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强国不依赖外国?
2025-10-14T11:47:37.789Z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的评论以“无法妥协的中美贸易冲突”为题指出,中国限制出口稀土、美国提高关税,这恰恰说明了两个超级大国多么地相互依赖,也恰恰说明这场冲突极难化解。
“美中之间的冲突绝非因为领导人一时心情不好,而是有着自洽的逻辑。经济上,美中两国相互依存,但在政治上,两个国家又都需要对方的衰落来证明自己。双方都无法真正摆脱这种矛盾局面。”
“事实上,这场贸易冲突毫无经济意义。关税从来不会只伤害对手,它也会伤害自身经济。单纯是宣布新的贸易壁垒就已经能导致投资停滞、让供应链变得更加脆弱。周一的全球股市就深刻证明了这一点。”
“前几轮的关税谈判表明,最终双方都会受损,全球贸易的很大一部分也会随之损失。可是华盛顿和北京非但没有跳出这一循环,反而继续按照国内政治的逻辑做出反应。因此,为了展现强势,双方牺牲了经济理性。但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并不只是争吵不休的美国和中国,而是所有人。”
作者接着指出,美国需要中国的产能以及原材料,中国则需要美国的销售市场以及高科技部件,但是在当前政治氛围下,两国都无法公开承认这种经济相互依赖,只能陷于寸步不能退让的僵局。
“华盛顿的主流观点是:中国想要打破美国的科技主导地位。而在北京眼中,贸易冲突就是美国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崛起的证据。在如此剑拔弩张的局面下,承认彼此依存会在国内以及国际层面上带来致命后果。”
“美国自视为无可争议的全球霸主,中国则视自己为新兴强国,在忍受了百年屈辱之后不再需要西方。在这种叙事下,双方都没有承认依赖对方的余地,不论这种依赖是否存在。可是,经历几十年全球化而发展起来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不能靠行政命令或者几句口号就在一夜之间被切断。”
“当然,这场争端也关乎未来科技主导地位、势力范围以及原材料的获取。这些冲突点本可以像过去一样,通过妥协让步至少部分得以化解。但是,这到头来也是一场关乎自我形象的斗争。中美这两个强国都深陷‘只有不依赖别人方才称得上强者’的理念之中。在糟糕的年代里,这种理念会让全球贸易付出惨重代价。”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中国妄图主宰全球贸易,西方必须觉醒”为题,认为中国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堪称对西方的羞辱,而这其实是西方自食其果。
文章注意到,从12月起,任何含有超过其总价值0.1%的中国重稀土产品,即使交易地点远离中国边境,也必须获得北京的许可。中国商务部解释称,北京希望确保稀土不会最终流入外国军工产品,从而被用于损害中国的安全利益。
“这项措施将对工业品贸易造成严重后果。比如,一家德国中型企业若想向一家瑞士中小企业交付高性能磁铁,就需要获得中国当局的批准。全球贸易将需要许可证,而颁发许可证的人就在北京。新的限制措施无疑是一种羞辱。中国政府过于自信——因为西方国家一度天真地让自己越来越依赖来自中国的关键原材料。这种局面必须结束。”
作者指出,一国政府无法对在其国内没有分支机构的外国企业进行罚款,但是却可以暗中威胁釜底抽薪;这种长臂管辖的手段,中国人显然是从美国学来的,就像华盛顿阻止荷兰光刻机厂商ASML将产品卖给中国那样。
“但与美国管制芯片行业的措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会波及成千上万家工业企业,而芯片行业的整条供应链仅由少数几家企业主导。稀土几乎无处不在,它不仅仅用于军工,也用于手机或者吸尘器。很难想象中国商务部到底如何能够对如此广泛的应用领域实施完全控制。”
“但中国最新举措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任何不遵守北京规则的人都无法再从中国获得原材料。这必须给西方敲响警钟。政客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警告西方国家对中国日益增长的依赖性,却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西方各国政府必须进行投资,确保关键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能够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否则,如果北京将来控制西方的贸易,可千万别感到震惊。”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