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今在京召开 学者料科技自立自强成「十五五」重点 但会有人事大变动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今(20日)天起,一连四天在北京召开,主轴原是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五五」)布局,但会议前夕发生军队九名高层被「双开」和调查一事,令外界关注会议焦点会否转到人事布局。熟悉中共运作的学者预计,四中全会重点在经济的主轴不会变,将确立科技自立自强的方向,再巩固总书记习近平的权力和地位;但亦有评论认为,习近平正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料全会将有新一轮人事调动,但高压下难以达标。
《人民日报》在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日,在头版以《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为题,报道四中全会将讨论明年展开的「十五五」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文章强调,「十四五」使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五五」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丶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独立政治学者陈道银向本台表示,「十五五」规划的方向,必定是四中全会的讨论重点,因为「十四五」规划将于今年完结,在时间和实际上都必须要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定调,让明年两会时,可以公布新政策的细节。他指出,即使在四中全会召开前,军中高层被整肃引发揣测,但会议的议程早已制订,党有党的纪律,不会因为其他事件而影响已编上日程的讨论。
陈道银:会议前夕整肃显习近平掌绝对权力 难望会议有意外
他表示,四中全会是中共的会议,在这些政治精英眼中,中国现时已很强大,如何让中国追赶丶甚至超越西方才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在这种思维下,四中全会会确立如何以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思维,做到科技自立自强自主,预料会公布如何动用国家之力,在科技发展上加大投放,使中国能在某些领域的成绩,能抢先西方国家。
陈道银认为,若四中全会能把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构思,变成政策执行工具,足以显示习近平在党内的地位巩固。因此,在会议前夕出现大幅整肃解放军高层的事件,只是进一步展示习近平有绝对的人事任命权力,可以随时提拔任何人和随时让任何人下台。他又说,现时党内的气氛与1976年时已大不相同,四中全会不会出现外界期望见到的「意外」。
夏明:习可能人才欠奉 全会将有人事调配
虽然习近平继续掌权,但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局面是习面临人才欠奉的问题。他指出,除九名军方高层外,包括前外长秦刚和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内,已有多名中央委员会下马,单是要填补中央委员的出缺,估计已最少要 17人。而根据来自北京的消息,解放军今年最少有近百人落马,在这种大规划整顿和调整人手以致干部人才崩塌的前提下,习近平再如何想于未来五年落实统一丶经济起飞和超越美国等三大目标,为自己继续连任制造合法性,也会出现无人可用的问题,制度上和人事上难以配合习近平的鸿图大计。所以他相信,四中全会会有新一轮的人事调配。
夏明表示,官方虽表明四中全会将公布「十五五」的规划路向,但以去年的三中全会为例,会后公布出台多项的经济政策,不能收拾房地产丶中央和地方的债务问题等多个烂摊子,无助补救中国经济出现的短板,故即使四中全会为科技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指明新方向,也会因人才和经济资源的缺乏而难以做出成绩。
他又说,习近平若继续用整肃和施压的方法,向下施以「军令状」,试图迫出好成绩,只会适得其反,引发体制内的进一步内耗,不会为中国走出经济和外交困局带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