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旅行志|古老与年轻的墨西哥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结束了一个十分忙碌的阶段,在成为candidate 并且结束了我在data science department 的第一节课之后,我终于有时间来做一点自己的事情。按照我对自己生活的规划,我最近的时间主要投入在学术、技术和体能训练三个方面,作为我创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newsletter 也会继续按照以往的频率更新。之前有不止一位朋友来催更了(笑),在此要谢谢大家的厚爱!

看了上一期newsletter 的朋友们应该记得,我之前跳票了一段时间的newsletter, 主要是因为我去墨西哥城市蒙特雷(Monterrey)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这个城市在国内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很多朋友可能没有听说过,然而它却是墨西哥的第三大城市,也是2026年世界杯的举办城市之一。蒙特雷位置上十分靠近北边的邻居美国,因此也是墨西哥许多跨国企业和大型公司的所在地,尤以工业制造业闻名,充满了年轻与活力,可以说是一个墨西哥版的深圳。

这次的旅行说来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这是我第一次到非英语国家旅行,我其实一度很担心语言问题,去之前还问了我去过很多国家旅行的好朋友董董应该怎么办,她的回应是一般说英语没有问题,然后我就被坑了(笑),蒙特雷会说英语的人口比例是很小的。但奇妙的是,我发现即使语言不通,我还是可以跟当地人简短地交流,而且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地人如火的热情。其次,因为我这次实际是去处理一些个人事务,因此我去的城市并不是旅游城市,与古老的墨西哥城和风景绝美的坎昆不同,蒙特雷更加接近墨西哥人的日常生活。这期newsletter 就给大家讲讲我在蒙特雷的旅行见闻。

初识墨西哥:山川、热带、烟火气

从地理上来说,美国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广阔的平原。打开美国地图,你会看到除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外,美国大半个版图都处在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之上,中央大平原孕育了粗犷务实的美利坚文化,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棉花田可以说是美国最为典型的乡村景色。美国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它成为一个地广人稀,人均资源保有量丰沛,农业生产发达的国家。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美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没有中国那么大,但是可耕种土地面积却要大得多,这不得不说是美国的一种幸运。从这次旅行的飞机上我拍摄的照片,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一下美国广袤的平原。

平原面积广阔的美国大地

群山之中的墨西哥

然而当飞机进入墨西哥境内时,一切的面貌都改变了。大地的起伏开始明显起来,一条条的山脊在中美洲的大地上绵延起伏,蜿蜒盘桓。作为一个从小在山区长大的孩子,我内心升起了许多的亲切感,也越来越兴奋起来。

从飞机上走下,扑面而来的是低纬度地区炎热的夏日气息。与海拔超过2000米的首都墨西哥城不同,尽管处于山地,蒙特雷的海拔只有500多米,无法抵消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带来的强大热力,因此夏季通常还是比较炎热的。蒙特雷的海关规模很小,只有两个窗口,而且过关速度非常快,看得出来这不是一个外国游客经常造访的城市。

出了机场打上车,我突然就闯进了城市生活的烟火气中。之前提到,美国的特点是地广人稀,这就导致美国除了特大型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通常都比较安静,即使是像罗切斯特这样的纽约州第三大城市,在国人眼里也绝对是宁静的乡村生活了。而蒙特雷不一样,我到的时候刚好是傍晚时分,路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酒吧街欢歌笑语,便利店里人来人往,推着餐车的小贩炸着热狗,夜生活的序幕才刚刚开始。这让过了太久乡村生活的我十分激动(笑)。

美食:不止有tacos

说起墨西哥的美食,最有名的当属玉米卷饼(tacos)。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tacos 都是被简化过的版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在当地原有的风味。作为最早驯化玉米的地区,拉丁美洲人民在发明不同的做玉米的方法上发挥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在墨西哥,进了任何一家餐厅的门,首先送上桌的是一大碗免费的玉米片,很多是餐厅自己制作的,又香又脆,一般会配红色和绿色两种辣椒酱(salsa)。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除了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以外,另外两个特别能吃辣的地区就是印度和墨西哥。墨西哥的辣跟中国传统的香辣不同,它没有经过炒制或者晒干这样的程序,直接磨成辣椒酱,所以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辣椒本身的清香。本川渝口味可太喜爱这样的零食了!

而墨西哥的tacos 也有很多的配料可以选择,玉米饼里面夹的肉从美洲优质的牛肉到海鲜都可以选择。几个烤得香喷喷的玉米饼,卷上肉质细腻的牛肉、洋葱、土豆、香菜,再配上一碗开胃的红豆酸汤,简直就是天上的美味。除此之外,墨西哥还有传统的烤羊排,有各式各样的海鲜,种类丰富的热带鸡尾酒。如果你是一个吃货的话,墨西哥真是一个很难踩到雷的美食国度了。

活力蒙特雷

与很多人印象中充满了毒品和黑帮火拼的墨西哥不同,现代而又年轻的蒙特雷展现给世人的是另一番景色。首先蒙特雷的治安几乎是整个墨西哥最好的,街道广场安保力量很充足,能够看到很多执勤的警察,而我观察,当地警察也没有主动索贿的行为,可以说十分有安全感,我在夜晚也能放心地出门。因为白天的日光太过强烈,天气十分炎热,所以蒙特雷群众都选择在傍晚太阳落山以后出门活动。我发现十分有趣的一点是,蒙特雷市政府将一个废弃的钢铁厂改造成了一个供人参观,了解城市工业发展史的博物馆,一条蜿蜒的人工河穿过城市,最终到达这个钢铁厂,而周边的厂区则改造成了一个规模很大公园。于是一到晚上,这个公园里就挤满了年轻人,跑步的、骑车的、滑轮滑的、滑滑板的,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是蒙特雷最具活力的原子。而从我在街道上的观察来看,蒙特雷几乎很少见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大多数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这主要是因为这里发达的跨国商业组织和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各种经历和背景的年轻人都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这里工作。在这样的城市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希望,一种对未来的笃定,对生活的热爱。

墨西哥艺术:被切断的历史与天主教艺术

在旅行的最后一天,我去了蒙特雷的墨西哥历史博物馆。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作者是加莱亚诺,从历史、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犀利地揭示了殖民者对拉丁美洲地区残酷的掠夺。拉丁美洲地区曾经创造了十分辉煌的古文明,例如我们熟知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至今人们依然可以在墨西哥找到玛雅部落的影子。然而,在欧洲殖民者的面前,这些辉煌的古文明是不堪一击的。一个文明已经跨入工业化,另一个文明甚至还没有完全脱离原始部落的形态。作为工业革命成果的坚船利炮和繁荣的资本主义对财富的极度渴望结合在一起,共同造就对广大被殖民地区的残忍掠夺。拉丁美洲富于矿产、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这种掠夺就更加疯狂。

殖民者带来的不仅有苦难,还有宗教。众所周知,基督教和天主教长时间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前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的力量统治着整个欧洲。西班牙殖民者把天主教带到了墨西哥,这种影响之深远,今天天主教依然是墨西哥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占据着墨西哥人生活的很大一个部分。从墨西哥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来看,这种历史反应在艺术创作上就是风格断层的出现。古代文明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作品通常把各种图腾、神兽雕刻成石雕或者绘制于陶器之上,技术粗犷而原始,反应的是质朴的信仰和比较原始的生活。然而,在西班牙殖民者到达拉丁美洲之后,艺术创作的主题迅速被天主教宗教题材所占据。所使用的材料也由之前的石、陶等变成了贵重的金银。艺术创作的手法由想象的、写意的迅速向写实的、极为精致繁复的风格转变。在这中间是缺乏过渡风格的。这种不自然,也是殖民主义粗暴介入的一个体现。

The magic state, the magic person

在newsletter 的副标题里我写了一句西班牙语格言,Escoge una persona que te mire como si quizás fueras magia, 它来自墨西哥伟大的艺术家弗里达(Frida Kahlo),意思是“选择一个看着你,就像看着魔法一样的人”。当人们欣赏魔术的时候,常常难以相信自己眼前的一切,那目光是赞美的、惊喜的,仿若奇迹降临世间。弗里达希望,人们可以选择对自己怀抱着如此欣赏与喜悦的一个人常伴于彼此身边。这是弗里达对浪漫的柔软希望,在墨西哥炽热古老的土地上,生命的热情与向往生生不息。

愿你能遇见魔法般的人,愿你能常常踏上魔法一样的国度。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9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7.5

书影音| 封建专制统治的遗响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许久不见,我完成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因此newsletter 跳票了两周(不要找借口)。第一件事是我成功通过了dissertation prospectus defense,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也是通过了qualifying exam, 因此获得了博士候选人资格,正式成为了PhD candidate. 第二件事是我因为要处理一些个人事务飞到了墨西哥,这是我第一次到除了美国以外的国家进行旅行。从旅程开始的前两天我就难掩激动之情,一路从芝加哥到休斯顿再到墨西哥北方的工业城市蒙特雷,我终于抵达了又一个未曾到过的国度。在墨西哥的见闻我也已经写了不少笔记,接下来几天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墨西哥旅行日志。

今天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是最近读的一些关于中国政治史的好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较少有机会可以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然而,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政治制度建设史的国家,历史上政治演变的遗产其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尽管经历了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探索,我们依然可以在今天的国家治理中感受到历史的回响。以史为鉴,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探知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以及统治者的治理逻辑,或许,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建设性的灵感,得到某些对于未来的启示。

这次我写了2本书:《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失》和《荣禄与晚清政局》。在开始正题之前我还想推荐一下刘瑜老师的新书《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本次newsletter 的副标题即来源于刘瑜老师的这本书。历史和理论相互映照,或许更能为我们照出现实表象之下的集体无意识与政治文化传承。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失》

说中国历史是一部充满了血雨腥风的政治动荡史并不为过,纵观春秋战国以来的封建统治史,人们能够很轻易地发现,战争、天灾、饥荒、权力的争夺、国家分裂、人民被压迫是常态,不仅仅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大分裂时期,在统一的中央王朝治下也仍然免不了战争。有的战争发起在中央与贵族之间,比如汉初的异姓诸侯王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清代的三藩之乱,有的是农民起义,例如陈胜吴广起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等,有的是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最为典型的就是两宋与辽、金、蒙古之间的战乱。除了战乱以外,中国古代的老百姓还面临着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尽管有租庸调和摊丁入亩这样的改革试验,人民需要为国家负担的经济和劳动力任务依然是非常繁重的。在这样的基调之下,少数中国古代的所谓治世就显得格外耀眼。在这些盛世之中,经济相对发展、政治相对清明、人民负担相对较小、人口有所增长,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表现,通常出现在王朝建立之后的几十年到一百多年之间。中国古代的盛世主要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其中长达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是时间最长的一个,堪称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巅峰。然而,盛世也逃不开历史的周期律,这些所谓的治世之下往往也掩藏着深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为接下来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种子。

张宏杰的这本《饥饿的盛世》就是挖掘康乾盛世表象之下封建统治危机的一本十分优秀的作品。这本书首先提到了盛世出现的两个主要的原因:盛世之前是乱世、封建统治者的个人能力。乱世这一点刚刚已经提过,盛世没有那么美好,之所以万古流芳,可以说“全靠同行衬托”,这里就不继续详谈了。康乾盛世持续时间之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皆是超人型皇帝,不仅仅富于雄心,而且拥有超强的个人才干、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康熙是清代上朝最为勤勉的皇帝,每天都要在乾清门御门听政,寒暑不辍,且每天处理完公务之后还要上课,到了万寿节和三藩之乱时也不曾停歇。雍正皇帝的勤奋大部分体现在现存的清代奏折之上。他在位13年,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御笔朱批,每天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民间甚至流传着其短寿是因为过分操劳所致的说法。而乾隆皇帝在其祖父和父亲打下的基础之上,完全获得了施展拳脚的舞台,执政63年,所有奏章亲自审阅,直到去世。有了这三个超人皇帝的野心、才华和精力,清代才有了长时间的康乾盛世。

与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读到的不同,这里我们十分强调统治者的个人性格和能力,而非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人之类的说法。这本书中提到,黑格尔虽然没有来过中国,却对中国式的专制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中国,皇帝应该是整个帝国那个不断行动、永远警醒和自然活泼的灵魂。假如皇帝的个性竟不是上述的那一流——就是,彻底道德的、辛勤的、既不失掉他的威仪而又充满精力的——那么,一切都将废弛,政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的状态。

这可以提示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不同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让统治者个人的特征传导到政治实践中的?或者说,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在国家的兴衰上更加依赖于统治者个人的性格与能力,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更大程度上限制个人因素对国家的影响?一个直接的答案或许是:专制统治更依赖于个人,民主政治对个人的限制更多。但是,专制和民主内部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例如,特朗普的胜选说明个人魅力在民主制度之中是什么特点?其对于移民的严格限制政策在拜登政府时期也没有看到放松的迹象,民主制度对于个人影响力的约束真的像想象中那么强吗?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乾隆盛世的危机体现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其实,盛极而衰的因素已经蕴含在了兴盛而起的原因之中:

极衰之世的大破坏,真是盛世出现的必要条件。中国传统王朝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压力,而大战乱则为新王朝解脱了人口压力,提供了兴起的舞台。

乾隆时期,中国人口出现了大增长,人口规模超过了三亿人,这既是治世的体现,却又导致了社会矛盾和危机。田地和粮食紧张,导致了土地租金的上涨,生活成本也随之上升。雍正和乾隆两朝为控制思想实行的文字狱剥夺了儒家士大夫的独立人格,将封建官僚异化成只知追求私利的奴才,从思想层面上破坏了腐败入侵的屏障,导致从乾隆五十年之后清代愈演愈烈的官僚腐败问题以更快的速度腐蚀着帝国的肌体。更重要的是,这种依靠人治的政治制度中,

没有内外条件的严厉制约,个人的英明与自制无法抵御环境的纵容与腐蚀。由胜而骄、由劳而逸,是人性不变的规律…… 纵观中国历史,盛世君主往往是英明与昏聩集于一身,理智与膨胀合为一体。他们既是辉煌的创造者,也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最高权力的终身制更加剧了这一影响:

最高权力终身制的一个最显著的弊端即是权力更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任期制下,权力交接有着规范的时间和程序,授与受者都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然而在专制制度中,你无法准确地预知老一代统治者何时去世,权力更替的时间更不能确定…… 所以中国历代以来权力交接之际,不是血雨腥风、诛族灭门,就是杯弓蛇影、疑云重重。

正是在这样不稳定的治理结构下,乾隆五十年之后,老皇帝逐渐耽于享乐,吏治开始废弛,腐败开始滋长。中国既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社会结构中也没有出现能够挑战王权的庞大中产阶级,于是王朝也就逐渐在太平盛世的表象下走向衰落,最终被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的过程。

《荣禄与晚清政局》

时间来到了清朝末年,经历了嘉道两朝的动荡,紧接着咸丰和同治两个皇帝的早亡不仅为王朝的命运笼罩上了一层不祥的色彩,也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实际权力掌控者慈禧太后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荣禄作为慈禧太后最为信任的权臣之一,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的。这本书说是荣禄宦海沉浮的记述,不如说是将其作为一个主线来梳理晚清重要政治事件。其中,我想重点说一说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也就是戊戌变法运动。

“百日维新“这个说法显然是借鉴了日本自明治天皇起的“百年维新”进程。1853年,黑船来航事件在日本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让其意识到东亚世界已经落后世界先进文明一段巨大的差距。加上外来的压力激化了社会矛盾,日本国内出现了变革的思想。在明治天皇和进步武士阶级的领导下,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末建立了维新政权,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军事、政治、外交、社会上全面建立了仿效西方的制度,国家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亚洲当时的经济和军事强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大正时期,甚至一度出现了极其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日本国力迅速增强的结果之一,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在甲午战争战败的影响与内部改革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也开始试图突破洋务运动的范围,在政治和经济上扩大改革的范围,这就是戊戌变法了。

学过中学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戊戌变法的结局是短命而亡。关于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阐释,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光绪皇帝在政治策略上的失误。前两天在我的好朋友董董的社群里,大家讨论了一个“分不清谁是自己人”的问题。董董举的例子是电影《教父》中的二儿子弗雷多。这个角色能力不足,内心自卑,却总是想要表现自己,想要真正做一些事情。在家族外人“温暖”、“亲切”地对待下,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家族才是自己一切安全、财富和地位的来源,他出卖了自己的家族,最后也被除掉了。中国历史上的光绪皇帝与这个角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光绪年纪很小就继承了大统,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姨母慈禧太后的权力荫蔽之下。光绪帝始终不得不顺从慈禧太后的权威,在对自己不断的压抑之中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他没有清代前期帝王的政治才能,却在内心之中渴望表现自己,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1898年,光绪皇帝长久被压抑的内心冲动遭遇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变革和社会要求,此时的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皇帝内心的渴望。维新派康有为就是这样的一颗火星:

康有为的奏疏言辞大胆犀利,正好契合皇帝急于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态…… 事实上,由于受到张、康的影响,年轻的皇帝求治心切,从身边廷臣身上,更多看到的是他们“守旧”的一面,君臣之间日益缺乏信任,嫌忌丛生,对政事的处理随之出现分歧。

这种不信任不断恶化,皇帝和廷臣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百日维新期间的很多变法措施缺乏制度上的衔接,引起不少京官的反对和批评”,到了后期,这种严重的分歧最后走到光绪意欲罢免礼部六堂官,超擢军机四卿的地步,已经开始动摇现有的权力结构。

事实上,在历史课本之中被描述为极端反动保守派的慈禧太后和荣禄在变法初期并没有对变法进行干涉,他们虽然不甚赞同,但是保持了默许。直到“光绪一诏罢黜六堂官这样的大动作,突然裁撤境内衙署造成大恐慌,慈禧才意识到,一旦皇帝乾纲独断,她精心挑选用以辅政的军机大臣根本劝阻不住。因此,采取断然措施制止皇帝作为便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被光绪认为是“守旧”的官员开始纷纷打着维护祖宗之法的旗号支持太后“训政”以中止新政。这些对于“训政”的支持原本是相对和平的,然而维新派人士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始联络袁世凯,秘密准备发动军事政变行动。

在选择立场的关键节点上,缺乏政治智慧和经验的光绪皇帝选择了康梁维新派,准备兵围颐和园,软禁慈禧太后。然而在老辣的慈禧太后面前,帝党幼稚的政治操作迅速败露,反被慈禧太后先发制人。戊戌政变之后,光绪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直到生命的尽头。

其实,作为拥有深厚政治势力,把持晚清政局的实权人物,也把光绪帝扶上帝位的人,慈禧太后本应该是光绪最应该依靠和拉拢的政治同盟。然而,他却让自己个人的情绪压倒了政治上的理性考虑,甚或说,他根本没有梳理出真正利益关系的智慧,以至于主动站到了慈禧太后的对立面上,加上激进的改革措施,最终导致了变法运动的失败。光绪的这一意气用事,分不清自己人和外人,不仅造成了他个人的命运悲剧,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戊戌政变之后,维新派基本被清理出了政治当局,保守派以绝对优势把持政权,这是清朝末年改革停滞,近代中国不断被列强侵略的一个原因。

旅行志|明尼苏达的山水与往事(下)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这次的newsletter 会继续上一次的主题,继续聊聊我在明尼苏达的旅行。上一次主要是在小城Duluth 的见闻,这一次希望与大家分享我参与越野赛的经历,以及美加边境上的大沼泽城(Grand Marais)。

山与水之间的越野赛

根据赛事组织方的建议,我这次把酒店订在了位于赛事的起点和终点的Caribou Highland Hotel, 这是其中一家位于卢特森山区(Lutsen Mountains)的度假酒店。卢特森山区在夏季的时候是非常好的避暑徒步度假区,而在冬季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滑雪胜地。从Duluth 开车到Lutsen 大约需要1小时40分钟,沿苏必利尔湖边上的61号公路一路北上即可,路非常好走,全程平均的时速可以达到65mile/h (约合100公里每小时)左右,时不时能看到美丽壮阔的苏必利尔湖的景色。

沿61号公路从Duluth 到Lutsen

许多人对超马越野赛有一个误解,觉得都是跑步,跟城市路跑的差别不大。然而这最大的不同在于超马越野是在户外的山区进行的,这些地方常常交通不便(也就不可能有城市路跑那样的救援车),天气变化快,海拔高等特点。这就是说,不仅补给站的密度会比城市路跑低很多,而且一旦出现了意外,外部救援力量很难及时赶到,你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有评估和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能力。参与户外运动,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大自然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跟国内和欧洲的越野赛不同,美国的越野赛没有强制装备要求,至多也就是个装备推荐。但是出于谨慎,我还是参考国内崇礼168 35公里组的强制装备清单准备了很多东西,包括带GPS 功能的手表,急救毯、求生哨、绷带、止血棉,出发前身上带了5个蛋白棒、2个能量胶和1升的饮用水。事实证明,山区的天气之多变,比赛当日山下的气温竟然只有区区的五六度,我可以说是在补给站一边狂吃一边喷白雾,不过这是后话了。

比赛前一天要在酒店附近领取号码牌和纪念品,就是在这时我得知比赛的路线进行了临时更改。根据组委会的说法,因为前段时间溪流涨水,冲走了一座桥下的石头,而这些自从1930年起就在那里的石头会很大地影响桥梁的稳固,出于安全考虑,第二天的比赛临时改成一个山头的loop,而我至少需要绕4圈才能完成25公里的距离。这件事起初对于我来说是有些沮丧的,毕竟,一条会充满趣味的路线变成了重复的跑圈,趣味自然就减少了很多。但是我也十分理解组委会,而且这样的决定应该是组委会专业性的表现。去年甘肃白银的事件已经是前车之鉴,任何低谷野外风险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赛道山顶的岩壁

比赛当天早上乘坐组委会的大巴到达山下,50公里组已经于我们25公里组之前提前1小时出发了。由于线路的更改,原本可能十分泥泞的涉溪线路变成了碎石遍地的道路。好消息是,全程必须要留心的湿滑问题不存在了,但坏消息是下坡的过程中一个不留神就踩上不稳定的碎石而崴脚的概率却大大增加了。事实上在第一趟下山的过程中我就遇到了冲坡摔倒而在路边治疗的人。这就要谈到户外运动与城市运动第二个重大的区别:户外运动是一个不断进行风险动态控制的过程。天气突变、摔伤、失温、环境突然变化(比如溪流水位突然上涨)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可能是比较难想到的。越野跑大神关雅荻老师曾经说过,放屁、磨裆和水泡是越野跑的三大难题(笑),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其他方面问题都不大。这个话糙理不糙,肠胃问题确实是极限耐力运动最常遇到了问题,在进行耐力运动时,肠胃因为供血不足是非常脆弱的,一个不小心什么东西没吃对就会紧接着上吐下泻,难受是其次的,由此造成的脱水是造成退赛的很重要原因。

完赛记录的背景图是从山顶远眺苏必利尔湖的景色

4个loop,3小时40分钟跑了28公里,爬升700米之后我顺利完成了比赛。为了维持比赛过程中身体储备的热量和血糖水平,可以说平时没借口吃的垃圾食品都在比赛过程中正大光明地吃了个爽,薯片、可乐、士力架、巧克力一个不少,有的还吃了不止一个。回到酒店旁边赛事组委会搭的帐篷里,我喝了这辈子最好喝的两碗热汤(笑)。我的首次越野赛经历虽然因为临时改赛道有点遗憾,却还是十分愉快的。

大沼泽城(Grand Marais)

曾经看到很多越野和马拉松的大神比完赛洗个澡就马上去浪了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等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发现人体恢复的能力确实是惊人的。我在连续进行了将近4小时高强度的耐力运动之后除了肌肉的疲劳疼痛其实没有感觉到太多的疲劳,而且也没有说疲劳因为激素的缘故而延迟到来,当天下午我的精神不错,于是在洗了个澡之后又开了大约25分钟的车带着小伙伴一起去了北边美加边境上的大沼泽城。

大沼泽城这个名字听起来给人一种野性粗旷的感觉,然而实际上这却是一个非常文艺的小镇。小镇坐落在苏比利湖边的一个港湾边上,咖啡馆、艺术馆、书店、户外用品商店、酒吧、餐馆一应俱全,每一栋建筑物的外墙都粉刷上了亮丽的颜色,粉色、蓝色、棕色…… 与港湾停泊的船只一起,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小小的童话镇。当地的几家画廊虽然小,却十分精致,除了精美的油画、版画以外,还有各色精巧的手工艺品。画廊均可免费参观,其中的作品皆可购买。

大沼泽城里的版画

喜爱啤酒的朋友可能知道,精酿啤酒的文化发源于美国,尤其是美国的五大湖区和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逆向而行,这些啤酒厂无论在世界啤酒圈子里如何著名,收到多少资本投资的愿望,也很少有向外扩张的欲望,而安于在当地的社区中兢兢业业地制作数量有限的啤酒。因此,到美国五大湖区旅行时,就十分推荐到餐馆和酒吧里喝上一杯当地独有的本地精酿。清香爽口的淡色艾尔,厚重的世涛,风味独特多变的印度淡色艾尔,果味浓郁的拉格……都融入了当地的性格。这次比较遗憾的是我是唯一的司机(笑),所以没能有机会在大沼泽城的酒吧里喝一杯,不过倒是在我们住的酒店里豪饮了几杯,又在附近买了一箱本地精酿回酒店边看电视边喝了不少。我的旅行重体验,既是疼在腿上,也high在酒里(笑)。

在大沼泽城吃的饭:融化了cheese的烤通心粉

这次旅行回来的路上在我曾经学习居住过的芝加哥转机,我特意选了靠窗的位置,又一次看到了壮美的密歇根湖和芝加哥城。这次旅行我非常愉快,期待下一次再出去走走的机会。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7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6.3

旅行志|明尼苏达的山水与往事(上)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最近两周因为外出旅行了一趟,更新频率没有最开始的那两周多些,有的朋友说都想要开始催稿了(笑),感谢大家的厚爱!最近我读了几本中国政治史方面的好书,接下来几天也会跟大家进行分享,但是这一期newsletter 我主要想讲讲我的这次去明尼苏达州的旅行。因为gmail 对于邮件大小的限制,这一次的旅行志会分成上下两期发出。

作为体验的旅行

我在22岁时就成了旅行狂魔,而且特别喜欢自己创造一些独特的体验—— 对于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在国内我也走过了北京的宫殿庙宇,青岛的海水浴场,上海的外滩,成都的春熙路。但是我最为津津乐道的,却是我在北京胡同口的早点摊坐了2个小时听北京大爷聊了很久的天(没有勇气尝试豆汁,但是我吃了烧饼和炒肝!),跟北京的网友面基撸了一下午的猫,在青岛的啤酒博物馆里喝了一杯一厂原浆,在上海的森兰绿地参加了我的第一次斯巴达勇士赛,认识了很多特别棒的朋友。在美国,上了博士的第一年我就去了洛杉矶、亚特兰大、迈阿密和纽约。我在洛杉矶做了志愿者工作,在迈阿密的Little Havana 跟着古巴大哥学抽雪茄,并且在Billy Holiday 当年驻唱的酒吧看了现场的演出,跟当时的约会对象坐在纽约布鲁克林公园的长凳上看人来人往。正在纽约州的驾照考下来,准备在更多地方走走看看时,疫情却突然而至,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再没有出过居住的纽约州。

这次去明尼苏达,我当然也不是仅仅去拍照打卡的,我报名了Superior Spring Trail Race 这个在当地举行的超马越野赛,参加了25公里组的比赛。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 是著名的五大湖之一,且是最大的一个,明尼苏达州就坐落在苏必利尔湖的西岸。这个以苏必利尔湖的名字命名的赛事现在分春秋两季举办,而且是著名的环勃朗峰超马越野赛(UTMB)的积分赛之一,办赛水平相当有保障。今年1月的时候我幸运地抽中了参赛资格,在学期结束和qualifying exam 之前的这一段时间,也就得以偷闲出去走走,重新开始我喜爱的旅行。

宁静祥和的后工业小镇德卢斯

因为越野赛的举办地通常都是在山区,所以这次我旅行的目的地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去的并非热门的大城市,而是山区和山区附近的小镇。明尼苏达州的首府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以北3小时车程的小城德卢斯(Duluth)便是我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对于Duluth 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山。从机场提车出来之后一路开到城里,正在准备进城的时候,一连好多个路口的连续急下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为司机的我有些紧张,但正在我们的车一路向下的时候,一幅壮阔又静谧的图景竟突然展现在面前,令和我一起同行的小伙伴惊喜不已。把车停到路边,拍下的这次旅行的第一张照片,便是这个坐落在苏必利尔湖港湾里的宁静小镇。

苏必利尔湖畔的小城Duluth

小城Duluth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时代,拥有大量铁矿,又坐落在黄金运输水道苏必利尔湖及其周边河流上的Duluth 就成为了资本家们趋之若鹜的地方。采煤工人和水手跟随资本来到这个小城,在这里修建了港口和火车站,又在这里成家立业,渐渐让这样一片荒凉之地有了烟火气息。

然而辉煌却不是永恒的,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发展与重污染、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曾经风光无两的五大湖区渐渐衰落了下去。锈带(Rust Belt)就是形容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后工业衰落期的这一地区的名词,这些城市大多坐落在五大湖附近,这里曾经诞生了众多美国工业巨子,比如洛克菲勒,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纷纷走向衰落。“锈”这一形容可谓贴切,这一次我在Duluth看到了退役的巨型货运轮船,看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火车站。走进Duluth 的火车博物馆,空气里还飘散着机油的气味,一切衰败的景象都诉说着这一地区曾经的辉煌。

退役的轮船William Irvin号
存放于Duluth火车博物馆的蒸汽机车

说句题外话,这一地区也是美国每次大选的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重要的摇摆州。锈带地区的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州,七十年代以后的工人阶级因为全球化和重工业的衰落,无法再复刻父辈那样的职业路径,许多人经历了惨痛的失业,甚至沦落为无家可归者。正是这样一个群体,在反全球化思潮的煽动下,再加上2016年民主党对于五大湖区重视程度不够,选举策略失误,在那一年成为了将特朗普选上台的重要力量。在曾经的荣耀面前,如今的衰败就更加令人感到挫败。蒸汽机车轰鸣声消失了,车轮不再转动,但历史的车轮却从不曾停歇,裹挟着无数的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滚滚向前。

苏必利尔湖上的灯塔

从中学时代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的发家史也是一部血和泪的历史,伴随着资本家崛起的往往是生如蝼蚁般的产业工人和其他底层劳动者的血汗。伴随着19到20世纪的工业时代,Duluth 附近的水域和河道也进入了越来越繁忙的货运时期。在我去旅行的5月,苏必利尔湖美丽而平静,清澈透明的湖水之下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映衬着远处的蓝天,呈现出一幅静谧的景象。然而,冬季的苏必利尔湖就没有那么温和了。1905年11月28日下午2点,在一次席卷美国北方的暴风雪天气之下,苏必利尔湖上突然刮起了阵风时速达70英里/时的狂风,伴随着暴雪,湖面的能见度急遽下降,到了夜里,漆黑的湖面上伸手不见五指,在没有雷达的年代,湖上的船只全都迷失了方向,无助地在湖面上任由风暴摆布。10个小时后,风暴终于停歇,但仅在那一个令人恐惧的晚上就有29艘船因为迷失方向撞上礁石或岸边的悬崖而沉没,船上的水手们都在这个夜晚永远地沉睡在了苏必利尔湖中。因为这一次惨痛的事件,美国国会通过预算,批准了Split Rock Lighthouse 的修建。灯塔在1910年投入使用,一直运行到1969年现代声呐和雷达技术取代其功能为止。

苏必利尔湖上的灯塔

在退出历史舞台后,这个小小的灯塔成为了明尼苏达州立公园的一部分供人们参观,静静地提醒着人们那一段历史。在这里我还想夸赞一下明尼苏达的这个州立公园。公园门票每辆车7美元,可以获得全天的通行证,但灯塔要另付12美元的参观门票。州立公园主要是以徒步路线为主,中间有很多非常成熟的徒步线路,短的两三公里,长的也可以在一天之内尝试十几公里,也有露营的营地,非常适合户外爱好者。我和小伙伴走了走其中的一些短途路线,沿途的自然风光很不错,路标清晰,手机信号一直有,完全不需要担心迷路,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在附近还有一些免费的观光点可以去,比如附近的Beaver Bay,是欣赏湖景和瀑布的好地方。

州立公园中的徒步小径

Beaver Bay 的小型瀑布

从Duluth 一路向北,经过了灯塔之后也就离我比赛的路特森山区(Lutsen Mountains)不远了,下一期的newsletter 就和大家分享我在Lutsen 山区跑越野赛和在大沼泽城(Gand Marais)的见闻。大家敬请期待!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6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5.29

随想录|体制外运动员的想象力

2021年和2022年,以超马越野跑、铁人三项运动和北京冬奥为契机,我突然间注意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主流体制内运动员的发展路径。如果说这种体制外路径在谷爱凌身上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文化和家庭背景上的偶然性,那么在国内出生成长的运动员身上,就实实在在的是某种更加现实的可能性的表现。中国中产阶级的整体规模随着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迅速壮大,在中产阶级本身追求更多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同时,他们对于下一代的培养也更趋向于多样化。在大众体育健康发展了这二三十年和这种家庭教育需求的催生下,国内也建立起了相当数量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营,其中不乏前中国男篮主教练王非、前花样滑冰世锦赛冠军陈露开办和亲自授课的业余体育学校。在奥运项目上,谷爱凌、苏翊鸣、张嘉豪、陈虹伊等运动员都通过体制外路径走向了世界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赛场。而中国运动员在非奥项目上的表现则更让我惊喜,苗浩、申加伸、向付召、赵家驹、贾俄仁加等体制外职业运动员则展现出了甚至是更加强劲的生命力。在极限耐力运动领域,中国大陆体制外运动员甚至已经站上了亚洲最强的水平。5月7日,苗浩在西班牙马洛卡的铁人三项赛中在全程大铁226项目上以8小时29分56秒完赛,打破了原来由日本选手保持的亚洲纪录。而去年举办的UTMB泰国站比赛中,中国选手向付召和赵家驹分别夺得了女子组和男子组的冠军并打破了赛道纪录。

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刚刚建立的年代,我们的国家、运动员和国民都怀着一种长久以来被压抑着的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驱策下,我们诞生了第一代来自于竞技体育的偶像,是中国女排,是扬眉剑出鞘的栾菊杰,是体操王子李宁。对于他们的纪实报导往往会着重描写那些艰苦卓绝的训练过程,决不放弃的拼搏精神。这样的主流叙事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甚至在今天的官方宣传中也依然能够看到清晰的影子。然而在2010年之后,这种状况悄然发生了改变。大杨扬在东京奥运会期间接受的一次访谈中谈到,她认为这个时代的运动员与她们那个年代相比,对于个人的自我表达更加鲜明了。这也印证了我的这个观察。

然而,个性的施展并不能摆脱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天赋在竞技体育对于成绩的严苛要求面前是非常脆弱的。根据《三联生活周刊》的长篇报导,谷爱凌早先并不是自由式滑雪这个项目中最被看好的女子运动员,相比起出生在滑雪运动世家的爱沙尼亚运动员希尔达鲁在早年的无限风光,谷爱凌并非当时世界的焦点。然而,不断曝出的丑闻和来自父亲的打压对希尔达鲁造成了极大的内耗,使得这个滑雪天才最后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潜力。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另外几位谷爱凌在北极星的队友,他们其实在早年都是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他们或因为父母离婚而失去赞助商,或因为遭到性骚扰而被迫退出了队伍,或因为伤病和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最终都成为了陨落的流星。相比起来,谷爱凌的母亲谷燕不仅在经济上提供了足以支撑她个人训练的支持,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谷燕也非常清楚什么是最能激励一个人的东西。我在早前的一篇微博里写道,一个人做一件事要获得成就,最关键的是起始阶段,起始阶段只要有兴趣和热情其实就能驱动起来,但是接下来最关键的则是链接各种资源,尽快形成正反馈循环。谷燕不经常对爱凌进行物质奖励,但是她却可以适时地与赞助商合作,也可以链接到优质的中国基础教育资源。要知道,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靠自己的实力赢得赞助商的青睐和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取得更优异的学业成绩是极大的激励和动力,这些都不是物质奖励可以比拟的。类似的,苏翊鸣的父母在他自己的选择上给予了很大的自主权,滑雪可以说是小苏自己主动的选择。在谷爱凌和苏翊鸣的身上,因为家庭条件优渥,在一开始家庭就没有在他们的身上寄托必须要用成绩来改善家庭条件的束缚。Shaun White 是一个偶然的幸运,但谷爱凌和苏翊鸣是必然里的幸运,他们在任何领域,都完全有可能实现同样高度的成就。因此,在某些项目上,我看到的是体制外的可能性依然会受到运动员个人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极大影响。

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来自于极限耐力项目。中国顶尖的极限耐力运动员大多都出自普通的家庭条件。这一方面是因为极限耐力运动在经济上的参与门槛较低,跟滑雪不同,像马拉松、越野跑这样的项目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开始练习,并不需要昂贵的雪板、私人教练和雪票。另一方面,由于耐力运动的运动寿命较长,年龄增长对于体能削弱的影响相较于技巧类和爆发类运动较弱,同时经验对于比赛结果的影响更大,这就让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经济基础的中年人们也有通过自己安排训练计划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近半马刚刚跑出打破全国纪录(未被承认)成绩的贾俄仁加,出生成长在青海的普通农民家庭,直到上大学都还没有进行过真正专业训练。刚刚在西班牙打破亚洲纪录的苗浩原本是体制内的游泳运动员和标铁距离运动员,从体制内退役之后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安排,而是转型成了独立的职业运动员,开始主攻半程大铁和全程大铁。原本是电影制片人的关雅荻虽然没有到达精英运动员的水平,但是在10年里参与了几十场超马越野跑比赛,并在2019年疫情爆发之前转项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跟随“青岛号”一路领跑积分榜,也为大众体育爱好者展现了新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疫情之前,大众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已经蓬勃发展起来,高水平的马拉松赛事已经需要抽签参加,北京马拉松每年的中签率甚至只有15%左右。作为大众运动员,我其实会鼓励大家把想象力更多往其他项目上放。公路自行车、铁人三项这样在城市里的运动自不必说,攀岩、徒步、超马越野跑、滑雪等户外运动也完全可以参与起来。比起在家跳操和在健身房做力量训练,我个人认为有一两个主项会极大地增加运动的乐趣,不仅仅让运动更容易坚持下去,也会拓宽自己的社交面,会让生活多一个支点。如果我们国家在民间运动这块继续现在的趋势,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体制外运动员涌现出来,站上世界高水平比赛的领奖台。而我们的叙事,也会从艰苦的训练转而向由热爱驱动的叙事转变。我相信这样的转变是更进步的。它是人生选择多样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个体超脱于生存需要,向着自我价值实现迈进的标志。

这里分享B站上关雅荻老师的纪录片《雅荻跑世界》第二季UTMB的上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其他单集观看。Happy workout!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5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5.18

书影音|论美国的民主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的博士生,我在微博这样的公开舆论场域却甚少谈及政治和政治学相关的话题。一来是自觉学术还未精通,也担心学术内容对于非学术圈内的朋友们来说过分枯燥,二来是因为中文网络舆论空间较为有限。我思考过在微博和公众号进行政治学相关内容写作的可能性,但是除了做一些文献综述以外,没有找到其他适合进行写作的内容。而在文献综述上,已经有很多前辈做得十分好了。然而,newsletter 作为一个有别于公众号和微博写作的传播方式,为我进行相关的写作,尤其是深度内容的写作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我将在这里尝试长书评和部分学术综述内容的写作。

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今天的newsletter 是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的读书笔记。托克维尔是19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法国第二共和国时期的众议员和外交部长,《旧制度与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是他最为著名的两本政治思想著作。托克维尔出身于诺曼底的大地主贵族家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完成了法律学位的学习后成为凡尔赛法庭的见习文官,于1831年被派遣到美国考察监狱制度。在此期间,托克维尔游历了美国的各州各地区,详细地观察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且于1835年发表了《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于1805年出生,他生活的时期正好处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对于民主制度的探索时期。点亮人文和民主之光的启蒙主义思潮和频繁更迭的政权让人不禁思考思想的炬火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为何。尽管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已经形成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政治思想,在实践中却屡屡失败。而美国对于民主的实践之成功,让托克维尔看到了理想的民主自治政体实现的范本。由于政治制度的设计涉及的方面颇多,我在这封newsletter 当中只选取其中的2个角度:财产继承与民主、利己主义与制度设计来进行讨论。

我初读《论美国的民主》是在刚刚上大学本科的时候,它与《非理性繁荣》和《罗伯特议事规则》一起成为了我作为一名大学新生面对崭新世界时候的思想起点。那个时候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论美国的民主》中对于民主制度设计的论述,只对其中关于专制主义政体与民主政体之比较的内容有粗浅的理解。如今时间已经过去近10年,我在美国生活也已经有4年的时间,重读《论美国的民主》,我蓦然理解了这本书中每一页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洞察力。所以在这篇newsletter 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财产继承权与民主制度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制度得以实施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公民之间的平等。即不存在拥有绝对财产和权力优势的贵族阶层。北美殖民地因为在最开始就是由有产清教徒于新英格兰地区建立,因此拥有摆脱欧洲封建统治下贵族阶级和其他阶级差异的天然土壤。然而,财产的继承却是可能对民主制度产生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圣经 马太福音》中说到:“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这一名词的由来。通过继承权而产生的财富两极分化是集权政治产生的重要物质根基。托克维尔敏锐地注意到:

(财产)由所有子女平分,便会产生两种效果。有必要将二者加以区分,尽管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由于继承法的实施,每个财产所有人的死亡都会引起一场财产革命。不仅财产的主人换了,而且可以说财产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财产在不断分割,不断缩小规模。

这是继承法的直接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它的有形效果。因此,在法律规定平分遗产的国家,私人财产,尤其是地产,必然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如果让这种法律自行运转,它的效果只在很久以后才显现出来,因为只要子女数量不超过两个(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平均每家子女也不过才三个),子女平分了父母的总财产之后,并不比其父或其母穷。

在一些民族,继承法以长子权利为基础,地产经常能够完整地代代相传。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家族精神以某种方式通过土地得以具体地体现。家族代表土地,土地代表家族。家族的姓氏、起源、荣誉、势力和德行通过土地永世流传下去。土地既是往昔不朽的见证,又是未来珍贵的保证。

可以说,托克维尔认为平分财产的继承法是社会相对平等的一个保障。在这里我联想到,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度、清代初年的三藩实际上就是后一种继承法的体现。这种继承实际上都给中央集权的中华政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诸侯国享有比西方贵族更加强大的权力,这种权力体现在政治、军事和财政权力上面,而不仅仅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权益。诸侯国与流官统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职位是否为嫡长子继承制。与西方不同,从西周开始,中国的权力继承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政治权力先于经济权力。而嫡长子继承制是保障政权平稳交接和过渡的一个必要的措施。这一点可以从元代的统治看出来。元代的统治者汉化程度低,没有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结果是导致内部政治权力斗争频仍,最高统治者更换频繁,内耗非常严重,致使整个王朝历经11位君主但统治却只持续了108年。然而在嫡长子继承制之上分封诸侯国却往往会给中央政权带来挑战,无论是春秋战国、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的反叛还是清朝的三藩之乱,无不体现于此。然而,相比于平和的修改继承法,中华文明往往是以暴力清除隐患,之后才是改变继承法,采取分而化之的策略,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仅仅通过平分财产来避免马太效应的发生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实际上,美国是目前发达国家中不平等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最显著的便是种族不平等(这在托克维尔的时代尚未成为一个问题,关注到这个问题,以及由这个问题引发的民权运动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财富与收入不平等。首先,现代社会中每个家庭生育子女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最为极端的例子就是我国的计划生育制度。由于每个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他们继承父母财产的比例也就更高了,通过分而化之来实现平等的追求也就更难实现。一些国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收取高额的遗产税。高额遗产税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对于真正的豪商巨富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合理避税的途径也颇多,实际上并未真正限制这一阶层的财富代际传承。

比有形资本更难以突破的是文化资本(social capital)的代际传承。文化资本指的是在家族内部传承的人脉关系资源、教育资源、思维方式、信息渠道、行为举止等非物质的资源。如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区隔》一书中指出的,真正实现阶级垄断的是文化资本和教育资本的垄断。哪怕仅仅是对于一幅照片是实用主义还是艺术层面的理解,或者说是审美品位,都能成为区分不同阶级的一种隐性的标准。在Alesina et al. (2022) 的论文研究中也发现,即使是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接近30年的极端的政治运动和财富的绝对平均化运动,一旦改革开放和引入市场化机制,解放前相对社会阶层较高的精英家庭有更大的概率重新回到原阶层,而在此发挥作用的便是文化资本——政治运动可以剥夺财产和抹平财富上的差异,但是文化资本却无法被夺去,它依然在家庭内部进行着传承,最终还是能在适当的社会环境下发挥其分化阶层的作用。

近几年,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阶层固化”现象,对于社会流动性减弱的抱怨也在日益增加。除了用“鸡娃”、“润”等词来宣泄情绪,我想,进一步追问什么划分了真正的社会阶层,阶层流动性减弱的原因,以及什么是好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可能是更有益的思考。

把利己主义融入制度设计

利己是人的天性,社会制度设计上如果与大众的利己心产生了矛盾,那么便只有短命和采取高压专制统治两条路可以走。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政体不把人们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天然倾向纳入到制度设计中,就必然会走向极权专制或者自动消亡的道路,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最后的结局就是这两者兼有的一个典型例子。政治高压给个体制造的是比放弃自己利益更大的损失,而与个人利益相违背的做法无法激发出创新创造的强大力量,一旦政治高压手段因为受到外部威胁而变得脆弱,就无法避免地走向墙倒众人推的境地,最终致使这个制度在与其他制度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失败。在无政府的丛林社会,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经常是相互矛盾的,公地悲剧和负外部性这样的经济学概念正是在描述这样的现实。政治制度或公权力扮演的角色就是修正这一矛盾,使得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统一。

托克维尔指出,在民主主义所诞生的平等之下,个人主义的种子尤其容易成长起来,最终损害公共利益。这是因为在过去的贵族政治(在中国,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专制集权主义政治或父权政治)之下,人们通过家族关系、阶级关系相互联系起来,至少在一定的小范围内形成了对公共利益的保障,使得个体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依然可以找到庇护。我国的一些地区对于宗族和传宗接代的偏执,就是这种社会规范在思想和社会领域的一种惯性使然。但在民主的社会,家庭和阶级的属性都被弱化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代替了原来来自于家族的责任,人们的情感纽带天然地会变得松弛。这个抽象的论述其实很容易找到现实的例证,只要看看中国和日本的大城市里离群索居的年轻人们的生活就可以了。他们在社会上学习工作,完成既定的义务,也能方便地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不需要与他人打多少交道。这也是技术进步和制度让个体之间更趋于民主社会理想中的平等身份的一种体现。

那么在托克维尔看来,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一起来的呢?他认为,政治自由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方式:

美国人通过自由来克服平等造成的个人主义,而他们成功做到了。

美国的立法者认为,要治疗社会机体在民主时代自然生成的一个如此有害的疾患,单靠在全国实行代议制是不够的。他们认为应该让国内各个地方都享有政治生活,以便给公民创造无限多的共同行动的机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彼此是互相依靠的。

这是极为明智的做法。

全国性的大事仅由几个公民操持。这几个人也只是隔一段时间才聚首,而且往往后来便见不到面了,彼此之间没有持久的联系。然而,如果地方性事务由当地居民来管理,那么这些人总是可以保持联系,甚至必须要互相熟识,互相讨好。

由此看来,美国广泛存在的地方自治,甚至小团体自治是将个人主义的利益统一到公共利益中的关键。在今天的美国,这种自治传统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在各种社区(community)之中,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议事会(board),决定从道路修缮、外墙粉刷到预算使用的大小事务。为了进行议事会的选举、投票和议程,居民们往往需要进行频繁的接触和合作,邻里之间也就建立了十分亲密熟识的关系。美国政治设计中的这种自治倾向也反映在抽象自治团体的运行之中,美国的学术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与国人熟悉的学术制度不同,美国学术界从上到下的权威并不仰赖于政治力量对治学权力的授予,而是来自于一种奇特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制度。一篇学术论文是否能够发表,一个大学的院系是否要吸纳一名新的教员,该教员是否有资格获得终身教职(tenure),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同行评议过程而确定下来的。美国学术界每年亦会有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除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也是增加在同行之中可见度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学术诚信等方面的监督和审查,也不依赖于行政力量,而是仰仗于由各种各样的委员会(committee)来进行自我监督。

透过这样广泛存在的自治制度,美国的民众不得不与自己的邻居、同行进行密切地交往和合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不是天生与人亲善,而是在这种政治制度之下,与人为善才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可以说,这样的基层广泛自治不仅在民主制度和现代生活方式之下创造了类似于宗族的亲近关系,还限制了个体人性野蛮和黑暗一面的肆意表达。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4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Erika Qi

2022.5.19

训练志|立夏就要玩迷你铁人三项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这是newsletter 创立以来的第一个训练日志。和理性思维的部分不同,我的训练日志希望能做得轻松一点。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意识到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发现大家却常常苦于无法坚持。其实这里最大的误区是把锻炼当作一件苦事。体育运动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很能释放自我的事,越早能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也就越早能够养成运动的习惯和爱好。所以训练志的目的,我是想告诉大家运动的好玩之处,陪伴大家一起动起来。每一期训练志的末尾,我会附上这次日志期间在户外运动所看到的美好风景。

5月的第一周,完成了5次训练,共计约5小时。项目包含城市路跑、泳池游泳和室内单车。

这周四立夏,我自己凑了一个迷你铁人三项玩了2小时,虽然游泳和骑车都是在健身房里完成的,但还是觉得充满了乐趣(笑)。国内大部分朋友熟悉的铁人三项是奥运会距离,也就是triathlon, 包括公开水域游泳1500米,骑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但其实世界更主流的铁人三项运动是Ironman (真・铁人),这是真真实实的极限耐力运动。全程大铁的距离是公开水域游泳3800米,自行车180公里,跑步42.195公里(马拉松距离),因此也被称作140.6(按照英里算)或226(按公里算)。半程大铁被称作703,是上述距离减半后的比赛。每年在夏威夷的KONA会举行Ironman 世界锦标赛,因此KONA也就成为了铁人三项爱好者的圣地。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在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铁人苗浩在西班牙的马洛卡铁人三项赛上以8小时29分56秒打破了亚洲纪录

周六照例是进行了一次长距离训练。耐力运动长时间的特点会放大一切的影响因素,即使是微小的改变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周六虽然清空万里,却刮起了9米/秒的大风,平时能够轻松跑完15公里的路程,周六的早上我却感到非常吃力,直到后半程才意识到风力的影响,最终只完成了12公里。但是我一般不会在数字上面苛求自己,速度和距离都只是参考值。我更多地从训练目标上检视是否达到训练目的。通常周末的长距离训练并不追求配速,而是让身体适应长时间运动的感觉。

转型耐力项目其实是最近的事。我的身体条件在耐力运动上其实没有什么优势,无论从我的肌肉类型还是体型上看,我都是非常典型的爆发力型运动员。事实上,在大学毕业以前,我基本都是参加篮球、跳远这一类对瞬时力量和身体对抗性要求很高的运动为主。然而从去年开始,我开始改练耐力项目并完成了首半马。这是因为爆发力项目的运动寿命是比较短的,受年龄的影响很大,在20多岁时到达巅峰以后,爆发力运动的能力会发生断崖式的下降。而耐力运动则有较长的运动寿命,非职业运动员的巅峰成绩通常在40多岁时达到。为了能够在未来几十年里维持我的运动爱好,转型耐力项目也是我的一个选择。

耐力运动最后的比赛其实不是最难的,最难的部分是日常的训练。日常训练是一个拆分的过程,总目标拆成月目标,月目标拆周目标,周目标拆到每天的计划。与大众健身最大的不同,耐力训练周期内的每一次训练是相互关联的,第一天的训练强度如果上的太大,第二天的运动表现会受到影响。为什么说耐力运动实际上也是耐心的运动,因为从长期看,训练计划的consistency 是影响最后训练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一次训练里过度追求效果,但是体能无法支持后续的训练,导致训练效果波动太大。

耐心运动这一点也会反映在比赛策略上。城市马拉松最重要的策略是保持配速,保持配速的关键就是一直留有余力。两周前我参加了我们村举办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尽管我知道这一点,可是因为赛道起伏比较大,我依然低估了后程保持配速的难度,经过三个上下坡之后,在16公里处我的心肺被拉爆了,整个人几乎要跑崩。

游泳训练。我注意到游泳训练频率下来之后我的食欲减少了很多(虽然并不少,笑)。游泳训练对于储备能量的消耗挺出乎我的意料。游泳看起来强度不大,但是因为水温低于体温,并且有一定的流动性,带走了很多体温,所以身体为了维持体温会消耗额外的能量。这也就是很多人游完泳会感到饥饿的原因。

分享运动途中偶遇的风景: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3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大家一起动起来吧!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5.10

书影音| Give me darkness and I will cherish the light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这一周有许多朋友订阅了这个newsletter,而且订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对此我非常感动。我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朋友希望一起一路同行,共同分享这个世界的精彩。我在感恩的同时也更感到了责任和动力,我希望这个newsletter 可以一直带给大家安慰、启发和探索世界的热情。

这是newsletter 创建以来的第一个书影音专栏文章。原来没有newsletter 的时候,我一直为如何与他人分享我观影读书的所思所想而感到烦恼,虽然也常常与几个熟悉的朋友分享,但表达欲强烈如我,就总是有过分打扰别人的担心,也总觉得不尽兴。现在有了newsletter 也就有了一个更好的做记录和分享的途径,甚是一件乐事。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朋友们都经历了情绪上的抑郁。标题上的这句话,是我从这周观看的一个vlog里摘录的,希望它能够给大家带来安慰。

纪录片

极限登山系列纪录片:14 Peaks, the Alpinist, 《无尽攀登》

最近看了3个极限登山运动的纪录片,Netflix 出品的14 Peaks 是记录尼泊尔人Nims purja 在7个月内完成连续挑战14座8000米级以上的山峰的纪录片;the Alpinist 同样是Netflix 出品,记录的是自由式攀岩(徒手无保护)攀岩者的挑战和生活;《无尽攀登》是郭帆导演的作品,记录了68岁的夏伯渝成为无腿攀登珠峰第一人的全过程。

如果说我在这些纪录片里看到了一个唯一的主题,那必定是使命的力量。我不愿意用热爱或者梦想来形容,对于任何极限运动的参与者来说,那几乎不可能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充满着宿命感的生活方式。Nims Purja 为了加入英国特种兵部队,在一段时间里,每天凌晨3点起床,负重跑20公里,然后去上班,下班之后又去健身房进行锻炼,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6个月的时间。夏伯渝20多岁的时候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因为冻伤失去了双腿,40年过去,在3次试图攀登珠峰失败之后,依然每天坚持锻炼,准备第4次挑战无腿攀登珠峰,在68岁的年纪还可以做100个以上的引体向上。阿尔卑斯式登山者Marc 几乎没有个人财产,在这个时代他没有手机,跟自己的女朋友一起住在加拿大登山胜地附近的帐篷里,每天都进行着攀登。排除所有自身努力的因素,Nims Purja 和夏伯渝的伙伴为了筹集足够的钱(极限登山很昂贵,一次攀登就要花去几十万人民币),都把自家的房子抵押了出去甚至卖掉了。Nim Purja 更是在当年中国境内的希夏邦马不开放登山的情况下,通过社交媒体发动世界各地的人们给中国政府写信求情,硬是说动了当地政府,批准了他在当年攀登希夏邦马峰的请求。这一切的一切,居然是为了一个既充满了痛苦,又随时可能置性命于危险之中的极限运动。如若不是一种宿命般强大的力量驱策着,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很难为这样的行为找到行动的理由。

极限登山运动,极限不仅在于人的身体,不仅在于缺氧的环境,最主要的是极限在精神。攀冰是登山运动中的一个种类,Marc 经常在冬季去攀冻住的瀑布。跟岩壁不一样,冰瀑常常是在几周之前才冻起来的。如果说有哪项运动是对人类勇气最大的挑战,我认为一定是攀冰瀑,以及冰川和岩壁混合的山体。它不像是蹦极,只需要一瞬间的勇气,它需要你在保持冷静和理性,合理分配体力的同时,去信任一个几周之前还不存在的东西。

在极限耐力运动中,放弃和冗余是两个最特别的智慧。夏伯渝在访谈中提到第3次冲顶失败的过程,那一次已经到了离顶峰仅有94米的地方。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遭遇了暴风雪,能见度很差。那一次艰难的决定下撤,是考虑到即使能够登顶也很可能在下山过程中遭遇危险(可参考1996年珠峰登山事故,见《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夏伯渝说:“陪伴我的五个向导,他们都才20多岁,我不能因此置他人于危险之中。”同样的,即使是Marc 这样最富冒险精神的自由式攀岩者也没有在第一次攀登Egger的时候就登顶,而是选择了在暴雪之后下撤。这让我联想到去年5月发生在甘肃白银的超马越野赛事故,在那场事故中,因为赛事组织方没有把冲锋衣作为赛段的强制装备,导致了21名选手因为失温遇难。甘肃白银这个赛段的海拔达到了2200米以上,已经接近高原独立天气系统范围,加上赛道几乎完全裸露,没有植被,其实失温的风险是完全应该在赛前就预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及时退赛和赛前装备的冗余就显得格外重要。放眼全球高水平的超马越野跑赛事,退赛率一直都是比较高的,退赛也是选手的正常选择。我们的文化往往强调主观能动性,却不太提及对于客观风险的评估,尤其是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往往下山比攀登到顶峰更难。如果问户外运动教给我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一颗敬畏自然的心。如果我们有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那一刻,不是人类征服了自然,而是自然接纳了人类。

Our Great National Parks

Netflix 出品,奥巴马做讲解的一个自然类纪录片,拍摄了全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奥巴马真是一个拥抱全球化的左派知识精英,这个纪录片名字里面的 “our”, 我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指的美国,但其实它指的是全人类,其中的环保主义价值也是十分突出的。所以哪怕是一个自然类的纪录片,也可以从这样的细节中看出来左派的价值观。Netflix 由一个做DVD的公司,转型成流媒体公司,转型成互联网技术公司,现在已经越来越向拍电影的公司靠拢了。很多朋友都读过Netflix 的《奈飞文化手册》,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公司本身的转型历程就已经蕴涵了很多有趣特点。这部纪录片目前我看了一半,作4星推荐。看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去年6月份去的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像这样的自然类纪录片以及自然博物馆,是特别推荐带着孩子一起观看的。

歌剧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Thaïs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08年版)

Thais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Massenet 最为著名的作品,1894年首演于巴黎,120多年来是世界主要的歌剧院常演不衰,最受观众们喜爱的剧目之一。其中著名的咏叹调《沉思曲》更是作为经典在很多音乐会上被无数次单独演绎。作品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natole France的同名小说。圣僧Athanael 试图劝说亚历山大城的妓女Thais 皈依基督,却不想爱上了她,在神与爱情之间,Athanael 陷入了挣扎。最后Athanael 选择了爱情,回到生命垂危的Thais 身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

Thais的剧情走向若是放在早先更加保守的宗教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这无疑反映了人文主义对于个体感受的强调高于宗教教条之上的特点,而法国和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所以遍观浪漫主义歌剧,多是寻常人家的爱恨情仇,少了更早期正歌剧依托在神话传说之上的历史厚重感。而这部歌剧甚至还有一些存在主义的色彩。这让我想到黑塞的《悉达多》,这本小说与本剧都是依托在宗教之上的存在主义故事,认为体验、此在是高于教条的价值。

文章

The Atlantic: The Future of Abortion in a Post-Roe America

原文点击 这里

本周美国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最高法院准备推翻Roe v.s. Wade 这个案子的draft 被泄露了出来。这会颠覆1973年以来美国法律赋予女性的自由堕胎权。假如这个法案被推翻的话,美国马上就会有13个州的法律生效,禁止怀孕超过一定周数的女性堕胎。

大西洋月刊的这个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推翻Roe案的后果,这就是在一些保守州的堕胎成本将极大提高,贫困人口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这些女性不仅暴露在不安全性行为的可能性下,而且一旦处在强奸、意外怀孕等情形下,需要负担高昂的旅行和问诊成本以寻求可以堕胎的诊所的帮助。事实上,即使是在Roe法案没有被推翻的当下,接近90%的美国郡县也没有能够进行堕胎手术的诊所。这从另一个侧面助长了地下堕胎市场的发展,导致了更高的女性和胎儿死亡率。这不得不令人更加担忧底层女性的卫生与健康状况。

其他

Youtube 博主Niklas Christl 是我非常喜欢的视频创作者,前阵子他消失了好一段时间,这周发布了新的视频才知道他去了瑞典北部玩雪橇了。雪橇虽然一直有狗狗在前面拉着,但是到了上山的路段还是需要自己推车,整个过程其实非常消耗体力。他们在途中住的房子都是没有自来水也没有通电的,只能融化雪水、生火来做饭。里面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Give me darkness and I will cherish the light.” 只有经历过战斗的人,才能享受和平。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2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5.7

在杂芜的世界里深耕一方园地

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很开心能与你在一个新的地方继续相伴前行。2022年,世界在不确定性的波涛中颠簸前进。疫情第三年,世界的轨迹已然被推离过去熟悉的轨道,防疫成为常态,自由的旅行依旧是回忆。社交网络极速发展,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耐心成为愈发宝贵的品质,高质量的写作与公共讨论成为稀缺品。迷茫、抑郁、焦虑写满了每个人的脸庞,在日复一日的情绪化信息浪潮中,中文互联网已经越来越背离自由分享、讨论与思想碰撞的初衷。作为一个深深喜爱着思想的力量、享受着写作乐趣的人,我内心那个呼唤着我在这个杂芜丛生的世界里开辟一方自己的园地的声音日益强烈。最终,把所有账号都和IP地址联系起来的这个决策成为了我决定搭建自己的写作和讨论空间的最终动力。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有一篇小散文《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世界纷扰,我在自己这方小小园地耕耘的初心,莫过于追求湖心亭中看雪之人邀一知己同饮的那一份欢欣。诸葛孔明于乱世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我所写下的文字,也不过是在独自赏雪之余与亲近的朋友、喜欢读我文字的朋友们分享一些自己或思想或经历的喜悦,不求在流量经济里占据一席之地。

关于我,Erika

2020年,在疫情刚刚席卷世界的时候,我认真反思了我对于此生的期待,并且把它们作为我的置顶微博,希望来的朋友可以对我有一些初步的了解。2年过去,其中的一些细节略有改变,但核心依然。今天我也把它们放在这里:

我是Erika,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博士生,云南人,北京和上海的常客,现常居纽约州。我热爱人文艺术政经哲史,也爱数学、体育、军事、商业,最爱广交朋友,遍访世界。

我想要成为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写作者,探索、创作、创造;我想要牵着我爱的人的手,与有情人做快乐事;我想要陪伴我的父母,让他们度过安静祥和的晚年;我想要传道授业,想要帮助年轻的朋友们实现他们的潜力;我想要为那些受尽苦难的人发声并努力改变让他们受苦的结构性环境;我想要健康长寿,活很长很长的生命见证这世事的变迁;我想要走很多很多的地方,见识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的人生;我想要善良、正直…

实现这些愿望很难很难,我的理想也不是强求去全部获得这些东西。只是在我面临艰难的选择,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这一生将是支持我走下去的力量。我此生唯一的理想,无他,唯问心无愧耳。

“We never succeed in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The answers we found only raise more questions. We are still confused but we confuse at higher level and on more important things.”

关于这个newsletter

在这个newsletter 里,我会尝试对我的思考和经验进行写作,当前的内容包括:每周书影音、学术笔记、训练与比赛日记、旅行笔记和杂文随想。这个newsletter 我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通过邮件与朋友们交流的途径,更是一个我自己享受用写作的方式记录生活的空间,一个博客,一个记录我的足迹和成长的文字相册,一个让更多人了解我的窗口。目前这个newsletter 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内容会根据我的创作实践进行迭代,更新频率目前定为每周至少一更,节奏慢慢确定下来之后可能会有改变。

关于未来的旅程

对于未来的想象在2022年5月的这个时间节点是一件有些让人恐惧却又带着期待,有些奢侈却又常常忍不住去做的事。无论世界如何,生活的车轮从不停歇。今日我依然抱着热情、好奇与对更广大世界的向往,像追逐和煦春风与漫天繁星的孩童,天真地追求着在这世界五彩斑斓的体验。在未来可见的几年时间里,我的主要精力会放在(1)政治经济学学术研究 (2)数据科学实践(3)极限耐力运动这三个大方向上面。因此,newsletter 也会有不少内容是关于这三个方面的。通常来说,做事是一方面,在做事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思想和思维体系是更加有价值的方面,尤其是在极限耐力运动的参与上。极限耐力运动动辄百公里的越野跑距离,动辄七八千米雪山的攀登,其实对于身体是有损伤的,并不属于大众健身的范畴。其最重要之处并非在于强身健体,对于人类经验世界边界的探索,由这种对极限的探索所产生的思想与意识边界的拓展,才是这些运动最大的价值。我对于旅程的记录也会着重反应这样的过程。

时代的感觉在一个个体的心中会有多么强烈?一如2022年的今天,一如1999年的世纪之交。1999年,《南方周末》在新年献词中写道: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是的,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真实、正义、爱…… 无论你是相信时代的巨轮正在沉沦,还是相信崎岖之后终将迎来坦途,亲爱的朋友,我都要真诚地祝愿你,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希望生根在你的心里。期待我们可以一同在这个世界里穿越不确定性的风暴,直抵人类经验的边界。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1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5.3

Subscribe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