被看得太清楚”。

#德中关系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乌国家安全局:拘留两名中国公民 涉嫌窃取“海王星”技术

德正
2025-07-09T13:53:24.416Z
(资料图片)海王星导弹试射

(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网站7月9日发布信息,反间谍部门在基辅拘留了两名中国公民。他们涉嫌试图向中国非法提供有关乌克兰 RK-360MC“海王星”导弹系统的机密文件。

乌克兰国防军的这一武器可攻击各类作战舰艇和登陆舰。乌克兰方面称,2022年4月,“海王星”号导弹摧毁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

乌国家安全局称,调查发现, 两名嫌疑人中一人24岁,曾在基辅一所技术大学就读,因学业不及格于2023年被开除,但目前仍留在基辅。

另一名涉案人员是他的父亲,他永久居住在中国,但定期访问乌克兰。乌国家安全局称,他“亲自协调儿子的间谍工作”。

乌国家安全局称,这名前中国留学生想要获取乌克兰“海王星”生产的技术文件。为此,他试图招募一名参与国防军最新武器研发的乌克兰公民。

乌国家安全局称,反间谍部门在他这一间谍活动初期就发现了其动向,并在转交机密文件时“当场”将其拘留,随后拘留了他的父亲。

乌国家安全部门称,在搜查过程中,警方从两名嫌疑人身上缴获了手机,其中包含他们协调间谍活动的通信证据。

乌克兰一次演练中的R-360海王星反舰导弹

网络媒体《基辅独立报》报道称,这两名被告受到间谍罪指控,如被判有罪,将面临最高15年的监禁和没收财产。

该报还写道,中国作为莫斯科关键的战时伙伴之一,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成为俄军工领域最大的两用物资供应方。总统泽连斯基多次指责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并于7月8日对五家中国注册的企业实施制裁,这些企业被指为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Shahed型无人机提供零部件。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判决 允许政府机构大裁员

德正
2025-07-09T13:09:34.021Z
美国最高法院为特朗普的裁员计划开绿灯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最高法院周二(7月8日)在一项裁决中,推翻了下级法院的一项禁令,该禁令一度阻止了美国政府在法院进行法律程序期间实施大批裁员的计划。

这意味着,在下级法院的诉讼程序进行期间,雇员也可能被解雇;而如果雇员方胜诉,他们可能必须被重新雇用。有关诉讼程序仍在进行中。

最高法院并未审理案件本身,而是仅就下级法院的禁令是否合法做出了裁决。

特朗普削减美国海外广播预算 解雇上千员工

特朗普上任以来,已有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被关闭。最初由科技界亿万富翁马斯克领导的、隶属于白宫的政府效率部(DOGE)在政府的指示下,推进了联邦机构的重组,其中包括大规模裁员。

特朗普以削减政府开支为由,为这些激进举措辩护。数万名美国联邦雇员被解雇,确切的数字尚不清楚。

法官判决:特朗普政府必须恢复对VOA等的联邦拨款

今年5月,加州联邦法官伊尔斯顿(Susan Illston)裁定,特朗普政府必须首先获得国会批准才能实施这些大规模裁员计划。上诉法院后来也维持了该判决,并下达了禁止令。

但最高法院目前已暂停执行该禁令。由此,政府效率部推动的政府机构大规模裁员计划得以继续实施。

凯坦吉·布朗·杰克逊(Ketanji Brown Jackson)是最高法院唯一一位投票反对裁员计划的大法官。她指责她的同事“为总统在法律上存在疑问的行动开绿灯”。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总理梅尔茨或今秋访问中国

德正
2025-07-09T11:48:33.989Z
德国总理梅尔茨任内首次亚洲之行将选择中国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德国总理梅尔茨将于今年年底前率领一个由商界高管组成的代表团首次访华。

这位了解筹备情况的人士告诉路透社,中国企业希望增加在德国的投资,而梅尔茨的访问可能有助于修复柏林与北京方面此前的紧张关系。此次访问最早可能在10月份进行,但尚未最终确定,细节可能会有所调整。

德国总理府发言人拒绝置评。中国外交部尚未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梅尔茨就任总理后的首次中国之行将被赋予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象征意义。德国上届总理肖尔茨就任后曾一改德国总理访问亚洲会先去中国的传统,选择了日本作为首站

在肖尔茨领导的德国上任政府执政期间,中德关系一度陷入低谷,时任外交部长贝尔博克曾多次批评北京,称习近平主席为“独裁者”,并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

今年5月23日,上任不久的德国总理梅尔茨同习近平通了电话

梅尔茨的对华立场

新总理梅尔茨在公开场合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但避免全面对峙。今年早些时候,他强调了对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担忧,承诺让德国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梅尔茨也表示,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中国 “仍将是德国和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就任后的首份政府声明中,梅尔茨再次提到视中国为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梅尔茨通了电话

本月初,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及德法之行中访问了柏林,并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和总理梅尔茨举行会谈。瓦德福尔表示,两国外长讨论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台湾问题以及中东危机。在7月3日两位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王毅表示,“中方欢迎默茨总理年内访华。”

中国外长王毅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7月3日举行共同新闻会

王毅此次欧洲之行也是为本月下旬的欧中峰会做准备。峰会前夕,欧盟方面对中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加大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的难度、大量向欧洲输出廉价商品,以及暗中支持俄罗斯等表达了不满和担忧,并呼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延伸阅读——布鲁塞尔:北京不能一边支持俄罗斯一边靠近欧洲

中德存在摩擦点

德国和中国之间也存在摩擦点,而且不仅限于经贸领域。本周二(7月8日),德国因中国军舰7月初在红海用激光瞄准一架德国飞机而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当时,这架德国飞机正在欧盟保护红海地区航运安全的“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框架内进行侦察飞行。

梅尔茨去年4月接受采访时曾指责北京对全球众多战争和危机都负有连带责任。他说,像朝鲜这样的国家,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都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中国对内日益压制,对外日益咄咄逼人。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相关图集:德国经济陷入低迷的五大原因

俄乌战争:德国能源价格飙升影响竞争力:2011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加快退出核电,同时依靠俄罗斯的天然气来弥补缺口。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切断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对德国造成了沉重打击。德国不得不转向成本更高的液化天然气。战争爆发后,德国也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多年来,德国的商业模式都是以廉价能源为基础,为出口型工业提供动力。然而,德国工业用户目前的平均电费为每千瓦时20.3欧分,而在美国和中国,这个数字相当于8.4欧分。德国近年来虽然也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但一些房主和地区对风机的抵制抑制了风能的增长。
中国:从客户到竞争对手:在2010年代初期和中期,德国奔驰、大众、宝马等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 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德国为317万辆。中国产电动车也瞄准了欧洲市场。2010 年,中国的电池板制造商还依赖进口的德国设备。如今,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依赖于来自中国的设备,国家补贴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也消灭了德国制造商。在家具、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国制造商现在也开始和德国制造竞争市场份额。
投资踟蹰不前:德国在经济繁荣时期推迟了对铁路和高速互联网等长期项目的投资。设施老化、维修工程增多等原因导致铁路准点率不断创下新低。高速互联网尚未覆盖一些农村地区。2009年通过的关于限制赤字的宪法修正案束缚了政府的手脚。是否放松所谓的债务刹车将成为下届德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缺乏技术工人:从IT行业到酒店行业、从托儿所到养老院护工,德国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缺乏技术工人的问题。德国工商会对23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43%的企业表示无法填补空缺职位。德国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儿童保育机构短缺导致许多女性只能从事兼职工作甚至根本不能工作。人口老龄化也令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雪上加霜。
官僚主义的拖累:德国企业和经济学家指出,冗长的审批程序和过多的文书工作对经济造成了拖累。比如,获得风力涡轮机的建造许可证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公司既需要到当地公用事业机构注册,也需要到政府监管机构那里注册等等。一项要求公司证明其供应商遵守环境和劳工标准的法律甚至超出了欧盟的要求,给德国公司带来了比其欧洲竞争对手更重的负担。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