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为什么不能失守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泽连斯基的身影。11月4日,乌克兰总统出现在俄乌正在拼死一搏的波克罗夫斯克战场看望士兵。随后,他在社交媒体写道,“我来到波克罗夫斯克前线,在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1军亚速军团指挥部,慰问我们的士兵”。
根据总统府发布的照片,泽连斯基特别会见了亚速军团指挥官普罗科彭科,这是一位响当当的传奇人物,曾是亚速钢铁厂保卫战的指挥官之一,该钢铁厂是2022年被围困的马里乌波尔市乌克兰抵抗力量的象征。
泽连斯基出现在这里,他想告诉世界,波克罗夫斯克仍在乌克兰手中。该城俄罗斯称之为“红军城”,是顿涅茨克地区的门户,该地区2022年俄罗斯入侵不久后大部已被吞并。三年来,普京一直希望把整个顿涅茨克拿在手中,然而至今没有实现。
数月来,俄罗斯集中强大的炮火攻击,并数次宣布乌克兰已经投降,然而,乌克兰还在奋力抵抗,前线将士们深知,万一波克罗夫斯克失守,顿涅茨克州两座最大的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洛维扬斯克将岌岌可危。
俄军在进攻,乌军在防守,顿涅茨克地区的这一战略要地正成为双方激战的战场。这场战役意义重大,因为普京不仅想以此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优势,更想以此向整个欧洲展示俄罗斯的实力。
这里展开的是一场血战,人们通常听到的都是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上占据主导,似乎忘记了战争本质上是人的较量。在乌东战略要地波克罗夫斯克,俄军与乌军,为争夺每条街道、每栋建筑、每个街区血战。
莫斯科的胜利宣言显然为时过早,意在动摇乌克兰军心。不过,乌军承认在该市陷入困境,俄军前沿部队成功地以小分队形式突入波克罗夫斯克,通过破坏行动和定点袭击企图扰乱城内5500名乌克兰守军的阵脚。
乌克兰军队已派遣增援部队,特别是特种部队,以遏制俄罗斯的推进,并于11月3日宣布取得初步胜利,收复了该市北部三座村庄。在这场攻守大战中,无人机无疑很重要,特别是为双方前沿部队提供补给作用不可替代,但这归根到底是一场城市街巷战,首先是人的比拼。
这座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城市一旦落入俄罗斯手中,俄罗斯入侵者将会在绵延千余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加速推进。最重要的是,莫斯科希望在可能的停火谈判前控制尽可能多的领土。正是普京的这一极端立场导致上月与特朗普的会晤计划告吹,这一计划的核心是要求乌克兰放弃整个顿涅茨克地区,遭到乌克兰拒绝。
然而普京只要认为自己能在军事上赢得这场战争,他就不会停手。但是他的部队蚕食乌克兰领土的速度太慢,不足以产生决定性影响。这就是普京下死令要求俄军攻克波克罗夫斯克的重大原因。
然而问题似乎远不止于此。根据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IFRI)11月4日联合其他欧洲智库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俄罗斯构成持久威胁,其动机源于敌意和对欧洲安全架构的根本分歧”。
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托马斯·戈马特在报告引言中写道:“无论战场上的战局如何发展,俄罗斯政权都在强迫欧洲陷入一场注定会持续下去的对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波克罗夫斯克正在发生的就远远不是一场遥远的冲突,而是关乎整个欧洲大陆安全的一次考验。
如此,欧洲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直面现实。报告说,“欧洲国家具备必要的潜力,即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专长,足以在2030年前应对俄罗斯的挑战——前提是展现出政治意愿。”
在军事层面,尽管欧洲军队在空军、海军、网络和太空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但专家指出:“俄罗斯凭借其火力和兵力规模,在陆地作战领域具有很大优势,而欧洲军队完全不适应此类冲突。”因此,欧洲必须“加快努力弥补人员和能力缺口”,特别是在弹药储备、远程打击和防空领域。
俄罗斯陆军兵力约为55万人,而“截至2025年,30个北约和欧盟成员国中有20个国家的专业陆军兵力将低于1.5万人”。该报告指出,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主力部队将主要由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六个国家提供。
戈马特总结说: “应对俄罗斯的最佳方式是支持乌克兰并弥补关键军事短板”。”但他警告:“如果欧洲人不能保持团结,如果他们面临美国撤军和乌克兰战败的局面,俄罗斯与欧洲直接对抗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