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日本女首相 vs 中国土皇帝
大家好,几天前,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成为日本宪政史上第一位女性最高领导人。有人说她是右翼,有人说她是极右。今天,我们先不讲她的政治倾向。我们讲一下她当选日本首相,这个现象本身,给外界传递出的信息。尤其是跟邻国的土皇帝相比,日本的第一位女首相,传递出的巨大信息反差。
高市早苗出生于1961年,年轻时比较叛逆,做过重金属乐队鼓手,喜欢骑重型摩托,可以说活力四射。她的学生时代,也正是日本活力四射的时段。
一位在日本做律师的朋友说,日本公路上的重型摩托越来越少了,说明年轻人的活力不如以往。这几年,我有几次在日本、台湾骑车、徒步。日本公路上的重型摩托的确比台湾少,当然比美国更少。而且,在公路上遇到的很多骑手,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不多。
激情、活力,带一点点叛逆,这本来是年轻人应当有的样子。年轻是人生起步时段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一点叛逆,老实讲,等于人生刚开始,就白活了。
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后,对年轻人的打击是最大的。在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经济泡沫破裂,缺少财富积累,被深深套牢,又看不到未来的年轻人,是受冲击最大的群体。
30多年中,日本政界似乎也成了被套牢的一代,躺平-挣扎-得过且过-再躺平-再挣扎-再得过且过。整个日本似乎成了一个被套牢的国家。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会不会是个解套的契机呢?现在做一个完全肯定判断,为时尚早。但从这几天,日本民众的反应来看,高市早苗至少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解套的希望。
根据《读卖新闻》的民调,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高达71%,其中她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支持率高达80%,比她的前任高出5倍。她的前任,石破茂,在40以下年轻人中的支持率只有15%。
不仅在年轻人中,高市早苗拥有压倒性的支持率,而且在40-59岁的中年人中,她的支持率也高达75%,比前任高出2.5倍。她的前任石破茂,在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中,支持率只有29%。
高市早苗跟外界对日本政治人物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反差。上面的民调数字似乎也在表明,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和中年一代,似乎不愿继续被套牢,不愿继续生活在过去30年的死板轨道中。
高市早苗年轻时的经历——重金属乐队鼓手、爱好重机摩托,还有她狂放不羁的生活方式,加上一些跟年轻选民和中年选民情绪合拍的主张,让她脱颖而出。她鲜明的个性和叛逆经历——先是叛逆传统,然后又叛逆反传统,在日本那种高度秩序化的“建前”(tatemae)社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高市早苗面临很多挑战,她的执政能力有待经受考验。在这方面,各种媒体都有分析,有猜测,也有预估。几个月之后,这些分析大部分会被证实或证伪,人们只需要一点耐心,就可以看到。
不过,有一点,现在就可以确凿无疑地讲,那就是,这样一位有个性的女性当选日本首相,所传递出的明确信息:一个人的价值,是多维度的,你可以有激情、有爱好、有野性的一面,这跟你最终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甚至成为国家领导人,并不冲突。
这对感觉自己被套牢,感觉压抑、迷茫的年轻人,自然充满吸引力。“活力四射”“出格”“叛逆”“直言不讳”,跟在体制内取得成功,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二选一。你不需要为了进入体制,从小就变得循规蹈矩,装模作样,老奸巨猾,彻底磨平自己所有的人生棱角。这无疑是对“个性价值”的肯定。
从人口结构上讲,日本是个老龄化社会。在这个老龄化社会,一个曾经叛逆,曾经“酷”过的女性,依然能登上政治阶梯的顶峰。这说明,日本还没有老到彻底丧失生命力,尤其是跟那个土皇帝统治下的邻国相比。
看一眼北京那个面无人色的土皇帝,他手下那群面无人色的老男人,那种上去就不下来的原始落后的统治方式,给外界,给中国人,尤其是给中国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传递出什么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