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vivo 叫维沃?
盒子写的制造商: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vivo iqoo realme oppo 等等,咋就没个正儿八经的中文品牌名?
最近看了几个短剧,发现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两个元素,虚荣、嫉妒。 好像还没有第三个能达到这两个的角度。
想买配料表干净的可乐
结果看到只要含糖的饮料:基本上都包含安赛蜜、阿斯巴甜、果葡糖浆
老哥们一般都喝啥饮料 求个推荐~
应届湖大环境博士,就像找一个准点能朝九晚五的不加班的工作躺平,有个六七八千的薪资就行了。以前总认为进了事业编,或者考了公务员就行了,实际不是这么回事呀,目前在一个事业单位下,加班飞起,同事也不咋地。又在看新的机会,发现环境工程的事业编岗位都寥寥无几,计算机方向的博士倒是确实到处都要,v 友们有什么见解?
之前看说影响性能,就分开了
后来弄了个 wifi7 设备,想试试 mlo 技术,打开 mlo 后,2.4g 和 5g 就合成一个 ssid 了,测了一下性能,相差不大,mlo 也没有什么提升,其他节点也都能连,就打开 mlo 了,mesh 没有啥问题。
iperf3 server 运行再软路由是 2.5g ,zte 7200pro+ wifi7+be5100 mesh iphone 17air
iperf3 测试 2025Mbps
对比 iphone 15pm wifi6 ,iperf3 测试是 1400Mbps
开启 mlo ,速度变为 1993Mbps ,相差不大,在家里走了一圈,mesh 发挥正常。
2015 年 4 月 8 日,纳斯达克 100 指数 4375 点,标普 500 指数 2081 点,上证指数 3994 。
2025 年 10 月 29 日,纳斯达克 100 指数 26119 点,涨幅 497%,标普 500 指数 6890 点,涨幅 231%,上证指数 4016 点,涨幅约等于 0 。
美股 10 年涨到飞起,A 股 10 年还是原地踏步,券商倒是赚的盆满钵满,不知道韭菜们在跟着兴奋什么?这十年收获了什么,除了跟着 A 股学到了”技术”。人生能有几个 10 年?相信它们的这辈子有了。
[结论] :普通投资者,就定投美股指数 ETF 。
[实操] :1️⃣办张香港银行卡,2️⃣开通美国券商账户(嘉信,盈透),3️⃣定投 QQQ (纳指 100ETF )或者 VOO (标普 500ETF )。
就当给自己的养老金了,因为按照目前人口结构和养老金亏空的速度,我们这代人大概率是领不到养老金的。
为什么要用美股券商?因为你的钱只有出去才算是你的钱,不出去和游戏币没有区别,不是你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的。比如,支付宝上的标普 ETF 每天限额 100 元,纳指更夸张,每天限额 10 元,而我们的 A 股,没有任何限制。
各位好,想请教一个我至今没想明白的情况。
我的 Google 账号是在欧洲注册、中国大陆长期使用的,手机号也是中国大陆号。 然而在 2024 年 8 月 7 日晚间,我突然收到官方邮件,通知我账号“将迁移至美国加州区域”。邮件确实来自 Google 官方域名,当时我甚至一度以为是诈骗邮件。
后来我发现,这次迁移并非系统误判,而是真实生效了:
Play 商店、账号区域、隐私条款全都显示为 “United States (California)”;
我的账号在 未绑定任何美国信用卡或教育邮箱的情况下,获得了 Google AI Pro 会员资格;
当时( 2025 年 6 月 12 日)我领取时,官方页面写“赠送三个月”,但我的 Pro 到期日是 10 月 13 日,也就是多赠送了一个月;
目前即使已到期,我仍然可以重新领取一个月新的免费周期;
我尝试让朋友使用相同 VPN 、相同 IP 领取同样的 AI Pro ,系统一律拒绝,仅我能成功。
我个人并不是计算机行业,也从未修改账号地区或伪装资料。 综合这些迹象,我倾向认为:
这一系列现象不是单纯的定位误差,而可能是 Google 在某段时间主动将一部分“高潜力用户”迁移至美区,以便未来能完整享受 AI 产品生态。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 想问问有没有其他人遇到过类似情况?或者了解 Google 在账号区域管理、隐私合规上的操作逻辑? 是否存在一种“白名单”或“例外迁移”机制,用于特定用户的实验性策略?
(如有需要我可以打码附上那封迁移通知邮件截图。)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757953 微软最新财报意外披露了 OpenAI 的财务状况,显示这家 AI 明星公司在单季度内可能遭遇超过 115 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凸显出人工智能领域持续的烧钱速度。微软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季度财报中透露,其对 OpenAI 的权益法投资导致净利润减少 31 亿美元。基于微软持有 OpenAI 约 27%的股权,这意味着 OpenAI 该季度净亏损约 115 亿美元。若考虑税前损失和此前更高的持股比例,实际亏损可能超过 120 亿美元。这一亏损规模对比 OpenAI 今年上半年仅 43 亿美元的营收显得格外突出。
这个显示器在电视模式的时候,直接播放局域网的视频,解码能力能到什么分辨率和帧率
电视模式能安装第三方 app 吗,不通过应用商店。
网上评测没看到相关解答。主要拿来当客户端连 jellyfin 服务器放片,偶尔接笔记本当显示器,正好笔记本解码能力不太够,放 4k 很卡,看这个显示器还带电视功能,还能省个电视盒子。
从事程序员工作一开始,公司的开发规范就参照阿里的开发规范,其他不说,这次就说说不使用外键,而是用代码逻辑处理相关约束这个事情吧。
我觉得阿里有这样的规范应该是考虑到服务多,分库分表下外键基本上不可用了,但是当涉及体量不大,即使是多服务,但是也没有到分库分表的情况,那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使用外键还是不错的,当删除和更新是就不需要开发人员去考虑写逻辑,只要前期表设计的合理,这些容易让开发人员忽略的事情就可以交给数据库去做了。
我最近在做自己的一个小项目,我开始从头捡起了多年未使用的外键,因为我不需要考虑分表,这种情况下写代码真的省心好多,以前在写删除或者更新的时候还得自己考虑到位,保证不出现 “孤儿数据”,现在根本不需要。
不知道大家平时会给自己的项目使用外键吗?如果不使用是为什么?如果使用了你觉得带来的开发收益大不大?
一场等待了十一年的技术邂逅
当我第无数次在泛黄的礼账本中翻找,因遗忘一份人情而陷入尴尬时,一个问题在我心中扎根:
在移动支付征服一切的今天,为何维系中国人最核心社会关系的“随礼”,其管理方式仍停留在纸笔时代?
这,不是一個需要被革命的陋习,而是一個亟待被技术赋能的千亿级真实市场。
现在,我已为此准备好了一切,唯独缺少一位能与我共同执笔未来的技术联合创始人。
一、 我们面对的,是一個“完美”的创业靶心
· 痛点极深:触及每个中国家庭,是高频、刚需、且自带强烈情感的社交痛点。 · 市场极大:一个覆盖数亿人、每年发生数亿次、现金流巨大的超级场景。 · 模式极顺:从“工具”(扫码/记账)切入,构建“网络”(人情关系链),最终迈向“平台”(本地生活服务)。路径清晰,飞轮效应明确。
二、 我已为你扫清所有前置障碍
在遇见你之前,我没有等待。我已用尽全力,将项目推进至只待你来的状态:
· 完整的产品架构与高保真交互原型。 · 详尽的商业模式与清晰的落地推广策略。 · 深度的市场调研与本土化运营思路。
我的角色与承诺:我是你的产品与运营合伙人。我将扛起所有非技术工作——产品、市场、运营、融资、资源整合——为你创造一个可以心无旁骛构建理想中技术世界的环境。
三、 我们共同将建造什么?——“有来有往”产品蓝图
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记账工具,而是一个值得你倾注才华的数字世界:
· 核心引擎:扫码支付 + 双向同步账本(建立用户间的信任链)。 · 技术护城河:基于双向数据的人际关系网络、智能还礼算法、高并发宴席场景处理。 · 终极形态:整合本地生活服务,成为宴席经济的数字入口。
四、 我寻找的你:是建筑师,不是码农
我需要的不是执行者,是能共同定义产品、从零到一创造世界的事业伙伴。
· 技术硬实力:全栈能力,精通小程序生态,对支付、数据安全与高可用架构有追求。 · 心智软实力(这更重要): · 产品心:你会为“为何这样做”而失眠,而不仅满足于“如何实现”。 · 创业魂:拥有极致的 Owner 意识,为从零到一的创造过程而热血沸腾。 · 共鸣感:你能理解“人情”背后的厚重,并渴望用技术让它更美好。
五、 我提供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
下一步:让我们开始对话
如果你读到这里,心跳加速,脑海中已开始勾勒系统架构的轮廓,那么,你就是我在等待的“东风”。
请带着你的思考与简介联系我,我们可以从这两个问题开始:
为表诚意,深度沟通前我将备好《保密协议》,郑重保护你我的思考与智慧。
联系方式:vx_HS345933333
项目发起人: [韩帅]
万事俱备,只欠你的代码。我在这里,等待我的联合创始人。
是这样吗?
还是碰上业务不熟练了
上周开会,领导宣布了一个新规定:所有大项目的代码提交前必须先用公司采购的 AI 工具审查一遍,生成"AI 代码质量报告"后才能 merge ,真无语了有点
第一张膜选了图拉斯无界膜 贴完屏幕四周缩一圈和边框大概有一两毫米的缝隙 用了近半个月很藏灰 时不时要吹几下擦几下 特别戴壳以后 简直像个藏灰槽,晚上的时候从侧边还会看到彩边。
然后前天看迪仔的视频在推图拉斯的原感膜 pro 说是 ar3d 热弯 看着不错,冲动之后在 jd 下单一百多块。买完习惯性翻差评,看到很多人说不防刮没几天就很多小划痕。于是又把订单取消了。
ar 膜因为涂层的关系 抗刮差点可以理解,但是划痕多的话结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会比较闹心。所以就想找个普通不带涂层的 3d 热弯全覆盖的膜。
于是在各大平台找来找去,最终在小红书找到一个,看描述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我买东西喜欢看差评来判断好坏,所以就看了看差评,然后吸引我的就来了,这个卖家几乎把每个差评都认真回复了,而且基本都带着客服聊天记录的长截图。看了一圈感觉像是个比较实在的商家,而且关键膜的价格也不高 23 块一张。结合带图片的好评又看了一圈就果断下单了。
今天就刚刚收到了,立马就把新膜贴上去了。现在的膜自带贴膜神器,膜也都是除尘易拉方式,对我这种手残党真的是福音。前几年用定位神器那真是折磨
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自带了听筒防尘 这种所谓的防尘网都是假开孔 好在这款膜的听筒防尘网并没有向上凸起一截 看上去不算突兀能接受 其他就都是优点了,比之前的图拉斯无界膜最大的优点是薄了一点四周全覆盖 不戴壳还以为没贴膜,用防遮挡图看了下四周很均匀没任何遮挡。 屏幕触摸也比较顺滑,至于会损失 ar 效果,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在意这个,整体显示效果和之前用的膜也没任何区别。主要的感受还是四边全覆盖和边框完美契合不藏灰,没有彩边。
可能就是个普通的 3d 热弯膜 但我觉得很满意忍不住推荐一下 感兴趣的可以去小红书搜一下 mok 膜客数码的店
今年的手机客选了老爆的那个公模版的优限银灰色中规中矩 还有一个 paperworks 的银色镜面什么超市的这个壳子主要是摄像头部位设计比较特别 这俩壳子和这个膜都配合很好不顶膜 以上
30 岁了,不想天天看电脑了,想转行,各位有转行的吗?
最近玩股票,比当程序员都累,吃不香睡不着,从 0 开始学金融知识,还得看国内外新闻,焦虑地晚上不睡觉看川普的真相平台。心情七上八下。
有没有老哥转行成功的?不看电脑,心里不累的那种。
升级了以后,耗电是真快啊
旧手机随便试了下,之前试过了也不行
输入手机号+86 后,需要输入邮箱地址
再给邮箱发验证码
弹出需要手机短信验证码
然后居然收到了!!!!
我的场景主要是在公司访问家里,或者家里访问公司网络例如 ssh ,RDP ,NAS 这种,想访问的时候就建立点对点通讯,不想依赖 VPS ,也不想使用类似反向代理/端口映射暴露端口到公网 IP 的方式。
然而点对点时 NAT 打洞是肯定要一个中间角色帮忙探测公网地址和交换两边的地址信息的,于是我白嫖了很多个 STUN 公共服务器和公共 mqtt 服务器。
gonc 追求上手简单,零配置,目前设计仅仅点对点之间要约定一个口令(例如 passphrase),接下来假如经常需要远程访问公司内网主机 10.0.0.1:22 ,那么在公司内网内任意主机运行如下命令
gonc -p2p passphrase -socks5server
这时 gonc 会基于 passphrase 专门计算出一个 hash 字符串作为 topic ,保持连接公用的几个免费 mqtt 服务订阅消息(注意 mqtt 服务器是不知道 passphrase 的)。然后 gonc 会一直运行着,但是没有监听任何端口,仅基于 mqtt 订阅消息。
以后任何时候,例如这样在家里使用口令和公司的 gonc 建立一个隧道:
gonc -p2p passphrase -socks5local-port 3080
这时 gonc 基于 passphrase 计算出和公司节点订阅相同的 topic ,连接公用的几个免费 mqtt 服务发布消息,通知公司的 gonc 开始基于 mqtt 交换彼此的地址信息。(口令要足够复杂才安全哦)
接下来两边的 gonc 将通过几个公用的 STUN 服务器并发探测自己的公网地址和端口地址信息,研判 NAT 类型,并基于 mqtt 发布消息交换彼此 NAT 地址信息(交换的消息基于口令加密,mqtt 服务器并不知道口令无法解密),然后两边同时尝试 NAT 打洞建立端到端加密(基于口令派生证书 tls1.3 双向认证)的 socks5 隧道,本地开放 socks5 协议的 3080 端口。
接下来你就可以基于 3080 端口代理访问公司内网任意 ip 端口了。然而,我还研究了可以这样让客户端直接透明接入 3080 代理协议登录公司 10.0.0.1:22 的方法:
ssh root@10.0.0.1-22.gonc.cc -p 3080
如果是连接 10.0.0.2:3389 ,你可以在远程桌面填入
10.0.0.2-3389.gonc.cc:3080
我自己已经用了几个月了,只要不是两端都 NAT4 类型,或者多出口 IP 的网络环境,NAT 穿透的成功率还不错(tcp 或 udp 直通失败时会尝试生日悖论碰撞端口,实践效果真不错),希望能分享给大家。
1 、半夜需要起床上厕所越来越频繁,没办法一觉睡到自然醒,总会被尿憋醒
2 、晨勃次数变少,概率低于 2 分之 1
还有哪些身体变老的信号,各位也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