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谈一谈兼职朴朴超市骑手的感想

walterggg:

坐标武汉,朴朴超市骑手一单 3.1 元,朴朴 app 上配送费为 3 元,相当于朴朴招骑手的成本支出为一单 0.1 元,如果说这个人一个月配送 2000 单,那么朴朴只用给他支出 200 元工费。高温补贴一单 0.1 元,熟练工一小时大概 6 单,时薪约 18.6 元,武汉的路有多难走只有来过的人知道,到处水泄不通,街上人多,道路狭小,骑手行动非常不便利,经常有人买瓶装水,而且武汉老校区特别多,没有电梯,最高楼层 9 楼,搬着三十斤重的水和菜之类爬楼梯是家常便饭,超过四十斤才有三毛钱的补贴好像。我们再来算一下朴朴超市的毛利,就拿西瓜来算,朴朴的西瓜有七八块一斤的,他们的菜根本算不上便宜,毛利大概 1/3 ~ 1/2 。朴朴的分拣员时薪可能 18 块钱,我们再来聊一下朴朴的员工构成吧,朴朴员工主要分为分拣工、配送工、人力,一个仓库的人力有四个人,分拣工大概十人,配送骑手每个时段大概 25 人不到,按一小时每个骑手 5 单,每单销售额 30 块钱,利润 10 元,每天 12 个小时来算: 一天总产值:45000 一天毛利:15000 骑手:4650 分拣:2160 人力:600 仓库费用:800 电动车损耗费:100

总支出:8310 净利润:6790

算得出来朴朴真没啥实力,一个仓库一天才赚这么点,不过胜在老板一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就能拿到 6790 元,确实多给骑手一分钱都是罪过啊!如果老板只拿一千,f 多分 5000 给员工,每个员工的日收益大概能加七八十,不过这老板得多有良心才行,我本来觉得朴朴的老板很恶心人,但是这么算下来,可能这就是人性,要想高薪就得去总产值高的公司工作,这样黑心老板才能多分点钱给员工,我女朋友在一家期刊公司上班,他们 t 公司在武汉分部就 2000 名员工,一篇论文出版费用收 20000 ,是朴朴一个仓库的总产值 1/2 ,可能确实不能怪朴朴抠门吧,我对朴朴的看法就是,把骑手当贼,也不重视员工学历,这种公司即使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也发展不起来。为什么说把骑手当贼?入职的时候有各种协议,主要是针对骑手的处罚,被投诉一次罚款 200 ,迟到罚款 20 ,早退一秒罚款 50 ,如果当月罚款金额超过工资的 20%则延续到下个月罚,离职需要提前 15 天申请且最后一天必须到岗,否则就是违约。朴朴这种没什么技术的公司把骑手当贼看,也不重视员工学历,这是最让我恶心的一点,干了一周我就跑了,一天送四个小时,因为他要打卡,所以往返交通一小时加上配送超额的一小时,每次去 6 个小时,我只能送 13 单,赚 40 块,时薪不到 7 块,想都没想就直接不干了。写的有点乱,大家凑合看。

大家在 V2EX 特别关注了谁呢

grzhan:

因为最近比较关注 Agentic 这块新的 Idea ,所以会比往年多逛逛 V 站。

然后发现站内热门的话题一直都是比较日常的,而真正相对高效获取这种垂直信息的还是关注那些热衷于分享这类创新发现的人。

所以想问问看看大家有没有推荐,自己扩列一波(

我这边关注名单太长时间没更新了,其中有几位佬应该不怎么活跃了:

人生岔路口,工作方向选择,请各位前辈百忙之中指点一二

FireKnight: 请教一下前辈们,最近在考虑工作方向选择,有些纠结,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小弟毕业工作了几年想跳槽,有两个方向的机会,①是 IAAS 开发(服务器管理这种,个人也有一定的相关经验),②是 k8s 运维开发。①涨得多,②只涨一点点(①比②多个两成左右的样子)

最近一直在看相关市场,发现:①这两年做 IAAS 、自建私有云的需求相当少了,只有头部大厂有相关需求。且岗位需要很少,基本不再招人。②k8s 要好一些,很多公司有相关需求,更何况还说不定能蹭上 AIInfra 的风。

小弟犹豫不知道今后走哪条路,担心 IAAS 后续太窄很难跳出来,但钱多又是实打实的。想让各位行业大佬帮忙指点一下迷津,小弟不胜荣幸。

关于情感反诈模拟器的游玩体验

event1024: 周末抽时间来玩了玩,差不多要通关了,瑕不掩瑜,虽然游戏中还是有不少能吐槽的地方,但是能看出来导演确实希望能够男同胞们能够明白,什么是一段健康的恋爱、婚姻关系。
特别是其中的恋情档案,建议通关后都可以看看。
爱人之前,先爱自己,祝愿大家都有一段健康、美好的关系。

SEO 相关工具记录

suchu:

关键词研究工具

页面 SEO 工具

链接建设工具

  • Ahrefs’ Backlink Checker (外链检查) 查看指向任何网站或网页的前 100 个外链。

  • HARO 获取每天的链接机会(从技术上讲,它更多的是服务而不是工具)

  • Gmail 发送外联电子邮件以联系潜在客户。其实并不需要花哨的外推软件。

技术类 SEO 工具

为什么路由器上 mihomo 配置为 stack: system 时, WSL2 间歇性无法通过代理上网?

Danswerme:

mihomo 配置

  • tun: enable
  • stack: system
  • mihomo 代理模式: 非大陆 IP 都走代理
  • WSL 网络: NAT

网络故障现象

  • 宿主机 Windows 可以正常通过代理访问国外网站
  • 宿主机上部署的 WSL2 间歇性无法访问国外网站,国内网站正常访问

抓包日志

  • 路由器防火墙内可以看到 WSL2 发出的包一直处于syn sent状态
  • 通过 tcpdump 抓包,可以看到 mihomo 收到了 WSL2 的请求,也通过 tun 转发了 syn ,但是没有 ack 回包

解决方案

ChatGPT 沟通后,它建议我将 mihomo 配置中的 stacksystem 切换到 gvisor ,修改此配置后,WSL2 网络故障恢复正常。

疑问

ChatGPT 告诉我, stack: system 模式下,mihomo 依赖操作系统内核维护 TCP 连接上下文,所以请求来自 WSL2 (经过 Windows 的 NAT )时,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内核会丢弃回包,导致 WSL2 无法通过代理上网。

gVisor 是用户态协议栈,自己维护连接状态、重发机制、窗口大小、NAT 表等,所以它能正常处理来自 WSL2 的请求。

我的疑问:WSL2 的 NAT 状态是由宿主机 Windows 维护的,对于 mihomo 来说,无论是 WSL2 还是宿主机的请求,来源地址都是宿主机的 IP , 为什么 mihomo 会出现无法正常处理 WSL2 回包的情况?

恳请对这一现象了解的 V 友能够解答一二。

诺亚内部人员关于华为盘古套壳千问的文章,大家怎么看?

lbingl: 说明: 我不能确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诺亚的员工,但是里面写的东西我觉得技术上是能说通的,不像是随便一个黑公关能编出来的。

原文链接: https://github.com/HW-whistleblower/True-Story-of-Pangu

以下是全文转载:

盘古之殇:华为诺亚盘古大模型研发历程的心酸与黑暗

各位好,

我是一名盘古大模型团队,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员工。

首先为自证身份,列举一些细节:

现诺亚主任,前算法应用部部长,后改名为小模型实验室的主任王云鹤。前诺亚主任:姚骏(大家称姚老师)。几个实验室主任:唐睿明(明哥,明队,已离职),尚利峰,张维(维哥),郝建业(郝老师),刘武龙(称呼为武龙所)等。其他骨干成员和专家陆续有很多人离职。
我们隶属于“四野”这个组织。四野下属有许多纵队,基础语言大模型是四纵。王云鹤的小模型是十六纵队。我们参加过苏州的集结,有各种月份的时间节点。在苏州攻关会颁发任务令,需要在节点前达成目标。苏州集结会把各地的人员都集中在苏州研究所,平常住宾馆,比如在甪直的酒店,与家人孩子天各一方。
在苏州集结的时候周六默认上班,非常辛苦,不过周六有下午茶,有一次还有小龙虾。在苏州研究所的工位搬迁过一次,从一栋楼换到了另一栋。苏州研究所楼栋都是欧式装修,门口有大坡,里面景色很不错。去苏州集结一般至少要去一周,甚至更久,多的人甚至一两个月都回不了家。
诺亚曾经传说是研究型的,但是来了之后因为在四野做大模型项目,项目成员完全变成了交付型的,且充满了例会,评审,汇报。很多时候做实验都要申请。团队需要对接终端小艺,华为云,ICT 等诸多业务线,交付压力不小。
诺亚研发的盘古模型早期内部代号叫做“盘古智子”,一开始只有内部需要申请试用的网页版,到后续迫于压力在 welink 上接入和公测开放。
这些天发生关于质疑盘古大模型抄袭千问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作为一个盘古团队的成员,我最近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盘古的品牌受到如此大的影响,一方面,我自私的为我的职业发展担忧,也为自己过去的努力工作感到不值。另一方面,由于有人开始揭露这些事情我内心又感到大快人心。在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对内部某些人一次次靠着造假而又获得了无数利益的行为咬牙切齿而又无能为力。这种压抑和羞辱也逐渐消磨了我对华为的感情,让我在这里的时日逐渐浑浑噩噩,迷茫无措,时常怀疑自己的人生和自我价值。

我承认我是一个懦弱的人,作为一个小小的打工人,我不仅不敢和王云鹤等内部手眼通天的人做对,更不敢和华为这样的庞然大物做对。我很怕失去我的工作,毕竟我也有家人和孩子,所以我打心眼里很佩服揭露者。但是,看到内部还在试图洗地掩盖事实,蒙蔽公众的时候,我实在不能容忍了。我也希望勇敢一次,顺从自己本心。就算自损八百,我也希望能伤敌一千。我决定把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部分来自于同事口述)公布出来,关于盘古大模型的“传奇故事”:

华为确实主要在昇腾卡上训练大模型(小模型实验室有不少英伟达的卡,他们之前也会用来训练,后面转移到昇腾)。曾经我被华为“打造世界第二选择”的决心而折服,我本身也曾经对华为有深厚的感情。我们陪着昇腾一步步摸爬滚打,从充满 bug 到现在能训出模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代价。

最初我们的算力非常有限,在 910A 上训练模型。那会只支持 fp16 ,训练的稳定性远不如 bf16 。盘古的 moe 开始很早,23 年就主要是训练 38Bmoe 模型和后续的 71B dense 模型。71B 的 dense 模型通过扩增变成了第一代的 135Bdense 模型,后面主力模型也逐渐在 910B 上训练。

71B 和 135B 模型都有一个巨大的硬伤就是 tokenizer 。当时使用的 tokenizer 编码效率极低,每个单个的符号,数字,空格,乃至汉字都会占用一个 token 。可想而知这会非常浪费算力,且使得模型的效果很差。这时候小模型实验室正好有个自己训的词表。姚老师当时怀疑是不是模型的 tokenizer 不好(虽然事后来看,他的怀疑是无疑正确的),于是就决定,让 71B 和 135B 换 tokenizer ,因为小模型实验室曾经尝试过。团队缝合了两个 tokenizer ,开始了 tokenizer 的更换。71B 模型的更换失败了,而 135B 因为采用了更精细的 embedding 初始化策略,续训了至少 1T 的数据后词表总算更换成功,但可想而知,效果并不会变好。

于此同期,阿里和智谱等国内其他公司在 GPU 上训练,且已经摸索出了正确的方法,盘古和竞品的差距越来越大。内部一个 230B 从头训练的 dense 模型又因为各种原因训练失败,导致项目的状况几乎陷入绝境。面临几个节点的压力以及内部对盘古的强烈质疑时,团队的士气低迷到了极点。团队在算力极其有限的时候,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挣扎。比如,团队偶然发现当时的 38B moe 并没有预期 moe 的效果。于是去掉了 moe 参数,还原为了 13B 的 dense 模型。由于 38B 的 moe 源自很早的 pangu alpha 13B ,架构相对落后,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切换绝对位置编码到 rope ,去掉 bias ,切换为 rmsnorm 。同时鉴于 tokenizer 的一些失败和换词表的经验,这个模型的词表也更换为了王云鹤的小模型实验室 7B 模型所使用的词表。后面这个 13B 模型进行了扩增续训,变成了第二代 38B dense 模型(在几个月内这个模型都是主要的盘古中档位模型),曾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更大的 135B 模型架构落后,且更换词表模型损伤巨大(后续分析发现当时更换的缝合词表有更严重的 bug ),续训后也与千问等当时国内领先模型存在很大差距。这时由于内部的质疑声和领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团队的状态几乎陷入了绝境。

在这种情况下,王云鹤和他的小模型实验室出手了。他们声称是从旧的 135B 参数继承改造而来,通过训练短短的几百 B 数据,各项指标平均提升了十个点左右。实际上,这就是他们套壳应用到大模型的第一次杰作。华为的外行领导内行,使得领导完全对于这种扯淡的事情没有概念,他们只会觉得肯定是有什么算法创新。经过内部的分析,他们实际上是使用 Qwen 1.5 110B 续训而来,通过加层,扩增 ffn 维度,添加盘古 pi 论文的一些机制得来,凑够了大概 135B 的参数。实际上,旧的 135B 有 107 层,而这个模型只有 82 层,各种配置也都不一样。新的来路不明的 135B 训练完很多参数的分布也和 Qwen 110B 几乎一模一样。连模型代码的类名当时都是 Qwen ,甚至懒得改名。后续这个模型就是所谓的 135B V2 。而这个模型当时也提供给了很多下游,甚至包括外部客户。

这件事对于我们这些认真诚实做事的同事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内部很多人其实都知道这件事,甚至包括终端和华为云。我们都戏称以后别叫盘古模型了,叫千古吧。当时团队成员就想向 bcg 举报了,毕竟这已经是重大的业务造假了。但是后面据说被领导拦了下来,因为更高级别的领导(比如姚老师,以及可能熊总和查老)其实后面也知道了,但是并不管,因为通过套壳拿出好的结果,对他们也是有利的。这件事使得当时团队几位最强的同事开始心灰意冷,离职跑路也逐渐成为挂在嘴边的事。

此时,盘古似乎迎来了转机。由于前面所述的这些盘古模型基本都是续训和改造而来,当时诺亚完全没有掌握从头训练的技术,何况还是在昇腾的 NPU 上进行训练。在当时团队的核心成员的极力争取下,盘古开始了第三代模型的训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在数据架构和训练算法方面都与业界逐渐接轨,而这其中的艰辛和小模型实验室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开始团队成员毫无信心,只从一个 13B 的模型开始训练,但是后面发现效果还不错,于是这个模型后续再次进行了一次参数扩增,变成了第三代的 38B ,代号 38B V3 。想必很多产品线的兄弟都对这个模型很熟悉。当时这个模型的 tokenizer 是基于 llama 的词表进行扩展的(也是业界常见的做法)。而当时王云鹤的实验室做出来了另一个词表(也就是后续 pangu 系列的词表)。当时两个词表还被迫进行了一次赛马,最终没有明显的好坏结论。于是,领导当即决定,应该统一词表,使用王云鹤他们的。于是,在后续从头训练的 135B V3 (也就是对外的 Pangu Ultra ),便是采用了这个 tokenizer 。这也解释了很多使用我们模型的兄弟的疑惑,为什么当时同为 V3 代的两个不同档位的模型,会使用不同的 tokenizer 。

我们打心眼里觉得,135B V3 是我们四纵团队当时的骄傲。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为全栈自研,正经从头训练的千亿级别的模型,且效果与 24 年同期竞品可比的。写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太不容易了。当时为了稳定训练,团队做了大量实验对比,并且多次在模型梯度出现异常的时候进行及时回退重启。这个模型真正做到了后面技术报告所说的训练全程没有一个 loss spike 。我们克服了不知道多少困难,我们做到了,我们愿用生命和荣誉保证这个模型训练的真实性。多少个凌晨,我们为了它的训练而不眠。在被内部心声骂的一文不值的时候,我们有多么不甘,有多少的委屈,我们挺住了。

我们这帮人是真的在为打磨国产算力底座燃烧自己的青春啊……客居他乡,我们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假期,放弃了健康,放弃了娱乐,抛头颅洒热血,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寥寥数笔不足以概括其万一。在各种动员大会上,当时口号中喊出的盘古必胜,华为必胜,我们心里是真的深深被感动。

然而,我们的所有辛苦的成果,经常被小模型实验室轻飘飘的拿走了。数据,直接要走。代码,直接要走,还要求我们配合适配到能一键运行。我们当时戏称小模型实验室为点鼠标实验室。我们付出辛苦,他们取得荣耀。果然应了那句话,你在负重前行是因为有人替你岁月静好。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战友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选择了离开。看到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一个个离职,我的内心又感叹又难过。在这种作战一样的环境下,我们比起同事来说更像是战友。他们在技术上也有无数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堪称良师。看到他们去了诸如字节 Seed ,Deepseek ,月之暗面,腾讯和快手等等很多出色的团队,我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和祝福,脱离了这个辛苦却肮脏的地方。我至今还对一位离职同事的话记忆犹新,ta 说:“来这里是我技术生涯中的耻辱,在这里再呆每一天都是浪费生命”。话虽难听却让我无言以对。我担心我自己技术方面的积累不足,以及没法适应互联网公司高淘汰的环境,让我多次想离职的心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

盘古除了 dense 模型,后续也启动了 moe 的探索。一开始训练的是一个 224B 的 moe 模型。而与之平行的,小模型实验室也开启了第二次主要的套壳行动(次要的插曲可能还包括一些别的模型,比如 math 模型),即这次流传甚广的 pangu pro moe 72B 。这个模型内部自称是从小模型实验室的 7B 扩增上来的(就算如此,这也与技术报告不符,何况是套壳 qwen 2.5 的 14b 续训)。还记得他们训了没几天,内部的评测就立刻追上了当时的 38B V3 。AI 系统实验室很多兄弟因为需要适配模型,都知道他们的套壳行动,只是迫于各种原因,无法伸张正义。实际上,对于后续训了很久很久的这个模型,Honestagi 能够分析出这个量级的相似性我已经很诧异了,因为这个模型为了续训洗参数,所付出的算力甚至早就足够从头训一个同档位的模型了。听同事说他们为了洗掉千问的水印,采取了不少办法,甚至包括故意训了脏数据。这也为学术界研究模型血缘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模范吧。以后新的血缘方法提出可以拿出来溜溜。

24 年底和 25 年初,在 Deepseek v3 和 r1 发布之后,由于其惊艳的技术水平,团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受到了更大的质疑。于是为了紧跟潮流,盘古模仿 Deepseek 的模型尺寸,开启了 718B moe 的训练。这个时候,小模型实验室再次出手了。他们选择了套壳 Deepseekv3 续训。他们通过冻住 Deepseek 加载的参数,进行训练。连任务加载 ckpt 的目录都是 deepseekv3 ,改都不改,何其嚣张?与之相反,一些有真正技术信仰的同事,在从头训练另一个 718B 的 moe 。但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很显然,这个模型怎么可能比直接套壳的好呢?如果不是团队 leader 坚持,早就被叫停了。

华为的流程管理之繁重,严重拖累了大模型的研发节奏,例如版本管理,模型血缘,各种流程化,各种可追溯。讽刺的是,小模型实验室的模型似乎从来不受这些流程的约束,想套壳就套壳,想续训就续训,算力源源不断的伸手拿走。这种强烈到近乎魔幻的对比,说明了当前流程管理的情况: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何其可笑?何其可悲?何其可恶?何其可耻!

HonestAGI 的事情出来后,内部让大家不停的研讨分析,如何公关和“回应”。诚然,这个原文的分析也许不够有力,给了王云鹤与小模型实验室他们狡辩和颠倒黑白的机会。为此,这两天我内心感到作呕,时时怀疑自己的人生意义以及苍天无眼。我不奉陪了,我要离职了,同时我也在申请从盘古部分技术报告的作者名单中移除。曾经在这些技术报告上署名是我一生都无法抹除的污点。当时我没想到,他们竟然猖狂到敢开源。我没想到,他们敢如此愚弄世人,大肆宣发。当时,我也许是存了侥幸心理,没有拒绝署名。我相信很多扎实做事的战友,也只是被迫上了贼船,或者不知情。但这件事已经无法挽回,我希望我的余生能够坚持扎实做真正有意义的事,为我当时的软弱和不坚定赎罪。

深夜写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还记得一些出色的同事离职时,我苦笑问他们要不要发个长长的心声惯例帖,揭露一下现状。对方说:不了,浪费时间,而且我也怕揭露出来你们过的更糟。我当时一下黯然神伤,因为曾经共同为了理想奋斗过的战友已经彻底对华为彻底灰心了。当时大家调侃,我们用着当年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组织却有着堪比当年国民党的作风。

曾几何时,我为我们用着小米加步枪打败洋枪洋炮而自豪。

现在,我累了,我想投降。

其实时至今日,我还是真心希望华为能认真吸取教训,能做好盘古,把盘古做到世界一流,把昇腾变成英伟达的水平。内部的劣币驱逐良币,使得诺亚乃至华为在短时间内急剧流失了大量出色的大模型人才。相信他们也正在如 Deepseek 等各个团队闪耀着,施展着他们的抱负才华,为中美在 AI 的激烈竞赛中奉献力量。我时常感叹,华为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留住人才。如果给这些人合适的环境,合适的资源,更少的枷锁,更少的政治斗争,盘古何愁不成?

最后:我以生命,人格和荣誉发誓,我写的以上所有内容均为真实(至少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我没有那么高的技术水平以及机会去做详尽扎实的分析,也不敢直接用内部记录举证,怕因为信息安全抓到。但是我相信我很多曾经的战友,会为我作证。在华为内部的兄弟,包括我们曾经服务过的产品线兄弟们,相信本文的无数细节能和你们的印象对照,印证我的说法。你们可能也曾经被蒙骗,但这些残酷的真相不会被尘封。我们奋战过的痕迹,也不应该被扭曲和埋葬。

写了这么多,某些人肯定想把我找出来,抹杀掉。公司搞不好也想让我噤声乃至追责。如果真的这样,我,乃至我的家人的人身乃至生命安全可能都会受到威胁。为了自我保护,我近期每天会跟大家报平安。

如果我消失了,就当是我为了真理和理想,为了华为乃至中国能够更好地发展算力和 AI 而牺牲了吧,我愿埋葬于那片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诺亚,再见

2025 年 7 月 6 日凌晨 写于深圳

各位好,

感谢大家的关心与祝福。我目前暂时安全,但公司应该在进行排查与某些名单收集,后续情况未知。

我补充一些细节,以免某些人继续颠倒黑白。

关于 135B V2 ,小模型实验室在迅速地完成套壳并拿完所有套壳带来的好处后(比如任务令表彰和及时激励),因为不想继续支撑下游应用和模型迭代,又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四纵。确实技高一筹,直接把四纵的兄弟们拉下水。同事提供过去一个老旧的模型,最终拿回了一个当时一个魔改的先进的千问。做大模型的人,自己做的模型就像自己孩子一样熟悉,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就像自家儿子出门一趟,回来个别人家孩子。

盘古 report 的署名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例如,135B V3 有不少有技术贡献的人,因为作者名额数量限制,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团队内曾经有不小的意见。这个模型当时是大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甚至是团队当时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不少兄弟们继续留在诺亚。所谓的名额限制,以及挂名了一些毫无技术贡献的人(如一些小模型实验室的人),让兄弟们何其心寒。

一个新的土耳其虚拟卡

kirieievk:

介绍一个新的土耳其虚拟卡 POPYPARA 卡

专为数字产品订阅的卡,对土耳其区的返利高达 50%, 订阅土区 netflix,spotify ,youtube premium,甚至 google play 返利都有 25%返现.

注册关键是要有土区号码,接码可以注册,门槛不高,土区三要素即可得到一张卡.

介绍: youtu.be/13djpTBYL-k

(远程) 高性能 加速器 APP 开发

DollarKiller:

竞品:

🛡 项目:高性能 加速器 APP 开发

📍 薪资待遇:月薪 ¥25,000 起(含项目奖金 + 技术分红) ⏰ 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制(下午固定例会) 🗓 休假安排:大小周 + 法定节假日 📌 工作形式:仅限全职,兼职请勿扰


🧩 工作职责

作为核心开发者,独立负责 Android VPN App 的设计与开发,包括但不限于 UI 构建、协议通信、系统权限处理、性能优化、版本适配等。


✅ 任职要求

  • 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或相关专业优先
  • 3 年及以上 Android 开发经验
  • 熟练掌握 KotlinJetpack Compose
  • JNI 开发经验,能进行 native 层调试
  • 熟悉 MVVM / MVI 架构设计模式
  • 精通 Android SDK 、Android Studio ,了解多版本系统适配策略

🌟 加分项

  • 有 iOS App 开发经验
  • 有 VPN 协议实现、绕过机制或网络安全相关经验

📮 如果你热爱移动开发,渴望挑战技术深度、拥有独立主导产品的机会,欢迎加入我们!

使用了 openclash 后如何修改 /etc/resolv.conf 文件

conn4575:

背景是 119.29.29.29 这个 DNS 被污染了,导致<你懂的>没法正常工作,我想着就修改路由器上的配置将 119.29.29.29 从解析列表里删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这个地址又被还原出来了。

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是 openclash 会定时修改 /etc/resolv.conf 里的配置导致的。

我在 openclash->覆写配置->NameServer 里都已经将 119.29.29.29 这个地址给删除了,但是不知道哪里还是将它写入到了/etc/resolv.conf 里。求大佬指导

寻找一位能实现推荐功能的伙伴

eznwin: 我们是一个垂直类招聘平台,目前有一定的用户量,也有部分收入,团队有产品设计开发运营,现在的开发也是从 v2 上寻找的,合作了 4 个月了。
现在需要寻找一位新伙伴,来帮助我们实现求职者与招聘者的匹配,可以参考 boss 的推荐逻辑。
要求如下:
1 、懂如何搭建推荐体系,可以持续完善,也欢迎经验不太丰富但是对作品有追求的小伙伴;
2 、能够工程化;
3 、擅长运用大模型;
4 、在杭州,方便沟通。
报酬:
1 、初期不太熟悉,第一版按项目做,看实现程度,预算 2K-5K ;
2 、后续可按月付费+股份。

有意联系:winter891

小型企业老板,会在乎网络上对他的公司的评价吗?

LuckyPocketWatch:

大型企业不谈,我是指那种 100 人上下的公司,国内度娘或者 bing ,搜该公司的简称,第一页全是负面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知乎,贴吧等等,还是不重样的

比如(搜索页面第一页的)知乎的提条问答就是“XXX 公司”怎么样,几个高赞回答,反正都是什么加班多,领导难为员工,乱罚款,公司画大饼,各种 PUA 之类的,有的拿出员工证证明自己是前员工,有的拿出工资条和打卡时间证明无偿加班贼多,等等、、、

我看了下这些信息,时间跨度从 17 前到现在。。。反正是个正常人,第一感觉就是个贼垃圾的公司。

我很好奇,公司老板会在乎网络上对他公司的评价吗?

Claude Code Pro 额度用完?脚本半夜自动续命!

terryso:

写了一个 Claude Code 的小脚本, 当你发现你的 Pro 帐号到了使用上限的时候 可以执行这个命令: claude-auto-resume -c '继续完成当前任务'

那么只要你的电脑开着, 到了恢复时间之后, 脚本会自动恢复上一次对话, 并继续完成. 穷人的玩法, 半夜的空闲时间不能浪费.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terryso/claude-auto-resume

macos 如何让一个软件始终“置顶”显示

21231sv:

在双屏操作的时候,我分别在 2 个屏幕 a 、b 都有 1 个 edge 浏览器。并且在 a 屏幕的 edge 浏览器“前面”还放了 1 个播放器。当我在操作 b 屏幕,使用 alt-tab 切换的时候,有可能导致 a 屏幕的播放器突然没了,然后 edge 浏览器 “置顶” 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用 a 屏幕的播放器始终置顶?有这种软件吗?最好是开源免费的

辛苦各位 V 友帮忙看一下这个台式主机配置怎么样

yaott2020:

我之前一直都是使用笔记本,但是性能不太够用了,所以想组装一台台式机,预算 5k 。

要求:

  1. 平时都是做开发,Golang/Rust/一点前端,所以 VSCode 用的比较多,经常远程开发,性能要好。
  2. 平时不怎么打游戏,有也是卡牌类游戏(炉石),游戏对性能要求也不高。

我在抖音找到博主“胖哥说电脑”,看到了这套配置,感觉比较合适,但是还是想给各位彦祖看看这个配置有没有问题,这是配置图:

img

sing-box 裸核运行指南+批量机场节点导入配置模板教程(适用 windows/OpenWRT)

LongLights:

前摇

个人认为 sing-box 这个插件目前有两个情况容易劝退大伙上手,其一是 config 中跨版本频繁的字段变化;其二是不像 mihomo 原生支持 providers 及相应的 filter 将多节点一次性导入地区测速代理组,下面提供自用的一套适合官方核心 v1.12 的配置模板,以及适用 sub-store 的一段 js 脚本解决这俩问题。

使用说明

参考本文需要自备一个 sub-store 后端,并且添加好单条或组合订阅。 将我提供的配置模板上传进 substore 的文件管理中(提供了两个,分别是 windows 和 OpenWRT 适用)

在文件管理中,编辑对应的配置模板,添加脚本操作,填入: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LongLights/sing-box_template_merge_sub-store/main/merge_sub.js#name=<你在 sub-store 中的订阅名称>&type=<在 sub-store 中的订阅类型>

type 可以赋值 0 或 1,0 表示单条订阅,1 表示组合订阅

添加脚本操作后再次访问或下载 sub-store -> 文件管理 -> 你的配置模板链接,就已经是把节点信息正确插入的完整可用配置了

所需的配置模板及 js 脚本都在这里:https://github.com/LongLights/sing-box_template_merge_sub-store

裸核运行指南

以 windows 为例,找个文件夹,同时放入核心 sing-box.exe (必须是 v1.12 版本的),和上面复制的模板链接(含节点),管理员模式运行 cmd ,cd 到这个文件夹,输入:

.\sing-box.exe run -c config.json

访问 localhsot:9090 ,观察面板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系统流量是否被正确接管。

openwrt 端一模一样的操作,放入 linux 平台的核心和对应的配置模板即可,运行指令:

./sing-box run -c config.json

访问路由器 ip:9090 ,观察面板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局域网主机流量是否被正确接管。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如果选用我提供的配置模板,你在 substore 中对应的订阅链接应至少包含港、台、美、日、新加坡五个地区的节点,并且能被正则:/香港|HK|Hong\s?Kong/i 这样的形式识别,否则组合后的配置可能会由于空数组而无法运行
  2. 这段 js 脚本不是我手写的,是命令 gpt-o4 参考xishang0128大佬并由此针对我的模板仿照修改而得,所以如果你大量修改了配置模板,js 可能不能正常 work
  3. 以上所有仅适合 sing-box 官方 v1.12 版本的内核,由于 12 版本相较于 11 版本又废弃了若干字段,所以跨版本一定不可用!!!

最后

其实在 windows 运行的效率是不错的,但是在我自用的 immortalWrt 中,裸核 sing-box 跑 tun+auto_redirect 模式,效率远远比不上 mihomo 的 redirect 或 tproxy 模式,原因未知,只说我遇到的实际效果,杠精勿扰。

所以再贴一个我自用的 mihomo 配置 yaml 文件: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LongLights/sing-box_template_merge_sub-store/refs/heads/main/%E8%87%AA%E7%94%A8mihomo%E9%85%8D%E7%BD%AE%E6%A8%A1%E6%9D%BF.yaml

通过 mihomo 使用此 yaml 配置文件不需要 sub-store 后端,直接在文件内部的 providers 里修改你的订阅链接就能用,超爽 der

如果还有纯新手朋友,或者只用 xray 核心这种 hadrcore 玩家想体验但是觉得文字描述不够直观,稍候我录制一个实录操作放上来

关于自建 RustDesk 远程被干掉 21116udp 端口这件事。

monkey110: 香港服务器自建的 RustDesk ,一直就没用,最近给省外网友远程解决个问题。然后 RustDesk 就不能用了,客户端网络状态为就绪,连过的受控机也是显示绿色状态,但是只要远程连接就报错,pc 客户端报错 os error 10054 ,手机客户端报错 21116 端口问题。

尝试一:nmap 检测 tcp 端口 21115,21116,21117 端口皆为 open,检测 21116udp 端口结果为 open|filtered unknown(此结果无参考性,哪怕内网部署 RustDesk 检测 21116udp 端口也是这个结果)。

尝试二:服务器 nc -ul 21116 ,客户端 echo "hello" | ncat -u ip 地址 21116 ,结果是服务器可以收到信息。

尝试三:服务器 iperf3 -s -p 21116 ,客户端 iperf3 -c ip 地址 -p 21116 -u 测试,这次有反应了,无法接收。
服务器端
[img][/img]

电脑端
[img][/img]。

为检测是否为国内阻断,使用国外服务器 B 分别用 nc 和 iperf3 检测结果国外正常。
[img][/img]

尝试四:国外服务器 B 部署 RustDesk ,使用一切正常。

尝试五:香港服务器更换 21116 端口为 31116 端口,iperf3 检测正常,除了配置和受控端状态,远程使用正常。

结论:21116udp 端口被干掉了。

猜测原因:中继为香港,主控和受控分别为不同省。主控和受控以家宽最大上传 4MB/s 的速度传输文件 1G 左右触发了某种规则。

ps:跨省打洞不成功走中继画面是真的模糊,文件传输速度虽然正常但架不住秋后算账。怪不得某些远程软件吃相越来越狂。

招聘: Product Manager 风控经理或总监 高级前端工程师(编译器方向) Java 开发工程师 Marketing Associate(ZK-Content) Corporate Tax Manager

justinX: New/Hot Jobs:

Position 一:Product Manager
Job Type:Full-Time, Remote
Industry: Web3
PS (目前人 Base 在海外):
1 、本科及以上学历,中英文精通,3 年以上财务产品经验,
2 、主导财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用户研究与场景梳理,产品运营,
3 、拥有财务相关背景,理解财务领域的基本操作和流程,
4 、具备流畅的英语口语和书写能力的优先考虑。

Position 二:风控经理或总监
Job Type:Full-Time, Remote
PS:
1 、本科以上学历,理工科、经济类相关专业优先,英文听说读写流利者优先;
2 、具备交易经验,现货、衍生品交易所 3/10 年以上风控管理、团队开拓经验者优先;
3 、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风险识别防范及控制能力;

Position 三:高级前端工程师(编译器方向)
Job Type:Full-Time, Onsite ( Beijing )
PS:
1 、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软件⼯程或相关专业。
2 、5 年以上前端开发经验,2 年以上编译器或代码转换相关经验。
3 、精通 TypeScript 或 arkTS ,掌握 Kotlin 或 Swift 。
4 、精通⾄少⼀种主流前端框架( Vue / React / Svelte ),深⼊理解其编译流程。
5 、熟悉 AST 语法树、代码⽣成器等编译原理,了解跨端框架(如 React Native 、Flutter 、uni-app 、taro 、kmp )

Position 四: Java 开发工程师
Job Type:Full-Time
Base: Onsite -Singapore (公司可提供办理 EP )
PS:
1 、985 计算机本科,1-5 年 Java 开发经验,对代码极致追求/开源贡献/头部大厂任职背景,有多编程语言经验者加分。
2 、负责高频量化交易平台总体设计与开发(行情采集、策略执行、风控、订单路由、交易后处理),保证微秒级延迟、纳秒级抖动。
3 、推动量化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与策略研究、市场微观结构团队紧密协作,提升交易策略的落地速度与收益稳定性。

Position 五:Marketing Associate ( Content )
Job Type:Full-Time, Remote
Industry: Web3/ZK
PS
1 、A demonstrably good knowledge of the Web3-ZK industry.
2 、Strong writing and content creation skills, with experience in technical topics preferred.
3 、Support social media management, and engaging with online communities. Provide support in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 event partners, news outlets, and KOLs.
4 、Prior experience assisting with virtual or in-person events is a plus.
5 、Availability to work in the British time zone.
6 、Familiarity with marketing automation tools.
核心:
ZK 行业背景(尤其 ZK 技术内容产出经验+活动策划) + 英国工作时间标准(远程办公)+中英文精通。

Position 六: Corporate Tax Manager
Job Type:Full-Time ,Onsite
Base: New York City/Jersey City, U.S.
PS:
1 、The Corporate Tax Manager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overseeing the company’s tax compliance, tax planning, and accounting for income taxes.

TG:@jtx_2023
E: justinxu@futuretalent.com.cn

24h2 真是垃圾啊,小问题一大堆

FrankAdler:

23h2 一直忍着不升级,这几天看着 25h2 都要出来了想着可能 bug 不多了,结果才用三天就一堆问题

  • windows 终端动不动卡死
  • 很多地方选中后背景色特别刺眼
  • 玩游戏时不时的小卡一下
  • 蓝牙连上后声音 out 选择里不出来,要再关闭打开一次才行
  • 任务管理器似乎重做了,看图标以为是看图软件,界面字体还有点糊

其他的暂时想不起来了,真就是能用就不要动的样子了!

趁着 windows.old 还在回退后,啥事都没了!

❌