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茨称“城市面貌有问题” 被批“种族歧视”
2025-10-18T14:01:02.301Z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早些时候,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 又译“默茨”)访问了位于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就在前一日,他还在埃及出席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主持的中东和平计划签署仪式。原本一场轻松的访问,却因一句话引发争议。
行程包括乘坐游船沿哈弗尔河巡游——这条河连接德国首都柏林与波茨坦——以及参观一所幼儿园。访问进展顺利,直到一场简短的记者会。
梅尔茨被记者问及内政部长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主导的强硬移民政策,以及极右翼民粹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民调支持率上升的问题。
AfD在九月底的勃兰登堡州民调中获得了34%的支持率,远高于执政的社民党(SPD)。
梅尔茨在回答中语气肯定地说,自他5月上任以来,赴德难民人数已经下降,“但我们的城市面貌中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内政部长正在推动大规模的驱逐行动。”
反对派强烈批评:言论涉嫌“种族歧视”
梅尔茨所说的“城市面貌中的问题”究竟指什么?他指的是饱受住房短缺与高失业率困扰的城市地区?还是指那些移民人口比例高、比德国乡村地区更具多样性的城市社区?
虽然尚不清楚所指为何,但这番言论引发了德国反对派政党的猛烈批评,甚至连他所在的中右翼基民盟(CDU)内部也有异议。
据新闻社周五报道,来自反对党绿党的数十名议员联名致信梅尔茨,要求他就这番“带有种族歧视、歧视性、伤害性、不体面”的言论,向受到种族主义和边缘化影响的人群公开道歉。
信中写道:“这些人有的是在德国生活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但却仅仅因为他们的外貌、出身或名字,就否认他们的德国身份与归属感。”

绿党主席费利克斯·巴纳沙克(Felix Banaszak)表示:“当总理以所谓‘城市面貌’为依据推论出更多驱逐的必要性时,他发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信号。这种说法既不尊重人,也极其危险。” 绿党曾在去年五月前仍为执政党,如今已进入反对派阵营。
左翼党议会党团领袖瑟伦·佩尔曼(Sören Pellmann)敦促梅尔茨道歉:“这显然是不当的表述,不仅不合时宜,还在我们的民主中扎下一根刺。”
萨克森州长支持梅尔茨:应“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也有政界人士为梅尔茨辩护。萨克森州州长、同属基民盟的米夏埃尔·克雷奇默(Michael Kretschmer)表示:“报纸上充斥着各种暴力报道,而我们后来发现,有些人其实是依法应被驱逐出境的。”
他强调,仅仅减少入境人数还不够,德国还必须努力“维护我们的标准与价值观”。
这是否意味着,正如克雷奇默暗示的那样,梅尔茨特指的是那些自2015年以来抵达德国、主要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难民?
柏林市长:问题不能归咎于国籍

柏林市长凯·韦格纳(Kai Wegner),同为基民盟成员,但多次与梅尔茨发生意见不合,他在接受《每日镜报》(Tagesspiegel)采访时表示:“柏林是一座多元化、国际化、开放的城市,这一点自然会反映在城市面貌中。”
他补充说,柏林的确存在“暴力、垃圾和犯罪问题”,但“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某个特定国籍是错误的”。
政府试图“灭火”,称外界“过度解读”
德国政府显然也意识到梅尔茨此番言论造成的尴尬处境。政府发言人施特凡·科尔内利乌斯(Stefan Kornelius)周三出面试图平息争议。梅尔茨的声明是针对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吗?他表示:“我认为大家过度解读了。总理只是表达对新政府移民政策新方向的支持——而且,他是以党主席身份发表这些意见的,这一点他本人也明确说明了。”
梅尔茨不仅是德国总理,同时也是保守派基民盟的党主席。科尔内利乌斯补充说,梅尔茨一贯强调,移民政策“不应成为排斥的手段,而应实现对移民有序管理”。
“城市面貌”一词并非首次出现
引发激烈争论的核心仍在于“城市面貌”这一用词。梅尔茨是否有意使用,还是无心之语,仍无定论。但事实上,巴伐利亚州州长、基社盟(CSU)主席马库斯·索德尔(Markus Söder)在九月底接受《慕尼黑信使报》(Münchner Merkur)采访时也使用过类似表述——当时他呼吁德国应加强将难民驱逐回阿富汗和叙利亚的行动,以改变德国的“城市面貌”。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