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公积金都提出来了吗?
唉,要是能在深圳买房,就不会提出来了。。。
搬瓦工,全称 BandwagonHost,由 IT7 Networks 运营,自 2012 年成立至今,可以说是跨境 VPS 行业的元老级存在。
路人甲一枚,但从 2018 年第一次入坑搬瓦工开始,到如今手持 MEGABOX-PRO,这一路折腾下来,我经历过兴奋、迷茫、怀疑,也最终选择了回归。在这段 VPS 折腾的岁月里,搬瓦工就像一位老朋友,见证了我从玩机小白成长为真正懂得选择的用户。
我第一次接触 VPS ,就是从搬瓦工那台经典的 10G KVM – PROMO 开始。
价格: $18.79/年
配置:
那是 2018 年,我还在用 VPN 进行跨境查资料和娱乐。一天中午吃饭和同事闲聊时,说到最近跨境网络被 ban 的问题,我抱怨我的 VPN 又贵又限流。他笑着告诉我:“现在都流行 Cloudflare CDN + VPS 方案,抗封还便宜。”
就这样,我第一次听到“搬瓦工”这个名字。当天下午,我便买下同款 VPS ,照着他教的方法搭建代理。那一刻我惊呆了——比我那付费 VPN 稳定太多了(如今想来,当时真是容易满足)。
当时我用的还是联通网络,没想到联通对 Cloudflare 和搬瓦工洛杉矶线路都非常友好,几乎不丢包。年轻气盛的我在这台 VPS 上搭建了第一个博客,开始记录我的技术学习历程,也不断探索服务器世界。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 VPS 上搭 Redis 做实验,却忘记设置密码。结果被入侵,机器直接失联。我打开 VNC ,看到一堆莫名进程在跑,整个人都懵逼了。幸好搬瓦工有自动快照功能,我不断回滚,终于找回了一个未被入侵的快照。那次教训让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决心。可以说,搬瓦工见证了我从“玩票”变成“入坑”的那一刻。
那台搬瓦工我用到了近 4 年。后来 Xray 推出了 XTLS 与 Reality ,我放弃了 Cloudflare CDN 方案,转向直连,体验更丝滑。在一次电报群讨论中,我推荐了搬瓦工,却被人嘲讽:
“搬瓦工是冤大头才买的,不如 Cloudcone 和 RackNerd 性价比高。”
我心想,既然被说,那就试试看吧。于是入手了 RackNerd DC2 机房的 VPS 。结果没几天,我就体会到什么叫“稳定性差距”——高峰期延迟飙升,偶尔还直接断线。那时我才意识到,搬瓦工宣传的“高可用 SLA”并非空话。很多时候,稳定本身就是最大的性价比。
后来我开始频繁往返于两地——自己家是联通网络,父母家是电信网络。为了兼顾两边的体验,我开始疯狂寻找“电信联通都稳”的 VPS 。
最终,我找到了年费不到 20 美元的美西 9929 精品线路 VPS。刚上手确实不错,电信高峰期还能跑满单线程。但好景不长,有一天整台机器网络直接瘫痪,商家也说不出原因。那一刻,我又一次打开搬瓦工后台,把我的 10G KVM 重新启动了。
我这才彻底明白:线路再“精品”,也敌不过一个靠谱的商家。搬瓦工的稳定,是时间和技术积累的结果。
我尝试过不少号称“优化线路”的 VPS ,企图用技术手段解决线路的稳定性问题,最终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甚至我也曾在电报群里调侃说:
“只有新手才用搬瓦工。”
我似乎玩物丧志忘记了初心,是的,我放生了那台搬瓦工 10G KVM VPS 。
真正让我重新爱上搬瓦工的,是 MEGABOX-PRO。听说搬瓦工与 NodeSeek 联名推出这款机器时,我立刻蹲守在 NodeSeek 的补货贴下。幸运的是,我成功抢到了。
配置如下:
上手测试的那一刻,我彻底震撼——无论是 ICMP 还是 TCP Ping ,电信丢包率不到 0.05%,那一刻我笑了,笑自己当年是井底之蛙。那些我曾追求的“精品线路”,在 MEGABOX-PRO 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如今我美西只留下一台 MEGABOX-PRO 线路机, 是我闯亚太网络的坚实后盾。
从 10G KVM 到 MEGABOX-PRO , 从入门到回归,我在 VPS 的世界中兜兜转转。
有人说,搬瓦工贵、老、保守;但在我看来,它代表的是 “稳”、“省心”、“踏实”。
当我再次对着电报上的机器人 @BWH_Giveaway_bot 输入那句暗号:
“I love BandwagonHost”
我知道,这不只是情怀, 更是一种被岁月验证的信任。
今天看了下电池循环,这个循环正常么。。。
职业生涯简述:
1 、2018 年在千峰培训学了半年的 Python
2 、中 X 国际外包到酷狗音乐 2019 年 3 月(测试开发,主要搞测试工具,偏全栈),工作一年零 3 个月,2020 年 6 月离职
3 、广州南沙区一家芯片+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一个人负责公司前端的项目+项目部署),工作 2 年出头,2022 年 7 月离职
4 、深圳 X 广数科,外派华润项目(主要搞前端),工作一年多,2023 年 11 月离职
5 、2024 年 8 月就职到至今依然在外包的路上就职中
学历背景:中专仔(毕业证还没拿到),23 年的时候报名了大专的高职扩招,26 年大专毕业
从上面的 2-4 这段经历,中间待机时间从来没超过 2 周,4 年社保从没断过(虽然说没啥用),从酷狗音乐项目离职后,自己转的前端,发现 Python 没学历是真的不好找工作,到第四段经历的时候休息了半年,然后找了几个月才入职的,发现工作真的非常难找
目前主要的问题是,96 年,马上 30 岁了,过了 30 岁就准备奔 35 了,担心国内的大龄程序员就业问题,本人的想法是 35 岁以后还能早 9 晚 5 ,晚 6 ,年收入 15W+,目前的正在执行中的计划,日语 N2 学习中,花钱上的培训班,周六日上,目前的能力,简单的日语对话没问题,如果国内行情不好的话,日本 IT 派遣也可以接受,拿到 N2+工作稳定(能搞个 2 年以上的)之后想搞一手雅思 6.0 ,以备不时之需
最近招了两个坑爹货,在试用期结束后给辞退了。但是我们公司试用期辞退属于招聘事故,需要背锅,被坑麻了,所以来看看大家有什么经验。
坑货 A:面试没发现什么,工作中满口脏话,不是爹就是妈的,一不注意就问候别人全家。第一次跟隔壁部门开会,直接把小姑娘吓哭了,然后上升到集体 hr 层面。第二次跟另外一个团队开会,开一半别人下线不干了,被迫换人。
坑货 B:情商低得离谱,举个最典型的,某次客户提了个需求,很小很简单的,让他跟,商务拉了个群,群里一大半都是客户那边的人,商务问项目排期,结果这哥们来了句“这么个小公司,等着吧,先处理 xx 公司的”。诸如此类好多次了,每次都能在离谱的地方说出离谱的话
以前觉得面试问什么几杯水分几份,几个水果先给谁,进门捡不捡地上的废纸觉得离谱,现在突然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了
本人男 年纪 30 多岁 不是很爱运动 偏胖 今年体检体脂、脂肪肝,以及其他指标也偏高。想着通过运动的方式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些想法,以前也在健身房办过卡找过私教,后来疫情了就断了,平时吃饭也没有什么节制,喜欢喝饮料。上班天气好的时候会骑自行车,单程 13km 。周末很宅一般不出去。会游泳,偶尔去家附近游泳馆蛙泳 1500 米左右。 那么我的想的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任务计划去完成,这样坚持不会太长久。想逐步进行,也问了 chatgpt 一些建议。定了一系列的监控指标比如体脂率、体重、腰围、大腿围、心率、睡眠等等来监控身体的变化情况,用于正反馈。通过智能体重称、apple watch 记录以上指标信息。 因为最近天气逐渐凉爽,上下班可以全部骑行,每天骑行 26km,上下班各 1 小时。每周 2~3 次,去游泳,chatgpt 建议是自由泳。那么以上指标我可以每周测一次就可以,是否可以将 apple watch 中的一些指标数据同步到我自己的数据库用于数据展示或者看板。通过比对,了解自己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情况,用于正反馈。暂时没有其他的运动安排,饮食上到家附近山姆超市搞一些健康食品,自己做减肥餐,计算热量消耗,控制饮食。基本上早、晚两顿饭可以自己处理掉,中午在单位吃。这样坚持 1 ~ 2 个月看看效果。后续考虑逐步恢复健身房的撸铁,找一个靠谱的健身教练。以上是我的想法,后续通过图片分享自己的进展。
断断续续两年多时间,边用边开发了一款日志 App ,期间一直自用,没怎么推广,却意外获得了一些认同,近期想要上架到应用商城,由于没有企业资质,国内市场暂不考虑,计划先上架到 Google Play ,宣传图都做好了,发现个人账号首次发布应用,需要进行至少 12 名测试人员 14 天以上的测试,故在此邀请一些拥有 Google 账号的热心小伙伴协助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我将免费赠送永久会员。
为了避免耽误大家的时间,下面简单介绍下这款日志 App ,如果正好是你需要的,欢迎参与测试,再次强调,此为封闭式测试,无法通过公开链接获取 App ,必须要有 Google Play 账号(一般是 Gmail 邮箱)从 Google play 商城获取。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强调文本记录的日志 App ,它的设计完全贴合我的个人使用习惯,算是比较有个性的一个产品。不同于传统的日志 App ,它主要有以下特性:
是的,一天一篇,最初的设定即如此,首页不再是列表,而是当天。基于这个设定,督促我把每天都点亮。即便哪天忘了,我也会努力回忆,补齐当天发生的事情。
除了常见的图文,日志中支持待办记录、事件(重要时刻)记录,未来计划支持每日消费支出、时间开销等记录形式。
对于数据这块,从一开始我便设计为本地储存,至于为什么这么设计,就无需多说了。同时,整个应用也是支持离线运行的。
数据也完全自主可控的,支持明文导出,不加密,不转码,自己的数据,自己做主,自己负责。
日志按每日拆分了,自然也能合并展示,每日待办可以统一页面管理,事件也可以按照日期或按照事件类别,进行展示及统计。
这个日志 App 的常规功能,不过多介绍了。
数据统计,也算是日志 App 的常规功能,不过多介绍。
再次说明:此次测试为封闭式测试,收到邀请的账号才能够下载 App ,所以,务必提供 Google Play 账号给我,我加到测试用户列表中,才会收到 App 的测试通知。
另外,该应用目前只测试了安卓 15 ,15 以下的系统版本,能够使用,但可能会有一些 UI 视觉上的问题,请见谅。
再次感谢参与测试的小伙伴,务必在评论区留下你的 Google 账号。
去年开始没有定投纳指是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
国庆和老婆去京都和大阪游玩了 7 天,除去来回飞机,实际大概玩了 6 天。其中京都 2.5 天,大津 1 天,大阪 2.5 天。
京都:
大津:
大阪:
本次旅游机票人均 3600 左右,酒店人均 3600 左右,其他吃吃喝喝人均 3000 左右,总的来说大概人均 1 万。购物的不算,不过我们也没买啥东西,就帮朋友在药妆店代购了一些药品,还买了些巧克力。
总体而言,去日本旅游的体验不错,后续可能考虑再抽空去东京或其他地方逛逛。
尊重 V2EX 规则 大家还是留言吧放 id 吧 手动送 codex 3000 / 如果能接 V2EX 快捷登录 可以做到自动化
Claude 仍然提供 2000 积分。配置完成后,只需按照 CC 中的提示操作即可。我们添加了-个机器人来自动化流程。
创业不易,请 V 友门不要刷分
地址: https://aicoding.sh (没有尾巴的)
目前这个链路 目前 手动送 3000 通用( codex) 积分(Claude 无需求的佬可以直接使用了 ,需要 Claude 的佬们需要参看第 2 步 那么 就是 3000+2000 通用了),实际逻辑自动插入了 UID 对应 1 分钱订单 去除原来逻辑限制,如果有 V 友因为历史账号的问题 也留下 UID 我看到后会回来处理 ~ 再次感谢
最近 claude 又加了周限规则 号池目前量充足 V 友耐心看文档 搞不定的那天我回来删帖 计划稍后写一篇短文,讨论一下这个项目的 0 到 1 。不知 V 友是否能估计下。
虽然很不现实,但是还是在想这个问题。wiki 的编辑战我也了解,只要有平台就会被斗争……知乎感觉信不过了…特别是 k 签证这事,自己发的大都没了,也就是说想寻找另一个渠道。
( V2EX 很好,用来鉴证没了就完了。如果这个楼列表不应该存在就删了吧)
或许就是 telegram ,但是 telegram 就一个域名……之前在你站了解到什么江苏移动部分地区疑似 ip (间断性)白名单什么的……那上面的连 vpn 都连不上统统都别想了,还是直接润吧(
怎么评价 2025 北京中考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只保留数学、语文、英语、物理、体育、道德与法治?我不评价,但我在想现在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又懒又宅又内向的人,但又想周末假期没事的时候出门游历。
每次好不容易主动出门一趟了,但是都是事先选择一个地点,然后朝着那个地方前进,到了那里也只是看看,就很无聊很孤独那样。
我很想像别人那样走到哪算哪,路上碰见只狗都能聊两句。
我不知道这种出行有没有意义,每次都是感觉还不如待家里喝茶看电视算了。
都说要出门增长见识,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才算是增长了见闻,我连找个路人帮忙拍照都不敢🙃
起因:我爸妈确实不地道,没有长辈该有的肚量。 然后我老婆对我一家人意见很大,结果不让我给我爸妈钱(最多能接受一年给一两千),不让我借给我大哥钱(一共借了四五万)。
暑假我老婆回娘家了,我让我妈来上海住了几天结果我老婆闹得天翻地覆,怪我没给她打招呼。 因为我知道 如果提前打招呼了 她肯定是不同意的,考虑到我妈从来没来过上海,我就自作主张让我妈来了。因为我觉得我做的事情天经地义,不需要经得起他人同意。
借给我哥钱,有一万块钱没提前给我老婆说。
结果就这些事情 我老婆天天说事。几个月了 对我态度很差。
她说说她气不顺,就是没法接受。
她觉得我妈没把他放在眼里。
今天吵架之后 我彻底理解了她之前的行为:因为气不顺 所以说 他根本不考虑我该不该孝敬我父母。
我也接受了,我觉得我爸妈确实极其不地道,我老婆气不顺是应该的。我屈服了,决定按照他期待的样子去和我家人相处,不让给钱就不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