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据报考虑放松对中国进口的限制 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原材料依赖

据路透社报导,三位政府官员透露称,印度商业部和一家政府智库正推动放松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部分关税和非关税限制。他们承认印度的工业和出口增长日益依赖中国原材料。
上述消息人士称,他们正寻求采取的措施包括允许一些产品的反倾销税到期失效,同时考虑对皮革和工程产品等国内产能仍有限的行业所用原材料降低关税。
新德里正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平衡与华盛顿和北京的贸易关系。华盛顿已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另一方面,北京直到今年早些时候才开始放缓对印度包括化肥在内的关键商品的供应。
今年8月,印中两国同意加强商业联系,两国正努力重建因2020年边境冲突而受损的双边关系。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印度政府和业界正在形成共识,在与华盛顿谈判达成协议的同时,印度需要调整其贸易政策,包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另一位官员称,印度商业部和政府智库、“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在部际会议上都支持业界提出的降低原材料进口关税的呼吁,并指越南等国以零关税进口中国原材料,这对印度制造商而言是不利的。
不过,该官员亦称,最终关税削减决定权在印度财政部,并指中国原材料价格下跌提振了苹果智能手机、药品、化学品和工程产品的出口。印度商业部尚未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为响应行业需求,印度商业部上月将质量控制投入品的预先授权期限从180天延长至18个月,从而缓解了关键中国原材料的进口压力。
印度9月份从中国的进口额增长逾16%,达到110多亿美元;2025年前9个月,进口额达到91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约800亿美元。印度商业部数据显示,出口额小幅增长至约150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有利。
另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称,印度政府也不会对前轴梁、驾驶部件和高强涤纶丝等产品延长反倾销税。然而,在接到当地投诉后,印度贸易救济机构已对来自中国的起重机、墨粉盒和太阳能电池等进口产品启动了新的反倾销调查。
该官员表示,“这并不是要放弃自力更生的政策,而是要认识到经济增长需要全球投入——而中国仍然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印度在多个领域对中国关键物资的依赖日益加深。
总部位于德里的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创始人斯里瓦斯塔瓦( Ajay Srivastava)表示,目前印度91%的刺绣机、92%的锯片、72%的逆变器和一半的UPS系统都依赖进口。据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的数据,印度近90%的抗生素、硅片、平板显示器和80%的笔记本电脑也从中国进口。
第二位政府消息人士称,受电子元件、化学品和工业投入品进口增加的推动,2024年印度贸易逆差将达到近940亿美元,并可能在两到三年内扩大至1200亿至1300亿美元。
这位高级政府顾问透露称,新德里方面还在考虑根据国家安全风险最小的情况,逐案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他指的是一项收紧来自与印度接壤国家,主要是中国的外商投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