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德语媒体:中国正在重塑国际秩序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9-02T13:52:41.553Z
德语媒体:中国正在重塑世界秩序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写道,长期以来,西方一直严重低估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国视为战略伙伴,西方是时候幡然醒悟了。这篇题为《西方低估了中国》的评论写道:

“这可不仅仅只是一次世界各地独裁者和专制者的盛大聚会,它也是当今世界权力格局发生转移的体现。在上合组织峰会上,中国宣布将提供14亿美元贷款。而阅兵仪式,则是为了彰显中国自身的历史地位,以及展现中国的实力和政治稳定。这是一场替代性国际秩序的展示。中国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筹备,而特朗普则加快了这一进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和捉摸不定的政策令敌人和朋友同样瞠目结舌,这也恰恰为中国大步前进提供了机会。

新苏黎世报:西方低估了中国重塑世界秩序的能力

西方低估了中国重塑世界的能力。对于金砖集团和上合组织这类组织,批评者们时而认为它们无关紧要,时而又视其为洪水猛兽。有人一度宣称,上合组织只是一个‘地方性茶叙’活动而已,根本无法同北约和七国集团分庭抗礼。他们认为,上合组织只是一个反西方联盟,但成员国利益分歧过大,完全不具备行动能力。

某种程度上,这类批评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吸引力及其多极世界的愿景。相关国家的最小公约数,并不仅仅限于共同的反西方立场,他们也想做生意,也想寻找战略伙伴,这些伙伴既包括西方,也包括东方。”

”无论是缅甸政变领袖敏昂莱将军,还是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都不必担心北京会向他们提出政治附加条件“

《新苏黎世报》评论写道,上海合作组织从2001年成立至今,成员国已经从6个增加至10个。而合作内容也早已不再限于最初的“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

“对于那些受到西方禁运、制裁或关税冲击的国家来说,这类替代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性可谓与日俱增。无论是缅甸政变者敏昂莱将军(General Min Aung Hlaing),还是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Masud Pezeshkian),都不必担心北京会向他们提出政治附加条件。

不过,中国的吸引力并不仅局限于专制国家,东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如果必须在中美之间选择一个战略伙伴,很多东盟国家目前显然更倾向于选择中国。同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投资和借贷合作,促成了这样的立场变化。中国国有企业在上述国家承建了一系列的铁路、港口和政府大楼项目。

同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当中国将自身打造成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捍卫者时,很多国家会对此坚信不疑。中国正在有效利用上合组织等平台,传播世界观,强化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的吸引力也在与日俱增。西方一直低估了中国的这种能力,现在是时候幡然醒悟了。”

 

习近平和普京越走越近 

《日报》发表评论称,对欧盟来说,习近平和普京握手言欢的画面,揭示了一个无比苦涩的现实:

“几年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如今已成为清晰可见的现实。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派坦克开向基辅之时,大多数欧洲外交官都曾抱持一种天真的看法:习近平是个务实派,他不会站在莫斯科一边。毕竟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又能给中国提供什么呢?

然而,至迟从本次上合峰会开始,事实已经非常明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已经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中国俨然成了亲俄专制阵营的主导力量,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在政治层面上,对西方竖起的中指。习近平的诸多讲话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长期以来,现年72岁的习近平一直在强调中国的崛起,以及西方世界秩序的衰落。这其中当然包含很多宣传因素,但至迟从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习近平的愿景已经越来越接近现实。

日报:习近平同习近平越走越近

从道义层面而言,欧洲确实应当坚守民主价值观,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在现任美国总统大刀阔斧摒弃法治原则的当下,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欧盟还有能力承担起道义责任吗?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九三阅兵秀软硬实力 反法西斯叙事不被认可

德正
2025-09-05T15:25:55.508Z
中国于本周三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九三阅兵仪式,官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于本周三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九三阅兵仪式,官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阅兵式软硬实力兼秀

亮相阅兵式上的武器引发国际瞩目,包括新型反舰导弹,飞行速度至少是音速五倍的高超音速导弹,飞行路径难以预测,反导系统很难拦截;可从运输机空投的新型地面装甲车;能用于扫雷和搬运伤员的遥控装甲车,超大型鱼雷形无人潜航器;以及号称能打击上万公里的超长射程弹道飞弹东风61等。

中国在阅兵式上展示了可由潜艇和飞机携带的核导弹

中国籍此机会向世界大秀军事实力表示其传媒软实力亦不可忽视。据中国官媒报道,此次央视直播观看规模总触及达300亿人次,使用85种语言全球转播。直播信号和新闻视频被129个国家和地区,2016家海外主流媒体播出;多语种报道全球阅读量16亿,与7703家海外主流媒体合作传播近4万次。

反法西斯叙事难被接受

中国官方媒体将此次阅兵仪式渲染为庆祝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胜利。并表示这是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庄重典礼,希望籍由二战胜利80周年传达珍爱和平的讯息。

但出席阅兵活动的领导人名单并不令该叙事被西方认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左一右分别是普京金正恩。俄罗斯2022年2月发动侵乌战争一直延续至今,停火谈判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周三在布鲁塞尔表示,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领导人共同出席北京阅兵式,代表着“专制联盟”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朝鲜不断宣称加快步伐成为核武强国并扩充核武库,金正恩向俄罗斯派兵支援俄乌战争,对普京表示支持俄军是“兄弟义务”;中国至今拒绝谴责入侵行为,购买俄罗斯能源并向其出口军民两用物资,被认为从军事上经济上支持其战争行为。

此外观礼台上还坐着伊朗总统裴泽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伊朗长期资助真主党、哈马斯、胡塞武装等恐怖组织进行代理人战争。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周三在布鲁塞尔表示,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领导人共同出席北京阅兵式,代表着“专制联盟”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今天目睹习近平主席与俄、伊、朝领导人肩并肩站在一起,这不仅是反西方的姿态,它更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批评卡拉斯言论缺乏基本历史常识,“是对二战历史的不尊重”,“十分错误极不负责”,并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加强维稳 收紧管制:以法西斯的方式反法西斯?

阅兵前夕,北京严防各地上访户上访。众多在京维权人士被告知阅兵结束前不能留京,被“安排去外地旅游”。外地访民则遭遇警察机场拦截,直接被带走软禁,直至上合峰会以及阅兵结束。留京维权人士则被严加看管,楼下有人24小时站岗,出门即被跟踪驱赶。

另据湖北襄阳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支队官方微博4日通报称,9月3日,襄阳网警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孟某某在微信朋友圈网友转发央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直播”的评论中针对“九三阅兵”活动发表诬蔑、诋毁性不当言论。三小时后该名男子即被警方逮捕并处以行政拘留。

反美联盟形成?

中国举行阅兵之际,特朗普在社群平台“真实社群”上发文称,美国曾在中国抗战期间帮忙,“许多美国人在中国追求胜利与荣耀的过程中牺牲了生命,我希望他们的英勇与奉献能够被正确地纪念与尊重!”

阅兵前,习近平在天津主持了为期两天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该组织倡导‘非西方模式’的合作,旨在为传统国际联盟之外提供另一种选择。

习近平在上合峰会发言时对世界秩序提出批评,表示当前的国际局势正变得“更加混乱和纠结”。他同时抨击“某些国家”的霸凌行径——这被视为在暗示美国。

习近平在上合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其五大原则含义上包括“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等。被不少观察人士视作是希望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及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以包含自身维权体制和利益的新体系取而代之。

原本因国内示威取消行程的印尼总统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也抵达会场,出席九三阅兵。印尼媒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报道称普京与金正恩出席而特朗普缺席的阅兵式,释放出一种在美国影响之外形成联盟的信号。对印尼而言,这也引发了关于该国是否正向中国而非西方靠拢的疑问。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长平观察:阅兵与抗议——“打倒红色法西斯,推翻共产党暴政!”

长平
2025-09-05T15:46:38.109Z
在酒店房间里,戚洪留下了一封信,写道:“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请尽量不要助纣为虐……也许你现在是受益者,但终有一天你会是受害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全球媒体对刚刚过去的北京“9.3”阅兵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我看来,最应该受到关注的一场抗议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视。

就在这场中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阅兵前夕,8月29日晚,重庆大学城熙街的一栋高楼外墙,出现巨幅投影标语,分别是:“打倒红色法西斯,推翻共产党暴政!”“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自由不是恩赐要去夺回!”“起来吧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反抗夺回自己的权利!”“不要谎言要真相,不要奴役要自由,暴政共产党下台!”

几天之后的大阅兵,成为这几条标语的生动注释:中共政权用暴力武装作为前驱与后盾,毫不掩饰地展示红色法西斯政权如何勾结全球独裁者和侵略者,公然蔑视民主自由等现代人类文明。最为荒唐的是,这场展示是以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名义进行的。

长平认为,几天之后的大阅兵,成为重庆投影抗议标语的生动注释:中共政权用暴力武装作为前驱与后盾,毫不掩饰地展示红色法西斯政权如何勾结全球独裁者和侵略者,公然蔑视民主自由等现代人类文明。

“他们至今仍用同样的方式统治我们”

因此,媒体镜头最应该聚焦的地方,不是这场展示,而是对这场展示的反抗。跟当年中共作为反政府武装,不仅能够生存,还能迅速壮大完全不同,今天在中国反抗暴政已变得异常艰难,而严厉打压异议人士正是法西斯政权的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重庆抗议行动尤为珍贵。抗议者名叫戚洪,1982年出生于重庆,曾经作为底层打工者四处奔波,受尽欺凌与剥削,后来成为电商创业者。他以一己之力,使用户外投影灯、监控设备、远程定时、光雕机等设备实施了这起令人振奋的抗议行动。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戚洪壮举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长期思考和反抗的一个结果。他体会到女儿在学校受到的民族主义仇恨教育,阅读了《1984》等政治书籍,“让我恐惧的是,他们至今仍用同样的方式统治我们”。在2022年天安门大屠杀33周年之际,他写道:“追求光明是每个有思想的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智慧之光,文明之光,人性之光,民主之光。”今年5月,他在自己的微信账号发了一条帖子:“我们要民主,不要独裁!”

延申阅读:长平观察:四通桥上的“二十大”

“祖国强大了,就没人敢来帮我们了”

一些生活在民主台湾的政客,也附和中共的宣传称,中共展示强大兵力,让外国人再也不敢欺负中华民族了。事实上,按照中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逻辑,以及中华民国的领土主张,欺负中华民族最厉害的就是在近代历史上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俄罗斯,也就是阅兵式上站在习近平身边的普京所统治的国家。

北京阅兵展示多种新型武器

中共不仅欣然接受了俄罗斯对中国曾经拥有的领土的侵吞,而且还视之为“友谊无上限”的朋友,并且事实上支持其对乌克兰的侵略,以及对欧洲及全球民主的破坏。中共教育要求人民仇恨的国家,是在八十年前那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帮助中国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美国。

而戚洪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中国人,跟无数中国网民一样醒悟过来:“小时候以为,祖国强大了,就没有人敢来欺负我们了;长大了才知道,祖国强大了,就没人敢来帮我们了。”不仅没有人来帮我们,而且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都被法西斯独裁者的“魅力”所吸引,称颂阅兵仪式“很美丽”,全世界出现专制势力的回潮,成为中共政权凌虐百姓的帮凶。

延申阅读:长平观察: “祖国强大了,就没人敢来帮我们了”  

唯一真正的“意识形态”对立:民主与专制

“红色法西斯”并非戚洪的发明,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用来描述催生中共的境外势力苏联布尔什维克主义。其中不少大声疾呼者,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例如,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左翼政治领导人奥托·吕赫尔(Otto Rühle)就曾振聋发聩地提醒人们说:“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必须从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斗争开始。”在他 1939 年的著作《棕色法西斯主义,红色法西斯主义》中,吕赫尔指出,斯大林下的苏联体制是一种“红色法西斯主义”,在结构上与德国的纳粹政权相当。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9月17日,苏联紧跟着入侵波兰。《纽约时报》在9月18日发表的社论《俄罗斯的背叛》中写道,“问题终于变得清晰。希特勒主义是棕色的共产主义,斯大林主义是红色的法西斯主义。世界现在会明白,唯一真正的‘意识形态’对立,其实是民主、自由与和平这一边,和专制、恐怖与战争那一边的对立。”

1939年8月23日 斯大林和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签署《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历史正在重演。无论俄罗斯和中国的宣传如何花里胡哨地煽动民族主义,人们应该重温这段话并牢牢记住:“唯一真正的‘意识形态’对立,其实是民主、自由与和平这一边,和专制、恐怖与战争那一边的对立。”

“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监视他们”

戚洪说,他的行动受到2022年10月北京四通桥抗议勇士彭立发的激励,也得到2024年1月的济南万达广场投影标语事件以及今年4月成都天桥标语事件的启发。然而,和前仆后继的抗议者英勇面对被捕入狱的结局不一样,他在酒店租下房间、安装测试好设备之后,于8月20日带着家人前往英国,29日通过远程操作完美实施了计划。

 

延申阅读:长平观察:世界不需要谁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  

警方花了50分钟才找到投影来源。在他们进入酒店房间,冲到窗前关闭投影仪的时候,其中一名警察惊讶地发现对准他们的监控摄像头。戚洪将这些监控画面和抗议视频一起传给知名的社交媒体账号发表出来。第二天,他还发布了一张监控画面,显示警察在他家的村屋门前盘问他年老体弱的母亲。

戚洪对媒体表示,“党安装监控摄像头来监视我们。我想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监视他们。”

在酒店房间里,戚洪留下了一封信,写道:“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请尽量不要助纣为虐……也许你现在是受益者,但终有一天你会是受害者。若迫不得已,可以把枪口往上抬一点。”

在坦克再次开上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中共强大的武力炫耀让很多国家都感到害怕,而一个普通中国人却能做出如此有力的抗议行动,而且深刻地指出中共作为“红色法西斯”的本质,戚洪的名字必将永久地载入史册。

长平是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他目前是德国之声专栏作家、中国数字时代执行主编以及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普京为何“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

Vohra Anchal
2025-09-05T14:19:48.383Z
普京:从来没有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德国之声中文网)鉴于克里姆林宫强烈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任何建议,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不会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时,人们感到意外。

普京此次访华期间表示:“至于乌克兰加入欧盟,我们从未反对过。而加入北约,则是另一个问题。”

不过观察人士很快指出,普京很可能是试图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面前摆出和平缔造者的形象。而这一表态也是为了拖延时间,因为加入欧盟毕竟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加入北约则更快捷,并提供更稳固的安全保障。

俄罗斯为何不介意乌克兰加入欧盟

2013年,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引发乌克兰大规模抗议。抗议者指责亚努科维奇屈服于俄罗斯的压力,故意阻止乌克兰融入欧盟,以使其继续处于克里姆林宫的势力范围内。

一年后,乌克兰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但当时和现在许多人都认为,俄罗斯从不愿看到乌克兰政府向民主的欧洲靠拢。

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的宏观战略主任乔治·毕比(George Beebe)表示,普京的意外声明很可能是一个计策,目的是在试图占领整个顿巴斯地区的同时,确保国际社会承诺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俄罗斯目前占领了顿巴斯地区88%的土地。据《金融时报》报道,普京已告知特朗普,一旦乌克兰放弃整个顿巴斯,他将冻结接触线。

毕比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务实主义”,因为俄军的兵力和补给都已不足。“俄罗斯军队已经表明,它无法征服整个乌克兰。”

此外,普京可能对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打交道有顾虑,这些成员国“正在重振其军事工业,并在几十年后首次承诺增强作战能力”。

欧洲会为支持乌克兰走多远?

毕比认为,普京或许认识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并在未来的和平协议中争取利益,接受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可能性是“必要的代价”。

“这是一个长期谈判过程的一部分,”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安全研究员拉斐尔·洛斯(Rafael Loss)告诉德国之声。

“当所有人都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可以通过其在欧盟的盟友,例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来削弱欧盟的扩大进程。”

相关图集:十年谈判路 乌克兰战争今存希望?

阿拉斯加作舞台:特朗普、普京直接谈判:本周五,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美军基地会晤。特朗普称这是试探性接触,乌克兰和欧盟则警告必须维护其根本安全利益。过去十年来,和平努力曾屡告失败。
在克里姆林宫和谈:默克尔、奥朗德赴会普京:2015年2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克里姆林宫会晤,就终结乌克兰东部战事磋商。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2014年4月起,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支持下的分裂分子在顿巴斯战斗。
五国元首在明斯克:希望缓解局势:新明斯克协议(或称明斯克协议II)签署。2015年2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普京、默克尔、奥朗德以及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白俄罗斯首都合影。新明斯克协议旨在缓和乌克兰东部战事。明斯克协议I约定的停火仅维持很短时间。
“诺曼底模式”:泽连斯基初访巴黎:明斯克协议未能终结冲突。另一项外交努力同时进行:自2014年7月,德国、法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就所谓“诺曼底模式”谈判。这是在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发起的。2019年12月在爱丽舍宫的会晤中,新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与会。
日内瓦峰会:拜登、普京针锋相对:美国、北约、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继续展开紧锣密鼓的谈判回合。2021年6月16日,拜登自上任后首次当面会晤普京。拜登强调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与主权。普京则否认对乌克兰东部紧张局势负有任何责任。
紧急视频会议:拜登警告普京不要侵略:鉴于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拜登与普京于2021年12月7日举行视频会议。拜登警告莫斯科如果入侵乌克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后果”。不过,拜登同时强调美国不会派出军队。
战前最后一次外事访问:肖尔茨在克里姆林宫:德国尝试缓解局势。2022年2月15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前往克里姆林宫会晤普京。仅五天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势。普京在电视讲话中仅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这次会晤是战前最后一次直接外交接触。
土耳其斡旋:促成粮食协议:2022年3月,在土耳其斡旋下,乌克兰与俄罗斯代表团多次在伊斯坦布尔直接和谈。尽管未能达成停火,但土耳其促成一项粮食协议的签署,保障乌克兰通过黑海的出口。之后双方交换战俘。
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一致支持乌克兰:2023年7月,北约在维尔纽斯举行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问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次会晤旨在强调北约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白宫口角: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争执:2025年1月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为确保其支持,泽连斯基访问华盛顿。然而,2025年2月28日在白宫的会晤却发生争执,并且是在镜头前。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不感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疑问。
冯德莱恩在基辅:欧盟强调支持乌克兰:2024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她强调欧盟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吉达的和谈:沙特提出新动议 :2023年8月,4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吉达举行会晤。俄罗斯未受邀请。2025年3月,沙特王储萨尔曼会晤泽连斯基,讨论沙特的调停角色以及人道、经济合作。
出人意料的会谈:泽连斯基、特朗普在圣彼得大教堂:2025年4月26日,教宗方济各葬礼之际,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会晤。二人事后表示,15分钟的单独对话“很有成效”。
通往基辅的政治快车:彰显团结:2025年5月9日,一辆特别专列驶向基辅,专列上是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刚就任三天的德国总理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也前往乌克兰。其共同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是“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野蛮非法的全面侵略的明确信号”。
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2025年6月,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西方盟友未能彰显出团结一致。会后也没有共同声明。泽连斯基未能按计划与特朗普会晤。
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的调停:2024年11月,特朗普任命房地产大亨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为总统特使。维特科夫多次前往莫斯科会晤普京,最近的一次是2025年8月6日。维特科夫被视为特朗普多年的亲信,但他的任命也引发质疑。
阿拉斯加峰会前:默茨邀请泽连斯基:周四,默茨在柏林与泽连斯基会晤。目标是,发出明确信号,反对以乌克兰领土做交易。泽连斯基警告普京不可信。默茨强调,领土问题不能绕过乌克兰决定。

欧盟vs.北约

尽管北约成员国一再声称北约是一个防御性联盟,但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将北约视为对其安全的威胁。

支持乌克兰的所谓“自愿者联盟”9月4日在巴黎聚会,26国表示原则上愿意向乌克兰派遣部队监督停火后,莫斯科明确表示,无法接受北约国家军队在乌克兰的存在。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这对俄罗斯将是一种“危险”。

普京5日表示,北约部队如果出现在乌克兰,将成为俄罗斯军队“合法打击的目标”。他说如果达成能实现长期和平的协议,西方军队在乌领土上驻扎就“没有任何意义”。

“北约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保障民主联盟”(ASD)研究员艾蒂安·苏拉(Etienne Soula)表示。“他们并不认为欧盟是一个严重的军事问题,因为欧洲盟友需要美国的支持才能全面运作。”

此外,加入北约的进程比加入欧盟要快得多,因为加入欧盟要求申请者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其法律和规范与欧盟接轨。

“普京知道加入欧盟的进程旷日持久,这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干预菲佐和欧尔班的政策,并拖延这一进程,”洛斯补充道。

“他正在用(加入欧盟的)胡萝卜来诱惑西方那些‘有用的白痴’,”洛斯说。“俄罗斯人擅长提出外交建议,却无意进行真正的谈判。”

毕比指出,普京肯定预料到特朗普会敦促其欧洲伙伴加快乌克兰入盟进程——因为他知道,尽管如此,这可能仍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

加入欧盟不足以确保安全?

除了俄罗斯的立场之外,乌克兰有其自身的优先考虑事项,而可靠的安全保障目前是重中之重。

“战争一结束,俄罗斯就会在乌克兰加倍实施混合(战争)行动,”苏拉警告说。“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安全保障——我指的是美国的保证,加入欧盟就毫无意义。”

尽管欧盟有共同防御条款为成员国提供保护和支持,但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欧洲仍然很脆弱。

洛斯补充说,加入欧盟是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但安全保障应该能够有效阻止俄罗斯再次发动攻击。他解释说:“普京没有做出任何让步,”而是“仍然反对”乌克兰未来可能加入欧盟。

“这是他为争取时间、避免美国制裁再次,以便再次入侵而采取的策略手段。”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哪些国家领导人偏爱坐火车?


轻车熟路:金正恩乘火车去北京,出席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这是自1959年以来,朝鲜领导人首次出席中国举办的阅兵。金正恩还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其他世界领导人会面,这是他首次出席多边国际高层活动。

路途就是终点:金正恩乘火车出访距离最长的一次是2019年2月赴越南河内与特朗普会面。如果乘飞机,从平壤到河内只需5个小时。但金正恩选择坐火车跨越4000公里的距离,就需要近60个小时。因为他挂有21节车厢的装甲专列,速度不是很快,据称只能达到每小时60到80公里。

豪华舒适:领袖专列当然装潢得十分考究,还可以携带金正恩的防弹轿车。他的父亲金正日也有出行只坐火车的习惯。据称金正日有恐飞症,因此只能坐火车。

云霄之上:金正恩似乎并没有继承父亲的恐飞症。2018年6月,他飞往新加坡参加与特朗普的首次会面,不过乘的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的飞机。当时有人猜测,他自己的 飞机出了问题或根本不能胜任这一飞行。

还是坐火车惬意: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遇到过专机“抛锚”的情况。2018年11月,默克尔赴阿根廷参加G20峰会迟到,就是因为政府专机出了故障,不得不临时绕道改乘民航班机。其实默克尔也喜欢坐火车。在这张10年前的旧照上,她和当时的基民盟秘书长波法拉(Ronald Pofalla)一起乘坐“莱茵黄金”号观光列车。

沿着莱茵河:“莱茵黄金”豪华观光列车1920年代开始运营,一度是“高大上”式旅行的代名词。与当时普通人乘坐的三等车厢不同,该观光列车都是头等车厢。过去,不少德国政治家也偏爱乘火车旅行。

车轮上的政府:图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后排坐者)1957年12月在基民盟的“选战列车”上与幕僚开会。列车配有卧室、会议车厢和多个办公室。对阿登纳来说,它是竞选指挥部,也是移动的政府办公地。

公关列车:社民党籍的德国前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右三)也对火车情有独钟。图为1972年的一次火车竞选之旅期间,勃兰特在专列的餐车上与随行记者们交流。

普京独自出门?:喜欢不时乘火车出行的国家元首还包括普京。从圣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可以感受俄罗斯国土的辽阔广袤。图为普京2012年在总统专列上。俄罗斯铁路使用宽轨,因此车厢显得格外宽敞。

与你同行:这看起来就现代多了:普京2018年夏访问中国期间,与习近平一同坐高铁去天津。东道主想的很周到。

火车模型“发烧友”:巴伐利亚前任州长、现任联邦内政部长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2017年5月访华时在山东得到一份礼物——一辆中国高铁模型。连中国人都知道,泽霍费尔的业余爱好是摆弄火车模型。据说他家地下室的一个房间,有一套他自己装置的铁道和火车设施。

俄罗斯如何煽动民众对冯德莱恩的仇恨

Roman Goncharenko
2025-09-05T14:07:41.014Z
66岁的冯德莱恩似乎已成为俄罗斯仇恨宣传的主要目标。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搭乘的专机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Plovdiv)机场准备降落时,航机的GPS导航疑似遭干扰而造成服务中断。此事一经报道,在俄罗斯遭到民众的一片嘲讽和嘲讽。

8月3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飞往保加利亚时,由于导航失灵,飞机在空中多停留了一个小时。后来飞行员决定使用纸质地图手动操纵飞机降落。

保加利亚当局怀疑莫斯科是此次袭击的幕后黑手,并将其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联系起来。然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Maria 称这些指控“纯属捏造和妄想”。

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侮辱和诽谤在俄罗斯愈演愈烈。66岁的冯德莱恩似乎已成为俄罗斯仇恨宣传的主要目标。

下流的攻击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攻击欧盟委员会主席。他“最喜欢”用的形容词是“一个讨厌的妇科医生阿姨”。

冯德莱恩的整个职业生涯经常被俄罗斯公众简单压缩为她在汉诺威妇科医院担任助理医师的那几年。实际上冯德莱恩学习过考古学、经济学和医学,并担任过州和联邦级别的部长,包括劳工部长和国防部长,但这些事实却很少被提及。

2022年12月,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Telegram上写道:“鉴于欧盟目前的状况,一位妇科医生被任命为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原因显而易见。”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2025年3月称冯德莱恩为“乌苏拉元首”。原因是冯德莱恩呼吁加强欧盟的防御能力。

拿冯德莱恩开过分的玩笑已经成为俄罗斯电视台热门政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家常便饭。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攻击欧盟委员会主席。

为什么网上会存在这些人身攻击?

接受德国之声采访的专家列举了冯德莱恩在俄罗斯遭受仇恨宣传的几个可能原因。他们将其归结于她的职位、她的政策,甚至她的性别。

德国帕绍大学研究俄罗斯舆论宣传的专家施潘(Susanne Spahn)表示,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旨在“嘲笑冯德莱恩,并将她描绘成一个不值得认真对待的政客”。克里姆林宫的目标是“削弱和分裂欧盟作为国际参与者的地位”。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DGAP)的迈斯特(Stefan Meister)指出了冯德莱恩在支持乌克兰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但远不止于此。迈斯特说:“很明显,普京的体制充斥着有毒的大男子主义,他对女性参与政治持拒绝的态度。”

他指出:“特朗普上台后采取了美俄关系和解的政策,所以欧盟就变成了核心敌人。冯德莱恩同时代表了两者:欧盟既是软弱的,又在俄罗斯眼中是‘邪恶的’,因为她大力支持乌克兰。”

斯德哥尔摩东欧研究中心的专家乌姆兰(Andreas Umland)将针对冯德莱恩的言语攻击与俄罗斯对待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方式进行了比较。他说,冯德莱恩和希拉里·克林顿都是坚定的政治家,对普京政权的看法明确,并且在欧盟和美国都拥有很高的政治影响力。

涉及到对俄罗斯的态度以及对乌克兰的支持,冯德莱恩和希拉里·克林顿在她们各自的祖国都属于鹰派。

冯德莱恩以对莫斯科的严厉言论而著称。例如在2022年,她宣称俄罗斯在乌克兰必遭遇“战略失败”。

冯德莱恩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建立起政治友谊。

俄罗斯的无名愤怒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到西方在支持乌克兰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时,经常重复这句话:“2022年,冯德莱恩在乌克兰被提名为欧盟成员国候选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5年,她影响了欧盟的地缘政治重新定位,并强化了其国防政策责任。”

此外,她还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建立起政治友谊。

斯德哥尔摩东欧研究中心的专家乌姆兰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德莱恩“成为俄罗斯抹黑运动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印尼血腥抗议活动 背后原因何在?

Fika Ramadhani
2025-09-05T14:14:02.481Z
一名摩的司机被警车撞死后,形势激化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印尼的一波抗议浪潮演变成暴力冲突。当时有视频显示,精锐准军事警察的警车撞死了21岁的摩的司机阿凡·库尼亚万(Affan Kurniawan)。

据人权组织KontraS信息,自上周四以来,首都雅加达至少有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1240多人被捕,至少20人失踪。

本周一(9月1日),数百人聚集在议会大厦外,在另外几个城市也发生了冲突。据当地媒体报道,政府在雅加达、泗水、万隆、日惹和望加锡部署了军队。

与此同时,公民社会也动员起来。通过社交媒体和街头示威,一场群体运动已然成形。

网络上发出的呼吁不断扩散,公众人物传播一份诉求清单,要求政府在一周内满足。

印尼当局则禁用TikTok的直播功能。该功能已成为信息共享和抗议动员的重要平台。

抗议起因是议员住房补贴提高至相当于3000美元

社会不平等引发不满——抗议的深层根源

这一示威浪潮源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弊端。

经济困境日益加剧、政策被视为对普通民众漠不关心、政治精英被批评缺乏同理心,这些都加剧了民众的愤怒。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印尼约60%的劳动力仍然依赖于非正规雇主,缺乏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中产阶级不断萎缩:数百万人陷入低收入和贫困境地。

根据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 (CELIOS) 的数据,过去五年,近 1000 万印尼人经历了社会阶层的“降级”。

与此同时,食品价格飙升,就业机会减少,自 2025 年初以来,已有超过 42000 名工人被解雇。

今年6 月,印尼政府甚至停止发布官方的裁员数据,理由是担心引发“公众恐慌”。

在此背景下,一则视频在网上热传,其中显示议员在 8 月年度议会会议期间跳舞,凸显精英阶层是多么脱离社会。

此次议会批准将议员住房补贴每月提高至 5000 万印尼盾(约合 2600 欧元或3000 美元),民愤加剧。议员薪酬待遇本已丰厚——据 2024 年的政府数据,印尼人均月收入仅 650 万印尼盾。

1994年财政部颁布的一项法令仍然免除公职人员的个人所得税。

上周四,摩的司机阿凡·库尼亚万在抗议镇压中被一辆装甲警车撞死,局势激化。

阿凡仅能靠微薄的收入挣扎求生,这使他成为印尼边缘群体在经济压力下饱受摧残的悲惨象征。

政府部署军队加大巡逻力度

示威者的诉求是什么?

这场大规模抗议活动提出了多项诉求,包括取消提高议员津贴。

随着镇压力度加大,诉求范围也扩大,被命名为“17+8”。

抗议者敦促政府在一周内解决17个紧急问题。其中包括组建调查组,调查阿凡·库尼亚万之死、停止军队介入公共安全、释放被拘押示威者、停止警察暴力并追责。

民众还提出了八项结构性诉求,包括改革印尼议会、政党和国家警察机构。他们要求政府在一年内满足这些诉求。

示威活动的参与者乔维亚尔·达·洛佩兹(Jovial da Lopez)表示:“至少,议会改革必须得到落实。否则,我们未来几年的处境不会改变。”

群体运动

社交媒体平台上满是各类发帖,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医疗服务、法律援助、失踪人员紧急联系方式以及捐款渠道,为抗议者提供帮助。

声援行动甚至超越印尼国界,延伸至东南亚邻国。

巴查查兰大学政治传播专家昆托·阿迪·维博沃 (Kunto Adi Wibowo)表示: “来自东南亚各地的支持令人瞩目。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网民甚至给摩的司机送去了食物。”昆托也在研究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政治态度。“这种团结超越了国界。”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客座评论:习近平能打赢他的乌克兰牌吗?

张俊华
2025-09-05T11:17:24.113Z
习近平和普金9月2日在北京举行会谈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习近平当上国家主席的政治生涯中,有有两个外交大棋盘。一个就是他的轰轰烈烈的一带一路倡议。 近十年过去了,第一盘棋是否成功现在还无法定论。但如今的习近平又开始了他第二盘大棋。 而这盘大棋,与其说是他自己启动的,倒不如说他是顺水推舟。 而这相当一部分的贡献来自美国总统川普,因为他给习近平摆脱外交困局提供不少机会。跟一带一路那盘大棋不同,这次习的设计是改变现有的政治和经济秩序。最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便是这一盘大棋的一部分。从政治秩序上来说,那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威权国家为主体的、能跟民主阵营抗衡的世界秩序。而在经济上,就是建立一个同样也能跟西方金融、贸易和市场规则抗衡的、有中国参与游戏规则制定的秩序,并且能服务于上述的政治秩序。

北京在乌克兰战争中的作用

而作为这盘大棋的重要一部分,那就是乌克兰战争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习近平的心是向着莫斯科的。众所周知,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普京特意赶到北京跟习近平会面。习近平给普京一颗定心丸:即一旦普京战争打的不顺,北京是不会置之不理的。而果然,普京闪电战的计划失败了,本来也许三天要结束的战争,打了三年俄罗斯非但没有达到目标,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得乌克兰的军事力量比以往更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普京的运气还是不坏,因为如果在没有像中国那样伸出手拉普京一把的话,西方的制裁效果肯定要好不少。仅以军工业而言,俄罗斯在没有西方技术和零件的前提下,肯定是无法自己把军工业迅速提升到打持久战的地步。而正是北京提供给俄罗斯无法从西方得到精密机床等无数军民两用的工业品和设备,才使得莫斯科得以重振其军工业。

普京的好“运气”

普京的“好运气”还体现在川普重新回到白宫。 这个没有一点儿地域政治慨念的美国总统,不仅自己对俄乌之间的矛盾了解甚少,就连他手下的官员们,也是缺乏专业能力。以致于他还自我感觉很好,以为能在24小时内把战争结束, 并且能成功把俄罗斯拉到美国一边,从而跟中国分离。 而事实却是,川普在阿拉斯加跟普京的会面期间,几乎成了被普京操纵的木偶。以至于普京得意洋洋把这次会面作为已经设计好的和平计划来贩卖。这次在天津的上合峰会上,普京专门就此事向参会人兜售他和川普的会谈内容,而把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则定性为破坏阿拉斯加和平方案。

当然,应该承认,川普这个没有战略思维的总统,很容易人云亦云。据金融时报报道,川普在最近跟欧洲领袖和乌克兰总统的白宫闭门会议中提议,今后在乌克兰长达1300公里的前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并邀请中国来参于维和部队。而川普这一提议完全是从普京那里搬来的。因为普京在阿拉斯加就如此建议。

习近平的举棋不定

普京当时在阿拉斯加会面时提出的中国维和部队的建议, 并没有事先跟北京商量,尽管在今年二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跟官方有着直接联系的中国参会者委婉地表述过,中国愿意参加乌克兰的维和部队。而当时欧洲国家和乌克兰反应并非持反对态度。

但是,在阿拉斯加会面时, 普京显然没有跟北京打招呼,而自己主动提出让中国派维和部队。其目的很清楚,普京深信,习近平始终不渝地站在俄罗斯的一边。而几个月前,外交部长王毅说的“我们不能看着俄罗斯输了这场乌克兰战争“,则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中国参加维和部队,将对莫斯科摆脱外交孤立更有利。 而一旦俄罗斯跟乌克兰在非军事区发生战事,那中国维和部队肯定会更偏袒俄罗斯。

但中国代表在今年二月暧昧地提议时,战局跟现在的不一样。 现在的战况是,乌克兰尽管在前线由于兵力不足,不如俄军更有优势,但防守比进攻更容易。俄军虽不时有领土上的进展,但总体来说,并非那么顺利。而乌军的中程和远程的导弹和无人机也够普京头疼的。乌克兰目前的战略很明确,就是摧毁俄罗斯的经济来源(即石油管道、炼油厂、军工厂和基础设施)从而切断莫斯科军事资源向前线输送可能性。而乌克兰最近已经动用的自己研发的多种导弹打击这和瘫痪俄罗斯的军工和基础设施,特别是使得俄罗斯在最近十天内失去了近25%的汽油和柴油生产能力。以致于俄罗斯不少地方闹起了汽油荒, 同时也影响了前线的进展。

习近平对这一切肯定很了解,北京不得不担心,如果普京依然没有结束战争的意愿,那乌克兰这种做法将继续下去。而这样下去,俄罗斯自己的经济崩毁就危在旦夕。习近平对此发展不是不了解。他不仅不愿意像北朝鲜那样太公开地支持俄罗斯。因为这样会遭到西方的严厉制裁,而且,北京对是否派维和部队到俄乌前线,也变得举棋不定。因为谁知道一个经济上快崩溃的俄罗斯,和一个不买账的乌克兰会如何对待这个骨子里支持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呢?

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

同理,习近平这次在天津的上合峰会宣言里只字不提乌克兰战争的原因,也体现了中共内心的矛盾。 因为按照普京的意思,应该在天津宣言里公开为他的所谓“侵略”罪名平反,而把欧洲和乌克兰说成是和平的阻挠者,而按照莫迪的想法至少应该喊一下中止乌克兰战争的口号。但习近平这次算是来了个回避。这样似乎谁也没得罪。而恰恰这种沉默,也体现了习近平并不具备真正成为世界领袖的资格。

基辅狭小的外交空间

从乌克兰方面来说, 对习近平政府的态度并不稳定。一方面,当基辅看到现在很多俄罗斯自杀无人机的重要部件来自中国,看到中国雇佣兵在前线为莫斯科打仗,同时又看到习近平和普京如此亲热的程度,无法抑制内心对北京的愤怒。因此,在普京提出中国从参加维和部队后,泽伦斯基明确表示反对。  但另一方面,由于川普这个喜好威权主义国家(如俄罗斯)总统的存在,乌克兰的外交施展的空间并不大大。

 

习近平的最后机会

 

从习近平角度来说,尽管他内心支持普京,但却不愿意丢失今后参与乌克兰重建的机会。中国毕竟有“廉价物美”的长处,比如以低廉的价格承包工程项目,而这也许就是习近平的机会。某种程度上,习近平也确实想今后抓住这个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乌克兰34周年独立日那天给基辅发去了贺信

习近平很可能还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在今后的几个月,他的俄罗斯邻居基础设施和炼油设备很可能被乌克兰的导弹破坏不少。面对如此后方被打但嘴又硬的普京,习近平不妨站出来,规劝一下普京停战。一旦他能这么做,一方面能在欧洲一改以往的形象,另一方面,对他的第二盘全球大棋的操作也很有利。

但笔者坚信,如同没有战略思维的川普,习近平也不具有这种政治智慧和胆量。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德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北威州选举主任:候选人死亡人数“未显著增加”


2025-09-05T10:39:06.162Z
(资料图片)北威州选举主任表示,今年地方选举候选人死亡人数并无显著增长

(德国之声中文网)距离北威州地方选举还有一周半的时间,据州选举主任了解到的信息,成千上万名候选人中有16人死亡。

近日网上有传言称,选项党(AfD)候选人死亡人数特别多。一位发言人在杜塞尔多夫向德新社强调,没有迹象表明候选人死亡人数显著增加。上届2020年地方选举中,北威州共产生约2万个席位。

这位发言人表示,迄今为止统计到有16名候选人死亡,其中选项党有7人,而社民党、社会民主行动党(SDA)、自民党、绿党、动物福利党、独立选民协会(UWG)、自由选民党、公投党以及一个选民团体各有1人,共涉及到14个不同的市镇。

这位发言人指出,不幸的是,选举中时常会有候选人死亡,无论其所属党派如何。由于地方没有义务向州选举官员报告,因此无法保证所统计数字的完整性。无论如何,州选举办公室会收到一些相关报告,州选举主任也会主动在公开出版物中查看并记录相关信息。

网上传言 选项党回应

右翼民粹政党选项党的个别政客在网上发表影射性言论,助长对该党候选人死亡的揣测。在四起案件中,警方已经排除了非自然死亡或谋杀的可能性。

选项党北威州主席文森茨(Martin Vincentz)向德新社表示:“根据我们掌握的初步信息,没有发现非正常死亡的迹象。” 但他同时声称,网上的传言是一面镜子:“如果现在很多人甚至会觉得政治谋杀都是可设想的,那么这直接源于多年来针对选项党毫无顾忌的斗争”。

由于从候选人提名和选举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市政选举法规定,如果候选人在选举日之前死亡,可以进行补选。

如果时间允许,补选甚至可以就在市政选举当日举行。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客座评论:金正恩出席九三阅兵 北京与平壤的双重算计

邓聿文
2025-09-01T13:46:36.906Z
2024年3月7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观摩一场炮兵演习

(德国之声中文网)金正恩出席北京的九三阅兵无超出了观察者的预料。北京邀请他来观礼,不仅是一种礼仪安排,也可被视为基于现实外交与地缘政治的必然选择;而对平壤来说,接受邀请同样出于精心的算计,目的是稳固政权、平衡外交、积累筹码。九三阅兵因此可称为一次罕见的中朝利益交汇点。

北京的一盘棋

北京邀请金正恩,首先是出于现实地缘政治格局的防范。防范谁?莫斯科。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朝关系显著升温。金正恩多次派出高级代表与普京会晤,双方交换的是各取所需的交易:俄罗斯亟需弹药与军需品来维持战争消耗,而朝鲜则用这些物资换取能源、粮食和部分军事技术。这种互补关系让莫斯科与平壤迅速拉近。在这个过程中,北京敏锐地感到,如果听任俄朝深化合作,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主导地位会被削弱。对北京来说,朝鲜长期是自己对美韩施加影响的“杠杆”,如果这根杠杆被俄罗斯握得更紧,中国在东北亚的战略主动就会下降。因此,北京必须采取措施重新吸引金正恩,向外界展示:中朝关系依然是半岛秩序的基本轴线,而不是俄朝独舞。邀请他在阅兵式上同框,正是最直观的象征。

其次,北京要提前为未来的朝美互动布好棋。二次入主白宫的川普,其外交风格偏好“领袖对领袖”的直接交易。在这种风格下,也许今年或明年朝美之间再次出现“金川会”的可能性极高。在最近韩国总统李在明对白宫的访问中,川普就向他表达了这种期望。北京不能允许自己在半岛事务上被排除,否则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制衡筹码。2018至2019年的经验已经让北京有过警醒:尽管当时金正恩和川普直接会谈前先到北京听取习近平的意见,但给外界的感觉是北京几乎被边缘化。最终是因金川会破裂让这种情况未出现,可北京明白,若未来川普再度启动类似外交,必须牢牢插足其中。通过阅兵这样高规格的场合让金正恩亮相,不仅是礼遇,更是提前把中朝关系推到前台。它向华盛顿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半岛问题没有北京,就没有解决方案。

2019年6月20日,习近平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并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峰会

再次,北京还要借金正恩的到访来牵制首尔。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出“安全靠美,经济靠中”的路线已在当下行不通,表明他继承的依然是尹锡悦的对华外交。原因当然是美国不会容忍其盟友在安全上依赖自己、在经济上却与中国保持深度联系,尤其是李在明出身于进步派,被外界看作有亲中嫌疑。北京自然也不甘心只扮演“经济奶牛”,而在半岛安全事务上没有话语权。因此,通过强化与平壤的关系,迫使首尔认识到,半岛的真正钥匙不在华盛顿,而在北京。金正恩的出席,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提醒。如果韩国一味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却忽视中国的地缘影响,那么任何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都无法实现。

因此,对北京而言,这是一盘多向的棋,既要防止平壤过度依赖俄罗斯,又要在朝美可能重启的首脑外交之前占位,还要对首尔释放警告。金正恩的出席,是完成这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方式。

金正恩的多重目的

从平壤的角度看,金正恩愿意来北京同样是出于现实需要。最直接的,是政权合法性与国际形象的需求。长期以来,朝鲜因核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制裁,几乎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金正恩的外交活动寥寥,多数局限于与中俄的双边互动。九三阅兵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不仅能与习近平同框,还能与普京及其他外国政要一道站在天安门城楼。这种画面在国际上象征着“承认”,在国内则是极具动员力的宣传素材。通过这种公开亮相,他能够向军方和精英集团证明,自己仍然是大国政治的重要一员,朝鲜并非孤立无援。

经济因素也是金正恩此行的重要动力。虽然与俄罗斯关系升温给平壤带来了一些实利,但莫斯科毕竟像自己一样被国际制裁,真正能维系朝鲜经济命脉的仍然是北京。粮食供应、能源输入、跨境贸易走廊,甚至疫情后恢复的边境物资交换,都离不开北京的支持。金正恩深知,俄罗斯能提供的是有限的补给,而中国才能提供稳定的经济生命线。出席北京的阅兵,既是向北京示好,也是确保中国不会因俄朝走近而疏远平壤。对他而言,这是一份“政治投名状”,以换取北京在粮食、能源以及经济方面更持久的支持。

2024年6月19日,金正恩为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铺上红地毯

更重要的是战略平衡。俄朝走近的确让平壤获益,但被绑死在莫斯科显然不符合朝鲜利益。金正恩需要维持中俄之间的平衡,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从容腾挪。通过来北京,他可以展示这种“双重依靠”的格局:朝鲜既能与俄罗斯合作,也能继续维持与中国的特殊关系。这样一来,在未来的朝美谈判或半岛危机中,他的筹码就更厚。北京的支持,不仅能在经济上提供保障,也能在政治上增强他的底气。

川普已重返白宫,李在明在首尔执政,这让金正恩判断半岛局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以往美国总统不同,川普更看重“交易”,不排斥与对手国家领导人直接谈判。2019年的“金川会”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给金正恩留下了宝贵经验,若要在谈判中获利,就必须提前积累筹码,不能再重复当年的被动,而要提前准备。这种准备的一部分,就是重塑与北京的关系。只有当他与习近平同框,外界才会认识到,任何与朝鲜的谈判都绕不开中国的存在。

李在明的上台也给金正恩带来新的算计。虽然李意识到韩国长期以来“安全靠美、经济靠中”的“两头兼顾”政策难以持续,但是他也不想完全重复尹锡悦的对华政策,仍然试图和中国保持一种正常的关系,所以他这次派了国会议长到北京参加九三阅兵观礼,为的就是不让在上台之初和北京的关系搞坏。但这也使韩国的战略选择充满矛盾。金正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给了朝鲜机会。如果平壤与北京关系紧密,就能在首尔的摇摆中增加自身的战略分量。从这个角度说,金正恩的到访,实际上也是在利用首尔的困境为自己加码。

因此,金正恩的受邀出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谋划。他要通过这次阅兵观礼,一举实现多重目的:对内展示政权的国际合法性,对外制造战略平衡,对北京表达善意,对华盛顿与首尔释放信号。这使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金正恩,不只是观看阅兵的嘉宾,而是东北亚博弈中一个多重意义的符号。他的身影既象征着中朝关系的回暖,也预示着未来半岛谈判中朝鲜不会孤立。

可以说,金正恩成为阅兵典礼名单上的一员,是中朝一次典型的双重算计,双方各有目的,却在当前形势下高度契合。九三阅兵因而不仅是中国展示军力与凝聚“朋友圈”的舞台,更是中朝关系在新格局下的一次战略再定位。它不仅决定了阅兵当天的政治画面,也可能对未来东北亚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要继续扩充核力量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对北京来说,西方已变得无足轻重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9-01T13:39:38.210Z
德语媒体:对北京来说,西方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庆典活动上,西方国家悉数缺席,因为没有人愿意与普京“同框”。不过,西方的抵制行动,既不能对北京有所触动,也未能在世界上引起关注。这篇题为《西方已经无足轻重》的评论写道:

“北京打造自信形象的同时,西方却显得失去了方向。今年8月中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梅尔茨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仓促赶往华盛顿之际,就是这种失去方向感的突出表现。欧洲人努力把同特朗普的此次会晤包装成团结和力量的象征,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仍在努力依附一个早已不再可靠的伙伴。这种场景想必会让北京幸灾乐祸。欧洲人仍处在一种幻想中无法脱身:华盛顿之所以撤出欧洲,完全是为了遏制中国在太平洋的扩张。这种幻想基于一个假设,那就是华盛顿是在落实某种战略规划,但事实是这种战略规划根本就不存在。

特朗普随心所欲的关税措施令越南和印度等伙伴国家措手不及。对这两个国家进行投资,本可以增强全球供应链的抗压能力,并阻遏中国霸权努力。从特朗普的言辞来分析,已经完全看不出谁才是他的冲突对象:中国,韩国,日本,台湾抑或澳大利亚? 唯独俄罗斯,是他从不触及的。

与此同时,西方阵营的道德优势也在快速丧失。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令许多亚洲人对他失去了最后的信任。相比之下,中国所倡导的多级秩序却显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这一点对那些不愿讨论人权问题的专制统治者来说尤为如此。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后西方国际秩序运作模式的最好展示:不干涉内政,不谈普世价值,主权才是最高原则。

中国人戏称特朗普为‘川建国’,说他是那个帮助中国做强做大的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理论之上,那就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国市场。而事实上,全世界所需要的恰恰是中国。中国的产出超过任何国家,中国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快、也更便宜地提供药品,而且中国也已向世界展示,稀土一旦断供将会是怎样的场景。总而言之,世界已经对北京产生了依赖。”

《南德意志报》评论指出,西方仍在一直误判中国的战略意图,总是希望中国能在伊朗危机和俄乌战争中承担必要的责任,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但事实上,北京的最高目标一直都只是捍卫共产党的统治地位,并努力成为亚洲的军事霸主和世界的经济霸主。

中国所倡导的多极世界并不是什么价值观共同体,而是一个权力同盟:外交只服务于国家利益,而实力更是决定一切。面对这样的世界秩序,西方已经无能为力,因为美国自身就已经变成了不稳定的源头。欧洲必须学会以这些新兴非西方大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这些非西方大国目前正在北京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团结。”

法兰克福汇报:特朗普给予普京红地毯礼遇,却并未能削弱中俄同盟。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写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终结俄乌战争的努力,虽然尚未显出成效,但已在遥远的亚洲产生了预想不到的后果:

“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一次峰会期间,印度总理莫迪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会晤,稍后莫迪还计划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不应对这类会晤进行过度解读,但它们显然不会符合美国的利益:印度非但没有成为制衡中国的力量,反而同北京越走越近。对普京来说,形势也是一派大好。尽管特朗普此前以红地毯高调欢迎普京访美,但俄中同盟似乎并没有出现被削弱的迹象

与此同时,华盛顿显然想将特朗普总统和平努力未见成效的罪责归咎于欧洲。至少有白宫匿名官员声称,阿拉斯加峰会之后,一些欧洲人正在暗中破坏特朗普的外交努力。的确,很多欧洲人不愿像特朗普那样,对普京做出慷慨让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的关键却在于,破坏特朗普外交努力的,恰恰是普京本人:他一边继续推进侵略战争,一边提出最大化要求。白宫却对此视而不见,美国政府的表面化思维方式由此可见一斑。拱手向俄罗斯送上战略大礼,应该不会符合美国的利益。”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特朗普要“更强大” 国防部更名战争部

德正(法新社、路透社)
2025-09-05T09:54:29.941Z
特朗普:“战争部”将让美国的形象更强大。

(德国之声中文网)白宫周四(9月4日)宣布,特朗普总统将把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此前这位美国总统曾多次坚称,此一更名将树立美国更强大的形象。

特朗普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允许将“战争部”作为五角大楼这个庞大部门的“副名称”。这显然是因为“国防部”的正式名称在美国法律中早有定规。

根据美国法律,设立行政部门的权力属于国会,因此若要正式更改部门名称,必须经由国会修法。特朗普上周表示,“我相信要是我们有此需求,国会便会同意。”

“战争部长”赫格塞斯

根据总统将签署的行政令,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也将被改称为“战争部长”(Secretary of War)。

打压“多样性”:特朗普政府想达成什么目标?

白宫的声明称,更名“传达了表明我们准备就绪和决心的更为强烈的信息”。特朗普最近几周多次表示,他希望做出这样的改变,称国防部的名称过于突出“防御性”。

上周特朗普曾对记者表示,战争部的名称曾被长期使用,“当我们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赢得一切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名字”。

美国战争部成立于美国独立初期,历史上负责管理美国陆军。二战后,政府进行重组,将战争部与美国海军和空军合并,组建了统一的国家军事机构,并于1949年更名为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俗称“五角大楼”

白宫文件称,特朗普的行政令“指示战争部长建议采取必要行动,包括立法和行政行动,永久更改该部门的名称”。

不过,官员现在被授权“在行政部门内的正式信函、公开通讯、礼仪场合和非法定文件中使用副头衔”,即“战争部”。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金正恩父女的中国秀

null 許東爀
2025-09-05T10:08:22.666Z
金正恩9月2日抵达北京后受到高规格接待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國九三閱兵式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丁同台亮相,這一幕讓人聯想到自1959年金日成、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共同出席閱兵式以來的歷史時刻。此次三位領導人的重聚,不僅象徵了北中俄「新軸心」的形成,也讓外界重新思考金正恩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特別是金正恩首次帶著女兒金主愛出現,引發了有關接班問題的熱烈討論

高調結盟

與2015年中共70周年閱兵式相比,這次的主禮台排序顯示出明顯的變化。當年習近平身旁是中共元老與外國元首,而今金正恩與普丁分列兩側。南韓在野黨「國民力量」國會議員金健,曾任韓國外交部韓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和駐英國大使,向德國之聲指出,這是習近平刻意給予金正恩的「超規格」待遇,旨在展示中國在朝鮮半島的戰略影響力。隨著美中競爭的加劇,中國透過北韓的參與,向國際社會表明北韓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金建進一步分析,金正恩的亮相不僅是受到重視的表現,更是中共的外交籌碼。習近平有兩個主要考量: 一是戰略平衡:在美中緊張關係中,中國透過北韓保持影響力,為與美國的談判增加籌碼。 二是南北對稱:習近平預計10月訪問南韓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慶州會議,在此之前透過閱兵式大張旗鼓款待金正恩,是一種「外交平衡術」。

习近平、普京、金正恩共同前往93阅兵式现场

不過金建提醒,這種高調的結盟也伴隨著風險,倘若北韓再次進行核試或導彈試射,外界可能會解讀為中國的默許。

1979年舉槍投誠南韓的前北韓軍人安燦一、現任南韓政府統一部註冊社團法人世界北韓研究中心董事長,向德國之聲解釋道;「多數觀察家原以為金會更傾向於俄羅斯,但金選擇赴京參加閱兵,這顯示北韓的核武器使其地位提升。」

同時,安燦一認為,金正恩的行為也反映出北韓希望重返冷戰時期的「三角同盟」。他通過此次閱兵展現,平壤不僅是俄羅斯的夥伴,還能在中俄之間架起橋樑,使北韓成為東北亞議程的核心。

 

「後繼者訓練」

此次閱兵式的另一大焦點,是金正恩破天荒攜女兒金主愛同台亮相。一位不具名的前南韓統一部高層官員4日向德國之聲指出,這舉動具有雙重意涵;一方面,這是典型的「後繼者訓練」。傳統上,北韓領導人會秘密將子女--金正男(2017年遭北韓政府暗殺)、金正哲、金正恩和金與正--於少年時期送往瑞士留學,藉此拓展視野。然而金主愛的身分早已曝光,難以重複前例。因此,金正恩選擇親自帶她參與重大外交場合,讓其直接「見世面」。

另一方面,這位高層官員也認為,這同時展現了金正恩個人的「女兒控」。在獨裁者的鐵血形象之外,他同樣希望讓女兒陪伴在側,既是情感的展現,也是潛移默化的政治教育。

安燦一對此也指出,金主愛的公開亮相是制度性安排。「金主愛已經放棄了留學。我已經預測,金正恩此次沒有帶妻子李雪主,而是專門攜女同行北京,等於正式把金主愛推向國際舞台。但是,由於金主愛尚未成年,目前尚無法斷言她已被確定為繼任者,現階段僅接受繼承人訓練。」

安甚至預測,未來金正恩在出訪莫斯科、甚至若再與美國前總統川普會面時,都將選擇帶上金主愛。「金主愛是當前一個稀罕的存在,即便母親李雪主尚在人世,金主愛卻肩負著第一夫人的職責。」

安燦一推測金正恩在九三閱兵式上的狀態,健康似乎不佳,可能促使金正恩加快接班布局。「金正恩過去已接受心血管支架手術,肥胖與過度流汗的狀態也在閱兵式現場暴露無遺。金正恩恐怕難以活過50歲,能再執政10年已屬極限。然而,由於朝鮮勞動黨規定未成年人不得入黨,因此她目前尚無法獲得正式職銜。但若以『朝鮮王朝太子』模式操作,仍可在象徵與實際之間逐步鞏固接班地位。」

安最後斷言道:「金日成自1945年執政兩三年後直至去世都體態肥胖,但此前游擊活動期間曾鍛鍊過身體。然而孫子金正恩少年時期除了打籃球外幾乎不運動,因此無法像祖父那樣長壽(享壽82歲)。」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洲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木星”周五起正式投入使用

德闻
2025-09-05T10:08:39.925Z
欧洲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木星”开始正式运行

(德国之声中文网)

超级计算机“木星”是什么?

这台超级计算机位于德国尤利希超级计算中心(Juelich Supercomputing Centre),是欧洲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这意味着它每秒至少能够执行十亿亿次(1×10¹⁸)计算

美国目前已有三台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全部由美国能源部负责运营。

“木星”超级计算机占地约360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内设多个处理器机架,并搭载约24000块通常在人工智能领域广为使用的英伟达芯片

用于开发和运行该系统的5亿欧元资金中,一半来自欧盟,其余来自德国。

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供众多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等用途。

“木星”将如何帮助欧洲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脱颖而出?

尤利希超级计算中心负责人利浦尔特(Thomas Lippert)介绍说,“木星”是欧洲第一台在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级计算机,而欧洲在该领域一直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斯坦福大学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美国机构研发出40个“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模型,中国拥有15个,欧洲只有3个。

大型语言模型 (LLM) 需要基于海量文本进行训练,并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例如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

“木星”超级计算机搭载了大量英伟达芯片,这说明欧洲的这台超级计算机仍然严重依赖美国技术。

由于美欧关系恶化,美国科技行业的主导地位也不免令欧洲人感到担忧。

超级计算机还可以对哪些领域有所贡献?

除了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之外,研究人员希望可以利用“木星”超级计算机创建更详细、更长期的气候预报,希望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法国源讯集团(Atos)高级计算业务子公司Eviden的高级计算主管勒鲁(Le Roux)表示,目前的模型可以模拟未来十年的气候变化。现在有了“木星”,“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将能够预测至少30年后的未来,在某些模型中,甚至可能预测到100年后的未来”。

此外,超级计算机也有可能更真实地模拟人类大脑中的活动过程。这项研究可能在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药物等领域发挥作用。

“木星”超级计算机还可以用于与能源转型相关的研究,例如通过模拟风力涡轮机周围的气流来优化其设计。

“木星”耗能有多高?

据估算,“木星”超级计算机需要约11兆瓦的电力,相当于数千户家庭或一座小型工厂的用电量。

运营商方面说,“木星”是全球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系统中能效最高的。

据尤利希计算机中心介绍,他们采用最新、最节能的硬件,配备水冷却系统,产生的热能将用于为附近的建筑物供暖。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印度与美国:谁将在贸易争端中损失更大?

Arthur Sullivan
2025-09-05T08:48:07.020Z
印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3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盛大的仪式显示出美方对加强两国关系的热情。

当时,拜登总统在欢迎莫迪时说:“我一直坚信,美印关系将成为21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系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当莫迪与刚刚重返白宫的特朗普会面时,气氛依然热烈,双方还为达成协议进行了多次磋商。

但仅仅半年之后,形势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8月27日,大多数进入美国市场的印度商品都面对50%的关税印度成为需要面对全球最高贸易关税的国家之一。

自特朗普4月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以来,美印两国间的贸易谈判始终未达成协议,这也导致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温。特朗普以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作为理由,宣布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令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美国与印太地区关键战略伙伴关系的恶化,令华盛顿内部认为美印关系对地区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的人士感到担忧。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也对关税可能对该国经济形成负面影响深感担忧。

更多阅读:全球贸易秩序“被颠覆”: 特朗普关税将对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为何情况变糟?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印度政策研究主席里克·罗索(Rick Rossow)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分析表示,他认为特朗普批评印度的“保护主义”做法是正确的,但同时强调,美国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所使用的手段和言辞“过于严厉”,并且正越来越多地给莫迪造成政治损害。

虽然许多人认为谈判破裂源于印度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但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苏尚特·辛格(Sushant Singh)则认为,这与今年5月爆发的印巴冲突以及特朗普在停火谈判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

辛格说:“特朗普声称他本人和其官员的努力而达成了印巴停火,而莫迪在国内则希望塑造另一种印象:停火是因为他重创了巴基斯坦,使巴方跪地求饶并请求停火。”

“我认为这就是莫迪无法在此事上向特朗普让步的原因,否则他在国内的政治叙事将彻底被推翻。”

印度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主要来自纺织、珠宝和宝石等行业。

关税对印度构成各种影响?

印度经济目前正面临关税的压力。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印度向美国出口了价值约870亿美元的商品。总部位于新德里的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lobal Trade Research Initiative)预测,到2026年,印度对美出口将减少40%以上,降至约500亿美元。

印度对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主要来自纺织、珠宝和宝石等行业。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估测,未来12个月,其中一些行业的出口量可能会大幅下降,潜在风险是数十万就业岗位受到威胁。

不过,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印度政策研究主席罗索认为,由于关税主要针对商品,而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占比仍相对较小,约为14%,因此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但他也强调,莫迪一直将制造业和“印度制造”政策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关键时刻,对最大出口市场的准入恶化,可能会扼杀这一经济领域的增长动力。”他说。

美国会遭受损失吗?

去年,美国对印度的出口额约为420亿美元,不到印度对美出口额的一半。

“如果从收支平衡来看,损失主要在印度这边,”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辛格说,“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对中国、印度和印太地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印度手上没有筹码。”

罗索则表示,虽然在经济上印度显然会比美国受创更大,但美国也会付出代价,尤其是预计赴美印度学生数量将大幅下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Gary Hufbauer)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一个必须考虑到的经济因素是,美国此前将部分制造业从中国转移至印度的计划会因关税争端而受到威胁。

他说:“有一段时间,印度看起来将成为大量中国产品的替代制造基地。但现在看来,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辛格还指出,尽管部分印度劳工因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被迫离开美国,但在美印度裔科技界领军人物并没有公开反对特朗普。“他们中没有人会站出来挑战特朗普,因为他们也感到害怕。”

不过,他也承认,对特朗普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地缘政治,而非经济风险。

他说:“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场景:中国实质上崛起成为亚洲强国,而印度愿意接受稍微次要的地位,并在地缘政治上与中国结盟。这对美国来说将是极其不利的。”

是否仍有望达成协议?

美印之间仍有可能达成贸易协议。辛格认为,新德里方面迫切希望达成协议。

他说:“他们想让特朗普得到一个胜利。鉴于特朗普政府的行事风格,这笔交易可能随时达成,也许就是某周、某月的事情。”

罗索认为,缓和紧张局势符合双方的利益。

“印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他说,“考虑到我们对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崛起有着共同的担忧,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对于地区安全和共同发展至关重要。”

辛格认为,这整件事对莫迪在印度国内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可能迫使他不得不坐上谈判桌。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習金」時隔六年會晤 金正恩:涉台議題堅定挺中

null 周子馨
2025-09-05T04:43:28.854Z
習近平與金正恩週四在北京舉行會談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四(9月4日)晚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根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習近平稱中國與北韓是「命運與共、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並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朝關係,「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這一立場都不會改變」。

習近平也說:「願與朝方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深化治黨治國經驗交流,加深相互了解與友誼。密切各層級互動,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他強調,中朝應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加強戰略協作,維護共同利益。在兩韓議題上,習近平則說希望繼續與朝方加強協調、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

綜合央視及北韓官媒《勞動新聞》報導,金正恩感謝中國政府及習近平接待,並恭喜北京盛大舉辦中國抗日戰爭結束80周年的活動。金正恩表示,北京透過這次契機展現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中國的重要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金正恩還說,北韓將在台灣、涉藏、涉疆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堅定支持中方立場,並聲援中國共產黨及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的立場與努力」。

金正恩本週前往中國參加九三閱兵活動

金正恩此次訪華為何重要?

本週二(2日),金正恩搭乘「防彈列車」前往中國,這是他繼2019年初以來,時隔6年再度訪中,同時也是他自2011年底接任北韓國家領導職務至今,首度參與多國領袖到場的國際活動。與金正恩同行的除了胞妹金與正外,還有他首度在海外露面的女兒金主愛

金正恩此行不僅顯示北韓在外交上的罕見突破,也凸顯了中朝關係的特殊性與北京對平壤的公開支持。此外,金正恩與習近平和普丁首度同台,更傳遞出三國之間在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下進一步靠攏的信號。

路透社引述目擊者說法稱,金正恩搭乘的火車在週四深夜離開北京。北韓媒體也證實金正恩在4日晚間離開,並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等人為他送行。

中國是北韓最重要的盟友,也是最大貿易夥伴,雙方的關係可追溯至1950年代的韓戰。近年來,隨著金正恩與普丁的關係在軍事合作方面日益密切,北京採取謹慎立場應對。

在持續長達3年的俄烏戰爭中,北韓因為派遣士兵為俄羅斯作戰引發西方國家批評。週三,金正恩與普丁會晤時承諾,將「全力支持俄羅斯及其軍隊」,強調這是基於兩國同盟條約的「兄弟義務」。

相关图集:哪些国家领导人偏爱坐火车?

轻车熟路:金正恩乘火车去北京,出席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这是自1959年以来,朝鲜领导人首次出席中国举办的阅兵。金正恩还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其他世界领导人会面,这是他首次出席多边国际高层活动。
路途就是终点:金正恩乘火车出访距离最长的一次是2019年2月赴越南河内与特朗普会面。如果乘飞机,从平壤到河内只需5个小时。但金正恩选择坐火车跨越4000公里的距离,就需要近60个小时。因为他挂有21节车厢的装甲专列,速度不是很快,据称只能达到每小时60到80公里。
豪华舒适:领袖专列当然装潢得十分考究,还可以携带金正恩的防弹轿车。他的父亲金正日也有出行只坐火车的习惯。据称金正日有恐飞症,因此只能坐火车。
云霄之上:金正恩似乎并没有继承父亲的恐飞症。2018年6月,他飞往新加坡参加与特朗普的首次会面,不过乘的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的飞机。当时有人猜测,他自己的 飞机出了问题或根本不能胜任这一飞行。
还是坐火车惬意: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遇到过专机“抛锚”的情况。2018年11月,默克尔赴阿根廷参加G20峰会迟到,就是因为政府专机出了故障,不得不临时绕道改乘民航班机。其实默克尔也喜欢坐火车。在这张10年前的旧照上,她和当时的基民盟秘书长波法拉(Ronald Pofalla)一起乘坐“莱茵黄金”号观光列车。
沿着莱茵河:“莱茵黄金”豪华观光列车1920年代开始运营,一度是“高大上”式旅行的代名词。与当时普通人乘坐的三等车厢不同,该观光列车都是头等车厢。过去,不少德国政治家也偏爱乘火车旅行。
车轮上的政府:图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后排坐者)1957年12月在基民盟的“选战列车”上与幕僚开会。列车配有卧室、会议车厢和多个办公室。对阿登纳来说,它是竞选指挥部,也是移动的政府办公地。
公关列车:社民党籍的德国前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右三)也对火车情有独钟。图为1972年的一次火车竞选之旅期间,勃兰特在专列的餐车上与随行记者们交流。
普京独自出门?:喜欢不时乘火车出行的国家元首还包括普京。从圣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可以感受俄罗斯国土的辽阔广袤。图为普京2012年在总统专列上。俄罗斯铁路使用宽轨,因此车厢显得格外宽敞。
与你同行:这看起来就现代多了:普京2018年夏访问中国期间,与习近平一同坐高铁去天津。东道主想的很周到。
火车模型“发烧友”:巴伐利亚前任州长、现任联邦内政部长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2017年5月访华时在山东得到一份礼物——一辆中国高铁模型。连中国人都知道,泽霍费尔的业余爱好是摆弄火车模型。据说他家地下室的一个房间,有一套他自己装置的铁道和火车设施。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媒體:台美國安官員在阿拉斯加密談

周昱君
2025-09-05T03:51:21.690Z
中國外交部過去多次表示反對台美之間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德國之聲中文網)《金融時報》、路透社週四(9月4日)引述知情者說法指,台灣和美國的國安官員上週曾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秘密會談;美方由五角大廈印太安全事務代理助理部長羅耶爾(Jed Royal)參與,台灣則由時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出席。徐斯儉現已轉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也是台灣駐美代表的熱門人選。

截至5日上午,美國國防部和台灣政府尚未回應相關報導。

台美官員會面消息傳出後,各界預期中國將表示不滿;北京過去多次反對美台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本週三,中國剛舉行大規模九三閱兵,展示各式新型軍武;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說中未直接提到台灣,但強調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被解讀為重申對台立場。台灣總統賴清德則表示,「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

川普第一個任期內曾任職於美國國防部的亞洲安全專家柯海諾(Heino Klinck)表示,美國頻繁跟台灣舉行高層官員會議,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就在獨裁者三巨頭(中俄朝)天安門廣場閱兵之際,這樣的美台互動顯然更具正當性。」

不過,川普政府此前為了與中國談判,遭質疑對台「冷處理」,也引發外界質疑美國究竟願意給台灣多少支持。知情美國官員透露,羅耶爾和徐斯儉的會晤是刻意「調降層級」;台美雙方原本計劃今年6月由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親自率團在華府會晤五角大廈第三號人物、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但川普政府臨時取消了會面。

儘管美方當時告知台灣的理由是美軍忙於打擊伊朗核設施,但有部分美國官員認為,這跟川普政府欲安排川普和習近平的領袖峰會有關,美方不希望因台灣現任防長訪美,而激怒中國、破壞美中之間的協商。7月底,《金融時報》消息稱美國拒絕讓賴清德過境紐約,當時也有分析指這是因為美國擔心破壞美中貿易談判,但台灣政府否認此事。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美台防務會談降級一事再次證明,為了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促成與習近平舉行峰會,川普很可能已下令內閣官員避免採取任何會破壞與中國談判的舉動。」

諮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中國總監蕭嫣然(Amanda Hsiao)表示,川普政府可能正試著在艱難的局勢之中找到出路:一方面希望安撫台灣,一方面也想推動美中貿易協議、促成領袖峰會。蕭嫣然認為,若美台防務會談是部長層級且在華府地區登場,中國的抗議力道恐怕會更強。

台灣則有官員和分析師認為,台美防務會議之所以降低層級,跟雙方高層各自的工作時間壓力有關:台灣國防部當時趕著在國會審議軍購特別預算前開會,柯伯吉那時也還忙著制定國家國防戰略的草案。

儘管如此,仍有觀察家對台美關係提出憂慮。「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指出,美國政策圈內有人在討論川普是不是在尋求跟中國達成重大交易。

楊光舜提到,2019年川普曾延後批准台灣的F-16戰機軍購案,當時也被質疑是否為了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拖延台灣軍售。此事曾引發部分美國議員不滿,批評「台灣防務不能成為籌碼,用來換取中國獨裁者的笑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欧洲会为支持乌克兰走多远?

德正
2025-09-04T14:38:12.135Z
泽连斯基前往巴黎出席有关乌克兰安全保障的磋商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四(9月4日),乌克兰的支持国在巴黎磋商有关军事安全保障事宜。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领衔,35国元首出席,部分为线上参加。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美国特使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亲赴巴黎。马克龙希望推动所谓“自愿者联盟”的计划,特别是向美国彰显欧洲在承担责任。

此次会后,也将向特朗普电话通报情况。

马克龙:已完成安全保障方案的筹备工作

前一天晚间,马克龙就已宣布,乌克兰的支持国已完成有关安全保障的筹备工作。他说,自白宫会议后,各国军方领导人已经进行了前期工作,所制定的安全保障方案如今需要在政治上获得批准。

至于该方案的具体内容,“自愿者联盟”尚未公布。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重点是加强乌克兰军队的防御能力,以及派遣驻军问题。

尽管欧洲的北约成员国将承担安全保障的主要责任,但他们也多次表明,必须有美国的保证才能实现。

35国元首出席,部分为线上参加

驻军问题:多数迄今持观望态度

在派遣驻军问题上,“自愿者联盟”多数成员迄今持观望态度。法国、英国表示愿派遣数千名士兵。丹麦、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也作出派遣驻军的承诺。瑞典愿提供空域及海上监控。荷兰也表示,愿提供海陆空的协助。

德国而言,装备乌克兰军队是最重要的,以便该国能自我防御。至于其它,柏林将在实现停火后再决定。

捷克也认为有关派兵的讨论为时过早。西班牙和葡萄牙数月前暗示说,有可能会参与维和使命。

希腊、斯洛伐克、意大利、塞浦路斯、波兰、奥地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匈牙利则已表态不会派兵。但其中不少国家愿通过其它途径支持乌克兰未来的和平,如运输方面的协助、培训乌克兰士兵等。

普京表态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观察人士:拖延战略

普京本周访华期间曾表示,从未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但北约“是另一码事”。观察人士认为,这一表态仅仅是一种拖延战略。

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的专家毕博(George Beebe)指出,普京的表态可能是为了获得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的承诺,同时寻求占领整个顿巴斯地区。目前,俄罗斯占领着顿巴斯88%的面积。《金融时报》报道称,普京向特朗普表示,如果乌克兰让出全部顿巴斯地区,他会冻结接触线。

毕博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所谓“务实主义”。俄罗斯军队人员和供应不足,“俄军已经显示出,无法占领整个乌克兰”。

(据德新社,DW记者Anchal Vohra对本文亦有贡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台湾社会如何看九三阅兵?

德正
2025-09-04T14:14:32.611Z
中国串流平台称数百万台湾用户观看了阅兵直播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阅兵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指出,九·三阅兵虽然是台湾政府密切关注的事件,但观察人士注意到,台湾社群媒体鲜少有人提前关注这场大阅兵。报道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这除了与台湾近来内部政治争议的后续效应有关,也凸显台湾社会与中国二战历史的疏离。

不过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报道称,据B站平台(Bilibili)统计,该平台阅兵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2.3亿次,有近40万台湾用户在B站观看了阅兵直播。央视旗下的新媒体号“玉渊谭天”报道,综合多个平台,台湾用户累计观看次数突破500万。

在社群媒体上,有台湾用户感叹看阅兵“好看”、“被震撼到了”;“人家的武器的确进步神速”。也有人认为有些装备“不是什么中国新式科技”而是“照着美军现有的军用无人机进行仿制”具有同等能力的复刻品。不少人进一步讨论知否要承担战争风险。有位用户说:“不知道別人有沒有变统派,但我看到无人机、机器狗、无人坦克、无人潜艇组成的军队,真的觉得要拥抱和平。”

“未踩到合作行为红线”

据“玉渊谭天”3日公布的相关名单,至少有13名台湾各党派、学界的人士出席九三阅兵。除了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还有前国民党立委李德维、新党主席吴成典、前立法委员周荃、前立法委员曹原彰、国民党立委陈玉珍的前助理游智彬、自称“高级外省人”的媒体人郭冠英、前国民党中央委员徐正文、台大教授苑举正、劳动党主席吴荣元等。

在“九三阅兵”之前,台湾陆委会一再表示,这不是有助于两岸和平气氛与全球民主团结的活动,呼吁台湾人不要去参加。陆委会还警告称,如果有政党、法人、人民团体或个别人士赴中参加活动涉及与中方从事任何形式的合作行为,将依两岸条例等法律规定裁罚。

陸委会发言人梁文杰4日在记者会上,对“部分国人赴陆参加阅兵典礼等相关活动”深表遗憾,但称洪秀柱以前国民党主席身份出席,其曾任立法院副院长的经历不落在兩岸条例有关条款规范內,“不是法律要去惩处的状况”。抗战老兵潘长发:“打死我也不会跟大陆合作”

从9月2日晚开始,包括舒淇、吴慷仁、伊能静、吴奇隆、黄安等在内的十多位台湾艺人在微博上转发了央视新闻宣传阅兵的同一条贴文。“今天,我们一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5098天、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于任何敌人!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更无惧任何风浪!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这些艺人的部分关注者表达了失望。有粉丝表示“好难过”,一些人气愤表示未来将抵制有关艺人作品。有人不解,问“现在还转发是为了补考吗?”;还有人赌气称“让他好好去中国发展”。

相关图集:曾因「分裂中国」惹议的艺人们

欧阳娜娜:台湾女艺人欧阳娜娜因父亲欧阳龙先前發表有关一国两制的言论,再加上她在一个直播视频中将去中国工作形容成「出国」工作,而被中国粉丝质疑其政治立场。 为了灭火,她透过工作室于3月21日晚间在微博發文强调自己是祖籍江西的中国人,并在Instagram及脸书等社交平台同步分享。 然而,發文后质疑她台独的言论并无减少,反而导致不少台湾网友指责她「卖台」,稱她「歐陽支娜」和「江西娜」。 欧阳娜娜在事件3天后接受央視采访,强调發布的文字及声明都是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甚至高唱《我和我的祖國》。 此专访一出,再次引起两岸网友挞伐及热议。
宋芸樺:2018年,台灣演員宋芸樺被網友翻出三年前一次訪問中,被問到最喜歡的國家時回答「台灣」,因而被質疑支持台獨。宋芸樺隨即在微博發文道歉﹕「我是中國人,一個90後的中國女生,台灣是我的家鄉...台灣是我出生的地方、祖國大陸是我夢想實現的地方,特別是國家今年出的惠台政策,給了我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學習的機會。」
周子瑜:南韓女子組合TWICE成員,因在電視節目中自稱來自台灣並手持中華民國旗,遭中國網民炮轟台獨。當時僅16歲的周子瑜發布道歉影片,表示「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是一體的,我始終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事件發生時正值台灣2016年總統大選前夕,時任總統馬英九指﹕「她沒有必要道歉,我們支持她。」蔡英文在勝選演講中更說﹕「只要我當總統一天,我會努力讓我的國民,沒有一個人須為他們的認同而道歉。」
戴立忍 :2016年戴立忍主演趙薇執導的《沒有別的愛》,遭網友及中國共青團質疑是台獨分子並呼籲抵制電影,理由是他曾經聲援反服貿學運和香港佔領運動。戴立忍發表3000字聲明澄清「我從來不是台獨份子,也從未倡議台獨」,並說從小被教育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沒有割裂自己血緣的想法。但他承認拿香港爭普選字牌拍照是「政治敏感度不足」,並為事件造成紛擾致歉。劇組最終仍決定撤換男主角。
水原希子:與戴立忍一同參演《沒有別的愛》的日本女星,被指控曾為「辱華」照片點讚,那其實是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向天安門豎中指的相片。水原希子發表影片道歉,以中文說「對不起」,指點讚不是因為同意照片的政治意義,並在隨後取消點讚。
余文樂 :2018年,香港演員余文樂創立的潮流品牌MADNESS,官方網站寫道會「發送貨品到世界各地大部分國家」,當中包括港澳台,被網友指「分裂國家」。MADNESS發表道歉聲明,把描述更改為「國家/地區」。余文樂也急急致歉撲火﹕「對於公司品牌監管不力,出現這麼大的錯誤和誤會,我難辭其咎,也感到非常抱歉。」
范瑋琪:2015年9月3日,中國舉行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正當不少藝人在微博上談論閱兵時,台灣歌手范瑋琪發表雙胞胎兒子的生活照,引來上萬則留言批評她「不愛國」。范瑋琪後來刪除照片並道歉﹕「真是對不起,因為分享了一張兒子的照片,讓大家不高興了!」
沒「道歉」的林心如:2018年,台灣演員林心如自製自演的電視劇《我的男孩》,因為獲台灣文化部2000萬元輔助金資助拍攝,被中國網友指她領取「台獨津貼」。電視劇在中國播出兩集後一度下架,林心如發表聲明稱有關指控是造謠,並強調「以前不曾以後也不會支持任何台獨言論及行為」,作品才能重見天日。

对于有人为艺人辩解,说他们可能受制于经纪公司或甚至 不知情,一位用户写道:“艺人可以沉默或不发声,并非没有选择。……多数做出‘不违逆中国、但可能伤害台湾’的言论,是因他们认为伤害台湾的风险近乎零。”

台湾陆委会对此回应表示,转发的內容并沒有包含“贬低中华民国地位、或明确主张以武力改变两岸现状”的语句,亦未踩到“合作行为”红线,因此不涉及违规。

举行阅兵的9月3日同时也是台湾的军人节。总统赖清德当天在脸书发文称,“台湾人民热爱和平,台湾也不拿枪杆子纪念和平;而是缅怀先烈、记取历史的教训,坚守对自由民主的信念,更相信手中的装备,是用来保家卫国,不是用来侵略扩张。”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墙外文摘:金砖国家反击特朗普,中国并非替代目标

null 墙外文摘
2025-08-31T14:09:05.847Z
在特朗普的关税攻势下,金砖国家更加团结了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这些国家从不信任美国,特朗普正在证明它们是对的》,作者Matias Spektor(巴西智库圣保罗瓦加斯基金会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者)指出,特朗普总统宣布对全球南方两大经济体印度和巴西加征50%关税后,与欧洲、韩国和日本已经默许华盛顿在贸易上的许多要求不同,印度和巴西没有屈服或恐慌,而是发起反击,并争取时间来激活酝酿多年的替代伙伴关系,政治学家称之为“战略对冲”。这是一种生存策略,正在帮助各国反击特朗普,但同时也在推动世界走向更分裂、更危险的境地。

文章认为,在这场博弈中,尽管体量庞大,中国并未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案。北京提供的伙伴关系自带依附属性,例如有利于中国出口的优惠贸易条款;周边国家对其戒心深重,其国际影响力网络仍远逊于美国。金砖国家集团虽提供协同合作的论坛,却缺乏真正的治理结构。巴西和印度等国可能认为,与其加入北京的势力范围,不如自力更生。

巴西和印度都选择“硬刚”回应特朗普关税

作者说,巴西和印度正在证明,新兴力量即使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缺陷,也能保留一定主动权。从印度尼西亚到南非,从土耳其到菲律宾,各国都在密切关注。这些国家也表现出不愿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选边站队的态度,它们寻求追求自身利益的空间。它们所缺乏的正是抵制框架——直到现在。

习莫普天津会晤:金砖国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近九成驻华外国记者遭遇采访受挫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近日发布2024年媒体自由度年度报告《新红线:驻华外国记者面临日益增长的障碍》指出,尽管后疫情时代外国记者签证办理状况有所改善,但记者在中国的报道环境持续恶化,面临的障碍日益增多,其中包括“红线”范围扩大、地面阻挠以及法律骚扰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彭博社驻港记者延签被拒 外国记者协会:加深新闻自由受侵蚀担忧

报告指出,中国当局对“敏感”话题的界定变得模糊不清,曾被视为非政治领域的中国经济,如今已成为敏感的“雷区”。与经济相关的议题,例如青年失业、通货紧缩、农民工生活条件和与美国的贸易战,现在都面临着严格审查。在2024年,近九成的记者(86%)表示曾经历采访请求被拒绝或取消。超过四分之一(26%)的记者认为他们的网络账户曾被黑客攻击。警方、便衣人员、无人机和数字追踪等无处不在的监控,严重限制了独立报道的空间。

报告还介绍了中国同事所面临的压力。近四成(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中国同事至少经历过一次被施压、骚扰或恐吓的情况。

中俄结盟,走投无路者抱团全暖?

台湾“上报”发表《说白了 俄罗斯经济已撑不下去》,作者洪耀南(台湾淡江大学外交系中国大陆研究所学者)认为,自2022年开战以来,俄乌战争从未只是军事冲突,更是一场全面烧蚀俄罗斯经济根基的消耗战。2023–2024年,俄国GDP年增率表面超过4%,看似强势复苏,实则是靠军费、补贴与能源出口堆砌出的短命红利。普京一手营造出“战争带动成长”的幻象,却将整个国家推向经济内爆的断崖。

文章说,普京高调出席北京九三阅兵,形同对外昭告:中俄“战略同盟”合作上不封顶。双方深化货币合作、扩大能源与军工贸易,试图共同对抗西方制裁。但这场结盟,更像是两个缺乏选择的政权抱团取暖。习近平集合抗美集团集体亮相,十分风光,但中国本身也面临内需疲软、青年失业与资本外逃的压力,对俄罗斯来说,这根“盟友绳索”恐怕更像是拖往深水区的铁链。

作者认为,普京或许还能撑一段时间,但俄罗斯这个国家,还有多少未来可以挥霍?这才是我们,与全世界,真正该关心的问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 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十年谈判路 乌克兰战争今存希望?

阿拉斯加作舞台:特朗普、普京直接谈判:本周五,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美军基地会晤。特朗普称这是试探性接触,乌克兰和欧盟则警告必须维护其根本安全利益。过去十年来,和平努力曾屡告失败。
在克里姆林宫和谈:默克尔、奥朗德赴会普京:2015年2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克里姆林宫会晤,就终结乌克兰东部战事磋商。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2014年4月起,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支持下的分裂分子在顿巴斯战斗。
五国元首在明斯克:希望缓解局势:新明斯克协议(或称明斯克协议II)签署。2015年2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普京、默克尔、奥朗德以及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白俄罗斯首都合影。新明斯克协议旨在缓和乌克兰东部战事。明斯克协议I约定的停火仅维持很短时间。
“诺曼底模式”:泽连斯基初访巴黎:明斯克协议未能终结冲突。另一项外交努力同时进行:自2014年7月,德国、法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就所谓“诺曼底模式”谈判。这是在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发起的。2019年12月在爱丽舍宫的会晤中,新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与会。
日内瓦峰会:拜登、普京针锋相对:美国、北约、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继续展开紧锣密鼓的谈判回合。2021年6月16日,拜登自上任后首次当面会晤普京。拜登强调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与主权。普京则否认对乌克兰东部紧张局势负有任何责任。
紧急视频会议:拜登警告普京不要侵略:鉴于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拜登与普京于2021年12月7日举行视频会议。拜登警告莫斯科如果入侵乌克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后果”。不过,拜登同时强调美国不会派出军队。
战前最后一次外事访问:肖尔茨在克里姆林宫:德国尝试缓解局势。2022年2月15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前往克里姆林宫会晤普京。仅五天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势。普京在电视讲话中仅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这次会晤是战前最后一次直接外交接触。
土耳其斡旋:促成粮食协议:2022年3月,在土耳其斡旋下,乌克兰与俄罗斯代表团多次在伊斯坦布尔直接和谈。尽管未能达成停火,但土耳其促成一项粮食协议的签署,保障乌克兰通过黑海的出口。之后双方交换战俘。
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一致支持乌克兰:2023年7月,北约在维尔纽斯举行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问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次会晤旨在强调北约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白宫口角: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争执:2025年1月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为确保其支持,泽连斯基访问华盛顿。然而,2025年2月28日在白宫的会晤却发生争执,并且是在镜头前。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不感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疑问。
冯德莱恩在基辅:欧盟强调支持乌克兰:2024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她强调欧盟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吉达的和谈:沙特提出新动议 :2023年8月,4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吉达举行会晤。俄罗斯未受邀请。2025年3月,沙特王储萨尔曼会晤泽连斯基,讨论沙特的调停角色以及人道、经济合作。
出人意料的会谈:泽连斯基、特朗普在圣彼得大教堂:2025年4月26日,教宗方济各葬礼之际,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会晤。二人事后表示,15分钟的单独对话“很有成效”。
通往基辅的政治快车:彰显团结:2025年5月9日,一辆特别专列驶向基辅,专列上是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刚就任三天的德国总理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也前往乌克兰。其共同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是“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野蛮非法的全面侵略的明确信号”。
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2025年6月,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西方盟友未能彰显出团结一致。会后也没有共同声明。泽连斯基未能按计划与特朗普会晤。
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的调停:2024年11月,特朗普任命房地产大亨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为总统特使。维特科夫多次前往莫斯科会晤普京,最近的一次是2025年8月6日。维特科夫被视为特朗普多年的亲信,但他的任命也引发质疑。
阿拉斯加峰会前:默茨邀请泽连斯基:周四,默茨在柏林与泽连斯基会晤。目标是,发出明确信号,反对以乌克兰领土做交易。泽连斯基警告普京不可信。默茨强调,领土问题不能绕过乌克兰决定。


里斯本“荣耀升降机”缆车脱轨已致17人遇难 葡萄牙全国哀悼

德闻
2025-09-04T12:15:23.111Z
里斯本荣耀升降机缆车发生出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德国之声中文网)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历史悠久的“荣耀升降机”(Elevador da Gloria)缆车,周三(9月3日)晚间突发脱轨事故,造成17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事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死者中据悉有一名德国游客。

里斯本电视新闻播出的画面中,缆车侧翻,严重受损。事故现场烟雾弥漫,残骸散落。警笛声不绝于耳,救援人员不知疲倦地救助伤者。

一位目击者对当地媒体说,缆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继而脱轨沿着倾斜的街道滑行,最终撞上里斯本市中心复兴广场的一栋建筑。他说:“当时的声响震耳欲聋,我和其他路人都赶紧逃跑了。”

事故发生在9月3日晚间

葡萄牙电视新闻节目SIC Notícias援引缆车运营商里斯本运输公司Carris的说法报道称,怀疑刹车失灵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几名刑事调查部门的警员已抵达现场并展开调查。里斯本的缆车此前还从未发生过此类事故。

葡萄牙总统马塞洛·雷贝洛·德索萨(Marcelo Rebelo de Sous)发表讲话,对事故的发生“深感遗憾”,并呼吁相关部门“迅速调查”。葡萄牙政府宣布周四全国哀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大批救援车辆赶到。

“荣耀升降机”于1885年开通,是里斯本三条历史悠久的城市缆车之一。它连接市中心的复兴广场(Praça dos Restauradores)和地势较高的上城区(Bairro Alto),全长约200米。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军事打击委内瑞拉贩毒船 11人死亡

德正
2025-09-04T11:12:58.146Z
特朗普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会晤时称:“毒品大规模进入我们的国家,杀害了许多人,这是众所周知的”,“显然他们不会再这么干了”。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军方周二(9月2日)对一个委内瑞拉贩毒团伙实施致命性军事打击。周三,总统特朗普作出辩护,称这是向拉美贩毒集团发出的明确信号,是一个必要步骤。

特朗普被问及,军方为何没有拦截船只、扣押船上人员。他回答说,所采取的行动会让毒品走私者不敢再将毒品贩运入美国。

“毒品大规模进入我们的国家,杀害了许多人,这是众所周知的”,特朗普在白宫与来访的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会晤时说道。特朗普补充说:“显然他们不会再这么干了。我想很多其他人也不会这么干了。他们看到录像后,就会说:还是别干了。”

周二的军事打击与美国传统上拦截毒贩的做法相比,是个惊人的转变。特朗普近来正在委内瑞拉附近集结海军力量。

周三晚些时候,国务卿卢比奥警告说,这样的行动还会再次发生。

卢比奥称,美国过去在拉美拦截贩毒的努力并未奏效,非法毒品仍大量涌入美国和其它国家。

“要想阻止他们,就得摧毁他们,消灭他们”,卢比奥在访问墨西哥时表示。

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向福克斯新闻网表示,委内瑞拉总统马杜拉正在像一个“毒品大国的头目”一样运作该国。

赫格塞斯表示,官员清楚地知道船上有谁、正在做什么。不过,共和党政府并未提供证据,证实特朗普所称:船上人员是委内瑞拉Tren de Aragua团伙成员,正企图贩运毒品。

赫格塞斯说:“总统特朗普愿意采取其他人所未曾见过的攻击方式。”不过,他不愿透露军事打击行动的细节。

委内瑞拉政府的回应仅限于质疑特朗普政府发布的该军事打击行动的一则视频。委内瑞拉通讯部长尼亚涅斯称,该视频是人工智能合成。

赫格塞斯则驳斥这一说法,并称他在华盛顿实时观看了现场画面。

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员多次指责该犯罪团伙是一些美国城市的暴力和非法毒品交易的根源。

特朗普宣布说,此次军事行动打死11人,是在国际水域进行。他还指出,该犯罪团伙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外国恐怖组织。

美军向拉美部署八艘战舰,以打击贩毒

军事打击合法性受质疑

一些国际军事专家对于此次军事打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圣母大学国际法专家欧康奈尔(Mary Ellen O'Connell)表示:“在武装冲突之外,故意杀人是非法的,除非是为了紧急拯救生命。”

赫格塞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对于特朗普是否试图向委内瑞拉施压以实现“政权更迭”,表态模糊。

他说:“哦,这是总统才能做出的决定。”他补充说,任何人都更希望马杜罗能自己放弃,但这是一个总统层面的决定。

上月,美国宣布计划加强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的海军力量,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的威胁。

马杜罗政府则做出回应,在委内瑞拉沿海以及与邻国哥伦比亚边境部署军队,并敦促民众加入民兵武装。

马杜罗的独裁统治未受到欧美承认,在邻国也没有外交盟友。

本月初,美国司法部长邦迪宣布,悬赏5000万美元,通缉马杜罗,称他“是世界上最大的贩毒分子之一,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美联社、德国电视一台)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普金會談:金正恩稱助俄是「兄弟義務」

周昱君
2025-09-04T05:28:30.384Z
9月3日的「普金會」上,普丁邀請金正恩再次訪俄。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三(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參與中國主辦的九三閱兵之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雙邊會談。據克里姆林宮消息,兩人搭乘同一輛車前往會議場所;雙方代表團先召開會議,接著兩位領袖一對一會面。

在北京「普金會」上,金正恩說自去年6月普丁造訪平壤、雙方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加強防務互助合作之後,兩國之間的合作大大強化。根據該協議,若俄羅斯或北韓任何一方受到第三方攻擊,另一國就會提供支援。

金正恩3日對普丁表示:「如果有任何事情是我能為你、為俄國人民做的,我都它視為兄弟之間的責任,視為我們要必須承擔的義務,並準備好竭盡所能幫忙。」北韓中央通訊社(KCNA)4日報導也指,金正恩說北韓會「全力支持」俄軍。

普丁則公開讚許北韓派士兵到俄羅斯庫爾斯克(Kursk)戰場替俄國作戰。他稱俄國和北韓之間是「基於信任、友誼與同盟的特殊關係」,並邀請金正恩再度訪俄。金正恩上一次出訪俄羅斯是在2023年,當時兩人在俄國遠東的東方航天發射場會晤,互相致贈步槍,金正恩還參觀了飛機製造工廠。

相关图集:普京与金正恩会晤,为何约东方航天发射场?

普金会在哪里?:普京和金正恩见面的具体地点之前一直保密。本周三答案揭晓,两人并没有约在莫斯科或者符拉迪沃斯托克,而是选择在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举行会谈。这是疫情爆发后,金正恩的首次外访。
东方航天发射场是什么地方?:这里是俄罗斯为减少对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依赖兴建的发射基地。它距离俄罗斯和中国边境不远,2016年投入使用。普京曾多次到访发射场,去年4月他曾在这里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面。
失败的探月使命:俄罗斯上月在此地进行了一次失败的登月发射。俄罗斯航天机构表示,“月球25”登月探测器出现技术故障后已在月表坠毁。这是1976年之后,俄罗斯首次开展登月使命。图为发射升空前,俄罗斯科学家对“月球25”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去年4月,俄乌战争爆发不久后,普京就宣布将重启"月球"探测器计划。他说:"俄罗斯必须应对好太空的挑战,从而在地球上受益。"
为卫星而来?:根据韩联社报道,普京和金正恩在会谈前一同散步,并共同视察了发射场的俄罗斯“联盟-2”号运载火箭发射设施等。被问及“俄罗斯是否会帮助朝鲜研发人造卫星”时,普京表示,这就是两人在此相聚的理由。他说,金正恩特别关注火箭技术,朝鲜正在努力研发其优秀项目。
妹妹随行:金正恩的妹妹金与正也陪同哥哥访问俄罗斯。韩联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李炳哲,中央军事指导部部长朴正天等军部高官也陪同出访。
发射弹道导弹:虽然金正恩正在进行外访,但平壤还是在周三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韩联社援引统一研究院资深研究委员洪珉指出,朝鲜在最高领导人出访期间发射导弹尚属首次,这展现出朝鲜在领导人出访期间依然维持军事备战态势的信心。
坐火车出行:金正恩是乘坐火车进入俄罗斯边境城市哈桑火车站,然后再次启程,前往东方航天发射场的。金氏王朝的领导人出行都不愿意乘坐飞机,他们认为飞机容易发生事故,容易遭到袭击。金正恩也延续了这个传统,2018年他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见面时,他先乘坐火车前往北京,再从北京前往河内,耗时几十个小时。图为2019年初金正恩到访北京。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北韓成為俄羅斯的重要盟友;據韓國政府估計,北韓從去年開始陸續派了大約1萬5千人赴俄參戰,而且運送了彈道飛彈、火炮等大量軍事裝備,幫助俄國繼續攻打烏克蘭。

九三閱兵與「普金會」登場之際,俄軍繼續空襲烏克蘭西部和中部地區,自2日晚間起出動超過500架無人機和20多枚飛彈。普丁3日在北京的記者會上總結4天的訪中行程,談到俄烏和談的可能性。普丁聲稱如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去莫斯科,他就願意舉行雙邊會談,但同時又對這種會議的意義表示懷疑。對此,烏方稱無法接受在莫斯科舉行領袖峰會,質疑俄國根本沒有談判誠意。

「獨裁者聯盟」

金正恩這次到北京參加九三閱兵,是他14年的統治之中,第一次參加大型的多國活動,也是他首度與習近平和普丁三人同台。此前外界猜測三人是否會在北京舉行領袖峰會,但三國政府皆未證實。

社群網站上,普丁、習近平、金正恩,還有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並肩走在紅毯的畫面引發熱議,被形容為「獨裁者聯盟」。台灣的衛城出版社今年初出版了普立茲獎得主安愛波邦(Anne Applebaum)知名著作《獨裁者聯盟》(Autocracy, Inc.),封面照片恰好也是這四位領袖並肩行走,跟九三閱兵的現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因而引發網友討論。

有專家認為,北韓、俄羅斯和中國領袖站在一起,雖然傳達出三個獨裁政權決心共同抵抗西方壓力的訊號,但由於這三國領袖的政治議程與優先事務仍有落差與分歧,因此他們之間可能只是權宜的結盟,尤其實力較弱的北韓可能是變數。

9月3日,金正恩稱替普丁付出是「兄弟義務」。

美國特洛伊大學(Troy University)首爾分校國際關係學者品克斯頓(Dan Pinkston)向DW指出,北韓建國領袖、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在1970、1980年代也曾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挑撥離間」,利用中俄之間的利益對立來替北韓政權爭取更好的條件。

品克斯頓認為,金正恩「很高興能受邀」參加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的這場閱兵式,因為這顯示他已經達到「被接納為平等夥伴」的階段。他指出,金正恩替普丁「做了很多」,包含派兵為俄軍作戰、提供裝備等等,「所以他顯然認為自己應該獲得相應的回報」。

除此之外,品克斯頓認為金正恩也希望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如今他對中國有所怨恨,希望開發多元夥伴,這從金正恩角度看來是明智的,但對習近平來說令人擔憂」。

品克斯頓說,「中國不希望北韓跟俄羅斯走得太近」。金正恩可能會向習近平暗示他與普丁關係靠近,迫使習近平提供其他的好處,來維持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

DW駐東京特派記者Julian Ryall對此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选项党政客克拉出庭:对中国助手间谍活动一无所知

Ben Knight
2025-09-03T14:22:31.314Z
克拉作为证人出庭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三(9月3日),选项党政客克拉(Maximilian Krah)在法庭上表示,自己是从媒体报道中才获悉,在欧洲议会办公室的这位工作人员存在间谍嫌疑。克拉说,自己事先并未受到有关部门的警告。

“我从未收到德国或欧盟有关部门有关这一危险的警告”,克拉说道。他曾于2019年到2025年3月任欧洲议会议员,如今则是德国联邦议员。

克拉称,欧洲议会的安全审查“十分彻底”,因此他当时以为“不会有事”。

在审理中,联邦检查院指控被告Jian G.多年为中国政府从事间谍工作,并且情节特别严重。8月开庭时,Jian G.的律师曾否认对其当事人的一切指控。

数百份文件

Jian G.取得德国国籍。他被控自2002年即开始为中国情报部门工作,为其提供了数百份文件,包括部分敏感文件。作为克拉在布鲁塞尔的助手,Jian G.利用这一职务获取信息。

此外,Jian G.也被控收集了有关选项党领导层的信息,如该党主席魏德尔和库帕拉的“立场”。

此外,他也被控刺探在德国的中国反对派和异见人士的消息。检方称,Jian G.加入了几个异见人士的Telegram群组,装作政府批评人士,与其取得联络。

克拉在法庭上表示,在欧洲议会就职时,其办公室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被告Jian G.均可进入克拉的个人账户,这包括电子邮件、日程和文档。克拉称,他讨厌这些行政事务。克拉称,这些内容的查阅整理都是其工作人员的任务,“以便我可以脱身去处理政治事务”。

克拉早年曾为Jian G.的贸易公司当过律师。在法庭上,克拉被问及为什么会雇佣Jian G.作为助手。他表示,这是由于Jian G.开进出口公司的实践经验及其语言能力。克拉在欧洲议会时曾任外贸委员会成员。

Jian G.今年8月5日开庭之际

克拉本人也受到腐败调查

2024年4月,Jian G.被拘捕曾引发舆论哗然。当时,克拉是选项党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首席候选人。Jian G.被拘捕后,克拉将其辞退。今年2月,克拉在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成为萨克森州的选项党直接代表,从而进入联邦议会。

Jian G.的一名涉嫌同谋是中国女性Yaqi X.。她承认自2023年起向Jian G.提供了有关莱比锡/哈勒机场的航班、货运和乘客信息。当时她在物流领域工作。检方称,她尤其提供了关于联邦国防军军车、部队、战斗无人机的运输信息。

克拉本人则也是德累斯顿总检察官办公室的调查对象。他受控洗钱以及作为欧洲议会议员收受贿赂。克拉受控收受来自中国的资金。他本人则向媒体否认相关指控。周三在法庭上他未就此表态。

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中国专家奥尔贝格(Mareike Ohlberg)不愿就本案具体内容作出评论。但她表示,总体而言,过去曾有案例,中国情报部门试图影响欧洲政界人士,使其对中共更为友好。她同时表示,北京试图利用欧洲议员这一信息渠道,也是可以想见的。

“如果我是中国政府,我也想知道欧洲议会的内部情况,如果我与欧盟磋商的话我应该知道什么——有趣的背景知识。长远来看,试图影响特定的政策,以及合乎中国利益的叙事方式。”

奥尔贝格同时表示,北京可能会利用收集到的异见人士信息向其国内亲属施压。

克拉本人过去对北京持友好立场。2019年他前往中国时曾访问一家华为的研究中心。克拉在其脸书页面上为其辩护说:“将华为妖魔化,是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原因;安全忧虑仅仅是借口。”

据DW看到的一封信函,克拉也曾试图说服选项党的联邦议会成员重新考虑对北京的强硬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专访:中国新式武器对美、日、台军事部署是巨大挑战

德正
2025-09-03T14:16:36.432Z

德国之声:北京举行的阅兵仪式上,展示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是首次出场的新武器?

舒孝煌:应该这样说,就是其实在过去的一些报道,或者是一些军事演训、武器测试里面,有些东西多多少少都有出现过。或者有些武器是其他的衍生型,所以它其实并不完全算全新。但是这个阅兵呢,是首度把这些武器装备在公众面前展示出来。

在6月份宣布要大阅兵的时候,曾经有说明说,这次的武器特别展示所谓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新域是各种不同的作战领域,那跟美国的multi domain这个有点像,就是包括陆海空、太空、网络,但是在中国大陆呢,它多一个东西叫做认知域。那新质呢?其实指的就是新科技,包括AI,包括网络电磁、匿踪无人系统等等这些新式的科技。

军事秀肌肉:九·三阅兵将展示哪些武器?

德国之声:今天在观看阅兵式展示的时候,您注意到了哪些特别的武器装备?

舒孝煌:我自己特别关注的,一个是有很多无人机。而且这些无人机就是全匿踪设计,就是它整架飞机完全是平展的翼型,有一些过去曾经展示过,有一些是第一次展出,例如说飞鸿97 (FH97)。网络上有人说,这个是所谓的中程僚机,意思是说,有人战机可以操控这个无人机,然后让无人机在前方执行比较危险的任务,例如说情报监视侦察或者说是打击敌人的防空网或者执行空对空任务等等。美国也在发展这种类似的概念,那这些会不会用到AI的技术?我相信一定会。

这个当然对于周边国家的空防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第一个它很难侦测,因为它就是非常好的匿踪的设计,有点像美国的B2或者是B21轰炸机一样,它是采用全翼型的设计,机身上几乎没有任何死角会反射雷达反射波,让雷达会很难侦测。当然这对周边国家,包括台湾,包括美国在这边的部署还有美国的盟国,像日本的空防系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鹰击20高超音速导弹

第二个呢,就是有展出了好几种所谓的鹰击(YJ)系列的飞弹。就是所谓的反舰飞弹的意思,有些是所谓的极超音速武器,像里面的YJ17跟YJ10。那YJ21呢,它是东风21反舰弹道飞弹的可以搭载在飞机或者是搭载在舰上的版本,它是专门用来对付美国例如航空母舰打击群,或者是像美国在关岛这些地方的。它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弹道会飘忽不定,传统上面用来对付弹道飞弹的防御系统会很难去拦截这种这种极超音速武器,那这个对于美国的反飞弹防御系统乃至周边这些国家包括台湾,包括日本等采用美式飞弹防御系统国家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个部分是空中。在空中有歼15T跟歼35海军型,有人提到这个是新一代海军的航空兵力。我们知道中国目前有两艘航空母舰,山东号跟辽宁号,第三艘福建号已经下水测试,可能今年年底会正式服役。这个歼15T,是中文的“弹射”的意思。歼15T被认为是可以配备在福建号上面。因为福建号跟山东号或辽宁号的飞机弹射方式不一样,可以用电磁弹射系统,另外当然歼15T它机上有全新的航电系统,作战能力会比旧的歼15要优异很多。那除了歼15T之外,歼35海军型,它是全匿踪的设计,等于是解放军的类似美国海军F35C的一个第五代的舰上兵力。

我相信周边国家,特别是台湾会特别关注,会担心航空母舰的部署。因为传统上,(台湾)西部在台湾海峡这边面对解放军,那东部通常会作为我们的后方。舰队跟飞机可能都会到东部进行所谓的战力保存。(对方)航空母舰假设部署在东侧,并且能够在舰上发射这种远程的对陆地打击的武器,就有可能对台湾在东部的传统部署方式,造成一个很大的威胁。考虑到有好几种鹰击系列的反舰飞弹,或者是对地武器,如果能够搭载在这个歼15T上面的话,当然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东风5C洲际战略导弹

德国之声:之前外界关注的还有洲际导弹这样的大型核武。

舒孝煌:有看到一些补充的画面,也是记者朋友提供给我的,那里面有几个新鲜的东西。一个是东风61,它是一个超长射程的弹道飞弹,能够打击上万公里。这表示说它向全世界宣称,它的核武打击能力已经无远弗届。但是说实在,我们不是太确定它的战略意义是什么。但是它其实说明一件事情,美国过去在中共军力报告里面,对于中国的核武能力的担心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首先核弹头可能会增加,但是相应来说你的投射能力必须要能够增加,那它这次展示看就包括东风61这种极长射程的弹道飞弹。

另外还有一种JL-1型,它叫做惊雷,这个飞弹其实很有趣。其实网络上面曾经有人拍到过轰六轰炸机,带着一型新型的飞弹,当时大家认为是东风21D的空射型,用来执行反舰任务,那现在看起来呢,它拿这个飞弹呢,拿来当做核子弹头,再给它一个新的型号叫惊雷一型,是空射的核弹头的飞弹。那这个表示解放军的空军也会具备有核子打击能力。

美国和俄罗斯都有核武“铁三角”,就是弹道飞弹、空中轰炸机跟战略核潜舰。但是解放军在空军这个部分一直都是空白,他的国防白皮书里面也没有给空军这种核打击的角色。现在就表示说,空军终于在核打击上面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说这个惊雷一型号,它的射程可能看起来并不是太长,但它有能力搭载战术核弹。就是说,它对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的部署,可能会是一个大的威胁。

另外当然还有这种大型的无人水下载具、无人直升机等等,那这些其实都是所谓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无人系统可能搭载这种智慧化作战能力的这样一个展现。

战斗机列队表演

德国之声:中国官媒每次都强调,参加阅兵的这些新式武器都是自产,并且在现役中。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

舒孝煌:因为一直都有人在批评,说这些武器系统的有些关键技术可能会受制于西方国家,像包括发动机,甚至可能受制于俄罗斯。

第二,认为很多武器系统的概念可能是抄自美国,甚至是用各种方式,例如收购西方的公司去获取这些科技,或者是透过商业间谍等等。比如匿踪无人机被议论比较多。那这次展示有好几型,例如说飞鸿97等等。我相信,他想洗清这种外界对他的批评跟疑虑,表示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全国产化全自主的技术,没有依赖西方国家。因为在这个美中科技战贸易战的时代,如果对中国的一些技术上面进行卡关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科技发展,那他认为说现在不会了,因为这些技术完全都能够自产,国防发展上面不会受影响。

其实我们的观察,绝大多数来说的确是这样,没错,就是他过去的一些发展,可能是受惠于各种来自西方的商用的技术、军用的技术,但是隔了十多年,他应该也有能力运用这些技术去消化去吸收,然后发展自己的能力。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穿越回60年代?她真的做到了!

Kitty Steiner的生活仿佛定格在20世纪60年代。从她的复古住宅和经典的大众甲壳虫汽车,到她的复古美发沙龙和音乐事业,她以令人惊叹的细节和热情,重现了“摇摆的六十年代”。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凯蒂(Kitty),以及她的人生。

德国总理梅尔茨:普京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战争罪犯

德正
2025-09-03T13:37:12.394Z
梅尔茨:“我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普京。”

(德国之声中文网)近日,德国总理梅尔茨(又译默茨)在接受ProSiebenSat.1电视台采访时说,俄罗斯总统普京“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战争罪犯”。梅尔茨明确表示:“他(普京)就是战争罪犯。” 因此,不能对他做出任何退让。“我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普京。”

克里姆林宫方面周三(9月3日)回应表示,德国总理梅尔茨就乌克兰和谈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当”言论应该被无视。

梅尔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普京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理由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更不用说与乌克兰签署和平协议。

梅尔茨说:“这个理由必须由我们来创造。军事上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但在经济上是可以实现的。”

他表示,必须确保俄罗斯无法再能够维持其战争经济。“我指的是经济枯竭,我们必须共同促成这一点。”梅尔茨指出,这要通过对那些仍然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或企业征收关税来实现。

克里姆林宫否认俄军在乌克兰犯下任何战争罪,同时还表示,国际刑事法院在2023年对普京发出逮捕令的做法“令人感到愤怒”。国际刑事法院指控这位俄罗斯领导人犯下了从乌克兰绑架数百名儿童的战争罪。

正在随同普京访华的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被问到对梅尔茨提出的“日内瓦应作为乌俄和谈地点”的建议有何回应时,佩斯科夫表示:“梅尔茨最近几个小时发表了许多不利的言论,因此目前很难考虑他的意见。”

当被追问他指的是哪些言论时,佩斯科夫回答:“关于我们总统的言论。”

此外,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批评了梅尔茨的言论。扎哈罗娃认为德国根本没有能力令俄罗斯陷入“经济枯竭”。

“真正会枯竭的恐怕是德国吧,梅尔茨先生。”扎哈罗娃说道。

相关图集:十年谈判路 乌克兰战争今存希望?

阿拉斯加作舞台:特朗普、普京直接谈判:本周五,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美军基地会晤。特朗普称这是试探性接触,乌克兰和欧盟则警告必须维护其根本安全利益。过去十年来,和平努力曾屡告失败。
在克里姆林宫和谈:默克尔、奥朗德赴会普京:2015年2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克里姆林宫会晤,就终结乌克兰东部战事磋商。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2014年4月起,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支持下的分裂分子在顿巴斯战斗。
五国元首在明斯克:希望缓解局势:新明斯克协议(或称明斯克协议II)签署。2015年2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普京、默克尔、奥朗德以及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白俄罗斯首都合影。新明斯克协议旨在缓和乌克兰东部战事。明斯克协议I约定的停火仅维持很短时间。
“诺曼底模式”:泽连斯基初访巴黎:明斯克协议未能终结冲突。另一项外交努力同时进行:自2014年7月,德国、法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就所谓“诺曼底模式”谈判。这是在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发起的。2019年12月在爱丽舍宫的会晤中,新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与会。
日内瓦峰会:拜登、普京针锋相对:美国、北约、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继续展开紧锣密鼓的谈判回合。2021年6月16日,拜登自上任后首次当面会晤普京。拜登强调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与主权。普京则否认对乌克兰东部紧张局势负有任何责任。
紧急视频会议:拜登警告普京不要侵略:鉴于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拜登与普京于2021年12月7日举行视频会议。拜登警告莫斯科如果入侵乌克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后果”。不过,拜登同时强调美国不会派出军队。
战前最后一次外事访问:肖尔茨在克里姆林宫:德国尝试缓解局势。2022年2月15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前往克里姆林宫会晤普京。仅五天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势。普京在电视讲话中仅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这次会晤是战前最后一次直接外交接触。
土耳其斡旋:促成粮食协议:2022年3月,在土耳其斡旋下,乌克兰与俄罗斯代表团多次在伊斯坦布尔直接和谈。尽管未能达成停火,但土耳其促成一项粮食协议的签署,保障乌克兰通过黑海的出口。之后双方交换战俘。
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一致支持乌克兰:2023年7月,北约在维尔纽斯举行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问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次会晤旨在强调北约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白宫口角: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争执:2025年1月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为确保其支持,泽连斯基访问华盛顿。然而,2025年2月28日在白宫的会晤却发生争执,并且是在镜头前。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不感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疑问。
冯德莱恩在基辅:欧盟强调支持乌克兰:2024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她强调欧盟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吉达的和谈:沙特提出新动议 :2023年8月,4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吉达举行会晤。俄罗斯未受邀请。2025年3月,沙特王储萨尔曼会晤泽连斯基,讨论沙特的调停角色以及人道、经济合作。
出人意料的会谈:泽连斯基、特朗普在圣彼得大教堂:2025年4月26日,教宗方济各葬礼之际,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会晤。二人事后表示,15分钟的单独对话“很有成效”。
通往基辅的政治快车:彰显团结:2025年5月9日,一辆特别专列驶向基辅,专列上是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刚就任三天的德国总理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也前往乌克兰。其共同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是“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野蛮非法的全面侵略的明确信号”。
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2025年6月,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西方盟友未能彰显出团结一致。会后也没有共同声明。泽连斯基未能按计划与特朗普会晤。
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的调停:2024年11月,特朗普任命房地产大亨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为总统特使。维特科夫多次前往莫斯科会晤普京,最近的一次是2025年8月6日。维特科夫被视为特朗普多年的亲信,但他的任命也引发质疑。
阿拉斯加峰会前:默茨邀请泽连斯基:周四,默茨在柏林与泽连斯基会晤。目标是,发出明确信号,反对以乌克兰领土做交易。泽连斯基警告普京不可信。默茨强调,领土问题不能绕过乌克兰决定。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