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真相
周末了,说点有意思的,说说朋友圈。一个人到底能维持多大的朋友圈?一百两百,一千两千,还是上万?这在有互联网以前不是个问题。一个人交往的范围有限,面对面交朋友,连酒肉朋友都算上,也不至于多的数不过来。有了互联网以后。尤其是有了社交媒体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Facebook、微信,朋友圈可以成百上千,成千上万。这里还不是说粉丝,只是说朋友圈。
但是,一个人真能维持那么大的朋友圈吗?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大脑限制。即使一个人想有成千上万个朋友,他的大脑能容纳得了吗?
上周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专门讲这个问题。人的大脑进化到今天,能维持的真正朋友圈,仍然有个人数上限。即使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也无法突破这个上限。那么,这个上限到底是多少呢?是十几个、几十个,还是几百个?我们下面慢慢讲。
社交媒体不是个真实世界,而是个虚拟世界,a virtual world。它制造了很多假象。朋友圈就是它制造的一大假象——一个人,朋友圈有几百人、上千人、上万人,好象他就有几百、几千、几万个朋友。这是社交媒体制造的假象。
社交媒体朋友圈的朋友,大部分只是一个数码。现代心理学表明,即便一个人想交几千几万个朋友,他的大脑也没有那种能力。不仅如此,社交媒体上的朋友圈越大,反倒让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没有朋友,越觉得孤独。
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流行之前。其实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候大部分人的交往圈子没有多大,感觉不到这种反差。有些社交圈子很大的人,像一些电影明星,在社交媒体流行之前,他们就有这种感觉:周围人来人往,好像有很多朋友,但其实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有明星还因为这种事儿自杀。
好莱坞有位喜剧演员,Robin Williams。他演艺生涯相当成功,有无数粉丝,无数朋友。大约十年前,他突然自杀了,生前留下一句话:“我曾经以为人生最惨的是孤单。现在知道,那不是最惨的;人生最惨的是,身边人来人往,却让你觉得孤单。”身边人来人往,好象朋友无数,但其实又都不是朋友,夜深人静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是孤单一人。
社交媒体兴起来之前。普通人没有机会过这种身边人来人往的生活。只有电影明星、政客身边人来人往。社交媒体兴起来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世界建个朋友圈。普通人有了这种机会,好象朋友突然多起来了。但是,在社交媒体这种虚拟世界,连人来人往都说不上,顶多算有些互动。甚至,大部分连互动都没有,只是一个数码对另一个数码,连朋友圈的大头像,很多都是经过数码处理的。
数码不是朋友。朋友需要有温度、有感觉。而我们的大脑能容纳的,这种有温度、有感觉的朋友,数量有个上限。
《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近年的研究,揭示了那个看不见的朋友圈上限。这也可以说,是普通人社交能力的上限。不管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有多强,很难突破这个天花板。这就像是我们大脑进化出来的一个出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